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恐龙,易碎双腔龙(长80米/重220吨)
您当前位置: >>
>> 浏览文章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易碎双腔龙(长80米/重220吨)
所属栏目:
&&&发布时间: &&&文章来源: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是什么龙?看到很多媒体把地震龙列为最大的恐龙,那只能说是科学家计算的一种错误,根据当前出土的恐龙化石来看,世界上最大的恐龙是易碎双腔龙,体型比地震龙大的多,最长可达80米,最重可达220吨。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易碎双腔龙
易碎双腔龙的化石是在1877年被挖掘的,当时的挖掘者之一古生物学家爱德华.德林克.科普根据发现的部分脊椎化石,推算出易碎双腔龙的庞大体型,它们平均长达35米,最长60---80米,体重平均大概180吨,最大220吨,身高在14米到16米之间,它是一种食草性恐龙,毫无疑问,易碎双腔龙是历史上最大的恐龙,这个体型比现有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还大几倍。
现在一般评估恐龙大小都会用梁龙这种食草性恐龙对比。假设易碎双腔龙与梁龙有着同一的比例,它的体型就是58米,与保罗在1994年的估计范围(40到60米)吻合。卡彭特也指出易碎双腔龙的最小估计值,亦比其他恐龙更为巨大,如超龙(32.5米)、腕龙科的波塞东龙(34米)及泰坦巨龙类的阿根廷龙(35米),因此易碎双腔龙从体形上来讲才是最大的恐龙,也是史上最大的动物。
以卡内基梁龙的估计质量为120公吨,易碎双腔龙的体重就可以是180---220吨。易碎双腔龙体重大于阿根廷龙的100吨。近期,科学家们重新研究估计,利用超龙和迷惑龙估算后,得出了新的数据。体长可达到60---80米甚至以上,体重190吨以上,这个显然和这个巨型动物的真实体重更加符合。目前科学家普遍认为,易碎双腔龙最大个体可达60---80米长、臀高10米、头高14-15米之间、体重最重220吨。
地震龙并不是最大的恐龙
看多很多媒体把地震龙列为世界上最大的恐龙,虽然地震龙的体型也的确很大,但跟易碎双腔龙比,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只能说地震龙是最大的恐龙之一了。地震龙的含义是地震的蜥蜴。它最早是1979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发现的,时代为侏罗纪纪晚期的约1亿5400万年前到1亿4400万年前。
据初步估计,它的长度至少有50米。不过现在的数据已缩水至29-42米长,22吨重。 地震龙长着长脖子,小脑袋,以及一条细长的尾巴。鼻孔长在头顶上。它的头和嘴都很小,嘴的前部有扁平的圆形牙齿,后部没有牙齿。高大的身躯和长长的脖子使得它们可以吃到高树上的叶子,如此巨大的身材肯定需要特别大的食量,但是这些恐龙却全都长了一个相对来说很小的脑袋和不大的嘴,怎么来满足那么大的食量呢?大概它们只能不停地吃了,科学家推测,马门溪龙一天要用23个小时的时间来进食,这恐怕也是世界之最了。
下一页还有更多庞大的易碎双腔龙的图片
以上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易碎双腔龙(长80米/重220吨)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一 恐龙诞生和习性之谜
“恐龙”之名的诞生其实,人类很早以前就对恐龙有所了解。欧洲人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骨骼化石。但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它们的确切归属,因此一直误认为是“巨人的遗骸”。至于中国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采集地下出土的大型古动物化石入药,并把这些化石叫做“龙骨”。谁能肯定,这“龙骨”之名与恐龙化石的发现就没有联系呢?但是,直到曼特尔夫妇发现了禽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确定了这是一种类似于蜥蜴的、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因此,随后发现的新类型的恐龙以及其他一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名称全都和蜥蜴有关,例如“像鲸鱼的蜥蜴”、“森林的蜥蜴”等等。同时,由于最初引起人们注意的这些远古动物化石,往往个体巨大、奇形怪状,确实令人恐怖。随着这些令人恐怖而类似于蜥蜴的远古动物的化石不断被发现和发掘,它们的种类积累得越来越多,许多动物学家已经开始意识到它们在动物分类学上应该自成一体。到了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爵士用拉丁文给它们创造了一个名称,这个拉丁文由两个词根组成,前面的词根意思就是“恐怖的”,后面的词根意思就是“蜥蜴”。从此,“恐怖的蜥蜴”就成了这一大类彼此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是在外形上却表现得形形***的爬行动物的统称。中国人则既有想像力又有概括力,把这个拉丁名翻译成了“恐龙”。现在我们知道,恐龙家族中确实有许多令人恐怖的庞然大物,但是也有一些小巧可爱的“小东西”。如果你到北京动物园西边不远的中国古动物馆去看一看,从身长不足1米的鹦鹉嘴龙到身长达22米的马门溪龙,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各种恐龙一定会使你对恐龙世界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恐龙究竟是什么早在太古洪荒年代,地球上就居住着一群奇特生物,那就是恐龙。它们大都身形庞大,在当时曾经称霸地球,生存了近一万五千年之久,最后却神奇地灭绝了。今天我们所知有关恐龙的一切,都是由恐龙化石得来的。恐龙种类繁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很大。其中个子比较大的,可以有几十头大象加起来那么大;小的,却跟一只鸡差不多。就食性来说,恐龙有温驯的素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恐龙的种类很多,科学家们根据它们骨骼化石的形状,把它们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做鸟龙类,一类叫做蜥龙类。根据它们的牙齿化石,还可以推断出是食肉类还是食草类。这只是大概的分类,根据恐龙骨骼化石的复原情况,我们发现,其实恐龙不仅种类很多,它们的形状更是无奇不有。这些恐龙有在天上飞的,有在水里游的,有在陆上爬的。下面我们就来大概认识一下它们吧。翼手龙生活在白垩纪,它们的骨骼在欧洲被发现。翼手龙并不是很大,它的翅膀不过22厘米左右。但是有一种风神翼龙的翅膀却长达12米,像公共汽车那么大。美国科学家曾经发现过一种翼龙,它的翅膀长达15米以上,如果我们今天能看到它,说不定会以为是飞机在天上飞呢。很多会飞的鸟龙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们好像用一双手撑起巨大的翅膀,于是,又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们的一大特点。有人认为,后来的鸟类就是由它们演化来的。体形巨大的翼龙是怎么飞上天的?对此,科学家们有不同的认识。