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七万九干八百的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是多少

山东回族的今昔
山东回族的今昔
山东回族的今昔 山东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除汉族外,还有回族、满族、蒙古族等三十八个少数民族成份。全省总人口74,419,054人,少数民族四十一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千分之五点五。其中以回族为最多,有三十九万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劳动。为发展山东的历史和文化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长期的反压迫、抗外侮的斗争中,建立了休戚相关、生死与共的亲密关系。 一、山东回族的分布状况 目前,山东省回族人口约占全国回族人口7,219,352的百分之五点四。其中约三分之二居住在农村,三分之一居住在城镇。其分布特点同全国一样是“大分散,小集中。”在农村多系自成村落,在城镇多自成街道。全省十四个市、地都有回族,但人口差异较大:济南市有58,842人I青岛市有1,826人;淄博市有11,368人;枣庄市有11,472人;烟台市有497人;潍坊市有17,965人;济宁市有34,322人;泰安市有59,097人;东营市有2,200人;德州地区69,664人,惠民地区11,203人;聊城地区38,835人;临沂地区29,746人;菏泽地区44,669人①。 回族人口在二千人以上的县(市、区)有六十多个。其中济南市市中区,泰安市泰山区、陵县、曹县、临清市、冠县、益都等县(市、区)均在一万五千人以上。回族聚居的村镇、街道有六百八十多个。他们多数居住在鲁西南、鲁西北和鲁、苏、豫、冀交界处。沿黄河故道和运河两岸以及行旅要道,回族居住的城镇也比较多。 二、山东回族的徙居 徙居山东的回族,历史悠久。他们多系元朝从西域东来的“回部人”。不论自西往东,或从南到北,其迁徙的过程大致为如下几种类型: (一)随着元帝国的崛起和覆灭,少数贵族携妻子眷属迁入山东.如济南赛氏就是这一类型。赛典赤?赡思丁(公元1211年--一1279年)是元代回族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忽必烈西征时,他率部千骑降元。在元朝统一中国的战争中,他屡建战功。济南赛氏,是他的孙子沙不丁的后人,因务商,在元朝就卜居济南②。 (二)元朝编迁屯垦的“深马赤军”与当地汉族女子通婚而定居者。十二世纪初叶,成吉思汗西征时,被迫东迁的中亚细亚人(其中多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当时有不战而降者,但大量是战俘和被劫掠的艺人、工匠),除一部分作为奴隶使用外,大都被编为“探马赤军”,参加了忽必烈统一中国的战争。元帝国建立后,蒙古贵族规定“探马赤军”“上马则备战,下马 则电聚牧养”。据《元史?世祖本纪》载: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元世祖下令;“河洛,山东居天下腹心,则以蒙古探马赤军列大府以屯之”。从此以后,就有一部分回回军士过着兵农合一的生活,并在“社”的编制下,逐渐由“兵农”转为农民。现在山东省境内有许多回族聚居的村镇,仍保持着编民屯垦的称呼。如无核县的五营;阳信县的六营,大、小营;济阳县的刘家营、马家营,泰安市的前营;甄城县的军电,禹城县的韩家寨;齐河县的老寨子、小寨子。陵县的亚虎寨、柳福寨以及冠县的七甲、八甲等,就是原来屯垦定居的例证。 这些长期过着军屯生活的回族人,到了明朝还部分地被统治阶级使用。那时,也被称为“鞑子兵”。当时为了安排回回官兵的眷属,在平原县专设了一个回回村,即现在的“达(辙)官营”。 迁徙山东的回族人,除达官贵族携带眷属外,其余的军士、编民、商人等和部分宗教职业者与当地汉族女子通婚繁衍后代,才定居下来。这也是构成回回民族的重要来源。 (三)因更换朝代泯名隐姓而来的。益都杨、赵二氏系元末、明初由北京迁来的。其原因是明太祖驱逐元顺帝,收复大都(今北京)后,下令“都人”(北京仕官的后裔)一律南迁,有的迁入山东。据益都县《杨氏世谱》载:“至大明洪武元年,兵取大都,大将军令都人南迁,六世祖遂协(携)莫苏及二女奔青州。……以尝居举市,易姓为羊,复改为杨。”杨家在青州(今益都县)落户是被迫迁来的。徙居后隐姓埋名,甚至两代都不读书,以农耕为生。