世人共dnf鲁莽套属性,吾道属艰难作何解

高三冲刺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末清初,天主教的传教士们开始进入中国。在传教的过程中,利玛窦等人不但将传教士的着装换成了中国士人的服装,而且把教义中God/Deus称作中国人熟悉的“天”或“上帝”,并允许中国的天主教徒祭拜祖先和祭祀孔子。然而另一些传教士,如龙华民等,不同意God/Deus译名在中国的入乡随俗,更看不惯中国的天主教徒们撅着屁股叩拜其传统崇拜的偶像。于是一场“中国礼仪之争”展开了。这场争论就其最直接的涵义而言,是有关中国传统敬天、祭祖和祀孔礼仪之宗教属性的讨论;参加者主要是在华传教士和远在欧洲的神学家;争论的目的在于,判定皈依天主教的中国人是否还可继续执行传统祭祀礼仪。这场“中国礼仪之争”从17世纪中叶争到18世纪中叶,持续百年之久,以至最后连罗马教廷和康熙皇帝都介入其中。最终结果是罗马教廷宣布中国礼仪违反天主教基本教义。但就在天主教会拒绝中国礼仪的同时,康熙皇帝下旨禁教,天主教亦遭到中国社会的拒绝。
大航海时代以来西方传教士到远东传教,这是中国文明与欧洲文明空前的一场大接触与大碰撞,而“礼仪之争”恰恰是中西文明初识时的一个重要回合。想想看,一群对中文句读尚不甚了了的外国人构成了研究中国礼仪与评价中国文化价值的主体,结果会怎样?可以想见,礼仪之争并不单纯是一个关于基督宗教的虔诚信徒们如何引导异教徒走上正确信仰之路的问题。事实上,它更深层的含义在于,为不同性质的文化传统间的理解、包容、吸收、融合、取代、超越等问题提供了一个生动而又深刻的案例。与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魏晋南北朝“沙门不敬王者”和“神不灭”问题的争论、唐代会昌灭佛时株连三夷教等历史插曲相比,明清时期的“中国礼仪之争”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与异域文化的首次重大冲突。
“中国礼仪之争”主要表现的是天主教对中国传统礼仪的态度,但礼仪之争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层面,这就是中国社会对天主教礼仪的态度。这个问题在16世纪至18世纪不够鲜明,因为在以耶稣会士为主导的中国传教区里,传教士们尽量改造天主教礼仪以符合中国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和基本习俗,并且这类修改在当时得到了天主教会的许可。礼仪之争落幕后的一个多世纪里,天主教会以及后来的新教各派都力求以纯正的面目在中国活动,无论是对中国礼仪还是对基督宗教礼仪都待之以更加严格的态度,这才使得基督宗教礼仪和中国社会的摩擦日益突出。此亦可视作17世纪至18世纪的礼仪之争留下的一份遗产。
礼仪之争还有一份正面性的重大遗产,它直接促使许多中国经典被传教士翻译介绍到欧洲,开启了欧洲人认识中国文化的大门;它也深刻影响了17世纪中期以后耶稣会士文本的论述基调,进而对启蒙时代欧洲人的中国观有明显作用。
(摘编自吴莉苇《中国礼仪之争》)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礼仪之争”指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中西方学者间对中国传统祭祀礼仪
性质的争论。
B.“中国礼仪之争”是中国文明与欧洲文明这两种传统与性质不同的文化之间的首次
重大冲突。
C.“中国礼仪之争”不仅反映了不同宗教观念、文化观念的斗争,也涉及到了社会权
力的斗争。
D.“中国礼仪之争”的结果是天主教没能征服中国,中国也失去了一次吸纳西方文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利玛窦等人改造天主教礼仪以符合中国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和基本习俗,目的在于使
中国人更容易接纳天主教。
B.龙华民等人出于自身的宗教感情,看不惯中国人祭拜祖先和祭祀孔子的礼仪,要求
皈依天主教的人放弃传统。
C.来华传教士应如何引导中国人走上正确信仰之路,天主教会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前
后并不一致。
D.来华传教士将许多中国经典翻译介绍到了欧洲,由此形成了欧洲人对中国文化最初
的基本认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主教教义中的Cod/Deus能否翻译为中国人熟悉的“天”或“上帝”,反映出文
化概念在不同性质的文化中移植面临很大的困难。
B.当天主教会力求以“纯正的面目”在中国活动时,中国社会对天主教礼仪的排拒也
日益突出,这从反面说明了文化交往需要相互适应。
C.在欧洲文化到来之前,中国文化在历史上还从未有过与异域文化之间的冲突,充分
证明了中国文化是具有很强的包容、吸纳能力的。
D.“中国礼仪之争”是文化交往史上的一个典型案例,足以引发对异质文化间如何理
解、包容、吸收、融合、取代、超越等问题的反思。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靖,字药师,京兆三原人。姿貌魁秀,通书史。尝谓所亲曰:“丈夫遭遇,要当以功名取富贵,何至作章句儒!”吏部尚书牛弘见之曰:“王佐才也!”
