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战败的国王看见蜘蛛结网如何结网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于||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
⑴(2分,每词1分)忍受
⑵(2分)将“无论”改为“即使”“即便”“纵然”等词语(关联词语误用;其它的改法,若句子通顺,符合句子原意的,亦可。)
⑶(2分)略。形式相似、语意连贯、内容恰当即可。
其他类似试题
(2016模拟)4.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昨天下午,学生会干部听取并研究了各班同学对开展“读好书”活动的意见。
B.余光中,台湾诗人,代表作《乡愁》、《雨巷》。
C.通过开展“好运北京,单双号车出行”的活动,可以使北京的空气更加清新,使奥运的环境更加整洁。
D.从刚才讨论的情况看,我认为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意见基本上是完全一致的。
(2016模拟)①陶然亭是清代名亭,为中国四大历史名亭之一。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监理黑窑厂,他在慈悲庵西部构筑了一座小亭,并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为亭命名。清代二百余年间,此亭美誉长(shèng)不衰,成为北京城中一处名(shèng)古迹。
②陶然亭有三大匾额:最早的是建亭人江藻亲笔题写的;另有书画大师齐白石题写的篆书,沉厚宽博,笔象朴拙;还有现代学者郭沫若所题的行书,舒展灵动,收放自如。楹联亦有三副,其中最有名的一副是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所书的“烟藏古寺无人到, ”。
③1985年修建的华夏名亭园是陶然亭公园的“园中之园”,精选国内各地名亭仿建而成。虽是仿建,但按1:1的比例精心复制,且又荟萃华夏名亭精华,对于想直观感受一下华夏名亭风采的游人来说,确也有一种参观“亭文化博物馆”的感觉。园内仿建有湖南汨罗纪念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独醒亭,浙江绍兴纪念晋代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和鹅池碑亭,四川成都纪念唐代诗人“诗圣”【甲】的少陵草堂碑亭,江西九江纪念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浸月亭,江苏无锡纪念唐代文学家“茶圣”陆羽的二泉亭,安徽滁县纪念北宋文学家【乙】的醉翁亭等。游人流连园内,如历巴楚静美之地,似游吴越锦绣之乡,会感受到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
1. 对第②段中加点字读音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朴拙(zhuō) “匾”字的第二笔是丶
B.朴拙(zhuō) “匾”字的第二笔是𠃊
C.朴拙(zhuó) “匾”字的第二笔是丶
D.朴拙(zhuó) “匾”字的第二笔是𠃊
2.根据第①段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盛 盛 B.胜 胜
C.胜 盛 D.盛 胜
3.依据文意和相关书法知识,判断下列哪一项是郭沫若所题写的匾额(2分)
4.为第②段提到的陶然亭中翁同龢所书的楹联选择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半亩红莲碧池沼 B.榻倚深堂有月来
C.陶然暮鼓有钟鸣 D.云升湖上有客至
(2016模拟)4.下列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看轻自己是一种智慧。 。
①看轻你自己,才能做到轻装上阵。
②你真诚的谦卑,将使大家折服,他们乐意在你周围歌唱。
③越是看轻自己,越易被人看重。
④没有任何负担地踏上漫漫征程,你的人生路途才能获得更多帮助和教益。
⑤为人处事,盲目自信就会先把自己置于一种不利位置。
[来源:17教育网]
A.②⑤①③④
C.①⑤③④②
B.③②⑤④①
D.⑤③②①④
(2016模拟)3.对下列各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爱占别人的便宜”“ 便宜的衣服”“不要便宜了他”(分析:这三个短语中的“便宜”一词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来源:17教育网]
B.“风俗习惯”“ 废寝忘食”“ 严肃认真”“ 调查研究”(分析:这四个短语都是并列短语)
C.一个退役球员能进入NBA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要经过较为苛刻的选拔过程,姚明成功入选名人堂靠的是个人的拼搏奋斗取得的。(分析:有语病,应删去“取得的”)
D.在“感知中国—扬州印象”旅游推介活动中,扬州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正在不断提升。(分析:主干是“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
更多相识试题
Copyright · 2011-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17教育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朱建新江苏省徐州市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一模语文试;注意事项: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一积累与运用(25分);1.古诗文默写;⑴醉里挑灯看剑,▲;⑵相见时难别亦难,▲;⑶▲,直挂云帆济沧海;⑷▲,自缘身在最高层;⑸《记承天寺夜游》中用新奇的比喻描写月色优雅澄澈;⑹唐代诗人李益的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
江苏省徐州市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一模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积累与运用(25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⑴醉里挑灯看剑,
⑵相见时难别亦难,
,直挂云帆济沧海。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⑸《记承天寺夜游》中用新奇的比喻描写月色优雅澄澈的句子是:
⑹唐代诗人李益的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遒劲(jìnɡ)
剽(biāo)悍
言简意骇(ɡāi)
鳞次栉(zhì)比 ....
B.愤懑(man)
攫(ju?)取
鲜(xiǎn)人知
消(xiāo)声匿迹 ....
C.褶(zhě)皱
连亘(ɡanɡ)
徇(xún)序渐进
戛(jiá)然而止 ...
