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在北京办理护照,就是垃圾。。。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张小宝:如果上海的一千万外地人消失了……
IT、媒体观察者
关键字: 上海排外上海外地人上海外地人口上海人歧视外地人
【文科博士们忙着讨论而部分上海民众在高兴春节这几天“外地人”终于走了。从马年春节前后开始,一组名为《上海,难得有空》的摄影作品总会在各个社交圈内流传。大年廿九,沪上媒体人宣克炅更是在微博上传图片感慨:“上海今天马路、高架空成这样了。幸福感提升三级,上海市民综合素养突然高了很多。大家开车都彬彬有礼、相互谦让:您先走、不急。高架上外地牌照几乎不见了踪影。”这让在沪上打拼的异乡人们看了心里膈应。
这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大城市的拥挤让人又爱又恨,一方面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完善给予人们极大的方便。另一方面,人口的过度集中造成了资源的稀缺,教育,医疗,交通都人满为患。知乎网友chenqin给出一种有趣的假设:“如果上海近千万的‘外地人’消失了,紧接着产生了结界,只有停留一个月以下的出差、旅游人员和物流能够进出上海。外来人口若想进上海常住,就不行了。那么,上海会怎么样?”
然而,他的结论----离开外地人,“上海就是一座需要学着如何死去的城市”----引发了更多的反驳。本文将双方观点并陈,以求兼听则明。】
图片/@一涯
2013年,上海总人口为2415万人,其中拥有上海市户籍的人口1432万人,外来人口983万人。想要知道上海人口突然流失一半的后果,那么不妨假设这983万人口在一夜之间全部消失,紧接着上海产生了结界,只有停留一个月以下的出差、旅游人员和物流能够进出上海。而外来人口若想进上海常住,就不行了----这个只出不进的结界很重要,如果外来人口仍然能够进入上海常住,这个问题的背景就和春节没什么两样了。
大量人口消失,最直接的影响出现在劳动力市场。按照上海的人口年龄结构以及人口普查给出的从业人员比例,2415万人中正在工作的人口有134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5.5%。其中,本地户籍的从业人员有635万人,外来户籍的从业人员有706万人。也就是说,本地户籍人口有44%在工作;而外地户籍人口有72%在工作。
分行业的情况如下:
上两张图的单位都是万人。从总劳动人口看,外地户籍人员所占比例已经超过半壁江山。分行业看,一些行业已经完全离不开外来劳动力,典型的行业有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77%)、建筑业(74%)、住宿和餐饮业(74%)、批发和零售业(62%)、制造业(61%)。
人口消失一个星期
在以上外来人口占比较多的行业中,和人们生活最直接相关的是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前两者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主要包括家政服务、理发、清洁工、修理维护四类。这三大类行业中,四分之三到八成劳动力是外地户籍人员;如果他们消失,那么首先能让人感觉到的是:
1,许多餐馆因缺少服务员而关闭,不能下馆子了。
2,商店、便利店和超市缺少营业员,超市的收银出口也减少许多,线下购买东西变得很不方便。绝大部分快递员也不见了,网上买东西只好使用仍然有本地户籍工作的EMS,隔天到变成半月到。
3,钟点工消失、没有地方理发、街道楼宇没有人清扫、垃圾筒满溢也没有人清理、修车、配钥匙的地方消失。
这差不多是春节时的上海,但毕竟不是所有外来人口都会在春节时离开上海,因此上面的情况要比春节更严重一些。
人口消失一个月
一些人说,这些现象只是阵痛,上海在90年代的时候没几个外地人,不是也过得好好的?如果某岗位缺人,他就提高工资,自然会有人干。
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在外来人口消失一个月后,许多餐馆关门大吉,而剩下的餐馆在不那么激烈的竞争下,提高了服务员的工资和产品价格,让户籍人口补上了劳动力短缺。有人认为,虽然餐馆减少了,但是吃饭的人也少了,所以短缺的问题不会太严重。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人口随机少了一半,那么这个判断是大致正确的。但问题是走掉的人有72%是生产者,留下的只有44%是生产者。那么外来人口消失必定会造成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尤其是对于餐饮、家政服务来说,外来人口消失,会导致五分之四的供给走掉,但是餐饮和家政的需求减少了五分之四吗?不是,总人口只减少了40%,剩下60%的人还是需要吃饭的。
