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世界!!!T-34,不三不四的意思,vk...

帖子主题:完美的战争利器 T-34中型坦克
共&10272&个阅读者&
军号:1275258 工分:4060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完美的战争利器 T-34中型坦克
文章提交者:zylmack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172-0-1.html
前几天发的我的大爱,今天来发下被称为“雪地之王”的T34当时在坦克世界中玩到过T34,感觉很一般甚至感觉很坑的,感觉什么都不行,火力机动都一般。一直到T54还行。不过毕竟是游戏么,吧当真的。哈尔科夫工厂著名设计师科什金的杰作。塔西诺夫为其设计了车身,采用革命性的斜面,防护能力大为提高。T-34坦克不仅继承了BТ坦克优秀的机动性能,火力和防护能力也有极大飞跃。优异表现也压倒了KV-1坦克。在T-34坦克尚未完成样车之前,苏联领导层就决定同意用T-34。1940年1月底,首批坦克驶离哈尔科夫的工厂生产线,后人称为T-34/76 1940年型(T-34/76A)。2月初,2辆T-34在进行哈尔科夫-莫斯科--基辅-哈尔科夫的长途行驶试验中,给在莫斯科红场观摩试验的斯大林留下深刻印象。科什金因患肺炎于当年9月26日病逝,最终没有看到绝笔之作T-34的精彩表现。其助手莫罗佐夫接替了他,T-34坦克1940年6月完成生产图纸,随即大批量生产。具备出色的防弹外形,强大的火力和良好的机动能力,特别是拥有无与伦比的可靠性,易于大批量生产。T-34/76A坦克于1940年完成115辆,并将一部分派往芬兰实战试验,但未能来得及参加战斗。至日德国入侵,苏联共完成T-34坦克1225辆,大大超过了同期Ⅳ号坦克的数量。至莫斯科会战前夕,已有1853辆T-34交付部队使用。T-34/76于日在白俄罗斯格罗德诺首次参战,在此后一系列战斗中德军竟找不到可以与之抗衡的坦克,这就是“T-34危机”,导致了德军大量坦克的过时,被迫推出更新型的坦克以应付局面。作为应对措施,德国Ⅲ号改装长身管50毫米炮,Ⅳ号坦克则改装长身管的75毫米炮,同时都大大加强防护力,可有效对抗T-34/76。同时又开始研制Ⅴ号“黑豹”式坦克和Ⅵ号“虎”式,其中前者明显效仿T-34的设计思想。最初只是称为T-34,后人为了将装备76.2mm火炮的T-34与装备85mm火炮的T-34区别开,分别称之为T-34/76,T-34/85。后来西方采用字母A-F区分T-34/76的亚型(当然这也是不准确的):A 1940年型,主要特征为一门型号为L-11,倍径30.5的76.2mm火炮被猪鼻状的防盾保护着,炮塔扁平,分焊接,铸造两种;B 1941年型,一门型号为F-34,倍径41.2的76.2mm火炮,部分A型使用了这种火炮,盒装防盾明显不同;C 1942年型,主要特征驾驶员舱盖更换,航向机***加装外防盾;D 1942年型,主要特征为大型六角炮塔,两个圆形炮塔舱盖,舱盖打开状态,因类似米老鼠的耳朵而得名;E 1943年型,在六角炮塔左侧加装了车长指挥塔;F 1943年型,铸造炮塔(实际是UZTM的锻造炮塔)。现在,俄罗斯人用“煎饼”“螺母”来分别描述装备一体式大型仓盖的扁平炮塔和双乘员舱盖或带指挥塔的六角炮塔。所谓43,44,45年型只不过是事后的一种描述,用工厂+ABCD类炮塔+炮+年份基本可以区分95%的T-34/85。下面松散罗列一下T-34/76发展轨迹:1940年底,铸造炮塔出现,由马里乌波尔-哈尔科夫联合制造,正面厚60mm(轧钢焊接的正面52mm)。41年,先后三家厂生产T-34整车。112厂41年7月投产,开始生产铸造炮塔失败,借鉴了马里乌波尔的经验后,首批20辆T-34与10月交付部队。由于发动机短缺,112厂及STZ生产时,使用了M-17F汽油发动机。两厂41年底生产了365辆***此发动机的T-34,截止42年5月又交付904辆。斯大林格勒地区,STZ进行总装,Krasniy Oktyaber轧钢厂生产装甲板,用船运到STZ及第264工厂(斯大林格勒造船厂,组装车体的地方)。