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仙寻龙剑侠赖布衣国语 寻海平是谁

玉人小町批赤阑老呆之《南宋布衣词人姜夔的合肥情缘》(2)
&三、“合肥巷陌皆种柳”
&&&&&&&&&&
1176年的南宋边城合肥,当时距离隔淮而治的宋金边界只有百余里。据说当时淮上牛羊的膻腥味顺风可闻,可见是个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草木皆兵的不测之地。
一个人住在一个没有安全感、充满不稳定因素的地方,会是一种什么感觉?不是醉生梦死,就是苟且偷生;或者是一种不确定的、随时准备脚踩西瓜皮准备开溜的感觉,一种不会安心扎根准备大有作为的感觉;或者就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这不是一种建设的态度,而是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正如当时的南宋都城杭州不叫杭州,叫临安,叫临时行在,就是临时首都的意思。住在这么一个临时的地方,是让人无心深挖洞广积粮搞什么建设的。所以,1176年的某天,姜夔策马来到目力所及的合肥,并非是个什么准秦淮河之类的繁华烟柳地,而是一个可以说是比较荒凉凋敝的破败小城。如果真的又是在一个大冬天,那种人发晕马发慌的感觉,无法不叫一个年轻才子不产生那种诸如《扬州慢》之类的黍离之感。地处江淮之间的合肥冬天是特别干冻湿寒的。我甚至怀疑正是在一个特别是冬天的合肥,因无法抵御的寒冷所产生的那种超级郁闷感,让青春激扬的年轻姜夔一路憋屈,一直到憋出《扬州慢》,才算憋出了一口气。所以说,《扬州慢》虽然是在扬州写的,但很有可能是在合肥憋的。事实是,在姜夔十四五年之后1191年再次客居合肥时,姜夔在词序中所描写的合肥依然是一个荒凉凋敝的边城景象。
玉人小町:想到姜夔这坎坷一生,倒霉不顺的一生,青春激扬的那些岁月该是多么可爱!他才三十六岁,就感叹年老,其实是心老。唉!昨天老爸说计划未来半年内要去武当山和黄山旅游,我当时就说让他代我去看看合肥。他自然不理解我的心情。
&&&&&&&&&&
尽管如此,一个到处都是柳树的合肥,还是给初来乍到的年轻姜夔留下了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姜夔在此后的词中多次提到过柳树。柳树在姜夔的生命中,几乎可以成为合肥的别称。爱屋及乌,睹物思人。姜夔每每看到柳树,就会想到令他魂牵梦绕的合肥。
&&&&&&&&&&
《史记?货殖传》:“合肥受南北潮”,这是合肥这个名称的最早记录。公元前122年,汉武帝时改淮南国为九江郡,隶属扬州,统合肥、逡遒、橐皋、成德等县。合肥县名始见于此。可见合肥这个名称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称之为一座古城也不算过分。虽然名气不大,但向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江南之首,中原之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当然,这也是千百年来对合肥有据可查的溢美之称。
&&&&&&&&&&
让合肥“一举成名天下知”的事情,可能还是三国时的曹魏与东吴,两国为争夺合肥这一军事要地,发生十万人以上的水陆大会战,竟达十余次之多。曹操曾亲自多次莅临合肥视察指导工作。至今传有“张辽威震逍遥津”的千古佳话,留下孙权当年纵马窜逃的飞骑桥。此外,与三国有关的还有古教***台、新三国城遗址等处。这也是如今合肥在开发旅游资源不得不首打三国牌的原因。关于三国的话题,姜夔在1191年离肥经巢湖作出词史上唯一的一首平调《满江红》时,曾在词序中提及:“按曹操至濡须口(今裕溪口),孙权遗操书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操曰:‘孙权不欺孤’,乃撤军还。”
&&&&&&&&&&
合肥历史上在南宋前能够拿得出手的土生土长的合肥人可能有两个人。一个是唐末杨行密,此人是五代十国大分裂时期有一个叫吴国的国王,属于乱世英豪。据说,杨行密在世为王时还是巩固了江淮地区、维护了江南一带;死后葬在今吴山庙附近;传说今阜阳路还留有一口百花井,就是他女儿百花公主当年使用的水井。杨行密虽然贵为大王,但就是合肥人了解他的也不多,无法与另一个大名鼎鼎的包公包拯相比。包公包龙图以清正廉节、铁面无私、刚正不阿、不畏权贵而闻名于世,有天下第一大清官的美称。当时人即称其为“包青天”包大人,并有经典传言:“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如今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合肥除了打“三国牌”,就是打“包公牌”。除包公祠、包公墓外,城南有段护城河叫包河,都是对这位包黑子包大老爷的纪念。包河里有名的特产无丝藕,想必当年姜夔客居城南时肯定吃过。说不定当年合肥女子如同我们今天对外地来的游客一样,曾亲口对姜夔介绍过无丝藕的来历就是藕断无丝的意思。
玉人小町:如果不是姜夔,我还真是从没留意合肥的历史文化。合肥可不是姜夔故乡。我接触过的家装队伍有安徽的,知道有著名的徽商和徽菜,还有徽式建筑。这次经“赤阑老呆”介绍,了解不少。
&&&&&&&&&&
这些都是1176年姜夔所可能有的人文历史背景。从姜夔留下的诗词看,却没有提及多少,也许是当年离包公死才100年多一点,前朝包公的事迹还没有在后朝流传到家喻户晓的地步,还没有形成后来声誉日隆名震天下的人文气候,也许是姜夔心眼里只有合肥女子。
玉人小町:我感觉姜夔对当官不会感兴趣。他浑身都是艺术细胞,那里搞定官场的尔虞我诈。不论***清官,他都不是很关心。姜夔多次考试不中,中了也许他还做不来呢。
&&&&&&&&&&&
合肥在南宋时,庐州属淮南西路。自1127年靖康之难后,合肥摇摆于宋金拉锯战;1131年淮南金军北撤,江淮形势趋于稳定;1134年,金齐联军在金兀术、刘麟指挥下,围攻合肥,岳飞派部将牛皋、徐庆率两千骑兵救援合肥,并在藕塘击退金齐联军;1141年曾被金人占据,旋即又被收复;1161年,合肥再度失陷,后因金主完颜亮在瓜洲渡兵变被杀,淮南金军全部北撤。《庐州地方志》记载:“1162--1194年间,合肥无战事”。此后到1176年姜夔至合肥时,虽然已有十多年相对和平的时间,但是饱受蹂躏被折腾的不像个样子的合肥恐怕还没有恢复如初。
&&&&&&&&&&
宋金对峙期间,合肥处于抗金前线,当时的金斗城比较小,东西长不过二三里,南北一二里。因此在1169年孝宗乾道五年,当时的淮西路统帅郭振认为城池过小,不利于屯兵防守,遂拓扩金斗河北岸,将金斗河、逍遥津、杏花村一带围入城区,北筑斗梁城,大概属于今环城北路内的范围,整个合肥扩展到今一环内的规模,奠定了合肥老城的基础。郭振拓城后的合肥,应该是1176年姜夔所见的合肥,也应该是1186年前、1191年前姜夔后来曾经“客居”时的合肥。而且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合肥在姜夔的眼里似乎没有多大变化。
