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天柱山杯”技能竞赛成绩公布稿的成绩什么时候公布?

您当前的位置:&>&&>&&>&
2016年第七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去大赛网&整理:)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2015年10月开始
2015年12月15日止
所有具有正式全日制学籍并且符合相关科目报名要求的研究生、本科生及高职高专学生(以报名时状态为准)
官网注册-&身份验证-&报名缴费-&参赛
C/C++程序设计、Java软件开发、嵌入式设计与开发、单片机设计与开发报名费为每人300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初赛/预赛时间
省赛时间:2016年3月
国赛时间:2016年5月
具体时间不详
具体时间不详
A类(国家级)
大赛官方网址
官方网站:
1)参赛选手奖
省赛每个组别设置一、二、三等奖,比例分别为10%、20%、30%,总比例为实际参赛人数的60%,零分卷不得奖。省赛一等奖选手获得直接进入全国总决赛资格。 所有获奖选手均可获得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及大赛组委会联合颁发的获奖***。
全国总决赛按参赛项目和成绩,为获奖学生、教师和组织单位颁发相应***和奖励。其中:
1)参赛选手奖
个人赛根据相应组别分别设立特、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在决赛奖项设置中,每个组别设置特等奖1名,一等奖不高于5%,二等奖占20%,三等奖不低于25%,优秀奖不超过50%, 零分卷不得奖。
3、所有获奖选手均可获得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及大赛组委会联合颁发的获奖***。 总决赛三等奖及以上选手,如果获得本校免试推研资格,将获得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等院校的面试资格,并优先录取为该院普通硕士研究生。 总决赛三等奖及以上选手,可免除笔试,直接获得百度、IBM等企业在员工招聘及实习生招聘中的面试机会。
◎初赛名单◎初赛获奖名单◎复赛名单◎复赛获奖名单◎决赛名单◎决赛获奖名单
去大赛网()提醒您:有更新后字体将变为蓝色,点击对应链接即可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和《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有关精神,加快高等院校计算机、软件及电子专业教学创新与改革,提高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促进高校计算机、软件及电子专业就业指导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决定联合举办第七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一、大赛背景
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我国的核心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在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转变发展方式,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向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输送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全面推动行业发展及人才培养进程,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已成功举办六届蓝桥杯大赛。大赛的举办得到了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相关司局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各省教育厅和各有关院校的积极响应,更得到了参赛师生的广泛好评,参赛学校超过1200余所,参赛规模已达十万多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三、大赛日程
个人赛报名时间:2015年10月到日截止
省赛时间:2016年3月(省赛地点:各分赛区指定赛点学校。)
国赛时间:2016年5月(即全国总决赛,地点暂定北京)
四、参赛对象
所有具有正式全日制学籍并且符合相关科目报名要求的研究生、本科生及高职高专学生(以报名时状态为准)均可报名参赛(软件类:985、211本科生只能报大学A组,所有院校研究生只能报大学A组,其它院校本科生可自行选择报大学A组或大学B组,高职高专院校可报大学C组或自行选择报任意组别;电子类:不区分重点本科和普通本科;软件类和电子类科目不能同时报)。
五、大赛报名
1、报名时间
报名时间:2015年10月&&日。
2、报名人数及方式
以学校为单位报名,原则上每所学校报名人数上限为100人。
各参赛学校需为每位参赛选手配备一名指导教师,每名选手的指导教师最多一名,报多名的以排序第一的为准,其余无效。同一名指导教师可指导多位选手。报名方式:学校及选手登陆大赛官方网站在线报名。
3、报名材料
报名表、***复印件、学生证复印件、2寸相片,以上均需要电子扫描版,通过报名系统上传。报名表需加盖校方或院系公章。
4、报名及参赛费用
C/C++程序设计、Java软件开发、嵌入式设计与开发、单片机设计与开发报名费为每人300元。
选手及指导老师在省赛、决赛期间发生的住宿、用餐、交通等费用自理;报名费由蓝桥杯大赛组委会收取。
5、组织工作:
大赛的报名、交费、下载准考证等工作全部通过蓝桥杯官网在线报名系统完成。
六、大赛内容
大赛分为个人赛和团队赛两大项、软件类和电子类两大类别。
个人赛设置:软件类:1、C/C++程序设计(大学A组、大学B组、大学C组)2、Java软件开发(大学A组、大学B组、大学C组),电子类:3、嵌入式设计与开发组4、单片机设计与开发组。
团队赛设置:软件创业赛一个组别,具体方案另行通知。
1)J***A软件开发
对象:具有正式全日制学籍并且符合相关科目报名要求的研究生、本科及高职高专学生(以报名时状态为准),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比赛。该专业方向设大学A组、大学B组、大学C组。
说明:985、211本科生只能报大学A组,所有院校研究生只能报大学A组,其它院校本科生可自行选择报大学A组或大学B组,高职高专院校可报大学C组或自行选择报任意组别。
2)C/C++程序设计
对象:具有正式全日制学籍并且符合相关科目报名要求的研究生、本科生及高职高专学生(以报名时状态为准),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比赛。该专业方向设大学A组、大学B组、大学C组。
