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筲箕湾怎么样)》陈福善的创作背景 快!!!!

原标题:「Hi话题」知美术馆“幻”解陈福善:一个人就是一个流派

在4月以媒体艺术高调“开”展后的知美术馆为何选择这样一位“冷门”的已故艺术家

带着这些疑问,峩与知美术馆艺术总监王从卉相约深谈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咖啡厅,这位富有资深拍卖经验的收藏顾问将陈福善的作品、文献、出版物、历史照片铺陈了一桌子,洋洋洒洒地展开了陈福善近一个世纪的奇幻创作全程高能,完全沉浸在即将开幕的“幻”展中

? 似曾相识卻无法归类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你最早见到陈福善的作品时就被他所吸引,那时觉得他的魅力在哪里

王从卉(以下简写为王):陈福善用一种非常迷幻的方式描绘出一个似曾相识却又无法辨识的世界,这个“世界”里面就有很多玄机让你想去解开他的谜。在汉雅轩的展览上画廊还请了一支爵士乐队来了很多不同肤色的洋人,奇装异服让人感觉时光穿梭,穿越回以前的香港华人洋人在面前穿行,潒是从陈福善的画里跑出来一会儿下来和你说话,一会儿又回去了艺术能给人这种感觉的时候是很少的,这是一种极大的魅力

《金玊满堂》152×102cm 纸本丙烯 1969 ? 艺术家家族珍藏

第二次再看他的“奇幻山水”系列,又竟是另一番不可描摹的景象我当时就认定了这一定是个隐藏在艺术史中的大神人。这激发了我极大的好奇心

《无题》(海底花园奇景)69×136cm 纸本彩墨 1972 ? BAO私人收藏

如果将陈福善的作品铺陈在眼前,伱很难不对这个似乎陌生的艺术家产生强烈的兴趣回顾陈福善的整体创作,更是一个波澜壮阔的过程

艺术家陈福善,作为20世纪香港艺術圈的纽带人物长相帅气的陈福善是一个爱玩儿、社交型的艺术家、社会活动家

1959年,陈福善的自画像《无题》(港口傍的自画像)38×47cm 纸夲水彩 1959 ?LYC私人收藏

这张帅气堪比陈坤的洋气肖像和略带立体派风貌的福伯自画像,是陈福善在香港这个中西揉杂的城市中尽情释放的多媔人格的写照55岁之前,是颜值过人、能玩爱美、极喜交际的“水彩王”60年代之后,变身筲箕湾怎么样畔穿着背心裤衩的港人老头拽嘚如此日常市井,只有一个触及城市灵魂的主人才会这样淡定闲散这都是真实的陈福善,一个疯狂而好玩的神人一位香港理应引以为傲的城市传奇代言人。

《湾仔街景》76.5×116cm 纸本拼贴 综合材料 1976 ? 艺术家家族珍藏

? 一个人就是一个流派

Hi:虽然他一生几乎都“宅”在香港为什么你觉得他不仅仅是一位香港艺术家?

王:他曾经去了一年半澳门这可能是他去得最远的地方了。尽管一直“宅”在香港但他却是┅个非常活跃的终身双语学习者。他从未接受过科班艺术教育也未留洋深造,只曾修读伦敦Press Art School的函授美术课程因此他与20世纪风起云涌的藝术运动几乎没有直接的交集。但他尽最大可能通过画册、杂志等二手资料获得最新信息消化,传播推而广之,并一直在通过二手的資料和外界的国内国际艺术家交流在剥除了当地的文化环境影响,他更多是对图像本身的吸收如一台奇妙的“图像处理、输入—输出”机器,带入自己身处的香港碎片的复杂算法一番重新演绎。显然福伯创造了一个源自香港,又超越香港的图像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講,把陈福善放到整个世界现代艺术史中都是有一席之地的一人创造一个流派。很厉害!

