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中养育水是不是喝的越多越好水越多越好???

当前位置:&>&&>&
  传统的池塘养殖海参、对虾,多为露天大塘养殖,养殖水大排大放,浪费严重。池塘增氧方式多为电动机械增氧,电能消耗非常大。昌邑市海参养殖老板成立最近琢磨发明出一种流水式循环水池塘养殖模式,不仅节水,而且省电,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该模式非常符合‘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原理,能够有效降低养殖病害的发生机率,同时节水省电。”成立介绍,该模式的出发点在于将不同的养殖池塘串联起来,池塘内部用防水编织布隔离成不同的养殖水道,使水体在养殖水道之间以S形的路线流动,池塘与池塘之间再以管道连通,流通的水体从前一个池塘流入下一个池塘,从而使水体在不同的池塘间整个流动起来,流通到最后一个池塘的水体,再利用水泵的动力将其抽到第一个池塘继续循环使用。  “这种循环水的养殖模式能使水体流动起来,增加水体中的溶氧,进而替代增氧机,同时循环起的水体稍加处理后又可以重复使用,只需在养殖过程中不定时的补加少量的新水即可。”成立说。  潍坊新力蒙水产技术有限公司技术员张立田向记者介绍,这种流水模式条件下,水体中的实测溶氧值能保持在5mg/L以上,完全达到养殖生物所需的耗氧量。若以100亩养殖池塘为例,采用增氧机增氧大约需要60台1.5kw的增氧机,每小时耗电90kwh;而采用流水养殖模式只需要一个14kw的轴流泵即可,其耗电量为每小时14kwh,节约6倍以上电能。  “这种模式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流水条件下可以大大减少水体中氨氮、亚硝基氮、硫化氢等对水生动物有害物质的含量,降低病害发生机率,从而提高养殖成功率。”张立田告诉记者。◤流水式循环水池塘养殖模式示意图.。
本文相关新闻您现在的位置:
您当前位置: >>
河蟹养殖户应该如何掌握蟹池的水体环境编辑:紫枫&&&日期: 10:10:30&&&来源:网络 点击数:
“清水养蟹”几乎是所有河蟹养殖户的观点,有些初养河蟹的人,一见蟹池里的水变肥、变色,就忙于换水,以防不测,池塘养蟹的水是否越清越好,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发现,中等肥度的水对河蟹养殖是相当有益的,这些池塘河蟹养殖的成活率、规格、产量均要比其他池塘高,发病率特别是近两年流行的抖抖病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其他池塘。
为什么中度肥水能提高池塘养蟹的产量,如何判断和调节养蟹池水的肥度,现分析如下:
蟹池人为大量投饵后的剩饲、残饲,河蟹的排泄物经过***加上池底土壤厚有肥力对池水的慢慢释放等,形成了池水的肥力,池水肥力是池中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基础因素之一。当池中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生长,使池水呈某种藻类带来的固有色,有绿色、褐色、黄褐色等。水的肥度常按池水的颜色或透明度来判断。清水指水色清淡、水中浮游植物量少,水的透明度一般在35厘米以上,肥水指水色浓、水中浮游植物量多,一般呈褐色、茶褐色、油绿色,水的透明度较低。一般在15厘米以内,中度肥水介于二者之间,水色肥而嫩爽。
蟹池池水肥度的调节:
目前许多养蟹户普遍采用进排水的方法来调节蟹池水的肥度,这不是最佳办法。因为过多的进排水:一是浪费电力;二是流失水中有效成份;三是水位不定,河蟹洞穴变化频繁,部分河蟹迁移水面以上不吃食,不蜕壳,形成懒蟹;四是进排水稍有疏忽,就可造成河蟹的逃漏。养蟹池塘水的肥度可用以下办法来调节。
1、水质清瘦的池塘,往往池底淤泥少,池中肥力不足,可采用施肥的方法来调节,一般在池塘清整后,蟹种放养前15天,每亩施发酵过的粪肥3一5担,养殖中期如池水仍较瘦,可用化肥追吊,一般每次每亩用尿素3-4公斤,15-20天用一次。
2、投放鲢鱼、鲫鱼种或青虾苗。鲢鱼以浮游植物为食,鲫鱼和青虾能摄食河蟹吃剩的饵料碎屑,减少池塘有机物积累,繁池适当混养这些品种,可起到控制池水过肥的作用。一般亩放鲢鱼种100尾、鲫鱼种500-600尾(每公斤20-40尾)、青虾苗2万尾或2-3厘米的幼虾0.5-1公斤。
3、对池底淤泥较多,水中肥力较足的池塘,可通过栽植水草或投放浮游性水生植物如大、小叶浮萍、水花生等,吸收水中肥力,控制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移栽或投放的水草面积约占总水面积的1/5-1/4。这样不但能满足河蟹的生长需要,还可改善水质及河蟹的肉味品质。
上一篇:下一篇:
京ICP备号-1&&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86)-010-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农业之友 版权所有&& 文章内容
小龙虾养殖过程中如何正确进行肥水?