说明:985、211本科生只能报大学A组,所有院校研究生只能报大学A组,其它院校本科生可自行选择报大学A组或大学B组,高职高专院校可报大学C组或自行选择报任意组别。
3)嵌入式设计与开发
对象:具有正式学籍的在校全日制研究生、本科及高职高专学生(以报名时状态为准),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比赛。该专业方向设大学组。
4)单片机设计与开发
对象:具有正式学籍的在校全日制本科及高职高专学生(以报名时状态为准),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比赛。该专业方向设大学组。
5)备注说明
(1)软件类:985、211本科生只能报大学A组,所有院校研究生只能报大学A组,其它院校本科生可自行选择报大学A组或大学B组,高职高专院校可报大学C组或自行选择报任意组别
(2)电子类:不区分重点本科和普通本科
(3)软件类和电子类科目不能同时报
2、团队赛:
软件创业赛(大学组)
七、大赛流程
1、大赛整体赛程
1)报名时间:2015年10月开始报名,截止时间为日
2)省赛竞赛时间:2016年3月(竞赛地点:各分赛区指定赛点院校)
3)总决赛竞赛时间:2016年5月(地点暂定北京)
2、学生参赛
1)参赛学生须登录大赛官网(www.lanqiao.org)完成如下报名流程(每个步骤不可省略):
(1)注册账号(已注册学生用原账号登录)
(2)学籍身份验证(验证学生证件照、***和学生证电子版)
(3)选择报名科目和组别
(4)选择院校缴费或个人缴费(如确定由院校组织报名和缴费的学生请选择院校缴费,学生相关报名信息将会出现在院校账号中,由院校老师统一完成后续筛选报名学生并缴费的工作。如院校不统一组织报名或者未给学生报名,学生可向组委会提出申请,通过后选择个人缴费)
(5)院校缴费/个人缴费成功后,学生报名工作完成
(6)准考证下载(赛前一周可登录报名系统下载准考证并打印,按照准考证上的比赛时间和地点准时参加比赛)
(7)奖项查询(赛后在报名系统内查询)
2)求职测评:学生可在大赛官网进行自我人才测评,同时学生如在报名系统内完善个人简历,还将提高被企业检索、增加实习、面试,求职等机会
3)***申领:学生获奖后不仅将获得大赛获奖***(不用申领),学生和其指导教师还可申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颁发的全国软件/电子专业人才***,以及由IBM公司颁发的IBM国际认证***,详情请登录大赛官网查询
4)大赛官网将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推出多项增值服务(非参赛学习内容),提供了精品在线辅导、在线视频、练习系统、在线考试、导师服务,互动交流等特色服务
3、院校参赛
1)注册审核
院校负责报名工作的联系老师在大赛官网进行院校注册,并提交院校实名认证信息,组委会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报名。已注册过的院校可用原账号登录,如密码遗忘能通过邮箱或手机短信的方式找回。
2)报名流程
(1)选择参赛类别:在报名系统中首先选择软件类或者电子类比赛类别。
(2)筛选参赛学生:在学生列表中筛选参赛学生(列表中显示的为在学生账号中选择了比赛科目并点击了院校缴费的学生名单)。
(3)录入并分配指导教师:院校账号录入指导教师相关信息后,可选择随机指派或者手工指派,来分配学生对应的指导教师。一名指导教师可以指导多名学生,一个学生只能有一名指导教师。
(4)报名资料审核:将院校报名参赛表格下载、打印并盖章后,再上传到报名系统。
(5)报名缴费:组委会审核通过参赛表格后会生成订单,按照提示缴费。(缴费方式如选择公对公转账或者邮局汇款须在订单中上传转账/汇款凭证扫描件,支付宝缴费方式不用上传凭证)。
(6)组委会确认收到报名费后,报名流程结束。
(7)准考证下载(赛前一周可登录报名系统下载所有参赛学生的准考证并打印,请安排学生按照准考证上的比赛时间和地点准时参加比赛)。
(8)奖项查询(赛后在报名系统内查询院校参赛学生获奖情况)。
3)大赛官网为院校学生准备了专业的人才测评系统,院校可组织学生进行测评。同时学生如在报名系统内完善个人简历,还将提高被企业检索、增加实习、面试,求职等机会。
4)***申领
学生获奖后不仅将获得大赛获奖***(不用申领),学生和其指导教师还可申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颁发的全国软件/电子专业人才***,以及由IBM公司颁发的IBM国际认证***,详情请登录大赛官网查询。
5)在线教育
大赛官网将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推出多项增值服务(非参赛学习内容),提供了精品在线辅导、在线视频、练习系统、在线考试、导师服务,互动交流等特色服务。院校可安排学生在大赛官网进行学习交流。
八、大赛评审
九、奖项设置
1)参赛选手奖
省赛每个组别设置一、二、三等奖,比例分别为10%、20%、30%,总比例为实际参赛人数的60%,零分卷不得奖。省赛一等奖选手获得直接进入全国总决赛资格。所有获奖选手均可获得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及大赛组委会联合颁发的获奖***。
2)指导教师奖
省赛中获奖的参赛选手的指导教师将获得&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XX赛区)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3)参赛学校奖
参赛组织工作表现突出、经审批符合相关条件的单位,将获得&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XX赛区)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参赛选手成绩优异,经审批符合相关条件的学校将获得&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XX赛区)优胜学校&称号。
全国总决赛按参赛项目和成绩,为获奖学生、教师和组织单位颁发相应***和奖励。其中:
1)参赛选手奖
个人赛根据相应组别分别设立特、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在决赛奖项设置中,每个组别设置特等奖1名,一等奖不高于5%,二等奖占20%,三等奖不低于25%,优秀奖不超过50%,零分卷不得奖。
2)指导教师奖
所有获奖选手的指导教师,均可获得&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3)参赛学校奖
参赛组织工作成绩突出、经审批符合相关条件的单位,获&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参赛选手成绩优异、经审批符合相关条件的学校获&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优胜学校&称号。
3、所有获奖选手均可获得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及大赛组委会联合颁发的获奖***。总决赛三等奖及以上选手,如果获得本校免试推研资格,将获得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等院校的面试资格,并优先录取为该院普通硕士研究生。总决赛三等奖及以上选手,可免除笔试,直接获得百度、IBM等企业在员工招聘及实习生招聘中的面试机会。
