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每当你想要批评别人时,你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这句话出自《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关联问题:
按时间排序
记忆最深的一次,小学时候家里掏不起书费,只能用认识的姐姐的课本来读,语文课本上有练习题,都被她的老师判过。每次轮到老师布置习题,我都会认认真真擦掉姐姐写的***,自己重新做一遍,但是老师从来不判。有一章的习题第一题被水弄湿过,把对勾消除了,轮到我去交作业时,老师判了第一题看了看下面就把书扔给我了,我着急说自己都重新做过一遍了,老师也只是让我回座位。虽然小,还是感觉到了不公平。
我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恰恰相反,作为一个三线小城市的农村人,我有很多疑惑,譬如为什么别人不需要工作,就可以到处旅游,直到我看到了这句话,然后悟了。之所以我会疑惑,乃至嫉妒,完全是因为我并没有他们那种优越条件。
这个世界上人太多了,所以你见到的人,你见到的事,他们的性格,他们的行为,一定是个例。怀有这样的心态,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有色眼镜事故。
You know they ain't bad people. They're just uneducated, unsophisticated, untraveled, immoral, and uncivilized. Plus stupid.(你知道他们不是坏人。他们只是没受过教育,不谙世故,没出过远门,不道德,不文明。外加愚蠢而已。)----Tim Gautreaux
你弱你有理?图片转自微博@大脑切片
其实拥有这些条件,很多人也没法如你一样成功。并不是有条件就能成功的。
只看过《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电影,并没有看过原著,而且内容也忘记的差不多了。但是这句话却很深刻,我不从小说电影的角度来谈,只从我自己的经历和感悟来谈一下。“每当你想要批评别人时,你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首先,这句话里我认为最容易产生多种理解就是这个----优越条件而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是:经历。所以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大概就是:“当你想要批评一个人的时候,你要想一想,你并不知道那个人是因为经历了什么才变成现在这样。”当我想明白这个的时候,我发现我对于很多事情都可以接受了,更加能够理解他人了。当然这并不能成为犯错的借口,不管经历了什么,比如杀人依然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的。我记得之前在知乎看到一个问题,大概是问为什么有人学习成绩不好。有一个回答里说,是因为运气。我挺认同的,简单的来说就是,成绩好的学生,因为“幸运”而进入一种成绩好的良性循环,所以越来越好。(这点,有过“逆袭”经历的人可能更容易理解。)这种“幸运”可能来自各种方面,父母的优秀教育方式、好老师、和谐的同学关系、稳定的家庭环境、曾经看过的一本书、遇到的某一件事等等等。我的前任活的很抑郁,她当时的各种行为我无法理解,我说过她不温柔,但是我不知道她的童年有多么的无助,不知道她成长的家庭是多么的不稳定,都是这些才让她变成这样的人。一个朋友脾气很差,经常和人发生冲突,我很讨厌他,但是我不知道他小时候经历过什么,那很长一段被人欺负的时光让他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一个不善言辞又多疑不自信的人,他做事可能会犹豫,整个人的气场都很弱,让每个见到他的人都想踹他一脚。但他可能经历过悲惨的童年,破裂的家庭、同学的欺凌与欺骗、一次次反抗无果最后放弃了抵抗变成了这样的人。而一个善于言辞果断自信的人,也许他成长于一个稳定的家庭,得到了父母的良好教育,走上一种良性循环。我认为,一个人所做的一切都和他自己无关。一个人做的一切,都是源于这个世界对他的影响,最直接的是父母的影响。从刚出生的一张白纸,接收了“父母”的言传身教,又以从“父母”这里学来的东西去面对世界,学来的一切不断的影响自己,最后成为的人,根本不是自己,也从来没有人有过真正的自己,根本就没有“自己”这个东西,是这个世界把每个人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你的梦想只是你的经历造就的,你的性格也是你的经历造就的,你的一切都是你的经历造就的。同一个人让他经历不同的人生,他会变成不同的人。所以,“每当你想要批评别人时,你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了。而我认为优越条件指的就是经历了。但是我觉得依然要批评,不管经历了什么,既然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了,就有可能改变了。只是批评的人请友善一点,让他感受到世界还有温暖。
既然不是一???何必批?
