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军官方网站近期有了新变化,在首页的专栏区新增海防部队、预备役部队、试验部队三个页卡。加上之前早已存在的后勤支援、边疆卫士、兵器装备、军营之星,中国陆军网站首页上的专栏已达七个。
新增专栏的三个部队名字并不为公众普遍知晓,他们具体是做什么的?
3部队在陆军官网新开专栏记者今日登陆中国陆军官方网站,发现三支部队新入驻首页专栏区域,他们分别是:海防、预备役、试验部队。
海防、预备役、试验部队新开专栏虽然专栏是新设,但里面早已链有相关文章,而发布时间最早的一篇是2016年3月18日录入的《驻舟某海防团组织改革强军故事会活动》一文。
这篇文章记录了驻舟某海防团的一次改革强军主题教育配合活动——“改革强军故事会”,文中配有多张活动现场照片。
另外,专栏中,还有“破除‘紧箍咒’ 全员全装训”、“推进特战化训练让军中尖刀更锋利”等相关文章的链接。
记者从中国陆军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中了解到,中国陆军推出海防部队、预备役部队、试验部队三个专栏,反映三支部队大事纪、部队动态、官兵生活等方方面面,凝聚官兵智慧,汇集强军力量。
记录海防部队特战化训练从中国陆军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来看,“海防、预备役、试验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建设祖国、护卫祖国的神圣使命。
踏着改革强军的鼓点,伴随建强陆军的步伐,在广阔发展前景下,将走出新的一片天地。”
海防部队专栏的列表页记者查询发现,在2013年中国政府对外发布的《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白皮书中表述:陆军边海防部队驻守在边境、沿海地区及海上岛屿,担负着守卫国(边)界、沿海海岸和岛屿,抵御防范外敌入侵、蚕食、挑衅,以及协助打击恐怖破坏、跨境犯罪等防卫与管理任务。
边海防部队坚持以战备执勤为中心,强化边境沿海地区重要方向和敏感地段、水道、海域防卫警戒,严密防范各类入侵、蚕食和越境渗透破坏活动,及时制止违反边海防政策法规和改变国界线现状的行为,适时开展军地联合管控、应急处突等行动,有效维护边境沿海地区的安全稳定。
在“海防部队”专栏下面,第一篇稿件是《进特战化训练让军中尖刀更锋利》,文章记录了广东省军区某海防团全面推进特战化训练锻造精锐力量的细节。
在小标题“练尖兵,别想轻松”下,文章这样写道:“47环以下,全部重考!心跳没达标,全部重考!”2016年4月15日下午,一次例行的周考正在进行,团作训股长两次重考的声音,震颤人心。
官兵考核中有任何瑕疵,就要被喊停重来:战士王超,因为连打了两个8环,被判不及格;战士徐君英因为卡弹处理慢,被判成绩无效;排长吴鹏因为携带装具不达标,被要求重考……
针对武装五公里武装越野缺乏战术背景、武装泅渡海上练得少等问题,他们增加了雨天、热天等不利天气条件下的训练。原本难度较大的水上射击,现在更是要在扛原木冲刺后再进行。
通过这些训练细节的描述,军迷们对海防部队的训练方式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介绍预备役部队的“训练台账”相较于其他二者,预备役部队是公众较为熟悉的一支部队。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部分,是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一支重要力量。
预备役部队以现役军人为骨干,以预备役军官、士兵为基础,按统一编制为战时实施成建制快速动员而组建起来的部队。
其师团已纳入军队建制序列,授有番号、军旗。预备役部队平时隶属省军区,战时根据国家发布的动员令转为现役部队,归指定的现役部队指挥。
预备役部队专栏的列表页目前在“预备役部队”专栏下,也有3篇文章,其中有2篇与训练或演练有关。
如在《某预备役高炮团7昼夜历经23个实战化课目考验》一文中写到,仲夏时节,河南某预备役高炮团利剑出鞘,千里跨区机动,挺进鲁北某炮兵训练基地。
在上级编程内,该团以信息化条件下联合防空作战为背景,走一路、打一路,摆脱“敌”多种侦察手段、进行复杂电子对抗、对空地目标射击……连续7昼夜,历经23个实战化课目考验,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摔打锻炼部队,助推实战化训练转型升级。
在另一篇稿件《陆军某预备役高炮团针对短板精细化组训“训练台账”提升演训效益》中,文章介绍,制作“训练台账”,是他们精细化开展训练的一项新举措。
“训练台账”是部队开展训练的明细记录表,如同一本“账目”,将训练课目、目标、问题等内容写入其中,按照挂账销号的方式进行强化提高,突出了训练的精确性、系统性。
最神秘的试验部队到底是干啥的?
