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比较阅读***
《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第1-5题。
【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选自《曹刿论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2)公将鼓之( )
(3)虽千里不敢易也( ) (4)今日是也(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作用相同的一组是( )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
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庸夫/之怒也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C.臣未/尝闻也 D.下视/其辙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君逆毒人者,轻寡人与?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这两篇文章都记叙了弱国和强国之间的斗争情况,运用相同的方法塑造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而揭示了以弱胜强的原因。认真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填写下面表格。
[参考***]
1、(1)虚报(2)击鼓进军(3)交换(4)这样
4、(1)可你违背寡人,(是因为)轻视寡人吗?
(2)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以实情判断。
5、曹刿 深谋远虑(远谋) 唐雎 不畏强暴(敢于斗争) 语言描写
上一篇::
相关的阅读***
最热文言文阅读及***
最新文言文阅读及***《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原文翻译赏析
《曹刿论战》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
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
《曹刿论战》
出处:《左传&庄公十年》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gu&)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n)焉?&刿曰:&肉食者鄙(bǐ),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f&)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有的版本为&遍&)(bi&n),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b&),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f&),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sh&o)。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sh&)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f&)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mǐ),故逐之。&
1、《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又名《左氏春秋》。注: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春秋左丘明所编写,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本文所写的战争是齐鲁之间的一次战争,因战场在长勺(sh&o),故又称&长勺之战&。
2、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3、齐师:齐国的军队。齐,在今山东省中部。师:军队。
4、伐(f&):讨伐,攻打。
5、我:《左传》根据鲁史写的,所以称鲁国为&我&。
6、公:指鲁庄公,鲁庄君主。公元前693年至662年在位。
7、曹刿(gu&):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8、肉食者:吃肉的大官。指当权者。
9、间(ji&n):参与。
10、鄙:浅陋,无知,这里指目光短浅。
11、乃:副词,于是,就。见:拜见。
12、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用、凭、靠。
13、衣食所安,弗(f&)敢专也: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独自专有。
14、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人:这里指皇公贵族和大臣们或身边的人。
15、对: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16、?(bi&n):通&遍&,遍及,普遍。
17、牺牲玉帛(b&):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帛,玉和丝织品。
18、加:虚报夸大,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
19、必以信:一定凭借实情(向神禀报)。信,信实,意思是对神说实话。
20、小信未孚(f&):(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保佑。孚,信任。信,信用。
21、福:赐福,保佑。
22、狱: 诉讼案件。
23、察:弄清楚,明察。
24、虽:①即使。
25、情:(以)实情判断。
26、忠之属也:(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忠:尽力做分内的事。属,一类。
27、可以一战:即&可以之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
28、战则请从:(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则,连词,就。
29、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之,他,代词,代指曹刿。
30、于:在。长勺:鲁国地名,在今山东曲阜东。
31、鼓:击鼓进军。古代作战,击鼓命令进军。下文的&三鼓&,就是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
32、败绩:大败。
33、驰:驱车(追赶)。
34、辙(zh&):车轮碾出的痕迹。
35、未可:还不可以。
36、登轼而望之:①登上车前的横木。轼:古代车子前面的横木,供扶手用。而:表承接。②另一种解释为登上车子,扶着车前的横木。轼:名词活用为动词,扶着车前的横木。(此时断句为:登/轼而望之)。
37、遂逐:就追赶。逐,追赶、追击。
38、既克:已经战胜。既,已经。克,战胜。
39、故:原因,缘故。
40、夫(f&)战,勇气也:作战,靠的是勇气。&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下文&夫大国&同。
41、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勇气。作,振作。鼓,击鼓。
42、再:第二次。
43、竭:(士气)枯竭。
44、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45、伏:埋伏。
46、靡(mǐ):倒下。
47、焉:兼&于此&,在这里
48、测:估计,推测。
49、衰:弱。
相关试题及***
1. 本文选自《左传》,这本书的作者相传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它是根据鲁史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2. 由本文引申出的成语有两,一是:一鼓作气;二是辙乱旗靡。 本文记叙的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以弱胜强的战例,它就是著名的长勺之战 。
3. 曹刿认为,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在彼竭我盈之时,有利于追击的时机是在敌方辙乱、旗靡之时。
4. 第一段中着重写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表现曹刿的取信于民战略思想。第二段着重写曹刿在战场上的决断能力,两次以&未可&来表现他的善于战握战机,以&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证明他判断的正确,显示了他的卓越军事才能。
5. 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 面对齐师的入侵,鲁国的国君、高官和一般老百姓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答]鲁国的国君:决心应战,但未清楚能够凭借甚么条件去与齐国一战。高官:眼光短浅,对国事不能作出深远的谋略。一般老百姓:不理国事,认为国家大事自有执政当权者谋划,自己不必参与其事。
7. 曹刿为什么要进见鲁庄公?