这句话我觉得作者是从破落贵族嘴中反讽,他们把一代代累积的与白手起家的做比较。垂怜於不文明的人群,不管他如何努力,感觉就是可怜你。但是不晓得书本外的读者在可怜他们。-------------------------------------然而---------------------------------以下纯属个人感觉,不喜忽略我觉得把这句话飘逸着浓浓的圣母味。除非描述对象是无法经过个人努力化解的危机,否则一点都不值得我去浪费时间去同情!难道诸君不曾知晓有些事情是要经过自己努力才能获得。凭什麽被虐待我还要坚守三观?凭什麽我要从小学就半工半读?凭什麽同学去玩我要上班?凭什麽我要自费读MBA?凭什麽我要自费买各种专业出版物?凭什麽我要知道这个知道那个?跟我讲条件,初始条件比我苦一百倍比成功一千倍的人见的多了去。有些人不能宠,都像这样乾脆不要发明火算了。
自从听到了这句话,我都不随便批评人了。非常憋屈的感觉。
题主你听说过”建构主义”吗?人是生而无知的,所有的知识、技能、视野和素养等都由后天发展而来。这个过程就像搭积木一样。很自然地,如果缺少某些积木块或者干脆就没有,那么最后的建筑肯定存在问题。而根据自然界的设定,我们在出生的时候只拥有一具肉体。不说各种知识和社会关系,就是一些基本的心理能力也没发展出来。如果就此将你遗弃在野外,不管你是如何地天赋卓著,最好的下场也不过是下一个狼孩、猪孩。而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狼孩根本就算不上人。所以,狼孩在社会认知层面还是人吗?你觉得这个结果怎么样?幸而人不止有生物性的一面,还有社会性的一面,大多数婴儿都有父母抚养。而我们的早期发展就取决于父母提供的资源,包括金钱、物质、情感、教育等等。父母之间的差异将导致同一批婴儿的发展参差不齐。所以,对于那些看起来特别优秀但是还没超越自身环境的人,他们只是抽到了“卵巢彩票“的幸运儿。“对于任何人,过着和父母一样的日子都无需特别费力“()。现在我们回到这句话本身。批评也是分很多种的,你指的哪一个?有一种批评叫”对事不对人”,这是完全正当的啊。但是还有一种叫“对人不对事”,给人贴标签进行人身攻击,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这时我们就可以祭出这句话了,他人的早期发展并不是由他自己控制的。生活中,常见的批评有三种:攻击他人的心理状况、攻击他人的修养还有攻击他人的性别。对于第一种攻击,当下的中国人都应该看一看这个问题:。有些人能够活成这样就已经很努力了,你就不要再指责他了好么?对于第二种攻击,大家也可以在这个回答里感受一下:。至于第三种攻击,知乎有政治正确纠正他们,对于女性的歧视有各路人马进行批判。相信大家也是见得多了,这里就不再赘述。
人性的弱点里也有表达类似的意思,就是不要批评别人,因为没有意义。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如果批评管用,你所认为的别人的毛病,他早就改掉了。早就看了书,但是这些话反而随着时光流逝忘记了,看来也得好好反省自己。一定记得:不能批评,甚至不能评价别人。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起来一个事。前两天我去外公家里。正是我国抗日味道最浓的时候。他说,日本资源贫乏,所以一直想对外扩张,明朝的时候就来侵略我们,我们叫他们倭寇。我说,那时候的倭寇绝大多数都是中国人。他说,胡说八道,倭寇怎么是众人,倭寇就是日本人。后来吃完午饭,我看到他拿出一本厚厚的现代汉语词典,在那里查东西,不知道他想查什么。过了一会,他查到了,指着汉语词典对我说:你看,上边写着,倭,就是日本人,寇,就是海盗,倭寇,就是日本海盗。怎么可能是中国人?我当时忽然感到很心酸。我没想到他的检索方式是现代汉语词典。我忽然明白了,当你看到你父母在朋友圈转发什么垃圾文章的时候,当你的父辈用很幼稚的方式分析国际政治或者养生的时候,其实背后的逻辑是,信息检索的不平等。如果你和他们辩论,你用谷歌打败了现代汉语词典。
