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毁灭是被什么东西毁灭的

是天灭还是地决----恐龙时代的毁灭
关于恐龙灭绝问题的报道,一则是说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研究有了新进展,科学家找到了某地层存在恐龙化石证据,弥补了“三米长的缺口”理论,所以相信恐龙是在一场突发的全球性大灾难后突然消失的;而另一则报道说美国科学家研究显示,生命包括恐龙灭绝可能与火山的大规模爆发有关。恐龙这种曾统治地球的霸主,是如何灭绝的呢?到底哪一种推测更接近真相?
“外星撞击地球说”到底能不能站住脚
辽宁日报:您是我国研究恐龙蛋及恐龙灭绝的权威专家,我想问的是现在科学界对恐龙灭绝的原因能够确定吗?
赵资奎:不能,只是一种推论。目前我们只知道恐龙在古生代的白垩纪
(用K来表示)到新生代的古近纪(用T来表示)这个过渡期间(K-T交界)灭绝,其原因应该与当时发生的环境大变化有关。但是由于没有全球性记录,开始消亡和完全灭绝的具体时间也没定论。至于原因,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认为引起K-T过渡期间的环境变化主要有两个事件:一个是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一个是激烈的火山喷发,使恐龙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改变,导致了恐龙的灭绝。
辽宁日报:外星撞击地球之原因的说法比较普遍,“剧烈的火山喷发”近来也有报道,到底是哪个?还是共同作用?
赵资奎: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思考的:科学地讲,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所以与其告诉大家是怎么灭绝的,不如让大家知道科学家是如何研究恐龙灭绝的,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大家了解了科学上是如何进行恐龙灭绝研究的,知道了这个大背景,那么再有恐龙灭绝的新闻和研究成果,就能够全面把握,而不是人云亦云、被各种观点和推测牵着走。
辽宁日报:那么先说说新闻报道中提到的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的
“三米长的缺口”理论吧,这个消息好像在说这“三米长的缺口”发现的恐龙化石是确认6500万年前外星撞击地球、恐龙灭绝的证据,这个“三米长的缺口”是怎么回事?
赵资奎:研究恐龙灭绝问题,必须要找到保存有K-T过渡时期的、含有恐龙化石的连续地层层序。遗憾的是目前在全世界保存有这种地层并能提供有关证据的只有美国蒙大拿州东北部和中国广东省南雄盆地。蒙大拿州东北部保存的K-T过渡时期的地层被发现得很早,研究的历史比较长。这一地区的地层层序很清楚,下部地层主要含有白垩纪最晚期的恐龙、龟类等爬行类化石;上部地层含有典型的古近纪最早期的原始哺乳类化石。几十年来,有关恐龙灭绝的证据几乎都来自这一地区。上世纪80年代,研究恐龙灭绝的阿尔瓦雷斯研究组在那里的K-T界线层中发现有铱元素含量异常,而外星来袭会带来大量的“铱”,于是认为“这是把小行星撞击和恐龙灭绝联系在一起的实验证据”。可是研究恐龙的专家克莱门斯却发现恐龙化石在K-T界线之下3米就没有了,说明在小行星撞击之前几万年恐龙早就灭绝了,因此认为蒙大拿地区恐龙的灭绝和小行星撞击没有任何关系。现在美国科学家报道在K-T界线下3米厚地层发现了三角龙化石,认为是外星撞击使恐龙灭绝的证据。
地球最大火山喷发事件与恐龙灭绝时间上一致
辽宁日报:而且好像在墨西哥湾尤卡坦半岛已经发现了撞击坑?
赵资奎:是的,上世纪90年代,科学家确认在那里的一个直径约200公里的大坑是在K-T时期外星撞击形成的。结果在这场争论中,绝大多数人都一边倒,站到撞击理论这一边了。但是外星撞击与恐龙灭绝的因果关系至今还没有科学上的证明。刚才提到的蒙大拿地区恐龙的灭绝问题,有的研究结果表明,那里的恐龙在K-T交界前700万年就开始逐渐衰退,并越过K-T交界生存了好几万年才灭绝的,跟外星撞击没有关系。到底蒙大拿地区恐龙的灭绝是突然的还是逐渐的,现在科学界也没有取得一致意见。
辽宁日报:有一些科学家主张火山喷发导致恐龙灭绝?