试验部队,无论从名字还是其从事的工作来看都充满了神秘感,记者也并未从公开信道搜集到其明确的定义。
但是从官方媒体的一些报道中可以看出几分端倪:全国人大代表、陆军参谋长刘振立在今年3月接受中国军网采访时曾将试验部队的价值归纳为“前瞻探索、引领发展”;
《解放军报》也在2016年8月18日的报道中表达出,科研试验部队可不断推动新型作战力量完成向作战部队的转型;
2016年1月的《科技日报》更是形象地将一支陆军装甲兵试验部队形容为“我军新型战车颁发‘准生证’的唯一单位”,试验场的官兵用高超的本领担当装备的“终审法官”。
此可以看出,试验部队存在于多个具体的兵力中,而他们的职责多与最新科研成果的实战转化相关。关于这样的细节,记者也从试验部队在陆军官网的专栏中得到了印证。
试验部队专栏的列表页如在《战严寒斗风雪为保打赢试验忙》一文中称,12月3日凌晨4时。“丁零零……”陆军某基地测试站电影队工程师钟坚被家中刺耳的闹钟声从睡梦中惊醒。
用凉水洗过脸后,他直奔基地广场。此时,雪后的兵器城一片洁白。 ……与此同时,远在百公里之外的落区,该队队长张衍滨正带领着技术人员紧张地调试着某型精密跟踪弹道测量系统。
再如《陆军某基地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助推武器装备更新换代》一文中称,基地从组建之日起,就代表国家履行武器装备试验鉴定的质量把关和技术攻关职能,经基地试验鉴定的武器装备占全军常规武器装备的70%以上。
先后有1950种武器装备从这里走进营连班排、走向自卫战场、走向蓝天海洋,其中有117种武器装备在历次重大阅兵中接受了党和人民检阅。“我军武器装备的发展史,其实就是基地官兵勇于创新的光荣史,也是基地严把质量的奋斗史。”基地领导如是说。
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要用一种庄重的仪式来表达自己的尊严与神圣;一个伟大的国家,尤其需要一种仪式来抒发自己的挚爱与祝福。国旗护卫队自1991年5月1日组建并举行新的升旗仪式以来,已有3亿多人次来***广场观瞻升旗仪式
国旗护卫队在***前万众瞩目中升起五星红旗 这是一支神秘且世人瞩目的部队,每当他们英姿威武,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阔步走出***城楼时,无数镁光灯闪成一片,无数国人为之骄傲;而他们走进雄伟庄严的***城楼,镁光灯背后的生活,却鲜为人知。
***广场的升旗仪式已成为首都最为靓丽的风景线。到***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心驰神往的愿望。***广场升旗仪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已成为共和国繁荣发展的缩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重要象征。
这是一支年轻且充满朝气的部队,36名队员平均年龄不到22岁,他们正步走在中轴线上步履矫健,每一个动作都是刚劲与健美的最完满结合;而他们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怎样进行常人无法忍受的训练,却鲜为人知。 这是一支光荣且使命重大的部队,他们把国家的重托扛在肩上,把民族的希望冉冉升起,无论雨雪风霜,不管严寒酷暑,深情诠释着富强起来的东方古国神圣的尊严;而他们内心深处真实的喜怒哀乐,却鲜为人知。
他们吸引了世上最多的目光-- 从最初一个人扛着旗的孤独演出,到今天护卫队庄严地守护国旗与太阳一同升起,他们走过了一段不为人知的道路
