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九发射治疗神经衰弱去哪里了

神九发射前进行最后一次全区合练_科学探索_科技时代_新浪网
神九发射前进行最后一次全区合练
“神九”待发最后全区合练
这也是神九发射前的最后一次全区合练
  本报讯 执行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各大系统昨日进行联合演练,最后一次验证了各大系统的工作状态。据悉,这也是神九发射前的最后一次全区合练。发射场系统总设计师陆晋荣透露,发射场系统已经为神舟九号发射任务制定了107份详尽的应急预案,并且已经于日前完成了其中大部分的应急演练,演练结果符合要求。
  联合演练从进入发射前3小时程序开始,航天员、发射场、飞船、火箭以及测控通信等各参试系统全部参加,按照实际发射程序,从综合信息检查、火箭点火、助推器分离直到最后的船箭分离。指挥员口令准确,技术人员操作熟练。这次演练重点是对发射流程、各系统间协同配合、各参试系统软硬件状态的正确性、信息收发的一致性进行最后的检查确认,达到了预期目的。
  “下一步各系统将做好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冻结状态,准备执行发射任务。”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牛红光表示,航天员6月9日进场以后,参加了发射场的各种协调和各种演练,从目前看,航天员的状态良好,所有的程序都已经熟悉,具备执行飞行任务的条件。
  ■长征火箭将“零窗口”准时发射
  为了确保神九飞船入轨时的轨道和天宫一号在同一个轨道平面上,火箭的发射时间要经过准确计算,如果错过了最佳发射时间,入轨之后的轨道面调整要消耗飞船大量燃料,不利于后续任务的展开。这就对执行神九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火箭入轨的精度提出了最高要求,火箭发射时达到“零窗口”。
  执行神九任务的火箭,其准确发射时间需要根据发射前6小时天宫一号的运行轨迹来计算,并且在发射前4小时才能确定精准时间。一旦发射时间确定,火箭在那个时刻必须一秒不差地准时升空,这就是“零窗口”发射。航天科技集团长二F火箭副总设计师宋征宇说:“零窗口的本意就是一秒不能差,必须在几点几分几秒那个时刻发射,以后每差一秒就会增大系统的这个误差。”
  ■迭代制导技术造就火箭精确入轨
  实施交会对接,不仅要求火箭准时发射,而且要求精确入轨。去年发射的神舟八号,入轨时精度是神五和神六入轨精度的100多倍,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入轨精度,这都得力于火箭采用了迭代制导技术。宋征宇表示:“迭代制导准确地说就是在飞行过程中会根据自身当前的位置去计算我需要的入轨点。然后根据当前位置和入轨点之间的空间相对关系,规划出一条新的轨迹。”
  在神舟八号以前的飞船,采用的是摄动制导,就是按照一个标准的轨道飞,这种方式下火箭永远瞄着一个固定的入轨点,所以它的适应性和入轨精度相对较差。而采用迭代制导后,可以让火箭自己主动去寻找自己的位置。“因为这个飞行过程中,各种干扰是不确定的,你不可能在各种干扰下,都能准确地飞到某一个固定的入轨点。那你就要实时地对自身做出调整,所以迭代制导它就是这种调整的过程,精度更高。”宋征宇说。
  按照程序,火箭飞行到210秒,抛掉整流罩以后,迭代制导的控制方式才正式启动,此时,火箭上的计算机每秒钟都要重新计算50次,也就是说每0.02秒火箭就要重新定位自身的位置和入轨点之间的关系。也正是这如此高效而严谨的计算方式,才造就了火箭的精确入轨。
  ■远望号船队抵达测控海域
  神舟九号发射日期临近,承担飞船海上测控任务的远望号船队已抵达任务海域做好全面准备。为确保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海上测控任务万无一失,3艘测量船分别进行了天地对接、角度标校及距离零值标定,组织了数百次各类联调演练,还针对任务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完善了近千项应急预案。
  这次承担海上测控任务的远望三号、远望五号和远望六号测量船呈接力状分别布阵太平洋不同海域。整个远望船队肩负着飞船太阳帆板展开、入轨、变轨、交会对接等一系列重要海上测控任务。
  央视、央广
  ■供图/CFP
  新一代数值天气预报系统服务神九
  新华社电(黎云 吁志刚)记者14日从总参气象水文空间天气总站了解到,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将服务于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和回收任务。这也是新一代数值天气预报系统首次服务于载人航天工程。
  新一代数值天气预报系统是目前国内技术最先进、分辨率最高、预报时效最长的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具有利用全球气象观测资料、发布全球中期天气预报的功能,预报时效由原来的5天提前到8天,保障精细化和准确度也显著提升。
  新一代数值天气预报系统于2011年12月通过鉴定。神舟九号任务气象保障专家组组长、总参气象水文空间天气总站总工程师王业桂认为,新系统将在火箭燃料加注、飞船发射和返回、载人交会对接等关键节点发挥重要作用。
  欧阳自远
  嫦娥三号将明年发射
  本报讯(记者 樊宏伟)我国将在2013年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实现着陆器与月球车同时软着陆月球,并首次开展着陆器就位探测与月球车巡视探测的联合探测。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昨日在中科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综合性主题学术报告会上透露,2017年,中国将基本完成不载人登月探测任务,之后将择机开展载人登月探测等。