于是,钟点工、服务员快递和理发师重新出现,只不过价格出现了显著提升,一部分人只好放弃了钟点工服务,下馆子时加付服务费并额外给服务员小费、忍受半个月才到的网购或者在网购时加许多钱选择“顺丰隔天到”、减少理发频率或者自己理发、自己学会擦车和修车----于是就这样过上了北美留学生的生活。
人口消失半年
制造业工人消失五分之三,对大众汽车、振华港机等产品具有差异化的企业,可能可以提高工资招工。但另外一些产品竞争激烈的企业,提高工资则意味着失去竞争力,例如外来员工超过20万的广达上海制造城,可能可以收缩流水线支撑个半年,但时间更长,也会难以为继。在哪儿生产不是生产呢?大量制造业企业会选择关闭上海的厂,转移到其他劳动力充裕的地方去。不仅劳动力价格上升会带走企业,企业本身的流出也会带走许多企业,例如一些企业虽然苦于上海市的高工资水平,却因与上下游企业进行低成本运输的集聚优势才留在上海,但如果相应的上下游企业流出上海,这个优势消失了,剩下的企业就会加速流出。
此时的上海,是一个劳动力不足且资本严重过剩的地区,资本过剩,就会导致低回报,而资本的流动性很大,一旦无法得到应有回报,就会选择流出,资本外流的过程直到人均资本存量与之前相同的情况下才会停止。以制造业为例,上海市2013年共有9075家销售额在2000万以上的企业,他们贡献了870亿***,450亿企业所得税以及912亿营业税,扣除上缴国库的比例,仍然为上海市贡献了1300亿的利税,略少于上海市总税收收入的一半。如果这部分收入突然减少60%,会导致财政收入一下子变得捉襟见肘。当然,由于人口减少,需要公共服务的人员也减少了,所以乍一看起来利税减少的负面效应竟然也没那么可怕了。
人口消失一年
2013年,上海市共出让1230亿元土地。有了未来数千亿元土地出让和土地回报的抵押下,加上杠杆,2014年,上海市各级政府负债5194亿元,其中3704亿银行贷款、826亿建设-移交项目以及360亿政府债务。土地价格上升,政府可以卖地赚钱;有了土地做价格稳定的抵押物,融资平台公司可以贷款,可以借新债还旧债;商业发达,租金充沛,政府就可以稳稳地接手BT项目而不用担心无法付钱。
这一系列美梦,得有一个基础,那就是土地价格需要保持稳定。但是在人口消失的前提下,一系列连锁效应逐渐产生:
1,建筑工人减少四分之三,原本一年可造好的商住楼,需要五年竣工;原本三年不到即可修好的地铁,需要十年才能竣工,商业用地产生回报的期限拉长。便利店、餐馆减少70%,商业设施无法获得租金回报。商业用地的吸引力下降。
2,消失的1000万外来人口,每户2.49人,约有400万户家庭。这些家庭中,拥有自己房产的仅有12%,除去居住单位住房的人口,还有70%左右需要租住私房,根据2012年上海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每个租住私房的家庭平均每月缴纳房租月658元。也就是说,每年支付221亿元的房租。这部分房租消失,导致一些贷款购房的家庭无力偿还贷款,开始抛售房产,居住用地的吸引力也下降。
3,制造业企业流出60%,许多工业用地荒废,转卖却无人接手,只好继续压低价格。工业用地价格下降。
这三个现象加在一起,土地便失去了价值。一旦土地失去价值,上面所说的一切都成了泡影,政府会卖不出地,也无法用土地抵押贷款。2014年,上海市政府的欠款5194亿需要在一年内归还四分之一左右,也就是1300亿。而上海市的总税收原本是2700亿元,劳动力减半、企业大量关停后,税收减少至少一半----也就是说,上海市一年的税收,不考虑任何***工资、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全部用来还债,也才刚刚好收支相抵。而如果不还债,又无法展期,上海市政府可能就此破产。
人口消失三年后
把博物馆、动物园、地铁运营权以及各种上海市国资委下属企业全部卖掉,再使用各种各样的办法,上海市政府最终偿还了五千多亿债务。松江、奉贤、青浦和嘉定四区人口减少6至7成,原本在这四区的工业企业也关停过半,通勤需求大幅度减少,由于仍然需要节省开支,政府无法维持大范围的公共交通,于是只有中环以内才有稳定的公交地铁和不那么残破的道路。
由于郊区人口密度下降,商业活动无利可图,会向人口密度仍然比较高的市区转移。因此,一部分原本在郊区居住的人会向市中心区域迁移,另一部分无力搬迁者,则继续居住在没有商业活动、没有公共交通也没什么人烟的中环外。
三年后,上海重新变成了一个稳定的城市,虽然城市竞争力下降,虽然产业出现了大失血,商业和服务业也不再像先前那样发达,虽然国际大都市的地位不再,但是上海仍然挺过来了,仍然可以继续运转。但是,这样真的能持续下去吗?