2009年7月29日凌晨4时59分,北京,***城楼中门洞。 36位国旗护卫队员列队完毕,3名护旗手、带队警官、32人方阵严整肃立,鸦雀无声。32条银色的***刺,齐刷刷地指向空中,随着战士们的呼吸微微抖动。 左护旗手徐伟盯着腕表,当秒针跳动到5时04分时,他抬起头,面向队伍前侧的国旗护卫队队长路伟志说:"队长,时间到。"声音不大,坚定有力。
路伟志队长拿起对讲机,向上级汇报。15秒后,对讲机里传来命令,"出发!"路伟志抬头望向***广场,人头攒动。他稳步走向队伍左侧,面向带队警官彭凯下达命令:"出发!" 36人的方队气宇轩昂,迈着刀削斧刻般整齐的正步铿锵有力地前进。五星红旗,在他们的手中,又一次在***广场上空与太阳一同升起。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赶来,半夜就开始守候在广场上观看升旗的如潮人群顿时肃然。
国旗护卫队留存的最早老照片
说起"与太阳一同升起",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1949年10月1日,随着那句令世界震撼的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主席亲手按下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故宫午门前国旗护卫队驻地,已成为紫禁城内的“特殊景点”但此后很长时间,升旗仪式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1949年10月2日,北京市供电局一名叫陈红年的职工,扛着一面五星红旗来到***广场,将国旗升上了天空。那时升旗,很少有人观看。1951年10月1日,升旗任务改由***管理处的胡其俊负责,只在春节、元旦等重大节日升旗。直到1977年底,卫戍区部队的两名战士开始担负升国旗任务,一人引路,一人扛旗,经过长安街时,还得给机动车让行,用梯子爬上国旗基座才能升旗。1982年12月28日,卫戍区某部改编为武警北京总队,所属的第六支队十一中队五班进驻***,担负***广场升降旗和守卫国旗的光荣任务,这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国旗班"。
首任国旗班班长董立敢从天文台抄录太阳每天升起和降落的时间,得出了精确计算的"国旗升降时刻表",并根据太阳滑出地平线所用的时间,确定国旗从基座升到杆顶的时间为2分零7秒。 从此,第一套规范的国旗升降仪式有了雏形。 从此,***广场上的五星红旗天天和太阳一同升起。
每天风雨无阻的庄严升旗,终于渐渐引来关注。 一位来自上海的工程师提出建议:"升降国旗要有国歌伴奏,要有护卫队护旗。"有位北京的机关干部建言:"升旗还要爬梯子挂旗,十分不雅。"全国人大代表李玉坤则写下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唤醒人民的国家观念,尽快制定张挂国旗具体方法"的建议案。他说:"制作一面五星红旗的代价是有限的,而在全国人民心中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1990年《国旗法》颁布,改革***广场升国旗仪式被提上日程,北京市委、市政府和武警北京总队五易其稿,设计了8套升降旗方案,呈送国务院审批。
1991年4月15日,30米高的新旗杆落成,国旗基座也改为开放式。5月1日,新的升国旗仪式正式诞生。国旗护卫队由36名武警官兵组成,其中擎旗手1名,护旗手2名,带队警官1名,护卫队员32名。10万群众见证了这一庄严的时刻。当天,中央电视台首次将***广场升旗仪式向全国并通过卫星向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现场直播,国旗卫士的形象走进千家万户。
