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源地韦源口镇人民政府感觉得到吗

汇聚国人抗震智慧,普及地球地震知识(不敢说史上最全,但绝对有价值)如感觉有用,请分享 - 互动百科的日志,人人网,互动百科的公共主页
【百科o校园行】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百科编辑大赛( )是由互动百科创办的大型校园公益活动,大赛倡导“自信、创新、分享、团队”的校园精神,让学生以团体竞赛的形式完善专业的百科词条编辑,鼓励学生分享知识、传承文化、传播科学。大赛已成功举办三届,2014年新学期伊始,即将迎来第四届,目前正处在校园大使火热报名阶段,快关注互动百科微信公众号报名吧!
共2081篇&&
汇聚国人抗震智慧,普及地球地震知识(不敢说史上最全,但绝对有价值)如感觉有用,请分享
4月21日,是青海玉树地震一整周的日子,也是全国哀悼日。互动百科发起活动,目标:为2064名死难者送出2064条祝福!活动进行2天以来,已经有1300多人参与,离目标还有很大距离,支持我们请点击
以下是互动百科关于&地震&的词条,希望对您和您的朋友都有价值。
摘要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也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地震的形成原因主要有4种成因。其地震级别和烈席有不同划分。地震的分布主要在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世界上主要有两大地震带。人们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征兆来对地震进行观测。人们要学会在不同的地方,采取相应的避免方法。要学会科学识别地震信息。地震-简介&&
地震一般而言,地震一词可指自然现象或人为破坏所造成的。人为自然地形的破坏、大量气体(尤其是)迁移或提取、蓄水、采矿、油井注水、地下核试等;自然的火山活动、大型山崩、地下空洞塌陷、大块陨石坠落等均可引发地震。在地球的表面,地震会使地面发生震动,有时则会发生地面移动。震动可能引发山泥倾泻甚或火山活动。如地震在海底发生,海床的移动甚至会引发。地震可由测量。地震的震级是用作表示由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通常以&里氏地震规模&来表示;烈度则透过&修订麦加利地震烈度表&来表示,某地点的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引致该地点地壳运动的猛烈程度,是由震动对个人、家具、房屋、地质结构等所产生的影响来断定。地震-概述&&地震(earthquake)是大地的振动。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地球构造地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中间是&蛋清&&&;外层是&蛋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浓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公里的地震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是1963年发生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省北部海域的5.8级地震,震源深度786公里。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也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震中距一般以公里计算,但也常以地面距离对地球球心所张的圆心角表示,单位为度。震中距大于105-110度时称为极远震。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和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达水平晃动。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地震时一定点地面震动强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中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 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 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全球地震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两大地震带。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千米~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地震-形成原因&&
不同形式的板块碰撞
构造地震由于运动引起地壳岩层断裂错动而发生的地壳震动,称为构造地震。由于地球不停地运动变化,从而内部产生巨大地应力作用在地壳上。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作用下,造成地壳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当地应力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会使岩层断裂错动,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形成构造地震,地震学家通常用弹性回跳理论来描述这个现象。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一般较小,数量约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关联。火山爆发可能会激发地震,而发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发。
陷落地震由于地下水溶解可溶性,或由于地下采矿形成的巨大空洞,造成地层崩塌陷落而引发的地震,称为陷落地震。这类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震级也都比较小。