通过姜夔的诗词所描述所反映的情景来看,当年的合肥并非是个繁华热闹的地方。1191
年前姜夔又次回到合肥,离第一次来合肥时已十五年了,离1186年前再次回到阔别已久的合肥时也有五个年头。从《淡黄柳》和《凄凉犯》的词序中,郭振拓扩后的合肥似乎并没有成为热闹繁华的“输会”之地,姜夔在《淡黄柳》的序中道:“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在词的上半片,姜夔如此描写合肥:“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可见此时的合肥还是相当的空旷萧条、荒凉肃杀,尽管有边城春色,却仍让人满怀伤春之感,难禁料峭春寒。此种凄凉情景,在《凄凉犯》的序中更甚:“合肥巷陌皆种柳,秋风夕起骚骚然;予客居阂户,时闻马嘶,出城四顾,则荒烟野草,不胜凄黯,乃著此解;琴有凄凉调,假以为名。”本词上片中的合肥,在充满悲秋情怀的姜夔眼中,作为一个边城的残破凄凉景象亦更甚:“绿杨巷陌秋风起,边城一片离索。马嘶渐远,人归甚处,戍楼吹角。情怀正恶,更衰草寒烟淡薄。似当时,将军部曲,迤逦度沙漠。”两首词写的都是1191年前后姜夔眼中的合肥,《淡黄柳》是姜夔眼中春天的合肥,《凄凉犯》是姜夔眼中秋天的合肥,无论是春是秋,1191年的合肥在姜夔的眼中都透出个“寒”字。这一年,姜夔36岁了,是他的第三个本命年。这一年,据词句中模糊的词义透露出的信息表明,他魂牵梦绕的合肥女子无影无踪了。也许正是受到无法接受的巨大打击,合肥才在充满凄苦情怀的姜夔眼中变的更加凄凉萧索。
玉人小町:反复强调当时的合肥是个萧条的边陲小城,那么合肥女子就不会“惊艳”,只是姜夔为之心动。否则光彩照人的女子,不论是***或是风尘决不会默默在一个萧条的小城。
那女子该是江边寂寞红药或是山中的野百合。也许是个容貌普通的女孩儿,只是她有只为姜夔而存在的东西。
&&&&&&&&&&
其实撇开作者的主观感***彩不谈,客观上看,合肥的荒凉景象应是一个不争之实。合肥在北宋时曾一度是淮南西路的治所,南宋时宋金以淮为界,作为淮南重镇的边城,屡经兵燹,早已失去曾经繁华热闹的都市景象。南宋初人王之道《出合肥北门二首》曰:“淮水东来没踝无,只今南北断修途;东风却与人心别,布暖吹生遍八区。”
“断垣?石新修垒,折戟埋沙旧战场。??凋零煨烬里,春风生草没牛羊。”就是描绘南宋初年合肥一带兵后的荒残破败景象。不仅合肥如此,作为边境,整个淮南也是如此。《齐东野语》卷五“端平入洛”条记宋理宗周端平元年全子才合淮西之兵赴汴京,从合肥渡寿州抵蒙城一带的景象时,则有曰:“沿途茂林长草,白骨相望,虻蝇扑面,杳无人踪。”这已经是1234年间的场景了,离姜夔所见的时间已经40多年了,足可以推知,淮南一带在南宋年间是多么的荒芜破败,合肥仍旧是多么的萧索凄凉。由此可见,姜夔的“合肥情事”是发生在怎样的一个环境场景里的;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姜夔的“合肥情事”如何不自始至终注定在一种荒而凉、凄而苦、悲而绝的基调氛围中挣扎,尽管其中仍不乏闪烁一些温煦的、婉丽的、欢恰的光亮点。比如合肥的柳树。
&&&&&&&&&&
合肥作为边城,在荒凉萧条的景象中,城里城外到处都能看见的柳树,不仅是姜夔眼中所能触目的难得亮色,而且也是姜夔合肥情事的温馨记忆和美好见证。所以,在姜夔的词中,除了“梅”,“柳”也是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有时就是合肥的代称,两者都可以说是合肥情事的别名。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看见柳树,姜夔就会想到合肥,进而就会想到合肥女子。可以说,柳树是姜夔合肥情事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姜夔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玉人小町:可以写梅,写柳,这样比较隐蔽。如果总提淮河都会被猜测是合肥。姜夔开始写情词已经入赘萧家了,不能惹事。如果锁定合肥,想要调查是很容易的,不是很多当地人都是这对恋人的见证吗?所有要谨慎。
&&&&&&&&&&
仅在记述、追忆、怀念合肥情事的20余首诗词中,就多次出现对柳树的描述与吟咏。比如“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柳还袅万丝金”(《一萼红》)、“笛里关山,柳下坊陌”(《霓裳中序第一》)、“绿丝低拂鸳鸯浦”(《杏花天影》)、“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惜红衣》)、“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琵琶仙》)、“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淡黄柳》)、“金谷人归,绿杨低扫吹笙道”(《点绛唇》)、“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浣溪沙》)、“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分梳洗”(《解连环》)、“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长亭怨慢》)、“又正是春归,细柳暗黄千缕,暮鸦啼处”(《醉吟商小品》)、“绿杨巷陌秋风起,边城一片离索”(《凄凉犯》)、“柳悭梅小未教知”(《鹧鸪天》)等,无不与合肥情事的景、情、事有关。
&&&&&&&&&&
其中1191年的自制曲《长亭怨慢》),整个是一首与柳有关的惜别词,题、序、词章皆满布与柳有关的惜别情意。词序曰:“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予深爱之。”
玉人小町:“人何以堪!”----姜夔早就不堪了!柳即伊人,夔深爱之。
&&&&&&&&&&
词序中的“桓大司马”是指东晋桓温。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桓公(桓温)北伐,经金城,见前为琅琊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折条,泫然流泪。”此词序中所引六句为北周庾信《枯树赋》中之句,姜夔误以为桓温之语。但这六句深深触动了姜夔身上的某个神经,因此“深爱之”。应该说,可能是古人对柳树的感慨引起姜夔对合肥柳树的深深共鸣,特别是“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喟叹,似乎道尽了姜夔作《长亭怨慢》的初衷。
玉人小町:姜夔的神经也简单,就合肥女子这一根。可爱又可怜!