注定被大量鸡汤***淹没的问题。既然加了“小说”的标签被我看到了,我就来说说这句话在小说本身里面是什么意思吧。不好意思,可能有些煞风景了。先下个结论:这句话在《The Great Gatsby》的原小说中60%的成分是反讽,30%是惋惜与感伤,最后10%才是赞同这句话本身的部分,也就是诸位猛灌鸡汤的部分。先看看这段话的英文原文好了:In my younger and more vulnerable years my father gave me some advice that I've been turning over in my mind ever since."Whenever you feel like criticizing any one," he told me, "just remember that all the people in this world haven't had the advantages that you've had."首先注意开头的这个比较级:more vulnerable。这里蕴藏的意思很明显:叙述者现在已经处于一种less vulnerable,也就是更不敏感,更成熟的阶段了。至于advantages,在这里具体的所指又为何?这要从nick这个人物的背景开始说起了。书中交代,nick出身于一个具有一半贵族血统的西部中产阶级家庭,耶鲁毕业。一战结束后,他回到西部,发现西部时代已经远去,于是只身来到东部的纽约淘金。尼克的母亲是贵族阶级出身的,当时嫁给尼克的父亲属于下嫁,但他父亲的家境也不至于太差,最起码是个当地地头蛇,土财主的身份,按尼克自己的自述是这样的:“My family have been prominent, well-to-do people in this Middle Western city for three generations. ”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nick不仅和daisy有表亲关系,还和上流社会有广泛的联系。黛西第一次见到尼克就问他自己最近在上流圈子中评价如何,而尼克有资格列席纽约的各种上流聚会,比他有钱得多的盖茨比则没有----当然尼克也不穷啦。这里的关键很明显,就是阶级。这种阶级的基石是紧密的血缘联系,而非纯粹的财富。就像《红楼梦》里的爆发新贵阶层和树大根深互有姻亲的四大家族一般,可以想像,即使前者的财富未必下于后者,还是会被后者讥讽为暴发户的。现在再看尼克父亲口中的advantages,看尼克这个角色这种事后追忆的口气,是不是会感觉到有一种隐含的道德优越感呢?他是先给自己划了一条线,使自己站在一个道德绝对安全的区域----自己虽然有很多advantage,但是已经不再vulnerable了,所以虽然觉得你们都是傻逼,毕竟你们没有我这么多advantage,所以我不会评价你们啦。事实上,尼克本人根本没打算掩饰这种优越感,他在接下来就这么说了一句:Reserving judgments is a matter of infinite hope. I am still a little afraid of missing something if I forget that, as my father snobbishly suggested, and I snobbishly repeat a sense of the fundamental decencies is parcelled out unequally at birth.在这段话之前,尼克先是大谈了一番自己如何对他人保留判断,所谓的Reserving judgments,这种行为被他认为是一种美德。然后话锋一转,说到了实质问题----snobbishly,这个词的意思是自矜的,自命不凡的。尼克和他父亲总是自命不凡回忆起的东西,当然就是那句脍炙人口的话的前提了,在他们的观念中,那些他人没有的优势不仅是尼克的贵族地位和金钱,还包括基本的道德观念。因为道德观念天生就是被上帝不平等的分配到每个人身上的,那么谁被分配的多一些因而高人一等?当然是尼克了。这事实上也是尼克叙述这个故事的目的,他从东部回来,感觉那里的人缺乏道德,因而他也是从一个道德审判者的角度来叙述整个故事的。原文很好说明了这一点,也就是即使在叙述这个故事时(当然,此时盖茨比已死),他也是一个有天然道德优越感的人!When I came back from the East last autumn I felt that I wanted the world to be in uniform and at a sort of moral attention forever; I wanted no more riotous excursions with privileged glimpses into the human heart. 