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大唐融合招聘面试问题吧真萧索,问个问题,找几朋友不知道有人不,,

  一直知道武则天是女皇帝,读了这个才知道怎么当上的
  顶  
  廿六章 代武者流  长寿二年(693年),有人告流放岭南的人谋反,而且还出了一条谶语“代武者流”。武则天有点慌,“代武者流”不是说流放在外的人要代替自己?这种所谓的谶语不过是空穴来风,但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那就派个人去查一查。  武则天派去的人正是酷吏学校的人,而且是《罗织经》的副主编----万俊国。  万国俊接到任务之后就出发了,等他到了广州,被流放的人出其不意的不怎么害怕。  “给我把所有流放的人召集过来!”  三百多个人就跪在了他的眼前,万国俊心里升起一丝蔑视,这些人在他眼里形同蝼蚁。  “皇上有旨,赐尔等自尽!”万国俊假传圣旨道。  自尽?那可是三百人呀,你以为是屠宰场杀猪?这群被流放的犯人大多没有犯什么多大的罪过,其中受无辜牵连的人比重很大。平白无故地要人自杀,谁都会不服气。于是男女老少嚎啕大哭,三百多人一起哭的场面想想都觉得怕人。  万国俊再狠,心也是肉做的,不可能一次就把这群人全杀了吧,俗话说法不责众,大家一起哭,场面失控的情况下看他怎么办。  “大人,场面有点混乱,下一步将之若何?”  “我不是要他们自杀吗?怎么?不服?那就我们动手吧!”万国俊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身上不自然地冒出寒气,随从都感觉背后发凉。  “大人,这么多人,总不能全杀了吧!”  “既然没人自杀,那就全杀了吧!”  三百人被赶到了河边,下面清澈的河水潺潺流动,在犯人听来那是多么恐怖的声音。万国俊一声令下,杀!  三百多人,无一幸免!真他娘的杀啊!清澈的河水已经被血染红,这回是血流成河了,不是形容词,那是真的血流成河!  杀了这么多人,万国俊也不怕不好交代,立刻作出伪状,声称这群人都有谋反之心,所以先斩后奏了。武则天也不怪罪,要的就是这种结果,杀鸡儆猴,让那群自以为是的官员都不敢吭声,你做的很对,升官。  有人带头,那就有人效仿。万国俊杀三百人升官了,那些酷吏学校的学员按耐不住,纷纷请命去查办被流放的犯人,一定会把谋反的人斩草除根!  大家一起去杀人吧,一批酷吏浩浩荡荡地开往流放各地,上演了一出活生生的杀人比赛……  最多的一个杀了九百人,最少的一个也杀了五百人……这何止是滥杀无辜,简直就是草菅人命。草民,草民,还真以为草是你想割就割的吗……  武则天开始思考这样的结果,她深知这群人滥杀无辜,却怎么也想不到这么能干,自己想想都觉得害怕,这已经不是残酷能形容的了。而那群人还眼巴巴的等着武则天的封赏……  封赏?武则天不禁冷笑。杀了这么多人还想封赏,要是我不整治你们,以后哪个官员肯为我办事?不知道是武则天良心发现还是想笼络人心,先宰了万国俊带头的这一批酷吏。  酷吏学校虽然暂时减员,可是来俊臣同志还好好的呀,怪就怪那群人不识时务,当酷吏就不用揣摩皇上的心思吗?来俊臣同志实在是一个称职的酷吏,因为他要办了周兴。这可有意思了,酷吏闹内部矛盾,周兴也成了来俊臣的目标。  “闷罐周兴”(请君入瓮)  事情的起因是有人向武则天告密说周兴谋反,武则天派来俊臣去审问周兴。来俊臣接受了这个任务,可周兴也是酷吏,来俊臣有多少斤两,周兴怎么会不知道,于是来俊臣同志翻了好几天《罗织经》,愣是没找着治理周兴的办法,这可让他犯难了。  既然没找着,那就让周兴自己想办法吧。  周兴受到了来俊臣的邀请,来俊臣要请他吃饭,顺便一同商讨商讨如何审问犯人。  周兴没有怀疑什么,去就去吧,没想到《罗织经》的主编,十大酷刑的缔造者来俊臣要找我周兴商讨怎么审问犯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来俊臣和周兴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突然来俊臣问道:“现在的犯人哪,都不太愿意承认罪名,老是说自己冤枉,您是老前辈,您说该怎么办?”  周兴确实是老前辈,从小熟读大唐律令,立志当个官。还真给他当了个小官,不过经常挨打。到武则天夺权后,周兴有机会出人头地,并且上疏劝武则天废除李唐宗室的属籍。  听说有个叫江融的人素有美名,周兴可能是心生嫉妒,于是诬陷他与李敬业密谋造反,不由分说地抓他斩了。江融被斩了之后尸体都没倒下,自行脑补无头尸体还在行走,行刑的人用脚踢他的情景……  最可恶的是,周兴乐在其中,俨然把自己当做酷吏大哥,不管什么人,不管他有多冤枉,到了我这里,什么人都要招供。  周兴听到来俊臣问自己,得意地说道:“这种事情最简单了,你找一口大缸,四周围上炭火,然后把炭火烧红,让犯人进去待一会儿,你觉得他还有什么事情不会承认?”  来俊臣有如醍醐灌顶,对呀,这个办法好!  “来人!”来俊臣一挥手,说道:“按周老师说得办法备好大缸和炭火!”  “兄弟你这是要审问哪个宁死不招的犯人?”周兴一头雾水,吃饭呢,审问犯人不能吃完饭再审?  没多久功夫,东西已经备足,来俊臣命人生火,转过头来对周兴说:“周老师,咱们继续吃。”  周兴看着那一堆烧红的炭火,有点反胃。正吃饭呢,来俊臣也看到一堆炭火烧得通红,觉得时候差不多了,缓缓地站了起来。  虽然,平常吃饭站起来不要多长时间,但是周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来俊臣站起来的时间在周兴眼里竟然那么长……  来俊臣给周兴行了个作揖礼,很为难地说道:“有人告老兄,我奉命查老兄一件案子,烦劳老兄配合,在这个大缸里头坐一会儿(请君入此瓮)!”  周兴吓得两腿发软,扑通一声跪下了,颤抖着声音说:“你……你要我招什么……我什么都招……”  谋反,当然是处以极刑,但是武则天没有动手,饶了他的性命,改为流放。周兴对武则天不杀之恩感激涕零。  武则天不动手,不代表她没有办法除掉你。因为周兴作恶多端,在流放的路上被仇家宰了。这就是武则天的高明之处了,自然会有人代替她动手。  作为酷吏学校的校长,来俊臣当然不会解决掉周兴就算完事,他翻遍《罗织经》又确定了一个目标----狄仁杰!  可是,该给狄仁杰定什么罪呢,太轻了不行,狄仁杰是当朝宰相,被武则天称为“国老”,要动老狄,给他定的罪名还真得好好斟酌。  那就谋反吧!没错啦,要玩就玩大的,给狄仁杰定个谋反罪名,还等什么,抓人……
  ?一?!