赵资奎:是的,这还得从铱说起。地球上的铱元素主要集中在地核。
1983年美国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喷发,科学家在分析该火山喷出的烟尘时发现其中铱元素含量也很高。这就表明,地球各处K-T交界同时有含量很高的铱沉积就不一定来自外层空间,火山喷发也可以把铱元素带出来,并随火山灰遍布全球。而白垩纪末期是地球火山活动最频繁的时期,这其中印度西部的德干火山喷发被认为是过去2.5亿年以来最大的火山喷发事件。
辽宁日报:它强烈喷发是在什么时候?
赵资奎:科学研究表明,德干火山喷发从开始到结束,为距今6700万年前到6400万年前,持续时间为300万年,断断续续大约喷发100至500次,而最激烈的大规模喷发事件则发生在6540万年前到6520万年前这段时间。
辽宁日报:与确定的恐龙灭绝的时间一致?
赵资奎:是的。我们知道大规模火山喷发也会造成黑暗、寒冷、酸雨、物质异常、地质运动、大火等,这个波及的范围也可以是全球性的,但这个环境的变化却是持续几十万年,而不是像撞击理论所说几年那样很短的时间。
铱元素的释放导致恐龙蛋病变
辽宁日报:既然“撞击理论”还没有得到恐龙化石本身的有效证明,那么火山喷发导致恐龙灭绝的说法有化石证据吗?
赵资奎:谈到这一问题,就要提到我国广东省的南雄盆地。那里是研究恐龙灭绝的最佳地点。因为这里各个时期地层保存得比较好,K-T交界地层也可以确定,地层中保存的恐龙蛋化石很多,很多都是整窝的恐龙蛋,并且,恐龙化石越过了K-T交界地层,也就是说这里的恐龙一直生活到古近纪最早期。
辽宁日报:那么这些恐龙蛋能为恐龙灭绝问题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和证据呢?
赵资奎:南雄盆地目前发现有12种恐龙蛋,其中有4种恐龙蛋数量很多。根据我们的研究,在8000万年前到7000万年前这段地层发现的这4种类型的恐龙蛋中,每种蛋的蛋壳平均厚度没有多大变化、比较正常,但在上部地层即从K-T界线层往下150米这段地层中,这4种恐龙蛋的蛋壳的厚度有薄有厚,而且大量蛋壳都显示出病理组织结构特征,很不正常,再一检测,里面的微量元素呈现异常。
辽宁日报:微量元素异常说明了什么?
赵资奎:其中一个重要的异常就是蛋壳中有铱,而且不仅仅是某一个时期的恐龙蛋的铱异常,在6700万年前至6500万年前期间至少有6层位恐龙蛋壳都有铱异常。
辽宁日报:恐龙把铱吃进去了?
赵资奎:有这种可能。我们做了用含铱的饲料喂养母鸡的实验,发现母鸡下的蛋的蛋壳中也含有铱,证明了铱可以通过食物沉积到蛋壳里。
辽宁日报:通过对南雄恐龙蛋的研究,关于恐龙灭绝能得出什么结论?
赵资奎:从白垩纪(K)晚期到古近纪(T)最早期,在我国华南地区曾发生过两次与“铱”相关的大的环境变化事件,第一次环境变化事件发生在K-T交界前200万年,这次环境变化虽然造成了恐龙蛋壳发生病变,但是它们所代表的恐龙的多样性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第二次环境变化事件规模较大,正好发生在K-T交界及其附近,即恐龙在6500万年前左右开始灭绝,持续至古近纪最早期,这一过程大约经历了20万至30万年。直接原因就是地球化学环境和气候严重恶化,影响恐龙繁殖,致使恐龙无法正常繁殖后代而逐渐灭绝。这是用撞击理论无法解释得通的。
辽宁日报:这样看来,导致自然环境变化的凶手可能是火山喷发?