凌晨4时15分,国旗护卫队的战士们起床训练 从这一天起,庄严的升旗仪式成为***广场最靓丽的风景,到北京观看升旗、体验崇高,成为无数国人心头最神圣的情结; 从这一天起,国旗护卫队每天两次从***城楼走出,追逐太阳、守护国旗,用生命捍卫国家荣誉成为护卫队员神圣的职责。
凌晨4时15分,国旗护卫队的战士们起床训练 他们获得了世上最多的鲜花-- 从最初"腰插十字架,领别大头针",到50度高温下练军姿,狂风暴雨中练队列,他们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涅槃之旅
从金水桥到国旗杆基座,103.5米,正步138步。为了这103.5米的跨越,每一名国旗护卫队员,至少要经历7个月的严酷训练。 国旗护卫队的战士,每年是从武警北京总队上万名新兵中严格挑选出来的。这些"准护卫队员"们历经3个月的军事训练后,还面临着多次严格的筛选。有幸被选中的战士们,更要经过4个月艰苦的专业强化训练,才有可能成为升旗方队中的一员。
国旗护卫队战士为前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市民表演队列仪仗"腰插十字架,领别大头针,背贴硬板床",是走进国旗护卫队的战士练好站功的基础课; 腿绑沙袋、脚压砖头、尺量步幅、表测步速,是国旗护卫队的战士练好走功的入门课; ***刺挑哑铃、***托吊砖头、腋下夹石子,是国旗护卫队的战士练好持***功的必修课…… 这凤凰涅槃的艰辛道路,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国旗护卫队中有一个特殊的班,五班。五班的前身是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旗卫士"荣誉称号的"国旗班";五班班长,担负着升旗手的任务。现任班长高红甫2002年入伍,任班长近5年,是历届国旗班班长中任职时间最长的。
每天,当第一缕阳光撒向大地的那一刻,国旗从高红甫手掌中抛洒而出,腾空飞舞,就会飘出一个令人叫绝的漂亮扇形。
就为了这个"漂亮扇形",高红甫旗不离手,练了多年。平日里,他不是拿国旗练,而是拿3公斤重的哑铃片练,一练就是几百次。跟自己"较劲"的时候,他会超负荷训练,用6公斤的哑铃片练"展旗"。"练完之后,全身湿淋淋的,整个右边的身体麻木肿痛,感觉都不是自己的了,右胳膊跟脱臼一样,根本抬不起来,只得用左手吃饭。"说起这个经历,高红甫显得很平静。
现在的高红甫,右臂明显比左臂粗了一圈。就是这粗了一圈的力量,让这面5米长、3.3米宽的特号国旗,无论什么样的恶劣天气,都能在他的掌控下凌空飞舞。
2007年8月1日,护卫队刚刚降下国旗,列队返回营区,当队伍行进到长安街时,狂风卷着冰雹突然袭来,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擎旗手韩冲用全力握紧旗杆,任凭狂风大作、冰雹袭人,手中的旗杆始终稳稳地压在肩头,纹丝不动。为了练就这一手过硬的"擎旗功",身高1.88米的韩冲每天晚上扛着3米多长、25公斤重的国旗副杆先跑2公里,再踢正步。时间一长,韩冲的右肩窝压平了,锁骨硬生生被压下去一道槽。
夏天,烈日下的***广场没有一丝阴凉,最热时,地表温度高达60多摄氏度。守护在国旗下的哨兵,一班哨下来,执勤礼服上留下了厚厚的盐渍,晾干后都可以竖立起来;冬天,广场上没有一点遮挡,寒风刺骨,最冷时,地表温度低于零下30度。哨兵下哨后,手脚麻木僵硬,有时候嘴巴都冻得说不出话来。但是,国旗哨兵只要踏上哨位,就像钉子铆在岗位上,纹丝不动。战士们常说:"寒冷可以冻坏我的手脚,却摧不垮我们的意志!"