  很好!加油!
  廿七章 狄仁杰谋反  狄仁杰,字怀英,山西太原人。要说狄仁杰在民间的名气可真不小。他不仅是清官,还是一个神探。有关狄仁杰断案的事迹在小说《狄公案》被广为流传。  说狄仁杰是神探也不是没来由,根据史料记载,狄仁杰一年审问犯人一万七千人,没有一个喊冤枉。  当年门人被害,官吏过来狄仁杰这里抓人,大家都费尽口舌和那些不可一世的小官吏争辩,唯独狄仁杰一言不发,这让平时嚣张惯了的官吏非常生气,问你话呢,哑巴了还是聋了。狄仁杰非常镇定,不紧不慢地回答说:“别吵,我正在和圣人对话,没时间跟你这粗鄙之人交谈。”狄仁杰升起一股蔑视,让嚣张的官吏都觉得此人不可小觑。  狄仁杰的智慧还在于进言,唐高宗时期,有两个人砍了昭陵的柏树,昭陵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历代皇上的陵寝,唐高宗大怒,下令处斩两个人,但是两人罪不至死,狄仁杰就为他们求情了。  “皇上,此二人罪不至死,请皇上三思。”  “卿欲让朕陷于不孝吗?朕必须宰了这两个人,昭陵的树都敢砍!”唐高宗气的七窍生烟。  眼看两个人性命不保,狄仁杰又说话了:“皇上,为了两棵树而杀人,那岂不是暴君,我想先帝在天之灵也不会同意的,皇上孝心天地可鉴,但为此违了先帝之愿总也不好。”  唐高宗的情绪稍微好了一点,静下心来想想也是,父皇李世民特意减轻刑罚,总不能为了两棵树杀人,天下人如何看待朕,于是两个人幸免于难。  当年李贞谋反,被牵连的人有二千之多,武则天要杀了这群人立威,狄仁杰知道这群人都是无辜的,便上了一封密奏,说他想为这群人求情,但又怕太后怪罪他为恶人求情,但若不求情,又害怕不能体现出太后胸襟广大。这封奏折其实就是拐弯求情,武则天要杀人立威,狄仁杰就夸她胸襟广大,就这样,两千多人幸免于难。  狄仁杰就是狄仁杰,有智慧也有慈悲之心,这样的人不当宰相岂不可惜。  腾讯游戏“英雄杀”就有狄仁杰这个英雄,当然,我玩游戏技术太差,没两回合就被结果掉了。在游戏“英雄杀”里头就有狄仁杰这个英雄,我没记错的话,他有个语音是“唯才是举”。在举荐这一方面,狄仁杰也做的非常棒,这么说吧,大周王朝经狄仁杰举荐当官的人有很多。说几个名字吧,张柬之、姚崇还有他儿子狄光嗣。可以说狄仁杰是“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闲。”当时的人说“天下桃李,都在狄公门下”。  武则天管狄仁杰叫狄国老,免去了他跪拜之礼,武则天觉得狄仁杰这样的人不应该给她下跪,虽然狄仁杰拜相时间不长,却被称作“武周第一贤相”!  还有人给狄仁杰的评价是“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我们知道,北斗七星以南那就是天下了,这个评价相当得高,这就是直接说狄仁杰是天下第一呀!狄仁杰完全配得上这个评价。  来俊臣要动狄仁杰,给狄仁杰扣上谋反的大帽子,这可真是不知好歹,狄仁杰会谋反,简直是笑话。不过小来同志很有信心,酷刑一出,不怕狄仁杰不承认。  还有其他人和狄仁杰一同“谋反”,其中一个非常值得一提,那就是当年找了个囚犯,绿林大盗给唐高宗李治做保镖的魏元忠,他也成了酷吏眼中的目标,审问魏元忠的人就是酷吏学校的顶尖学员,大字不识的候思止。此时的魏元忠已经官至御史中丞。  御史中丞是御史台的长官,而候思止不过是御史台的侍御史,这不是要拿顶头上司开刀。  狄仁杰被抓进去了,等着小来同志审问。  审讯室里头,十大酷刑摆在狄仁杰眼前,来俊臣以为要狄仁杰承认谋反至少得上几套酷刑。他已经做好了准备,给当朝宰相,被武则天称为狄国老的人上刑。  “狄仁杰,你可知罪?”来俊臣说出这话的时候心里也没底,这种不自信来自于面对比他高出好多的人。  “大周革命,万物惟新,唐室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狄仁杰不慌不忙地说道。什么意思,我狄仁杰是唐室的旧臣,确实参与了谋反。  什么!来俊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狄仁杰承认了,堂堂宰相狄仁杰主动承认谋反了,这太不可思议了,我什么刑罚都没用呢,不会是看到这些酷刑就吓怕了吧。  真没意思,还想着怎么折磨他一番,没想到这么快就承认谋反,那就结案吧,把他押回牢房。  来俊臣怎么也不会想到,狄仁杰原来这么害怕酷刑,心底里直得意,不过是小人得意罢了,认为狄仁杰都不是对手,朝廷还有几个人敢跟他来俊臣过不去!  趁着来俊臣放松警惕的空档,狄仁杰把自己的衣服撕下来一块,情况都写在了上面,让他儿子带给武则天。  “我要告密,烦劳通报!”狄光远继承了狄仁杰的优良基因,也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要最短时间内见到武则天,还得说要告密。  狄仁杰撕下来的衣服呈现在了武则天面前。  武则天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衣服往地下一摔,这还得了,狄国老承认谋反。  武则天就去问来俊臣,是不是真有那么一回事。来俊臣现在得意着呢,狄仁杰都被他整谋反了,他回答道:“狄仁杰进去了,但是我并没有对他施加任何刑罚,是他自己承认的。陛下您想想看,要是狄仁杰不曾谋反,为什么会主动承认呢?”  听到来俊臣这话,武则天更是心虚的不得了,狄国老是主动承认的?