41年秋,“榫接”样式的车体在STZ投产。41年10月STZ设计全钢负重轮,11月投产,这种样式的负重轮各厂(根据现有照片判断,112厂实心锻造胶缘负重轮供应充足,没有使用全钢轮)都有使用,43年夏取消。41年9月17日位于哈尔科夫的183厂开始向乌拉尔迁移,最后一列(第43列)迁移列车10月19日抵达乌拉尔,12月第一条生产线准备完毕,月底通过总装从哈尔科夫带来的部件,25辆T-34交付部队。42年2月,112厂的炮塔座圈跳弹筋增加到6条。42年3月还在生产“煎饼”炮塔的厂家开始将炮塔后部简化,焊接炮塔采用一整块梯形钢板焊接,铸造炮塔为一体式。42年6~7月,183厂开始采用新的辐条式带胶缘负重轮。42年183厂是T-34产量最大的厂。42年夏,战火临近STZ,导致其停产。另有三家工厂(UZTM,ChKZ,174厂)开始生产T-34整车。位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UZTM(Ordzhonikidze乌拉尔重型机械制造厂,Uralmash)41年秋开始生产车体,随后开始生产铸造炮塔,42年4月开始为183厂提供组装好的车体或炮塔,42年7月28日生产整车,43年秋转产基于T-34底盘的自行火炮。原来位于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第100厂)41年6月25日迁往车里雅宾斯克(ChKZ),联合了本地的拖拉机厂以及一同迁往的生产发动机的(原来位于列宁格勒,哈尔科夫的)等厂家,自此车里雅宾斯克被称为坦克城(Tankgrad)。ChKZ于41年末42年初开始生产一些T-34部件,42年8月生产整车,44年3月停止生产T-34。螺母”炮塔由M?A?Nabutirsky在183厂搬到乌拉尔地区稍后研制(183厂由于迁移,丢失了轧钢机等一批大型生产设备)。这种炮塔最早见于42年8~9月(春季就有小批量生产),德军拍摄的照片显示7月上就有了,GKO42年7月1日颁布的***这种炮塔的命令似乎验证了这点。“螺母炮塔”分为laminate,hardedge,softedge三大类炮塔。42年10月UZTM为扩大产能利用5000吨级压力机生产锻造炮塔,供自己和ChKZ(112厂利用这种炮塔与自己车体生产的OT-34有照片可见)生产T-34,到44年3月,生产了不少于2670个。圆筒型附加油箱42年10月初出现在ChKZ生产的车辆上。截止43年4月,***在车体后部的箱式附加油箱仍有出现在112厂,174厂的车辆上。42年夏末秋初,183厂生产的车辆,航向机***有了外防盾,与此同时112厂的车辆开始出现扶手。112厂和乌拉尔地区厂家的扶手样式不同。43年秋,T-34部件开始标准化,包括履带,附加油箱,扶手等。车长指挥塔出现于43年夏,43年6月至44年3月生产5740个。43年初,“螺帽”炮塔两侧出现手***射击孔,春季后变得较为常见。41年,71TK-3型电台配发,有效通信距离18千米,42年,9R系列(22千米)代之,9RS(28千米),后期的T-34/85***有10RT-26(7~20千米)。车内通话设备,由早至晚的一些型号为,TPU-2,TPU-3R,TPU-3bis-F,TPU-ZR系列,TPU-47。包括T-34/76在内的各型苏联坦克也存在明显缺陷,主要是没有全部配备车际无线电联络设备,一般是几辆T-34中只有一辆指挥坦克拥有无线电设备,坦克之间联络还依靠旗语。同德国主战的各型坦克(Ⅲ、Ⅳ、Ⅴ、Ⅵ)基本都配备无线电相比,协同作战能力相差不少,所以当编队行进作战时难以充分发挥坦克的优异性能,特别是遭遇突发情况时应变能力差。所以由一辆性能不怎么样的Ⅲ号坦克,击毁多辆T-34的战例屡见不鲜。后期随着英美根据租借法案援助的无线电设备及本国设备的量产,至1943年夏75%的车辆装备了电台,到了1944年,电台装备率达到100%,这个弱点才逐步改观。1943年秋天起,针对德国已经出现豹式和虎式坦克,T-34***85毫米炮,加强了装甲,定名T-34/85型坦克。无线电通讯设备成为标配,增加了一名装填手。12月15日,T-34/85被批准投入大量生产,取代T-34/76成为战争后期苏军机械化部队主力装备。