诱发地震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而引起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些外界因素可以是地下核爆炸、陨石坠落、油井灌水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水库地震。水库蓄水后改变了地面的应力状态,且库水渗透到已有的断层中,起到润滑和腐蚀作用,促使断层产生新的滑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水库蓄水后都会发生水库地震,只有当库区存在活动断裂、岩性刚硬等条件,才有诱发的可能性。地震-传播形式&&地震波主要有两种传播形式:某地区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用烈度表示,其大小同震级、震中的距离有直接关系。此外还和震源深浅、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有关。在距震中距离相同的地方有时烈度相差也很大。地震是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地球上差不多每天都有地震,平均每年发生500万次,其中有感地震5万次,7级以上的大震平均不到20次。地震-过程详解&&
地震波波动是观察到水波。当向池塘里扔一块石头时水面被扰乱,以石头入水处为中心有波纹向外扩展。这个波列是水波附近的水的颗粒运动造成的。然而水并没有朝着水波传播的方向流;如果水面浮着一个软木塞,它将上下跳动,但并不会从原来位置移走。这个扰动由水粒的简单前后运动连续地传下去,从一个颗粒把运动传给更前面的颗粒。这样,水波携带石击打破的水面的能量向池边运移并在岸边激起浪花。地震运动与此相当类似。我们感受到的摇动就是由地震波的能量产生的弹性岩石的震动。第一类波的物理特性恰如声波。声波,乃至超声波,都是在空气里由交替的挤压(推)和扩张(拉)而传递。因为液体、气体和固体岩石一样能够被压缩,同样类型的波能在水体如海洋和湖泊及固体地球中穿过。在地震时,这种类型的波从断裂处以同等速度向所有方向外传,交替地挤压和拉张它们穿过的岩石,其颗粒在这些波传播的方向上向前和向后运动,换句话说,这些颗粒的运动是垂直于波前的。向前和向后的位移量称为振幅。在地震学中,这种类型的波叫P波,即纵波,它是首先到达的波。弹性岩石与空气有所不同,空气可受压缩但不能剪切,而弹性物质通过使物体剪切和扭动,可以允许第二类波传播。地震产生这种第二个到达的波叫S波。在S波通过时,岩石的表现与在P波传播过程中的表现相当不同。因为S波涉及剪切而不是挤压,使岩石颗粒的运动横过运移方向。这些岩石运动可在一垂直向或水平面里,它们与光波的横向运动相似。P和S波同时存在使地震波列成为具有独特的性质组合,使之不同于光波或声波的物理表现。因为液体或气体内不可能发生剪切运动,S波不能在它们中传播。P和S波这种截然不同的性质可被用来探测地球深部流体带的存在。S波具有偏振现象,只有那些在某个特定平面里横向振动(上下、水平等)的那些光波能穿过偏光透镜。穿过的光波称之为平面偏振光。太阳光穿过大气是没有偏振的,即没有光波振动的优选的横方向。然而晶体的折射或通过特殊制造的塑料如偏光眼睛,可使非偏振光成为平面偏振光。当S波穿过地球时,它们遇到构造不连续界面时会发生折射或反射,并使其振动方向发生偏振。当发生偏振的S波的岩石颗粒仅在水平面中运动时,称为SH波。当岩石颗粒在含波传播方向的竖直平面里运动时,这种S波称为SV波。大多数岩石,如果不强迫它以太大的振幅振动,具有线性弹性,即由于作用力而产生的变形随作用力线性变化。这种线性弹性表现称为服从虎克定律,是以与同时代的英国数学家(年)而命名的。相似的,地震时岩石将对增大的力按比例地增加变形。在大多数情况下,变形将保持在线弹性范围,在摇动结束时岩石将回到原来位置。然而在地震事件中有时发生重要的例外表现,例如当强摇动发生于软土壤时,会残留永久的变形,波动变形后并不总能使土壤回到原位,在这种情况下,地震烈度较难预测。弹性的运动提供了极好的启示,说明当地震波通过岩石时能量是如何变化的。与弹簧压缩或伸张有关的能量为弹性势,与弹簧部件运动有关的能量是动能。任何时间的总能量都是弹性能量和运动能量二者之和。对于理想的弹性介质来说,总能量是一个常数。在最大波幅的位置,能量全部为弹性势能;当弹簧振荡到中间平衡位置时,能量全部为动能。我们曾假定没有摩擦或耗散力存在,所以一旦往复弹性振动开始,它将以同样幅度持续下去。这当然是一个理想的情况。在地震时,运动的岩石间的摩擦逐渐生热而耗散一些波动的能量,除非有新的能源加进来,像振动的弹簧一样,地球的震动将逐渐停息。对地震波能量耗散的测量提供了地球内部非弹性特性的重要信息,然而除摩擦耗散之外,地震震动随传播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弱现象的形成还有其他因素。地震-分类&&地震的类型根据不同的需要和角度,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构造地震:构造地震发生的原因,是地下岩层受地应力的作用,当所受的地应力太大,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快速破裂或错动,岩层破裂或错动时会激发出一种向四周传播地地震波,当地震波传到地表时,就会引起地面的震动。世界上85%-90%的地震以及所有造成重大灾害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爆发引起的地震。
水库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放水引起库区发生地震。
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
人工地震:由于核爆炸、开炮等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
震源深度分类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地震,大多数破坏性地震是浅源地震。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300公里。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地震,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纪录到的最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786公里。* 一年中,全球所有地震释放的能量约有85%来自浅源地震,12%来自中源地震,3%来自深源地震。