赶紧派人去问狄仁杰,可是看到的是一张谢死表,来俊臣伪造的谢死表,声称是狄仁杰畏罪,坦白了。  不行,还是我亲自去问狄国老。  “老狄呀,你为什么要承认谋反,是我哪里对不起你吗?”武则天在狄仁杰面前说话完全没有平日里盛气凌人的架势,倒是更为谦卑。  “要是不承认谋反,现在已经死在了酷刑之下!”狄仁杰说这话时很轻松。  “原来如此,你可以直接来找我,何必要承认谋反,受这等牢狱之灾?”武则天说道。  “陛下,臣无谋反之心,何必找你做解释。”  “既然如此,为何又写什么谢死表?”武则天有些疑虑。  “没有这回事!”狄仁杰的回答很肯定。  武则天把那谢死表给了狄仁杰。狄仁杰才知道有人作了伪证。  “朕相信你,但是要委屈你一下了!”狄仁杰从宰相团队里面出来了,被贬到了彭泽。县里的百姓得知狄公来彭泽上任,给他立了一座庙,为他祈福,这得是多么受人尊崇。  我们可以得出,武则天非常信任狄仁杰,为这一份君臣之间的信任值得干一杯。  来俊臣就不一样了,他不过是自认为武则天离不开他。  还有一个酷吏学校的学员呢,就是卖饼的候思止,字都认不得几个。洛阳有一个地名叫做白司马坂,候思止同学认作了“白司马反”。有那么一个人叫做孟青棒,候思止同学以为孟青棒是一种酷刑,所以审问犯人的时候竟然说出了“要是你不承认你是白司马,我就请你吃孟青棒!”陪审团都是憋着不敢笑,犯人更是摸不着头脑,搞什么鬼。  候思止同学审问上司魏元忠的时候也是那么一说,你告诉我白司马是哪个,否则孟青棒伺候!魏元忠当然知道白司马,也可能认识孟青棒,听到之后哈哈大笑。  陪审团也想笑,可是不敢。  候思止看到这魏元忠死到临头还笑得出来,勃然大怒,当然他不知道是在笑话自己。命人把魏元忠绑起来,倒拽着走。  魏元忠还是忍不住笑他,说道:“我这人命薄,骑驴都能摔下来,倒霉的是脚还挂在了镫上,所以被一头驴倒拽着走。”  候思止就算再文盲也要知道这话是在讽刺他了,他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听到魏元忠这话更是拼命拽他。  魏元忠实在对这个文盲无话可说,终于也生气了,喝道:“候思止,你要取我项上人头就砍下来,何必要我承认谋反!你好歹也是吃皇粮的人,说什么白司马、吃孟青棒,今天我魏元忠不教教你,你都不知道什么是白司马、孟青棒!”  明白人都知道,白司马和孟青棒是什么,可是候思止不是明白人,以为说白司马、孟青棒是犯了忌讳,吓得屁滚尿流,赶紧亲自给上司松绑,并给他道歉。  “思止死罪,死罪!请中丞上坐。”  这事儿被武则天知道,她也忍不住笑了,这样的官员素质还怎么为国家办事。没文化真可怕呀……
  廿八章 结束酷吏时代  武则天自垂拱年间以来,任用酷吏,长达十多年之久。但是酷吏大多没读什么书,让他们抓几个人,做几次假还可以,要处理朝政还不是得狄仁杰娄师德这群人才。  先扯个题外话,说一下娄师德,娄师德为人特别低调,以前是个读书人,后来投笔从戎,立下不少战功,而且还被拜为宰相。这人也是个能出将入相的人物,属于那种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人。  唯才是举的狄仁杰当宰相是娄师德推荐的,可是狄仁杰并不知道,当了宰相之后还处处排挤娄师德,娄师德也不和他争,得饶人处且饶人吧。可是武则天看出来两个人的猫腻,便找狄仁杰谈话,她说:“老狄呀,你可知道娄师德的才能?”  狄仁杰回答道:“这个人打仗还可以,其他的我也不知道。”  “那你觉得娄师德看人的眼光怎么样?”  “我们同事这么久,没觉得娄师德很会选举贤才。”狄仁杰不知道武则天为什么这么问,不过整个朝堂的贤才还数狄仁杰推荐的多。  “朕以为你知道,你当宰相就是娄师德推荐的。”武则天似乎有点失望。  “原来娄公处处在包容我,我比他差得远了!”狄仁杰发自内心说出了这句话。  娄师德与李昭德两人一起去上班的路上,经常扯扯犊子,由于娄师德比较胖,所以走路还是慢了点,总是要李昭德等他。  两个人在上班的路上,却总要停下来等别人,换做是谁都可能不高兴,李昭德就生气了,骂道:“乡下佬,走快一些!”  娄师德并不生气,笑道:“我本来就是乡下佬,我不是谁是?”  要换做一群酷吏,还敢这么骂他?他不把你剥层皮。  酷吏只能震慑别人,却永远不能使别人服气,就像动武永远解决不了问题,还是得以德服人。武则天任用酷吏以来,唐宗室就有几百人稀里糊涂掉了脑袋,更别说那些大臣,不仅身首异处,还得抄家,其他地方官员冤死者不计其数。所以呢,宫里有些人就称作朝廷当官的人为“鬼朴”。  作为酷吏学校校长,来俊臣同志当然是“恪尽职守”,办了老资格的周兴,又让狄仁杰受了一回牢狱之灾,所以他就飘了。  专门制造冤假错案,严刑逼供这些事情实在无聊,来俊臣就开始寻一些有趣的事,比如说抢别人老婆。  不管是少女还是少妇,只要长得漂亮,让来俊臣看上了,那就抢了,十足一个无赖。这还不算,他抢了同一个人的大小老婆,这个倒霉的人叫段简。  段简的正室妻子是太原王氏的人,被来俊臣看上了,太原王氏,那可是当时贵族中的贵族。来俊臣这个资深癞蛤蟆当然不会放弃这么美的天鹅肉,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不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也不是好癞蛤蟆。  要抢人老婆,总不能雇几个人去他家里把人从床上拽下来吧,当然不行,来俊臣是当官的,不是土匪。怎么抢,假传圣旨,声称皇上将人许配给他了,自己送过来吧。