黑体字说的很清楚了。privileged glimpses into the human heart。啧啧,你当你是谁。事实上作者从不打算掩饰自己的讥讽态度,只不过我们习惯把主角和叙述者看成纤尘不染的白莲花而已。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是,如果我们完全赞同叙述者尼克的观念,即这本小说是一个从道德角度来讲述白莲花盖茨比遭遇的故事,那么这只是一部强行安上悲剧结尾的男玛丽苏小说而已,会忝列世界名著之伍吗?当然,尼克的性格要真是只自居道德审判者的话,那只是清高而已,还不至于令人生厌,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还是来看看文本中的情节。事实上,尼克在全书中粗暴judge别人的段落太多太多,实在不胜枚举。全书中,除了盖茨比之外,尼克对于包括黛西的每个人都不吝讥讽之辞。汤姆布坎南这种反角与梅特尔夫人这种阶级不高的人就不用说了,尼克在东部交往的女友乔丹被尼克评价为“不诚实到不可救药的地步”,而这出指责的背景竟然是乔丹想把她和尼克的感情公开,仅此而已。按照尼克的自述,他追求乔丹的初衷是后者“身材苗条,双乳小巧”,然而当两人确立关系后,尼克却讥讽乔丹“故意把我们两人的关系改变了”,说的直白点,就是迷恋这个女孩的身体而又不想因为关系公开而负责任。而事实上,在此之前,尼克已经有抛弃西部发妻的劣迹,这一暗线在小说中虽然写的非常隐微,但还是能从细节中推测出来的。第一次和黛西与汤姆见面时,尼克就被问到自己在西部的订婚,当时尼克的反应是拉下脸否认,但在事后想要追求乔丹时,尼克又不小心透露出真实信息:自己首先得“巧妙得解决掉家乡的那段纠葛”。尼克的道德感事实上只表现在口头上,他对婚外情极端反感,当汤姆有情妇时,他的第一个建议就是要黛西报警。然而对于黛西和盖茨比这种实际上的情妇关系,他又是最热心的牵线人。这些文本中的叙事无疑消解了尼克身上的道德光环,不仅嘲讽了尼克这个角色,也同时取消了尼克作为一个道德评判者的地位。也就是说,看这部小说的时候,我们绝对不能以叙述者的是非为是非。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说,尼克是一个标准的不可靠叙事者。建立尼克这个不可靠叙事者的目的何在?这要涉及到小说的主旨和全书的真正主角----盖茨比的塑造,在这里就不展开了。我们还是回到开头的那句话,现在这句话看起来已经颇有讥讽意味了吧。作者选择这句话来作为开篇,我想大概是这么几点。首先是塑造尼克的人物形象,一个道德优越感强烈(事实上是虚伪)的西部破落贵族,从他的角度来切入对纽约故事的叙事,这是一个新鲜的视角。当然,作者对这个人物的视角是嘲讽的。传递那种全书中无处不在的,对过去的感伤情结----单纯的人遇上了复杂卑鄙的世界,从此再也无法回到初心。这种感伤是叙述者对盖茨比的,也是作者对叙述者本人的。最后,才是这句话本身传达的正面意义。但是即使这种正面意义的确存在,也在尼克自己的行为中被消解了,成为一个讽刺的泡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这句话传达了什么正面意义,不如说这种意义在这句话的反面----道德在任何时候,和那些天生的advantages都是无关的。最后的最后,我得夹带点私货:这句话的关键问题,就在于把自己放在了一个绝对道德安全的区域,然而这事实上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读者看着nick喋喋不休地想撇清自己,看着他勉力维护的那点可笑的优越感,感到非常滑稽,那么今天把这句话奉为圭臬,是否也会有这种危险性存在?须知,nick即使家道中落了,无论如何也是真正的贵族阶级,他身上有这种与生俱来的道德优越感并不足以为怪。那么作为汲汲奔命的中产阶级,全盘接受nick做出“道德分配天生不等”这个判断的前提,那么是否心稍微嫌大了一些?当然,这是更深入的问题,我这里不拟探讨。
谦逊和不好为人师是难得的美德。