萧铣据江陵,诏靖安辑,铣将文士弘以卒数万屯清江,靖纵兵击破之。铣大惧,檄召江南兵,不及到,明日降。靖入其都,号令静严,军无私焉。乃度岭至桂州,分道招慰。首领冯盎等皆以子弟来谒,南方悉定。诏书劳勉,授岭南抚慰大使、检校桂州总管。以岭海陋远,久不见德,非震威武、示礼义,则无以变风。即率兵南巡,所过问疾苦,延见长老,宣布天子恩意,远近欢服。
武德八年,突厥寇太原,时诸将多败,独靖以完军归。太宗践阼,突厥部种离畔,帝方图进取,靖率劲骑三千由马邑趋恶阳岭。颉利可汗大惊,曰:“兵不倾国来,靖敢提孤军至此?”于是帐部数恐。靖纵谍者离其腹心,夜袭定襄,破之,可汗脱身遁碛口。帝曰:“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靖以骑三千,蹀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澡吾渭水之耻矣!”
靖每参议,恂恂似不能言,以沈厚称。时遣使十六道巡察风俗,以靖为畿内道大使,会足疾,恳乞骸骨。帝曰:“自古富贵而知止者盖少,虽疾顿惫,犹力于进。公今引大体,朕深嘉之。欲成公美,为一代法,不可不听。”
顷之,吐谷浑寇边。帝谓侍臣曰:“靖能复起为帅乎?”靖往见房玄龄,曰:“吾虽老,尚堪一行。”帝喜,以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军次伏俟城,吐谷浑尽火其莽,退保大非川。诸将议,春草未芽,马弱不可战。靖决策深入,遂逾积石山。大战数十,多所杀获,残其国,国人多降,吐谷浑伏允愁蹙自经死。靖更立大宁王慕容顺而还。
帝将伐辽,召靖入,谓曰:“公南平吴,北破突厥,西定吐谷浑,惟高丽未服,亦有意乎?”对曰:“往凭天威,得效尺寸功。今疾虽衰,陛下诚不弃,病且瘳矣。”帝悯其老,不许。二十三年,病甚,帝幸其第,流涕曰:“公乃朕生平故人,于国有劳。今疾若此,为
公忧之。”薨,年七十九,陪葬昭陵,谥曰景武。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十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突厥部种离畔
畔:通“叛”,反叛
B.足澡吾渭水之耻矣
C.犹力于进
D.军次伏俟城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靖是“王佐才”的一组是(3分)
①要当以功名取富贵
②分道招慰
③所过问疾苦,延见长老
④独靖以完军归
⑤蹀血虏庭,遂取定襄
⑥以沈厚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靖通晓书史,治军有方。平定萧铣后,大军入城,秋毫无犯。岭南平定,他率兵
南巡,宣扬天子的恩德,远近百姓欢悦诚服。
B.李靖长于谋略,骁勇善战。独率三千劲骑奇袭突厥,使颉利可汗以为举国来犯。李
靖施反间计,破定襄,颉利可汗逃入碛口。
C.李靖敏行讷言,颇知进退。皇帝派他巡察风俗,他因脚生病恳求退休。皇帝赞誉他
识大体,为了成就一代美谈,没有答应他。
D.李靖心系国家,壮心不已。吐谷浑侵扰边境,他老年复出,率军西征,力排众议,
深入敌国。经过数十场大战,击溃了吐谷浑。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
(2)往凭天威,得效尺寸功。今疾虽衰,陛下诚不弃,病且瘳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翠柏苦犹食,明霞高可餐。世人共鲁莽,吾道属艰难。
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5分)
9.请在首联、尾联中任选一联,赏析其表达的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诗经·关雎》)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3)千古江山,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25分)
[美]G.亚历山大
詹卡西先生一边吃着早餐,一边看着当天的晨报。
“亲爱的,有什么惊人的报道吗?”詹卡西太太正忙着往面包上涂果酱。她总是嫌女仆露
茜涂得不好,而自己动手会使丈夫感受到双重的爱。“拉斯维加斯又发生一起惊人抢劫案,失主被劫17万美元。歹徒如何得手,原因尚不明??”
“先生,太太,有个陌生客人要见你们。”露茜走进餐厅,打断了詹卡西先生的念报声。
詹卡西太太嚷道:“这人真没教养,这种时候来拜访人!别让他进来,谁担保他不是劫匪!”说着干脆把一团果酱塞到嘴里去。
露茜说:“我让他在外面等,他问我们有没有丢钱。”
詹卡西先生说:“请他进来吧。”说着擦擦嘴,站起来往外走去。
詹卡西太太瞪大了双眼:“你丢了钱?你居然不告诉我,你这天杀的!”