凌晨4点30分,灯光映衬下的***静静地等待黎明的到来。
***国旗护卫队,他们庄严的仪式、挺拔的英姿、刚毅的脸庞、潇洒的动作,让万人瞩目。台前,他们有着"国旗下面站过哨、长安街上拔过刀、东朝房里睡过觉"的不凡;幕后,也有常人所不知的辛苦与甘甜。镜头记录下他们的一天--
每天比太阳早起一个小时雷打不动,夏天起床会更早。简单的洗漱之后,官兵们要在路灯下训练40多分钟,主要是清醒头脑、活动筋骨、熟练动作。
5点10分,36名官兵从午门营房前出发,过端门,走向***城楼。 国旗护卫队的战士大多出生在1985年以后,不少是"90"后战士,和所有年轻人一样,战士们也喜欢流行音乐,休息时也会聚在电脑前观看时下最流行的"大片",捧着PSP爱不释手,但自从被选入护卫队,每天的升降旗,便成了他们的第一使命。
上台前的最后准备,检查仪容、整理着装。升旗手、擎旗手、护旗手被称为国旗护卫队里的"功夫熊猫",因为特殊位置必备"特殊功夫"。这些"功夫熊猫"一是难选,二是难训。有时甚至在几年的新兵里都挑不出合适的人选,训不出合格的接班人。
来自四川遂宁的徐伟,在护卫队中担任左护旗手。2008年"5·12"地震中,徐伟家中受灾,几天联系不上,他心急如焚。可是,徐伟始终没有提出请假的要求。他深知,中队兵力十分紧张,特殊岗位更无替补。自家的事天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昂首阔步走向***广场。 5月19日,国旗护卫队为汶川大地震死难同胞降半旗致哀。执行任务前,得知徐伟家中受灾情况的中队干部,向全体护卫队员作了动员:让我们用最真挚的情感,最标准的动作,以灾区人民儿子的身份,完成好这次任务,告慰受灾的亲人们。
从金水桥到国旗杆下要走138步,就指的是这段距离。
当国旗缓缓降下,徐伟眼含热泪,挺起胸膛,面向国旗,在北京为尚无音讯的父母敬礼。 多年来,在国旗护卫队里,许多队员从入伍到退伍都没有回家的机会。 守护国旗、守护平安是他们对国家的承诺; 守住寂寞、守住责任是他们对自己的要求。
他们赢得了世人最多的尊敬-- 从走进国旗护卫队时梦想成真的欣喜,到离开国旗护卫队时撕心裂肺的悸恸,他们走过了常人无法体味的心路历程
5点47分,换下礼服的官兵要补会儿觉。
有人说,其实还没睡着又要起床了,6点50要出早操。
为什么眼睛里常含泪水,是因为对神圣的国旗爱得刻骨铭心。
从国旗班到国旗护卫队,一茬茬战士走进这个特殊的集体,接受脱胎换骨的磨练,担负万众瞩目的使命。国旗护卫队就是这样一支神奇的部队。凡是从这支部队走出去的战士,都对国旗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国旗已经成为他们灵魂的一部分,熔铸到了他们的生命中。
国旗护卫队的官兵是大众偶像。
"一日护卫国旗,终生无上光荣。"他们视国旗重于泰山,他们护卫国旗重于生命。他们的喜怒哀乐与国旗息息相关。 男儿有泪不轻弹。国旗骄子们的眼泪却为何而流?
按照《队列条令》在训练时要保持严肃,可上等兵刘洋不知什么原因在队列里暗自窃喜。中队有两个刘洋,他是新兵,大家通常叫他"小刘洋"。
"国旗之子"陶维革,从1985年到1990年,担负升旗任务1200多次,复原回到地方后,国旗成为他永远的牵挂。1995年,陶维革被检查出患有重症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愿望是,回到***广场再看一次升旗。"看到国旗就像看到妈妈",当卧病在床的陶维革深情地抚摸到五星红旗时,他像孩子般哭了,眼泪在这个身高1.81米的汉子脸上流淌。
对着太阳练不眨眼、迎着风沙练不眯眼,要时刻保持"炯炯有神"的状态。长时间的练习常常让他们泪流满面,眼睛红肿。
他们练习"走功"、"站功"、"***功"已经到了"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境界,就连睡觉也要保持端正的姿势。
从上往下的动作分别是砍旗和绕旗现任武警***支队政治处主任的王建华,1993年调入护卫队担任副指导员。每天,他与战士们一起摸爬滚打,官兵之情水乳交融;每天,他带领方队将国旗冉冉升起,赤子之情熔铸血液。
1995年,组织决定提升王建华到另一个中队担任指导员。职务提升了,王建华却躲开战友,在自己的房间里哭了一个下午--他舍不得这个集体,舍不得这面国旗!
