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傻钱多速来到蛋疼的人啊!~!~!~~

经济学家喜欢“理性”而不喜欢“非理性”,并不是没有理由的,Money Pump(直译过来是“金钱泵”,意译一下叫“人傻钱多速来”)这种奇怪的现象就是其中之一。

Money Pump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一个偏好不满足传递性的人:比方说,有个人喜欢苹果胜过橘子,喜欢橘子胜过西瓜,喜欢西瓜又胜过苹果,那么他的偏好就不满足传递性——苹果胜过橘子,橘子胜过西瓜,那么苹果应该胜过西瓜才对。

具体来说,如果这个人对这三种水果的喜好程度满足这样的条件:苹果>(橘子 +1 元),橘子>(西瓜 +1 元),西瓜>(苹果 +1 元),再不妨假设一开始他有 100 元钱和一个橘子,那么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把他的 100 元钱都“泵”出来:

(1)提议进行交易“一个苹果换一个橘子 +1 元”;

(2)提议进行交易“一个西瓜换一个苹果 +1 元”;

(3)提议进行交易“一个橘子换一个西瓜 +1 元”;

(4)不断重复(1)~(3)

在这个过程中,每次交易对他来说都是合算的,但是每经过一轮(1)~(3),他手头仍然是一个橘子,但是钱却少了 3 元。

由于这种现象实在太过违背常理,因此经济学家要求,理性人的决策过程应当满足传递性(这是 Order Axiom 的一部分),反之,如果我们发现有人在决策过程中出现了违背传递性的现象,就可以说这个人是“非理性”的了。

bet”,有正概率拿到一个很大的收益),第三种是有 0.7 的概率拿 7.5 美元,0.3 的概率拿 1 美元(称为“p-bet”,有很大概率拿到一个正收益)。实验的参与者当中,有 51% 的人在 p-bet 和 $-bet 中选择 p-bet,有 88% 的人在 sure bet 和 p-bet 中选择 sure bet,有 70% 的人在 $-bet 和 sure bet 中选择 $-bet,这在总体上违背了传递性;在个体层面上,也有大约 30% 的参与者的选择违背了传递性。

在跨期决策中,Money Pump 同样也会出现,这次出现的原因是时间不一致性(Time Inconsistency)。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样一个小实验:如果让一个人在今天拿到 100 元和明天拿到 101 元之间进行选择,他往往会选择今天拿到 100 元;但是如果让他选择在一年后拿到 100 元和一年后加一天拿到 101 元之间进行选择,他往往又会选择多等一天拿 101 元。这就违背了时间一致性,因为等到一年之后,这个人面临的选择就是“今天拿到 100 元”和“明天拿到 101 元”,这时他的选择就和一年前相悖了。

一个简单的解释就是,人们具有 present bias,换言之,就是认为今天特别重要,明天相比于今天的重要性(折现)比后天相对于明天的重要性要低得多。为了保证上述选择不相悖,这个重要性的递减程度对于没有 preset bias 的人来说应该是每天相同的,这种折现方式称为“exponential discounting”,因为它可以写成“”或者“”这样的指数(exponential)形式;而具有 present bias 的人,重要性在今天与明天之间有一个巨大的落差,之后逐渐恢复正常,这种折现方式称为“hyperbolic discounting”,因为它的一般形式是 ,这个函数表示的图象是一条双曲线(hyperbola)。

Hyperbolic discounting 的一般形式比较复杂,我们通常采用一个简化版本:明天的重要性是今天的  倍,之后每天的重要性都是前一天的  倍,并且满足 。这个替代品可以提供计算上的便利,而且通常不会影响到我们试图从模型中获取的结论。

即使在具有 present bias 的人当中,还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种:一种我们称为 Naive,这种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 present bias,因此他们在每天做计划的时候都觉得明天自己一定会按照计划实行,然而事实上第二天他们又会重新进行计划;另一种我们称为 Sophisticated,这种人意识到自己有 present bias,也知道今天做的计划到了明天会重新进行规划,因此他们会先站在未来自己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然后反推今天应该如何制定计划。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定义介于两者之间的 Partial Naif,这类人对明天的折现实际上是 ,但却“以为”自己对明天的折现是 (这个“以为”体现在他以 Sophisticated