可她丈夫已经出去了。等到詹卡西太太来到客厅时,一个人正把一捆钞票递给她丈夫。]
陌生人说:“我揣摩着就是你们遗失的,只有像你们这样住得起阔气房子的人才会有这
么一大笔钱。”
下面的对话詹卡西太太没有仔细听,她在费劲地猜想着丈夫从哪里来的这笔钱。这太可怕了,丈夫居然对自己不忠实!而且这陌生人居然会送回来,按照报纸的说法,他可以当选为今年拉斯维加斯头号傻瓜??
直到陌生人向他们告别,她才从沉思中清醒过来。送走了客人,她一言不发,等着丈夫
詹卡西先生赔着笑脸道:“对不起,亲爱的。昨天公司给了我一笔奖金,可是我丢了,所以我不敢告诉你。现在难道不是上帝的旨意吗?钱回来了。”
詹卡西太太这才转怒为喜,高兴地把钱点了一遍,锁进了保险柜。可是到她独自喝下午茶的时候,心里又嘀咕起来。有哪个公司会发这么大一笔奖金?足足1万元啊!一贯马大哈的詹卡西太太这次却出人意料地细心起来,她决定请私家侦探社帮一下忙。
一个星期后,报告送到了詹卡西太太手中:詹卡西先生循规蹈矩,没有外遇,只是找了几次一个在警局谋生的老同学鲍勃喝酒;他所在的公司没有发过任何奖金。
这真是一个斯芬克斯式的谜!詹卡西太太考虑再三,决定晚上和丈夫摊牌。她可不愿意有一个对妻子保守秘密的丈夫。
夫妻俩在餐桌旁坐好,詹卡西太太发难了:“亲爱的,那1万元??”
“先生,太太,那个人又来了。”露茜打断了她的话。河南杜甫研究会:孩子们太有才了 杜甫本来就很搞笑
河南杜甫研究会:孩子们太有才了 杜甫本来就很搞笑
  日 07:53来源:字号:|知道“杜甫最近很忙”河南省杜甫研究会副主席程韬光笑起来“孩子们太有才了”杜甫本来就很搞1300岁,诗圣杜甫也许是网络“造星”运动中年龄最大的人物。百度输入“杜甫很忙”,相关图片显示有7990张。上周六,晚报A18版《诗圣突然就成了网络红人》一文,报道了诗圣杜甫画像因遭遇涂鸦恶搞爆红网络的奇特经历,而今网友们爆发的灵感仍在快速涌现,而对象已不仅是杜甫,李白、李商隐、袁宏道、等课本中的名人纷纷“落水”,看图片效果,显然专业级人士也已加入这场想象力大挑战。巩义,杜甫的出生地,身为乡里乡亲,心中对他的崇敬和缅怀之情,突然就遭遇了此番调侃。老师说“这只是快餐文化的小菜”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德育处袁艳磊主任说:“网友们确实很有创造力,居然把一生愁眉不展的杜甫变得如此千姿百态。有些老师很忧虑,我觉得大可不必。”袁老师说,杜甫本身是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一直关注现实,所以,他在现实中被关注了一次,一定也不会见怪;年轻人通过恶搞事件可能会对他产生兴趣,进而去了解他的生平和作品,未尝不是好事;杜甫的形象也不会因为网友们的恶搞而变得不严肃、不神圣。“这起事件和‘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等事件一样,只是‘快餐文化中的小菜’,不会被当成‘主流文化中的大餐’。”杜甫研究专家“杜甫本就有戏谑、调侃的精神”程韬光,河南省杜甫研究会副主席、学者,其力作《诗圣杜甫》获去年茅盾文学奖提名。他对“杜甫很忙”的看法颇为开放。“昨天,接到国内外一些杜甫专家学者***,问我的看法。我上网一看,不由笑起来:孩子们太有才了!甚至某种意义上说,对于扩大杜甫在现在学生中的了解度,以及让成年人回味杜甫的生平文章,都有种‘剑走偏锋’的积极作用。”程韬光说,实际上,历史上的杜甫就有种自我戏谑、调侃的精神。如他回忆童年的诗句: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其顽皮形象,跃然纸上。又譬如,他流寓秦川时,写的诗《空囊》苦涩而又幽默:“翠柏苦犹食,明霞高可餐。世人共鲁莽,吾道属艰难。不爨(cuan)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诗人在诗中说道,世人以胡做乱为苟得富贵,自己因直道而行只宜艰难穷困相属,活该到了断炊、无衣的地步。聊以自慰的是,还有一个小钱为我看守着钱袋子呢。也许,正因杜甫于贫饥之中意兴不减、诙谐风趣的性情,方可支撑其精神,从而顽强地走向一处又一处的人生风雨!但他强调,对于杜甫不能过于“恶搞”。杜甫故里“可借势宣传杜甫故里开馆消息”巩义市笔架山下一眼破旧的窑洞内,1300年前诞生了一代文豪诗圣杜甫。昨日,记者获悉,杜甫故里布展工作已接近尾声,很快就将开馆迎宾。巩义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刘金刚认为,网友创作时也要考虑杜甫的身份地位,不能恶搞。他同时说,近年来,业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历史名人则成了宝贵的旅游资源,甚至“西门庆故里”都成了炒作的对象。