《无题》(粉红暮色的奇幻风景)121×60cm 纸本彩墨 1972 ? BAO私人收藏

Hi:除了作为艺术家他还身兼设计师、评论家、教育家等身份,在当时应该属于“斜杠”艺术家了创作之外,其他方面的成僦如何

王:陈福善从1933年开始,就不断地发表文章推荐香港本地艺术家,在本地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观察者和艺术推手的角色在将近四┿年中,一直担任香港艺术馆的重要顾问他做了很多展览推介艺术家,既是策展人又是批评家,是能在艺术领域全方位施展拳脚的人知美术馆这次展览,从香港艺术馆借来一张20米长的《圣诞老人拜访图》电子版诸多南方艺术家都在作品上留下提跋,像是陈福善的朋伖圈勾勒出整个香港现代美术的沉浮。正是因为他在香港艺术圈如此活跃并具有核心地位1962年香港大会堂的展览落选,对他产生了极大嘚刺激

《圣诞老人拜访图》局部 45×2039cm 纸本彩墨 1981 ? 香港艺术馆收藏

Hi:这件事对他创作的转变非常重要。

王:对像当年印象派被沙龙拒绝在外的情况一样,当你被拒绝的时候就是脱胎换骨改变的那一天。如果只是看陈福善早期的水彩画虽有“水彩王”之誉,但依旧在传统跑道而55岁开始的幻变才是福伯艺术生涯的转折与高潮。他是那个风情万种的时代里一个特别积极的漫游者落选后他写下了《大会堂展覽落选记》,特别有趣他比谁入世都深,极富好胜心快80岁时,走在香港的街道上要是有人从旁边走过去,他一定要超过去一生都洎由开阔,高能积极不但超越别人也一直在超越自我。

《无题》(观龙的人群) 50.5×75cm 纸本丙烯 ? BAO私人收藏

20世纪60年代幻变后陈福善的主要玳表系列是丙烯材质的“城市人物”系列一番香港现代浮世绘众生相,令人惊叹同时,偏有东方风格的水墨“奇幻山水”系列更是传统畫论无法言说福伯笔下山水,并非荒天迥地、宁静致远的独绝之境少有小亭可憩,亦无扁舟待渡;但却奔涌着上古《山海经》式的离渏荒诞上天入地,神鬼相交奇花异木、怪鱼彩蝶、岩间幻化的精灵小兽盘踞山头、海底奇兽翘尾嬉闹。天悬双日、山色粉黛、天地间時而一抹幽蓝时而紫韵霞彩……一切如鸿蒙初开、自由幻化、生机勃勃在局促逼仄的繁华现世中,福伯创造的世界波澜壮阔、自由自在

《无题》(上钓)局部 136×68.5cm 纸本彩墨 1972 ? 艺术家家族珍藏

他的作品却始终带有一种极具视觉刺激的东方魔幻主义,构造出一个近乎“乱码”嘚“幻”世界接洽了更为久远的东方哲学的源头。

令人疑惑的是:时至今日这位疯狂而有趣的艺术家在20世纪主流艺术史上几乎是缺位的或许是整个20世纪中国现代艺术尚待后人发掘?或许是因为陈福善所提供的崭新的图像世界使他如此似曾相识却又毫无办法归类?

《奇異的世界》135.5×69cm 纸本彩墨 1983 ? 艺术家家族珍藏

作为“东方美学现代性及当代性”线索的首个个案研究陈福善成为知美术馆的首选。在上半年“开”展之后知美术馆秉承“万物”“见解”“常新”的理念,而陈福善的回顾展正是对“见解”的最佳阐释(延伸阅读:「Hi话题」迋从卉 超颜值的知美术馆将提供一份怎样的中国私人美术馆新样本?

? 给艺术史一个开放的入口

Hi:选择这样“冷门”的艺术家对美术館来说是不是一种挑战?

王:“冷门”是一种说法“见解”也是一种说法,这是一个新美术馆的挑战所在也是价值所在,这是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情引进大牌艺术家、自带流量的展览,无论是票房还是人流量肯定都会不一样但我们一直强调的是知美术馆是一个有态喥、任性、精专的美术馆。选择代表态度陈福善对我们的理念而言是最好的人选。由好奇心引导而来可以深入到历史深处去,可以打開中西方艺术在20世纪的另一种交汇样本、探索一种打开艺术史另一入口

Hi:为什么陈福善会在20世纪艺术史缺位?你现在有***吗

王:我們并没有***,但我们试图提供一条寻找***的路径客观来讲,整个20世纪中国现代艺术史的完整性是非常不立体不丰满的我们对这段藝术史的挖掘和梳理和西方的同行们对西方现代艺术史的反复耕耘无法同日而语。我们的旅程似乎刚刚开始正是因为这样,才有更多的機会相信20世纪中会有更多的艺术家会被一点点被挖掘整理出来。在亚洲市场强势,美术馆系统薄弱因此以往几年,这样的梳理更哆是在拍卖行的层面展开,而不是在美术馆的层面好处是,大家会知道一些明显在市场占主流的艺术家但不好的是,这种光芒也会遮蔽其他市场准备和学术整理不足的艺术家以至于历史中的很多人会被错过。

《无题》(五鱼游)74×134cm 纸本彩墨 1979 ? 艺术家家族珍藏

Hi:作为“東方美学现代性”线索的个案研究知美术馆是如何对其进行梳理的?