一些人认为,那些巨大的翼龙根本就不会飞,它们不能像鸟儿一样扇动自己的翅膀,但是它们可以先爬到高处,迎风张开巨大的双翼,这样就可以借助上升气流,使自己在空中滑翔。另一些人认为,翼龙翅膀上的膜非常坚硬,而且翅膀的外侧有像框架一样的筋骨相连,所以它们能像鸟儿一样扇动翅膀。由于它们的翅膀非常大,稍稍拍动一下就可以获得巨大的反作用力,使自己飞起来。这两种观点究竟哪一个是正确的,目前还没有结论,也许不久的将来,就可以破解。在恐龙统治陆地的时候,海洋也同样被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占领着。它们与陆地上的恐龙和空中的翼龙是近亲,也用肺呼吸空气,一般也产卵。它们是海洋中的霸主,有些长着锋利的牙齿,为的是捕食其他鱼类。这些爬行动物多多少少长得有些像今天的鱼类,有人就认为它们是鱼变的,也有人认为今天的鱼是它们变的。这些海中巨怪也有不少种类,像我们今天有的鳗、龟、蛇、鳄等,过去也都有相似的种类,如鳗龙、蛇颈龙等。薄板龙是最长的蛇颈龙,全长可达15米。它的脖子大约为躯干的两倍。鳗龙是蛇颈龙的一种,在日本发现过它们的化石,经测量,它们的身长约七八米。而且它们有锋利的牙齿。科学家们在发掘原角龙巢穴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一具小型恐龙化石。它跑到原角龙的巢里去做什么?经过研究,原来它是一个专门偷吃恐龙蛋的小坏蛋。它的嘴里没有牙齿但有一根尖刺,那就是它用来刺破恐龙蛋并吸取蛋汁用的工具。陆地上的恐龙是我们最熟悉的了,这也许是因为它们的骨骼化石更容易被保留下来的缘故。现在发现的这类恐龙很多,有兽龙类,如异齿龙;剑龙类,如剑龙;甲龙类,如森林龙;角龙类,如三角龙;雷龙类,如雷龙等。甲龙的皮肤非常坚硬,像铠甲一般。身上和尾部长着骨刺,像狼牙棒一样,谁也不敢碰它们。异齿龙是一种凶猛可怕的食肉恐龙,它的一张大嘴可以一下子吞下一头小猪。它的牙齿全都向里弯曲,猎物被它咬住就休想逃出来。原角龙生蛋时,往往是几只雌龙共用一个窝,大家轮流一圈一圈地产蛋。看来它们非常讲团结呢。三角龙是角龙的一种。它的鼻子上有一只角,像犀牛,眼睛上有两只角,又像牛。这三只角都有1米长,是它们打架的有力武器。栉龙的头上长着一个引人注目的管子,里边有细细的通道。空气经过时就会发出低沉的声音,可以用来吓跑敌人。也有人认为,那是它们在潜水时用来通气用的,究竟是做什么用的,目前还没有定论。雷龙是恐龙中最大的一种,有的身长达30米以上,有6层楼那么高。它们都是食草或树叶的动物。我们在博物馆见到的一些恐龙化石,大多就是这种恐龙。第一个发现恐龙的神奇人物180年前,在英国南部苏塞克斯郡,一个叫做刘易斯的小地方曾经住着一位名叫曼特尔的乡村医生。这位医生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特别喜爱收集和研究化石。行医治病之余,他常常带着妻子一起跋山涉水去寻找和采集化石,足迹踏遍了周围有岩层裸露的沟沟坎坎。久而久之,曼特尔夫人也成了一位“自然之友”和化石采集高手。发现化石1822年3月的一天,天气非常的寒冷,可是曼特尔先生还是照常出门去给病人看病。夫人在家里等着丈夫回来,心里总是惦记着他会不会着凉。后来,曼特尔夫人实在坐不住了,就带上一件丈夫的衣服出门向着他出诊的方向去迎接他。她走在一条正修建的公路上,公路两旁新开凿出的陡壁暴露出一层层的岩石。她习惯性地边走边观察两边新裸露出来的岩层,忽然,一些亮晶晶的东西引起了她的注意。“这是什么东西呢?”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走上前去仔细观看。哇!原来是一些样子奇特的动物牙齿化石。这些牙齿化石太大了,曼特尔夫人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大的牙齿。发现的兴奋使得曼特尔夫人忘记了给丈夫送衣服这件事。她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化石从岩层中取出来带回家里。晚些时候,曼特尔先生回到了家中。当夫人将新采集到的化石呈现在他眼前的时候,他惊呆了。他见过许许多多远古动物的牙齿化石,可是没有一种能够与这么大、这么奇特的牙齿相似。研究化石在随后不久,曼特尔先生又在发现化石的地点附近找到了许多这样的牙齿化石以及相关的骨骼化石。为了弄清这些化石到底属于什么动物,曼特尔先生把这些化石带给了法国动物学家居维叶,请这位当时世界闻名的学者给予鉴定。说实在的,居维叶也从来没有见过这类化石,而他读过的所有的由前辈科学家撰写的书籍和论文中也从来没有提到过这种化石。不过,居维叶还是根据他掌握的相当丰富的动物学知识做了一个判断,他认为牙齿是犀牛的,骨骼是河马的,它们的年代都不会太古老。曼特尔先生对居维叶的鉴定非常怀疑,他认为居维叶的结论太草率了。他决定继续考证。从此,只要一有机会,他就到各地的博物馆去对比标本、查阅资料。两年后的一天,他偶然结识了一位在伦敦皇家学院博物馆工作的动物学家,此人当时正在研究一种生活在中美洲的现代蜥蜴----鬣蜥。于是,曼特尔先生就带着那些化石来到伦敦皇家学院动物馆,与动物学家收集的鬣蜥的牙齿相对比,结果发现两者非常地相似。喜出望外的曼特尔先生就此得出结论,认为这些化石属于一种与鬣蜥同类、但是已经绝灭了的古代爬行动物,并把它命名为“鬣蜥的牙齿”。后来,随着发现的化石材料越来越多,人类对这些远古动物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所谓的“鬣蜥的牙齿”这种动物实际上是种类繁多的恐龙家族的一员;它确实与鬣蜥一样属于爬行动物,但是它与真正的鬣蜥的亲缘关系比起与其他种类的恐龙的关系还要远!但是,按照生物命名法则,这种最早被科学地记录下来的恐龙的种名的拉丁文字并没有变,依然是“鬣蜥的牙齿”的意思。不过,它的中文名称则被译成禽龙。恐龙主宰世界之谜35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原始细菌。由此,生命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美丽的地球变得丰富多彩。然而在生物界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物种出现后又消失了,对此我们并不奇怪,因为物种灭绝实际上是生物演化的一个必然阶段。一些种群发展到一定的时期就会结束它们的使命,由此产生的空间,将会有新的种群来占据,这就是生物界的新陈代谢。有相当多的种类,我们甚至从来就不知道它们的名字,出现或者消失似乎都无足轻重,但有一些种类,对地球的影响非常大,于是地质学家就给它们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例如三叶虫,这类生物绝迹的时候,地质史上就此作为古生代的结束。恐龙当然也不例外,中生代白垩纪就以恐龙灭绝为结束之界。但恐龙的影响绝不仅此而已,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恐龙是一类曾经繁盛无比的动物,它傲视一切与它同时代的天地之物,却在短时间内销声匿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人类既然无法亲眼目睹,那就只有让科学来回答了。于是古生物学家挖地三尺,搜寻一切可以找到的化石,把琐碎的骨头连接起来。挖掘的结果使科学家们发现,从地理范围来看,恐龙几乎无所不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南极大陆都有恐龙化石出土,一向被认为是资源匮乏的日本,居然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群。