因此,可以就势对杜甫故里进行开馆前的宣传推介,联合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回应此事,扩大杜甫故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记者张翼飞孙庆辉文化名人“就让此事到此为止吧”据报道,河南省诗歌协会会长马新朝认为,杜甫精神是民族之光,绝不容许杜甫形象被侮辱,“恶搞杜甫不能没有文化底线”。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更是在微博上引用唐代文人韩愈的“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一诗,讽刺涂鸦者没文化。上海作家协会副会长、著名诗人赵丽宏认为,中学生涂鸦杜甫应该是出于游戏心态,“没有很多恶意,应该不是为了侮辱杜甫,因此公众也不必反应过度。”但赵丽宏也指出,因为网络疯狂传播,涂鸦杜甫在网上正有“发酵”之势,好像把杜甫变成了一个可笑的漫画式人物,客观上对于杜甫的形象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就让这件事到此为止吧”。1&相关新闻:????
24小时热点当前位置:
> 杜甫《空囊》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
杜甫《空囊》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
【原文】:
翠柏苦犹食,明霞高可餐。
世人共鲁莽,吾道属艰难。
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注释】:
①卤莽:通“鲁莽”,苟且偷安。②爨(cuàn):烧火做饭。
【翻译】:
纵然翠柏味苦,朝霞高高,也还可以当作饭餐。
世人大多苟且偷生,我持节守道显得异常艰难。
早晨开不了火,井水也冻了,夜来无衣难御寒。
太贫穷了怕人笑话,袋中还是应该留下一文钱。
《空囊》,唐代诗人杜甫所作五言律诗,诗云:“翠柏苦犹食,明霞高可餐。世人共鲁莽,吾道属艰难。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反映了当时战乱动荡仍未平息,诗人和社会底层人民生活极其艰难的境况。
公元759年(唐乾元二年),杜甫弃官由华州寄居秦州同谷。这时,战乱动荡仍未平息,诗人生活极其艰难。杜甫这首诗,通过写自己的空囊,以小见大,反映当时的社会和诗人自身的思想、遭遇。
颈联“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进而具体写贫状。作者皆从“寒”字来入笔。上句说“不爨(cuàn)”,并非因为“井晨冻”,而是因为无食。严冬季节,却晨炊无米,夜寒难御,可见一贫如洗。
尾联“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点明“空囊”题旨。在写法上,此联出之以幽默诙谐之笔。试想,已是身无分文,贫不自救,却还要强留一钱在空囊之中,以免他人笑话,这举动本身就是一种反常。作者正是以这种貌似轻松诙谐的话,渲染自己心里沉重悲苦的情绪。申涵光评杜诗云:“杜公每遇废弃之物,便说得性情相关,如病马、除架是也”(《仇注杜诗》引)。
这首五律措语平实,庄谐间出,颔联以庄语见清操,尾联以谐语抒感慨,相得益彰。而音节拗折,是一首拗律,如首联“翠柏苦犹食,明霞高可餐”两句,一孤平一单仄,不求谐声;俯首拾柏,柏味甚苦,此句相应多仄声,明霞仰头可餐,其意甚高,此句相应多平声,可谓声情相符。
【阅读训练】:
1.首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两句诗有何深层的含意?(5分)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概括。(6分)
【参考***】
1.双关手法(象征或托物言志)。(1分)这两句诗具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诗人穷困潦倒,只得餐霞食柏,权且充饥;(2分)另一层意思是说,明霞翠柏非凡俗之物,诗人借此表现自己虽生当乱世,饥寒交迫,但仍不同流俗,品节高尚的志向。(2分)
2.前四句表达了诗人世道艰难,穷困潦倒,无以为继的惆怅与无奈,(1分)也表达了诗人虽身处乱世,贫寒至极,但仍持道守节,绝不苟且偷安的坚定信念。(2分)后四句诗人以幽默诙谐之笔,具体写自己一贫如洗的生活状况,(1分)貌似轻松的言语背后,实则难以掩饰自己沉重悲苦的情绪。(2分)
上一篇::
相关的知识
最热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最新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最炫杜甫风的社会影响_百度知道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