从左往右分别是甩旗和绑旗
这是升旗手高红甫为我们展示收旗的***动作。展旗是国旗挂上旗杆升动时,升旗手迅速将17平方米的国旗向空中甩出成扇形;收旗是当国旗降至杆底时,旗手迅速将国旗收拢成一个锥形。
国旗护卫队首席升旗手高红甫说:这是刚刚从***广场国旗下下哨的士兵。
战士张艳坤每天都要擦拭中队荣誉室的各块展板,小心翼翼、一丝不苟。
阳光明媚的日子,大家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晒太阳、晾皮靴。
今天轮到上等兵郭天特擦班里所有人的鞋,这是他270码的大皮靴。
1999年,退伍的牛建波回到河南老家。4年的国旗护卫队服役经历,让他内心对国旗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感。同样,他远在东北的战友张燕辉也对国旗深情难忘。离开国旗的日子里,他们经常在***里谈论与国旗有关的话题。一天,一则国庆期间广州街头的很多国旗张挂不规范的新闻同时吸引了他俩。 "我们去广州,在那里一边打工一边宣讲国旗,怎么样?" ***再次接通,牛建波说。
"好,就这么定了!"远在东北的张燕辉一拍即合。 就这样,两人放弃了家乡稳定的工作,来到广东开始走学校、进企业为群众义务宣讲国旗。
古代朝房成了官兵的营房,最近正在修缮。高红甫说屋里装了暖气,可依旧有些潮湿。
当护卫队其他一些退伍老兵得知这一消息后,安徽的叶峻峰、山东的于吉祥、四川的冯瑞春、河南的侯东超、山西的刘静、河南的王念江等当年的"护旗手"也纷纷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前来广州加入到这个特殊的群体。后来的日子里,8位旗手行程10多万公里,共为160多所学校、企业义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旗教育180多场,听众达35万人次。
支队卫生队女军医张亚来为官兵巡诊,大家热情地叫着"张姐",开起了玩笑。
他们承载了世人最多的支持-- 从神州大地源源不断输送的精神能量,到卫士忠诚守护国旗的超常付出,他们把关怀当鞭策书写无悔人生鲜红的五星红旗,每天与太阳一同升起,光耀祖国每寸土地; 忠诚的护旗队员,时刻与人民血脉相依,携手相伴经风历雨。 在中国,也许没有哪支部队像国旗护卫队那样受到如此多的切,像国旗护卫队那样受到如此多的爱戴。
北京市大兴区个体诊所的医生,每周都要抽出一天为国旗护卫队的官兵们治脚气、挖鸡眼。
国旗护卫队有个顺口溜--"国旗下面站过哨,长安街上拔过刀,东朝房里睡过觉"。这里的"东朝房"指的就是位于故宫午门外的国旗护卫队的营房。护卫队的营区没有围墙,只有一道不到半米高的栏杆把护卫队狭小的营区和外面的世界分开。每天参观故宫的游客,几乎都会被这支名扬海内外的神奇部队所吸引,在营门外驻足观看。
战士们穿皮靴脚捂出了味道,都不好意思放到史医生跟前,要去水房用水冲。看到战士刘天夫的脚裂了好长一道口子,史医生心疼的直掉眼泪。
在国旗护卫队荣誉室,中队指导员王国宾拿出厚厚一摞信,这些信都来自山东淄博一位叫张学岗的工人师傅。1974年出生的他中学毕业后就四处打工,收入一直不高。十多年前的一个春天,他到北京旅游,在***广场看升旗时,被国旗护卫队员的精神深深打动。回到山东后,他坚持每个月寄36元钱为护卫队的战士们买鞋油,十多年来,从无间断。
训练没有专门的场地,官兵们在太庙的马路上跑步。 河北唐山的铁路职工贾潮江老人,从报纸上看到了护卫队官兵真情守护国旗的感人事迹,就与家人商量义务为护卫队员们理发。2004年至今,他的大部分节假日都往返于唐山与北京之间,把对国旗的深情倾注到对护卫队员的关怀上。
中国期刊协会为护卫队捐赠了百种期刊供战士们阅读;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每隔一周就会把流动图书车开到护卫队;全聚德烤鸭店每到八一就会为战士们送来烤鸭;北京一家修脚店,每个月定期到护卫队免费为战士修脚……无数人,把对国家、对国旗的热爱释放到国旗护卫队员身上。