&&&&&&&&&&
也许,姜夔与合肥女子初遇之际正是柳树茂盛的季节,给姜夔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在合肥情事中的柳树,是秀美的、温婉的、缠绵的,又是可怜的、哀怨的、离索的破败边城里,幸亏有随处可见的柳树在巷陌深处暗自增色,让一个异乡人在凄凉中感受到一丝生机和活气。如同在战乱中沦落风尘的烟花女子,用一碗热茶或一张笑脸款待一个远道而至风尘仆仆的飘零客,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苍凉风情中,用一支知心知肝的清唱款曲,聊慰萍水相逢的仓促人生,共同抵抗诸如“千古空来去”(《永遇乐》)、“万古皆沉灭”(《念奴娇》)之类漫漫长夜的无边孤寂。
玉人小町:合肥女子打动姜夔的是她的热情友善,而非胭脂粉黛。彼此能够接受共享诉求。温情甚至胜过激情浪漫。这才是久长之情。女子更多是给予,而非索取。
&&&&&&&&&&
也许,这就是姜夔心目中所看见的合肥柳树。
四、“我家曾住赤阑桥”
&&&&&&&&&&
姜夔第一次遇见合肥女子的时间、地点如今已不可考了,正如同合肥女子的姓名一样。姜夔在后来的诗、词、文中对此均未作任何明确的追记,尽管对合肥情事有一些追述,对合肥情人有不少怀念之作,但是对第一次与合肥女子相遇的情景却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因此,学者们只能在他留给后人的字里行间打着灯笼、带着放大镜耐心搜寻,基本上都无功而返。
玉人小町:我想姜夔的粉丝里大部分肯定津津乐道他的恋情。要推敲,要考察,颇有乐趣。
&&&&&&&&&&
近世学者,词学大师、前浙江大学教授夏承焘先生,继陈思、吴徵铸两先生各自所著的《白石道人歌曲疏证》和《白石词小笺》之后,编著了《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中华书局1958年初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新版)一书,对姜夔词章作了系统研究,内容丰富、考证精审,在
“行实考”中特辟《合肥词事》一节,在为数不多的治姜夔词家中,实属惊人创见。可以说,为今人找到了一把打开理解读懂姜夔词的钥匙,许多不得其解、难以意会、词旨模糊如“隔雾看花”的姜夔词,因明确了属合肥怀人系列而“隐旨跃然矣”。认为姜夔于1176年初来合肥,可能首推夏承焘教授所称“淳熙三年尝过扬州作扬州慢,疑来往江淮间,即在其时”,后来各释家多依此说。本人对此说也深以为是。
玉人小町:
特别感谢夏承焘教授,用心为姜夔揭开那层纱,让姜夔得到公正的认识和评价。
&&&&&&&&&&
虽然对姜夔第一次来合肥的时间是不是1176年没有确切具体的记载,但是确定在《扬州慢》的前后还是可以接受的。《昔游诗》(濠梁四无山)即追述少年时在江淮间事;此外《白石送王孟玉归山阴》诗中有“十年雪里看淮南,聚米能作淮南山”,也是描写姜夔经常往来淮南一带。两诗都表明姜夔不仅熟悉淮南一带地形山水,而且基本上都是在冬天,并且都是骑马往返驰骋的。因此,基本上可以由此确定,姜夔可能是在1176年前后的某个冬天初来合肥的,并且是骑马来到合肥的。对于八百多年前的古人来说,这是当年比较常见的一种相对快捷一点的普通交通工具。
玉人小町:从初次邂逅的十年里,姜夔一定多次和心上人团聚。换到今天,姜夔是要创造条件和合肥女子同居的。但在南宋,这可行吗?合肥女子更有可能是《雪国》里驹子的景况,有自己的住处,靠出席酒宴表演节目谋生,也会做些女红贴补家用。姜夔能有家的感觉,就排除花钱买欢的可能,同时女子是独门独户的。若有长辈在,不能总有个青年来找,解释不通。所以两人在赤阑桥过的就是同居生活,很惬意。合肥女子如果不是深爱姜夔,不会十多年接受这种状态,即使今天也很难。
&&&&&&&&&&
在1186年所作的《霓裳中序第一》中有“沉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可能就是追忆少年浪迹江淮时来到合肥初见合肥女子的场景。笛里关山可能是指姜夔初遇合肥女子时的背景或心境。关山月,古乐府歌曲,曲调忧伤。“关山月,伤离别也。”(《乐府解题》)。《关山月》内涵战士久征不归,家人互伤离别;“三年笛里关山月”(杜甫《洗兵马》)亦即此意。因此说,“笛里关山”明显与时代有关。柳下坊陌可以说就是姜夔初识合肥女子的地方,可能是指合肥女子居住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垂柳掩映的里巷人家。柳下是指合肥某个地方;坊陌可能是勾阑的雅称,一般特指***之家。
此外,姜夔在1190年所作的《解连环》中透露了初见时的蛛丝马迹,其中“道郎携羽扇,那日鬲帘,半面曾记。”这句也可以说是记载了他们初识时的情景,而且是以合肥女子回忆旧时的口吻说出来的。从合肥女子的口中说出的这句话,至少可以透露出好几个信息。在合肥女子眼中,她与姜夔初识的时间是在春夏之际,否则姜夔不会在手里持着羽扇,即使羽扇纶巾是文人儒士常见的打扮装束和道具,恐怕也不会在大冬天在手里拿着一把羽毛扇子。姜夔的词中时常出现春夏之际的柳树,这也不是没有来由的。“柳下坊陌”中的柳,似乎就是春夏之际浓荫低垂的柳树。当时姜夔是从门外进来,合肥女子从帘子后面看见了姜夔。说明姜夔与合肥女子之间的初次见面可能就是一见钟情,而且很可能是合肥女子先看上姜夔的,很可能是合肥女子被姜夔飘然洒脱的样子打动了。毕竟当时正是姜夔刚刚写出《扬州慢》的前后,气貌之间难掩神采飞扬。当然,后来姜夔与合肥女子彼此动情动心的可能还是姜夔的《扬州慢》,合肥女子可能觉得《扬州慢》道出了她内心的感受,特别是那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仿佛就是说她这个生长在赤阑桥边的红花,年复一年在为谁而盛开为谁而芬芳呢;姜夔也因合肥女子用情用心的演奏传唱而感动,可能合肥女子的演唱是姜夔听到的最为传神的。数年后合肥女子临别时与姜夔缅怀初见的情景,说明第一次见面的情景令合肥女子永世难忘。
玉人小町:不知为何,我总有种女子比姜夔年纪稍大的直觉,哪怕大半年呢。要说两人都阅历不深,姜夔从其性格判断对于异性是比较羞涩的;而女子却不很怕羞。姜夔飘然洒脱,清滢干净,女子大概很久都没有见过如此气质的人了。姜夔住宿,正好来到这家家庭旅店。给个慢镜头:女子正在做着女红或者弹着古筝,隔着帘子看到姜夔的侧脸,心里一动。如果女子不心动,并主动接近姜夔,即便姜夔有意,一个巴掌也难响。这就是缘!
&&&&&&&&&&
对于姜夔第一次遇见合肥女子的时间,因为没有资料可考,我们只能在有限的诗词里寻找姜夔与合肥女子初识时的蛛丝马迹。另据考,姜夔1177年自淮西归鄱阳应试,西游古沔。我们知道姜夔是1176年冬至到扬州并作《扬州慢》的,因此可能是第二年春天从扬州到淮西,途经合肥遇见合肥女子的;或者是自淮西归鄱阳应试在初夏经过合肥时遇见合肥女子,可能正是遇见了合肥女子并且一见钟情,姜夔才决定赶回老家应试的。
玉人小町:真是爱情的力量大!除了经济因素,为了所爱之人,也要努力拼搏。第一次相处,两人肯定谈到未来。要想长相厮守,姜夔必须有经济基础。当时他除了一身才情,一无所有,哦,还有女子的爱情。姜夔能迎娶女子的条件是什么呢?我觉得不需要大量金钱,因为女子不是那种被老鸨控制的状态。但姜夔是要有固定居所的至少。假如能谋个一官半职,就可以了。女子并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否则不会耗了十多个秋冬。
