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里垄断商品出现新的追女孩有竞争者出现了,应该怎么处理? 合…

专栏丨福特的自行车和滴滴的“垄断”
9月12日,我的工作邮箱里收到一篇来自福特的新闻稿,大意是福特正在以旧金山为起点,与全球主要城市开展合作,帮助人们在现在和未来更轻松出行。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克?菲尔兹说:“我们正转型成为一家汽车与移动出行公司。”
见到这封邮件时,我脑海里最先想到的居然是和福特八竿子打不着的滴滴。自从收购Uber后,滴滴总处在风口浪尖,价格上稍微有风吹草动,就被一些媒体和用户吐槽“黑心垄断,甚至高峰期打车比出租还贵”,大家好像愤怒着却又终于认定“该来的终于来了,他们开始割草了”。这非常有趣,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滴滴会被攻击垄断?
界定是不是垄断是个非常系统复杂的工程。《从0到1》的作者彼得?蒂尔曾这么说:“社会上对垄断有复杂的看法,因为垄断总是以非常糟糕的形式来表现,(比如)垄断创造人为的短缺。”他讲述这个观点时正在谈论谷歌,“如果你是谷歌的CEO你不会到处在全世界说,我们有一个非常不错的垄断,我们垄断的比微软在1990年的垄断还要强大。”
谷歌几乎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垄断指控,从过去的搜索到现在的安卓。拿面对搜索的指控来说,谷歌一直强调自己是一家计算公司,如果按照这个业务范围来界定,那谷歌的对手太多了,比如专业搞显卡的英伟达,他们也在做图像识别和机器学习,那就是竞争对手了;比如表面电商其实是一家大数据处理和云服务的公司亚马逊,当然也是谷歌的竞争对手……这么算,谷歌的对手实在太多,怎么是垄断呢?
这就牵涉到一个业务边界的话题。在一定时期内,搜索领域谷歌确实就是垄断的,而百度在国内,我认为其实也是垄断。理论上,垄断行业内很难出现新的竞争者,这也是界定垄断的重要条件之一。但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入口方式确实被改变, 比如桌面代替浏览器,垂直应用和社交媒体开始成为新的信息入口,谷歌和百度在信息入口的垄断地位,自然不如过去那么强大。
同理类推到滴滴到底是不是垄断。其实一句话就能说清楚:当然不是。滴滴Uber合并后在“专车”领域占有了绝对数量的市场份额,但我们先要搞清楚,从人们出行的角度,专车只是人们出行的诸多方式之一,嫌滴滴贵可以打出租,嫌出租贵做地铁,地铁贵有公交,再嫌弃公交贵……现在做自行车共享生意的公司国内也有了……从一个城市交通状况看,承载城市交通的主力永远是公交系统,不论专车、出租都只是补充。“每个人都能打车来回”那是补贴大战给消费者留下的幻觉,换句话说,如果真能承认,那结果一定是场灾难。以后交通要道比如地铁口,就堵着全是接人的专车,谁都别想走了。
所以我一直说,滴滴Uber合并是好事,不但不是垄断,反而给了其他竞争者机会。可以想象一下,滴滴和Uber真的继续厮杀下去,持续价格大战,那一定是打起来寸草不生,很多出租车司机是要没饭吃的,易到神州这样的竞争者也是要被挤死的。合并后,滴滴和Uber回归到商业本质,提供产品和服务,攒取利润,大家都有的玩,是好事儿。
但消费者习惯了百度的信息垄断,却对曾经给自己提供了无数便宜实惠的滴滴喊打喊杀,这个现象值得深思。我可以试着解释一下:百度是免费服务,我们国家的消费者其实是默认了一种交换:我免费使用你的服务,但也接受你的广告,让你获得回报;但滴滴这种付费服务就不同了,如果你让一个人占便宜占习惯了,有一天便宜突然没了,他只会看到自己从兜里多掏了多少钱,不会想到过去省了多少钱。这应该能给向出行解决方案的汽车企业们一些提醒,就像已经在旧金山开始尝试的福特,早晚有一天也会来到中国市场。
我们说过,过去滴滴Uber拼价格战,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的战役有其特殊的时期和企业发展需要,合并意味着那个非常规打法结束。每个致力于出行解决方案的公司都是有机会在这样一个更健康的市场环境里竞争的,对车企来说,要么完全按照中国消费者的心理,持续走免费+支付转移的策略,要么引导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升级,回归商业本质:一分钱一分货。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