看到这个问题嘛,又想起来自己在日报上发的第一篇文字了。那个时候日报捏了个自己的论坛,连新闻网都木有,APP神马更是浮云~然后我就把以下这篇文字给搁上去了……隔天,底下有个评论,内容我忘了,好像是夸得不很明显的那种。不过注册名我倒是记得,是“社长”。我以为是闹着玩儿的。互联网嘛,真真假假嘛,虚虚实实嘛,你懂的。又隔两天,有个自称报社编辑的男声打***给我,说是我这篇文字,社长看中了,要发稿。约我去报社N楼N号办公室走一趟。……此处省略一千八百字。稿费?嗯,稿费是个值得期待的事情。可是那会儿的稿费吧是一个字一分,我这篇被编辑改了又改,压了又缩的一千多字的小文,最后也就兑了二十块钱,还是人家编辑发话说,给你凑个整~~不过那时候的煎饼果子是两块钱一套啦!言归正传。上小文----我不上大学昨天,偶然听朋友说起,孩子回来了。仔细想想也是,放假了哦。 然后一伙人夸,这孩子真的很有出息,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一直是那么优异。朋友嘿嘿的笑,眼里流露着为人父母的欣喜。 突然很羡慕,又想起当初的自己。小学时,虽然总是考个前几,可从来不把大学放在眼里。初中老师总说,这孩子的成绩总是忽忽闪闪的,不着边际。那时父亲总在耳边念叨,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不想上大学的学生没志气。每到此时我总会撇嘴:不就是个大学么,上不上都没什么了不起。我就不愿意!中考前,听老师填志愿,说前途,报成绩……忽就觉得,大学真的是应该好好考虑。京、津、石虽然有点遥不可及,至少要考个守家在地。再说老爹逢人就提,说我没出息,还总是目光鄙夷。所以开始暗自努力。 后来就和父亲赌气:你等我考上了大学,哼,离你远远的。省得成天被你骂来骂去。父亲激我:说真的?你要真考上,老爹砸锅卖铁也供你! 高一。有不少同学的家长,开始下岗。接着,他也下岗。有点不明白,他那么有才气,怎么也会下岗。虽然他不说,可我知道生活开始变得拮据。他从前总会隔三差五给我买果仁巧克力,后来,只是做为奖励。再后来,我对他说,老爹我不想再吃那东西,挺上火的。他的薪资待遇,我绝口不问,也不让别人提及。再想想大学,心里开始没底。 高二。老师坐在办公室里,拿着我全班第五的成绩,说考个什么学院没问题。想和家长谈谈。我问她学费多少钱?她说算上住校,每年可能不到一万。一万?一年?现在的学费还是用着以前的存款,大学每年一万?天文数字吧……这什么概念? 回家路上,感觉脑袋有点乱。当初老爹说“砸锅卖铁”时的画面,很清晰的忽闪;还有老师说“大学,每年一万”总在眼前浮现。我知道如果我真的考上,他真的会不惜一切代价供我,可我不能,他是我爹。我就一个爹,亲爹。我不能让他真的为我砸锅卖铁。不上大学不一定是坏事,或许念了大学也是前途未卜呢……或许工作后可以自己攒钱再上职工大学?或许夜校也不错,听说那里的同学都是帮来帮去的…… 开始逃学。自己的作业不交,只帮别人写。挨打挨骂后,经常一个人溜街。只觉得没意思,反正也不会念大学。被问急了也只说不想去,去了也听不懂。我是个没志气的学生,从小就没打算考大学。老爹很失望。我也很失望。只求赶紧毕业,找份工作,打发自己。 …… 去年有个发小从秦皇岛回来,我们小聚。她问:“姐,你不上大学,后悔不?”我说:“这有什么可后悔的,你看我那糟糕的成绩,就是想上,人家也不收呀。”她说:“你别骗我了,咱俩从小就一起,我还不知道你?要说学习,我可不如你。我就是家里有钱供给,能在外面学医。你看看我现在的成色,再比比你自己。姐,你当初真的不应该放弃……”我举杯:“过去的都已过去,还提它干吗?早成了定局。反正是我自己没出息。来,姐敬你。”…… 那天晚上,我喝了个烂醉如泥,吐了一地。 现在,大朋友们总说我淘气,像个小孩儿似的。偶尔坐在一起,他们总会问:小酌,你当初为什么不考大学?我笑笑:当初贪玩儿,比现在还淘气。任是怎么考来考去,都是很坏的成绩。考不上,也便不再努力。他们会叹气:唉,挺好的丫头,就是没出息。可惜了,可惜。 昨晚的夜宴,他们又提:那孩子真省心,只爱学习。继而和我开玩笑:哪个像你,不考大学,光顾着淘气。没出息…… 人各有命,也没什么可惜。即使重新来过,我还是一样没什么志气。反正,决定权在于自己……只是个大学而已。 老爹,对不起。