地方震: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
近震:震中距为100&1000公里。
远震:震中距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
震级计算震级是描述地震大小的量,一般根据记录的地震波的最大振幅、周期,并考虑到地震波随距离和深度衰减的情况进行计算。震级有很多种,常用的包括近震震级ML、面波震级Ms、体波震级mb和mB、矩震级Mw。
近震震级ML:在短周期地震仪记录中量取两个水平分向的周期和振幅计算得到。
面波震级Ms:根据中周期或长周期地震仪记录的面波周期和振幅计算得到。
体波震级mb:使用短周期地震仪记录中1秒左右的体波振幅来测定,体波震级mB是使用长周期地震仪记录中5秒左右的体波振幅来测定。
矩震级Mw:根据地震波形反演地震波谱计算得到。
弱震: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
有感地震:指震级在3.0&4.5级之间,人能感觉到的地震。
中强地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
强震:震级大于6.0级的地震,其中又把震级小于8.0级的地震称为强烈破坏性地震,大于8.0级的地震称为巨大地震。
孤立型地震:没有前震,余震小而少,且与主震震级相差悬殊,地震能量基本上是通过主震一次性释放的。
余震型地震:一次地震的序列中,最大的地震特别突出,所释放的能量占全序列能量的90%以上。这个最大的地震叫主震,其它较小的地震中,发生在主震之前的叫前震,发生在主震之后的叫余震。
双震型地震:一次地震活动序列中,90%以上的能量主要由发生时间接近,地点接近,大小接近的两次地震释放。震群型地震:一次地震序列的主要能量是通过多个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的,没有明显的&老大&,其释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80%以上。地震-衡量其规模标准&&衡量地震规模的标准主要有震级和烈度两种。
震级地震强度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多少来划分。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Beno Gutenberg)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里氏地震规模。里氏规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为底的对数,并选择距震中100千米的距离为标准。里氏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2倍,相隔二级的震级其能量相差1000 (~ 32 x 32)倍。小于里氏规模2.5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里氏规模2.5-5.0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十几万次;大于里氏规模5.0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里氏规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到。有记录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发生在日19时11分南美洲的智利,根据美国地质调查所,里氏规模达9.5。地震的划分通常是用里氏震级来表示。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通常划分标准如下:微震: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有感地震:3-5级称有感地震。破坏性地震:5级以上称破坏性地震。
烈度地震烈度是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即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一般来说,震中区烈度最高,破坏最大;距震中区越远,烈度越低,破坏程度也越小。例如日唐山地震,震中烈度达Ⅺ度,而在北京的破坏程度只有Ⅴ度。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却是随距离震中的远近而不同,有时还会存在数个烈度异常区。烈度不仅与地震的震级有关,而且还和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地表地质条件有关目前我国将烈度分为12度: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1990)Ⅰ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Ⅱ度;微有感-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Ⅲ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Ⅳ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Ⅴ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Ⅵ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Ⅶ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Ⅷ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Ⅸ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Ⅹ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Ⅺ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Ⅻ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地震-分布规律&&
