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怎么过过??

当然也少不了祈求多子多孙

除了乞巧,还可以乞些别的。《玉烛宝典·七月孟秋第七》引周处(对,就是《世说新语·自新第十五》上被老百姓列为“三横”之中“尤剧”的那位,是周魴的儿子)《风土记》对此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七月俗重是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机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荧重为稻,析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如地河之波,荡而辉辉有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或云颇有受其祚者。”

这里罗列了乞富、寿、子三种情况,然而文献中最多见的都是祈子。前引《西京杂记》上说七夕时需要“临百子池”,这个池名似乎已经暴露了些什么问题。而上一段引述的《荆楚岁时记》中那些叫“喜子”的蜘蛛,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也是可以表示喜事的。在通俗文献中,它们绝大部分时候都被用来暗示与爱情、啪啪啪或怀孕有关的喜事。

如冯梦龙所编《挂枝儿》第三卷《想部》收录了一篇题为《盼归》的民歌(引文中括号里的是“衬字”):

“喜蛛儿忽地在檐前挂,(昨夜)银缸上灯结蕊,(今朝)喜鹊儿喳喳,粉墙上画的(又是)成双卦。久矣(他)无信了,(想是)明日定还家。若果明日还家也,(止守得)今宵一夜寡。”

这里的“喜蛛儿”就是“喜子”。此外,后世七夕节还有许多与祈子直接相关的风俗。比如很多文献上说七夕时新婚妹子们会玩弄一种叫“化生”的婴儿玩偶,这与祈子之间的关系不言自明。杨琳(1990)等很多学者认为穿针的风俗也有生殖的意味,进而认为七夕本来就是一个以祈子为主的节日。事实上,虽然支持祈子是七夕的最核心内容的结论的很多证据尚存争议,但祈子是传统七夕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却是毋庸置疑的。

中国古代传统节日总离不开吃吃吃。元宵节的元宵,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重阳节的螃蟹,每一种美味都为节日增色不少。不过前面所引《四民月令》中讲的吃炒麦和各种丸的风俗,在后世文献中鲜有记录的,大概是它们在口味上还有待提高。

后人们也在七夕特色食物上有所努力。篇幅所限,这里仅举一例。《太平御览》卷三十一《时序部十六》引周处《风土记》就记载了前人的一种努力:

“魏时人或问董勋云:‘七月七日为良日,饮食不同于古,何也?’勋云:‘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珍,今此日惟设汤饼无复有糜矣。’”

不过这种吃“糜”的节俗早在周处的时代就已烟消云散。之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出现过多种七夕节的特色食物,但一直没有任何一种广泛传播并流传至今。直到最近这几年,烧烤才承担起了这个职能。然而与元宵和月饼一样,对绝大部分现代人来说,烧烤也不是一种健康的饮食,尤其是用于做烧烤的主料,人(即使是比较瘦的人),脂肪含量偏高。在此我们呼吁大家珍惜健康,移风易俗,改选植物性的食物作为承载七夕文化的食品。

人体营养成分表,脂肪和胆固醇可都不少哦。图片来源:

清明节本来是春天的一个节气。寒食节是一个与清明节时间非常接近的阳历节日,起源于认为更换火种可以消灾禳病的古老迷信,后来与春祭融合,获得了祭扫的节俗。

上述这三个日子时间上一直非常接近,在中古时发生了融合。

上巳、寒食和清明的主要活动,除了刚才提过的洗澡、祭扫和字面上可以看出的吃冷餐以外,还包括曲水流觞(对,也是《兰亭集序》上那个)、浮枣、浮卵(这俩是祈子的)、春游、吃清明馃等等。中古以后常在清明、寒食之间设定几天法定假日(比如唐宋时期一般就放七天假),跟今天一样,古人也会利用这个黄金周集中出游踏青,而这才是当时这个节日最重要的部分。跟上元节一样,这也是一个女性可以出门活动的时间,同样也是艳遇的高发期。其实这一风俗也是古已有之的。《周礼·地官司徒第二》称:“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这正是这一古老习俗的体现。篇幅所限,这里我们仅举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说明一下这组节日中的艳遇之风。

清明稞,一种用艾叶和糯米粉制作的食物。图片来源: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使用请
如在其他平台看到此文章被盗用,(文章版权保护服务由维权骑士提供)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