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能活下去吗?
点击「母亲大学」 科学育儿走近你!
上幼儿园哭太久、长时间不适应,
长大后失恋、遭遇挫折承受不住,
仅仅是因为
看不到妈妈时
担心妈妈就从此消失不见
而所谓“早恋”
其实只是想找到一个
在他面前自己最重要、最被接纳的人
儿时的安全感
是如何在冥冥中
影响你一生的?
人的最初安全感的建立,是和自己婴幼儿时期、父母功能的发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让我从“我能活下去吗?”“我能做我自己吗?”和“我够好吗?”这三个不同的阶段来慢慢讲给你听。
我能活下去吗?
婴儿从舒适的子宫降生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以前通过脐带输送的丰富营养现在完全中断,羊水中的自由自在被一种铅一样沉重的感觉代替。
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剧烈的,比我们***生活中的任何困境和挑战都更加剧烈。
想想我们的“小可怜”:
他想喝水,但自己不能拿,想吃饭不知道饭在哪里;
他头都不能抬一下,甚至连笑也不会;
他不好看,五官不突出,头发只有几根,头大脚小身子短;
他不能表达自己,也不能听懂别人;他
不能向别人示好,不能满足别人任何需要,而自己的需要却多得不得了,吃喝拉撒睡都是问题
如果没有人管他,他将毫无疑问的死去。
会有人能“受得了他”,能毫不厌烦的悉心照料他以便帮他活下去吗?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之初,就是伴随着这样的焦虑、惶恐和疑问度过的。
这个阶段孩子最大的需求就是活下去,从生理营养和心理营养两个方面获得满足以便活下去。
生理营养即“各种生理需要的满足”,不需多言。而心理营养则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
这个时期婴儿的心理营养主要有两种:其一,被无条件的接纳;其二,被看成最重要的,至少在这九十天里。
正常来讲,这些是不成问题的。
孩子们在盼望中出生,一个大家庭都会围着小宝宝转,而作为“主角”的妈妈则会像热恋中的男女那样自然的分泌苯体胺,看着自己的骨肉怎么爱也不够,逢人显摆小宝宝的照片,尽管在别人眼里新生儿一点也不好看。
当然,妈妈还会自然的分泌乳汁。不同时段的乳汁营养成分不一样,完全和不同阶段孩子的需求相匹配。
但是,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境况,生活并不总是按照正常的情况发展的。诸多因素会影响到母亲是否能够尽职。
其一 ,孩子降生时,年轻的父母还没有完全摆脱生活的压力,在物质收入和社会认可方面都处于挣扎奋斗期。而孩子占用这么多时间和精力,自然会引发冲突。
其二 ,年轻的父母大约在结婚后一两年内生下宝宝。一两年的时间常常不足以让夫妻有比较好的融合,学会彼此相处。夫妻关系的不通顺,会大大影响母亲的情绪。
其三 ,从女孩到妻子再到母亲是一个角色突变,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对这样的转变有所准备和受过训练,如果母亲在自己原来家庭中成长得很好,母亲为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她就更能适应和胜任这些角色,如果不是,那么就会面临困难。
其四 ,三十岁左右的年龄,不是人真正的心理成熟的年龄,在个性和能力的诸多方面都有待进步。
总之,压力和各种负面情绪会直接影响到母亲苯体胺的分泌。苯体胺分泌不足,会导致母亲从情感上接纳孩子不够,只是从理性的责任感来照料小孩。
如果只是出于责任而非享受做母亲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是非常煎熬的,就像婚姻退化为责任一样让人感觉负担。母亲在压力和负面情绪中做母亲,常常心力交瘁。
如果孩子在“无条件接纳”和“重要感”两个方面得不到满足,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出现问题。
如:占有欲强,爱妒嫉,长大后就会特别“粘人”。
幼儿园、小学粘老师,中学谈恋爱。
总之,会不断寻觅,找到一个在他面前自己最重要、最被接纳的人。
所以,生小孩一定要准备好,物质上有一定基础,情感心理上也准备好,比如没有性别偏好、夫妻关系稳定亲密等。
90天-36个月
我能做我自己吗?