至明正德时,杨家才出了一个有才学的人,名杨应奎,举进士,先后任陕西林洮和河南南阳的知府,因得罪嘉靖帝被革职归里。益都赵氏是纳速拉丁的长子伯颜的后人,伯颜在元朝官至荣禄大夫,中书省平章政事,拜左丞相,封淮王。元灭宋后;搜缉皇室赵姓极严,姓赵者为避祸纷纷改姓,元宪帝为释民惧,乃将当时执政的平章政事伯颜赐姓为赵。回族中之有赵姓,即由此始。元代伯颜族人因仕官就有至青州者。元被灭后,赵氏奉命南迁至青州。 (四)在明、清统治阶级“分而治之”政策下被迫东迁的。历代统治阶级对回民防范甚严,限制回族自由居住,更不准他们过度集中,因而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状况。西北起义的部分回族被迫迁到山西后,又由山西迁居山东。济南《金氏族谱》记:原系山西人氏,先迁入长清县小合庄,时在明朝初年,祖以农耕为生,后人以军功发迹。鲁西南地区的回族人,大都由外省迁入。菏泽马氏为两宗:一宗自山西省洪洞县迁人,称郸城马;一宗自湖北省武昌迁入,称曹州马。 (五)汉族人因信仰伊斯兰教而成为回族的。益都城里马氏一支,系由金岭镇(今淄博市临淄区辖)迁往。而金岭镇这支马姓,原又住于临淄谭家店子。该处马姓本为汉族旺户,迁往金岭镇的这部分人因信仰伊斯兰教,遂成为回族人。这种情况,各地回族中都有。如金岭镇孟氏,原张店洪沟人。后因经商与回民结交,成为伊斯兰教徒,后人与当地回族女子通婚,遂成为回回家族,至今仅有五十年的历史。 (六)外籍人归化为回族的。德州市北营村的回族温、安二姓,原系菲律宾人。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苏禄国(现菲律宾一部分)的苏禄东王巴都噶?叭嗒刺率领庞大使团到北京访问,归途中病逝于德州附近。永乐皇帝命按王礼厚葬于北营村,留下王妃和次子温嗒刺、三子安都鲁等守墓,因之定居下来,娶妻生子,直到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才正式加入中国国籍。后人遂取温、安二姓。因他们信仰伊斯兰教,生活习惯又与当地回族相同,加上与回族通婚关系,便成为回族人。 此外,因黄河水患或天灾人祸被迫徙居山东,而形成回族世家的也很多。 三、山东回族的斗争史 明、清统治阶级一方面利用少数民族充当兵役,到处征战,另一方面采取“分而治之”的手段,迫使回回民族大批迁徙流亡。回回民族中除一小部分上层人物外,绝大多数深受歧视、凌辱。在清朝的官府文书中,常把“回”字加上“#”旁,以示回族“不侔于人类”。回族中也有受压迫而改变其民族成份的。如乐陵县铁家营铁氏,本是回族旺户,在清朝因与李国老发生争讼,一部分人为避免杀身之祸,被迫改变其民族成份、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而成为汉族。其余则迁徙他乡,至今仍是回族人。 政治上的歧视压迫,激起了回族群众的强烈反抗。自明代起,山东回民就参加了反抗统治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斗争。公元一八六一年,宋景诗在鲁西一带领导黑旗军起义,当时朝城县(今宰县)张鲁镇的回民组成“西域回回大队”,加入了黑旗军的队伍,共同对清军作战。与此同时,鲁南的幅军也有回族人民参加。如费县回回李八率领群众于公元一八六一年攻打民团就是一例。 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战争中,有不少回民创建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费县回回将领左宝贵,原是清朝的总兵,公元一八九四年,中日战争在朝鲜发生后,他带兵镇守平壤,连战四昼夜,亲自发炮,杀伤很多日本侵略兵。后因寡不敌众,战死疆场。 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山东回族革命斗争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山东回族先进分子和爱国青年积极参加了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其中最优秀的代表便是回族女青年郭隆真(河北大名人)。她曾与山东各界代表联合北京的学生代表向总统府请愿,要求释放被捕学生代表和严惩反动军阀马良。后在青岛纱厂从事工运时,惨遭反动军阀韩复渠杀害。 公元一九一九年,济南回民马云亭等人,激干爱国义愤,在回民中组织“山东回教救国后援会”,下设许多“救国十人团”,进行反帝爱国活动。马云亭与回族来春泰、朱春祥兄弟二人一起不幸被马良逮捕杀害。当时在天津的周恩来同志曾发表了文章,谴责反动派的罪行,声援山东回民的正义爱国行动。 