[日期:] & 来源:市渔业渔政局& 作者:市渔业渔政局 & 阅读:2070次[字体:
  吉水县农业局
  全国各地小龙虾放种苗多集中在2、3、4月。肥水工作恰是此时期工作的重点,但相对来讲,放苗前的肥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放苗前肥水工作做好将带来如下优势:
  (1)小龙虾是隐居型动物,放苗前肥水,提前把控好水体透明度,能为刚入塘的虾苗提供一个稳定的生长环境。
  (2)能有效控制青苔、地皮的生长,可防止虾苗进池后裹入青苔;水体溶氧相对较好,利于虾苗快速适应池塘环境。
  (3)可以通过藻类、菌类的繁殖提前吸收池塘营养,规避潜在的氨氮、亚硝酸盐、磷化物等有害指标超标带来的不良影响。
  (4)很多养殖户习惯在放苗前投放螺蛳,放苗前肥水恰好能为螺蛳提供丰富的饵料,螺蛳长得好,又成为小龙虾的优良饵料。
  (5)好的有机肥肥料,经过发酵工艺,既能当肥也能当料,放苗前肥水间接给池塘补充了饵料,虾苗进塘后可以摄食。
  (6)能促进水草的生长,水草长势良好能更好的为虾苗提供隐蔽场所。
  各类肥水产品的优缺点
  肥水工作既是小龙虾养殖早期尤其放苗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常见的肥水用品有哪些?各有怎样的优缺点?
  1、传统农家肥(粪肥)优点:价格低廉;肥量足;持续长久。
  缺点:农家肥自身携带很多虫、细菌、病毒会成为池塘潜在病原;农家肥很难全溶于水,易造成池塘局部地区堆积过多肥料造成后期污染(滋生团状青苔、后期臭底等);农家肥提供的营养元素比较繁多,无法达到藻类生长所需的科学配比,易肥出有害藻类。
  2、无机肥(化肥、磷肥、尿素、复合肥等)优点:价格低廉;肥效快;营养元素配比可控。
  缺点:施用无机肥极易导致池塘水质指标(氨氮、亚盐、磷酸盐)升高影响养殖动物;无机肥肥效来得快但去得也快,不持久;无机肥肥出的藻相单一,不稳定,易致养殖动物出现急性应激,严重的甚至出现气泡病。
  3、碳肥、钾肥优点:碳肥、钾肥是池塘水体中很容易缺少的营养元素,补充足量碳肥可提高水体碱度,促进水体营养平衡,钾肥是水草生根必需的营养元素同时也是维持养殖动物体内渗透压平衡不可或缺的元素。
  肥水需注意的关键点
  1、肥水需分清新、老塘 选对肥水用品后,如何肥水要把握住池塘结构,分清池塘属于老塘或新塘。
  (1)新塘(包括刚清淤的池塘)肥水:这类池塘特点是:淤泥少,底肥少,肥水时应更注重补充有机肥,且需要补充肥水藻种菌种,定期追肥维持水色。
  (2)老塘(淤泥较多)肥水:这类池塘特点是:淤泥多,底肥尤其氮磷营养元素含量很高,肥水时应更注重补充碳肥与藻种进行提肥。如果存在底栖藻类多的情况,还应在清塘时着重杀灭。肥水时补充低温藻种如硅藻占据种群优势,定期补充藻种维持水色。
  2、肥水时机有讲究 很多池塘使用过肥水产品后,缺迟迟不见水色变化,为什么?其实选好肥水产品后,肥水时机的选择也有讲究。
  对于小龙虾养殖来讲,肥水工作是贯穿全年的,小龙虾所需的水体最佳透明度是50cm,养殖早期通过肥水培藻达到水色后,定期追肥维持水色,中后期气温回升会加速底肥释放,此时池塘缺的不是氮磷肥而是碳肥,只需定期补充碳肥以及藻种菌种维持水色即可。
  肥水工作开始前,通常预查天气预报,选择连续晴天的上午8:00左右,把肥水菌种、藻种配合少量可溶性有机肥倒入船舱活化2-3小时。上午10:00左右把可溶性有机肥先行全池泼洒,随后把活化好的菌种、藻种全池均匀泼洒。生产实际中常常遇到有些池塘如此操作了水色还是没有明显变化,什么原因呢?这里就要建议大家考虑下是否解毒工作没做到位,有关针对性解毒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3、有机质增多后的应对 随着池塘养殖小龙虾年限越来越长,残饵粪便逐年积累,池塘底部淤积有机质越来越多。绝大数小龙虾池塘底部并不缺氮磷等营养,未来肥水工作的方向必然转向如何正确提肥。建议,老塘清淤一定要留有10-15cm淤泥作为底肥,切忌把所有淤泥一扫光。本身有淤泥的老塘在上水前可用铁链或钉耙适当松土,让土壤中营养元素彻底释放到水体。另外,小龙虾池塘肥水需要注重碳氮磷元素比,水草的生长会消耗大量碳肥,而养殖中后期的藻类爆发主要消耗的是氮磷肥。所以,选择肥水产品时应注意添加碳肥。
  (来源:市渔业(渔政)局)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