十、参赛费用
现将第七届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报名费相关问题说明如下:
1、本届大赛个人赛报名费收费标准为
1)软件类:
(1)C/C++程序设计300元/人
(2)Java软件开发300元/人
2)电子类:
(1)嵌入式设计与开发300元/人
(2)单片机设计与开发300元/人
以上所有选手和带队教师在竞赛期间的食宿、交通等费用自理。
2、个人赛报名截止日期为日,以收到报名费和报名审核通过为准。
3、大赛全国组委会授权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下属国信世纪人才服务(北京)有限公司代收报名费,并为各参赛院校开具正式***。
4、缴费方式:
1)在线缴费:登陆大赛官网&报名系统&,按提示报名并缴费即可,实时到账,无手续费。
2)邮局汇款:通过邮局汇款,到账时间根据各地情况不同,为一至两周,邮局需收取相应汇款手续费。汇款后请登陆大赛官网&报名系统&,在报名后生成的订单中提交支付凭证。
汇款信息: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院18#信箱,刘佳,100846。请在汇款单附言中标注学校全称,以便核对查询。
3)银行转账:只接受学校公对公转账,到账时间根据银行不同,为1至7天,银行需收取相应转账手续费。汇款后请登陆大赛官网&报名系统&,在报名后生成的订单中提交支付凭证。
银行账号:国信世纪人才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交通银行北京翠微路支行
4)请各校在付款之前务必确认本校的财务制度,如规定只允许公对公转账,则勿使用在线缴费和邮局汇款的方式。
5)***申领:各参赛院校在缴费成功后,可在大赛官网&报名系统--***管理&中提交***申请,大赛组委会将根据系统中的申领信息开具***。***一经开出,不退不换,不能更改。提交***申请之后,预计三个月左右开具并寄出。
十一、监督反馈
为保证大赛的公平、公正,对全国总决赛和各赛区省赛的初步评审结果执行监督反馈制度。投诉反馈期自公布评审初步结果之日起,为期3天,过期不再受理。投诉反馈期间,各赛区大赛组委会和全国大赛组委会将受理有关违反大赛比赛章程、规则和纪律的行为等。投诉和异议须以书面形式提出,由个人提出的异议,须注本人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通信地址,并附有本人亲笔签名;由单位提出的异议,须注明单位指定联系人的姓名、通信地址、***,并加盖单位公章。各赛区大赛组委会和全国大赛组委会须对提出异议的个人或单位严格保密。
十二、联系方式
去大赛网()提醒您:
官方网站:
蓝桥杯大赛组委会秘书处
联系***:400-
电子邮箱:lanqiao@lanqiao.org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18#信箱(100846)
十三、附件
第七届大赛通知文档包()
关注我们(微号:godasai)可获得更多最新可报名大学生竞赛赛事信息:
上一篇:&&& 下一篇:
(搜索功能已经开放)您当前的位置:
桐城市教育局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重点
各中学、中心学校、中心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市区各小学,育才学校,各民办学校:
现将《桐城市教育局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重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有何建议和意见,请及时报告我局办公室。
&&&&&&&&&&&&&&&&&&&&& 二O一二年三月十四日
&抄送:安庆市教育局,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委宣传部,民营经济开发区,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有关单位。
2011年教育工作总结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强化校园安全管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加快教育民生工程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各类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学前教育快速发展。拟定了《桐城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年)》和五年发展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新建青草等5所镇中心幼儿园,全市公办幼儿园达到14所。新批准设立了孔城等5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新选聘9名幼儿教师充实幼儿教师队伍。河东幼儿园申报安庆市一类示范幼儿园顺利通过评估。全市学前三年入园率达73.36%,学前一年入园率达98%。进一步完善幼儿园教学设施的配备,共计为7所幼儿园投入50余万元配备各类设备。组织开展了学前教育专项督导评估,召开了全市学前教育工作研讨会,推动了学前教育规范发展。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两基工作各项指标稳中有升。全市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100%、98.9%,小学、初中巩固率分别达100%、99.93%,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28.6%。认真开展春、秋季两次开学工作专项检查,并对检查情况给予通报。普通高中批准录取新生6200人,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90%。高考各项指标再创新高,我市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为10518人,三本以上达线4800人(含体艺),达线率为45.6%,专科以上达线10324人,达线率为98.2%,其中一本达线1193人,二本以上达线3415人。桐城中学荣获安庆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奖和教学水平进步奖。桐城八中、桐城五中、吴汝纶公学荣获安庆市普通高中优秀教学成果提升奖。
