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年前龙山文化时期的人物雕像(中间下跪者)
仵应汶雕刻的“唐式观音”
“传承与创新·仵氏家族暨镇平玉雕篇”系列之一
□首席记者 于茂世 文图
2008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水晶雕刻第一人”仵应汶先生将刚刚获悉的消息迫不及待地和嵩山少林寺释永信方丈相分享:新郑沙窝李遗址,198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一队考古发掘的一处8000年左右的裴李岗文化遗址,竟然出土过水晶刮削器!
这是中国在新石器文化遗址中第一次考古发掘出水晶细石器。
这件水晶刮削器被誉为“中国水晶第一器”。
新郑沙窝李村由此而成为“中国水晶文化之根”。
“中国水晶雕刻第一人”仵应汶惊喜的,不只是惊悉“中国水晶第一器”。
仵先生的河南省应汶玉文化研究院,恰恰就在沙窝李村,距沙窝李遗址只有500米!
尽管2006年研究院选址时,他对“中国水晶第一器”毫无所知。
尽管他的“新闻”已是将近30年的考古“旧闻”,他依然收获着无与伦比的惊喜。
释永信的“轮回”说法,更让他心生欢喜。
“法不孤起,仗境而生;道不虚行,遇缘即应。”他深信这是他与水晶的前世之缘,千秋之约。
也许因为缘分未到,他还没能见到“中国水晶第一器”,甚至不清楚它现在“藏”在哪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一队发掘的,在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还是北京呢?”他喃喃自语,“应该移交给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吧!”
仵先生的“消息源”,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一队当年撰写的考古报告——
“沙窝李位于新郑县北约35公里,北距郑州市约15公里,属小乔公社,遗址在沙窝李村,十八里河转弯处的最高台地上。”
该水晶细石器是“加工痕迹明显的刮削器”,“M31:4(该遗址31号墓编号4的器物),为一大而厚的水晶石片,以水晶一端的平坦面为打击面,劈裂面上有显著的半锥体,沿一长边加工成凹凸的刃部,似为具有特殊用途长刮器,长5.8、宽3.9、厚2.1厘米。除水晶制的长刮器外,这里的石片和石器都比较细小……”
水晶比一般石头硬度大很多,更锋利,也更精美。
“中国水晶第一器”无疑是新石器时代最为先进的工具。
佛家的“轮回”,更是当下中原经济区的传承与创新。
仵应汶,出生于镇平县仵氏玉雕世家,琢过辽宁岫玉、南阳独山玉、新疆和田玉、缅甸翡翠等。
他的水晶造像,更是空灵而明澈,刚毅而柔美,是中原文化的赓续与再造,彰显着盛世中国的中原气象。
如果你对财经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