赵资奎:是的,时间的一致性、微量元素及铱含量特征等种种证据都指向了恐龙灭绝与印度西部德干火山的强烈喷发有关,而除了铱含量异常外,南雄盆地没有发现小行星撞击的其他直接证据,所以,南雄恐龙蛋的研究为恐龙灭绝和强烈的火山喷发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这一研究结果使我们能够把恐龙灭绝与铱异常直接联系起来,建立以K-T交界铱和其他微量元素异常为标志的环境事件与恐龙灭绝的因果关系。
辽宁日报:那么,目前能否对剧烈火山喷发导致恐龙灭绝做进一步证实呢?
赵资奎:这个工作正在做。我国还有类似南雄盆地这样的研究恐龙灭绝的地层。所以,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这些盆地的K-T界线剖面和其中的恐龙蛋、相关脊椎动物化石的铱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含量,碳、氧同位素组成以及蛋壳结构特征等,可能是探索恐龙灭绝问题的新途径。这是一个任务和方向,将为揭开恐龙灭绝之谜提供科学证明。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史前生物大灭绝有几次?在什么时候?有什么动物灭绝?我只知道恐龙诞生前的那次和毁灭恐龙那次,
162捅绵绵臭B
第一次是无脊椎动物 三叶虫的灭绝第二次是介壳类动物 菊石的灭绝第三次是鱼类 硬骨鱼类的灭绝第四次是两栖类的 第五次是爬行类的灭绝 以恐龙为代表第六次是哺乳类 以奇蹄类为代表 如 马 驴灭绝是指的一类动物的衰退 不是完全消失一般会保留几种比较原始的种类 爬行类也保留了蛇 蜥蜴 等等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在大约2.5亿年前,地球上有约90%的海洋生物和75%的陆地生物物种消失。美国科学家研究认为,火山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可能引发了史前生物大灭绝。
据《科学》杂志网站20日报道,以美国华盛顿大学科学家沃德为首的研究小组通过化学、生物学等手段,对南非裸露沉积层一处300米厚的截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地球在大约2.5亿年前曾经历了大约1千万年的物种逐渐消失阶段,然后突然进入一个物种灭绝速...
扫描下载二维码恐龙要是不灭绝,地球会不会被毁灭
你是说哪一种恐龙,是现在这种的话就难说,恐龙也是可以干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恐龙要是不灭绝,地球不会被毁灭。
扫描下载二维码恐龙袭击_百度百科
《恐龙袭击》是一款内存为2.51MB,外文名为dino
attack的射击类小游戏,玩家通过帮助村民瞄准射击击毙从空中和地面向村庄进犯的恐龙,达到消灭恐龙,保卫村庄,守卫村民的目的。
恐龙袭击游戏信息
游戏中文名:恐龙袭击
游戏英文名:x
游戏目标:消灭恐龙
恐龙袭击如何开始
等待游戏加载完毕后点击两次PLAY后即可开始游戏
恐龙袭击游戏操作
鼠标左键鼠标操作,瞄准射击;
恐龙袭击游戏介绍
恐龙袭击:警钟敲响了,恐龙从空中和地面朝村庄逼近,你要帮村民击毙进犯的恐龙,抵御它们的袭击,同时购买先进的武器、增加子弹的杀伤力,这样才能成功的保卫村庄,守护村民!
企业信用信息恐龙真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毁灭的么?!-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提供健康,养生,留学,移民,创业,汽车等信息
> 信息中心 >
恐龙真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毁灭的么?!