也许应该这样设想,当时正是一个柳树茂密的日子,姜夔牵着喷着响鼻的鞍马,胡乱走到合肥南城赤阑桥附近一条狭窄石板的街道上,正举目四望不知夜宿何处时,突然被一阵阵传来的悲凉而伤感的笛声所吸引,不知不觉来到歌坊的门前,用缰绳把马系在紧靠门前颇有年头的古老柳树下,拿起羽毛扇走进坊内,在《关山月》乐曲怨抑悲思的笛声里,不小心遇见了他一辈子中最大的坎与结。也许他进门后第一眼看见的人就是那个被后世称之为“白石知音”的合肥女子,也许他进门时遇见第一个开门的人就是那个注定让他一辈子都绕不过解不开的宿命。当他们四目对视后,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如半掀半开的门帘出现在他们之间,当时姜夔还不知道他们之间突然出现的东西就是后来被网络里的GGMM们叫做放电的东西。当时姜夔的感觉就是进了一间亮堂堂清爽爽的房子,长期羁旅漂游的疲惫倦意顿时不见,也许就在他们相互放电的刹那,《关山月》的笛声突然止住了,一路行走江湖的风尘也在瞬间被关在了门外。此时此刻,年轻的姜夔突然间喉结发硬,顿时产生一种想喝一杯的冲动。
玉人小町:后来姜夔感叹“当初不合种相思”,问题是情缘来了,避免不了。情痴情执,为情所困----这就是造化。“任是无情也动人”是最高境界;无情不似多情恼,痴情最苦。爱就爱了,何况姜夔太需要这份爱了。接受吧,面对吧,不论结果如何。
&&&&&&&&&&
一个人对一个人动心,往往是很偶然的。常常是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次不经意的脸红或一次无来由的邂逅,都有可能让一个人在说不明道不白之际突然动情,而且常常会粗暴野蛮地成为一个人一生不能自解难以摆脱的情结。也许,对于凡间尘世的凡夫俗子们来说,这就叫一见钟情,半面倾心。这就是说,这是没办法的事。窃以为,当时22岁的姜夔在门前的老柳树下系好马缰绳后,就那么猛不防无辜地迈过了1176年的门槛,再也没有从那处不起眼的柳下坊陌内走出他的合肥情缘。
玉人小町:姜夔应该是含蓄内敛的,用今天的话讲是个“闷骚男”。看他的楷书,工整娟秀,一丝不苟,想他对于情感也是严肃的,小心翼翼的。其词透露,在赤阑桥遇到的是姐妹两个,但姜夔爱恋的应该是其中的一个,最有可能是姐姐。此女在人情事故上应该比姜夔更早熟练达,她不会是简单的小鸟伊人。看姜夔一生,如果没有这半面倾心,他是何等惨淡。
&&&&&&&&&&&
姜夔,字尧章,一字石帚,别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人(今江西波阳),约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卒于南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左右。出生那年,有两个可以说是重量级的人物告别了南宋。一个是被后世称之为一代奸相的和议派领袖秦桧(1090--1155)病死,此人的死宣告了南宋一个主和派盘踞政坛的时代基本结束;一个是婉约派词宗、女词人李清照(易安居士,1084--1155)逝世,标志着南宋词坛一面独树一帜的旗子倒下。应该说,他们多多少少都对姜夔及其当时的南宋直接间接产生一些影响。
&&&&&&&&&&
姜夔的父亲姜噩,绍兴三十年进士,曾任湖北汉阳县知县。姜夔9岁随父宦居古沔;14岁父病逝于任内,遂寄居出嫁汉川山阳的姐姐家;少年时代大致在汉阳度过。青少年时期爱好书法、音乐、文学,并以诗词驰名当时文坛。1174年应试不第后为谋生计,离开湖北汉阳,乘舟东下前往江淮一带寻求出路。此后曾归饶州,过维扬,历楚州,游濠梁,泛洞庭,客武陵,游长沙,仍以居汉川最久。1177年,在他可能与合肥女子初遇之后,自淮西归鄱阳再度应试,此后至1186年是否到过合肥,已无史料可考,只能存疑,已知后来又有两次应试(1174年至1184年十年参加四次应试)均不第,可谓仕途窘迫,应该说,这对一个重视科举考试的南宋文人来说,打击和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此间,为了寻找出路,姜夔基本上是在客游、旅食、漂泊中度过的。对此,姜夔曾经有诗句“少小知名翰墨场,十年心事只凄凉”(诗《除夜自石湖归苕溪》),总结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如此感怀身世的句子,说明青少年时期的坎坷经历,对他后来人格、心态、词风的形成与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玉人小町:自幼丧母,少年丧父,寄人篱下。他从青少年时期就爱好的书法、音乐、文学伴随其终生。爱好后来竟成了糊口的手段。压根就是个文艺坯子,可只有文艺,在当时的环境下是容易发展成穷困潦倒的。姜夔其实很努力,反复应试,可惜实在不幸,总也不第。以他的为人,肯定志不在官场,而是为经济有保障,为能与心上人结合。或者爱情是最大动力。
&&&&&&&&&&
此外,除了1176年,1186年对于姜夔的人生来说,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年头。这一年,姜夔在游历湖南时偶遇闽清(今属福建)诗人萧德藻,就是后来认为《扬州慢》有黍离之悲的千岩老人。萧德藻时任长沙通判,与姜夔的父亲是同年进士,曾同在湖北为官。姜夔以故人之子往见,并向他学“诗法”。萧甚爱其才,自谓“四十年作诗,始得此友”。并将侄女许给他为妻,还带他寓居浙江湖州。其中,因住处靠近笤溪的“白石洞天”,诗友潘柽(德久)给他取名“白石道人”。姜夔颇喜此名,即以“白石”为号。这也是后人称姜夔终身所爱的合肥女子为“白石知音”的来历。也就是在1186年这一年,姜夔突然有《一萼红》等怀念合肥女子的诗词,夏承焘认为“怀人各词,殆以此为最早,时白石约三十二岁”,此后十年,姜夔屡有合肥情词。“合肥南城赤阑桥”一词,首见1190年《淡黄柳》序,此前姜夔以淮南代指合肥。
玉人小町:千年老人同情姜夔没错,可错不该乱点鸳鸯谱。1186年姜夔“被成家”,他当然是痛苦的。我觉得与合肥知音相识的头十年,姜夔没有恋情词作,是因为他是自由的,可以实现与心上人的团聚,虽然聚少离多。而“被婚姻”意味着他不再自由,两个人的关系就“被尴尬”起来。如果姜夔在成家之前,有关于合肥情缘的作品,千年老人肯定能了解;何况姜夔用情之深,老人应该不会勉强他。姜夔也一直在深藏呵护他的这个秘密,可恰恰在结婚这年开始,忍不住表露在作品中,而且历时10年,作品数量达20多首。人被迫难聚,但情不变;只得通过文字怀人来得到一种释放,否则活得很难受。
姜夔第一次遇见合肥女子是不是在赤阑桥附近,也没有确切具体的记载。但是,不管姜夔与合肥女子初识是不是在赤阑桥,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赤阑桥在姜夔的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他生命中的“家”。姜夔一生浪迹、游历、旅食、客居过许多地方,基本上没有把任何一个地方像对赤阑桥一样,称之为“我家曾住赤阑桥”。