不送也简单,抓人,酷刑一出,谋反!  太原王氏的千金就屈身下嫁了来俊臣。  其时来俊臣大宴妻子的娘家人,太原王氏这么大个家族,来俊臣恐怕是要破费了,不过来俊臣同志并不缺钱。就在这宴席上,来俊臣同志丢了面子。  他的死党,也是酷吏学校的一员,名叫卫遂忠的人找他喝酒,来俊臣觉得卫遂忠这等蝼蚁之辈不足以登大雅之堂,便让下人打发他走。可是卫遂忠不买账,不愿意吃这闭门羹,径直冲进他家,指着王氏的鼻子骂她,太原王氏算什么,还不让我进来!  这下丢脸丢到姥姥家了,来俊臣大怒,当即把卫遂忠捆起来,痛打一顿。打过之后又把他放走了,大家都是酷吏学校的人,教训一顿就算了。他老婆,也就是王氏,心里不平衡,好歹是名门望族,几时被人这样羞辱过,于是上吊自杀了。  死了个老婆,来俊臣也没怎么觉得心痛,很快就从阴影中走了出来,寻找下一个目标。说来很巧,他的下一个目标又是段简的侧室夫人,俗称小妾。  段简啊段简,别怪自己倒霉,要怪就怪自己正室和侧室都太漂亮。  卫遂忠知道来俊臣这人心胸狭隘,这番得罪了他,以后定然没有好果子吃,于是联络武则天的两个侄子,说来俊臣要诬告他们谋反,甚至要告庐陵王(李显)!  来俊臣疯了吧,武则天的侄子和儿子都敢告。没错,他确实疯了,而且已经是晚期。来俊臣的本职工作就是制造冤假错案,狄仁杰都被他告了,他越发觉得没什么目标,于是他想了个办法:找一堆石头,刻上别人的名字,然后用小石子儿扔,砸中谁的名字,谁就会是他的下一个目标。  就这样,几个姓武的也害怕来俊臣的手段,联名给武则天上疏,要求办了来俊臣。  要办了他,得有罪名,来俊臣的罪名可多了,什么强抢民女、贪污受贿这些都是小事,诬陷大臣也不过是家常便饭,最有意思的罪名居然是他把自己比作石勒,要清理掉所有不服他的人,然后逼武则天下台,自己当皇帝。  武则天知道这上面的大多数罪名都属实,当年也是自己指使他这么做,可是要当皇帝恐怕他还没有这个胆。这群人的联名上书被武则天搁置到一边了,这一放就是三天。  三天没有消息,上疏的那群人更是战战兢兢,谁都知道来俊臣的手段,这事儿拖得越久,对他们越不利。  这天,武则天骑马游园,让吉顼给她牵马,武则天发问道:“最近朝廷有什么动静吗?”  “别的动静没有,就是有人问陛下为什么还不处死来俊臣。”  “可是来俊臣有功于社稷,朕不得不考虑呀!”  “来俊臣作恶多端,诬陷忠良,贪赃枉法,有多人是因为他冤死的,这样的人杀了有什么可惜的呢!”  “那就这样吧。”  来俊臣行刑那天,远近大小官吏百姓都来观看,等他人头落地那一刻,众人抢上前去,糟践他的尸体,肠子都被人挖了出来。来俊臣这是得罪了多少人。  杀了来俊臣还不够,跟来俊臣一同作孽的人也难逃此劫,来俊臣的家人无一例外都被流放。  朝堂上,武则天突然问文武百官道:“以前来俊臣和周兴等人审案的时候,总有人谋反,朕虽有所怀疑,派人复查,但是他们都自己承认谋反,而来俊臣死后,倒是不见有人谋反了,这是为什么?”文武百官都知道武则天在装糊涂,这种事情她最清楚不过。既然来俊臣等人已经伏法,百官总算是出了一口气,也是松了一口气,总算不用出门跟家人诀别了。  没有人回答武则天这话,大家都知道,派人复查没用,搞不好还会引火烧身,派再多人复查结果还是一样。  这个时候姚崇回答了武则天,他整理了一下长袍,说道:“陛下,自垂拱以来,所谓谋反的人大多是来俊臣等人罗织出来的,陛下派人复查也没用,大家都是自身难保,所以复查的结果也一样。现在这群人伏诛了,臣为陛下担保,一定不会再有人谋反,如果有,请陛下拿臣问罪!”  台阶给你搭好了,下来吧。武则天回答道:“姚爱卿所言极是,以前的宰相都只知道一味顺着我,使得我成为了滥杀无辜的人,现在你这话才是对的呀!”一下子把责任都推给了酷吏和宰相,反正不关她武则天的事,就像一句网络热语说的“抓捕周树人和我鲁迅有什么关系”。
  廿九章 武承嗣想接班  中国人的财产分配问题很微妙,寻常百姓家如此,更别说帝王将相了。武则天当了皇帝,利用酷吏帮她稳固政权,武则天当皇帝那一年已经六十七岁,在那个平均年龄低的年代,这绝对算是高龄了,经过几年的折腾,武则天还有多少精力,那么问题来了,谁来接她的班。  按照古代立嫡以长不以贤的说法,她应该选定长子为接班人,李弘和李贤已经不可能了,李显又被废为庐陵王,剩下李旦了。那么,李旦是不是要接她的班?关键是问题不会那么简单,李旦接班会有人不服。  不服的人当然是姓武的,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  李昭德对武则天说过,魏王(武承嗣)权力太大,恐怕会引起别人不满。武则天有点不高兴,说道:“那是我侄子,所以我才把权力交给他。”  李昭德笑了笑,说道:“权力面前,臣弑君,子弑父的事情时在发生,何况您是他姑姑,现在魏王既是亲王,又是宰相,您不怕他窥窃神器吗?”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武则天的皇位怎么来的,她比谁都明白其中的道理,突然她眼神有些黯淡,说道:“我还没有想过这个。”于是,武承嗣被踢出了宰相团队,不得参政,武承嗣想跟李旦抢位子,最后羊肉没吃着惹得一身膻。  早在天授二年(691年),也就是武则天当皇帝的第二年,当时朝廷暗流涌动,也正是酷吏大批投放的时候,武承嗣就开始动了当太子的心思。  当时的李旦只是皇嗣,并不是合法继承人,相当于武则天告诉天下人,李旦是她的儿子,但没有明白的说李旦将来会继承她的位置。这样一来,武承嗣就觉得有机可乘了。  