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领导下,回族人民除与汉族人民一起参加革命斗争外,还组织少数民族武装,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事业贡献了力量。 一九三o年前后,泰安周围各县、鲁北的无棣、盐山等县的回族村庄以及枣庄煤矿区,先后建立了党的组织,开展了革命活动。“七七事变”后,广大回民积极参加抗日战争。当时渤海一分区回民支队有一千三百多人,二分区回民大队有一百多人。临沭县建立了伊斯兰大队。鲁中地区、泰运军分区组织了回民主力连和回民基于大队;在沂水、沂源成立了回民警卫连,在东平、朝城、定陶沙海、菏泽马埃、沂南大成庄等回民聚居村,建立了回民游击队。在郯城县马头镇还建立了伊斯兰抗日协会。马本斋领导的冀中回民支队,英勇抗日杀敌,转战冀、鲁、豫边区,战功卓著,多次荣获上级嘉奖。一九四四年二月七日,马本斋同志不幸病逝,安葬于宰县张鲁镇。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回民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全国闻名的铁道游击队政委张鸿仪,就是枣庄回族人,在~九四五年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肥城县县大队副大队长米英俊,回族,上级为表彰他的抗日功绩,县大队被命名为“朱英俊游击队”。其他,还有八十多岁高龄深入虎穴与敌顽强斗争的回族老英雄马东;有著名的神***手、抗日民兵队长金维三等。 抗日战争胜利后,一九四五年九月,成立了山东省统一的回民团体----“山东省回民协会”。之后,相继建立了鲁中、鲁南、渤海、滨海四个分会。还有两个支会十二个城镇会和七十四个村会。在扩军、参战、支前中都作出了贡献。 四、建国以来山东回族的发展变化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九八五年已经建立了益都县云峡河回族乡;淄博市临淄区金岭回族镇;莘县张鲁回族镇;曹县侯集回族镇和济阳县店子、辛集回族乡以及菏泽马坡回族乡等共七个回族乡、镇。还培养了一批回族干部和工人。据不完全统计,山东省回族干部已达五千多人,有回族工人四万二千多人。 山东回族聚居地方和单位,都改变了回族过去贫穷落后的经济面貌。例如,济宁市新华皮厂是一九四九年由几十名失业的回族皮毛工人组织起来的生产自救的皮袄加工组。现巳发展成为拥有六百多人的半机械化生产的皮毛业先进单位,产品畅销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为国家换取外汇达五十多万元,荣获国家“名牌”产品***,受到山东省人民政府的表扬。淄博市金岭民族镇金南回族g委会解放前是一个出名的“穷回回村”。解放后,他们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但由于单一的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缓慢。党的三中全会以后,该地有了显著的变化。目前,全村有1,236户,4,247人。由一九八一年农副业总收入的一百五十多万元,人均分配186元,到一九八五年全年总收入为4,223,474元,除去税金、公共提留部分外,分配给居民2,633,818元,人均分配达620多元。一九八三年因30万吨乙烯厂占地,农民改为城镇户口后,已有回族中、青年700多人就业成了产业工人。全村现有皮毛厂、清真糕点厂、面粉加i厂各一处,拥有汽车12部(其中个人有7部),拖拉机48台,马车110辆,电影机壹套。建新居民房2500间,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居民住上了新砖瓦房。居民自行车有两千多辆,电视机有700多个,60%的户有了电风扇,40%的户有了缝纫机。家家购置了座钟、挂表、收录机。孤寡老人住进了舒适的敬老院。全村出现一派喜气洋洋、蒸蒸日上的新局面。 德州地区是全省回族人口最多的地区,有近七万人。全地区回族村镇一九八四年粮食生产总产量六千三百一十八万七千斤;棉花总产达一千零七十九万二千斤,农、副业总收入达四千七百七十八万三千元:粮食人均占九百八十七斤、棉花一百五十三斤,比一九八三年人均增加粮食一百斤、棉花四十三斤、钱七十七元。 潍坊市益都县回族人口一万六千八百多人,二十四个聚居村庄和两个街道居委会。该县一九八五年经济收入比一九七八年翻了一番多。他们新上综合经营项目一百五十多处,总收入一百四十一万二千多元。出现了“两户一体”五百一十多户。该县回族还兴建了清真罐头厂、回民罐头厂、回民糕点厂等乡镇企业。