人口消失三十年后
当前,上海市户籍人口的老龄化比例高达27%。2010年以前,上海市城镇养老保险并不覆盖外来人口,养老金收入每年上升14%,在2010年达到了707亿元。2011年,由于纳入了外来人口加入养老保险的缴纳行列,上海市的养老金收入骤升28.5%,至909亿元。随着养老保险在外来人口中的覆盖面扩大,2013年,养老金总收入已经上升至1437亿元,平均每年上升27%。外来人口的补充极大地缓和了老龄化的压力。
突然间,外来人口全部消失了,这将使得上海的养老金立刻出现超过400亿元的缺口,由于税收减少,政府无力进行财政补贴,上海市的老年人口退休金需要下降三分之一才能保持社保金的收支平衡。在极重的养老负担下,年轻人更加无力生育,上海的极低生育率0.7可能会保持下去。按照这个生育率,在35年后的2050年,如果退休年龄不变,上海将会只剩下770万人,其中400万退休人口,145万工作人口。这是什么场景呢?如果想要深刻体会,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那时,上海就是一座需要学着如何死去的城市了。
注:人口数字来自、、、养老金运行数字来自、、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
chenqin此文在网络上引起较大反响,下文作者、微博网友@Alex_CMP 便是其中之一。他推算的结论是“这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没了谁地球就不转的事。没了外地人,上海如果还是能有海纳百川的精神,我们照样可以吸收各种外国人补充进来,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就如同香港的菲佣,台湾的外劳。”咦?外国人就不算外地人了?还是来看文章吧。
“上海如果少一千万所谓的‘外地人’会怎么样?”的另外一种可能
微博网友@Alex_CMP
对于《上海如果少一千万所谓的“外地人”会怎么样?》的文章,一部分上海人(还有几个北京人)对此发出了“求饿死”的呼吁,也有些外地人(相对北京上海而言)顿时觉得有了底气,大有离开了外地人北京上海就要饿殍满地,垃圾成山的感觉。我不是经济学人,不过作为一个认真的摩羯星人,试着推演一下另外一种可能,供大家参考。本文的目的在于提供另外一种想法而非挑起或回应某种地域之争。
根据上海统计局的统计年鉴(2014版)2013年,上海常住人口为2415万人(常住人口与总人口有所差异),其中具有上海户籍的1432万,也就是外来人口983万人。这一数据与上文一致。假设这983万外来人口一夜之间全部回了老家(物质不灭定律),紧接着上海产生了结界,外来人口只能在上海停留少于一个月,但不能常住。物流能出入上海。(条件与上文假设相同,顺便说一句,我将无耻地引用上文的图表)。
如同那一种假设中所言,大量人口的迁回,最直接的影响出现在劳动力市场。如果上文的表格是正确的,那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分行业的情况如下:
上两张图的单位都是万人。典型的行业有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77%)、建筑业(74%)、住宿和餐饮业(74%)、批发和零售业(62%)、制造业(61%)。
首先我们我们应该确认的是需求降低了,因为人口从2415万降低到了1432万。对于任何一种服务,比如垃圾处理,理发,外出下馆子,这样的需求减少了。尽管这么计算并不公平(比如外食的比例,外地人应该高于本地人),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大概以59.29%作为一个参数来估算。
也就是说在上表中,外来人口占总就业人口不足40%的行业,基本上都不会受到冲击,这点似乎可以站得住脚,那么外来人口超过40%的行业里,比如上文提出的“一些行业已经完全离不开外来劳动力,典型的行业有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77%)、建筑业(74%)、住宿和餐饮业(74%)、批发和零售业(62%)、制造业(61%)。”,上海可以有怎样的应对之策呢?