上等兵张玉豪陶醉在自己的美事里。 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怀,成为国旗护卫队员们不断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忠诚守护国旗的不竭动力。
来自吉林白城的前任擎旗手张磊,在一次训练中受伤,膝盖肿得像馒头,但他却没有告诉任何人。在执行降旗任务返回后, 他的膝盖都不能打弯时,才被领导发现。领导命令他马上去医院看病, 医生托着他的腿,心疼地说:"再晚几天来,这条腿可能就要残废了。"张磊被医生留下住院治疗。一想到要离开国旗, 离开心爱的岗位,张磊眼里充满了泪水。
太庙、红墙、古树,这个训练场地的确很不一般。
2000年入伍的安徽籍战士苏星,在一次升旗中,第一脚正步刚刚踏出,突然感到右脚底一阵钻心的疼痛。不能低头,但他感觉到有东西扎进了自己的脚心,每往前踏一步,都是一阵钻心的痛。方队还在行进,一定要坚持到完成任务。升旗完毕,苏星一下歪靠在树上。队长王俊华奔过来问他怎么了?苏星这时才指了指右脚。王俊华搬起苏星的右脚发现,一根火柴粗的长钉穿过苏星的马靴,刺进苏星的右脚心。脱下马靴,袜子已经和脚底的血肉粘在一起。
训练没有专门的场地,官兵们在太庙的马路上跑步。
国旗护卫队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中队指导员王国宾告诉记者,护卫队里三分之二的战士有腰肌劳损、静脉曲张、甲沟炎等疾病,因为作息规律被完全打乱,几乎每个战士都不同程度地患有胃病。多年来,一茬茬的战士来了又去,从来没有一个战士因为受不了苦主动要求离开这个集体。来到这里,"护卫国旗重于生命"这句话已经不是简单的口号,它已经内化为每位护卫队员的灵魂,在每位护卫队员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英俊帅气的下士李波非常关注他的完美形象,路过整容镜总要收拾收拾。迎着东方的晨曦,走上光荣的哨位,让象征国家主权和荣誉的五星红旗舒卷在祖国洒满阳光的天际; 怀着赤诚的情意,唱响庄严的乐曲,让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把960万平方公里上的56个民族永远凝聚-- 这就是国旗卫士永恒的心愿, 这就是护旗骄子不变的情怀。
上等兵石坤峰在自我欣赏。
一道栏杆,两个世界。官兵们举手投足都会让许多同龄人看上半天。
降国旗前也要训练40多分钟,16点50分,官兵们列队提前开饭。
中队饭堂在中山公园里,一日三餐他们都要至少进三次公园。
下士刘龙正在换礼服准备降旗前训练
这是刚刚换下的普通春秋常服。
护旗兵正在领***,他们用的是镀铬礼兵***。
东朝门外的空地上按照***广场升国旗的位置1:1设置的训练场。
36人的国旗护卫队列队完毕。
训练前要围着场地跑几圈热热身
这是下士"大刘洋",在队列行进时负责喊口令。他的嘴角有一个明显的伤疤,是在训练中不小心被***刺戳穿的
两名班长在训练中纠正动作。
这就是"走功",标准是整齐划一、行进平稳,胸线、臂线、脚线一致。
这里就相当于***广场国旗下的基座。
对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
黄昏前的落日,降旗的时刻即将到来。
穿过端门犹如穿过时空隧道。
***广场前道路即将封闭,最后一辆自行车骑过。数以万计的群众等待观看降旗。
国旗护卫队员们走上金水桥。
这是我们见到的最多的镜头
国旗在2分07秒的时间内降到国旗杆底座时,高红甫用13把即可将旗面均匀地打成折叠状,又称"收旗"。
天色慢慢暗了下来,***城楼亮起了灯光。
19点18分,交***、换衣服,官兵们在宿舍里读书学习。
华灯初上,偌大的***城楼内又归于平静。***国旗护卫队官兵的普通一天即将结束。
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要用一种庄重的仪式来表达自己的尊严与神圣;一个伟大的国家,尤其需要一种仪式来抒发自己的挚爱与祝福。国旗护卫队自1991年5月1日组建并举行新的升旗仪式以来,已有3亿多人次来***广场观瞻升旗仪式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