举个例子:吃冰激淋很爽,但是一口气吃太多冰激淋会拉肚子;假如现在可以选择是买小盒的冰激淋还是买大盒的冰激淋(小盒分量的 2 倍,但比买 2 个小盒便宜):一个没有 present bias 的人(方便起见,以后简称 E 同学)会买大盒,同时按照计划一天吃一份;一个 Naive 的人(N 同学)会买大盒,制定计划打算一天吃一份,但是实际上买回去之后就把两份都吃了(因为他更注重当下),结果第二天就拉肚子了;而一个 Sophisticated 的人(S 同学)将会意识到,如果买了大盒,自己回去之后一定会把两份都吃了然后拉肚子,因此他索性选择买小盒。

现在说回 Money Pump,先提个小问题:在这三类人当中,哪一类会成为 Money Pump?

***是 S 同学,因为 E 同学没有时间不一致性,将会遵循自己的计划行动,N 同学虽然有时间不一致性,但是每一期他都“觉得”自己做的是最好的并且以为未来都会按照计划进行。只有 S 同学意识到未来的自己不会遵循自己的计划,因此愿意付出一定的代价来纠正未来的自己的行为。

假如 S 同学决定去健身房健身;如果他决定今天去,需要付出一个费用 C,但是从明天开始的每一天他都能从今天的锻炼中获得一个收益 V,持续到永远;当 、、C、V 满足一定条件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S 同学会发现今天去健身房不划算,因为他非常看重今天,而今天要付钱,明天才开始获得收益,折合下来的总收益是负的;但是,如果明天去健身房,那么是划得来的,因为对于明天的行动他没有 present bias,折合下来的总收益是正的。

但是我们知道,如果他今天不去,那么明天他也不会去——因为原本的“明天”变成了“今天”了,他又会告诉自己,今天去健身房不划算,明天去吧;事实上,N 同学就是这么想的,而且他还错误地认为从明天开始每一天都会去健身房,尽管最终他一天都不会去。

S 同学意识到自己一天都不会去健身房,于是他打算扭转这个局面。这时候,健身房提出了这么一项服务:如果你花 K1 的钱购买这项服务,那么从明天开始,如果你有一天不来健身,健身房会对你进行罚款,罚款的额度 K2 充分大以致于你一定会选择去健身房。S 同学将会购买这项服务,因为从今天的角度看,从明天开始每一天都去健身的总收益是正的,只要 K1 小于这个总收益,他就能够从这个服务中获益。

紧接着,“明天”到了。尽管“明天”——现在是今天——去健身房的总收益是负的,但是由于这个负的收益比不去健身房的罚款 K2 相比要来得小,S 同学将会选择去健身房。在健身房门前,S 同学碰到了一个非常有商业头脑的朋友,B 同学。B 同学平时也去健身房,他对 S 同学提出,如果 S 同学付给他一个费用 K3,他可以每天替 S 同学去健身房报到,这样 S 同学就可以不去健身房,同时也不需要担心罚款 K2 的问题。如果 K3 选取得合适的话,S 同学将会欣然接受这个提议,付钱给 B 同学,然后再也不去健身房。

我们尝试代入一下具体数字,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跳过这一部分。

令,,,,,, 

今天去健身房的总收益:

明天去健身房的总收益:

如果不购买服务,永远不会去健身房,总收益是 0;如果购买服务,今天付出 ,之后每一天由于,都会去健身房,因此购买服务之后的总收益是:

于是 S 同学购买了服务。

到了第二天,按照计划去健身房的总收益是

于是 S 同学向 B 同学付钱让他代替去健身房报到。

绕了一圈,S 同学付了两笔钱,最后还是没有去健身房。理论上,这个过程可以继续持续下去:健身房可以再提供一个价格为 K4 的“如果被发现有人替你来报到就罚款 K5”的服务,然后 B 同学可以再提供一个价格为 K6 的“帮你每天消掉 K5 这项罚款”的服务,依此类推;只需适当选择 K4、K5、K6 等等,S 同学将会购买每一项服务,而且最终还是不会去健身房,这就构成了一个 Money