时间分布特点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表现为在一定时间段内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称为地震活跃期;而另一时间段内地震活动相对来讲频率少,强度小,称为地震平静期。
地理空间分布地震的地理空间分布受一定的地质条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规律。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不稳定的部位,特别是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形成地震活动活跃的地震带。全世界主要有三个地震带:
世界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经台湾再到菲律宾转向东南直至新西兰,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本带是在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二是欧亚地震带,大致从印度尼西亚西部,缅甸经中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达地中海及其沿岸。本带是在亚欧板块和、的消亡边界上。三是中洋脊地震带包含延绵世界三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和北极海的中洋脊。中洋脊地震带仅含全球约5%的地震,此地震带的地震几乎都是浅层地震。地震-监测手段和方法&&目前应用于地震监测的主要手段及方法有以下几种:
测震记录一个区域内大小地震的时空分布和特征,从而预报大地震。人们常说的&小震闹,大震到&,就是以震报震的一种特例。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小震闹&并不一定导致&大震到&。
地壳形变观测许多地震在临震前,震区的地壳形变增大,可以是平时的几倍到几十倍。如测量断层两侧的相对垂直升降或水平位移的参数,是地震预报重要的依据。
地磁测量地球基本磁场可以直接反映地球各种深度乃至地核的物理过程,地磁场及其变化是地球深部物理过程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震磁效益的研究有其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更有震例的事实。
地电观测地震孕育过程中,将伴随有地下介质(主要是)电阻率的变化及大地电流和自然电场的变化,由于这些变化与岩石受力变形及破裂过程有关,因此提取这一信息可以预测地震。
重力观测地球重力场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地球物理场之一,它与观测点的位置和地球内部介质密度有关。因此,通过重力场变化可以了解到地壳的变形、岩石密度的变化,从而预测地震。
地应力观测地震孕育不论机制如何,其实质是一个力学过程,是在一定构造背景条件下,地壳体中应力作用的结果。观测地壳应力的变化,可以捕捉地震前兆的信息。
地下水物理和化学的动态观测地下水动态在震前异常现象,宏观现象如水井水位上涨,水中翻花冒泡、井水变色变味等;微观现象如水化学成分改变(如水中溶解氡气量变化等),固体潮(天体引潮力引起的地下水位涨落现象&&就象海水潮涨落一样)的改变等。通过地下水动态的观测,可以直接地了解含水层受周围的影响情况和受力的情况,从而进行地震预报。类似这样的经常性的监测手段和预报方法还有不少。地震学家们根据多种手段观测的结果,综合考虑环境因素、构造条件和地球动力因素等,提出慎之又慎的分析预测意见。地震-次生灾害&&
火灾:这是首屈一指的地震次生灾害。烈火不仅烧毁住宅和各种建筑物,还会烧死烧伤人。在强烈地震时,尤其是现代化的大城市地区的地震,其往往比地震本身还可怕。
海啸: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是海震的主要次生灾害。但在我国大陆沿海,一般不会发生这种灾害。
瘟疫:1556年华县地震时,或流行性疾病曾夺去数以10万计未被地震压塌而死的灾民的性命,可见瘟疫这种次生灾害也是极为可怕的。瘟疫的产生完全是由地震压塌的人、畜、禽的尸体腐烂、细菌蔓延引起的。一场强烈地震后,要赶快清除和深埋人畜家禽的尸体,采取有效的消毒灭菌措施,防止瘟疫的滋生和蔓延。
滑坡和崩塌:这类地震的次生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和塬区,由于地震的强烈振动,使得原已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山崖或塬坡发生崩塌或。这类次生灾害虽然是局部的,但往往是毁灭性的,使整村整户人财全被埋没。
水灾:地震如使水库的坝体开裂倒毁或使大河的堤坝决裂,都会造成。此外,地裂、、喷砂冒水、地面塌陷、有毒液体和气体的外溢泄漏、地面变形等等也都是地震的次生灾害,它们都可能致人死伤、破坏建筑物、破坏交通运输,毁坏耕地农田等。因此,我们对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不可等闲视之,而应积极的防御。地震-震前征兆&&地震发生前自然界也会有一些反常的现象:1、湖水剧烈荡漾,深井上升,井水涌动;2、雨天发生地震,天空火红的云较多;3、乱飞乱叫,不进笼子;4、乱转;5、蛇鼠搬家;6、、、变化、变化、变化、地引力变化、地下水中含量或其它化学成份的变化等。地震-相关词汇&&
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点称为震中。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称为震中距。震动的发源处称为震源。大多数震源都在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岩石圈内。根据震源的深度,地震可分为三类:浅源地震(深度在0-70千米)、中源地震(深度在70-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深度在300千米以上)。由震源竖一垂直线至地面上的位置称为震中。震中是地表距离震源最近的地方,因此地震波最早到达这处,震动也最为强烈,破坏程度也最大。
震源机制指地震震源处地球介质的运动方式,一般指构造地震的机制,内容包括地震断层面的方位和岩体的错动方向,震源处岩体破裂和运动特征,以及这些特征与震源所辐射的地震波之间的关系等。