益都清真罐头厂是一个村办厂子,由三个回民村联合筹建。一九八五年完成产量400吨,总计达170万元,纯利润达十万元。该厂生产的红烧牛肉罐头,被评为“省优”;鸡、鸭罐头被评为“部优”。红烧鸡罐头荣获一九八五年全国一等奖。行销新疆、内蒙、宁夏、黑龙江和云南等地。为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民族经济,山东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采取了重点扶持的政策、措施。五年来,拨给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共四百多万元,地方财政及各主管部门也给予大力支持,促进了回族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又必然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山东回族聚居的地方,文教卫生体育事业日益繁荣。据统计,一九八五年在校回族学生:小学(包括幼儿园)有三万五千七百多人;中学(包括中专和技校)有一万四千多人;大专二百一十人;总数达四万九干九百多人,是建国初期的六倍还多。济南、淄博、莘县、陵县、益都县等地的回族儿童入学率已超过全省学生入学率的平均水平。山东省大、中、小学中,有回族教职员工三干五百多人,其中教师二干六百多人,是解放前的六倍。全省已恢复和新建回民中学三十多处,回民小学六十多处。 山东省回族对全省的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山东省美协副主席、山东省艺术学院副教授、回族国画家黑伯龙先生擅长山水,写意泼墨浑厚,颇有造诣。他的作品已被北京中国美术馆、山东省博物馆收藏。已故济南回族书法家金荣,写魏碑而不拘泥,独具一格,尤善榜书大字名著齐鲁。山东大学回族女讲师马瑞芳荣获1981年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散文一等奖。回族著名举重健将马文广,在第八届亚运会上荣获九十公斤级挺举冠军。杨营林也荣获跳伞全国第一名。一九八六年全省少数民族书画展览,在180件作品中,回族作者的作品占了150件。30名获奖作者中,回族作者占了80%。 五、山东回族的风俗习佩和宗教信仰 祖居山东的回族群众普遍使用汉语、汉文,在日常生活中,还保留一些波斯语和阿拉伯语的词汇,夹杂在汉语中使用。在阿匐中,有的人还沿用阿拉伯字母拼成汉语在来往信函中使用。在回族住户的门楣上,有的用红纸书写或用长砖刻制阿文书体的“嘟哇”,内容多是表示“吉祥如意”。许多老年的穆斯林见面互道“赛俩目”,问候幸福,互祝安宁。 山东回族风俗习惯与全国回族一样:禁食猪肉、忌吃动物的血和自死的动物。习惯吃牛、羊肉。也吃鸡、鸭、鹅、鸽子等家禽。所食动物一般都请阿訇给宰,没有“清真”刀口。的肉食,视为不洁之物。回族喜欢吃面食,故善于经营面食业。 回族人对死人先用水洗,再用白布裹之《人们习惯叫“打整买衣太”),实行土葬深埋。各地还设置了回民公墓。回民死后不超过三日即出殡安葬,对已故的亲人做“日子”,分“当日”、“七日”、“四十日”、“百日”、“周年”五个纪念日子。 山东回族同全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每年过三个传统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在老年妇女中还习惯过“法土迈节”。她们把“法土迈”(穆罕默德的女儿)视为女圣人,每年逢“法土迈”忌辰,一坊的女乡老集中一起,或在女寺也或在一位德高望重的女乡老家中聚礼,做“油香”,表示对女圣人的悼念。 过去,回族女子一般不与汉族人通婚。新婚夫妇要写“依扎布”(即证婚之意),给新生婴儿起“回回名”。现在这两项习俗,在城市回族中已基本免除。山东回族的服装与汉族大致相同。在鲁西南一带常见一些中、老年妇女头顶盖巾,不露耳饰。老年人多穿黑白两色的布衣,男人戴民族小白帽。阿訇、乡老中在平日或礼拜时常戴黑、白帽,穿着整洁的长衫。 在山东回族聚居的城镇、街道、村庄,一般都建有清真寺。据统计:文化大革命前,全省有清真寺五百多座,阿訇四百二十人,寺掌教三百七十八人;海里几六十五人;乡老(虔诚的穆斯林)五百六十八人。有许多清真寺建筑历史悠久,如济南清真南大寺、益都真教寺、济宁东大寺等,大都是元末明初建造的,具有伊斯兰教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为特色的工艺精湛的民族文化古迹。 目前,已经开放的清真寺有三百一十九座。