但是武承嗣脑子不太好使,他想让武则天定他为合法接班人不找朝廷说得上话的宰相,偏偏找了一群百姓去跟武则天讲这回事。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局面,以王庆之为首,大概一百多个洛阳百姓联名上表,让王庆之给武则天送过去。  武则天见到这么一张百姓的联名上书,也考虑了一下是不是要立武承嗣为太子。立太子是大事,武则天不得不找人商量,武则天先跟岑长倩商议了一番,这个岑长倩在武则天手下办事,官至仆射。  岑仆射觉得万万不可,应当痛斥上疏的人,一群市井之徒胆敢议论立太子之事,闲着没事吧,看来是吃太饱了。岑仆射认为不行,武则天又找了其他人,有趣的是,她找的人都认为不行,要立太子也得是李旦呀!武承嗣吃了个闷亏,心里不平衡,上疏请求让岑长倩带兵出征吐蕃。  武则天还答应了,吐蕃犯境,让宰相带兵,有点意思。武承嗣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岑长倩一走,武承嗣就诬陷他想谋反。  谋反,可不是小事,特别是处在武则天刚当皇帝的敏感时期,万一岑长倩真的谋反了,掌握兵权的他绝对是个威胁,那就召他回来。岑仆射在半路上就被召回来了,他一头雾水。回来之后,宰相团队不要你这个人了,不过监狱里缺你这么个人,当然不是去当个小小的狱卒,而是关在里面当个犯人。一番审问之后,岑长倩也被谋反了。  搞定了岑长倩,武承嗣开始有点膨胀,谁叫他没事和我作对。人们都说同一个地方不要摔倒两次,武承嗣可能是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然后再摔倒的那种人。  王庆之这个所谓的市井小民又出现在了武则天面前。这回他有底气多了,对武则天说道:“请陛下立魏王为嗣。”  武则天有点烦,怎么又是这个人,老娘忙得很,总浪费老娘的时间,她摆了摆手,说道:“皇嗣(李旦)是我的儿子,没什么过错,怎么能说废就废?”武则天这话简直等于没说,李旦还没立,哪里来的废。  王庆之回答道:“如今是谁有天下,是武家的人啊,奈何要拱手让给李家?”这话说得,武则天虽然当了皇帝,却也是李家的媳妇,严格来讲也是李家的人。  武则天心里有些郁闷,是啊,如果给李旦接班,那我辛辛苦苦当了皇帝,却不能传下去,这不是给李家的人作嫁衣了?她似乎很烦,挥手说道:“行了,你先回去吧!”  没在官场混过的人就是不一样,要换做当官的,肯定立马就拍拍衣服上的尘土,然后回去,市井百姓不一样,辛辛苦苦来这里,还没听到皇上表态,怎么会轻易离开,王庆之跪在地上,一个劲儿的给武则天叩头,就是要请武则天表态,立武承嗣为太子。  武则天很烦,再次挥手让他走。都到了这个时候,再不懂官场规则的人都明白要回去了,可是王庆之还是没有要走的意思,这是收了武承嗣多少好处……  最后,武则天都拿他没办法了,拿出自己的大印,往一张纸上一盖,递给了王庆之,说道:“你拿着这个,以后要来找我,只要出示它,没有人会阻拦你。”这简直就是一张入宫通行证呀。看来武则天确实也是无可奈何了。  有了通行证,王庆之再也没什么顾虑,三天两头往宫里面跑,反正还是那一档子破事儿。有一个人总在耳边叨叨一件事儿,而且是一件很烦人的事儿,修养再好的人都会发脾气。  武则天还是生气了,不要以为你是一个普通百姓就可以为所欲为!武则天找了个打手,就是那个骂娄师德是乡下佬的李昭德,让他教训一下那个不知好歹的市井小人。  当王庆之再度入宫的时候,武则天没有见他,他看到的是一群手里拿着棍子的人……王庆之不禁取笑了一下他们,这群当官的上朝拿棍子干嘛,还拿这么长的棍子,不知道的以为这群人要去打架斗殴呢……  这就是李昭德的计划了,在皇宫不好动手,那就找一群人在门口等他。就这么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计划还真奏效了,正好这个市井小民在门口看到一群当官的,手里还拿着棍子。  “就是他,兄弟们,这个人妄想跟陛下说要废了皇嗣,立武承嗣!兄弟们,扁他!”李昭德此言一出,这群当官的都抄起家伙扑了上去。本来这群当官的都是为唐朝效力的人,武则天改唐的国号为周,当然也没什么,武则天确实有能力当他们的女主人,但这不代表他们会接受武承嗣当他们的下一任主子。  一群人拿着棍子往一个人身上招呼,不得了,当官的打百姓了……可怜的王庆之被狠狠地扁了一顿。这群人可能是下手重了些,王庆之被乱棍打死了(杖杀之)。  任务完成,得回去复命了,李昭德见到武则天,说道:“陛下,您交给我的任务完成了。”  “人怎么样了?”  “被我们打死了。”  武则天没有怪罪的意思,问道:“你觉得朕应该立谁为太子?”  等的就是这个机会,李昭德说道:“天皇(李治)是陛下的丈夫,皇嗣(李旦)是陛下的儿子。陛下富有四海,应该传给儿子,哪有给侄子的道理。况且,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侄子会给姑丈立庙,没人祭祀天皇,那他岂不是会成了饿死鬼。”  这回,武则天被打动了,一个女人,在宫里十二年,没有得到任何升迁,最后当了尼姑,要不是李治把她从尼姑庵带出来,或许她得常伴青灯古佛,哪有今日?武则天对李治是有爱的,这种爱来自于李治当年的不弃,来自共同面对挤兑元老重臣的同心,来自三十年夫妻的相互扶持。武则天虽然强势,却也不容易忘记李治的再造之恩。  武则天开始考虑这回事。  没过多久,李昭德又说魏王权力太重,害怕他会窥窃神器。  这让武承嗣没吃着羊肉,惹得一身膻。  那么,李旦会不会被选定为合法继承人呢?