玉人小町:“我家曾住赤阑桥”这句透出姜夔的无限眷恋。姜夔一生飘零“客”,居然说出家,简单几个字,却分量沉重。那女子给他家的温馨,待他如家人;周围邻里交往让他有“男主人”的感觉。那么合肥女子的住处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家中都有些什么人呢?可以肯定不是青楼妓馆。如果是合肥女子和家人同住,那么其家人如何看待姜夔呢?更有可能,女子身边没有家族长辈,这样姜夔每次来都能自在些。
1982年,安徽大学中文系姜海峰教授,应其授业老师夏承焘教授之托,对姜夔客居合肥的有关历史遗迹,特别是城南赤阑桥原址何在,作一次调查。姜教授根据《合肥县志》、《庐州府志》等志书记载及舆图所示,结合姜夔的诗词自述和社会调查,经论述分析,考证疏议,认为合肥自汉初置县到南宋中叶前,历经沧桑,变迁很大,但自南宋中期以迄20世纪中叶,合肥城内的市区大体上也就是姜夔生活年代的规模。经考证访查综述,赤阑桥“有可能就在今八中门口或妇产医院门口”,在清嘉庆八年(1803)所绘《合肥县传郭城图》地理位置,赤阑桥“应在升仙桥至会仙桥约二百米一带地方”,合肥女子大概住在“聚仙桥附近或稍上游”。会仙桥、聚仙桥南有月潭庵(旧志谓“唐建”,今合肥师范附属小学南侧),再往南数百米处,有一古池叫梁家池,可能就是姜夔《淡黄柳》词中“问春何在,惟有池塘自碧”的池塘。姜夔当年所出没客居的赤阑桥一带,是个桥梁密集、池塘星罗棋布的地方。
&&&&&&&&&&
1954年水灾后,人民政府为整顿市容,***下水道,填平臭水池沟,连河塘一并填平,于今已看不到当年的九曲水(河)、金斗河(又叫九狮河,今淮河路西段到中菜市一带)等市内明河。近年市政建设突飞猛进,现代化高楼大厦林立,故道拓宽,旧城逐步被彻底改造,昔日的桥梁、池塘、里巷多难以保留遗址,有的名称尚存,如回龙桥、县桥、拱辰桥、飞骑桥等。姜夔当年来合肥时所见过的、目前名称尚存的遗迹当中有古教***台(明教寺)、古逍遥津、包孝肃公祠(包公祠)、月潭庵、藏舟浦(今杏花公园一带)、镇淮楼(后称古楼,1933年塌毁)等。
&&&&&&&&&&
据清《嘉庆合肥县志》载,赤阑桥“在城南,赵宋姜夔留寓处。”如今赤阑桥不仅没留下遗址,连名称也未留下。所以,有人认为赤阑桥不是一座实名桥,而是一座有传统中国红栏杆的桥。也许赤阑桥是一座红栏杆的桥,是一座红栏杆的木头桥或石板桥都无妨,除非这些桥都没有名称,否则姜夔没有必要另起新名。如果赤阑桥是一座红栏杆的无名桥,姜夔起了一个赤阑桥的名字,确实是大师级的水平;一座红栏杆的无名桥,也可以叫朱栏桥或朱阑桥之类的名字。如果赤阑桥是一座红栏杆的有名桥,比如升仙桥会仙桥聚仙桥之类名称已足够好听的桥,姜夔还要另起新名,似乎有起名癖,应该无此必要。似乎也没有隐瞒赤阑桥真名的必要。合肥作为姜夔念念不忘的第二故乡,赤阑桥作为姜夔眷眷之心耿耿于怀的家,如果用一个虚名代替,表达感情时也会因隔了一层而影响抒情,就像对所爱之人用一个假名呼唤一样,不符合习惯,有悖常理。所以,赤阑桥应该是一座实名桥。
1195年秋,姜夔送寓居合肥时的邻居范仲讷有诗云:“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据此可见,说明姜夔客居合肥期间,留寓赤阑桥西边的住处可能是合肥女子饮食起居的地方。从1176年至1186年的十年间,姜夔有没有来合肥,来过几次合肥,已不可考了。1186年之后,到1191年最后离开合肥,据资料分析,至少有四次到过合肥。仅1191年,姜夔即往返合肥两次,既然被称之为家,是旅店的可能性极小;似乎每次来合肥都去现租房子与合肥女子同居,可能性也不大;姜夔也不是一个款爷,终其生都是一个无职业的布衣文人,没有机会去搞贪污腐败包养二奶,所以也不可能自己在赤阑桥一带长期租房或购置闲房。
&&&&&&&&&&
根据姜夔的诗词所透露的信息,姜夔每次来合肥时,可能都是径自前往合肥女子的住处。尽管当时的合肥非常凄凉冷清,但合肥女子的住处还是给了姜夔一丝暖意与温馨。合肥女子的住处可能是门面不大的朱门红楼(“东风历历红楼下”《鹧鸪天十六夜出》、“朱门深闭”《月下笛》),门前有柳树,姜夔如果骑马来时就把马系在其中的一棵杨柳树下,院内似乎有梅树(仅咏梅词多达20余首,如《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侧房的门内有珠帘,堂间的顶梁上有燕子,屋中有鹦鹉(“古帘空,坠月皎”《秋宵吟》、“辇路珠帘两行垂”《鹧鸪天》,“但系马垂杨,认郎鹦鹉”、“多情须倩梁间燕”《月下笛》)。
&玉人小町:
实在想象不出合肥女子是烟花风尘中人士。或许更类似日本艺妓的职业。前面分析当时的合肥非常萧条,女子如何谋生呢?生意何来呢?姜夔暗示她的美丽形象,若真是美貌,可要被多少人惦记呢?怎么会容她与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过小夫妻生活呢?
&&&&&&&&&&
姜夔与合肥女子住在一起时,邻居有范仲讷,可能是姜夔在合肥期间与合肥女子都比较熟的邻人,姜夔后来寓居杭州期间,范仲讷还去看望了姜夔,并受姜夔之托,带信给合肥的情人与故交;朋友有赵君猷(见《摸鱼儿》序),曾在1191年一个小雨初晴的秋夜,来姜夔的住处,陪“偃卧窗下,心事悠然”的姜夔“露坐月饮”,排解姜夔失去合肥女子的忧思愁绪,一同到院中坐在月光下以酒消愁,一直喝到深更半夜,可能是试图帮助姜夔从沉重而复杂的感情旋涡中解脱出来,“盖欲一洗钿合金钗之尘”。
&&&&&&&&&&
可见姜夔留寓合肥期间,还是有一定时间长度的,与当地周围的居民及布衣人士还是有一定来往的,有些人甚至过从甚密,否则不会在姜夔离开合肥数年后还会往来,不会在姜夔因失去合肥女子后前来安抚慰藉。一如范仲讷赵君猷之类的近邻朋友,应该说是姜夔在合肥客居期间很熟识的当地人,可以说也是合肥女子很熟识的人,并且也可能是姜夔与合肥女子之间情事的见证人与知情人。由此可知,姜夔与合肥女子之间的关系是相当的深,两人之间的感情纠缠也是相当的紧而密。否则,也不会让姜夔把他付出感情的地方称之为“家”。
玉人小町:如果很多当地人是他们情事的见证人,但并没有流言蜚语。说明两个人都是很低调的。合肥女子绝非绝色佳人,不过是姜夔情人眼里出西施;而且品行举止更像是位荆钗布裙的***女孩儿。
&&&&&&&&&&
如果说姜夔认识合肥女子的年龄是22岁,按照常理推测,合肥女子的年纪大概在17、18岁至20岁之间,到1191年两人分手永别时,姜夔已37岁了,合肥女子也是32、33岁至35岁的年纪了,即使再小一些,至少也是30出头的人了,对于一个八百多年前的南宋女子来说,已经是一个老大不小的迟暮美人了。可以说,两人都是把一生中最辉煌的感情时光和最美好的黄金岁月贡献给了对方,尽管期间两人主要的关系是分别,主要的交流是偶尔的书信,然而,这并不妨碍姜夔把他与合肥女子发生情事的地方称之为“家”。这个“家”就是赤阑桥,一个在合肥八百年后的今天已不存在的地方。但是,这个被姜夔称之为家的赤阑桥,并没有因合肥女子的离去而消失;这个在姜夔的诗词中存在的家,也不会因姜夔的离去而消失。八百多年后的今天,还有一些人在关心赤阑桥,在寻找赤阑桥。