自一九八O年以来,国家还拨款一百一十多万元,对建筑工艺精湛、宏伟壮丽而又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古老清真寺,如济南清真南大寺、青岛清真寺、济宁东大寺、益都真教寺、淄博金岭镇清真寺、曹县东关清真寺、台儿庄清真寺、临清市清真寺等,修茸一新。广大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群众,过着正常的宗教生活。除已建立的山东省伊斯兰教协会外,先后在济南、青岛、济宁、益都等九个县市也成立了伊斯兰教协会。在济南开办了经学班,由市属县、区选举年轻、有一定文化程度的男女青年经考核人学学习伊斯兰教有关课程。省伊协还给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和郑州伊斯兰教经学院选送了一批学员,进行深造。 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对山东各族人民进一步增强团结,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目前,山东回族人民正同各族人民一起在***山东省委、省人民政府的亲切关怀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为把山东建设成为团结、繁荣、富裕、文明的先进地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赵 宏) 注释: ①均据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数字。 ②见《赛氏族谱》,现存山东省博物馆。
⊙本报记者 丁可 山东博兴报道 二级市场耗资6600万元,协议收购耗资9300万元,以产业资本身份强势举牌预亏5000万元的国通管业(爱股,行情,资讯),山东京博究竟缘何“强娶”国通管业。 在上周五披露的权益变动报告书中,山东京博称,通过交易系统购入国通管业是认为该公司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并表示不排除继续增持。协议收购时,山东京博则强调,是基于国通管业现有的经营状况及长远发展战略,希望与国通管业共担经营风险,与全体股东共享成长收益。 3、集成业务:主要以青岛鑫雷音、山东雷音为主体,向广大用户提供成熟、先进的城域网、 校园网、视频会议、监控、信息安全方案。二、组织结构:山东雷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经理室子公司-青岛鑫雷音、山东雷音数码、东营雷音、淄博雷音、烟台雷音、菏泽雷音、 济南万全服务、上海雷网前系统-软件部、系统集成部、渠道部、大客户部、ITCS部运营支持系统-财务部、商务部、储运部、行政部、企划部软件开发体系:2004年,雷音公司由于软件业务的不断拓展,取得了优异的销售成绩。山东回族的概略
山东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除汉族外,还有回族、满族、蒙古族等三十八个少数民族成份。全省总人口74,419,054人,少数民族四十一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千分之五点五。其中以回族为最多,有三十九万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劳动。为发展山东的历史和文化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长期的反压迫、抗外侮的斗争中,建立了休戚相关、生死与共的亲密关系。
一、山东回族的分布状况
目前,山东省回族人口约占全国回族人口7,219,352的百分之五点四。其中约三分之二居住在农村,三分之一居住在城镇。其分布特点同全国一样是“大分散,小集中。”在农村多系自成村落,在城镇多自成街道。全省十四个市、地都有回族,但人口差异较大:济南市有58,842人I青岛市有1,826人;淄博市有11,368人;枣庄市有11,472人;烟台市有497人;潍坊市有17,965人;济宁市有34,322人;泰安市有59,097人;东营市有2,200人;德州地区69,664人,惠民地区11,203人;聊城地区38,835人;临沂地区29,746人;菏泽地区44,669人①。
回族人口在二千人以上的县(市、区)有六十多个。其中济南市市中区,泰安市泰山区、陵县、曹县、临清市、冠县、益都等县(市、区)均在一万五千人以上。回族聚居的村镇、街道有六百八十多个。他们多数居住在鲁西南、鲁西北和鲁、苏、豫、冀交界处。沿黄河故道和运河两岸以及行旅要道,回族居住的城镇也比较多。