最后,提供一个拓展阅读资料:

    来自中国科协及全国学会每年组织的学术交流会议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组织的学术交流会议(包括国内会议和国际会议)逐年递增,由2004年的2962次,2005年的3193次增加到2006年的3427次。参加会议人次也逐年攀升,2006年达53.9万人次。学术会议何以越来越火?记者调查发现,发论文、拉关系、赚会费,部分国际会议的背后,隐藏着丰厚的利益链条。(《中国青年报》5月10日)

    说起学问,前辈学术大师有太多名言。比如钱钟书先生说: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这无非要表明做学问得耐得住寂寞,坐得起冷板凳。从学术和谋生的关系看,传统观念甚至认为,做学问不足以谋生。陈寅恪先生有言:“我侪虽事学问,而决不可倚学问以谋生,道德尤济饥寒。要当于学问道德之外,另谋求生之地,经商最妙。”

    时代的前行,至少我们的社会已不会任凭潜心学问人衣食有忧。相反,学术项目化、教授商人化甚至使一些学术圈中人,早已因学术经济而有变身学术老板之势了。这算是一种潮流,也算是社会进步带给学术圈的报偿。

    如今,通过组织国际学术会议,交钱即可使学术论文找到跻身国际化的渠道,相应的以捞钱为目的的会议公司应运而生,而一些真假莫辨的“洋专家”更是孜孜不倦于“不在中国开会,就在到中国开会的路上”——免费坐头等舱,住星级宾馆,吃中国美食,顺便游山玩水。如此国际学术会议不仅大大地变味了,而且有关方面显然在大施学术吸金之法,学术项目经手人套国家的钱,会议组织方套学人的钱,“洋专家”尽情挥洒中国的钱,也玩得太邪门了。

    想起一句话:此处人傻钱多,速来。向来寂寞且精明的中国学术圈,何以变成了人傻钱多,让人大玩吸金大法的名利场呢?我看恐怕还是要厘清几个老问题。

    一是学术要慕洋更要崇实。武汉大学副教授沈阳介绍,在一些会议网站的留言或高校相关的学术论坛中,关于一项学术会议是否被EI、SCI(科学引文索引)等收录成为最热门的问题之一,而多如牛毛的会议,大多在其首页的显著位置上打着能被EI、SCI一类检索的头衔招徕与会者,就连一些在校研究生都以“跑会”为跻身EI、SCI之捷径。难道EI、SCI之类真的就是学术研究唯一的价值体现吗?

    二是学术经费要减少虚置的成分。一些国际学术会议不是因为必要而举办,有时简直就是项目经手人太有钱的缘故。比如众多课题或项目经费中,就有专门对于举办学术会议的列支,圈中人一语道破天机:“这也是一笔不能不花的钱。”

    三是亟待建立独立的学术评价体系。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学术期刊,也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学术会议,都要有公开透明的评价体系,以便让人分清良莠,尤其可供相关决策部门参考。

    只有更多的人参与学术打假、揭假,支持真正的学术研究,合力在迷雾重重的学术圈中剪除枝蔓,才有可能改变学术会议变成学术吸金大法的怪现状。

每年这个时候,也就是『2016年最佳车型』之类文章洗劫各大汽车平台的日子里,

给的广告费更多,谁的车就更好』这一车圈亘古不变的充值艺术,将会再次让你体会到价值观被强奸的感觉。

没充值的老板准备充值哦么么哒

而这样的艺术,明显不适合『践行黑车艺术』的发哥:说车好,哪有说车不好有趣儿啊!

每年上市那么多新车,奇葩一抓一大把,在这个万众捧臭脚的日子里,发哥来黑一把,你说应景不应景?