  三十章 李旦差点丧命  李旦没有想跟别人争太子,当年没有当过太子的李旦同样被推上了皇位,虽然被囚禁在宫中,没有皇帝的职权。这回,李旦同样没有奢望当太子,只要能度过余生。  李旦不去找麻烦,倒是麻烦会来找他。没办法,谁叫他是皇嗣,潜力股呢。武则天身边的一个侍女韦团儿看上了李旦。怎么说呢,李旦好歹也是皇嗣,以后有的是发展潜力,而团儿是武则天身边的人,跟李旦接触也不少,这一来二去,团儿看上了这个落魄皇帝。  李旦不会领情,倒不是他看不上一个侍女,主要是害怕,不敢跟武则天身边的人好上。既然不敢,又不好拒绝别人的好意,所以就装傻。  韦团儿觉得很没面子,你不过是一个遭难的皇嗣,还真把自己当根葱了!她很生气,非常生气,就把李旦对她这种不闻不问归罪于李旦的两个妃子。这是一般人的想法,如果说韦团儿喜欢李旦,那么李旦的妃子就是她的情敌。  想想李旦也算是比较倒霉,自己想着明哲保身,却总有麻烦找上门,现在要周旋于三个女人之间,俗话说得好,美人恩最难消受。团儿好歹是武则天身边的人,追个落魄皇帝没追到,就想着除去两个情敌,于是她向武则天告状,说李旦的两个妃子在宫中搞厌胜,厌胜对象就是武则天。  这还得了,敢诅咒武则天,活得不耐烦了!  不过武则天并不急于一时,先没有动她们,直到长寿二年(693年),正月初一,武则天在明堂(改名为万象神宫),祭祀。这次祭祀与以往有点不同,首先是武则天捧上祭品,进行初献,而亚献和终献是她的两个侄子,武承嗣和武三思,没有皇嗣什么事呀!这难道是说李旦没有资格祭祀,或者说没有资格接武则天的班?  李旦倒也不去争,还是一贯作风,中庸之道。  正月初二,李旦的两个妃子要给武则天拜年,李旦叮嘱她们俩道:“万事小心!”  李旦的正妃刘氏温柔端庄,当年唐高宗亲自为他选的媳妇儿,唐高宗李治就非常满意这个儿媳妇儿,总是忍不住向别人夸耀,自己的小儿子娶了一个多么好的老婆。李旦的侧妃窦氏是窦抗的曾孙,而且,窦氏还生了一个儿子,李旦给他取名李隆基。李旦对这两个妃子也是非常满意。这么多年,多亏了两人一直陪在身边,李旦之于二人的情谊很深厚。  两个妃子都是整天陪在李旦身边的人,多少会受些影响,而且她们也明白武则天不好惹。  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李旦心里似乎有些不舍,忍不住鼻子有点酸。  “想什么呢,大过年的!”李旦甩了甩头,他总觉得有不详的预感,具体哪里不对,他也说不上来。或许是最近被那个韦团儿搅得不安生吧!  按照李旦的吩咐,两个人见到武则天丝毫不敢怠慢,甚至于比往年更加小心翼翼。过年本来是一片喜悦,可是这两个人去武则天那里就没有再回来。厌胜,果然是一个狠招。  “怎么还没回来,真是急死人了!”李旦急得老是转圈,时不时站在门口张望。他多么想看到两个人的身影出现在他面前!天黑了,两个人还没有回来,李旦突然感觉心口堵得慌,眼泪簌簌地往下淌,他知道,两个人回不来了。  明知道这是武则天下的毒手,但是李旦没有本钱跟她母亲叫板。李旦的三个哥哥都是活生生的例子,他只能默默地承受这一切,在武则天面前,他仍然是和平常一样,不敢有任何的异动,可是谁又明白他内心的苦楚。  看到李旦像个没事人一样,韦团儿按耐不住,又想加害于他。可是这回,有人告发韦团儿的事迹,武则天得知真相,原来所谓厌胜不过是被人陷害,她大怒,杀了韦团儿。  武则天要装作不知情,因为她害怕,怕李旦复辟。越害怕,她对李旦的管制就越严格,甚至把他的几个儿子都囚禁在了宫里,不许踏出宫门。朝廷里面有大臣私自去看望了李旦,被武则天腰斩了。  李旦陷入了不可名状的孤独当中。身边只剩下一群乐工陪他解闷,每次吃饭的时候他总是会想到曾经和他一起吃饭的两个妃子,她俩的一颦一笑总会浮现。李旦又忍不住落泪,这一刻,李旦突然觉得武则天非常狠心,他想念他的父亲李治,想念他的哥哥们,他甚至萌生了让他哥哥当皇帝想法……  李旦的麻烦又来了,因为有人告他谋反,武则天没有抓李旦去审讯室,但是抓了他身边所有陪他解闷的乐工。  审讯室里,负责审问他们的人是来俊臣(来俊臣死于697年)。十大酷刑摆了出来,这些人吓得腿发软。本来就只是陪着李旦解闷的人,说不上有什么情谊,上百号人哭爹喊娘,要招供什么都招,李旦似乎在劫难逃。  “皇嗣没有谋反!”有一个人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哭,他很镇定,这种镇定让审讯大师来俊臣都有点敬畏。  “你要是不信,我愿意剖腹证明给你看!”他说这话时仍然镇定,似乎要剖的不是他的腹。说罢,他一刀挥向自己,五脏六腑都能被人看到。  这个人叫安金藏,幸运的是,抢救及时,他被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这件事情被武则天知道后,她也深感惭愧,一个乐工都知道皇嗣不会谋反,何况是骨肉至亲。  李旦逃过一劫,可是他的妃子还是回不来了……
  卅一章 薛怀义烧明堂  明堂刚建好的时候,武则天又下令让薛怀义监工,修建天堂。天堂位于明堂的北面,为了这个浩大的工程,武则天话费了不少银子,据说是国库都差点空了。  薛怀义和尚虽然身在佛门,却一点也没有佛门中人的样子,前面已经提到过,他开始不过是洛阳市井之中一个推销药丸的小混混。薛怀义这个监工当的不错,反正修建明堂也是他的监工,用了不到一年时间,二百九十四尺的明堂耸立在洛阳。可是这回监工就没有前面那么棒了。  钱财乃身外之物,佛门中人视钱财如粪土,薛怀义作为佛门中一员,同样是如此。不过,他是花起钱来如粪土。可能是钱太多了没地方花,薛怀义把钱散在地上(很有可能是工程款),让别人去抢,真是视钱财如粪土。天上掉馅饼可能没有人去伸手接住,但是地上散落一地的银子就有人抢了。大家纷纷去抢银子,人多了就容易闹矛盾,特别是在利益面前,人多了容易拥挤,这样一来,造成了踩踏事故,薛怀义就在一旁笑,看着这群愚蠢的人在那抢……  薛怀义作为武则天的男宠,自然是不可一世,任谁都不放在眼里。可是武则天又多了一个男宠,那就是给她看病的一个御医,想来这医生功夫了得,让武则天为之着迷。