二、山东回族的徙居
徙居山东的回族,历史悠久。他们多系元朝从西域东来的“回部人”。不论自西往东,或从南到北,其迁徙的过程大致为如下几种类型:
(一)随着元帝国的崛起和覆灭,少数贵族携妻子眷属迁入山东.如济南赛氏就是这一类型。赛典赤?赡思丁(公元1211年--一1279年)是元代回族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忽必烈西征时,他率部千骑降元。在元朝统一中国的战争中,他屡建战功。济南赛氏,是他的孙子沙不丁的后人,因务商,在元朝就卜居济南。
(二)元朝编迁屯垦的“深马赤军”与当地汉族女子通婚而定居者。十二世纪初叶,成吉思汗西征时,被迫东迁的中亚细亚人(其中多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当时有不战而降者,但大量是战俘和被劫掠的艺人、工匠),除一部分作为奴隶使用外,大都被编为“探马赤军”,参加了忽必烈统一中国的战争。元帝国建立后,蒙古贵族规定“探马赤军”“上马则备战,下马则聚牧养”。据《元史?世祖本纪》载: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元世祖下令:“河洛,山东居天下腹心,则以蒙古探马赤军列大府以屯之”。从此以后,就有一部分回回军士过着兵农合一的生活,并在“社”的编制下,逐渐由“兵农”转为农民。现在山东省境内有许多回族聚居的村镇,仍保持着编民屯垦的称呼。如无核县的五营;阳信县的六营,大、小营;济阳县的刘家营、马家营,泰安市的前营;甄城县的军电,禹城县的韩家寨;齐河县的老寨子、小寨子。陵县的亚虎寨、柳福寨以及冠县的七甲、八甲等,就是原来屯垦定居的例证。
这些长期过着军屯生活的回族人,到了明朝还部分地被统治阶级使用。那时,也被称为“鞑子兵”。当时为了安排回回官兵的眷属,在平原县专设了一个回回村,即现在的“达(辙)官营”。
迁徙山东的回族人,除达官贵族携带眷属外,其余的军士、编民、商人等和部分宗教职业者与当地汉族女子通婚繁衍后代,才定居下来。这也是构成回回民族的重要来源。
(三)因更换朝代泯名隐姓而来的。益都杨、赵二氏系元末、明初由北京迁来的。其原因是明太祖驱逐元顺帝,收复大都(今北京)后,下令“都人”(北京仕官的后裔)一律南迁,有的迁入山东。据益都县《杨氏世谱》载:“至大明洪武元年,兵取大都,大将军令都人南迁,六世祖遂协(携)莫苏及二女奔青州。……以尝居举市,易姓为羊,复改为杨。”杨家在青州(今益都县)落户是被迫迁来的。徙居后隐姓埋名,甚至两代都不读书,以农耕为生。至明正德时,杨家才出了一个有才学的人,名杨应奎,举进士,先后任陕西林洮和河南南阳的知府,因得罪嘉靖帝被革职归里。益都赵氏是纳速拉丁的长子伯颜的后人,伯颜在元朝官至荣禄大夫,中书省平章政事,拜左丞相,封淮王。元灭宋后;搜缉皇室赵姓极严,姓赵者为避祸纷纷改姓,元宪帝为释民惧,乃将当时执政的平章政事伯颜赐姓为赵。回族中之有赵姓,即由此始。元代伯颜族人因仕官就有至青州者。元被灭后,赵氏奉命南迁至青州。
(四)在明、清统治阶级“分而治之”政策下被迫东迁的。历代统治阶级对回民防范甚严,限制回族自由居住,更不准他们过度集中,因而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状况。西北起义的部分回族被迫迁到山西后,又由山西迁居山东。济南《金氏族谱》记:原系山西人氏,先迁入长清县小合庄,时在明朝初年,祖以农耕为生,后人以军功发迹。鲁西南地区的回族人,大都由外省迁入。菏泽马氏为两宗:一宗自山西省洪洞县迁人,称郸城马;一宗自湖北省武昌迁入,称曹州马。
(五)外籍人归化为回族的。德州市北营村的回族温、安二姓,原系菲律宾人。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苏禄国(现菲律宾一部分)的苏禄东王巴都噶?叭嗒刺率领庞大使团到北京访问,归途中病逝于德州附近。永乐皇帝命按王礼厚葬于北营村,留下王妃和次子温嗒刺、三子安都鲁等守墓,因之定居下来,娶妻生子,直到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才正式加入中国国籍。后人遂取温、安二姓。因他们信仰伊斯兰教,生活习惯又与当地回族相同,加上与回族通婚关系,便成为回族人。
此外,因黄河水患或天灾人祸被迫徙居山东,而形成回族世家的也很多
三、山东回族的斗争史
