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昙华林泛悦中心艺术区在哪

昙华林之路 - 长江商报官方网站
长江商报新闻***:027-
当前位置: > 昙华林之路
昙华林之路
长江商报消息 一场“美院模式”的城市酝酿
5月20日起,位于螃蟹甲的湖北美术学院老校区有了一个新身份——“昙华林艺术区”。
这是自2009年底,湖北美术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陆续搬迁至藏龙岛新校区后,湖美老校区的一次华丽变身;以文化、艺术、教育为核心的“昙华林艺术区”试图在这武昌古城的文化聚集地昙华林酝酿一场新的“变革”,为城市创作一件信手拈来、气质独特的艺术品。
六年前,从湖美走出的曾梵志曾为学校设立了名为“昙华林之路”的教育基金。昙华林之路,这五个字似乎提早预示了“昙华林艺术区”所要肩负的使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美院模式”去改变一座城市的气质,“武汉不仅是市井的,也是文化的。”
本报记者 章凌 采写 原丽阳 摄影
朴园和榆园,因门前两棵老树而得名
中山路374号,湖北美术学院高耸的门楼赫然矗立,两个世界由此隔开。门楼外那繁华的小东门,与门楼之内这独有的清幽校园,似乎从来毫不相干。
绿树遮挡着阳光,斑驳的小路上偶尔射进一缕刺眼的光。由大门而入,一阵流水声引人进入这静谧之园,喷泉流动,沿小路深入校园,右手边是美术馆,左手边是教学区,往小路深处的路上,随处可见就地而坐写生的同学,池塘边,草地上,画笔下是各自的暗流涌动。
美院的故事,还要从两幢老房子说起。一个是朴园,一个是榆园。
朴园和榆园,因门前两棵百年老树“朴树”和“榆树”而得名。粗壮的树干早已超出一人怀抱,生出好多精干的枝杈,绿色蔓延,遮顶绕房,为老屋遮风挡阳。
朴园,最有名的便是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的故居。钱基博先生从1946年至1957年,在此度过了人生最后的岁月。许多来湖美的人,都会慕名前来,望一眼这朴园,似乎想要由此亲近他们心中的鸿儒大家。而另一边遥相呼应的榆园,据说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也曾于上世纪40年代在此居住过。
据资料记载,朴园的地基是武昌老城墙。1926年,城墙被北伐军拆除后,土石填平了护城河;1935年,私立武昌文华大学买下了这里的官地,建了多栋两层楼房,作为教授公寓。“这些美国人盖的两层小洋房,是欧美折衷主义建筑”,民俗学家刘谦定称,“这就是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只要形式美。”
现在的朴园和榆园,已不是最初的样子。前些年学校整修时,湖美的几位老师把这里保护了下来,重新进行翻修改建,便有了现在我们见到的青砖黑瓦、古朴素雅。
一年多前,我曾拜访过现驻朴园内环境艺术研究所的郭世俊老师,他与我讲述这朴园和榆园的前世今生。那个下午,时光悠长。朴园内,一层通往二层的楼梯上,有几张老屋翻修前的老照片,楼梯上的木板被踩得咯吱咯吱乱响。后来,我几次想去榆园那“小情调”的咖啡馆,撞上艺术家们“瞎聊”或是沙龙,竟都没“得逞”。
“钱基博先生去世后,我住进了他的房间”
“钱基博先生住在朴园的这几年,钱钟书夫妇和女儿常前来小住探望老人。”有回忆文章记载,“寒假的时候,钱钟书和杨绛每次来,都在屋前大朴树下捏煤球。那时还没蜂窝煤,都是自己买煤回来后,掺黄泥兑水和,然后用手捏成煤球,放在空场上晒干。武汉的冬天,手沾着水生冷,可两人边捏边有说有笑。捏完煤球,还帮着父亲买菜。”人们常常热衷于谈论钱钟书在此的故事,大概因为《围城》,这故事更容易被传开。
现年93岁的老先生刘依闻,当年也听说过这故事。刘依闻十几岁就曾在武昌艺专(湖北美术学院的前身)读书,后来离开武汉去了国立艺专,回汉后又到华中师范学院美术系美术科(现湖北美术学院是上世纪80年代由华中师范学院分离出来的)任教。1957年钱基博先生去世后,刘依闻就搬入了钱基博住的朴园,“我并没见过老先生,却与老先生的女儿(钱钟书的妹妹)、女婿当了十多年邻居。