横波、纵波横波振动方向与波前进方向垂直,而纵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在震中区,地震波直接入射地面,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另外,横波振幅比纵波大,破坏力大,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纵波传播速度快、通过能力强,所以当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这时位于震中的人们会感到上下颠簸。接着横波到达,大地便开始前后左右摇晃,严重时造成房倒屋塌、土石崩落、公路变形。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级来表示。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根据地震仪对地震波所作的记录计算出来的。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地震愈大,震级的数字也愈大,震级每差一级,通过地震被释放的能量约差30倍。
烈度地震烈度(seismic intensity)简称烈度,即地震发生时,在波及范围内一定地点地面振动的激烈程度(或释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地面振动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人的感觉的强弱,器物反应的程度,房屋的损坏或破坏程度,地面景观的变化情况等。因此烈度的鉴定主要依靠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宏观考察和定性描述。由地震时地面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地形地貌改变、人的感觉等宏观现象来判定。地震烈度源自和应用于十度的罗西福瑞震级(Rossi-Forel),由意大利火山学家麦加利(Giuseppe Mercalli)在1883年及1902年修订。后来多次被多位地理学家、地震学家和物理学家修订,成为今天的修订麦加利地震烈度(Modified Mercalli Scale)。&麦加利地震烈度&从感觉不到至全部损毁分为1(无感)至12度(全面破坏),5度或以上才会造成破坏。
中国地震带每次地震的震级数值只有一个,但烈度则视乎该地点与震中的距离,震源的深度,震源与该地点之间和该地点本身的土壤结构,以及造成地震的断层运动种类等因素而决定。
地震带就是地震发生较多又比较强烈的地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释放能量占全球地震释能量的76%;
地中海地震带从印度尼西亚经缅甸到我国横断山脉、区,越过,经中亚细亚到地中海及其附近地区,释放能量占全球地震释放能量的24%。地震-大地震&&全球二十世纪以来的最强地震,以下是十二次大地震的基本情况(按震级排列):1、(日):里氏8.9级(又有报为9.5级)。发生在智利中部海域,并引发海啸及火山爆发。此次地震共导致5000人死亡,200万人无家可归。此次地震为历史上震级最高的一次地震。2、美国(日):里氏8.8级。此次引发海啸,导致125人死亡,财产损失达3.11亿美元。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区、加拿大育空地区及哥伦比亚等地都有强烈震感。3、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日):里氏8.7级,发生在美国安德里亚岛及乌那克岛附近海域。地震导致休眠长达200年的维塞维朵夫火山喷发,并引发15米高的大海啸,影响远至夏威夷岛。4、(并列)印度尼西亚大地震(日):里氏8.7级,发生在位于印度尼西亚上的亚齐省。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斯里兰卡、泰国、印度尼西亚及印度等国,导致约30万人失踪或死亡。5、(并列)俄罗斯大地震(日):里氏8.7级。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夏威夷群岛,但没有造***员伤亡。5、厄瓜多尔大地震(日):里氏8.8级,发生在厄瓜多尔及哥伦比亚沿岸。地震引发强烈海啸,导致1000多人死亡。中美洲沿岸、及日本等地都有震感。6、(并列)印度尼西亚大地震(日):里氏8.7级,震中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离三个月前发生9.0级地震位置不远。6、(并列)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日):里氏8.7级。地震引发高达10.7米的海啸,席卷了整个舒曼雅岛。7、中国西藏大地震(日):里氏8.6级。2000余座房屋及寺庙被毁。印度、损失最为惨重,至少有1500人死亡。
汶川大地震8、(并列)俄罗斯大地震(日):里氏8.5级,发生在俄罗斯堪察加半岛。9、(并列)印度尼西亚大地震(日):里氏8.5级,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班达附近海域。地震引发海啸及火山喷发,人员及财产损失惨重。10、(并列)俄罗斯千岛群岛大地震(日):里氏8.5级,并波及日本及俄罗斯等地。11、(日):里氏8级,震中位于阿坝州,并波及大半个中国及海外等地,人员及财产伤亡惨重。
海地地震12、,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为里氏7.3级强烈地震),首都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目前震后海地平民的具体伤亡情况有待考证。13、 所罗门群岛7.0级地震14.、北京时间 08:58 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聂荣县(北纬32.5,东经92.8) 发生5.2级地震。15、北京时间 07:49 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东经96.7) 发生7.1级地震。地震-之最&&
世界震级最大的是日的智利8.9级地震
中国震级最大的是日的西藏8.6级地震
死亡人数最多的是日的陕西华县8级地震,死亡83万人
死亡人数其次是日的唐山8.1级地震,官方数据死亡25.5万人(估计可达65.5万人)地震-抗震&&&
被埋压怎么办 ?