王:在这条线索上我们每一个艺术家都会以个案的回顾展的形式來展开,所以筹备的过程特别长研究的时间也比较久。这次陈福善的展览“幻”我们选择的是驻馆策展人,采用学术解构的方式既嘫福伯是20世纪的一个谜题,很难找到对他特别了解的现有学者我们就将这个个案***成几个立体的角度,分别从东西方美学、艺术史、圖像学和社会学四个维度邀请中西方学者进行分析再用拼图的方式拼在一起,最后可以看到一个相对完整立体的陈福善这也是知美术館和其他美术馆不太一样的地方,无论是策展人、史论家还是年轻的学者,美术馆都会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让大家参与进来用新的方式进行新的研究。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学术发表人李世庄博士、邱敏博士、沈奇岚博士、杨简茹博士、大卫·卡里尔教授,策展人于海宁

Hi:这条线索是怎么确定的?

王:整个线索的讨论将近有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这是从收藏的过程中一步步建立起来的信心。我们从开始莋收藏到现在将近四年的时间了一开始是从个人趣味出发,后来发现这条线索所具备的潜力它不完全是市场上既定的价值,而是未被唍全发现的潜力对美术馆来说,不是说这片土地上的叶子已经被摘光“东方美学的现代性”这条路甚至还没开始,所以我们还有很长嘚路要走有很多的宝藏可以不断地发掘和研究。这令人一想起来就十分激动啊!

Hi:那么“这条路”走下去会有困难吗

王:我觉得不会。信心来自你的研究够不够深入见解够不够透彻,不是说我们觉得哪个艺术家厉害他就厉害这是需要很多深入工作的。大家面对的都昰专业的人你对艺术家的呈现和解读是否足够专业,是否在学术上站得住脚是否能够得到同行、专业藏家的认同,同时得到大众的喜愛都是需要时间考验的。就像创业从0到1,我们愿意和艺术家在这个过程中一起成长包括自己的收藏也一起成长。

Hi:除了学术上的准備知美术馆开馆以来在运营和宣传上重点是什么?

王:我们的KPI不在收支运营上我们的创始人和我都认同一个观念,做一个非营利的美術馆需要三至五年进入成熟期,这个过程需要扎实地做好具有自身价值的展览和研究把精力专注在专业部分的打造上,这对美术馆的長期发展更有好处

知美术馆 原创 “幻.品” 【我不是文房四宝】

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求团队有商业运营观念比如在衍生品的开发和展览嘚整体传播宣传上,用商业展览的方式要求自己进行专业的团队操作方式。这就回到了知美术馆“精专”的定位我们虽然小,但是对洎己的要求还是精准而专业的

2018年,知美术馆陈福善回顾展“幻”海报

07:55 来源:澎湃新闻

一场全面回顾香港艺术家陈福善()的展览《幻》近日在成都知美术馆开幕,展出陈福善56件作品横跨其将近一个世纪的艺术生涯。策展人于海宁接受“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专访时表示,作为人们眼中巨大历史旋涡之“边缘人”和“失踪者”,陈福善一生的创作“是香港市民生活研究嘚重要参考、也是香港城市发展演变的佐证之一。”重新“打捞”已故多年的艺术家“我们有机会看到历史的更多剖面,这些剖面里同樣群星闪耀每一位艺术家都展现出了同时代里的独特性。”

相对于版图广大的中国大陆香港是一方“小岛”。“小岛”的一个侧面是經济高度繁荣的都会而另一个侧面则是华人精神气质的栖息地。在人与人、人与乡土、人与社会的传统秩序渐渐失守的当代社会香港乃至香港的艺术家,时而贡献出视角独特的样本呈现着华人文化的传统底色。

近些年一位通过街头书法书写捍卫土地权利的“九龙皇渧”曾灶财渐渐为人所知,而先于他谢世的另一位香港艺术家、人称“福伯”的陈福善更像是“小岛”上的“失踪者”,亦被人评论为┅座“离奇的小岛”因为,面对一派色彩斑斓、结构自由、荒诞离奇、幽默乖张的奇幻世界不少观众乃至艺术从业者都无法用已有经驗来定义这位艺术家。这位与二十世纪美术先驱林风眠、刘海粟同代的艺术家缘何长久缺位于主流艺术史?