从形态特征来看,它们像爬行类,四肢健壮有力,并通过产蛋来孵化小生命;从个体大小来看,它们可以称得上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陆生动物;根据化石推断出个体最重的可以达到100吨,而现在地球上陆生动物中的老大----非洲象只不过7吨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研究恐龙的科学家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寻找恐龙化石。随着化石证据的不断增多,关于恐龙的研究也发展到了习性、生理、生态等各个领域。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被解决了,但一个又一个的谜团又滋生了出来。人们发现,不能简单地把恐龙列为爬行动物,因为有人提出了恐龙是恒温动物的说法。还有证据表明,有些恐龙甚至会照看自己的孩子,这一习性对于爬行动物如蛇、鳄、龟、蜥蜴来说是难以想像的。最关键的是,恐龙这种盛极一时的动物到底是如何灭亡的?直到今天,科学家们对这个问题还在不断的推测之中。虽然有些学说听上去非常令人心动,但终究留有破绽,于是,谜面只好继续存在下去。但是,让人担忧的是,人类有时候也把自己比做恐龙,因为事实上我们已经统治了地球很长时间,如果我们不能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天知道什么时候,人类也会步恐龙的后尘!我们可以利用科学做武器不断地探索和发现。从遥远神秘的寒武纪开始,寻找任何有关恐龙的痕迹,去探求它们那扑朔迷离的神话,去了解它们的诸多未解之谜,为我们的生活添加些许宁静和色彩。关于恐龙的故事大约在两亿多年前,地质史上开始进入中生代,这个时候,地球上出现了恐龙。在以后的一亿多年里,恐龙的家族越来越庞大。后来它们好像在一天之内突然消失得干干净净,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谜。经过科学家们不懈的探索,我们才渐渐对恐龙有了一些认识,原来恐龙虽然又大又笨又可怕,其实它们的故事还是挺有趣的呢。下面来讲几种恐龙的故事:慈母龙的故事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恐龙和今天的爬行动物一样,都是一生下蛋就走开,根本不管它们的孩子会怎么样。后来,科学家们发现一些幼小恐龙化石的牙齿有明显的磨损痕迹,这表明它已经开始吃东西了。但是这些幼龙的四肢却还没有发育完全,显然还未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爬行。这似乎可以说明幼龙是在巢中由父母来养育的。另外,分析恐龙足迹化石表明,它们常列队外出,大恐龙在两侧,小恐龙在队列中间,如同今天我们看到的象群。于是科学家给这种恐龙起了一个很有人情味的名字,慈母龙(后文有关于慈母龙的详细介绍,见恐龙蛋之谜)。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仅凭这些证据,并不能证明恐龙是有目的养育自己的后代的。因为现在世界上任何爬行动物都没有表现出这样的爱心。鳄鱼算是做得最好的,也不过就是用嘴巴含起刚出壳的小鳄鱼,把它们带到水边,就算完成任务了,至于小鳄鱼会不会游水,能不能捕食,它可不管。慈母龙每次能生25个蛋,这25只小恐龙每天要吃掉几百斤鲜嫩的植物,慈母龙需要不辞劳苦地到处寻找食物。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它们是无愧于慈母龙这个称号的。剑龙的故事人们刚发现剑龙的时候就注意到它们背上长着许多骨板。最初,科学家们估计这些骨板是像护盖一样平铺在恐龙身上。后来,经过仔细的考察,最终确定骨板是竖立的。这些骨板里面充满空隙,表面还有很多沟槽,这些空隙和沟槽里布满了血液。当气温降低时,剑龙就会张开骨板,吸收阳光的热量,气温升高时,又会将骨板转一下,利用凉风散热。剑龙的头小得很,脑子只有核桃大小,与它庞大的身躯极不相称,科学家们由此认定,剑龙一定很笨。梁龙的故事在恐龙家族中,个子最大的要属梁龙了。它们又高又长,简直就像一幢楼房。按说身躯如此庞大的梁龙,体重也应该不轻,可实际上它们只有十多吨重,那些比它们个头小许多的恐龙倒往往比它们重上好几倍。原来,梁龙的骨头非常特殊,不但骨头里边是空心的,而且还很轻。因此,梁龙这样的庞然大物才不会被自己巨大的身躯压垮。阿尔伯特龙的故事在加拿大的雷德迪尔河沿岸,曾经生活着很多恐龙,其中有一种叫阿尔伯特龙。这种恐龙和霸王龙属于同一个家族。与一般恐龙相比,它们的身躯要小一些,但它们却更令其他动物害怕。因为它们奔跑的速度极快,据估计,短距离内可达时速三十多公里。阿尔伯特龙的可怕之处还在于它的嘴巴特别大,里边排满了尖利的牙齿,能咬穿坚硬的骨头,更不用说其他恐龙的厚皮了。另外它们的前爪像老鹰一样非常尖锐,任何动物被它抓住都难以逃脱噩运。关于恐龙的研究自从人类发现了恐龙,科学家们对它的研究就一直没有停止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对恐龙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在对恐龙研究的同时,我们还获得了关于地质、生物、天文、环境等多方面的知识,使我们在与大自然相抗争的时候,明确地知道应该如何同自然界保持和谐。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的科学家们肯定还会进一步揭开恐龙身上的面纱。目前研究恐龙依赖的是它们遗留在岩层中的遗骸(遗体)、遗迹(皮肤、足印)、遗弃物(蛋和粪)化石。中国最早命名的恐龙是满洲龙,1902年发现于黑龙江省嘉阴县,现陈列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地质博物馆。恐龙蛋如此巨大,成年的恐龙会有多大就不难想像了。有些恐龙蛋表面很粗糙,有褶皱,还有许多小气管通向里面呢。别小看这些表面与普通石头没什么区别的恐龙蛋,科学家们可以根据它们的排列状况,蛋壳的薄厚及蛋内部的情况,获得很多恐龙的信息。中国已记述的恐龙属种有100多个(包括恐龙蛋和足印化石),在恐龙的2目24个科中中国几乎都有代表。在恐龙蛋在发现地数量和种属的记述上也都是世界第一。在河南省西峡盆地上白垩纪地层中,出土上万枚蛋化石,有九种不同类型蛋化石,其中最大的蛋竟长达54厘米。目前中国国内有四个恐龙专业博物馆和一个恐龙园:恐龙馆有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内蒙古二连恐龙博物馆、山东诸城恐龙博物馆和云南禄丰恐龙博物馆;一个恐龙园----江苏常州中华恐龙园。科学家们在挖掘恐龙化石时,还发现了许多恐龙的脚印。根据这些脚印化石,我们可以知道很多事情。比如知道了它们的体重大概有多重,前后脚印的深浅说明了恐龙站立行走的姿态方法,行进速度等等。科学家发现,许多恐龙并不笨,它们实际上很灵巧,奔跑起来像鹿一样快。1822年,英国医生曼特尔,在英格兰采集到禽龙化石,拉开了恐龙科学研究的序幕。1841年,英国解剖学家欧文将它归入爬行类。至今世界记述的恐龙属有400多个。1938年,杨钟健、卞美年、王存义等在云南省禄丰盆地发现了举世闻名的中国早期禄丰蜥龙动物群,这一发现奠定了中国恐龙研究的基础,禄丰龙成为国内第一具装架展示的恐龙。四川红色盆地、云南禄丰盆地是恐龙最活跃之所。先后发现20余个种属,分布于四川40余个县。其间,在自贡大山铺2800平方米的范围内采掘出的蜥脚类、翼龙类、蛇颈龙类、肉食类、鸟脚类、剑龙类等恐龙化石,且保存完好,是中国珍贵的恐龙化石宝库。恐龙习性之谜在今天的动物王国中,有各式各样奇妙而有趣的动物生活着。它们的外表形态是显而易见、易于观察的,但生活习性就不同了,没有长时间的观察和第一手观测资料的积累,就很难了解到某种或者某类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固有的生活特性。由此可见,对恐龙这类灭绝动物生活真相的了解,难度是很大的。