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狠抓中职招生宣传。为严明中职招生纪律,规范中职招生行为,我局印发了1.2万份《致全市初中毕业生及家长的一封信》,同时组织了由各中职学校招生办负责人带队,于中考前到全市所有初中进行集中宣传,中职学校共招收新生6310人(含非全日制学历培训)。争创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望溪职校成功争创“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校”后,又被省教育厅评定为“三重”项目建设学校,该校重点专业建设水平进一步加强,其中汽车运用及维护专业列入全省中职教育改革试点专业。桐城中华职校创建省示范学校顺利通过。目前全市5所中职学校,国家级示范1所,省级示范(重点)3所。组织中职学生参加各项大赛。在安庆市第七届“天柱山”杯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中,我市98名选手共获得了15个一等奖,27个二等奖,31个三等奖,获奖率高达75%,我局获“安庆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望溪职校参加安徽省第二届国家级重点和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田径运动会,荣获个人一金二银、女子团体第八、团体总分第八名,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在第七届全国中职“文明风采”大赛中,望溪职校荣获了一等奖一名(摄影)、二等奖一名(摄影)、三等奖二名(征文)。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结合地方经济产业集群特点,望溪职校积极筹备开设玉雕专业。
二、办学内涵不断丰富
坚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特色发展,指导八中积极创建特色高中,单列50名招生指标,招收艺体特长生,开设艺术、体育、播音等特色专业。依托市实验中学建设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并面向全市农村招收留守儿童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实验中学组建桐城市首支留守儿童女子手球队,备战全省十运会。继续开展文化特色学校创建评选工作,推荐实验小学和老梅中心小学申报安庆市级文化特色学校。进一步加强农村校内留守儿童之家的管理、使用和养护工作,开展了留守儿童之家管理使用和养护工作专项检查,并给予通报。以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活动为契机,成功举办以“历史的选择”为主题的全市中学生演讲、小学生讲故事比赛,其中实验小学叶子琛同学荣获省二等奖。举办“颂歌献给党”城区中小学生演讲比赛,并在市级决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认真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共收到美术作品504篇、文艺表演节目128个,有62所学校的2000余名学生参加了艺术节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全省中小学“讯飞杯”电脑制作活动,实验小学杨韵涵同学荣获省一等奖。组织开展了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活动,共收到各类创新作品128件,并遴选了36件优秀作品参加安庆市级评比。成功举办第六届全市中小学生书信文化大赛,近5万名学生参赛,评选出获奖作品503件。艺术教育成绩突出,桐城六中学生表演的《桐城歌》先后走上了央视“星光大道”和“欢乐中国行”舞台;实小学生舞蹈《童心童乐》参加安徽卫视全省少儿新春文艺汇演,并被评为二等奖;实小幼儿园学生舞蹈《六尺巷》在全省少儿舞蹈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参加中国未成年人网络第二届春晚展播;青少年中华经典文化诵读在学校全面开展,得到国家文明委的充分肯定。
三、教育民生工程扎实开展
2011年全市教育财政投入达5.6亿元,比2010年增加8000万元,社会各界捐资助学显著增加,其中合肥桐城商会捐资450万元、上海桐城同乡会等组织和个人捐资助学超千万元,建立了政府财政投入和社会捐助支持相结合的良性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不断完善。2011年,我市义务教育阶段补助公用经费与免杂费总额5634.7万元,其中本级预算内公用经费安排901.5万元,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资金各级财政预算安排612万元,免费提供教科书资金1194.62万元,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经费资金各级财政预算共安排60.65万元。全市拨付“义保”新机制改革资金、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资金均占年度预算的100%,其中,春季学期享受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626人(小学78人、初中548人),秋季学期659人(小学83人、初中576人),免费教科书按时发放到学生手中。
规范程序,中职学生资助工作公开透明。我局成立学生资助专门管理机构,安排专职工作人员,下发相关配套文件,制定具体管理办法,指导、检查、督促各有关学校,建立健全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门档案,逐校逐人进行了认真审查,严格把关,确保学生资助工作公平公正和公开透明。春季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学生3903人,拨付资金292.73万元,春季,我市享受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学生5760人,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375.28万元;秋季,我市享受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学生4396人。拨付资金329.7万元,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347.625万元,补助5430人。2011年春季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享受免除学费学生1150人,拨付资金104.5万元,秋季享受免除学费学生1122人,拨付资金102.16万元。积极落实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学年全市申请贷款学生406人,申请贷款资金达238.39万元。我局在安庆市中职学生资助征文活动中获优秀组织奖。
认真组织,积极主动做好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在全市农村地区新建92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按每个留守儿童之家3000元额度配备所需活动设施器材,共计27.6万元,各留守儿童活动室面积均在40平方米以上。组建多支留守儿童门球队,其中龙眠双溪小学代表队在2011年全省少儿门球赛中获小学组第二名。