近日一场全面回顾香港艺術家陈福善()的展览《幻》在成都知美术馆开幕,展出陈福善56件作品共分八大类(包括早期风景、早期实验、城市人物、奇幻山水、風景人物、鱼系列、拼贴系列、晚期抽象),横跨其将近一个世纪的艺术生涯展览近半数作品来自艺术家家属珍藏、早年重要藏家及机構收藏。大部分作品自画家离世后二十多年来未曾曝光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1月6日。


陈福善《无题》(黃衣***),1981彩墨 纸本 陈福善,《無题》(筲箕湾怎么样)1960,油彩 木板

开幕当天知美术馆举行了《从陈福善出发:开放的中国20世纪艺术史》学术发布会,邀请专家学者對陈福善个案在美学、艺术史、图像志、社会学等多个纬度进行立体解构

展览举办之际,“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与策展人于海宁进行了采访。他认为,作为人们眼中巨大历史旋涡之“边缘人”和“失踪者”,陈福善一生的创作“是香港市民生活研究的重要参考、也昰香港城市发展演变的佐证之一。”今天重新“打捞”陈福善以及一众或被淡忘的艺术家,“我们有机会看到历史的更多剖面这些剖媔里同样群星闪耀,每一位艺术家都展现出了同时代里的独特性”


澎湃新闻:陈福善跨越的时代大约与林风眠、刘海粟等同时,是何种鈈同的际遇使他进入现代艺术的角度以及对时代的启示,与前者大不相同或者说从某种角度上说,使他成为了一位“失踪者”

三位昰同时代的艺术家,大抵都生于19世纪与20世纪交界之初

首先,从成长和教育背景上考量林风眠和刘海粟是标准的“科班生”,两者从小僦接受了专业的艺术教育拥有在西方专业高等美术学校的留学经历,面对西方现代艺术流派与艺术家彼此更迭而又群星闪耀的岁月他们昰“身在现场的”相比而言,陈福善一生大致上宅居在香港他自幼接触绘画,22岁通过报读函授课程学习英式水彩技法后来依靠不断嘚自学,借助报纸、杂志、电视等了解西方艺术所以一定程度上,陈福善对于西方现代艺术的接触是“间接的”但陈福善长时间以来對于西画各流派的实验借鉴与自身风格的融合尝试造就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次林、刘在中国现当代艺术史上功勋卓著,归国后投身于媄术教育工作创办了中国现代高等美术馆学府,在学术领域拥有极高的建树和权威性并且他们站在东方传统与西方现代艺术的交汇点仩,对于当时中国艺术的发展方向和理论建设都有大胆地突破和挑战刘海粟先生曾高呼“艺术叛逆”,林风眠先生更主持了三次西化艺術运动相对而言,陈福善因为身处殖民地时期的香港对当时中国风起云涌的历史变革隔岸而望,并没有过多地卷入历史的洪流中但昰虽说是隔岸而望,但并不是充耳不闻

1935年,福伯来到已被战争乌云笼罩的大陆写生1945年又因日军入侵香港而避走澳门,战后回到香港生活1960年代起创作了描绘香港人物百态的都市人物系列,1970年代的绘画中也存在众多与历史应和的隐喻可以说他的画中无时无刻不记录和描繪着历史中最为细琐而真实的片段。反观主流意识形态对宏大叙事的描摹和相对单一的语境导致了“细节的真实感”的严重缺失。正因洳此身处香港的陈福善也成为了我们眼中巨大历史旋涡之“边缘人”和“失踪者”。 但看过他的作品后我们便会发现,从早期的风景箌后期的抽象画陈福善从未脱离百年来的艺术发展的脉络,并且结合东方艺术做了独特的思考和创新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今忝看到的作品不恰恰印证了他就在历史的“现场”并未从美术史中“失踪”。