钱基博到武昌,说起来也与其女儿、女婿有关。杨绛曾在《我们三》中写过钱钟书与妹妹这段婚姻的故事,“妹妹钱钟霞,美丽端庄,二十五六还未论婚嫁。当时钱基博在湖南安化蓝田的国立师范学院任中文系主任,他看中了学生石声淮。钱钟霞不愿意,钱钟书曾给妹妹打气,要她抗拒,哪知钱基博一句‘现在做父母的,要等待子女来教育了!’吓得都不敢吭声。钱钟霞婚后跟着丈夫到了武昌的基督教私立华中大学,钱基博也很快因女婿的推荐到了武汉。”
刘依闻当时在美术系任教,钱基博的女婿在中文系任教。两家来往甚密,小孩都是读的同一所小学、同一所中学,上学放学都在一起。“当时我们住在一楼,就是钱基博先生以前住的屋子,他的女儿、女婿住二楼”,据刘老回忆,“一楼大概有100多平米,进门是大厅,有两间房,差不多都20平米大,一间是我们夫妇住,一间孩子们住,还有独立的厨房、厕所,小院子,两层楼结构基本完全一致”。刘老特别强调,以前朴园的门不是现在进门的方向,“是往另一边开的,对着我们现在住的这个居民楼。夏天的时候,两家人都搬了竹床,到门前的青石板路上,纳凉聊天。”
“当年学校里像朴园这样的两层小洋房不少,山顶上、山脚下都有,现在的‘八分荷塘’那边还有四栋,后来拆了房子改了池塘”,刘老说,“校园里面是教工宿舍,靠近大门处是一溜的教室,沥青马路对面有湖,许多老师在那边有菜地,我们当时吃的菜都是在那种的。”
朴园和榆园,因门前两棵百年老树“朴树”和“榆树”而得名。粗壮的树干早已超出一人怀抱,生出好多精干的枝杈,绿色蔓延,遮顶绕房,为老屋遮风挡阳。
钱基博先生住在朴园的这几年,钱钟书夫妇和女儿常前来小住探望老人。
钱钟书和杨绛每次来,都在屋前大朴树下捏煤球。那时还没蜂窝煤,都是自己买煤回来后,掺黄泥兑水和,然后用手捏成煤球,放在空场上晒干。
刘依闻当时在美术系任教,钱基博的女婿在中文系任教。两家来往甚密,小孩都是读的同一所小学、同一所中学,上学放学都在一起。
夏天的时候,两家人都搬了竹床,到门前的青石板路上,纳凉聊天。
毗邻人文气质、历史积淀深厚的昙华林,湖北美术学院自然承接了本地的“地脉”与“文脉”, 由近代至当代有不少文化大家和艺术大师从这里走出去,其已经给人一种独特的气质和文化氛围。
以前很多人说武汉是“最市井化的城市”、或者提起武汉就说码头文化,我说这只是从市井文化的角度在看,武汉其实是很鲜活的,有市井的一面,也有文化的一面。在这附近走一圈,你就能感受到一个有着丰富文化的武汉。
一边是粮道街,一边是昙华林,湖北美术学院因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历史积淀,自近代以来就是武汉文化、教育的集聚地,从这里走出去的“大家”,张肇铭、阮璞、杨立光、王霞宙、周韶华到现在正当红的曾梵志、冷军等,实在多不胜数。
延续“文脉”和“地脉”,作为“昙华林艺术区”而新生的湖美老校区似乎天然地有这样一种使命,为城市涂上一抹“艺术之笔”。
5月20日,“昙华林艺术区”开园。首场展览便是全国巡展的“九省市艺术联展”。“像这样的展览今后会越来越多”,湖北美术学院院长徐勇民称,“以后这里不仅是艺术家的集聚地,也会成为武汉人的艺术空间。”
保留建筑物
典雅、肃静的风格
徐勇民:“昙华林”这三个字,代表的是文化的含义与符号。对于武昌城,她是文化的集聚地,很多人原来不知道武昌城的故事,读过方方的《武昌城》你会知道,很多故事都发生在昙华林的周围。这三个字有很多的联想,能够赋予人们不同的解读。
对我们来说,这三个字意味得更多。“昙华林艺术区”不仅仅是属于美院的,也是地域的扩展、文化的延续,它有很多的可能性存在,很多东西是天然形成的。这个地方有种特殊的文化生命力,有人从这里走出去,有人又走回来。几年前,曾梵志曾为学校创立教育基金叫“昙华林之路,”他从这里走出去的,所以对这里有所感怀。“昙华林艺术区”的未来是与历史相呼应的,这也是传统、文化的自然关联,说机缘也好,或者是巧合,这种吸引力是很自然的。
为什么将这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命名为“昙华林艺术区”?
