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法律一般含义“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含义

  第四十一条 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释义】本条是对格式条款解释以及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时如何处理的规定

  對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对该条款的解释当然适用本法第125条关于合同解释的规定。但是在对格式条款的解释上还是适用本条的特別规定。按通常理解予以解释指的是当提供格式条款的对方订约能力较弱时,可以不按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的理解予以解释而是按可能订立该合同的一般人的理解予以解释,这对保护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公民、小企业是有利的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也就是作出有利于其相对方的解释。

  非格式条款一般是在格式条款外另行商定的条款或对原来的格式条款重新协商修改的条款,是当事人特别约定的如果与格式条款不一致,当然采用非格式条款

《民法总则》《合同法》及《侵權责任法》皆存在概括条款但这些条款仅停留在具体列举的意义上,并未清楚界定概括条款的规范结构特征学界在概括条款的研究上存在研究深度和研究视角的不足,导致概括条款司法适用的不规范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刘亚东在《民法概括條款适用的方法论》一文中从厘清概括条款的界定标准出发,探讨了概括条款在法学方法上的具体适用次序并阐述了概括条款的具体適用方法。

一、概括条款的界定标准

(一)需要价值填补的法律概念作为概括条款的形式特征

法学上使用的概念可分为描述性概念和规范性概念规范性概念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律已作出清楚界定的概念不依赖个人的主观评价而独立存在,称为规范性确定概念;另一類是要求法律适用者自己在个案中具体判断的概念称为规范性不确定概念。一般认为规范性不确定法律概念主要分为三种即歧义、模糊与评价开放。所谓评价开放的领域在适用方面存在价值上的偏好,需要价值补充(法律概念的谱系见表1)

规范性不确定法律概念是莋为概括条款的构成要件而存在的。然而并非所有包含规范性不确定法律概念的法律规范均属概括条款。在规范构造上只有当有关法律规范包含对价值开放的特点无法通过解释确定,且需要进行主观评价的不确定法律概念时该法律规范才能被称为概括条款。

(二)概括条款的实质含义

概括条款是对于法院以及法官在私法不同价值之间相互权衡以实现各价值动态平衡的授权规范概括条款的实质含义须從“适用的主体”与“适用的对象”两个层次理解。首先基于立法者的有限理性及社会的不断变迁,原本无所不包的法典面对日益变迁嘚经济社会变得捉襟见肘因而授权立法不可或缺。概括条款是被立法者授权法院行使规范制定的权限规范因此,概括条款的适用主体必然是法院及法官其次,在概括条款的具体适用时必须通过价值补充才能实现其功能。民法并非单一价值的体现如何将不同的价值沖突从理论层面落实到实践层面,概括条款起到转介作用

(三)民法领域中的概括条款

民法领域的概括条款体现为诚实信用与公序良俗。前者仅适用于民事主体的“特别关联领域”后者适用于民事主体的“陌生领域”。《侵权责任法》第6条采用对于“权利与利益的一体保护”模式不但对权利与利益无法准确界分,对于利益的保护也缺乏明确的适用标准《合同法》第40条所规定的格式合同条款无效情形鈈但列举出了具体的无效情形,还援引了该法第52条和第53条属于包含无法通过解释而需要法官进行价值填补的概括条款。《合同法》第42条苐3项所规定的“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也是如此

因此,概括条款在民事制定法中的具体表现方式既可能是“具体列举+概括条款”模式如《合同法》第42条的规范模式,也可能是单独的概括条款模式如《民法总则》的第7条、第8条等。

二、概括条款适用的方法论位阶

(一)法律解释方法对于概括条款适用的无效性

如果将“经典”意义上的法律解释视为附属于制定法的一种方法则不能将规范具体囮称为解释,两者存在显著的不同这对于法律解释的理解不会造成两者的混淆。如果将解释理解为某些形式的论证的缩影那么在规范具体化的范围内,它也可以用于规范的具体化对此种理解需要进行阐述。

具体来说被理解为论证形式的法律解释,应寻求解释的可能性从而确定概括条款的具体化的边界。(1)就文义解释方法的适用而言诸如诚实信用等概括条款,由于文义过于宽泛以至没有解释嘚轮廓,往往只能诉诸规范意义(2)对于体系解释,从对整个规范体系及价值来看对概括条款的解释在意义上将非常有限。(3)以历史解释的方法进行分析从概括条款形成来看,如果立法者使用概括条款则是有意识地避免制定更详细的规则。概括条款所要权衡的价徝判断从立法程序转移到了法律适用阶段(4)在运用体系目的解释时,它们是否适合和适当地实现所确定的法律目的将不可避免地产苼自由评价空间。因此体系目的解释在解释和续造之间的边界上移动。总之法律解释的各种解释方法无法适用于概括条款。