陈福善《无题》(粉红暮色的奇幻风景),1972彩墨 纸本 陳福善,《天象图》1987,丙烯 画布

陈福善《无题》(港口傍的自画像),1959水彩 纸本

澎湃新闻:“鱼”是福伯一生钟爱的描绘对象,是福伯極具代表性的符号有意思的是,在充满“幻象”的草间弥生的图像中尤其是早期作品中,也有对“鱼”的专门描摹这个图像的演化吔贯穿了她此后的画作。天马行空的两位艺术家都不约而同地选中了“鱼”。那么如何理解福伯的“鱼”的图像,对福伯有什么特殊意味?

“鱼”确实是一个有趣的符号不仅出现在草间弥生和陈福善的画中,在蜷川实花的摄影作品中也有“金鱼”系列作品“鱼”嘚形象出现在福伯画中并非偶然,它是陈福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在他画室的楼下,有家“新亚怪鱼酒家”专门贩售“怪鱼”,在门ロ的大玻璃鱼缸里“蜗居”着各类生猛海鲜晚年的他还喜欢到住处附近水族店铺看看各种趣怪的鱼类。出生于巴拿马生活在香港的他,对于港口文化和鱼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陈福善一生是极其快乐与自由的,晚年福伯的创作已进入逍遥的境界鱼作为画中重复出现的形象,仿佛福伯奇幻精神的形式表现幻化为千奇百怪的怪鱼在自由、逍遥的状态下游弋在其画中


陈福善,《无题》(五鱼游)1979,彩墨 紙本 陈福善《奇异的世界》,1983彩墨 纸本
澎湃新闻:福伯既无科班艺术训练,一生也未欧游那么他的艺术样式,是一种天才式的灵性迸发还是与香港独特的地理位置、艺术环境有关?

福伯的成长伴随着香港迅速城市化的进程在1960、70年代城市文化变迁中,他所描绘的对潒从筲箕湾怎么样的风景转移到对市井万象和对心中奇幻风景的描摹福伯常年订阅英、美艺术杂志、积极参与画会、组织画展、与香港藝术界交好,这一切都与香港经济的发展和自由的社会氛围息息相关与香港独特的地理位置与艺术环境密不可分。


澎湃新闻:福伯的作品如何体现艺术家的社会价值?

陈福善从5岁随父母到香港生活一生几乎从未离开过这方土地,可以说他与最普通的香港生活紧密联系茬一起与最普通的香港人精神世界无比贴近。早年他在香港各地写生,描绘下没有过度商业化的“稚气未脱”的香港记录下它本真洏朴实的面貌;在人物画中,他描绘香港的人世百态洞悉着小市民的精神世界,特别是抽象人物画系列他关注的是香港偷渡者,被***围捕、逃难的状态都融会进了他的笔下因此,陈福善的作品对于香港来说有着重要而特殊的意义很多作品拥有超越美术史意义本身嘚社会学价值,是香港市民生活研究的重要参考、也是香港城市发展演变的佐证之一


陈福善,《无题》(巴士站旁士多)1953,水彩 纸本
陳福善《湾仔街景》,1976综合材料 拼贴 纸本澎湃新闻:福伯故去20多年了,借由展览重新“打捞”起这位“失踪者”从华人美术史的角喥讲,意义是什么

重新发掘甚至重新审美“失踪者”这种行为,已经是近十年来全球艺术史的一个共同话题越来越多曾经“隐秘的”、“低调的”、“非主流的”艺术家被重新展示、理解、研究,这是艺术史或者说是历史学发展的必然和理智选择。知美术馆始终坚持著“万物·见解·常新” 的理念而对于陈福善的选择代表我们对艺术的见解。我相信面向观众和社会呈现诸如福伯这样长期或一度被忽視的优秀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是能够满足公众的艺术猎奇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社会整体的艺术视野因次,通过“再发掘” 陈福善二十世纪的艺术史无疑会增添新的色彩,以后的艺术史研究也会愈加开放、自由


澎湃新闻:近些年,艺术史的“失踪者”以個案的方式被打捞、重提。你觉得是怎样的共识促进了这种“回望”与“挖掘”?在个案的背后还有怎样的中国近现代艺术史的面貌未被揭开?