[答]曹刿进见鲁庄公,有两个原因:①曹刿关心国事,知道强敌入侵,希望为国效力,因此进见庄公。
②曹刿有感于朝中高官眼光短浅,见识鄙陋,不能作出深远的谋略,于是请求进见庄公,与他讨论作战的策略。
8. 作者在文中记述乡人与曹刿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答]作者记述乡人与曹刿的对话,作用有三:①反映一般老百姓不关心国事,认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②借曹刿的话指出当时鲁国高官眼光短浅,见识鄙陋,不能为国家作出深远的谋略。③以乡人的自私冷漠,反衬出曹刿关心国事,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爱国精神。
9. 曹刿制止鲁庄公下令进攻和追击时,为什么不立即解释原因?他在什么时候才对自己的做法作出解释?
[答]因为当时两军对垒,形势紧迫,没有时间详细解释。等到鲁军战胜齐军,可以从容论战时,曹刿才对自己的做法作出解释。
10. 在齐鲁长勺之战中,齐强鲁弱,但鲁国竟然能够以弱胜强。试据课文分析鲁国获胜的原因。
[答]①百姓支持,上下同心:鲁庄公在施政方面,一切诉讼案件,都能据实情去处理,务求判决公平,他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做事,国家一旦有事,人民会全力支持他,奋力对抗外敌。
②礼贤下士,善用人才:庄公不嫌曹刿身分低微,与他讨论作战凭借的条件,并允许他随军出战,作战时更听从他的意见,让他发挥卓越的军事才能,结果击败齐军。
③战略运用,巧妙恰当:& 善用战术,敌疲我打&&曹刿深知士气是作战时决定胜负的关键,当齐军击鼓进攻时,鲁军按兵不动,保存士气;直到齐军三鼓,士气竭尽,鲁军便把握「彼竭我盈」的有利时机,一鼓作气,击退齐军。善审敌情,提防伏兵&&曹刿明白兵不厌诈的道理,齐军败走时,他制止鲁军立即追击,以提防敌军诈败,埋有伏兵,直到他看见齐军辙乱旗靡,才决定追击,结果大获全胜。
11. 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答]表现曹刿&远谋&的地方有: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与庄公会面时,曹刿分析了庄公的三次答话。庄公一答,他认为分衣食,不过左右之人得惠&而民弗及&,是为&小惠&,故民不从。庄公二答,他认为未孚民望,则神弗福,驳得痛快。庄公三答,始有所悟,国君忠其事则民服矣,得到他的赞许。综观曹刿所言,皆着眼于&民&,这就是他的&远谋&。在战斗过程中,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
12. 曹刿的军事才能体现在哪些地方?请说出两点。
[答]以逸待劳,敌疲我打;善于观察调查,不盲目追击。
13. 曹刿在这次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曹刿在这次战役中起了决定成败的关键性作用。他以&夫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所以必待齐师&三鼓&而后鼓,抓住有利战机。他以大国难测,&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的观点,所以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以上两次关键的战术决定了鲁国的胜利。
14. 你觉得鲁庄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①从&衣食所安&&必以分人&和&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可以看出庄公是一个关心百姓,爱民如子的君主;②从&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可以看出庄公是一个诚信、孝敬祖宗的君主;③他能以君王的身份接见曹刿,与曹刿讨论战争所凭借的条件,且战时听从曹刿的意见,可见庄公是一个虚怀若谷,善于纳谏且从谏如流的君主。
但他想通过小恩小惠来收买人心,并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神灵的身上,也可以看出他目光短浅,在政治上他是无能的;战时的&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可以看出他急功冒进,在军事上是无知的。
综上观之,鲁庄公是一个虽然无知、无能但却礼贤下士,善用人才的开明君主。
15. 你是否赞同曹刿&夫战,勇气也&这一观点?请谈谈你的理由。
[答]不赞同。打仗,士兵的士气固然重要,但它并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民心的向背,战略战术的运用,军事装备等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也影响着战争的结果。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又何间焉&&&&&&&&&&&&&&&&&&& ②牺牲玉帛&&&&&&&&&&&&&&&&&&&
2、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你认为&公&回答&何以战&的三个理由中哪一个最重要?为什么?(3分)
1、***示例:①参与②猪牛羊等祭品
评分: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大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但一定会据实情断案。
评分:3分,意思对即可。
3、***示例:我认为司法公正最重要。因为司法公正是实现人民权利和义务的基础,有了 它,财富共享、礼治国家自然有实现的可能。
评分:3分,三个可任选其一,言之成理即可。
《曹刿论战》(左丘明)
1、春秋时期,鲁与齐交战,起初鲁庄公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被曹刿阻止了,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战胜了齐军,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这&敌疲我打&的方针是&&&&&&&& 。
2、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能体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是&&&&&& ;交战过程中利于反攻的时机是&&&& 之时,利于追击的时机是&&&&&& 之时。