好在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以及一些恐龙化石埋藏状况所蕴含的种种信息为我们揭开恐龙的习性之谜,提供了难得的线索。群居根据恐龙骨骼群体埋藏以及足迹群的发现,我们有理由认为许多大型植食性恐龙都是习惯于群居生活的,就像今天的樊羊和大象一样,成群结队地活动。群体移动时,大家都向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前进。为满足群体取食大量食物的需要,它们经常转移“牧场”。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班德拉城的一个化石地点,曾发现有23条雷龙的行迹,步子都朝着一个方向,由较大脚印组成的行迹居外,小脚印行迹居中,这就证明了雷龙有群居生活的特性,且雷龙群在活动时还有相当的组织性哩!小型的肉食性恐龙,如虚骨龙类,它们身体轻巧,腿长善跑,动作敏捷,其奔跑速度可能不亚于今天的驼鸟。它们过着群居的生活,几十只生活在一起。追捕猎物时,如同今天的狼群一样,依靠群体的力量围猎比自己大得多的动物,然后共同分割。鸟脚类恐龙,两足行走,行动迅速,也是群居生活。它们大都生活在苏铁、硬叶灌木密集的地区。在国外,曾多次发现鸭嘴龙、禽龙群体埋藏的情况。角龙、甲龙也是群居的。1989年,在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巴音满都呼地区,发现了一个以自重纪甲龙、原角龙为主的恐龙化石堆积地点,发掘采集到甲龙31具、原角龙93具,以及少量兽脚类和恐龙蛋等。颇有趣味的是这31具甲龙全是幼年个体,大多数体长1米左右,几乎只是成年个体的1/4或1/6长。保存这些化石的环境,还显示这些幼年甲龙是在沙丘间躲避风暴时被埋葬的。由此我们可以想像,当灭顶之灾到来时,体力强健的成年甲龙,以较快的速度躲过了这场灾难。在那一刻,它们也来不及顾及自己的幼仔了。独居由于很少发现剑龙类恐龙骨架集中埋藏,因此,推测这类恐龙的数量相对较少,在庞大的恐龙家族中,剑龙类的境况不佳,缺乏明显的竞争优势,所以成了最早绝灭的类群。从已有的发现看,剑龙类恐龙尽管孤立地单个埋藏,但化石大都保存完好。如在中国四川省自贡市境内发现的一具剑龙,不仅骨架相当完整,而且还伴有皮肤化石!鉴于上述情况,有科学家认为,剑龙类恐龙很可能是单独生活的。剑龙类恐龙是恐龙家族中性格最为“孤僻”的素食者。大型的肉食恐龙,如永川龙、霸王龙等,可能像今天的虎、狮一样,除了在繁殖的季节雌、雄个体生活在一起外,多数时候则是独来独往,单独生活的。总之,多数植食性恐龙及小型肉食性恐龙过群居生活,而大型的肉食性恐龙喜欢独居。在恐龙的群体内,很可能有其社会性:幼年个体受成年个体保护;雌性个性多于雄性个体,并接受雄性恐龙的支配。穿梭时空之谜恐龙生活于数亿年前的侏罗纪和白垩纪,关于恐龙的命运在学术界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它已经于距今约6500万年前,由于未明的原因而从地球上全部消失了。然而,最近一种新的观点对传统说法提出了挑战,有些专家学者认为可能有个别种类的恐龙侥幸地逃脱了6500万年前的灭种灾难而幸存到今天。很多西方科学家深信,今天的地球上存活着恐龙的后裔,或由恐龙演化而来的变种,他们目前正想方设法地寻找活恐龙,美国学者瓦特?奥芬堡就是其中的代表。科莫多龙的传说瓦特?奥芬堡曾详细地介绍过他对生活在印度洋小巽他群岛中的科莫多岛上的科莫多龙的考察。科莫多龙是一种现存数量极少、外形酷似巨型蜥蜴的食肉性爬行动物。成年的科莫多龙体长约3米左右,体重约60公斤。其嗅觉极好,在1千米~2千米以外,就能根据气味找到动物的尸体。它的食量也惊人,一个52千克的科莫多龙,17分钟内就能吞下26千克肉。科莫多龙有50颗牙齿,前面的牙齿呈圆锥状短而直;两边和后边的牙齿只有几毫米厚,相互挤在一起,侧面带锋利的凹槽。其头骨类似蛇,柔软而易变形,从而能将大块的肉吞咽下去。瓦特?奥芬堡在考察中还发现,科莫多龙的寿命一般都超过50年。每只成年的科莫多龙都有一块大约5平方千米的势力范围。由于这些特征和远古的恐龙很相似,因此他认为科莫多龙很可能是远古恐龙幸存下来的变种。雷龙的传说在非洲刚果东北部偏远的利科勒地区(桑加河与乌班吉河之间),也一直流传着一种奇异动物的传说。这种奇异动物体重达十几吨,体长约12米~13米,有一个长而灵活的蛇颈状的脖子和一条长而粗的尾巴。留下的脚印像河马,但每只脚上都长有三个短爪,有照片还显示了它们生活的印记。还有一份报告说:由于怪兽经常从贝依纳河进入特雷湖打翻木舟,人们便在入口处打木桩阻拦,恰巧一只怪兽出现,人们便群起而攻之将其打死,有些人还吃了它的肉,可不久便不知何故全部死亡。1980年2月,美国的芝加哥大学生物学家罗伊?麦克尔深入刚果河流域考察,他同非洲自称见过这一怪物的几十个人交谈过。他说这些人住的地方虽然相距很远,但说法却非常相似。他把世界上各大洲动物的照片拿给当地人看,在这些照片中他故意将雷龙的照片混在里面,村民们很快地认出了当地存在的动物,其中也包括这种人们认为早已绝迹的雷龙。因此,麦克尔认为刚果流传的怪兽是真实存在的动物而不是神话,它很可能就是雷龙的后裔。因为在特雷湖区是大片未开垦的热带雨林和几乎无人勘探过的沼泽地带,那里的自然气候据说几百年至上千万年以来没有什么变化,这一带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同6500万年前的恐龙时代极为相似,白垩纪末曾活跃一时的巨大食草性恐龙----雷龙逐渐演化而成今天这样一种较小的变体。以上的种种发现和假说,尽管尚未有最后定论,但实际上确实是对迄今为止的生物进化史和动物分类学的一场严峻挑战。现在摆在人们面前的不仅仅是恐龙灭绝之谜,还有在地球上是否残存活恐龙之谜。这些都是有待人们继续努力深入探索和研究的具有极重大价值的课题。恐龙家族早期的古生物学家认为恐龙是自成一类的爬行动物,因此将其统一分类在“恐龙目”当中。后来,当科学家对这些动物的知识增多以后,才发现它们实际上包括了两个不同的爬行动物目,即蜥臀目(一般称为蜥臀类)和鸟臀目(一般称为鸟臀类)。二者的区别在于其腰臀部的骨骼(解剖学上称为腰带)结构:蜥臀类的腰带从侧面看是三叉形,耻骨在肠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则向后伸,这样的结构与蜥蜴类相似;鸟臀类的腰带、肠骨前后都大大扩张,耻骨则有一个大的前突起,伸出在肠骨的下方,因此,骨盆从侧面看是四射形,四个突出部分由肠骨的前部、后部、耻骨前支(也称前突或前耻骨)和紧挤在一起的坐骨和耻骨体及耻骨后支(也称后突)构成。不论是蜥臀目还是鸟臀目,它们的腰带在肠骨、坐骨和耻骨之间留下了一个孔。这个孔,在其他各个目的爬行动物中是没有的。科学家由此推测,正是这个孔表明与所有其他各个目的爬行动物相比,被称为恐龙的这两个目之间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两个目的恐龙分别在三叠纪晚期,起源于槽齿类。蜥臀目分为3个亚目:古脚亚目、蜥脚亚目和兽脚亚目。古脚亚目是一些生活在三叠纪晚期的小型至中型恐龙,曾被称为原蜥脚类或板龙类。它们身体较粗壮,四足行走。中国云南发现的著名的禄丰龙就属于古脚亚目。蜥脚亚目从古脚亚目演化而来,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和白垩纪。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巨型的素食恐龙。头小,脖子长,尾巴长,牙齿呈小匙状。蜥脚亚目的著名代表有产于中国四川、甘肃晚侏罗纪的马门溪龙,由19节颈椎组成的脖子长度约等于体长的一半。兽脚亚目生活在晚三叠纪至白垩纪。它们都是肉食性恐龙,两足行走,趾端长有锐利的爪子,嘴里长着匕首或小刀一样的利齿,牙齿前后缘常有锯齿。霸王龙是其著名代表。鸟臀目分为五个亚目:鸟脚亚目、剑龙亚目、甲龙亚目、角龙亚目和肿头龙亚目。恐龙直立行走之谜科学家在研究几年前发现的恐龙化石时发现,生活在2.9亿年前的食草恐龙,不仅能爬行也能直立行走,而且当时速度可达每小时15公里,虽然比起优秀马拉松运动员这个速度还是慢,但这也比一般人快了两倍,可称之为行走如飞了。