玉人小町:两个人都尽最大努力坚守这份感情。姜夔不容易,那女子更不易。别说那个年代,放到今天熬到三十多岁的,也还要承受不小的压力。她在那个时代,心情可想而知!姜夔大不了可以终身不娶,期间他还可以接受赠妓;可是合肥女子不同,何况当地人是知道她有一个固定情人的。要我说,此女实在可爱。
又想每次相聚,两人应该探讨关系如何发展。姜夔会盟誓非伊不娶,合肥女子敢盟誓吗?她觉得越来越渺茫,时间底线。姜夔拿不出实际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女子不可能永远托下去。结婚或者彻底分离,这种中间状态是不能维持的。想起那首《一无所有》,合肥女子的手在颤抖,泪在流。姜夔面临很多今天要结婚男孩子回避不了的问题,今天是要有车有房,当时姜夔要有居所和一笔钱。我想他们两人可以接受裸婚,但姜夔至少要有固定收入。十年间,他应该是努力尝试去找出路,但两三次科举失败后,该想想其他办法了。他是个清高的人,恐怕又张不开嘴求朋友相助。曾经有人愿意给他捐个官或者赠份田地,都被谢绝了。这真是为难啊!爱的深,可是又不务实----也许姜夔还有其他苦衷,或女子情况更复杂。
伤感的。在荒凉离索的破败边城里,幸亏有随处可见的柳树在巷陌深处暗自增色,让一个异乡人在凄凉中感受到一丝生机和活气。如同在战乱中沦落风尘的烟花女子,用一碗热茶或一张笑脸款待一个远道而至风尘仆仆的飘零客,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苍凉风情中,用一支知心知肝的清唱款曲,聊慰萍水相逢的仓促人生,共同抵抗诸如“千古空来去”(《永遇乐》)、“万古皆沉灭”(《念奴娇》)之类漫漫长夜的无边孤寂。
玉人小町:合肥女子打动姜夔的是她的热情友善,而非胭脂粉黛。彼此能够接受共享诉求。温情甚至胜过激情浪漫。这才是久长之情。女子更多是给予,而非索取。
&&&&&&&&&&
也许,这就是姜夔心目中所看见的合肥柳树。
四、“我家曾住赤阑桥”
&&&&&&&&&&
姜夔第一次遇见合肥女子的时间、地点如今已不可考了,正如同合肥女子的姓名一样。姜夔在后来的诗、词、文中对此均未作任何明确的追记,尽管对合肥情事有一些追述,对合肥情人有不少怀念之作,但是对第一次与合肥女子相遇的情景却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因此,学者们只能在他留给后人的字里行间打着灯笼、带着放大镜耐心搜寻,基本上都无功而返。
玉人小町:我想姜夔的粉丝里大部分肯定津津乐道他的恋情。要推敲,要考察,颇有乐趣。
&&&&&&&&&&
近世学者,词学大师、前浙江大学教授夏承焘先生,继陈思、吴徵铸两先生各自所著的《白石道人歌曲疏证》和《白石词小笺》之后,编著了《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中华书局1958年初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新版)一书,对姜夔词章作了系统研究,内容丰富、考证精审,在
“行实考”中特辟《合肥词事》一节,在为数不多的治姜夔词家中,实属惊人创见。可以说,为今人找到了一把打开理解读懂姜夔词的钥匙,许多不得其解、难以意会、词旨模糊如“隔雾看花”的姜夔词,因明确了属合肥怀人系列而“隐旨跃然矣”。认为姜夔于1176年初来合肥,可能首推夏承焘教授所称“淳熙三年尝过扬州作扬州慢,疑来往江淮间,即在其时”,后来各释家多依此说。本人对此说也深以为是。
玉人小町:
特别感谢夏承焘教授,用心为姜夔揭开那层纱,让姜夔得到公正的认识和评价。
&&&&&&&&&&
虽然对姜夔第一次来合肥的时间是不是1176年没有确切具体的记载,但是确定在《扬州慢》的前后还是可以接受的。《昔游诗》(濠梁四无山)即追述少年时在江淮间事;此外《白石送王孟玉归山阴》诗中有“十年雪里看淮南,聚米能作淮南山”,也是描写姜夔经常往来淮南一带。两诗都表明姜夔不仅熟悉淮南一带地形山水,而且基本上都是在冬天,并且都是骑马往返驰骋的。因此,基本上可以由此确定,姜夔可能是在1176年前后的某个冬天初来合肥的,并且是骑马来到合肥的。对于八百多年前的古人来说,这是当年比较常见的一种相对快捷一点的普通交通工具。
玉人小町:从初次邂逅的十年里,姜夔一定多次和心上人团聚。换到今天,姜夔是要创造条件和合肥女子同居的。但在南宋,这可行吗?合肥女子更有可能是《雪国》里驹子的景况,有自己的住处,靠出席酒宴表演节目谋生,也会做些女红贴补家用。姜夔能有家的感觉,就排除花钱买欢的可能,同时女子是独门独户的。若有长辈在,不能总有个青年来找,解释不通。所以两人在赤阑桥过的就是同居生活,很惬意。合肥女子如果不是深爱姜夔,不会十多年接受这种状态,即使今天也很难。
&&&&&&&&&&
在1186年所作的《霓裳中序第一》中有“沉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可能就是追忆少年浪迹江淮时来到合肥初见合肥女子的场景。笛里关山可能是指姜夔初遇合肥女子时的背景或心境。关山月,古乐府歌曲,曲调忧伤。“关山月,伤离别也。”(《乐府解题》)。《关山月》内涵战士久征不归,家人互伤离别;“三年笛里关山月”(杜甫《洗兵马》)亦即此意。因此说,“笛里关山”明显与时代有关。柳下坊陌可以说就是姜夔初识合肥女子的地方,可能是指合肥女子居住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垂柳掩映的里巷人家。柳下是指合肥某个地方;坊陌可能是勾阑的雅称,一般特指***之家。
此外,姜夔在1190年所作的《解连环》中透露了初见时的蛛丝马迹,其中“道郎携羽扇,那日鬲帘,半面曾记。”这句也可以说是记载了他们初识时的情景,而且是以合肥女子回忆旧时的口吻说出来的。从合肥女子的口中说出的这句话,至少可以透露出好几个信息。在合肥女子眼中,她与姜夔初识的时间是在春夏之际,否则姜夔不会在手里持着羽扇,即使羽扇纶巾是文人儒士常见的打扮装束和道具,恐怕也不会在大冬天在手里拿着一把羽毛扇子。姜夔的词中时常出现春夏之际的柳树,这也不是没有来由的。“柳下坊陌”中的柳,似乎就是春夏之际浓荫低垂的柳树。当时姜夔是从门外进来,合肥女子从帘子后面看见了姜夔。说明姜夔与合肥女子之间的初次见面可能就是一见钟情,而且很可能是合肥女子先看上姜夔的,很可能是合肥女子被姜夔飘然洒脱的样子打动了。毕竟当时正是姜夔刚刚写出《扬州慢》的前后,气貌之间难掩神采飞扬。当然,后来姜夔与合肥女子彼此动情动心的可能还是姜夔的《扬州慢》,合肥女子可能觉得《扬州慢》道出了她内心的感受,特别是那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仿佛就是说她这个生长在赤阑桥边的红花,年复一年在为谁而盛开为谁而芬芳呢;姜夔也因合肥女子用情用心的演奏传唱而感动,可能合肥女子的演唱是姜夔听到的最为传神的。数年后合肥女子临别时与姜夔缅怀初见的情景,说明第一次见面的情景令合肥女子永世难忘。
玉人小町:不知为何,我总有种女子比姜夔年纪稍大的直觉,哪怕大半年呢。要说两人都阅历不深,姜夔从其性格判断对于异性是比较羞涩的;而女子却不很怕羞。姜夔飘然洒脱,清滢干净,女子大概很久都没有见过如此气质的人了。姜夔住宿,正好来到这家家庭旅店。给个慢镜头:女子正在做着女红或者弹着古筝,隔着帘子看到姜夔的侧脸,心里一动。如果女子不心动,并主动接近姜夔,即便姜夔有意,一个巴掌也难响。这就是缘!