  嫦娥三号的着陆器和月球车将采用软着陆方式降落在月球,根据嫦娥一号和二号探索的数据,科学家按照月球表面地形地貌特征与分布,最终选定嫦娥三号的降落地点位于“虹湾”。欧阳自远表示,由于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处于真空状态,因此月球车等下降时不能采用降落伞,而是需要开启发动机制造出“空气阻力”。当月球车等距月100米左右时,仪器将自主选择一块相对平坦的位置,逐渐下落至距月4米的位置,之后发动机将熄灭,仪器将采用自由落体的方式,降落在月球表面。
  “嫦娥三号着陆器平台上的月基天文望远镜、极紫外相机和月球车上的测月雷达都是国际上首次开展的科学探测。”欧阳自远介绍,月基天文望远镜将开展重要天体光变的长期连续监测和低银道带的巡天观测,让公众能够了解在月球上仰望的星空状态;极紫外相机将开展地球空间等离子体层的大视域一次性极紫外成像,从整体上探测太阳活动和地磁扰动对地球空间等离子体层极紫外辐射的影响,研究等离子体层在空间天气过程中的作用,提高我国空间环境监测和预报能力;测月雷达将探测月球车巡视路线上月壤层的厚度与结构,月球车同时还将回传“看到”的图像资料。
  针对月球上气温达到零下100摄氏度左右的寒冷月夜给月球车电池带来的挑战,欧阳自远指出,嫦娥三号的月球车选择了原子能电池,它能在月夜环境下保持零下40摄氏度左右的状态,此时月球车等进入“睡眠状态”。等到太阳再次在月亮上升起时,电池自动重启,月球车开始进入工作状态。
  此外,欧阳自远院士还透露,我国第三期月球探测将实施着陆器软着陆月表探测和取样返回地球,这对着陆区位置选择、月球取样方式和月球样品的地面分析研究提出了要求。在深空探测方面,我国当前的任务是进行太阳系探测,要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包括:太阳系生命信息的探寻,行星的起源与演化和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太阳和小天体活动对地球的灾害性影响,地外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以支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
  更多文章:
***:010-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3223|回复: 6
神九发射前10小时加注燃料 将实现4个“首次”
本帖最后由 ddp 于
18:43 编辑 昨日,神九发射塔架周围100米外已用栏杆围起来,有军人执勤,这是进入发射架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有特别通行证才能进入。 新京报记者 郭铁流 摄
神九第一发射窗口天气最佳
发射场系统总指挥表示,神九将实现四个“首次”,包括首次进行10天以上飞天任务
神九即将发射,目前准备情况如何?记者采访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火箭系统、飞船系统专家,介绍最新进展。
【对话专家】
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总指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崔吉俊
发射场系统副总指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计划部副部长张道昶
神九将实现“四个首次”
新京报:神舟九号任务有哪些亮点?
崔吉俊:这次神舟九号载人航天任务将实现“四个首次”:首次实施手动对接;首次有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微博)驻留;首次有女航天员飞天;首次进行10天以上飞天任务。
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突破,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和挑战。因此,本次任务的总目标是:准确进入轨道,精确操纵对接,稳定综合运行,安全健康返回。
发射场三大改进保安全
新京报:与“神八”相比,发射场发生了哪些变化?
崔吉俊:为实现任务目标,发射场系统做了三大方面的改进:一是新增了与航天员有关的模拟飞行等测试项目,所以任务流程由53天增加到59天;二是启动了与航天员生活保障、火箭推进剂加注等16项基建技改项目;三是测发指挥监控系统进行了多项改造。
新京报:“神七”时航天员进行了两次进场演练,为什么“神九”只安排了一次航天员进场演练?
崔吉俊:这是因为试验流程有差别。“神七”时,飞船要进行两次扣罩,航天员两次进场。现在只需一次扣罩,大大缩短了试验流程,提高了试验效率,是一项创新,也是产品成熟的标志。其实在“神八”、“天宫一号”已经采取新的试验流程,但因为没有载人,大家就都没注意。
第一发射窗口天气最佳
新京报:夏季高温会不会给发射带来难度?
崔吉俊:会,尤其会对火箭推进剂的温度造成很大影响。但是发射场通过火箭推进剂升降温设备的改进,能将发射前火箭温度降低到5℃左右,保障在发射时推进剂保持在15℃左右。
新京报:发射场系统最担心的情况是什么?
张道昶:气象。火箭发射要满足如下几个最低气象要求:一是无雷电、雨、雪天气;二是地面平均风速要小于10米每秒,高空(8千米到12千米高度)风速小于70米每秒;温度在-20℃与40℃之间。从目前观测到的气象数据看,第一发射窗口的天气状况是最好的。
“零号”指挥员已确定
新京报:“零号”指挥员定下来了吗?