人口消失一个星期(瞬间冲击)
如同很多年来的迷思,北京人上海人,离开了外地人,春节过后,当外地人又来的时候,是不是饿殍满地了呢?让人失望的是,人不吃饭七天就得死,可是春节一过,北京人上海人和这个国家的一部分人一样,需要担心的是摄入营养过多,都愁着该怎么减肥。
1. 的确会有很多餐馆关门,但是生意好的店家还是会继续营业,所以还是能有馆子可以上,当然,会需要等比以前长约一倍的时间。(餐饮业和住宿业74%,26%的产能对59.29%的需求)这给了北京人、上海人更多的机会在家和家人一起聚餐,让朋友尝尝自己的手艺。减少外食中食入地沟油、黑心食品的几率,或许对于人口寿命增长略有帮助。
2. 商店便利店和超市(批发和零售业62%,38%的产能对于59.29%的需求),营业员是减少了,但很明显的,并不会出现超市的收银出口减少了许多这一概念,等待的时间只是原来的1.56倍而已。比起餐馆好了很多。
3. 钟点工消失,这的确是个问题,但是一周似乎还是可以克服的,对吗?但是这春节的一周过去了,北京和上海的垃圾堆成山了么?从“空城”变成“垃圾城”了么?似乎并没有。
今年的春节和过去的春节一样,每一年都让某些“外地人”失望地看到北京人上海人居然都没有饿死,垃圾也没有围城。
接下来自然就是一个月了。如同上文所言,一些人说这就是阵痛,我正是这一些人中的某一个。上文分析的“尤其是对于餐饮、家政服务来说,外来人口消失,会导致五分之四的供给走掉,但是餐饮和家政的需求减少了五分之四吗?不是,总人口只减少了40%,剩下60%的人还是需要吃饭的。”,这话的一部分我之前也提到了,但是请不要搞错,60%的人还是需要吃饭的概念与60%的人必须下馆子吃饭是不一样的。除了下馆子,还是有别的地方可以吃到饭的,比如家。
家政服务会是一个问题,当然,钟点工还是会出现的,价格或许会提高,或许一部分人就会放弃请钟点工自己干活。但是还不至于出现下馆子还需要加付服务费+外加服务员小费,有那钱,不会自己下厨么?网购的时间或许会有所延长,但未必会出现半个月才到,请仔细看表二,在物流业,60%以上的就业人口是本地人,当需求降低带来营收降低的时候,哪怕是EMS,也得考虑下效率吧隔天到吧?
接下来是半年。
当制造业工人消失五分之三的时候,上海的确会受到冲击,对于那些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的确会难以为继,不得不结业离开上海。然而我们却应该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收益率高么?如果收益率不高,那么让其迁移到内地,对于上海而言,又有何损失呢?如果收益率很高,那么在没有外地人的情况下,加高工资请上海本地人口就业,也的确可以作为一种选择。与此同时,随着生产自动化技术的提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机械代替人工的做法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如果考虑到外来人口的素质及流动性因素,采用自动化技术或许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不是么?
顺便说一句,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工作收入约为中国的一半甚至是四分之一,已经有很多的企业将他们的工厂移到了这些国家去降低生产成本,但为什么还是有企业愿意忍受中国,特别是北京上海的高工资水平呢?不外乎是北京上海的高素质劳动力与中国这个市场,如果单纯为了劳动力充裕,那些企业可以直接跳过外地,而搬到外国去,不是么?