这个时期,总体来讲,孩子开始学习分离和独立,以及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时段较长,我们还可以细分一下。
? 4-10个月
孩子比以前已经长大了很多,已经可以笑了,这是一个分水岭,孩子的自我意识从此开始萌芽。
另外,孩子开始学会一些自我安抚的方法,如吃手,或者迷恋一些替代物,如毛巾、柔软有毛的玩具等。
孩子已经不像上一个阶段那样“完全需要母亲”了。
这个时候考验的是:母亲自己有没有安全感,是否能够忍受孩子不再完全需要自己。
如果母亲安全感不足,就会把“放手”看作“失去”,从而给孩子过多的照料和关注,以求孩子像以前一样完全需要自己。
故而妨碍了孩子“分离”和“独立”。
? 10-16个月
这时候,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均有突破性发展了,慢慢学会了走路,大大地拓展了自己的生活空间。孩子开始更多的交替尝试亲密与分离。
常见的表现是:一会儿跑到你身边让你抱,一会儿又跑到旁边自己玩。
最好的做法是,孩子要我们抱我们就抱,孩子想自己玩就让他自己玩。
不好的做法是。跟着自己的情绪走,高兴时想抱孩子不管他想不想拉过来就抱,不高兴时不想抱孩子,孩子要抱也不给。
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就没有主动性。
父母想抱的时候可以去抱,但如果孩子不想,就要把孩子马上放下,让他自己玩。
正常情况下,经过多次的交替尝试亲密和分离,孩子建立了初步的安全感,不会那么粘人,也不会排斥别人抱他。
? 16-24个月
这时候,孩子开始尝试更多的分离和亲近,也开始有自己的“脾气”,有时候显得不是那么好理解。
比如你帮他穿衣服。
你穿好了,他脱下来要自己穿;
可是自己又不太会穿,穿不上就急切地要你帮;
你去帮他,帮多了,他又不耐烦、生气
其实孩子的心理是这样的:
他迫切的想要“自己尝试”。
当他不会不能的时候,又迫切的想要你的帮助和支持。
但是,他又不允许你过多地参与。因为那样,他会感到你干涉和妨碍了他的自主尝试。
所以,最好的方法,还是跟着孩子的需要走。
他要自己做,就让他自己做,他没主动要我们帮助,我们就不参与,无论他做成什么样;
但他要帮助,我们就马上去帮;
而若他觉得够了,我们就停手,再让他自己做。
不要在意一时一事的结果,而要重视这个过程。
? 24-36个月
这时期需要格外提醒的就是,不要放大威胁。
孩子生活经验匮乏,对什么东西都充满兴趣,不太了解水、火、电、煤气、攀高等危险因素的存在。
如果大人毫不在意,那孩子是危险的;但是不能因噎废食,过分保护。
比较好的做法是:让孩子适当的尝试,用各种方法让孩子了解到危险,而不是严厉的禁止。
举个例子,热水,可以在饮水机上烫一小下;再如电,可以创造一个条件,让孩子触摸不危险、但有足以让孩子不舒服的电流。
孩子探索自己和世界的活动应该被保证,遇到危险因素,也正好是孩子了解危险、增长知识和能力的机会。
总之,从会笑到现在,孩子都会更多的尝试分离和独立。
如果他通过多次的尝试认识到:
他想亲密的时候,妈妈就可以跟他亲密,想要帮助的时候,妈妈就能来帮助;而他想自己玩、做事情的时候,妈妈也允许并关注。
那么,这个孩子的安全感就会比较稳定的建立。
看不到妈妈时,不担心失去妈妈,妈妈不在身边,妈妈的爱还在心里,这样的孩子就不会有分离焦虑。
上幼儿园不会哭太久、长时间不适应,长大后失恋、亲人去世、遭遇挫折都不会承受不住。
对孩子安全感影响最大的,就是父母之间的关系。
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讲,父母就是他们的整个世界。
父母之间偶尔的不快,相当于世界局部冲突;
父母之间的冷漠和敌对,如同德国竖起柏林墙;
父母之间的激烈争吵,甚至拳脚相加,就是世界大战。
而且,因为还不能够区分自己的行为和环境的关系,孩子经常把父母间的冲突归因于自己不好、不乖,从而产生很大的不安和负疚感。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父母能送给孩子最大最好的礼物,就是父母有一个美好的婚姻。
这不仅直接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对于孩子社会化、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也是大有裨益。
在孩子三岁之前,母亲对孩子比父亲重要的多。而母亲作为女性,是非常在意亲密关系的。
如果夫妻感情不好,母亲即便在事业上很成功,也会有很大的失落、空虚和不安。这种状态下做母亲,常不由得陷入两难。
如果孩子很独立,自己的事情处理得很好,那么母亲会因为孩子不怎么需要他而陷入失落。因为“不被需要”,就仿佛自己“不重要”,就仿佛孩子和自己“不够亲密”。
相反,假如孩子不能独立,自己的事情处理不好,母亲又会很失望。她对孩子有太多的期望。如果孩子不是一个“好孩子”,那么她也就无从成为一个“好妈妈”。
当女性没有机会成为一个“好妻子”的时候,常常强烈的想成为一个“好妈妈”。
只有她本人的安全感和价值感足够时,只有当她不必再去怀疑自己是不是够好时,她才不需用通过成为“好妻子”或者“好妈妈”来证明自己好。
倘若不能够有一个幸福的婚姻,父母能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友好的离婚。
为了孩子而维持一个不够好的婚姻关系,远不如和平、友善的分开。
最差的情况是,父母离婚后彼此记恨,又用孩子作为砝码或者工具来伤害对方,比如:禁止对方探视、指责孩子挂念对方。
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安全感就极难建立,长大后婚姻也很难幸福,生下的子女很容易精神抑郁。
幸福的家庭会遗传,不幸的家庭也会遗传。遗传的就是,命运的轮回剧本。
我够好吗?