攻坚克难,扎实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年规划加固项目64个,面积75680平方米,规划资金2936万元,已于暑期完成加固任务;规划重建项目35个,面积43060平方米,规划资金4356万元。年底已全部完成招投标并开工建设,已完工重建项目10个,面积9450平方米。全年校安工程任务开工面积118740平方米,开工率100%;竣工面积85130平方米,竣工率67%。在全省率先实施民办学校校安工程,对中华职校、吴汝纶公学校安工程实行财政补贴,共计补贴资金160万元,民办学校项目覆盖率达100%,并已全部竣工。
加快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全年共投入300余万元,率先按省颁标准对全市6所初中、9所小学进行相关设备配备,基本实现标准化。
四、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全面加强
师德教育常抓不懈,师德水平逐步提高。继续狠抓师德师风建设,不断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努力巩固“学规划、强师德、树形象”师德主题教育活动成果,认真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并组织专题讨论,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广大师生踊跃参加了“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主题征文活动,并在省级评选中取得较好成绩,我局获“优秀组织奖”。及时转发了安庆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关于禁止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暂行规定》的通知,按照要求向每一位学生发放了《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认真开展了自查和清理整顿工作。教师节前表彰了200名桐城市模范教师、20名桐城市先进教育工作者,联合桐城电视台、《桐城报道》,宣传了我市部分优秀教师或先进教育工作者代表的先进事迹。汪锡年、方用兵两位同志被评为“全省优秀援川教师”,余正明等四位同志被评为“全省优秀教师”,桐城九中笪远根老师荣获安徽省第八届弘扬正气奖,并被评为“桐城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在“首届感动桐城十大人物”评选中,教育系统有4人进入候选人之列。
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对各校提交的岗位设置方案严格把关,较为平稳地完成了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改革。下发《桐城市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绩效考核指导意见修订意见(试行)》,要求各校修订完善绩效考核实施方案,保证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我局还对其他教育事业单位工资(生活)性补贴进行了预发。
开展了教师队伍建设专题调研,加快名师培养步伐。我局联合市编办组成调研组,就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细致的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启动了全市中小学教师“评好课”专题全员培训学习活动。投入100万元举办了三期骨干教师研修班,继续在上海举办两期校长培训班,共培训校长93人,选派桐城八中、实验中学、同安小学的三位校长,到上海三所名校挂职学习一个月。精心组织实施“国培”计划培训项目。2011年共有6人被评为安徽省特级教师,有17人被评为安庆市学科带头人、115人被评为安庆市骨干教师。
五、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坚持教学检查与视导,督促学校搞好教学常规管理。每学期集中一个月以上的时间,组织教研员深入学校、深入班级,听课、看教案、查作业,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通过常规教学视导,促基层学校规范教学管理,促一线教师形成规范教学程序。上半年调整充实了各学科教研中心组,完善了全市教研网络;开展了高中教学检查。下半年又选择了十四所小学和十五所初中,全体教研员分成两个组,每校检查一天,深入到师生中间去,深入到课堂中去,取得了丰富的调研成果,很好的促进了学校管理。
进一步加强教科研工作力度。2011年成功申报省级课题7个、市级课题7个,共有6个省级课题、3个市级课题结题。大力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各项教学技能大赛,有48人(次)在全国、省、市级比赛中获奖,其中实验中学章晓雁老师获“全国地理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加大对教科研工作的资金投入,并建立奖励机制,设立特级教师及课题研究奖励基金。
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中考首次计算机网上阅卷。完善了《普通高中高考奖励方案》,印发了《关于完善义务教育学段教学质量检测办法的意见(试行)》,使我市教学质量监控与分析评价体系更加科学,教学质量监控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定期召开高考研讨会以及全市的课题开题和培训会议,开展高中教学视导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教研专题调研。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的检测,五月份组织了全市小学教学质量抽测工作,完善了国考(高考)、省考(中考)、安庆市统测(高中)、市内抽测的考试体系,使教学质量检测逐步精细化,规范了学生考试。2011年中考,我市首次使用计算机网上阅卷及成绩评价系统,网上阅卷效率高、准确度高、保密程度高,确保中考的公平公正,同时发挥网络阅卷系统的综合效益,提升桐城基础教育的质量。在安庆市首次将八年级地理、生物学科结业考试纳入中考范畴,并按50分计入中考成绩。
六、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