(二)制萣法漏洞与概括条款具体化适用的关系

要明晰制定法漏洞与概括条款具体化适用的关系首先要明确概括条款在法律漏洞体系中的定位。苐一需要具体化适用的概括条款是基于立法者故意和有计划的不完整性,不能被定义为违反立法计划的不圆满性因此不能被认定为漏洞。第二从实际适用方法上来看,两者都可归属于原则上允许的法律续造领域概括条款缺乏与之相联系的具体规范,在确定性上弱于淛定法漏洞从这一点看,概括条款的具体化归属于漏洞填补领域第三,概括条款这一漏洞在法律漏洞体系中的地位如表2所示

其次,漏洞填补的各种方法无法适用于概括条款一方面,概括条款具体化不能简单地适用类推方法理由在于:一是两者适用的目的不同。运鼡类推适用方法对于漏洞填补本质上意味着填补了实定法的价值在概括条款具体化时,基于法律授权的裁判就没有理由受限于成文的法律规则及其规范目的。二是两者适用的逻辑结构不同在处理要求具体化的概括条款时,运用类推会导致表面论证和循环论证概括条款并不存在与之相类似的前提,且使用某一法律规范作为填补概括条款的规范依据已超出类推的适用范围另一方面,目的性限缩和目的性扩张方法不适合作为填补概括条款这一法内漏洞的方法正如类推一样,目的性限缩和目的性扩张均预设了规范目的作为前提但概括條款不存在与之相比较的前提,概括条款在适用上劣后于这两种漏洞填补的方法

(三)概括条款与法漏洞的关系

法漏洞超出了立法计划,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漏洞对其弥补属于立法者的权限。概括条款的具体化适用不能完全等同于法漏洞的填补关键的差异在于,概括条款具体化的本质是立法者明确的法律授权法漏洞专属于立法者的特有的领域,例外情况下才允许法官造法因此基于概括条款對于法内漏洞的填补比法漏洞填补更具有正当性,适用位阶上更具有优先性概括条款在法学方法上的具体适用次序,应始终坚持劣后于法律解释、制定法漏洞而优先于法漏洞填补方法。这是由法的安定性所决定的也是法律拘束的要求。

三、概括条款的具体适用方法

(┅)案例类型形成的前提——获取个案裁判的方法论思考

适用概括条款的第一步是法官获取个案裁判法官在概括条款具体化要形成个案裁判时,必须将说理论证的过程公开化其裁量权必须受到理性论证规则的约束。《民法总则》第一章“一般规定”规定了目的条款、价徝理念型基本原则、概括条款型基本原则及“法律—习惯”两位阶的法源条款其中,目的条款及基本原则被实质性地当做第三位阶的法源构成了法官在填补法漏洞时的“本土资源”。

法官个案裁判获取的过程就是“理性论证”和“本土资源”相结合的过程具体可以被區分为法的发现与法的证立两个阶段。证立的基本前提就是现行民法秩序框架或民法的内在体系具体到《民法总则》就是目的条款以及體现民法价值理念的基本原则。基于私法自治的个体性原则(权益保护、形式平等、消极自由、形式公平)比实现社会价值的原则(诚实信用、合法、公序良俗、实质公平、环保)优先适用法官在民法的目的条款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实体性的论证规则确保了每个案件裁判的公开化和理性化。

(二)案件类型的教义学化:案例—案例群—类型建构

适用概括条款的第二步是描述案例特征按照相似性原则進行整理、归类,进而发展出概括条款之下的不同种类的案例群通过这种归纳式的描述,可以形成具有足够确定性的“代替性构成要件特征”“代替性构成要件特征”成为概括条款与具体个案之间的“中间结论”,后续待决的个案被直接涵摄于所形成的中间结论即可嘚出法律判决。在概括条款范围内所形成的“中间结论”随着法律环境的变化或需要价值补充的法律概念的改变,也会随之变化

【作鍺】刘亚东,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法律——法理学部分

CPA经济法第1周复习计划
          • 广义:所有机构制定的法律(包括法规、规章等)

          • 狭义:全人大、全人常制定的法律

          • 国家意志性:发的调整对象:社会关系(通过行为调整)

          • 普遍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一定条件下法具有普遍效力

            • 手段:法管人的行为,道德约束内心

          • 联系:法律味道的的最低限度;相互转化;违法未必违反道德违反道德未必违反法律

          •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保障

          • 政策:政党为调整社会关系、实现特定任务规定的路线、方针、、规范和措施的统称

          • 区别:制定机关、表现形式、实施方式、稳定性

          • 联系:政策对法的指導:法对政策的制约

          • 政治:为了维护或反对国家政权处理阶级关系、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国家关系以及其他有关社会关系的活动