由于这个发现,能够直立行走的恐龙的历史可以提前8000年。这只恐龙化石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考古学家1993年在德国哥达市附近的一个采石场发现的,但是得出该学名为EudibamusCur?soris的恐龙也能直立行走结论的却是加拿大安大略州多伦多大学的科学家莱茨(Reiz)等人。在此之前,科学家只是发现了生活从大约2.1亿年前以后的恐龙可以直立行走,而在2.9亿年前的恐龙只能用四条腿缓慢爬行。科学家发现,Eudibamus恐龙本身体积不大,但是它的两个后肢比躯干还长1/3,还有较大的脚趾,他们认为,这两个后肢可以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运动,而它的两个短小的前肢则前后摆动,使得行走速度很快。而且,它的臀部、脚踝和膝关节的布局使得它伸开后肢时,后腿可以伸直,这是只能爬行的恐龙做不到的,而且它的长尾巴也起了平衡和控制作用,从而它能行走如飞。科学家认为,Eudibamus恐龙从它们的这项技能受益匪浅,因为,它们快速行走可以摆脱食肉恐龙的攻击,使得它们的家族总共存活了三千多万年。也有科学家对此结论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Eudibamus恐龙的大脚趾显示,它们不便直立行走,这与具有大脚趾的古猿不能直立行走而由其中进化出的具有小脚趾的人类能直立行走的道理一样。莱茨等人对此的解释是,在进化过程中,Eu--dibamus恐龙只是处于刚刚能直立行走的阶段。究竟谁是谁非,仍然是一个谜。斑龙敏捷之谜英国牛津在Bathonian中期(1.63亿年前)的地层的Ardley采石场发现恐龙足迹,并且是世界最大的,连续足迹共有180米以上。在白色石灰岩上有大型兽脚类恐龙足迹至少两种。足迹根据步行速度共分为两种:一种是左右宽,步幅小的Z字形脚印,步幅2.70米、左右足间的夹角为117°~132°;另一种是左右窄,步幅长的,左右足间角度为160°~170°、步幅5.65米。两者的行进方向也不同。根据这足迹推算,这种恐龙的腰大约高1.93米,速度每小时6.8公里~29.2公里。恐龙高速跑动的足迹距离只有35米,所以无法推断兽脚类恐龙的高速跑动时的耐力。英国剑桥市附近一个灰石坑中发现的许多恐龙足印,显示可能是体形巨大的斑龙所留下的足迹。这种恐龙并非行动迟缓趔趄摇摆的动物,根据解剖结构推断,它们竞跑时最高时速可达将近30公里,其实是一种行动敏捷的动物。出现于1.63亿年前的残暴恐龙的遗迹,起先出现的足迹是一种巨型食肉动物的脚印,显示它略显摇摆的走步速度,后来出现了顺畅、高速的竞跑足印,好像这只恐龙相准了目标,正追逐某个倒霉的食草动物。依这种恐龙走步速度判断,其行进速度约为时速7公里。后来出现的足迹显示,这种巨型恐龙改走为跑时,它的脚趾不再朝内弯缩,反而伸张开来,直接伸脚置于另一脚前方。根据这种恐龙的两足间距推算,斑龙的腿长应有1.93米,其竞跑速度可高达时速29.2公里。斑龙当时可能正在掠食温和的蜥脚类亚目食草恐龙,因为在石坑中也发现了后者的足迹。这项研究报告说,这些恐龙足印化石非但证实了早先的臆测认为恐龙在必要时,有本事快速飞奔,而且让我们对重达一吨的恐龙改成跑姿时,其骨骼、肌腱与肌肉的瞬间变化有所了解;由于这个变化,其双腿与脚趾才能立刻调整,而出现一足置于另一足前方的敏捷跑姿。但是斑龙具体的敏捷程度和姿态仍然只是人们的猜想。恐龙是和睦的家族吗弱肉强食是没有任何理念约束的动物们的本性和本能。强者,母体就赋予它强健的体魄和放纵的野性,它有能力去战胜和征服弱者;而弱者,与生俱来的软弱性格,当面对强者的欺凌时便显得无奈,更没有反抗的力量,只能顺从。那么,在史前的恐龙世界中,它们又是如何相处的呢?我们多是根据恐龙的不同食性初步划分出三大类:植食恐龙(以吃植物为生的恐龙)和肉食恐龙(主要是以吃肉为生的恐龙),还有杂食恐龙(既吃植物,又吃肉食的恐龙)。评判标准依据就是牙齿的不同形态。对于植食恐龙,牙齿的典型特点就是不显现出锋利,最常见的就是以勺形齿和棒状齿居多。当然,不同类型的植食恐龙,在牙齿上的差别也还不小,如剑龙的树叶状牙齿和鸟脚类中鸭嘴龙的锉刀状牙齿。这类植食性的恐龙,在恐龙的类别中分别包括有蜥脚类恐龙和鸟臀目恐龙。对肉食性的恐龙而言,牙齿除了具有锋利的齿尖外,往往在形态上像匕首状,同时牙齿也明显增大。介于两种食性之间的杂食恐龙,在牙齿上继承了上述两种牙齿共同的特点,既表现出勺形的特征,又有锋利的边缘锯齿。不过这类恐龙在整个演化过程中,出现的比较早,持续的时间也很短,到了侏罗纪的中、后期就很少见了,主要包括原蜥脚类恐龙。肉食恐龙是恐龙中的强者,而植食恐龙占有弱势。作为杂食恐龙,可能是作为中间势力,不为恐龙所欺,也不凌驾于别的恐龙之上;再者,很可能是肉食恐龙向植食恐龙进化的中间纽带。因此,尽管一些庞大的植食恐龙看起来威风八面,但也常常成为那些寻衅滋事的肉食恐龙的美餐。尽管植食恐龙也经常采取集体防卫的战术来一致抵御进攻,但也不乏其中一些不能匹敌而丧生于它手的。恐龙好战吗虽然恐龙过的是群居生活,但免不了同种个体之间的勾心斗角、争夺配偶以及种间的地域争夺、食物占有等。同种恐龙尽管有着相似的生活习性,但因为偶尔的相互摩擦,常常会促成一场大战。为了异性的配偶,到了发情的季节,那些追随者凭借体力的优势,置其他的恐龙于不顾,以此来取悦于异性恐龙的喜欢。随着恐龙个体的不断繁盛,有限适应的空间越来越显得狭小,谁去谁从,难以平分,争斗怎能不发生呢?这种斗争在不同种的恐龙群体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自下而上是生物的第一需要,为了生存,就要求得食物。对于食肉的恐龙来说,它的生存,将意味着别的恐龙需为之付出血肉的代价,这种捕食与被捕食者之间的生死搏斗,已经不是简单的皮毛之苦,而是经历生与死的抉择。恐龙之战的原因种种,在这里不可能一一评析,不过,恐龙之战同别的动物间的斗争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中生代的恐龙世界,并不是风平浪静的桃源风景,在那里也经常充满喧嚣与厮杀的气氛。恐龙食量之谜你知道吗?一头4吨重的大象一天的食物量大约在300千克以上。一般来说,哺乳类动物每天的食物摄入量大概为体重的10%左右。这些食物将转化成必要的能量,以维持体能和体温。但是变温动物就不同了,一条蛇一次吞下的食物可以相当于它的体重,当然,在余下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也可以不吃不喝地平安度日。那么,恐龙的食量如何呢?就我们现在知道的事实,有些恐龙的体重可达几十吨甚至上百吨,如果它每天的饭量也按体重的10%来计算的话,岂不是每天要消耗数吨乃至十几吨食物!计算下来,肉食性恐龙大概每天要击杀一条小型恐龙,而草食性恐龙似乎每天要横扫一大片草原或者森林,否则,连苟延残喘都很困难。事实当然不会是这样。据计算,草食性恐龙每天的食量大概是其身体重量的1%。差别怎么会那么大呢?原来,秘密就在于它庞大的身躯。哺乳类或者鸟类频繁地进食,是因为它们本身的储能少,不这样做,身体的能量供应就会接不上;而恐龙身体中固有的能量多,进食只要维持基本需要就可以了。对于霸王龙这样的肉食性恐龙来说,情况可能与现在的狮子、老虎或者龟、蛇差不多,只要成功地狩猎一次,几天没有食物也不至于饿得慌。那么,科学家把恐龙分成草食性和肉食性,这种分类的根据又是什么呢?我们还得回头看看化石,不过,现在要看的是粪便化石。古生物学家拿到粪便化石后,就把它们切开,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其中含有茎或者叶,那么,就可以判定这是草食性恐龙的粪便化石。如果再与植物学家配合研究,连恐龙吃的究竟是什么种类植物也可以知道得清清楚楚。