&&&&&&&&&&
对于姜夔第一次遇见合肥女子的时间,因为没有资料可考,我们只能在有限的诗词里寻找姜夔与合肥女子初识时的蛛丝马迹。另据考,姜夔1177年自淮西归鄱阳应试,西游古沔。我们知道姜夔是1176年冬至到扬州并作《扬州慢》的,因此可能是第二年春天从扬州到淮西,途经合肥遇见合肥女子的;或者是自淮西归鄱阳应试在初夏经过合肥时遇见合肥女子,可能正是遇见了合肥女子并且一见钟情,姜夔才决定赶回老家应试的。
玉人小町:真是爱情的力量大!除了经济因素,为了所爱之人,也要努力拼搏。第一次相处,两人肯定谈到未来。要想长相厮守,姜夔必须有经济基础。当时他除了一身才情,一无所有,哦,还有女子的爱情。姜夔能迎娶女子的条件是什么呢?我觉得不需要大量金钱,因为女子不是那种被老鸨控制的状态。但姜夔是要有固定居所的至少。假如能谋个一官半职,就可以了。女子并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否则不会耗了十多个秋冬。
也许应该这样设想,当时正是一个柳树茂密的日子,姜夔牵着喷着响鼻的鞍马,胡乱走到合肥南城赤阑桥附近一条狭窄石板的街道上,正举目四望不知夜宿何处时,突然被一阵阵传来的悲凉而伤感的笛声所吸引,不知不觉来到歌坊的门前,用缰绳把马系在紧靠门前颇有年头的古老柳树下,拿起羽毛扇走进坊内,在《关山月》乐曲怨抑悲思的笛声里,不小心遇见了他一辈子中最大的坎与结。也许他进门后第一眼看见的人就是那个被后世称之为“白石知音”的合肥女子,也许他进门时遇见第一个开门的人就是那个注定让他一辈子都绕不过解不开的宿命。当他们四目对视后,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如半掀半开的门帘出现在他们之间,当时姜夔还不知道他们之间突然出现的东西就是后来被网络里的GGMM们叫做放电的东西。当时姜夔的感觉就是进了一间亮堂堂清爽爽的房子,长期羁旅漂游的疲惫倦意顿时不见,也许就在他们相互放电的刹那,《关山月》的笛声突然止住了,一路行走江湖的风尘也在瞬间被关在了门外。此时此刻,年轻的姜夔突然间喉结发硬,顿时产生一种想喝一杯的冲动。
玉人小町:后来姜夔感叹“当初不合种相思”,问题是情缘来了,避免不了。情痴情执,为情所困----这就是造化。“任是无情也动人”是最高境界;无情不似多情恼,痴情最苦。爱就爱了,何况姜夔太需要这份爱了。接受吧,面对吧,不论结果如何。
&&&&&&&&&&
一个人对一个人动心,往往是很偶然的。常常是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次不经意的脸红或一次无来由的邂逅,都有可能让一个人在说不明道不白之际突然动情,而且常常会粗暴野蛮地成为一个人一生不能自解难以摆脱的情结。也许,对于凡间尘世的凡夫俗子们来说,这就叫一见钟情,半面倾心。这就是说,这是没办法的事。窃以为,当时22岁的姜夔在门前的老柳树下系好马缰绳后,就那么猛不防无辜地迈过了1176年的门槛,再也没有从那处不起眼的柳下坊陌内走出他的合肥情缘。
玉人小町:姜夔应该是含蓄内敛的,用今天的话讲是个“闷骚男”。看他的楷书,工整娟秀,一丝不苟,想他对于情感也是严肃的,小心翼翼的。其词透露,在赤阑桥遇到的是姐妹两个,但姜夔爱恋的应该是其中的一个,最有可能是姐姐。此女在人情事故上应该比姜夔更早熟练达,她不会是简单的小鸟伊人。看姜夔一生,如果没有这半面倾心,他是何等惨淡。
&&&&&&&&&&&
姜夔,字尧章,一字石帚,别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人(今江西波阳),约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卒于南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左右。出生那年,有两个可以说是重量级的人物告别了南宋。一个是被后世称之为一代奸相的和议派领袖秦桧(1090--1155)病死,此人的死宣告了南宋一个主和派盘踞政坛的时代基本结束;一个是婉约派词宗、女词人李清照(易安居士,1084--1155)逝世,标志着南宋词坛一面独树一帜的旗子倒下。应该说,他们多多少少都对姜夔及其当时的南宋直接间接产生一些影响。
&&&&&&&&&&
姜夔的父亲姜噩,绍兴三十年进士,曾任湖北汉阳县知县。姜夔9岁随父宦居古沔;14岁父病逝于任内,遂寄居出嫁汉川山阳的姐姐家;少年时代大致在汉阳度过。青少年时期爱好书法、音乐、文学,并以诗词驰名当时文坛。1174年应试不第后为谋生计,离开湖北汉阳,乘舟东下前往江淮一带寻求出路。此后曾归饶州,过维扬,历楚州,游濠梁,泛洞庭,客武陵,游长沙,仍以居汉川最久。1177年,在他可能与合肥女子初遇之后,自淮西归鄱阳再度应试,此后至1186年是否到过合肥,已无史料可考,只能存疑,已知后来又有两次应试(1174年至1184年十年参加四次应试)均不第,可谓仕途窘迫,应该说,这对一个重视科举考试的南宋文人来说,打击和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此间,为了寻找出路,姜夔基本上是在客游、旅食、漂泊中度过的。对此,姜夔曾经有诗句“少小知名翰墨场,十年心事只凄凉”(诗《除夜自石湖归苕溪》),总结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如此感怀身世的句子,说明青少年时期的坎坷经历,对他后来人格、心态、词风的形成与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玉人小町:自幼丧母,少年丧父,寄人篱下。他从青少年时期就爱好的书法、音乐、文学伴随其终生。爱好后来竟成了糊口的手段。压根就是个文艺坯子,可只有文艺,在当时的环境下是容易发展成穷困潦倒的。姜夔其实很努力,反复应试,可惜实在不幸,总也不第。以他的为人,肯定志不在官场,而是为经济有保障,为能与心上人结合。或者爱情是最大动力。
&&&&&&&&&&
此外,除了1176年,1186年对于姜夔的人生来说,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年头。这一年,姜夔在游历湖南时偶遇闽清(今属福建)诗人萧德藻,就是后来认为《扬州慢》有黍离之悲的千岩老人。萧德藻时任长沙通判,与姜夔的父亲是同年进士,曾同在湖北为官。姜夔以故人之子往见,并向他学“诗法”。萧甚爱其才,自谓“四十年作诗,始得此友”。并将侄女许给他为妻,还带他寓居浙江湖州。其中,因住处靠近笤溪的“白石洞天”,诗友潘柽(德久)给他取名“白石道人”。姜夔颇喜此名,即以“白石”为号。这也是后人称姜夔终身所爱的合肥女子为“白石知音”的来历。也就是在1186年这一年,姜夔突然有《一萼红》等怀念合肥女子的诗词,夏承焘认为“怀人各词,殆以此为最早,时白石约三十二岁”,此后十年,姜夔屡有合肥情词。“合肥南城赤阑桥”一词,首见1190年《淡黄柳》序,此前姜夔以淮南代指合肥。
玉人小町:千年老人同情姜夔没错,可错不该乱点鸳鸯谱。1186年姜夔“被成家”,他当然是痛苦的。我觉得与合肥知音相识的头十年,姜夔没有恋情词作,是因为他是自由的,可以实现与心上人的团聚,虽然聚少离多。而“被婚姻”意味着他不再自由,两个人的关系就“被尴尬”起来。如果姜夔在成家之前,有关于合肥情缘的作品,千年老人肯定能了解;何况姜夔用情之深,老人应该不会勉强他。姜夔也一直在深藏呵护他的这个秘密,可恰恰在结婚这年开始,忍不住表露在作品中,而且历时10年,作品数量达20多首。人被迫难聚,但情不变;只得通过文字怀人来得到一种释放,否则活得很难受。