延伸阅读:
有些事情一瞬间便能记住,却要我们用一辈子去忘记。有些事情我们用了一辈子去记忆,却在一瞬间被遗忘.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完美的战争利器 T-34中型坦克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74980 工分:6084
左箭头-小图标
T34最大的特色就是没有特色,中庸而已,各项性能比较均衡,产量大!击败德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蚁多咬死象!!!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94322 工分:4259
左箭头-小图标
2楼&如果T34出来的时候就是T34-85的样子,哪怕是T43的样子,那毫无疑问,她就是个完美的战争利器。但T34-76本身问题很多,远远达不到完美的程度。撇去T34-76-M因战时生产,工艺粗糙,因陋就简造成的种种问题——比如因缺乏橡胶而负重轮不挂胶;铸钢装甲有沙眼等。T34-76最优良的1941年型(也就是战前生产的那一批)也存在问题。1,最严重的问题是那个坑爹的小型双人炮塔。车长要兼任装填手或者炮手,使得其无法专注于战场观察和指挥。这是纸面数据对III号和38(t)形成凌驾优势的T34在战争前期,无数次被德国坦克和突击炮接近,射击炮塔座圈和驱动轮而被摧毁。在德军,尤其是低矮的突击炮从侧面接近的过程中,T34经常什么反应都没有。2,1941型,1942型都没有设计指挥塔。在战斗中车长要么露头——苏军禁止这样做,要么只能依靠视野狭窄的潜望镜进行观察。进一步加剧了1中提到的问题。3,无线电设备缺乏。(楼主文中提到)当然这一条并不属于设计方面的问题。4,发动机与变速箱一体化并后置。这一条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算作T34的优点。好处是可以降低车高。但对于那个时代驾驶员来说,在没有助力的情况下,通过机械连接装置操作远在车体后端的变速箱是件极为耗费体力的事情。这限制了T34纸面上非常优秀的机动性的表现,尤其是难以长时间坚持战斗。T34很难像德军坦克一样在山坡上倾斜着行驶(否则极易打滑偏车,而且驾驶员无力纠正),而必须走在棱线上,极易被发现。5,倾斜***的装甲。和4一样,这也算是个有好有坏的设计。好处是可以用容易处理的,较薄的装甲板来达到较厚的,不易处理的装甲板的效果。坏处则是使车内空间局促。尤其是装填手很容易疲劳。旨在解决问题1-3的变种,T43在43年出现。但并没有进入应用。取而代之的T34-M1944(也就是T34-85)采用了大量T43的设计。比如大型的三人炮塔,指挥塔和无线电设备,并且加装了压缩空气助力装置以缓解问题4。但车内空间局促的问题,即便到了战后也依然存在,并且有愈发严重的倾向。15楼&哥们这才说到点子上来了而且很多德国坦克王牌的战绩大部分都是在76型上获得的,85出来后差距缩小很多了,也不会出现那种看得见打不动的问题了。19楼&其实许多连76都不是 威特曼有半数战绩是在BT,T70和T26等一些轻型坦克上的IS-2M早些出来,坦克王牌其实也不少。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46072 工分:8944
左箭头-小图标
还可以铁路机动, 用平板列车运输的。 德国苏联都这么干过。 当时没几个国家的坦克是完全靠自己开到前线的。......10楼&那台故障频发寿命不到100个发动机小时的B-2柴油发动机是T-34身上最大的短板,而且由于这款昂贵而短命的发动机的存在使得T-34的造价虚高了不少。这款发动机德国佬实在没有羡慕的必要。要羡慕不如羡慕美国M4A6用过的450HP的A-400柴油引擎。14楼&第一次听说T34坦克的发动机才100小时寿命,那造发动机的人被斯大林***毙不止100回了。怎么,发言的时候没有去百度么,一开口就是错误,你以为苏联前期航空发动机的寿命不长,坦克发动机的也不长是吧,白痴。