从四岁开始,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建立。
孩子开始有“我”的概念了,也就开始有记忆了。
此时,父亲的影响也开始渐渐赶上、甚至超过母亲了。
这个“我”是一个崭新的“我”,孩子们会非常关注这个“我”够不够好。
这就像,作家写完第一篇小说、建筑家建好第一栋建筑时,特别关心这些作品的反响一样。
这个“我”又是相当稚嫩的“我”,在自我认知和评价方面非常地依赖他人,非常需要他人的赞美、肯定和认同。
而最主要的他人就是孩子的父母,其中,父亲的影响力通常又大大的超过母亲。
之所以如此,和男性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中的统治地位有很大关系。母亲通常代表“家庭和情感”,父亲通常代表“社会和责任”。
父亲鼓励、肯定自己的孩子,从理论上说,既不困难也不复杂。
当孩子有一件事情做得不错,父亲走过去摸摸孩子的头说:“你这件事做得很棒!”或者拍拍孩子的肩膀说:“你能这样做我很开心!”就是对孩子莫大的鼓励。
父亲对孩子说:“有你这样的女儿我很高兴”或者“你是一个好儿子”,都是对孩子极大的肯定。
这些鼓励和肯定,对于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性别认同都是十分关键的。在这方面,父亲的作用通常大于母亲。
这并非说母亲的鼓励和肯定没有作用,而是说父亲的影响力更大。
尽管理论上说起来很简单,可遗憾的是,生活中,来自父亲的肯定和鼓励并没有那么充分。
造成这个情况的最常见的是两个原因:其一是父亲的自我满意度,其二是父亲接纳孩子不同于自己的能力。
我们知道,一个人自我满意度越高,发现和欣赏到别人的优点和好处的能力就越强;
一个人如果自我感觉特别糟糕,自己的需求很不能满足,自己过得很不开心,也很少受到尊重和欣赏,那么他就很难去欣赏和赞美别人。
对于父亲来讲,能否得到妻子的欣赏和尊重格外重要,这直接影响到父亲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做怎样的“父亲”。
所以,父亲在外事业刚起步,在家得不到妻子的认同、欣赏和追随,是父亲不能够很好的去肯定、鼓励孩子的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欣赏和肯定孩子不是一个可以学习到的技巧和方法,而是一种真实的状态和能力。
只有真诚地赞美和欣赏才有影响力,相反,如果没有真诚的欣赏,一定将会有“真诚”的指责来填充。
第二点也是常见的。
孩子固然从遗传上来自父母,必有相像之处。但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必有不同之处。
所谓的“接纳”“尊重”就是针对这些不同而言的。
父亲有自己的个性和习惯,常自然的希望孩子像自己一样。比如父亲行事果断高效,那么面对一个“优柔”的孩子就是一个考验,常常会奇怪甚至质问:
你怎么就跟我不一样呢?
做个事情怎么这么瞻前顾后、慢慢腾腾呢?
事实上,每种个性都有它的好处。
比如忧郁型的孩子往往“深刻”、“敏感”、“可靠”、“有才华”;
乐天型的孩子往往“善于交际”、“适应力强”、“乐观活泼”、“容易放下”。
当然他们也各有各的局限。
综上所述,倘若孩子在以上各个时期,所需的心理营养都能得到充分满足,那么孩子下一个阶段的成长就会很自然很顺利。也就是说,孩子社会化发展、功课、情绪控制等方面都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这样,孩子整个人生的发展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按个再走啦~让我知道你是爱我哒!
---- END ----
母亲大学致力于家庭教育,以心理学为基础,秉承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父母的教育理念,为家庭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课程经由华人著名心理专家周正教授和母亲大学国内外教育专家团队研发,目前已形成你、爱人和孩子的系统化课程体系,一对一家庭私教课等,经过20多年的教学实践,已服务千万家长,深受家长好评。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海量家庭教育视频,国内外权威专家,让您轻轻松松在线学习做智慧父母
亿万家长的首先,母亲大学中国家庭教育领导品牌
今日搜狐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