至于这些粪便化石究竟来源于哪一种恐龙,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不过专家们也有办法,因为在粪便化石出土的同一地层中,一定有恐龙化石出土,根据各种恐龙化石的多少和粪便化石的数量,大致可以推测出哪一类恐龙产什么样的粪便。这样,恐龙的饮食结构也就能大致了解了。以上的解释只限于草食性恐龙,至于肉食性恐龙的食性,到现在为止大家还只是猜测。因为即使恐龙的胃中残存着一些骨头,也是一些碎片,根本就不能据此得出什么结论。所以,我们说霸王龙如何穷追猛打、生吞活剥它的猎食对象,充其量也只是大胆的想像。在多数草食性恐龙的胃中存有几十颗石头,大小不一,小到鸡蛋样,大至拳头般,我们称之为胃石。在美国新墨西哥州侏罗纪地层中挖出的一条地震龙的肋骨间,科学家竟然找到230颗胃石,真是骇人听闻。胃石在恐龙消化食物的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原来,恐龙不能***食物的纤维素,它必须依靠消化道中的微生物来***这些纤维素。为了更有利于消化吸收,恐龙就要把食物弄得碎一点、再碎一点。于是,它对食物建立了两道加工工序,第一道是牙齿,每一次进食时恐龙都是细嚼慢咽;第二道就是胃石,可把磨得还不够碎的食物在胃里再次处理。经过这样两道工序,留给微生物的工作就轻松得多了,而恐龙也达到了将食物转化成能量的目的。所以,当你发现恐龙的胃中有大量石头时,一点也不要奇怪,这是它们赖以生存的一种工具。恐龙具体的饭量是多少,仍然只是在猜测之中。黎明前的早餐相信对于恐龙如何进食,人们都是比较感兴趣的。根据对角龙的研究,有的科学家对它们早晨的生活情景作了生动的描述。角龙的美餐当天亮到足以看清木兰树光秃秃的树干时,角龙在黎明中醒来了。它们生活在6500万年以前,这时正是角龙家族最旺盛的时期。角龙常常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然而,有一条角龙却掉了队。昨晚它只好独自啃食一株已经倒下的科达树作晚餐,今晨醒来时它的嘴里还有叶子发酵的味道。它正在一片已被鸭嘴龙啃光的光秃秃的林子里孤独地徘徊。它向前移动了几步,啃着连鸭嘴龙都嫌太苦的野草。这条远离集体的角龙已感到饥肠辘辘了,突然一棵小木兰树映入了它的眼帘。这是一条三角龙,它独自用两只角扭动着树枝,小木兰树发出咯咯的响声。它使出浑身解数,拼命地扭动,但是,这一切都只是杯水车薪。它不仅没能把树弄倒,就连树枝也未能扯下一根。它多少有些累了,便到远处泉眼边的一个小水池旁,迅速的喝了几口泉水。这时,阳光正斜射在被啃光的乱七八糟的树木上。苍蝇围着布满甲虫的鸭嘴龙的粪便飞来飞去。几只蜻蜓从池边跃起,穿过薄雾向远处飞去。这条角龙抬起头来,嘴边还滴着水。它忽然看到对面有一棵柳树,于是便大吼一声,扑进水池向对岸游去。这次它真的找到了理想的食物。它用两只角夹住柳树的树干,经过一番上下摩擦,中间的一只角把树皮拽了下来。它用牙齿把树皮一条条切断,又咀嚼了一会儿,最后才咽了下去。这时它已饥不择食,什么都想吃。于是它把柳树弄倒,将叶子、小树枝、树皮等所有能吃的都一股脑儿吞了下去。对峙霸王龙又一次饱餐之后,三角龙又喝了几大口泉水,然后一大泡带有辛辣味的尿便排了出来。这时,它感到精神振奋,浑身上下好像有一股使不完的力量。它开始悠闲地在树林中漫步,有一些小动物在它面前跳来跳去,它也无心观赏。突然,它发现在高大树木的遮掩下,有一条张着血盆大口的肉食龙----霸王龙正向它走来,三角龙毫无退路,只能奋力自卫。它低下头,让巨大的颈盾和角对着敌人,然后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吼叫。这声响就像大雨滂沱时的雷鸣,丛林中的树木似乎都要被劈开了。霸王龙不免也有点害怕了。它知道尽管角龙是吃素的,但它有保护自己的武器----坚韧的颈盾和像刺刀一样的角。霸王龙不敢轻举妄动,它把巨大的头抬起来,虎视眈眈地看着角龙。双方对峙了一阵后,角龙小心翼翼地后退了几步,又走进树林去寻觅自己的队伍了。很幸运,它没走多远,就遇上了成群的角龙。它迅速地加入了队伍,总算脱离了险境。这支角龙大军也在早餐,它们把所有可以折断或打下来的树枝树叶都吃光了。有时会遇到一条角龙很难折断的树干或树枝,这时几条角龙就会自告奋勇地联合起来,一起把大树推倒。经过与霸王龙的一番对峙,这条掉队的角龙又感到腹中空空了。正好有一棵被扭断的木兰树倒在它的身旁,它随即卧倒在地,开始大嚼大咽起来。不一会儿,这片树木就被啃光踏烂了,角龙队伍的首领发出了转移令。角龙群离去了,只留下几棵高大的树稀稀落落地耸立在这白垩纪晚期空寂的大地上。恐龙生存年代之谜现在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在地球的东西南北各个区域中,都有恐龙的化石出现,随着人们对恐龙兴趣的不断增强,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浮出地面的恐龙化石将会越来越多,这一点足以证明恐龙在地球发展的某一阶段,确实是非常活跃的一个优势群体。那么,科学家是如何确定恐龙生存的地质年代的呢?过去,为了知道地球的生存年龄,人们想出了很多方法来推测,但都不太可靠,后来,人们借用古生物学的方法,利用化石来测定地球的年龄。这种方法依据的是生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即从低等到高等的演化规律。早期的生物化石一般都较为低等,以后逐渐趋向高级,这样排列出来的地球发展历史,证据确凿,但有一个无法回避的缺陷,即在时间上只能是相对顺序,而没有办法来确定绝对年龄。何况,化石并不是和地球的发展完全同步的,有些地方因为地壳深处的岩浆运动而形成的岩石(如花岗岩)中不含化石,这就无法知道这一带地层的实际年龄了。现在,经过科学家们的努力,人类已掌握了测定地球绝对年龄的方法,即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法。所以,现在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生存的地球的实际年龄大概有46亿年!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发现的化石以及地壳运动的情况,科学家把地球的整个发展历史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每一个“代”之下又可分出若干个“纪”,“纪”以下再分为若干个“世”,“世”以下又分出“期”。我们现在讨论的恐龙,就是生活在中生代的3个纪----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中,以恐龙的灭绝为标志,中生代到此结束。那么,很多人不禁有这样的疑问,恐龙化石深埋在中生代的地层中,人们又是如何在茫茫大地中找到它们的呢?要做到这一点,绝非一日之功。首先,考古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知识,其次,必须粗略了解恐龙的生活特性,比如,恐龙一般是在陆地或湖边生活的,所以,寻找的范围大致要定位在中生代的相应地层中。实际上,地质学发展到现在,找到一个地区的地质分析图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根据地质分析图,人们可以比较有目的地把寻找范围局限在一定的区域,然后再着手下一步的工作。恐龙信息交流之谜我们人类用眼睛看东西,用耳朵听声音,用舌头尝味道,用皮肤感知外部事物,最后再由神经把这些信息传送到大脑,我们就有了各种感觉。恐龙也是如此。恐龙的智力与其脑子的大小有关,一般越是庞然大物,脑子相对来说越小,行动也要迟缓一些。蜥脚类恐龙脑子体重之比是1:100000,剑龙的体重是3.3吨,但脑子只有60克重,脑子与体重之比为1:55000。剑龙的体重与现存的大象差不多,但剑龙的脑子重量只及大象的1/30。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古生物学家霍普森对各类恐龙的智力作了测试,发现它们的智力由低到高依次是:蜥脚类、四龙类、剑龙类、角龙类、鸟脚类、大型肉食兽脚类和虚骨龙类。