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这需做到:
&&&&& 1)被埋压在废墟下时,至关重要的是不能在精神上发生崩溃,要有勇气和毅力。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是自救过程中创造奇迹的强大动力。
&&&&& 2)被压埋后,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灰尘、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湿手巾、衣服 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发生窒息及意外事故,尽量活动手和脚,消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周围可搬动的砖块、木棍等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扩大安全活动空间,保障有足够的空气。条件允许时,应尽量设法逃避险境,朝更安全宽敞、有光亮的 地方移动。
  3)被埋压后,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设法爬出去,无法爬出去时,不要大声呼喊,当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叫,或敲击出声,向外界传信息求救。一般情况下,压在废墟里的人听外面的人声音比清楚,而外面的人对里面发出的声音则不容易听见,因此,要静卧,保持体力,只有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喊,或敲击管道、墙壁等一切能使外界听到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 4)无力脱险时,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坚持的时间越长,得救的可能性大。寻找食物和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并计划使用,乐观等待时机,想办法与外面援救人员取得联系。在被压埋的期间里,要想方设法寻找代用食物,俗话说,饥不择食。此时,若要生存,只能这样做。
震时特殊情况下的个人防护
次生灾害常常伴随地震而来,如果遇到火灾、燃气或毒气泄漏时可按照以下方式避险: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燃气泄漏时:用湿毛巾护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毒气泄漏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灾后特殊环境下的注意事项&1)震后要特别注意饮水卫生和食物卫生,防止传染病蔓延。
2)按规定服用预防药物,增强身体抵抗力,防疫灭病。
3)搭建和居住防震棚要注意防火。
4)积极投入恢复重建工作。
如何救别人
抢救时间及时,获救的希望就越大。据有关资料显示,震后20分钟获救的救活率达98%以上,震后1小时获救的救活率下降到63%,震后2小时还无法获救的人员中,窒息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的58%。他们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筑物垮塌砸死,而是窒息死亡,如能及时救助,是完全可以获得生命的。1、救人原则
先救近,后救远;
先救易,后救难;
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扩大救护队伍。
2、救人方法
应根据震后环境和条件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目的就是将被埋压人员,安全地从废墟中救出来。
通过了解、搜寻,确定废墟中有人员埋压后,判断其埋压位置,向废墟中喊话或敲击等方法传递营救信号。
营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埋压人员的安全:
一是使用的工具(如铁棒、锄头、棍棒等)不要伤及埋压人员;
二是不要破坏了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压人员再次遇险;
三是应尽快与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沟通,使新鲜空气流人,挖扒中,如果尘土太大应喷水降尘,以免埋压者窒息;
四是埋压时间较长,一时又难以救出,可设法向埋压者输送饮用水、食品和药品,以维持其生命。
在进行营救行动之前,要有计划、有步骤,哪里该挖,哪里不该挖,哪里该用锄头,哪里该用棍棒,都要有所考虑。在一些梁柱相互叠压的情况下,挖掘时要特别注意仔细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压埋的阻挡物,对上面重物需进行必要的支撑,绝不能鲁莽行事。挖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要造成粉尘碎物飞扬,以致误伤和窒息被营救者,必要时可采取洒水息尘的办法。
过去曾发生过救援人员盲目行动,踩塌被埋压者头上的房盖,砸死被埋人员,因此在营救过程中要有科学的分析和行动,才能收到好的营救效果,盲目行动,往往会给营救对象造成新的伤害。
3、施救和护理
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胸腹部暴露。如有窒息,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有些伤势不重者,可帮他暴露头部和胸腹后,让其自救脱离险境,这样可以争取时间抢救更多的人。凡伤者不能自行出来的,不要强拉硬拖,应尽量充分暴露全身后才可扒出。
现场抢救中,力争及早除去伤员身上或伤肢的重物,立即固定伤肢,不要拉扯被压埋者,以免造成新的损伤;抬伤员不能一人抬手,一人抬腿,扭曲身体,以免造成伤员瘫痪,应用竹木床板、担架运送伤员。
从废墟中将人扒出来,如果是伤者、病者,他们还没有脱离危险,即使无病无伤,如果埋压过久,也有必要进行特殊的护理。流血者要及时止血,骨折者要作简单地包扎。在黑暗处呆的时间长的人,出来后要避免强光的刺激。长时间处于饥饿的人,不能一下子喂给过多食物。
4、互救八要领&
&1)注意听、找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或敲击器物的声音; 2)要根据房屋结构,先确定被困人员位置,再行抢救,以防止意外伤亡; 3)先抢救建筑物边的幸存者,及时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幸存者,以扩大互救队伍; 4)外援抢救队伍应当首先抢救的是医院、学校、旅社和招待所等人员密集的地方; 5)救援须讲究方法,首先应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防止窒息,再行抢救,不可用利器刨挖; 6)对于埋在废墟中时间较长的幸存者,首先应输送食品和饮料,然后边挖边支撑,注意保护幸存者的眼睛; 7)对颈椎、腰椎受伤人员,施救时切忌生拉硬扯,要慢慢暴露其全身,然后慢慢移出,用硬木板担架送到医院; 8)对于那些一息尚存的危重伤员,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救治,并迅速送往医疗点或医院。
5、救助...
阅读(5634)|
太谦虚了,这么全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