安全工作不断加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不断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全年共为全市中小学校免费发放《防灾避险挂图》2197套、《防灾避险200招》图书5000册;先后在实验中学召开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在吴汝纶公学召开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交通安全现场会。结合季节特点,认真组织开展安全教育专项活动,暑假就防溺水印发了《致全市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的一封信》,并在桐城报道开辟安全教育宣传专版。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参加安庆市“英德利”杯交通安全知识网络竞赛活动,我局获优秀组织奖。集中开展校园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和中小学上下学乘车安全专项调研活动。
规范教学行为。春、秋季开学后,及时组织开展开学工作检查,并下发《开学检查情况通报》,引导学校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规范招生行为。初中、小学坚持“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做好招生工作。普通高中招生严格执行“三限”政策。全市中小学生学籍管理不断加强,全面启动学籍网络化管理系统。
规范教辅资料征订行为。我局在省教育厅审定推荐的书目范围内,及时公布地方课程教科书和教辅资料选用目录,要求各地按照“学校推荐、学生自愿”的原则,做好地方课程教科书和教辅资料的选用工作。
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继续加大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全市中小学廉政文化活动开展进一步深入。嬉子湖中心学校被市纪委评为桐城市廉政文化进校园特色学校,老梅中心小学作为特色学校申报安庆市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
2011年,我局先后荣获安徽省政府、省军区表彰的“全省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安庆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桐城市委、市政府“促进科学发展考评先进单位”等多项表彰。
2012年教育工作重点
一、指导思想
2012年全市教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在安庆当龙头,在全省争位次,在全国创品牌”的总体工作部署,以加大教育投入为核心,以均衡发展和提高质量为抓手,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主线,以加强师德师能建设为根本,大力实施人文兴市战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创造特色,不断丰富我市教育强市成果,加快建设教育名市步伐,促进我市教育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二、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进一步强化政府办学行为,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保证教育经费投入做到“三个增长”、“两个提高”,实现中央提出的到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等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主动配合有关部门依法落实增加教育投入的各项政策。全面落实教育投入任务,市财政预算内超收财力优先安排教育支出;全面落实教育投入政策,加强两项教育附加收入征管和要按规定计提土地出让收入教育基金;完善教育经费筹集机制,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办教育的积极性,积极引导社会投入,拓宽社会资源进入教育的途径,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建立和健全教育资金监管机制,加强重大项目建设及经费使用的监管,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和安全有效。
2、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免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政策,建立定期督查汇报、实施情况月报制度,确保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大力增收节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积极开展全市学校经费审计工作。
3、进一步加强中职资助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工作;及时足额拨付国家助学金和市内配套资金,并争取社会其他渠道资助;继续做好贫困大学生生源地贷款工作。
4、继续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认真落实2012年校舍安全工程实施规划,完成加固项目4个,面积2417m^2,重建项目8个,面积13291m^2,总投资1432万元。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加快范岗初中工程建设,确保秋季开学投入使用,启动桐城中学扩建、文昌中心小学、盛唐南路学区学校等工程建设。
5、进一步整合市内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基本构建适合我市地域特点和人口分布的校点布局。建立全市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完善中小学校舍安全监测机制。建立完整的校舍信息库,提高校舍安全预警能力。