姜夔第一次遇见合肥女子是不是在赤阑桥附近,也没有确切具体的记载。但是,不管姜夔与合肥女子初识是不是在赤阑桥,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赤阑桥在姜夔的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他生命中的“家”。姜夔一生浪迹、游历、旅食、客居过许多地方,基本上没有把任何一个地方像对赤阑桥一样,称之为“我家曾住赤阑桥”。
玉人小町:“我家曾住赤阑桥”这句透出姜夔的无限眷恋。姜夔一生飘零“客”,居然说出家,简单几个字,却分量沉重。那女子给他家的温馨,待他如家人;周围邻里交往让他有“男主人”的感觉。那么合肥女子的住处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家中都有些什么人呢?可以肯定不是青楼妓馆。如果是合肥女子和家人同住,那么其家人如何看待姜夔呢?更有可能,女子身边没有家族长辈,这样姜夔每次来都能自在些。
1982年,安徽大学中文系姜海峰教授,应其授业老师夏承焘教授之托,对姜夔客居合肥的有关历史遗迹,特别是城南赤阑桥原址何在,作一次调查。姜教授根据《合肥县志》、《庐州府志》等志书记载及舆图所示,结合姜夔的诗词自述和社会调查,经论述分析,考证疏议,认为合肥自汉初置县到南宋中叶前,历经沧桑,变迁很大,但自南宋中期以迄20世纪中叶,合肥城内的市区大体上也就是姜夔生活年代的规模。经考证访查综述,赤阑桥“有可能就在今八中门口或妇产医院门口”,在清嘉庆八年(1803)所绘《合肥县传郭城图》地理位置,赤阑桥“应在升仙桥至会仙桥约二百米一带地方”,合肥女子大概住在“聚仙桥附近或稍上游”。会仙桥、聚仙桥南有月潭庵(旧志谓“唐建”,今合肥师范附属小学南侧),再往南数百米处,有一古池叫梁家池,可能就是姜夔《淡黄柳》词中“问春何在,惟有池塘自碧”的池塘。姜夔当年所出没客居的赤阑桥一带,是个桥梁密集、池塘星罗棋布的地方。
&&&&&&&&&&
1954年水灾后,人民政府为整顿市容,***下水道,填平臭水池沟,连河塘一并填平,于今已看不到当年的九曲水(河)、金斗河(又叫九狮河,今淮河路西段到中菜市一带)等市内明河。近年市政建设突飞猛进,现代化高楼大厦林立,故道拓宽,旧城逐步被彻底改造,昔日的桥梁、池塘、里巷多难以保留遗址,有的名称尚存,如回龙桥、县桥、拱辰桥、飞骑桥等。姜夔当年来合肥时所见过的、目前名称尚存的遗迹当中有古教***台(明教寺)、古逍遥津、包孝肃公祠(包公祠)、月潭庵、藏舟浦(今杏花公园一带)、镇淮楼(后称古楼,1933年塌毁)等。
&&&&&&&&&&
据清《嘉庆合肥县志》载,赤阑桥“在城南,赵宋姜夔留寓处。”如今赤阑桥不仅没留下遗址,连名称也未留下。所以,有人认为赤阑桥不是一座实名桥,而是一座有传统中国红栏杆的桥。也许赤阑桥是一座红栏杆的桥,是一座红栏杆的木头桥或石板桥都无妨,除非这些桥都没有名称,否则姜夔没有必要另起新名。如果赤阑桥是一座红栏杆的无名桥,姜夔起了一个赤阑桥的名字,确实是大师级的水平;一座红栏杆的无名桥,也可以叫朱栏桥或朱阑桥之类的名字。如果赤阑桥是一座红栏杆的有名桥,比如升仙桥会仙桥聚仙桥之类名称已足够好听的桥,姜夔还要另起新名,似乎有起名癖,应该无此必要。似乎也没有隐瞒赤阑桥真名的必要。合肥作为姜夔念念不忘的第二故乡,赤阑桥作为姜夔眷眷之心耿耿于怀的家,如果用一个虚名代替,表达感情时也会因隔了一层而影响抒情,就像对所爱之人用一个假名呼唤一样,不符合习惯,有悖常理。所以,赤阑桥应该是一座实名桥。
1195年秋,姜夔送寓居合肥时的邻居范仲讷有诗云:“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据此可见,说明姜夔客居合肥期间,留寓赤阑桥西边的住处可能是合肥女子饮食起居的地方。从1176年至1186年的十年间,姜夔有没有来合肥,来过几次合肥,已不可考了。1186年之后,到1191年最后离开合肥,据资料分析,至少有四次到过合肥。仅1191年,姜夔即往返合肥两次,既然被称之为家,是旅店的可能性极小;似乎每次来合肥都去现租房子与合肥女子同居,可能性也不大;姜夔也不是一个款爷,终其生都是一个无职业的布衣文人,没有机会去搞贪污腐败包养二奶,所以也不可能自己在赤阑桥一带长期租房或购置闲房。
&&&&&&&&&&
根据姜夔的诗词所透露的信息,姜夔每次来合肥时,可能都是径自前往合肥女子的住处。尽管当时的合肥非常凄凉冷清,但合肥女子的住处还是给了姜夔一丝暖意与温馨。合肥女子的住处可能是门面不大的朱门红楼(“东风历历红楼下”《鹧鸪天十六夜出》、“朱门深闭”《月下笛》),门前有柳树,姜夔如果骑马来时就把马系在其中的一棵杨柳树下,院内似乎有梅树(仅咏梅词多达20余首,如《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侧房的门内有珠帘,堂间的顶梁上有燕子,屋中有鹦鹉(“古帘空,坠月皎”《秋宵吟》、“辇路珠帘两行垂”《鹧鸪天》,“但系马垂杨,认郎鹦鹉”、“多情须倩梁间燕”《月下笛》)。
&玉人小町:
实在想象不出合肥女子是烟花风尘中人士。或许更类似日本艺妓的职业。前面分析当时的合肥非常萧条,女子如何谋生呢?生意何来呢?姜夔暗示她的美丽形象,若真是美貌,可要被多少人惦记呢?怎么会容她与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过小夫妻生活呢?
&&&&&&&&&&
姜夔与合肥女子住在一起时,邻居有范仲讷,可能是姜夔在合肥期间与合肥女子都比较熟的邻人,姜夔后来寓居杭州期间,范仲讷还去看望了姜夔,并受姜夔之托,带信给合肥的情人与故交;朋友有赵君猷(见《摸鱼儿》序),曾在1191年一个小雨初晴的秋夜,来姜夔的住处,陪“偃卧窗下,心事悠然”的姜夔“露坐月饮”,排解姜夔失去合肥女子的忧思愁绪,一同到院中坐在月光下以酒消愁,一直喝到深更半夜,可能是试图帮助姜夔从沉重而复杂的感情旋涡中解脱出来,“盖欲一洗钿合金钗之尘”。
&&&&&&&&&&
可见姜夔留寓合肥期间,还是有一定时间长度的,与当地周围的居民及布衣人士还是有一定来往的,有些人甚至过从甚密,否则不会在姜夔离开合肥数年后还会往来,不会在姜夔因失去合肥女子后前来安抚慰藉。一如范仲讷赵君猷之类的近邻朋友,应该说是姜夔在合肥客居期间很熟识的当地人,可以说也是合肥女子很熟识的人,并且也可能是姜夔与合肥女子之间情事的见证人与知情人。由此可知,姜夔与合肥女子之间的关系是相当的深,两人之间的感情纠缠也是相当的紧而密。否则,也不会让姜夔把他付出感情的地方称之为“家”。
玉人小町:如果很多当地人是他们情事的见证人,但并没有流言蜚语。说明两个人都是很低调的。合肥女子绝非绝色佳人,不过是姜夔情人眼里出西施;而且品行举止更像是位荆钗布裙的***女孩儿。
&&&&&&&&&&
如果说姜夔认识合肥女子的年龄是22岁,按照常理推测,合肥女子的年纪大概在17、18岁至20岁之间,到1191年两人分手永别时,姜夔已37岁了,合肥女子也是32、33岁至35岁的年纪了,即使再小一些,至少也是30出头的人了,对于一个八百多年前的南宋女子来说,已经是一个老大不小的迟暮美人了。可以说,两人都是把一生中最辉煌的感情时光和最美好的黄金岁月贡献给了对方,尽管期间两人主要的关系是分别,主要的交流是偶尔的书信,然而,这并不妨碍姜夔把他与合肥女子发生情事的地方称之为“家”。这个“家”就是赤阑桥,一个在合肥八百年后的今天已不存在的地方。但是,这个被姜夔称之为家的赤阑桥,并没有因合肥女子的离去而消失;这个在姜夔的诗词中存在的家,也不会因姜夔的离去而消失。八百多年后的今天,还有一些人在关心赤阑桥,在寻找赤阑桥。
玉人小町:两个人都尽最大努力坚守这份感情。姜夔不容易,那女子更不易。别说那个年代,放到今天熬到三十多岁的,也还要承受不小的压力。她在那个时代,心情可想而知!姜夔大不了可以终身不娶,期间他还可以接受赠妓;可是合肥女子不同,何况当地人是知道她有一个固定情人的。要我说,此女实在可爱。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