此时的上海,或许将如上文所言,是一个劳动力不足且资本严重过剩的地区,这些资本或许也将成为上海最大的优势。如果这些资本用于投资甚至是外国的企业,也同样可以对上海的经济带来正面的影响,就如同日本,企业难道因为投资中国就不把利润汇回母国了么?那么那些收入作为收入难道不需要缴纳税收么?(作为税法素人,愿行家指教)。
再接下来是一年。
建筑工人减少了四分之三,的确是个问题,但是上海的需求也减少了不是么?如果只有59.29%的需求,那么产能就算降低到25%,也就大约多了一倍多一些的时间吧?何来“原本一年可造好的商住楼,需要五年竣工;三年不到即可修好的地铁,需要十年才能竣工”,这一计算的依据又是什么呢?何来这三到五倍的差距呢?
的确地产会受到影响,但是这些带来的又是什么呢?
当上海的居住需求减低为原有的59.29%时,上海的居民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获得居住房产,人均居住面积会上升;
上海的商业地产在中心城区的部分早已成熟,现在发展的商业地产主要在郊区,甚至是远郊,这些商业地产在现今尚未成熟之时,就来谈吸引力,似乎也是一个笑话不是么?
至于工业用地,60%的外来人口返乡并不表示60%的企业会迁移,上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根据上海统计局公布的对178家出口为主企业的统计,其中136家(76.4%)为劳动密集型。如果根据这个数据来推算的话,实际会考虑迁移的企业还不足五成吧?当工业用地变的更为廉价时,那么制造业的成本就进一步下降了,工厂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大的用地,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不是大好时机么?
上海的土地或许会贬值,或者更应该说是回复到正常值,正如此前所言,由于只消失了一年,还谈不上什么大量企业关闭,税收减半,另外根据上海市财政局公布的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中所提到的,“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85.6亿元,全市可以安排使用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5177.1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23.4亿元” 从这份预算执行情况中可以看到,上海除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其中税收作为收入部分)以外尚有,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2532.7亿元及全市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总计79亿元。这些钱在上海的公共预算需求大幅降低四成后,维持个几年清偿旧债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事?不是么?
终于三年这个日子还是要来的……
如同之前超级乐观的我的妄想推算,靠着老本,上海就能还上旧债,上海的企业中那些人口密集型的也终于该自动化改造的改造,该搬去外地外国的也搬走。的确,上海的财政收入开始减少了,但随着人口的减少,需要对通勤交通等支出的公共预算大幅下降,随着工业园区的集中,更简单的通勤方式将会取代现有繁复的交通线路,城市的居民将不再需要忍受每天早上挤在沙丁鱼罐头般,甚至是有尿渍尿骚味的地铁里就能上下班通勤。这算是残破的道路么?
由于郊区人口密度的下降,的确人口就会向市区转移,请不要忘记,在上海这座位于长江三角洲鱼米之乡的城市,还有近50万人的农业从业人员(上海年鉴中指出2013年从事农林渔牧业的人口约为49.3万人)。这50万农业人口通过政策指引,其中的一部分可以变成城市工业服务业的从业人员,缓解劳动力需求,剩余的部分通过引入高效机械化生产,他们的收入甚至会超过一般的企业工人,这一猜想的理论依据为《江城日报》的某篇报道:“一个普通农民一天能收获0.1公顷的水稻,而一台大型收割机一天至少可以收获2公顷以上;在程序上,人工收割需要经历割、收、捆、运等多道工序,而利用水稻收割机则可以***完成,随时收割随时装袋;在价格上,人工收割每亩180元左右,机器收割每亩150元左右。”
由于郊区人口减少,工业土地的需求量也将减少一部分(同时工业园区集中),带来的是大面积已经完成平整的土地,上海的地形,也适宜大面积的机械化耕作(如同美国日本的现代化农业)。日本的农业就业人口根据总务省2009年的调查,约为就业人口的3.7%这一数字与上海的接近(上海2013年为4.08%),上海的农业工业乃至服务业尽管减少了数百万的人口,但是似乎仍然可以位居国际大都市之列,根据(global city)的一般定义及2012年GaWC排名来看,作为Alpha+级别的全球城市之一,上海和其他城市人口比较如下(均为万人,后为年份):上海(),香港(723,2014),巴黎(),新加坡(518,2011),东京都(915,2014),悉尼(475,2013),迪拜(210,2013),由此可见,人口并非决定国际大都市的因素,是否能成为国际大都市,取决于这个城市对整个国家的贡献,乃至对世界的影响。