以美院为依托,以老校区作为文化创意空间新发展的这种“文化创意产业园”模式,在国内是否属于先例?
徐勇民:毗邻人文气质、历史积淀深厚的昙华林,湖北美术学院自然承接了本地的“地脉”与“文脉”, 由近代至当代有不少文化大家和艺术大师从这里走出去,其已经给人一种独特的气质和文化氛围。这里已经天然地形成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所需要的条件,这么多的艺术家居住在这里,常规性展览和文化艺术活动随时都有,一些艺术村、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研究所、事务所、画廊、培训基地、美术商店、艺术书店、青年旅社等各种文化机构、商业都已在周围渐渐形成,人们想到这里首先就会想到艺术。
这也是在教学主体搬迁之后,我们考虑把湖北美术学院昙华林校区改造为艺术设计创意产业园的初衷,就是基于这样的文化积淀和传承。目前国内的创意产业园区有很多种不同的形式,比如北京的798或者一些很有名的艺术家聚集地,但是我们是老校区,同时又在老城区,自然拥有与其他园区有所不同的地理优势。华中地区还没有一个像我们这样以美术学院为主导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一个城市能同时拥有一家音乐学院和一家美术学院的已经不多,而这样的“美院模式”即使在全国也不多见。
之前可能有很多创意产业园区,或是利用某个闲置的空间,提供一些支持政策吸引艺术家入驻,我也接受过这类邀请,但是我会想,我要去干什么?那里是没有根基的。这里不一样,它有一种绵长的文化,湖美的老师、学生本身就是不断散发能量的生长体。我们希望这种能量像是一块磁铁,能吸收不同的东西进来,让这吸引力能够一直延续下去,“昙华林艺术区”能够作为城市的艺术地标,吸引人来。湖美也会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有那么多的学生毕业于此,他们也想以校友的身份再来关注这里的发展。
与其他的创意产业园区相比,“昙华林艺术区”将会凸显哪些特色与专业优势?
徐勇民:作为湖美的老校区,它与藏龙岛校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格局,一个从事文化教育产业,一个从事教学,两者互相补充和完善。作为城市中心地带的这么一个文化艺术创意园区,它立意成为这座城市的“艺术地标”,能够让人们看见这城市不为人知的一面。
19日,周韶华先生的工作室入驻园区。作为湖北的一代名家,他为这个园区提供了一个好的先例,这里将会引进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入驻,他们的到来不仅可以与湖美的师生进行专业研讨交流,也可以让本地市民有机会与大师“面对面”。同时,园区为本地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工作室申请计划,只需要申报你的创作计划就有机会可以入驻,进行艺术创作与展示;所有的工作室都为老中青艺术家提供,不仅仅属于某个人,而是保持一种不断流通和饱和的状态,不闲置、不浪费,而美院新校区也将有同样的计划与此相呼应,互相作用与影响,保持一个活跃的,宽松的创作氛围。昙华林老校区的雕塑、版画和陶艺工作室将保留下来,继续进行教学科研创作,并同时向社会开放,普及文化艺术教育,有兴趣的市民或中小学生可以定期有组织地亲自参与实践创意。
老校区改造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后,原校区建筑和环境会有哪些改变?