明、清统治阶级一方面利用少数民族充当兵役,到处征战,另一方面采取“分而治之”的手段,迫使回回民族大批迁徙流亡。回回民族中除一小部分上层人物外,绝大多数深受歧视、凌辱。在清朝的官府文书中,常把“回”字加上“#”旁,以示回族“不侔于人类”。回族中也有受压迫而改变其民族成份的。如乐陵县铁家营铁氏,本是回族旺户,在清朝因与李国老发生争讼,一部分人为避免杀身之祸,被迫改变其民族成份、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而成为汉族。其余则迁徙他乡,至今仍是回族人。
政治上的歧视压迫,激起了回族群众的强烈反抗。自明代起,山东回民就参加了反抗统治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斗争。公元一八六一年,宋景诗在鲁西一带领导黑旗军起义,当时朝城县(今宰县)张鲁镇的回民组成“西域回回大队”,加入了黑旗军的队伍,共同对清军作战。与此同时,鲁南的幅军也有回族人民参加。如费县回回李八率领群众于公元一八六一年攻打民团就是一例。
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战争中,有不少回民创建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费县回回将领左宝贵,原是清朝的总兵,公元一八九四年,中日战争在朝鲜发生后,他带兵镇守平壤,连战四昼夜,亲自发炮,杀伤很多日本侵略兵。后因寡不敌众,战死疆场。&
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山东回族革命斗争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山东回族先进分子和爱国青年积极参加了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其中最优秀的代表便是回族女青年郭隆真(河北大名人)。她曾与山东各界代表联合北京的学生代表向总统府请愿,要求释放被捕学生代表和严惩反动军阀马良。后在青岛纱厂从事工运时,惨遭反动军阀韩复渠杀害。
公元一九一九年,济南回民马云亭等人,激干爱国义愤,在回民中组织“山东回教救国后援会”,下设许多“救国十人团”,进行反帝爱国活动。马云亭与回族来春泰、朱春祥兄弟二人一起不幸被马良逮捕杀害。当时在天津的周恩来同志曾发表了文章,谴责反动派的罪行,声援山东回民的正义爱国行动。
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领导下,回族人民除与汉族人民一起参加革命斗争外,还组织少数民族武装,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事业贡献了力量。
一九三o年前后,泰安周围各县、鲁北的无棣、盐山等县的回族村庄以及枣庄煤矿区,先后建立了党的组织,开展了革命活动。“七七事变”后,广大回民积极参加抗日战争。当时渤海一分区回民支队有一千三百多人,二分区回民大队有一百多人。临沭县建立了伊斯兰大队。鲁中地区、泰运军分区组织了回民主力连和回民基于大队;在沂水、沂源成立了回民警卫连,在东平、朝城、定陶沙海、菏泽马埃、沂南大成庄等回民聚居村,建立了回民游击队。在郯城县马头镇还建立了伊斯兰抗日协会。马本斋领导的冀中回民支队,英勇抗日杀敌,转战冀、鲁、豫边区,战功卓著,多次荣获上级嘉奖。一九四四年二月七日,马本斋同志不幸病逝,安葬于宰县张鲁镇。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回民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全国闻名的铁道游击队政委张鸿仪,就是枣庄回族人,在~九四五年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肥城县县大队副大队长米英俊,回族,上级为表彰他的抗日功绩,县大队被命名为“朱英俊游击队”。其他,还有八十多岁高龄深入虎穴与敌顽强斗争的回族老英雄马东;有著名的神***手、抗日民兵队长金维三等。
抗日战争胜利后,一九四五年九月,成立了山东省统一的回民团体----“山东省回民协会”。之后,相继建立了鲁中、鲁南、渤海、滨海四个分会。还有两个支会十二个城镇会和七十四个村会。在扩军、参战、支前中都作出了贡献。
四、建国以来山东回族的发展变化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九八五年已经建立了益都县云峡河回族乡;淄博市临淄区金岭回族镇;莘县张鲁回族镇;曹县侯集回族镇和济阳县店子、辛集回族乡以及菏泽马坡回族乡等共七个回族乡、镇。还培养了一批回族干部和工人。据不完全统计,山东省回族干部已达五千多人,有回族工人四万二千多人。