视觉交流如果恐龙有大的眼窝,说明它的视觉良好。例如小型兽脚类中的秃齿龙(体长约2米,体重70千克~80千克),有一个较大的脑子,所以即使在暮色苍茫的黄昏,它也能捕捉到路过的蜻蜓。秃齿龙的脑子也比较大,说明它反应很快。它的两个眼睛的位置,使它能很好的调整焦距,以对准正在飞行的猎物。有些素食的恐龙如棱齿龙在头的两旁也有较大的眼睛,因而有全方位的视觉,能看到来自任何方向的危险信号。但与小型肉食类恐龙相比仍会显得相形见绌。小型肉食类(如前面提到的秃齿龙)手的运动以及协调有关猎物的视觉信息都会比素食恐龙优胜许多。这就是为什么秃齿龙能昂首阔步地追捕有鳞甲的小哺乳类和蜥蜴,并能一举将猎物捕获的原因。一般来说,恐龙只有单目视野,左右眼的视野范围内只有一点重叠,因而它们对周围的事物有一个广阔的视角,却没有测试距离的能力,还需要借助脑子来处理和解释视觉提供信息。而大型的肉食类如霸王龙已具有小型肉食类的双目视野,因而能迅速地判断猎物的位置,从而准确地将它捕获。视觉交流是恐龙信息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每当交配季节,恐龙会像今天的许多鸟类和爬行类那样,身上出现鲜艳夺目的颜色,以此宣告雄性已准备进行繁殖,帮助雌性选择伴侣。有些雄性恐龙(如肿头龙、角龙)会通过以头相撞来取得与雌***配的资格,雄性身上特殊体色此时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像鸭嘴龙等有顶饰的雄性恐龙,主要依靠色彩鲜艳的顶饰来吸引异性。在交配季节,角龙的颈盾的颜色也会显得特别醒目。这些都是恐龙利用视觉的信息交流。听觉交流恐龙没有外耳垂,不像哺乳动物借助外耳垂提高听力。恐龙的听力完全靠它们眼睛后面的孔即耳孔,它们与脑子里控制听力的组织相通。今天的鸟类和爬行类也有类似的构造。凭借自己的听力,鸟类就能利用悦耳的鸣声来传递各种信息了。对于成群结队的恐龙来说,类似的信息交流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事实上,鸭嘴龙已经能利用它们形状不同的鼻腔与气囊发出声音了,它们虽然不能像鸟类那样发出复杂的颤音以及高亢的音调,但在这之前已形成了自己“声音语言”,并以此传达对同伴的警告与指令。在交配季节,这些由不同声调与音符组成的“语言”,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恐龙经常会集体捕捉猎物。每当这时,它们就更需要信息交流,以表达发现、追捕或捕到猎物的信号。恐龙与其他陆生动物一样,也非常需要借助声音来发出各种应急信号,如召唤同伴一起保卫领地,交配季节吸引异性等。如果能把恐龙当年的声音录下来,我们将会听到各种咯咯声、呼噜声、吼声、咆哮声或哀鸣声,好像果真置身于恐龙世界,倾听着恐龙那奇妙的演奏。嗅觉和味觉交流恐龙鼻子的大小能够说明它们味觉的灵敏程度。一些脖子较长的恐龙----腕龙有巨大鼻孔,所以可能有较多的味觉功能。霸王龙只有小鼻孔,所以它狩猎时不是靠味觉,主要靠的是视觉,就像今天的狼。味觉和嗅觉同样是由脑子控制的,对于恐龙世界的捕食者与被捕食者来说,它们是用来判断、识别对方的最常用的方法。吃植物的恐龙也通过嗅觉与味觉来辨认能吃与不能吃的食物。许多类型的恐龙通过嗅觉与味觉决定是否能进行交配。大型的肉食类像异龙通常都很快地将大块的肉吞咽下去,它不可能品尝猎物的味道。它的舌头可能结构简单而粗糙。而素食性恐龙则要咀嚼它们的食物,因而更需要动作良好的舌头,把植物卷作一团,并在正确的位置上把它捣烂磨碎。恐龙的脑子只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才能成为化石而保存下来。在禽龙的脑化石中,人们发现脑子的前部有发育良好的嗅叶。它是脑子的一部分,负责嗅觉和味觉。禽龙有大而宽的鼻孔和嗅觉组织,所以这种恐龙可能有敏锐的味觉,能享受食物美味。短嘴鳄的鼻子和脖子上都长有能感觉的皮肤斑点,在交配季节异性间通过斑点的相互摩擦而感知对方。我们是否也可以幻想一下霸王龙在交配季节也是这样?或者一对梁龙互相爱慕地将长的脖子缠在一起,并迅速的用鼻子互相摩擦?以上是科学家根据目前发现的化石和现有的科学技术进行的合理的推理,恐龙到底是怎样交流的?相信不会有人亲眼目睹的。恐龙大鼻子之谜恐龙体形庞大,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鼻孔的面积就占了头骨的一半。而今,科学家们对此怪现象已做出了解释。据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疗骨医学院的进化生物学家劳伦斯?威特米尔说,恐龙的大鼻子是用来做“空调”的,免得自己的大脑升温。大动物体形过大,它们的表面皮肤面积相对太小了,这就导致了它们的降温困难。如果体内的温度升得太高,一些重要的***如大脑就会受损。在恐龙统治地球的时代,地球气温比现在要高得多,而体温居高不降对恐龙来说无疑是个很大的威胁。哺乳动物像鸟、爬虫一般是通过鼻甲中一种黏液状的鼻膜来避开中暑。这种黏膜在空气通过时能大大增加皮肤表层和外界的接触面。而当血液流过鼻甲中厚厚的网面导管时,热量也就随之散入了空气中。冷却的血液使得大脑中的温度也降了下来。威特米尔用CT扫描恐龙的头骨,在它们的大鼻子中果然发现了同样的鼻甲。莫非恐龙也是靠着自己的大鼻子才能以这么庞大的体积在温暖的地球上存活下来的?恐龙的鼻子是用来散热的吗?还有待于科学家作进一步地考察和验证。神秘皮肤之谜恐龙的皮肤化石和皮肤的印模化石,为我们了解恐龙身体表面的形态结构提供了直接证据。1908年,在北美发现了鸭嘴龙的“木乃伊”化石,据此人们知道了鸭嘴龙的皮很厚,其上有角质突起,呈现出星星点点的形态。蜥脚类恐龙的身体表面,与现生蛇、蜥蜴的体表相似,具有一层近于平坦的角质小鳞片。个别的种类,如巨龙,体表嵌有甲板。肉食性恐龙的皮很粗糙,上面有一排排凸出体表的角质大鳞片,在有的部位,如颈部,还可以看到具有大鳞片的厚皮形成的褶皱。角龙类的体表具有成排的、大而呈钮扣状的瘤状突起,有的瘤状突起直径可达5厘米,从颈部一直排列到尾部,瘤与瘤之间覆有小鳞片。甲龙的体表覆盖着许多甲板,还有许多长短不等的骨钉、骨刺。中国首例恐龙皮肤化石,是1989年10月在四川自贡发现的,它是一具剑龙的皮肤化石。化石清楚地显示出,剑龙身体表面由网状分布或镶嵌状排列的六角形角质鳞片构成,鳞片较小,在每平方厘米小范围内就有3~4块这样的小鳞片。关于恐龙的颜色,没有任何证据保留下来,人们无从知晓。所以有关恐龙体色的推论和描绘都是根据现生爬行动物和生物适应性的原理来推测的。现生爬行动物中,多数种类的颜色单一,因此估计多数恐龙也应是单色的,如暗绿色、棕色、灰褐色等。有的种类也可能像现生巨蜥----毒蜥那样,色彩斑斓。不同的花纹和色彩是不同种类的恐龙的特征标志,以利于个体相互之间的辨认。鲜艳的色彩可成为一些小型的有毒性的恐龙的警戒色,用以警告其他肉食性恐龙不要轻易来侵犯,有保护自身的作用。基于鸟类起源于爬行动物,甚至起源于早期的兽脚类恐龙的观点,因此,有人认为恐龙皮肤的颜色应该与鸟类漂亮的羽毛颜色一样,五彩缤纷,绚丽夺目。甚至有的科学家还大胆地设想,个别的恐龙或许还能像现生的变色龙那样,可以改变肤色。改变肤色的本领使它们在繁殖季节,容易找到配偶,或与环境色彩一致,免遭敌害发现,利于保护自己,甚至也可以利用不同的颜色来调节吸收太阳光的热量,以便调节体温。恐龙家族种类繁多,大概应该是色彩纷呈的吧。恐龙求偶花招之谜从电影和画册上,我们见过恐龙奇形怪状的角、冠和褶边,这些华丽的***究竟有什么功能呢?美国犹他州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家斯科特?桑普森说,这些是雄性恐龙用来展示自己、争取异性青睐的。他认为,不同恐龙的这类***形态差异很大,它们更可能像孔雀的尾羽一样,用来进行自我炫耀、争夺配偶。桑普森说,与一些现代动物类似,两只雄恐龙在求偶竞争时,可能面对面地站着,尽量使自己显得高大,并翘起尾巴在空中晃来晃去。