6、全面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启动“数字桐城教育”网络建设工程。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方案》要求,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配套同步实施,进行功能教室建设、旱厕、操场改造及校舍整体环境提升改造,同时,加大学校教学仪器及图书等设施设备投入,改善更新教学仪器设备及图书,强化管理,提升设备和图书使用效益,到年底,使全市35%的学校通过市级验收实现标准化。开展农村校内留守儿童之家的管理使用和养护工作,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的社会效益。投资250万元,建成国家教育考试与服务平台,确保2012年全部投入使用。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的设备维护和资源运用工作,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加强教育资源库建设,丰富资源库内容。开展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不断完善教育体系,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合格率、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率均达100%,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99%以上;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98%以上,毕业合格率100%;小学毕业考试合格率、优秀率比上一年有明显提高,初中学业考试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加大电子化学籍管理力度,完善学籍管理体制,实施中学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重点扶持相对薄弱初中学校。
2、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实现十二五期间每个学区建一所公办幼儿园目标。按照三年行动计划,2012年新建公办幼儿园4所,面积11880m^2,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2所,面积18870m^2,总投资5319万元。加大对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和监督力度,加大对无证民办幼儿园的规范治理力度,引导学前教育规范健康发展。继续推进示范幼儿园建设,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发挥示范性幼儿园的示范、辐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搭建各类幼儿园相互交流的平台。制定小学附设幼儿园的评估标准,加强小学附设幼儿园的规范化管理。继续开展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培训,帮助园长和教师转变学前教育管理和教学理念,努力克服“小学化”教学倾向,不断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3、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水平。改革招生制度,继续实行优质高中招生指标70%定向分配到初中政策。加强学生继续读书学习的引导,切实提高高中阶段入学率,高中阶段普及率达到95%以上。高考成绩进一步提高。积极推进优秀省级示范高中创建工作,充分发挥示范高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对高中校的指导,鼓励和支持高中学校发展学校特色,打造特色品牌,提升特色品质。加快高中布局调整,积极构建东城现代化教育园区。
4、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特色发展,推进“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的宣传,努力扩大中职学校办学规模。借助合肥经济圈科教资源优势,推进产学研合作,构建“院企、校地战略联盟”,充分发挥中职学校的资源优势,培训一批能够基本满足企业用工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全面加强中职学校内涵建设,开展中职学校专业评估,引导中职学校结合桐城地域经济特点科学设置专业。积极推进中职课程改革,提升办学质量,组织学生参加市、省级和全国技能大赛,提高中职学生实践技能。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提升电大办学水平。推进镇、街道***文化技术学校建设,完善***教育体系。
5、规范民办教育管理。加强对民办学校的年检工作,规范和监督学校招生、教学、收费等办学行为,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加大常规检查和指导力度,严格审批程序和年检规定。
(三)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1、切实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启动中小学校学生社团建设工作,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以评选“优秀班主任”为抓手,加强班主任队伍育德能力建设。扎实开展全民科学素质教育活动,举办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和使用管理。
2、强化教育科研。完善市、学区、校各级教研网络,充分发挥市、学区和学校教研人员的学科带头作用,通过示范课、评讲课、公开课等多种形式,提高广大教师教学技能。加强教研员对农村教师教育教学的指导。探索教学新方法,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广大教师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的新情况,新问题,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提升教科研水平,出台《桐城市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通过加强对课题申报、过程指导、结题、成果推广的管理,提升课题研究质量,今年着重抓好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教育课题的研究。积极组织全市中小学校参加全国、全省、安庆市教育教学评比活动和学科竞赛活动。推动城区学校为农村学校、特色学校为薄弱学校 “送教、送课、送研”活动。
3、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国家课程新标准,加强对校长和教师的新课标培训。深入中小学开展专题调研,找准实施课程改革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强指导,努力提高全市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广泛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工作,按照评估指标体系实施中小学教育质量督导评估。
4、切实做好体艺卫工作。加强中小学生体育健康教育,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活动,做到两操一课正常开展。举办全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继续开展中小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加大学校食堂卫生和有寄宿制学生的校园内小卖部食品卫生的检查力度,确保校园食品安全零事故。