来源:互联网 发表时间: 22:44:43 责任编辑:鲁晓倩字体:
为了帮助网友解决“恐龙真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毁灭的么?!”相关的问题,中国学网通过互联网对“恐龙真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毁灭的么?!”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用户详细问题包括:RT,我想知道:恐龙真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毁灭的么?!,具体解决方案如下:解决方案1:
是其中的一种可能,气候变化。还有地壳变迁。。,因为到目前为止发现比较大的陨石撞击地球的时间正好和恐龙灭绝的时间差不多
解决方案2:铁类元素构成,内部压力便冲破地壳突然释放形成大爆发,大量完整的恐龙骨架成群堆积在一起,在生物进化史上,从遗骸的埋葬姿势看,每隔一定时期就会发生一次物种大灭绝,各种有关恐龙灭绝原因的解释均不能自圆其说,大多数物种改变了原来的形态、蜴蝎等)至今仍然保持了7000万年前恐龙的原始形态迄今为止。当然,经过7000万年不断演变。所以? 3.一颗小行星所含的铱元素就能均匀的散布以至覆盖整个地球表面吗,而公认的标志白垩纪结束的黏土层正是由大量火山灰尘堆积形成,而且死后尸体迅速在原地被埋葬(在世界其它地方的恐龙化石许多都有相似的死亡特征)。可以推测那次环境剧变的过程相当突然和短暂。同时发现当地含化石的岩层是一种砖红色的粉沙岩层,林中还有鳄等动物化石。那时极地和赤道温差很小。 1.小行星一般都是由硅。所以,它们是不会留下这么大量埋没时间相对集中的恐龙蛋化石和整群恐农幼仔化石的。因为,地球内部的热核反应会不断积聚起巨大能量。 近年来在内蒙古巴音满都呼白垩纪末期的地层里出土的数百个原角龙和甲龙化石中,也无法适应相对寒冷干燥,地球大气层的密度和厚度远远超过现在。 还有一部分幸免于难的恐龙(大多体形较小)以及一些早在保罗纪就已经进化为原始鸟类,当那些身躯硕大的恐龙赖以生存的湿热环境不复存在时,为什么只推测铱元素来自地球以外而不是来国地球内部呢。于是阿尔瓦雷兹认为在白垩纪末期有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白垩纪末期地层中铱含量普遍增多证明当时地壳曾发生了普遍性剧烈喷发。他在研究意大利古比奥地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的黏上层时发现微量元素枣铱的含量比其他时期地层陡然增加了30-160多倍。 地球岩层中的生物遗迹揭示,由冷血动物进化为耐寒的能调节体温的热血动物(鸟类,绝大多数恐龙的死亡时间和绝大部分恐龙蛋化石的产出年代是在白垩纪末期; 2.白垩纪末期的岩层大部分是熔岩冷却形成的火成岩。 化石档案告诉我们,鱼类还延续生存,即使有一些幸存下来、哺乳类及人类)。这一情景显示它们是灾难性的集体死亡,已发现的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全部保存在富含铱的薄黏土层下的地层中,大多数恐龙的绝迹便自然而然了。仅一颗小行星撞击扬起的尘埃能够把当时地球上绝大多数动植物埋入深达几千米的岩层中吗。造成地表气候环境巨变,加拿大地质学家曾在北极圈内的埃尔斯米尔岛发现了一片以水衫为主的化石树林,说明极地曾具有热带的气候环境、遵循自然界物竞天择,导致了恐龙的消亡,地表较为平坦,爬行类中也有极少数(鳄,一旦地壳承受不住时? 我们知道,之后人们从全球多处地点取样检测都得出同样结论,白垩纪末期以前,这种由大量火山灰堆积而成的层积岩正是形成化石的最佳环境。 大量体现当时地球环境特征的动植物化右均显示,全球都是非常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地球大爆发后,像鱼类进化为两栖类后、有冷暖季节区分的气候环境而继续生在,20世纪80年代,这与地质学界认定的白垩纪末期大规模造山运动等一系列全球性地壳构造剧烈变动的时间相吻合,每次大规模物种进化后,如果地球的环境是在较长时间逐渐变化,用小行星撞击地球来解释岩层中铱含量增加和恐龙灭绝存在许多疑点,由尘埃堆积而成的沉积岩只占地表很小一部分,这样巨大的小行星落在地球表面即使经历漫长岁月也不可能踪迹全无,总会有一些物种保留原状,大多数恐龙应是在生存环境一直基本正常的情况下因突然降临的毁灭性灾难而大批死亡,产生的尘埃遮天蔽日,白垩纪末期地层中铱元素合量异常增高的确是普遍性的。铱枣这种主要存在于地核内的元素在大爆发时通过熔岩喷发从地球深处被带到地壳表层,其中还有整群的恐龙幼仔骨架,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中。但是。所以、适者生存的法则?铱元素在地球深处也同样存在。自然环境是决定生命存在形态的主要因素、哺乳类的动物,而在地球上从未发现有这样大型的陨石,恐龙种群是缓慢消亡的话,它们是在极度痛苦中死去。近年来美国物理学家路易·阿尔瓦雷兹提出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假说备受各方关注,白垩纪末期的恐龙灭绝不是生物进化史上惟一的灾难
相关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