上海作为一个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具有最好的法制环境,行政成本及高人口素质,或许这才是吸引那些国际性大企业入驻的原因,三年里,我相信中国能再造十个像上海这样规模的城市,但是人口素质的培养不是三年五年能解决的,而没有这些人的存在,高楼大厦也只是一堆钢筋水泥罢了……
最后终于终于要等到三十年后了……
正如我们所知的,养老金目前就是一个现在就业的交钱给已经退休的人的过程,那么这些外来人口在上海缴纳的养老金,难道就不用归还了么?用一句成语,似乎叫做寅吃卯粮。的确上海的养老金随着人口的减少会减少,我不太明白这个400亿元的缺口从何而来,难道是1437*27%=387.99中推算而来的么?如果是,那么我就疑惑了上海养老金的增长全部来自外来人口么?
如果没有记错,养老金缴纳的基数是上一年的平均工资,那么翻看上海统计年鉴“表3.8 职工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我们可以发现,在2010年前,上海的平均工资增长约在10%左右,而2013年(5087.26)对于2012年(4041.68)而言,上升了约25.87%,即使养老金的收入数据是正确的,又怎么能看得出是外来人口贡献了这全部的27%呢?事实上在外来人口为主的行业里,诸如上文反复强调外来劳动力占绝对优势的建筑业,餐饮业,理发和家政服务,乃至快递行业,缴纳养老保险的比例高么?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么?这个公道自在人心,愿有数据的拿来出让我长长见识。
上海的确步入了老龄化,但是当上海不再有外地人进入,通过政策的指引,出生率自然会有所提高,随着二胎化在上海全面铺开,相信在三十年后,上海的人口少子高龄化的现象或许还会有所改善,这又会是一个怎么样的场景呢?
作为一体两面的讨论,当这外来人口983万人突然移到了上海以外的中国某地的话,事情又将如何呢?
人口回去的第一个星期
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大家欢天喜地的包一顿饺子,这差不多就是春节的样子吧?
人口回去过了一个月
各家的老妈都该催着孩子出门去工作了,老赖在家里工作也不是回事啊!但是突然,他们却发现,上海回不去了,那怎么办呢?另外找一份工作吧?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的统计数据,全国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为926万人,哇塞,这回去的983万人里,706万人(且不论是不是城镇户籍)就需要和原有926万登记的失业人口以及每年毕业的700万大学生去竞争工作岗位,要么是中国经济每年大发展每年14%增长带来如此众多工作岗位,要么就是工资大幅降低,失业人口骤增。
人口回去一年
能找到工作的总是能找到的,虽然工资比起上海来,平均水平是下降了,但是还是能有所收益的,托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内迁,就近还是可以找一份工作的,只是收入少一些罢了。毕竟机械化生产的成本要低于手作,不然也就不存在工业革命了。
三年五年十年这种就不去推论了。
说个推算的结论吧,这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没了谁地球就不转的事。没了外地人,上海如果还是能有海纳百川的精神,我们照样可以吸收各种外国人补充进来,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就如同香港的菲佣,台湾的外劳。上海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很多人能在这个城市得到他们家乡所给不了的机会,外来人口对上海发展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离开了上海这个平台,他们还能有这些贡献么?那恐怕就得打个问号了,毕竟如果能建设家乡,也就不用几百上千万人背井离乡的去建设他乡了,不是么?但是来到上海,入乡随俗似乎远比自称建设者要好得多,至于那些都没有来过上海工作过就整天嚷嚷着离开外地人,上海就是空城的,我只能说“呵呵”。
给所有热爱上海的上海人、北京人、外地人拜个晚年!祝大家身体健康!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陈佳静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