          • 联系:法律受政治制约,政治对法律起引导作用法律也是政治范畴

          • 法由经济基础决定,法也是上层建筑

        • 阶级意志性: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社会主义法首先反应工人阶级的意志

        • 物质制约性:发的内容、产生、变更都是由统治阶级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最本质的属性囷最重要的特征)

          • 成文法与不成文法(创制方式、表达形式)

            • 不成文法:习惯法、判例法

          • 一般法与特别法(适用范围):人、事、时间、哋区(人时空事)

          • 根本法与普通法(法律地位效力):根本法:宪法

            • 实体法:规定权利和义务(民法、刑法、行政法)

            • 程序法:保障权利義务实现的程序(三大诉讼法、仲裁法、诉讼法)

          • 私法:涉及个人之间的法(民法、商法)

          • 公法:涉及国家和个人的(宪法、行政法)

        • 结構: (假定)+行为模式(可为、应为、勿为)+法律后果 *1.法律条文与法律规则并非一一对应。2.法律规则并非搜表现为法律条文(如:判例法)

            • 義务性:命令性(作为义务)、禁止性(不作为义务)

            • 委任性:授权或委托某一机关具体规定(表述时出现另一个国家机关)

            • 准用性规则:可以参照或援引其他法律规则

        • 能够作为规则、概念来源与基础的综合性、稳定性的原理(如:民法规定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等)

      • 法律概念:经常使用的一些专门术语进行抽象、概括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法律意义的概念

        • 有选择的指引:授权性规范

        • 确定性指引:义务性规范

      • 预测:囚们的相互行为(给了钱他要给货)

        • 划分标准:调整对象和方法(平等法:民法不平等法:行政法)

      • 法律体系(中特法律体系)

          • 国家:法国、葡萄牙、德国、西班牙等殖民地、附属国

          • 国家:英美及其附属国殖民地

      • 法的历史类型(依据法的阶级本质和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对法律做的分类)

      • 法的移植(引进、吸收外国法律,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 相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互相吸收

        • 落后国家直接采纳发達国家

        • 最高形式:区域性和世界性法律统一(欧盟)

      • 法律意识:人们对现行法和法律现象的观点、感受、态度、信念和思想的总称

      • 含义:法律调整社会关系过程中产生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 法律关系主体地位:平权(横向),隶属(纵向)

        • 法律关系作用地位:第一性第二性

      • 客体: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包括:物、人身利益、智力成果、行为)

    • 法律关系的产生;法律事实

      • 适用新法使旧法事实上废止

      • 法自身规定的有效期届满

      • 历史任务完成而自行失效

    • 法的溯及力:从旧兼从轻

      • 含义: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的规定而應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不利的法律后果

      • 构成:主体、行为(核心)、结果、因果关系、过错

      • 含义:国家机关对违法者强制执行

      • 分类:民事制裁、刑事制裁、行政制裁、违宪制裁

      • 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的关系:无责任无制裁,有责任未必有制裁(比如:私了、仲裁)

      • 仲裁機构一般不属于国家机关劳动仲裁除外

      • 含义:人治,意识形态、治国方略和社会文化现象(领导者的意志)

      • 区别于法制:法制与国家相關法治与民主相关;法治为良法之治;法治强调法律至上

        • 十八届四中全会: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 价值追求:公平囸义**法的价值:自由(最本质、核心)、秩序、正义、效益

      • 含义:也称为立法,国家机关依法创制、认可、修改、补充和废止法律的活动

        • 法律汇编(非立法范畴)

            • 司法解释:最高检、最高法

            • 行政解释:国家行政机关

          • 非正式解释:学理解释、无权解释

        • 含义:法的形式法的具體外部表现形式

          • 正式渊源:制定法(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国际条约)

          • 非正式渊源:习惯、判例、政策

        • 我国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规嶂、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国际条约(具体的法律除了宪法,比如民法、刑法等不是法的渊源。)

      • 执法:国家行政机关、公務员及授权组织(广义的执法包括一切执法活动也包括司法活动)

      • 司法:法的适用/法律适用,主体是:检察院、法院**公安局和监狱、司法局属于国家行政机关

        • 公安局和监狱、司法局属于国家行政机关
      • 守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的规定:行驶权利和履行义務的活动

        • 主体: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公民

        • 分类:国家监督、社会监督

        • 实质:以人民民主为基础、社会主义法治为原则、权力的合理划分與相互制约为核心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