所以,发哥带给你的新年第一篇文章,就是:

NO.1 路虎极光天幕敞篷版

路虎极光,一个本来靠品牌力和外观设计来吸引消费者购买的车系(抱歉,发哥真的想不出来其他购买理由)。

不知道是破罐子破摔,还是压根不重视质量,让捷豹路虎把原本应该放在提升产品力的精力,再次放在了折腾外观上。

从而,一款全新的敞篷版SUV出世了——路虎极光天幕敞篷版

天幕敞篷,窝草,听起来就很屌的名字。

而且综合了SUV和敞篷跑车二者之长,这么天马行空的想象,怎么做到的?

为了折腾成这个『天幕敞篷版』,路虎捷豹在研发和制造上花了不少钱是肯定的。

另外,敞篷的故障率高可是众所周知,加上路虎捷豹质量的一贯尿性...发哥觉得也就幸亏这车肯定卖不多,卖多了说不定还能重获上315晚会的机会。

而且按照该车69.8万的官方定价,加上这种小众车型的市场,感觉用脚都能想到利润完全不能平摊研发成本啊?砸钱玩概念?发哥太愚钝,真的理解不了捷豹路虎的大格局。

不过最让发哥不能理解的是,一个质量如此炸裂的品牌,与其天天换壳+公关+吹牛逼,为啥不把重点多放一点在提高品质上呢?

今年4月,北汽『高端硬派越野车』BJ80车型正式上市,长这样,

正当众泰的设计师拿着皮尺大汗淋漓的活跃于保时捷展台时,北汽微微一笑,『模仿,哥早已炉火纯青』

说到众泰,尽管因为山寨MACAN最近被黑粗了翔,但是其10-16万的定价其实相当合理。

而我们的BJ80,你猜它卖多少钱?

用29万,你可以买到福特的硬派越野车 撼路者,可以买到三菱的 帕杰罗劲畅,还可以买到哈弗 H9的顶配车型+再省2万块。

这个所谓『军车出身』的BJ80,你也好意思卖29万?

说到『军车出身』,发哥看到这个词就想笑。北京吉普212作为北汽最著名的产品,发哥曾经和这款车打过不少交道。212这车本身的设计问题,加上北汽的极品制造工艺,说其『集众多毛病于一身』,可是毫不夸张。

这么说吧,开着212去越一趟野,一路上不出点毛病,那就不是正品北京吉普!

不过,考虑到BJ80主要是卖给PLA作为军车,说不定北汽人家就根本没想把这车在民用市场走量。

哦,如果是这样,卖29万还是129万,就不是发哥管得着的了。

大众近年来的文案处处透出一种迷之自信,从之前凌渡上市铺天盖地的『奢适宽体轿跑』,到今年的『6年了!他们在干什么?』,无不属于此类。

发哥特别好奇,大众的市场部究竟是一群什么样的鬼才,能琢磨出这么传奇的文案?

不过事实证明,这个文案效果还真有效,如果不是『6年了!他们在干什么?』这样一句话,蔚领只会成为又一款朗镜,默默无闻。

而不是被全体汽车爱好者喷粗了翔。

发哥曾在之前的文章中聊过『蔚领』,通过『蔚』字辈命名的方式,向在海外及旅行车爱好者中有极高好评的『蔚揽』(PASSAT B8 旅行版)靠拢;主打跨界旅行车,触达『懂车人士』和『懂生活人士』的G点;定位与朗行朗境都撇开关系...等等市场策略,看上去都是『这车要成功』的套路。

但是将1998年就诞生的PQ34平台拉皮到他奶奶宝来都认不出来,还给出12-16万的售价...一汽大众磨剑六年,就磨出个这?

谁能说这款车能叫有诚意?

哪位大众粉丝心里又没有一丝失落?

以上,就是发哥在新年给大家带来的2016年汽车盘点。

最后,发哥代表又一车给您拜个早年,先祝您鸡年大吉吧!

买车用车问题,加发哥微信:qichemitan

又一车已在汽车之家,知乎,头条,一点资讯开设了专栏,转载请注明作者。

记得关注我们欧~爱你们么么哒~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