V2系列柴油机是二战中最好的发动机之一,甚至T72上用的都是他的发展型号。17楼&你没听说那只能说明你的见识少啊。你让我先搜百度?这个问题百度上还真有,你百度上自己去查查T-34词条,看看上面有没有“V-2发动机的大修寿命是100-150小时”这句原文(就在动力部分)。合着你出来喷之前自己没去百度确认的啊?实际上这个百度的说法还是太笼统的。39年B2发动机在设计验收时通过的就是100个发动机小时的寿命测试。但41年-42年发现实际使用中连这个标准都达不到。只有80多发动机小时。42年苏联送了1辆样车(一辆T34外加一辆KV1)给英美,拉到阿伯丁试验场试车,开了一天多,200多公里就倒了。后改进为T-44发动机寿命有了不少改进,但直到47年才通过改进为B-54型号达到700个发动机小时的寿命。阿伯丁的测试报告网上很容易找的到,关于T34的发动机的一些资料以前我在铁血也帖过的,要看就自己找吧。20楼&你看的是老美的测试报告,有没有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拉过去的也不知道,也不相信拜托,那个时候坦克如果发动机只有那么几个小时,在行军路程长一点的时候就会抛锚了,不要说打仗了,战场都上不了。你说的是KV1吧,他是用的V2没错,但他是底盘有问题,根发动机没关系,你以前贴过没贴过我不知道也懒得去查。我有脑子,我知道苏联大纵深推进战一次可以攻击几百公里的距离,其中集结,作战,行军,热车,还有迂回这些时间加起来的话,发动机工作至少有百多小时的,照你那么说,苏联打一次像巴格拉季昂行动那样的大规模行动,全体T34坦克就得全部大修或者换发动机,那再打十年只怕还没打到柏林,更不要说美苏争霸了。你真以为百度是无敌的。没脑子的人用什么都是没脑子。22楼&神逻辑啊,让找百度的是你,说百度不可信的也是你。美国的测试不可信,苏联39年自己的测试也不可信。你不知道的不相信,也不愿意自己去了解。我这算是对驴弹琴吗?至于说100个马达小时的寿命怎么支撑几百公里纵深的战略突击行动的问题,麻烦用小学数学算算,100个马达小时*30公里的越野时速=3000公里的行程距离。折半再折半,支撑一场几百公里距离的突击战也是毫无问题的。至于再长距离咋办?你Y不会换个新发动机吗?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37876 工分:14019
左箭头-小图标
13楼& 楼主少说了两款哦,T-34/57和T-34/100T-34/57是***以ZIS-2型57毫米反坦克炮为原型的身管长度达到73倍径的ZIS-4 型坦克炮的T-34/85,号称“沉默的猎手”T-34/100是在T-34/85这款很成熟的车体上***了ZIS-100的100炮或者D10T的100炮,但后期因为没法解决内部空间问题,被取消了这款的设计。21楼&其实T34-57很牛B的,1000米打虎式毫无压力。就是57炮工艺太复杂,炮管寿命也不如人意,加上多用途性也不够,这才被76跑比下去。57确实比76好 但1000M夸张了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856263 工分:72857
左箭头-小图标
8楼&那台全铝发动机着实让德国人羡慕啊10楼&那台故障频发寿命不到100个发动机小时的B-2柴油发动机是T-34身上最大的短板,而且由于这款昂贵而短命的发动机的存在使得T-34的造价虚高了不少。这款发动机德国佬实在没有羡慕的必要。要羡慕不如羡慕美国M4A6用过的450HP的A-400柴油引擎。14楼&第一次听说T34坦克的发动机才100小时寿命,那造发动机的人被斯大林***毙不止100回了。怎么,发言的时候没有去百度么,一开口就是错误,你以为苏联前期航空发动机的寿命不长,坦克发动机的也不长是吧,白痴。V2系列柴油机是二战中最好的发动机之一,甚至T72上用的都是他的发展型号。17楼&你没听说那只能说明你的见识少啊。你让我先搜百度?这个问题百度上还真有,你百度上自己去查查T-34词条,看看上面有没有“V-2发动机的大修寿命是100-150小时”这句原文(就在动力部分)。合着你出来喷之前自己没去百度确认的啊?