山东回族聚居地方和单位,都改变了回族过去贫穷落后的经济面貌。例如,济宁市新华皮厂是一九四九年由几十名失业的回族皮毛工人组织起来的生产自救的皮袄加工组。现巳发展成为拥有六百多人的半机械化生产的皮毛业先进单位,产品畅销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为国家换取外汇达五十多万元,荣获国家“名牌”产品***,受到山东省人民政府的表扬。淄博市金岭民族镇金南回族g委会解放前是一个出名的“穷回回村”。解放后,他们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但由于单一的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缓慢。党的三中全会以后,该地有了显著的变化。目前,全村有1,236户,4,247人。由一九八一年农副业总收入的一百五十多万元,人均分配186元,到一九八五年全年总收入为4,223,474元,除去税金、公共提留部分外,分配给居民2,633,818元,人均分配达620多元。一九八三年因30万吨乙烯厂占地,农民改为城镇户口后,已有回族中、青年700多人就业成了产业工人。全村现有皮毛厂、清真糕点厂、面粉加i厂各一处,拥有汽车12部(其中个人有7部),拖拉机48台,马车110辆,电影机壹套。建新居民房2500间,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居民住上了新砖瓦房。居民自行车有两千多辆,电视机有700多个,60%的户有了电风扇,40%的户有了缝纫机。家家购置了座钟、挂表、收录机。孤寡老人住进了舒适的敬老院。全村出现一派喜气洋洋、蒸蒸日上的新局面。&
德州地区是全省回族人口最多的地区,有近七万人。全地区回族村镇一九八四年粮食生产总产量六千三百一十八万七千斤;棉花总产达一千零七十九万二千斤,农、副业总收入达四千七百七十八万三千元:粮食人均占九百八十七斤、棉花一百五十三斤,比一九八三年人均增加粮食一百斤、棉花四十三斤、钱七十七元。&
潍坊市益都县回族人口一万六千八百多人,二十四个聚居村庄和两个街道居委会。该县一九八五年经济收入比一九七八年翻了一番多。他们新上综合经营项目一百五十多处,总收入一百四十一万二千多元。出现了“两户一体”五百一十多户。该县回族还兴建了清真罐头厂、回民罐头厂、回民糕点厂等乡镇企业。益都清真罐头厂是一个村办厂子,由三个回民村联合筹建。一九八五年完成产量400吨,总计达170万元,纯利润达十万元。该厂生产的红烧牛肉罐头,被评为“省优”;鸡、鸭罐头被评为“部优”。红烧鸡罐头荣获一九八五年全国一等奖。行销新疆、内蒙、宁夏、黑龙江和云南等地。为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民族经济,山东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采取了重点扶持的政策、措施。五年来,拨给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共四百多万元,地方财政及各主管部门也给予大力支持,促进了回族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又必然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山东回族聚居的地方,文教卫生体育事业日益繁荣。据统计,一九八五年在校回族学生:小学(包括幼儿园)有三万五千七百多人;中学(包括中专和技校)有一万四千多人;大专二百一十人;总数达四万九干九百多人,是建国初期的六倍还多。济南、淄博、莘县、陵县、益都县等地的回族儿童入学率已超过全省学生入学率的平均水平。山东省大、中、小学中,有回族教职员工三干五百多人,其中教师二干六百多人,是解放前的六倍。全省已恢复和新建回民中学三十多处,回民小学六十多处。&
山东省回族对全省的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山东省美协副主席、山东省艺术学院副教授、回族国画家黑伯龙先生擅长山水,写意泼墨浑厚,颇有造诣。他的作品已被北京中国美术馆、山东省博物馆收藏。已故济南回族书法家金荣,写魏碑而不拘泥,独具一格,尤善榜书大字名著齐鲁。山东大学回族女讲师马瑞芳荣获1981年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散文一等奖。回族著名举重健将马文广,在第八届亚运会上荣获九十公斤级挺举冠军。杨营林也荣获跳伞全国第一名。一九八六年全省少数民族书画展览,在180件作品中,回族作者的作品占了150件。30名获奖作者中,回族作者占了80%。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