好像还有什么内容需要补充?嗯,对了,想起来了。父母下岗前,都是双职工。我又是独生子女。所以吧,初一之前,我的生活虽然谈不上富有,但也不至于缺钱。我以为生活就是这样的。因为我的生活一直都是这样的。然后我爸我妈的单位拖欠工资,接着他们下岗。初二的时候,我晚上就和奶奶出去捡破烂。嗯,对。奶奶那会儿虽然退休了,但是她的退休工资也是原厂发的,还没有像现在被纳入社会保险。所以吧,她的工资也一样是被拖欠。那个时候,亲戚家的日子都也差不多。可是高二的时候我的状态分明就是打了鸡血。要好的同学都以为我吃错药了。学习成绩忽拉拉就窜上来了。所以我爸才会跟我说:你要是考上大学,我去找你大爷借点,再找你姑姑借点,再找几个朋友凑点,应该是能够你第一年的学费。钱的事不用你考虑,你要是考上大学,老爹砸锅卖铁也要供你!对,就是这句话。所以我决定不考了。可是考不上和不想考真的是有区别。不过我爸一直以为是我不努力才考不上的。我也懒得和他解释。原来是不愿意说,现在是懒得和他说。所以嘛,你看嘛,要是能上大学我会有N个可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是吧?当然也就有可能会赚更多的钱……不过以我的智商嘛,估计也就是混个一般单位,不会暴富,但也不至于天天为生计发愁的那种~所以嘛,我现在是个穷鬼,都是有原因的嘛~~人家的孩子起点是大学毕业,我特么高中***都不知道扔哪儿去了嘛~~人家的家长是有社会背景,我爸我妈都是下岗工人嘛~~人家的孩子在秉烛夜读,我特么和我奶奶在路灯下边数矿泉水瓶子嘛~~所以嘛,所以嘛!我特么现在还是个穷鬼嘛!现在想想,高二真的是很神奇的一个学年。刚开始我好像打了鸡血,末了却又比原来还要颓废。当然也还是在高二那一年,我觉得自己像个爷们儿一样,挺胸、抬头,战死沙场。要不要补一张图,提一下下气场?PS:俺是穷鬼……这装备是借的,拍完就还了。每次看到这张图……哎嘛,我就腰疼~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名字我忘了,有几句话倒是记得很深。给猪加瘦肉精的大部分人,不是一再敛财的商人,他们几乎都是普通老百姓,给猪加了瘦肉精就能多赚几百块钱,这几百块钱可以让他们在物价飞涨的年代,过得稍微舒适一点。用地沟的餐馆,他们服务员吃的是什么?他们厨师吃的是什么?他们没有被当***对待就不会把别人当人对待。我把这句话贴在这个回答里不是在替他们辩解,弱势并不能成为一个犯错被饶恕的理由,更何况没有人有无缘无故剥夺一个无辜生命的权利。我是想说性格不止受遗传的影响,还有生活环境。去少数民族旅游的时候遇到过一个划船的小哥,我刚开始还闹了乌龙把他叫了哥哥,后来发现我比人家大好几岁,只是他不上学开始赚钱了而已。晒的很黑。我问他一直在划船吗?他说不是,以前还能上上学打打架什么的。打架这个词在我脑海里,一直是等于开除至少也是记过,然而对于他们来说,却可以和学习并列成为主要工作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几百块钱,对于我们来说,可以说就是一件衣服钱,甚至对于一些人来说,连一件衣服都买不到。但是有人愿意把自己的良心以这几百块钱的价格卖出去。前几天去银行,我正在办理业务,一个大叔过来问我还有多久,我说快了,过了一会儿离了座位收拾包的时候另一个大叔也过来了,先来的大叔说你怎么能插队。另一个大叔拿出了自己的排号票,说插队的是你。谁愿意成为一个没有素养的人呢?没有人愿意吧?很多时候,做出那些没有素质行为的人,并没有发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不对,而是他们并没有受到这方面的教导,或许他们的意识里,他们行为就和吃饭一样普通我们经常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批判、指责。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在于,嘴下留人,能退就退一步。文盲比例的上升并不代表每个人都接受过了和你同样的教育。这退一步不是你的屈服,它意味着更宽广的胸怀。
我觉得与这句话相对应的应该是:每当你对自己求全责备或者觉得不公平的时候,你要知道,你可能并不具备别人所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young and beautifulrich and handsome
"他人碌碌,不涉你眼"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十道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3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