实际上这个百度的说法还是太笼统的。39年B2发动机在设计验收时通过的就是100个发动机小时的寿命测试。但41年-42年发现实际使用中连这个标准都达不到。只有80多发动机小时。42年苏联送了1辆样车(一辆T34外加一辆KV1)给英美,拉到阿伯丁试验场试车,开了一天多,200多公里就倒了。后改进为T-44发动机寿命有了不少改进,但直到47年才通过改进为B-54型号达到700个发动机小时的寿命。阿伯丁的测试报告网上很容易找的到,关于T34的发动机的一些资料以前我在铁血也帖过的,要看就自己找吧。20楼&你看的是老美的测试报告,有没有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拉过去的也不知道,也不相信拜托,那个时候坦克如果发动机只有那么几个小时,在行军路程长一点的时候就会抛锚了,不要说打仗了,战场都上不了。你说的是KV1吧,他是用的V2没错,但他是底盘有问题,根发动机没关系,你以前贴过没贴过我不知道也懒得去查。我有脑子,我知道苏联大纵深推进战一次可以攻击几百公里的距离,其中集结,作战,行军,热车,还有迂回这些时间加起来的话,发动机工作至少有百多小时的,照你那么说,苏联打一次像巴格拉季昂行动那样的大规模行动,全体T34坦克就得全部大修或者换发动机,那再打十年只怕还没打到柏林,更不要说美苏争霸了。你真以为百度是无敌的。没脑子的人用什么都是没脑子。神逻辑啊,让找百度的是你,说百度不可信的也是你。美国的测试不可信,苏联39年自己的测试也不可信。你不知道的不相信,也不愿意自己去了解。我这算是对驴弹琴吗?至于说100个马达小时的寿命怎么支撑几百公里纵深的战略突击行动的问题,麻烦用小学数学算算,100个马达小时*30公里的越野时速=3000公里的行程距离。折半再折半,支撑一场几百公里距离的突击战也是毫无问题的。至于再长距离咋办?你Y不会换个新发动机吗?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94322 工分:425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8楼&那台全铝发动机着实让德国人羡慕啊10楼&那台故障频发寿命不到100个发动机小时的B-2柴油发动机是T-34身上最大的短板,而且由于这款昂贵而短命的发动机的存在使得T-34的造价虚高了不少。这款发动机德国佬实在没有羡慕的必要。要羡慕不如羡慕美国M4A6用过的450HP的A-400柴油引擎。14楼&第一次听说T34坦克的发动机才100小时寿命,那造发动机的人被斯大林***毙不止100回了。怎么,发言的时候没有去百度么,一开口就是错误,你以为苏联前期航空发动机的寿命不长,坦克发动机的也不长是吧,白痴。V2系列柴油机是二战中最好的发动机之一,甚至T72上用的都是他的发展型号。17楼&你没听说那只能说明你的见识少啊。你让我先搜百度?这个问题百度上还真有,你百度上自己去查查T-34词条,看看上面有没有“V-2发动机的大修寿命是100-150小时”这句原文(就在动力部分)。合着你出来喷之前自己没去百度确认的啊?实际上这个百度的说法还是太笼统的。39年B2发动机在设计验收时通过的就是100个发动机小时的寿命测试。但41年-42年发现实际使用中连这个标准都达不到。只有80多发动机小时。42年苏联送了1辆样车(一辆T34外加一辆KV1)给英美,拉到阿伯丁试验场试车,开了一天多,200多公里就倒了。后改进为T-44发动机寿命有了不少改进,但直到47年才通过改进为B-54型号达到700个发动机小时的寿命。阿伯丁的测试报告网上很容易找的到,关于T34的发动机的一些资料以前我在铁血也帖过的,要看就自己找吧。你看的是老美的测试报告,有没有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拉过去的也不知道,也不相信拜托,那个时候坦克如果发动机只有那么几个小时,在行军路程长一点的时候就会抛锚了,不要说打仗了,战场都上不了。你说的是KV1吧,他是用的V2没错,但他是底盘有问题,根发动机没关系,你以前贴过没贴过我不知道也懒得去查。我有脑子,我知道苏联大纵深推进战一次可以攻击几百公里的距离,其中集结,作战,行军,热车,还有迂回这些时间加起来的话,发动机工作至少有百多小时的,照你那么说,苏联打一次像巴格拉季昂行动那样的大规模行动,全体T34坦克就得全部大修或者换发动机,那再打十年只怕还没打到柏林,更不要说美苏争霸了。你真以为百度是无敌的。没脑子的人用什么都是没脑子。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25393 工分:2549