薛怀义就不服气了,开始耍小性子,不进宫去看武则天,整天待在白马寺里头,带着他的一群混混和尚,成天到处乱跑。  薛怀义财大气粗的,最能拉拢洛阳城里那些好吃懒做的无业游民,没多久,他竟然给一千多个人剃度当和尚,住进了他的白马寺。薛怀义名为白马寺住持,实在是混混头子。一千多个光头出门走在洛阳城大街上,而且还蛮横无理,简直是都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有一个叫周矩的侍御史看不下去了,这样下去迟早要生事,于是告诉武则天,说薛怀义整天带着一群光头到处乱跑,还蛮不讲理,恐怕会惹出祸端,想让武则天捉拿他审问一番。  武则天也不禁摇了摇头,说道:“你先回去,我找人办他!”  周矩就回御史台了,可是他回御史台的时候薛怀义正好也在那,骑着一匹马。周矩抓破脑袋也没想到薛怀义怎么会出现在御史台。  “麻烦让让!”周矩没好气地说道。  薛怀义没有要让的意思,直接下马就躺下了。周矩当真是怒火中烧,这该死的流氓头子!看来真得教训教训他。周矩好歹也是个五品官员,一挥手让他手下去抓这个和尚。还别说,薛怀义身手不错,可能在洛阳城里推销药丸的时候练出来的,他一跃而起,跨上他的马扬长而去!留下周矩在那发呆……  简直无法无天!周矩很生气,看着薛怀义的背影远去,剩下一颗发亮的光头,他真想施展绝顶轻功追上去,把那光头拧下来。  “陛下,此人实在无礼太甚!”周矩把事情都给武则天说了。  “这个和尚疯了,别理他,不过你可以把他那一群小和尚处置了!”武则天道。  于是,洛阳城里少了一千多个和尚,都被流放了。被流放的犯人里面多了这么一群和尚,晚上都不用点火把了……  天册万岁元年(695年),正月十五,上元节。也称元宵节,那是中国传统节日,过了元宵,年也算是过完了。这一天,百姓家里头张灯结彩,都沉浸在这佳节里头。  皇宫也是,皇上也要过节。薛怀义为了讨武则天开心,精心准备了一个大节目。他事先找人在明堂挖坑,深五丈,埋了个佛像进去,然后绑上丝绸。等皇帝到了明堂,薛怀义一个手势,丝绸缓缓流动,佛像被缓缓拉起来。  这种景象看起来就是一座佛像从地里头涌出来呀,旁人看了都啧啧称奇,而武则天没有什么表情变化。薛怀义似乎有点失望,不过没关系,还有另外一手。  “陛下,请随我来!”薛怀义几乎是用命令的语气对武则天说出了这句话。  武则天也不着恼,就想看看他要玩什么花样。  薛怀义把武则天引到了天津桥下,他指着桥上说:“陛下,你看!”  武则天寻着他的手望去,好家伙!桥上赫然一副血红色的画,高二百尺!  “这得用多少朱砂?”武则天不禁有点好奇,白纸上一副红色的画,画的还是佛像,也不知道是因为薛怀义是佛门中人,还是因为别的什么。  “不是用朱砂画的,是用血画的!”薛怀义有些得意地说道。  “哪里来的血?”  “是我刺破膝盖,用我的血画的!”说罢,薛怀义就要去提裤管,似乎要证明他膝盖上有伤口。  武则天有点想笑,你一个人才七尺,这画怎么着也有二百尺,割破膝盖,我看割破大动脉都没有这么多血,还不说实话!  薛怀义更是摸不着头脑,怎的陛下一点惊讶的意思都没有。薛怀义应该去思考一下这种蹩脚的谎话有谁相信,真把别人当傻子了吧。  不过,薛怀义大师没有寻找自己的原因,而是把这一切算到了武则天头上,他认为是武则天用不着他了。但凡一个人没有了存在感都会想闹出一点动静,试图想让别人注意他的存在,殊不知这种行为会惹人讨嫌。  薛怀义就是如此。  为了制造动静刷存在感,薛怀义在第二天晚上,也就是正月十六的晚上在宫里放了一把火。他首先是点着了明堂北面的天堂,可是晚上刮起了大风,把明堂也顺便点着了。两座高楼可都是薛怀义的作品,现在一把火就烧了。  一片火海,把洛阳城照亮,宛如白昼。  “失火了!救火!”  宫里乱成一团,有打水救火的,也有逃命自保的。  明堂被烧了可不是小事,薛怀义还真是胆大妄为。但是武则天没有动他,因为天下人都知道他和武则天的关系,要是昭告天下,他跟一个医生争宠而放火烧明堂,这武则天的面子往哪放。于是对外宣称这火是工匠不小心点着了易燃物品,加上风大,一下子就蔓延了。  既然你放火烧了明堂,那就再由你监工,重修明堂。薛怀义又被发配到工地上了。  不说了,人薛怀义还得搬砖呢……  武则天耗费那么多人力、物力、财力为了这两栋楼,一下子化为灰烬了,她怎么可能会这么轻易的饶了薛怀义。  这天,薛怀义在工地上搬砖,突然来了一群大内高手,不由分说把他架走,带到了一颗树下。薛怀义见到了武则天的侄子,感觉大事不妙,想着脚底抹油。  薛怀义可能是个练家子,但是也敌不过皇宫里头的高手。几个凶神恶煞的人一起围攻了上去,把薛怀义一顿毒打。  下手是重了点,薛怀义被打死了,或许这群人平素就看不惯薛怀义吧,这回逮着机会,还不好好发泄一下心头之恨?  薛怀义火烧明堂也才半个多月,就死在了别人的拳脚之下。
  卅二章 庐陵王当太子  薛怀义被打死后,武则天太平公主给武则天送了两个人,一个叫张易之,一个叫张昌宗。这俩人都是年少貌美,武则天的都很喜欢。 为了取悦武则天,这俩人经常打扮得花红柳绿,口涂朱粉。  两兄弟一下子成了武则天身边的红人,并称张易之为五郎,张昌宗为六郎。两兄弟得宠后,自然少不了有人巴结他们,甚至连武则天的两个侄子都争相为他们俩牵马。原因我想很简单,只要这两个红人说句话,他们就很有可能当太子。不错,这两人确实跟武则天说过立太子的事儿,就是于武家兄弟不利……  武承嗣还是一心一意地想当太子,不断地催武则天,屡次都找人跟武则天说:“自古天子没有立异姓为嗣的吧,您立李旦为太子不是白白地把天下拱手让人吗?”注意,武承嗣前面争夺太子之位用地的也是这个理由,倒不是说他没有别的理由,只不过肥水不流外人田,姓武,是他最大的优势。  武则天也在考虑,立太子实在是件大事,不仅要考虑朝廷官员的想法,还要考虑是否顺应民意。所以武则天迟迟没有下决定。  咱们的狄国老看出来武则天的心思,就跑过去跟武则天唠嗑。  “高祖皇帝亲冒矢刃打下了江山,传至今世,天皇把几个儿子托付给陛下,陛下应当好好照顾他们呀!”狄仁杰说道。  武则天没有说话。  狄仁杰继续说道:“陛下如今想要把天下传给外人,恐怕不符合天意,况且母子和姑侄哪个更亲?