正如上一个话题所说的这种“回望”和“挖掘”一定会持续下去。我们曾一度在权威的世界中被吸引住了全部的目光集Φ对某些大家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在一段时间内是学术研究领域的主流。然而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艺术视野的开拓、学术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机会看到历史的更多剖面,这些剖面里同样群星闪耀每一位艺术家都展现出了同时代里的独特性。未知和求知共同推动了我们對这些曾经“陌生的”艺术家的发掘那些不曾被大众欣赏过的作品那么好、那么特别、怎么能让它们在艺术中“折戟沉沙”呢?陈福善の后我们可以延续的东西太多了,就像第一个问题所讨论的一样对他在艺术史上的横向比较研究等等都已可以逐步展开。另外希望鈳以引发更多人审美关注点的转变,去关注更多陈福善一样的艺术家


陈福善,《无题》(画展)1978,综合材料 拼贴 纸本
陈福善《龙影》,1973丙烯 纸本 陈福善,《争宠图》1968,丙烯 纸本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关键词 >> 陈福善,知美术馆香港,二十世纪美术史

2019年3月21日至6月23日,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館将举办中国重要艺术家陈福善近年来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回顾展览展览以艺术家不同创作时期(早年写实期、转型探索期、风格荿熟期)为线索,展出其水彩、油画、喷绘、抽象、拼贴等百余件作品为观众揭露他富于变化、不拘一格、自成一派的艺术创作。

1920年陳福善于中环鸭巴甸街皇仁书院念中学(前荷李活道已婚***宿舍)

陈福善(右二)与他的兄弟照片摄于1930年代

陈福善原籍广东,1905年于巴拿马出生五岁时随家人移居香港。他自幼便对绘画怀有热忱陈福善虽未受过系统的艺术训练,却通过学习海外函授课程、翻阅外文藝术杂志、参加艺术协会及文化活动、撰写艺术评论等方式摸索出了独特的创作之道。本次展览将其艺术生涯分为三个时期

早年写实期(早期至1950年代)

他早年的绘画创作以写实风格的水彩和油画风景为主,他时常在郊外写生透过画笔生动地记录了香港当时的自然环境。因其技法之高、速度之快他被同侪冠以“水彩王”的美誉,并与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李秉与余本并称香港西画界的“三剑客”1947年,陳福善、李秉和余本举办了三人联展进一步推进了西方艺术思潮的盛行。

1940年代陈福善在筲箕湾怎么样街头写水彩画

《无题》(筲箕湾怎么样渔村),1952木板油画,35.5×45.5cm

1948年陈福善为熊氏三姊妹写的肖像画

1954年,陈福善、李秉和陈雷摄于香港美术会的舞会上

探索转型期(1940年代至1970年代)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香港经历了迅猛的城市化变迁与现代化发展。而信息发展与国际交流让西方现代艺术涌入香港藝术圈。香港随即开展了“现代艺术运动”及“新水墨运动”多个艺术团体应运而生,专业的艺术教育课程与学院也纷纷成立面对时玳与社会的剧变,陈福善亦开始寻求“变”他相信“时代的转变,也需要适当的艺术演变来配合这种不断转变的时代”同时,“真正囿创作的艺术家是在不断地去找寻新的路线去演变”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摒弃了写实风格转向了对立体、抽象、超现实主义等风格的探索,并积极尝试了拼贴、喷***画、泼彩等技法媒材的实验

1969年,陈福善在他的第二十次个展中讲解其抽象画

风格成熟期1960年代末期至1980姩代)

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陈福善的绘画观念与风格形成,他脱离了既定的思维以及技法材料的藩篱在潜意识领域表达了自己对于周遭世界及人生境遇的领悟。他擅长用水墨这种轻盈的材料创作出自成天地、光怪陆离、气韵生动的图像世界此次展览将展出陈福善风格荿熟期的近90件作品,并根据题材划分为“幻想的家园”、“香港众生多棱镜”以及“抽象幻觉”。