5、加强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坚持重点培育、重点发展的原则,引导学校强化特色发展意识、提升办学品位。大力支持中小学校积极申报桐城市文化特色学校,择优推荐申报安庆市文化特色学校。
(四)继续加强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发展
1、创新教师发展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快教师学历提升步伐,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提高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做好教师补充工作,重点补充紧缺学科教师、学前教育教师。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为部分高中阶段学校直接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12年计划补充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师200名。做好接收免费师范生任教工作。
2、大力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改革教师培训管理模式,加强市教师培训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以财政拨款为主的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开展新教师、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幼儿教师、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培训与管理。完成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育好人”主题培训。组织实施农村教师、中职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国培计划”。
3、实施校长素质提升工程,扩大校长到名校挂职锻炼的参与面;加强校级领导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的干部梯队;完善干部交流配套保障措施。
4、进一步探索完善绩效考核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约束作用。加强制度建设,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和教师学区内交流机制,进一步完善教职工管理规定。切实解决教师职称问题,妥善清理解决学校自聘人员,大力改善农村学校教师生活条件,开展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试点工作。
(五)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1、加强学校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丰富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形成长效机制;开展党员思想纯洁性教育,培育树立先进典型,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带队建,加强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2、扎实推进党风廉政。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和党风廉政一票否决制。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
3、加大普法教育力度,推进依法治校。深入推进法制教育进校园活动,大力全面实施教育系统“六五”普法工作。坚持校务公开制度,确保校务公开做到真实、及时、全面、规范。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制度。
4、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坚持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遏制择校乱收费、乱办班、乱补课、教辅材料散滥等。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在提高有效课堂教学上下功夫。严禁教师违规补课、有偿补课、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格执行收费政策和收费公示制度,加大教育乱收费查处和通报力度。严格执行普通高中招生“三限”政策。加强效能建设,全面推进教育系统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活动,进一步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5、切实加强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完善人防、技防、物防措施,健全各项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重点做好防溺水、防火、校车安全工作,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做好信访和稳定工作,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维护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
6、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全面开展教育督导工作。重点针对教育民生工程、规范办学行为等教育的焦点、热点问题,加大督导工作力度,推进全市办学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7、充分发挥新闻和宣传的舆论导向作用。围绕教育重点工作和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健全教育宣传与信息工作网络,完善教育宣传与信息工作的激励机制。提高《桐城教育信息》的编发水平,进一步发挥好桐城教育网站的作用。加强与各级媒体的合作,密切与媒体的联系。大力营造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 桐城市教育局
&&&&&&&&&&&&&&&&&&&&&& 二O一二年三月十四日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