左箭头-小图标
2楼&如果T34出来的时候就是T34-85的样子,哪怕是T43的样子,那毫无疑问,她就是个完美的战争利器。但T34-76本身问题很多,远远达不到完美的程度。撇去T34-76-M因战时生产,工艺粗糙,因陋就简造成的种种问题——比如因缺乏橡胶而负重轮不挂胶;铸钢装甲有沙眼等。T34-76最优良的1941年型(也就是战前生产的那一批)也存在问题。1,最严重的问题是那个坑爹的小型双人炮塔。车长要兼任装填手或者炮手,使得其无法专注于战场观察和指挥。这是纸面数据对III号和38(t)形成凌驾优势的T34在战争前期,无数次被德国坦克和突击炮接近,射击炮塔座圈和驱动轮而被摧毁。在德军,尤其是低矮的突击炮从侧面接近的过程中,T34经常什么反应都没有。2,1941型,1942型都没有设计指挥塔。在战斗中车长要么露头——苏军禁止这样做,要么只能依靠视野狭窄的潜望镜进行观察。进一步加剧了1中提到的问题。3,无线电设备缺乏。(楼主文中提到)当然这一条并不属于设计方面的问题。4,发动机与变速箱一体化并后置。这一条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算作T34的优点。好处是可以降低车高。但对于那个时代驾驶员来说,在没有助力的情况下,通过机械连接装置操作远在车体后端的变速箱是件极为耗费体力的事情。这限制了T34纸面上非常优秀的机动性的表现,尤其是难以长时间坚持战斗。T34很难像德军坦克一样在山坡上倾斜着行驶(否则极易打滑偏车,而且驾驶员无力纠正),而必须走在棱线上,极易被发现。5,倾斜***的装甲。和4一样,这也算是个有好有坏的设计。好处是可以用容易处理的,较薄的装甲板来达到较厚的,不易处理的装甲板的效果。坏处则是使车内空间局促。尤其是装填手很容易疲劳。旨在解决问题1-3的变种,T43在43年出现。但并没有进入应用。取而代之的T34-M1944(也就是T34-85)采用了大量T43的设计。比如大型的三人炮塔,指挥塔和无线电设备,并且加装了压缩空气助力装置以缓解问题4。但车内空间局促的问题,即便到了战后也依然存在,并且有愈发严重的倾向。15楼&哥们这才说到点子上来了而且很多德国坦克王牌的战绩大部分都是在76型上获得的,85出来后差距缩小很多了,也不会出现那种看得见打不动的问题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毛子的坦克兵对身高要严格的要求。低矮的外形、狭小的空间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36549 工分:644
左箭头-小图标
T34属于经典车型,有点现代主战坦克的雏形吧,个人认为…综合性能还是挺好的,但是不是什么完美,本身制作工艺和一些动力问题就是典型的苏俄傻大粗,光看发动机,到今天T90的发动机都是它的深度改进…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94322 工分:4259
左箭头-小图标
8楼&那台全铝发动机着实让德国人羡慕啊10楼&那台故障频发寿命不到100个发动机小时的B-2柴油发动机是T-34身上最大的短板,而且由于这款昂贵而短命的发动机的存在使得T-34的造价虚高了不少。这款发动机德国佬实在没有羡慕的必要。要羡慕不如羡慕美国M4A6用过的450HP的A-400柴油引擎。第一次听说T34坦克的发动机才100小时寿命,那造发动机的人被斯大林***毙不止100回了。怎么,发言的时候没有去百度么,一开口就是错误,你以为苏联前期航空发动机的寿命不长,坦克发动机的也不长是吧,白痴。V2系列柴油机是二战中最好的发动机之一,甚至T72上用的都是他的发展型号。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75258 工分:40605