徐勇民:尽量保持老校区的原貌不变,以后无论引进什么,内部可以进行装修照明设计,所有校园建筑物的外立面和大的结构都不能改变,需要保持它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个典雅的、肃静的风格,这校园本身就是“昙华林艺术区”的一个最大特色。
这里的生态很好,百年绿树成荫,以前有的鸟儿、黄鼠狼,以后还是会有。居民楼会留下来,里面住了很多湖美的老先生,他们本身就是此地文气和地脉的一种无形的延续。能够见到这些前辈师长在校园里散步就很亲切,他们能见到学校的变化,能继续在这里看展览,而他们其中一些的生平作品展也会在这里展出,这也是其他园区不具备的“人文环境”。这就像是一幅艺术品,上面总要有一些手工的痕迹,能让你从这作品感受到艺术家创作的气息散发出来。
徐勇民:以前湖美在城市里留下了不少痕迹,像是辛亥百年的雕塑,武汉大道的景观设计,去年年底举办的首届武汉设计双年展以及武汉印象展等,我们一直以自身的优势在参与城市的改变。然而,能够有这样一个艺术区,从文化、艺术、教育等多方面去经营文化产业,这对“文化强省”的作用一定不小。目前,昙华林已经形成了联动的、活泼的展览场所,这与近几年武汉各种展览场所如武汉美术馆、湖北美术馆以及一些私人艺术馆的形成互相呼应,不断丰富完善。本地的艺术家需要这样的艺术空间,而这些艺术空间又将为本地养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以前很多人说武汉是“最市井化的城市”、或者提起武汉就说码头文化,我说这只是从市井文化的角度在看,武汉其实是很鲜活的,有市井的一面,也有文化的一面。汉口的旧租界,武昌的大学,还有这昙华林,在这附近走一圈,你就能感受到一个有着丰富文化的武汉。
“昙华林艺术区”的创建,试图为武汉这座城市带来哪些改变?武昌昙华林艺术村基本情况简介
&首页 -& >> -&
武昌昙华林艺术村基本情况简介
华夏经纬网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九日)  &
  一、功能定位:
  “昙华林艺术村”园区建设紧紧围绕将昙华林建设成“保存文化精髓、聚集文化精英、创作文化精品、展示文明精神、繁荣文化经济”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总体目标,实现将园区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艺术村,湖北省知名艺术家集聚区,青年艺术家培训、孵化中心,艺术品的创作、生产、流通基地制定产业规划。园区范围东至中山路、南至粮道街、西至得胜桥和凤凰山、北至中山路的围合区域,总面积约为104.1公顷(约1平方公里)。园区内文化底蕴丰厚,分布着优秀历史建筑和遗迹52处。
  昙华林艺术村历史街区保护与建设工作本着“保护为主、适度发展”的指导方针,将街区分为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其中重点保护区面积26.9公顷,建设控制区面积77.2公顷。根据历史建筑保护和利用的需要,又将重点保护区分为核心保护区(4.6公顷)和风貌协调区(22.3公顷)。遵循“历史遗迹集中,历史风貌完整,保护界限明确”的规划原则,核心保护区东面至十四中西边界,南面以规划道路和花园山为界,西面至得胜桥,包括凤凰山,北面至螃蟹甲山。定位为“以优秀的历史建筑为核心,保护昙华林街区的历史形态和格局,建设艺术家聚集的文化街区”。
  二、建设概况
  根据《武昌昙华林历史街区保护和利用控制规划》提出的整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结合市城建计划安排,2005年,一期工程启动了八处历史建筑保护修缮(仁济医院、嘉诺撒仁爱修女会礼拜堂、孙茂森花园、翁守谦旧居、昙华林32号民居、昙华林34号民居、昙华林81号民居、教士公寓楼等)、花园山山体恢复暨胭脂路小游园建设、昙华林正街西段道路改造等三项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拆迁居民及企事业单位142户(面积10824㎡)、抢救性保护修缮历史建筑8处(面积5727㎡)、花园山山体保护及小游园建设(面积5276㎡)、昙华林正街西段道路综合改造(长433米、宽8~15.4米),概算投资5083万元。
  2006年,二期启动了昙华林正街西段管线入地工程、昙华林正街西段街景及立面整治、胭脂路立面整治等三项工程,主要实施供电、路灯、电信等杆线入地,整治各类房屋86栋,面积65000㎡,概算投资3396万元。
  2008年对石英旧居、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原武汉市电子工业局党校三处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修缮。
  2011年三期启动了昙华林正街东段道路改造、管线入地、街景及立面整治工程,目前正在进行中。
  三、招商引资
  武昌区文产办2009年与柏华林公司签订《关于合作打造昙华林艺术村的合作协议书》。目前教士公寓、原电子工业局党校、石英旧居、原国民党政治部三厅等优秀历史文化建筑已经交付柏华林公司用于引进文化创意企业打造艺术村。武汉市商贸职业学院租赁新华造纸厂5000平方米厂房用于打造艺术培训和艺术品创作销售市场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艺术村目前已引进徐世鸣艺术馆、三汉工作室、尚艺坊陶艺公司等42家艺术家工作室。同时,艺术村招商引资工作也正顺利进行。
【& &&】【 】
主办单位:武汉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板权所有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 来源:昙华林艺术区 点击次数:
  园区景观
版权所有 2012 湖北美术学院 Copyright (C) 2012 HIFA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号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