我从未听过有侄子会给姑姑立庙,到您百年之后,谁来给您烧香呢?”  这和李昭德的话如出一辙,还是说死后没人烧香成饿死鬼的问题。  武则天似乎有点烦,说道:“老狄呀,这些是我的家事,你作为宰相还是不要操劳这些了。”  “陛下此言差矣,为君者四海为家,四海之内的事情都是国事呀,何况是关乎国家未来走势的问题。为君者就像一个人之首,为臣者好比一个人的四肢,君臣本一体,陛下怎么能以家事推辞?”狄仁杰说道。他与武则天的年纪相仿,老头老太太说话总是容易心平气和。  武则天没有说话,叹了口气。  沉默了一会儿,武则天说道:“朕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是李旦实在不堪大任呀!”  “陛下是不是忘了还有庐陵王?”狄仁杰提醒着武则天。  “行了!”武则天闭上了眼睛,挥了挥手,说道:“老狄,你先下去,容朕好好想想。”  狄仁杰知趣而退。  这天,武则天主动找了狄仁杰。  “陛下,找老臣有何事?”狄仁杰似乎有点明知故问。  “老狄呀,朕昨天梦到一只鹦鹉,可是它这两个翅膀都折断了,你说说这是何意?”武则天好像有点担心。  “武,是陛下的姓,而两翼,是陛下两个侄子。陛下,您想想看,为什么两翼会折断呢?臣以为是陛下执意要立武承嗣为太子,才会容易折断。”狄仁杰的眼神变得透彻,也很坚定。  是啊,树大招风,立武承嗣为太子,会有多少人不服,至少眼前这个狄仁杰就不会服气。武则天叹了口气,说道:“老狄呀,你可真能说会道。那就听你的吧,朕暂时就把立太子这事儿放下,至于谁当太子,我会考虑你说的。”  武则天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武周政权,又要回到李唐的手里,她当然会很舍不得,虽然狄仁杰等宰相都是向着李唐。就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让武则天明白,政权归李唐那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那是契丹围攻幽州。契丹攻打唐朝的原因倒也简单,传檄洛阳声称“何不归我庐陵王?”这话对契丹来说只是找个借口出兵,但是对武则天来说却是件极其震撼的事,看来大家都是向着李唐的,就是边境的少数民族也是如此。  还有一件事,让武则天彻底下定了决心,那就是男宠的耳边风。  明白人都知道,李唐复辟是大势所趋,武则天已经是风烛残年,还能蹦哒多久呢?  吉顼找武则天身边的红人张家兄弟谈话。  “你们两个人都是陛下身边的红人,可是陛下年事已高,还能罩着你们多久呢?想一想,陛下百年之后,你们俩何去何从?”  张家兄弟没有想过这回事,听吉顼这么一说,还真是。  “那我们去和武承嗣打好关系,建立革命友谊吧!”  吉顼摇了摇头,说道:“武承嗣和武三思两兄弟平日里没少巴结你们,目的不过是想让你们帮他们说好话,可是你们想过没有,有朝一日他们俩任何一个坐上了龙椅,你们恐怕不会为他们所容。”  也对,平日里他们没少给张家兄弟好处,到了他们真正得势,张家兄弟还有这般威风吗?  “为之奈何?”  “依我看,庐陵王当太子是人心所向,就连突厥都要拥护庐陵王,不如你们也劝陛下立庐陵王,这样的话,庐陵王不会对你们存在任何敌意,甚至还会记你们拥戴之功。”吉顼出主意了。  这两兄弟别的本事没有,现在耀武扬威不过是受到武则天的宠幸,还真不能不为以后打算,于是听从了吉顼的建议,谁知道两个人后来会乱政呢?  武则天很惊讶,连这两个人都说要立庐陵王,他们什么时候这么关心政事了?肯定是有人指点。经不住武则天的盘问,两个人就招了,是吉顼在背后指点他们二人。  “陛下,找臣有何要事?”吉顼见到了武则天。  “你是不是撺掇张家兄弟主张立庐陵王?”武则天开门见山。  吉顼也猜到了武则天找他是问这回事,便开始滔滔不绝,痛陈其中利害关系。  唉。武则天还是叹气,看来是大势所趋了。  圣历元年(698年),三月。武则天秘密派人把庐陵王一家人接到了洛阳,整个过程滴水不漏,狄仁杰都不知道。  当狄仁杰又跟武则天提起庐陵王的时候,武则天微微一笑,说道:“你这么想见庐陵王,我让你去见见他。”  狄仁杰看到庐陵王李显的时候,他已经病了,病的不轻(不知道会不会是装病)。这还是当年生龙活虎的李显吗,狄仁杰扑通一声,跪下了。老泪纵横。这是来自于见到故主的感动,以及看到庐陵王病躯的心塞。  狄仁杰见过了庐陵王,整个朝堂都知道了。老狄很忙,上班的路上,上班期间,甚至下班的路上都有人过来问他,庐陵王现在怎么样。老狄没有告诉大家真实情况,只是说庐陵王很好。  听说庐陵王被召回洛阳,武承嗣就不高兴了,想到自己位置不保,竟然得了抑郁症,没多久就抑郁而终。果然成就大事的人要有胸襟,这么点胸怀恐怕连一个小家都装不下,更何况是装下整个国家。像武则天看到骆宾王的檄文也只是哈哈一笑,为了广求人才改革科举,并创立殿试,增加考生来源,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这种胸襟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所以武则天能当皇帝。  立李家的人当太子,已然是板上钉钉了,现在的问题是李显和李旦谁当太子。  李旦听说哥哥李显回来了,也是非常高兴,坚决请求让位,一定要让哥哥当太子。这可能与李旦的遭遇和性格有关,李旦只是当了个皇嗣,都有这么多麻烦上门,要当太子,恐怕麻烦更多。  李显和李旦两兄弟曾经都当过皇帝,现在又要在他们俩当中选一个未来当皇帝的人,既然李旦主动退出竞争,那就让李显当太子吧。  圣历元年(698年),九月。回来洛阳六个月的李显被立为太子。  久视元年(700年),武则天宣布恢复唐朝的日历旧制(武则天当皇帝在日历制度上作了一些改革),看来是要放弃武周王朝了吗?已经步入晚年的武则天还会不会有当年那一番热血呢?
使用“←”“→”快捷翻页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