崔吉俊:已经确定。这位同志从1999年“神舟一号”到去年“天宫一号”一直担任“零号”指挥员,能够胜任这项工作。(注:据新华社报道,王军将担任“神九”任务的“零号”指挥员。)
根据飞行器本身的要求及外部多种限制条件经综合分析计算后确定的。由于太阳、地球和其他星体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即使发射同一类型、同一轨道的飞行器,其发射窗口也是不固定的。这样,人们就不会奇怪,飞行器的发射有时在早晨、有时在傍晚、有时在白天、有时在夜里。
而零窗口是指在预先计算好的发射时间,分秒不差地将火箭点火升空,不允许有任何延误与变更。
■ 火箭系统
火箭发射前10小时加注燃料
火箭系统专家表示,长征2F做了30多项改进,期待“十全十美”
【对话专家】
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童旭东
新京报:神舟飞船和长征2F(以下简称“CZ-2F”)火箭,都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负责提供。“神八”的成功发射,是否为“神九”的发射提供了经验借鉴?
童旭东:是的。整个交会对接任务由四次发射任务组成。首先由长征二号CZ-2F T1发射“天宫一号”,然后分别由CZ-2F Y8、CZ-2F Y9、CZ-2F Y10分别发射“神八”、“神九”、“神十”飞船。去年完成了“天宫一号”发射以及“神八”与“天宫一号”无人对接。随后进行了评估,结果确认,CZ-2F火箭和神舟飞船完全满足载人飞行条件。
新京报:是否对CZ-2F Y9火箭进行了改进?
荆木春:是的。CZ-2F Y9与CZ-2F T1、CZ-2F Y8属同一个批次,都是去年生产的。“天宫一号”和“神八”发射后,对CZ-2F Y9火箭进行了组装、全系统测试。根据发现的问题,又进行了一些微调,提高火箭的可靠性、入轨精度、运转能力。主要包括稳定参数等30多项改进。原先的火箭已经很稳定了,只不过我们要精益求精。
新京报:这几天的测试情况怎么样?
荆木春:从5月9日CZ-2F Y9火箭进场以来,整个测试操作情况良好。这是CZ-2F火箭第10次升空,我们提出了“十全十美”的口号。
新京报:火箭什么时候加注燃料?加注量是多少?
荆木春:通常火箭要在发射前8小时完成加注,因此加注工作会在发射前10小时开始。至于加注量,每次发射都会根据元数据算出精确值。目前加注量仍在计算中。
■ 飞船系统
神九备有女航天员生活用品
飞船系统专家表示,与神八差别不大,针对稳定性进行了改进
【对话专家】
载人飞船系统总指挥何宇
新京报:飞船系统目前的准备进展如何?
何宇:飞船发射试验队进场时间比较早。工作人员于4月5日进入基地,4天后“神九”飞船乘专机进场,到目前已经做了两个多月的准备工作。这期间,完成了技术区的总装、综合测试、推进剂的加注、气瓶充气等所有准备工作。
6月12日的全区演练,飞船的状态也显示正常。现在,飞船已经处于待发状态。
新京报:飞船的舒适性方面有哪些提升?
何宇:飞船对航天员的生活环境,做了一些设计上的完善。舱内装修层重新设计,新设计经过医学和空间学的评价,结果也是满足要求的。另外,飞船内还配置一些女航天员的生活用品。不过,具体有哪些物品还不方便透露。
新京报:“神八”没有搭载航天员,这次“神九”飞船有没有针对载人系统进行专门改造?
何宇:没有。虽然“神八”没有搭载航天员,但是完全是按照载人航天设计的。“神九”做出的改进,也是针对提高稳定性方面,没有专门对载人系统进行改造。
新京报:这次“神九”与“天宫一号”为什么选择由航天员手动对接?
何宇:在国际上,手动对接和自动对接都是载人航天交会对接领域的关键技术,二者缺一不可。美国、俄罗斯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都同时掌握了手动对接和自动对接技术。我国也应该同时在这两方面开展技术研制。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崔木杨 杨华军 酒泉报道
——————------------------------------------------
是不是可以开一个航天板块
怎么也不认为神舟是航空板块的吧
「好文!打赏鼓励」
本帖最后由 ddp 于
18:43 编辑 令人期待!
「好文!打赏鼓励」
本帖最后由 ddp 于
18:43 编辑 很期待啊!
「好文!打赏鼓励」
本帖最后由 ddp 于
18:43 编辑 等!
「好文!打赏鼓励」
本帖最后由 ddp 于
18:43 编辑 预祝神九十全十美!
「好文!打赏鼓励」
本帖最后由 ddp 于
18:43 编辑 中国航天将会有更多的“首次”
「好文!打赏鼓励」
本帖最后由 ddp 于
18:43 编辑 加油
「好文!打赏鼓励」
本站声明:本网站所有转载之内容只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本网站纯粹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转所转载之内容,无任何商业意图,如本网站转载稿件涉及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您来函与本站管理员取得联系(联系方式: (只收手机短信) 周一至周六 8:30-17:30 或者电子邮箱)。
Powered by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