3、这一有名的战例被记载于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这本书的作者相传是&&&&&&&& 。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彼竭我盈,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3、《左传》& 左丘明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乡亲们说:&当权者自会谋划此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浅陋无知,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条件跟齐国)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人。&(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可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一定要对神说实话。&(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小信用,不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能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是对百姓)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了。作战时请允许(我)跟随您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胜利之后,鲁庄公问其中的原因,回答说:&打仗,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士气,第二次就衰弱,第三次就竭尽了,对方的士气已经竭尽而我方士气高涨,所以能赢。齐国这样的大国很难预测,害怕有埋伏在前方,我观察到车轮的痕迹很乱,看出他们的军旗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
齐与鲁是春秋时期的邻国,都在今山东省,齐在东北部,鲁在西南部。公元前697年,齐襄公即位,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次年齐襄公为公孙无知所杀。第三年春天,齐人杀死公孙无知,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君位。稍后,鲁庄公也亲自领兵护送公子纠回国争夺君位,八月鲁与齐师战于乾时,鲁军大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死公子纠。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借口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争夺齐国君位,再次兴兵攻鲁,两军战于长勺。这就是文章所记叙的齐鲁长勺之战。
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同自己争做国君的公子纠,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处于防御地位。本文记述曹刿向鲁庄公献策,终于在长勺之战中,使弱小的鲁国击败了强大的齐国的进攻,反映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本文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故紧紧围绕&论战&来选取材料。第一段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强调人心向背是取决于战争胜负的首要条件,突出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第二段简述曹刿指挥鲁军进行反攻、追击和最后取得胜利的过程,显示曹刿的军事指挥才能,为下文分析取胜原因作伏笔;第三段论述取胜的原因,突出曹刿善于抓住战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术思想。全文叙事清楚,详略得当,人物对话准确生动,要言不烦,是《左传》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相关阅读:
------分隔线----------------------------
古诗文图片鉴赏曹刿论战简答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曹刿论战简答题
上传于||文档简介
&&曹刿论战简答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曹刿论战》《周公安民》比较阅读*** - 阅读***
& 正文『 更新时间: 5:52:04 』
《曹刿论战》《周公安民》比较阅读***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周武王克殷①,召邵公问曰:“殷之士众,奈何处之?”邹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武王日:“不可”。邵公出,周公②入。武王日:“为之奈何?”周公日:“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制,惟仁是亲。”武王日:“善哉!”乃从周公之言。 (选自《周公安民》) 【注释】①殷:殷朝,即商朝。 ②周公:周武王的弟弟。26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1)又何间焉&&&&&&&&&&&&&&&&& (2) 小惠未遍 (3) 乃从周公之言&&&&&&&&&&&&&&& (4)& 惟仁是亲27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2分) 使 各 居 其 宅 田 其 田 无 变 旧 制28、将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 29、“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30、从上面甲乙两个文段可以看出,古代谋士认为君主应该如何对待老百姓?(2分)&&&&&&&&&&&&&&&&&&&&&&&&&&&&&&&&&&&&&&&&&&&&&&&&&&&&&&&&&&&&&&&&&&&&&&&&&&&&&&&&&& &参考***:中小学作文阅读***网整理26.参与;通“遍”,普遍、普及;于是;亲近27.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制28这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让我跟随。有罪的杀掉,无罪的放一条生路。29、交代了曹刿请见的原因,同时反衬出曹刿的远见卓识(或显示了曹刿的自信)30.君主应该爱护老百姓,赢得民心才能赢得天下。& 【乙文译文】周武王灭掉了殷,召邵公问道:“商朝的这些人,怎么处置?”邵公回答说:“有罪的杀掉,无罪的放一条生路。”武王说:“不可取。”邵公出去,周公进,武王问他:“你说这事怎么办好?”周公回答说:“让他们还住原的房屋,耕种原的田地,不要改变体制,只是亲近仁爱。”武王说:“这很好!”于是听从了周公的建议。《曹刿论战》《周公安民》比较阅读***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断变化, 听三零中考新闻提供的中考成绩查询查分、录取分数线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招生考试部门的信息为准!
上一篇:下一篇:
《曹刿论战》《周公安民》比较阅读*** 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阅读***姐妹分类
阅读***热门排行《曹刿论战》练习题有***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曹刿论战》练习题有***
||文档简介
总评分4.0|
浏览量1497393
&&初中语文课堂练习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