看来,恐龙也是有自己独特的花招的,是否真的如此,还有待继续研究证实。恐龙发声之谜在现生的爬行动物中,真正能发声的不多。蛇在发怒时能发出“嘶嘶”声,与蛇血缘很近的蜥蜴也能发出这种声音。有的则会“吱吱”或“喋喋”地叫。应该说,它们的叫声都不怎么像样。现代爬行动物中真正能吼叫的是鳄鱼。南美洲的宽嘴鳄的嗓门最大,能发出“如雷贯耳”的惊人鸣声,被认为是世界上能发出最大声响的动物之一。有人认为,头上长有棘突状饰物的鸭嘴龙,能发出一种类似巴松管(西洋乐器)那样的声音,因为在其棘突中有弯曲的管道,能产生共振,发出声响。大个子的蜥脚类恐龙(马门溪龙、雷龙、梁龙等)没有声带,它们可能是一些“哑巴”,顶多只能像蛇那样发出“嘶嘶”声。霸王龙也许能发出虎啸般的吼声。一些小型的兽脚类恐龙(其中有鸟的祖先类型)可能会像鸟那样鸣叫。当然它们的歌喉不可能达到百灵鸟那样高的水平,但发出像鸡、鸭、鹅、乌鸦那样粗俗难听的叫声,还是能做到的。当然,恐龙的叫声谁也没有听到过,这些都是为了了解恐龙而产生的主观臆测,证据显然是不足的,仍然还是个谜团。视力与生存息息相关恐龙头骨化石上眼眶的大小,多少可以反映其眼睛的大小。一般说来,眼眶越大,眼睛也就越大,视力相应地也就越好。另外,眼睛生长的位置对视力好坏也有影响,位于头骨前面的眼睛,其视力要比位于头骨两侧的好,而且,两眼之间的距离越宽,对外界物体位置的分辨就越准确。大多数植食性恐龙都有一双大眼睛,这对于它们及早发现远处的敌害,从而采取有效的防御策略非常有用。植食性恐龙中眼睛最大的首推鸟脚类恐龙,因为它们的头骨化石上显示出“大而圆”的眼眶。鸟脚类恐龙的超群视力,使它们在有“风吹草动”的情况下,老远就能发现危险的信号,并及时采取对策。蜥脚类恐龙也具有很大的眼睛,很好的视力,加上它们特别长的脖子把头高高举起,这就使蜥脚类恐龙在众多的恐龙类群中,具有最为广阔的视野。剑龙类和甲龙类的眼睛相对较小,它们的视力要比前两类差一些。这可能与它们头部低矮,长期生活在视野较窄的环境有关。肉食性恐龙大都具有一双大眼睛,它们的眼光敏锐,视力拔萃。其中,尤以我们已经认识的恐爪龙、似鸟龙和下面就要谈到的窄爪龙等的视力最好。它们的眼睛不仅大,而且左右分隔较开,位置靠前,具有“眼观六路、洞察秋毫”的立体视觉。这些敏捷的捕食者借助立体视觉,能够准确地看清远距离的猎物,以便迅速地捕捉它们。1968年发现于北美的窄爪龙,尽管身长不过1米~2米,但一对眼眶却大得出奇。如果眼球填满眼眶,那么,这个小恐龙的眼睛就足有5厘米大。这种特别大的眼睛,使窄爪龙能够在光线极弱的夜间也能看清物体。此外,它的嘴部呈三角形,所以窄爪龙的双眼能直接向前看,并且形成一致的视野,使此类恐龙在自然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其情形就像今天的猫头鹰一样。恐龙和大陆漂移1993年,美国的一些古生物学家在位于非洲国家尼日尔的撒哈拉大沙漠里发现了一种食肉恐龙的完整化石骨架,并把它叫做“非洲猎人”。“非洲猎人”身长将近10米,长着长长的头骨、强有力的前肢、锋利的能够弯曲的爪子以及一条坚挺的长尾巴。“非洲猎人”与侏罗纪晚期异常繁盛于美国西部的跃龙非常相似。与“非洲猎人”一起,同一地区还发现了好几条蜥脚类恐龙。这种蜥脚类恐龙的牙齿呈宽的抹刀形。它们与侏罗纪晚期繁盛于北美洲西部的圆顶龙很相似。古生物学家脑子里一下子闪现出一个问题:相隔几万公里的非洲和北美洲怎么会发现亲缘关系如此接近的恐龙呢?一开始,非洲大陆的恐龙与北美西部恐龙之间的这种进化联系确实令古生物学家感到不可思议,但是他们很快找到了一种合理的解释,这就是大陆漂移。可能的情况是,在大约1.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虽然当时的盘古古陆已经开始分裂,但是开始漂移不久的包括现代的非洲在内的南方大陆(冈瓦纳古陆)和包括现代的北美洲和欧洲在内的北方大陆(劳亚古陆)还没有完完全全地分开。在代欧洲的直布罗陀地区存在着一个与非洲大陆相通的大陆桥,使得这两块古老大陆上的恐龙可以互相交流。而当时欧洲与北美洲是连在一起的,因此北美洲与非洲之间存在亲缘关系非常接近的恐龙类群就不足为怪了。后来,到了白垩纪初期,冈瓦纳古陆与劳亚古陆进一步分离漂移,非洲完全与北方的劳亚古陆隔离开来,而且,也逐渐与冈瓦纳古陆本身的其他陆块如南美洲分离相隔,真正成为一个岛状大陆。从那以后,非洲的恐龙就朝着自己独特的方向演化了。恐龙踩出了地质新说长期以来,地质学界确信意大利所在的亚平宁半岛的南部自古就独立于非洲大陆之外。而日前意大利费拉拉大学的博塞利尼教授公布了有关地质考察结果,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观点----意大利南部与非洲大陆原为一体。在形如长筒靴的意大利国土上,靠近“靴跟”的“后靴腰”处有一个明显突出的“马刺”,这个“马刺”就是加加诺半岛。加加诺半岛的地形特征属于山地,遍布石灰岩,地质资源十分丰富。博塞利尼教授率领的一支国际地质考察队在加加诺半岛进行考察,在圣马尔科因拉米斯镇附近的一个石灰岩矿区内偶然发现了一组恐龙脚印化石。这组恐龙脚印化石共有60多个,长度从15厘米~40厘米不等,许多脚印中连脚踵部分都十分清晰。在矿区出口附近,在一面巨大的石面上有一组两足三趾的恐龙脚印,这些脚印要么属于食草类的禽龙,要么属于以禽龙为食的食肉类陆地恐龙。根据这些脚印尺寸推断,当时生活在这里的恐龙都是体重过吨的庞然大物。初步的研究已发现,一些脚印明显是一种巨型禽龙留下的,这种禽龙的体重可达4?5吨,身长9米,后腿站立时身高可达5米。这样的巨型恐龙必然食量惊人,其种群的生活环境必须要有成片的森林和广袤的水草。巨型恐龙的这种生存特征表明,加加诺半岛在很早以前曾是水草丰饶、林木丛生,而对地层结构的研究结果又表明,这里与北部非洲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专家们因此提出,意大利南部地区曾与非洲大陆连在一起,这一结论推翻了“意大利南部原来就与非洲大陆不相连”的传统学说。地质学界曾认为,独立于非洲大陆的亚平宁半岛南部,在远古时代曾是像今天的马尔代夫群岛或巴哈马群岛一样的一组零星岛屿,但是加加诺半岛的发现使这一理论难以成立。如果当时意大利南部是与非洲大陆毫不相连的岛屿,巨型的恐龙群在这里就无法觅食,难以生存。在今天的南亚大陆地区,生活着大量的野生大象,但在与之相邻的马尔代夫群岛却找不到任何象群,其原因就是大象在面积狭小的岛屿上难以找到足够的果腹之食。大象尚且如此,食量远远大于大象的恐龙自然也无法在岛屿上生存。在加加诺半岛发现的恐龙脚印化石中,有一组呈环形的四足脚印,这是爬行类的蜥龙留下的。这种恐龙生活的年代距今约1?2亿~1?3亿年,属白垩纪晚期。地质学家们推断,在当时的地质年代里,由于地壳的运动,非洲大陆的北面的一部分出现了地面下沉,下沉部分降到了海平面10米~20米以下,而现在的意大利南部地区逐渐变成了由非洲大陆延伸出来的岬岛,其与非洲大陆之间是浅平的海湾。后来,岛屿部分凸升为陆地,海湾部分继续下陷为地中海。这一变动过程中,在约几千年的时间里,正在变成岛屿的现意大利南部地区与非洲大陆之间曾是一片宽旷的沼泽地,为了觅食生存,巨型的恐龙群穿过了这片沼泽地,迁移到了非洲大陆,留下了脚印化石的四足蜥龙恐怕就是最后一批迁出的大型恐龙。以前,在意大利普利亚大区的阿尔塔穆拉附近也曾发现过恐龙化石,但这些化石表明这里的恐龙都是“小巧”型的,其生活的地质年代距今约7000万年,当时的地中海已经形成,其深度已达200米~300米。博塞利尼教授认为,这些生活年代晚于加加诺半岛巨型恐龙的小型恐龙是现意大利南部地区脱离非洲大陆时期留下来的恐龙群种,因为其体形小,觅食范围无需大面积的旷野,在岛屿上也能生存。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超级恐龙之谜-玛雅主编》| 2.00元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掌阅客户端购买: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