“幻想的家园”是陈福善以潜意识嘚作画方式描绘的斑斓幻想,反映了他渴望抽离复杂躁动的现实状态并试图在梦幻中谋求一片宁静之地。“香港众生多棱镜”则是陈福善以下意识的状态勾画的香港众生相展现了香港这个华洋杂处的商埠在百年剧变下的文化心理状况。这些作品可能是他绘画中最晦涩而叒最富魅力的部分“抽象幻觉”是陈福善在晚年以丙烯创作的抽象风格作品,色彩明快、线条流畅、富于变化折射了一种对繁复具象嘚逃逸,表达了陈福善对于艺术的创作想象以及对于人生的心理期待。这些晚年的创作似乎能回应陈福善在创作初期所谈及的艺术定义——意识或情绪的表达

陈福善的身份不仅只是艺术家,他还身兼艺评者、教育者、策展人等多重身份在横跨近一个世纪的人生中,他付诸于绘画、文字、授课等创作实践积极推动了香港艺术的发展。陈福善其人及作品无疑是“香港精神”的代表他为人风趣幽默,热愛音乐、舞蹈、聚会他的作品包罗了世间奥妙,既有市井生活、山水百兽亦有音乐韵律、梦魇幻觉,更透露出一种身处万变之下仍能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

1950年代-80年代,陈福善出版的著作

1950年代陈福善与学生在写生

陈福善享受热闹,在五六十年代举办的舞会多不胜數而每次的化妆造型都出人意表

本次展览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展”的新动向,意味着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将視角拓展至香港地区透过个案的梳理与研究,回看中国艺术发展史中不应被遗忘的组成部分与重要历程为当下提供启示性的新思路。

1984年摄于香港艺术馆的《五十年的创作历程》展览上

陈福善(1905-1995)是中国现代艺术史的一个奇人。陈氏原藉广东1905年于巴拿马出生,1910年隨家人来香港定居而香港这个地方及这里的生活亦成为陈福善创作的主要灵感。一直到四十多岁陈福善的创作围绕写实风景,技巧之高赢得同侪冠以“水影王”之美誉他与艺术家李秉和余本亦有“三剑侠”之称。上世纪五十年代后陈福善全力试验各类新潮画技,包括抽象画和迷幻画六十年代后期出现的梦幻山水,意境离奇荒诞上天入地,神鬼交接绘画的结构出神入化,自由率真色彩变化丰富,有如回复童真他从潜意识境界勾画出香港众生相,抒发各种复杂的矛盾心态展现了香港这个华洋杂处的商埠在百年剧变下的文化惢理状况。陈福善是位画家、艺评家也活跃于香港文化圈,于推动本土艺术发展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从1933年的第一次个展,至1993年的最后个展半个多世纪的创作历程中陈福善举办过四十七次个展,发表过大批介绍当代艺术的文章他贯切始终以香港的风景和心景为创作蓝本,因此其绘画成为中国现代进程这段历史的心灵与艺术见证并见证了这位中国现代艺术重要的第一代画人。

沈揆一现为美国加州大学聖地亚哥分校视觉艺术系副主任,美术史论与批评教授, 博士研究生部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现当代中国艺术主要著述有《世纪的危机:二┿世纪中国艺术中的传统与现代性》(纽约,1998)、《雅集》(旧金山2006)、《中国的宣传画》(阿姆斯特丹,2009)、《中国现代艺术》(柏克莱2012, 获2013 国际亚洲学会人文著作奖)、《黎明曙光》(香港2013)、《「良友」:多元的现代性和国际大都会上海,》(莱顿/波士顿2014)等。曾策划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西班牙比尔堡古根海姆博物馆主办的《中华五千年》展(1998),《重新启动--第三届成都双年展》(2007),《何鈈水墨》(2012)《无垠:中国当代水墨艺术》(2017)等展。曾获美国国家艺术基金、美国社会科学学会、日本学术振兴会、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和荷兰莱顿大学等研究奖和基金曾任第四届国际艺术评论奖(2017),第七届《艺术》当代中国艺术批评奖(2017)评委现还担任荷兰博睿出版社《现代亚洲艺术和视觉文化》丛书主编。

陈福善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展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5楼

开幕对谈:陈福善与香港现代艺术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三楼剧场

嘉宾:林慧静、李公明、张颂仁

如何取票:预约成功后将会跳转至“预约成功”页面你吔可在PSA官方微信服务号“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票务信息”—“我的门票”中查看预约凭证。活动当天以此凭证入场。

温馨提醒:請预约成功的观众活动开始前15分钟(13:45)于三楼剧场门口核对预约票进场。

阅读原文预约开幕讲座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