左箭头-小图标
毛子的火炮精准度也不怎么样,通常德国人都在1000米的时候就射击了,毛子还要继续上前冲才能到达射界方位内。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856263 工分:72857
左箭头-小图标
8楼&那台全铝发动机着实让德国人羡慕啊那台故障频发寿命不到100个发动机小时的B-2柴油发动机是T-34身上最大的短板,而且由于这款昂贵而短命的发动机的存在使得T-34的造价虚高了不少。这款发动机德国佬实在没有羡慕的必要。要羡慕不如羡慕美国M4A6用过的450HP的A-400柴油引擎。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91821 工分:5741
左箭头-小图标
那台全铝发动机着实让德国人羡慕啊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0885 工分:14941
左箭头-小图标
T34虽然性能还算优异,但其最恐怕的是他的产量。不完全统计,苏联整个二战期间生产了大约四万五千辆以上的T34,而德国的豹式坦克不过区区的六千辆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43940 工分:25773
左箭头-小图标
这张图上的士兵是德国人,不是苏联人,看到没?而且坦克下面压着的是苏制的122毫米火炮,这也许是德国人缴获的T-34坦克
(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84733 工分:2175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如果T34出来的时候就是T34-85的样子,哪怕是T43的样子,那毫无疑问,她就是个完美的战争利器。但T34-76本身问题很多,远远达不到完美的程度。撇去T34-76-M因战时生产,工艺粗糙,因陋就简造成的种种问题——比如因缺乏橡胶而负重轮不挂胶;铸钢装甲有沙眼等。T34-76最优良的1941年型(也就是战前生产的那一批)也存在问题。1,最严重的问题是那个坑爹的小型双人炮塔。车长要兼任装填手或者炮手,使得其无法专注于战场观察和指挥。这是纸面数据对III号和38(t)形成凌驾优势的T34在战争前期,无数次被德国坦克和突击炮接近,射击炮塔座圈和驱动轮而被摧毁。在德军,尤其是低矮的突击炮从侧面接近的过程中,T34经常什么反应都没有。2,1941型,1942型都没有设计指挥塔。在战斗中车长要么露头——苏军禁止这样做,要么只能依靠视野狭窄的潜望镜进行观察。进一步加剧了1中提到的问题。3,无线电设备缺乏。(楼主文中提到)当然这一条并不属于设计方面的问题。4,发动机与变速箱一体化并后置。这一条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算作T34的优点。好处是可以降低车高。但对于那个时代驾驶员来说,在没有助力的情况下,通过机械连接装置操作远在车体后端的变速箱是件极为耗费体力的事情。这限制了T34纸面上非常优秀的机动性的表现,尤其是难以长时间坚持战斗。T34很难像德军坦克一样在山坡上倾斜着行驶(否则极易打滑偏车,而且驾驶员无力纠正),而必须走在棱线上,极易被发现。5,倾斜***的装甲。和4一样,这也算是个有好有坏的设计。好处是可以用容易处理的,较薄的装甲板来达到较厚的,不易处理的装甲板的效果。坏处则是使车内空间局促。尤其是装填手很容易疲劳。旨在解决问题1-3的变种,T43在43年出现。但并没有进入应用。取而代之的T34-M1944(也就是T34-85)采用了大量T43的设计。比如大型的三人炮塔,指挥塔和无线电设备,并且加装了压缩空气助力装置以缓解问题4。但车内空间局促的问题,即便到了战后也依然存在,并且有愈发严重的倾向。
(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