D.栈(zhàn)桥
媲(pì)美
前倨(jù)后恭
义愤填膺(yīnɡ) ....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
在我们整个成长的过程里,谁,教过我们怎么去面对痛苦、挫折、失败?它不在我们的家庭教育里,它不在小学、中学、大学的教科书或课程里,它更不在我们的大众传播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只教我们如何去追求卓越,从砍樱桃的华盛顿、悬梁刺股的张秦到平地起楼的比尔盖茨,都是成功的典范。无论是谈到失败,目的也只是要你绝地反攻,再度追求出人头地,譬如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洗雪耻辱;譬如哪个战败的国王看见蜘蛛如何结网,不屈不挠;譬如
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
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伤口,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你的修行开始。在你与世隔绝的修行室外,有很多人希望捎给你一句轻柔的话、一个(
温馨)的眼神、一个结实的拥抱,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可是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节选自龙应台《跌倒——寄K》,有删改)
⑴请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2分)
⑵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⑶根据上下文,为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2分)
4.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6分)
⑴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福子和虎妞是《骆驼祥子》里的两个女性形象,她们样貌、性格迥异,但有相似的命
运:小福子在现实生活夹缝中因极其压抑和无奈而自杀,虎妞在同样的传统文化规范下的反抗也以失败告终,也是社会的牺牲品。
B.《最后一课》《变色龙》《皇帝的新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分别是德国的都德、俄国的契诃夫、丹麦的安徒生和前苏联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C.武松是绿林好汉中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从替兄报仇开始,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风雪山神庙,血溅鸳鸯楼,一步步被逼上梁山。
D.格列佛在大人国看到了那里选拔官员的奇特方法:官员通过比赛绳子上跳舞的绝技来获得高位,博得国王的欢心。 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3分)
(她曾愤愤不平地说道:)通常认为女人是非常安静的,可是女人也有着和男人一样的感情。她们像她们的兄弟一样,也要施展自己的才能,也要有她们的用武之地。她对过于严厉的束缚,对过于绝对的停滞,也会和男人完全一样,感到十分痛苦。
。所选这段文字体现了她追求
古诗文阅读(19分)
(一)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5―8题。(16分)
【甲】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左传》)
【乙】曹玮用兵
①②③曹玮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
④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⑤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
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迎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
⑥士马,少选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
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 “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
⑦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
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知:主管。镇戎军:地名,今宁夏固原,宋时边地重镇。日:??的时候。②虏兵:敌军。③辎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等的统称。④部伍:兵士的队伍行列。⑤縻(mí):束缚。⑥少选:一会儿。⑦几:接近。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小惠未徧
(2)尝出战小捷
(3)玮侦虏兵去已远
(4)玮又使人谕之 ....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又何间焉
②时时而间进 ..
B.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
C.①严军歇良久
②家富良马 ..D.①比其复来
②天涯若比邻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
8.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甲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地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B.乙文前面两段重在叙述曹玮破敌所采用的战略战术及其运用的过程,末段再说明采取这种战术的原因。
C.这两篇短文中,曹刿和曹玮都取得了战斗的胜利。甲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在政治上取信于民,在军事上后发制人。乙文中战斗取得胜利最关键的原因是乘胜追击。
D.甲文通过曹刿对长勺之战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史实,表现了曹刿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赞美了曹刿的爱国之情。乙文主要通过语言来表现曹玮这一战斗指挥者的形象,并且突出他的用兵谋略和作战经验。
(二)古诗词赏析。(3分)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9.对上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前四句围绕楼的得名写起,写此地空有此楼,人和鹤俱远去。黄鹤一去不复返,只留下悠悠的白云,充满了对此楼变迁的百般感慨。
B.后四句写诗人想象天晴时的登楼远眺,由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现代文阅读(31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10—13题。(11分)
①中国学者屠呦呦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黄花蒿”“青蒿素”也开始引起关注。但人们的疑问也接踵而至:为什么“青蒿素”的来源植物不是“青蒿”而是“黄花蒿”?它们到底是一类什么样的植物?
②具备一定植物学知识的人都知道,被国人俗称为“蒿子”的野草,在植物学上大多属..于菊科的蒿属。例如:在端午节被挂于门上驱邪的艾蒿,西北荒漠上被用来固沙的沙蒿,嫩苗可以当野菜食用的蒌蒿……这类植物大都是身材高大的野草,气候适宜时,一些种类可以长到1~2米高,因此被古人通称为“蒿”——草之高者也。
③但与高挑的身材相逆的是,这类植物的“花朵”却很小,不要说体型较大的蛾、蝶类在其上无法立足,就连体型较小的蜂类和蝇类,“***”也十分不便。没关系,蒿子们另辟蹊径,改由风为“媒人”,同样达到了异花授粉的目的。蒿属植物还有一个为人乐道的共性:它们虽然难得开出艳丽醒目、气味芬芳的花朵,却多数遍体生“香”,揉搓茎叶,特殊的气味令人难忘。
④蒿属植物广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其属有300多个成员。由于他们在菊科中的特殊地位和分布地域宽广、种类繁多,具有特殊香气等特点,受到现代植物分类学鼻祖林奈的青睐,特别选用在欧洲古代传说中赫赫有名的树林和植物女神阿尔忒弥斯的名字,将其命名为“Artemisia”,使这些无婀娜多姿的野草,充满了仙气。
⑤中国地域广阔,气候条件适于蒿属植物生长。在《神农本草经》及以后的一些本草典
籍中,青蒿、草蒿、香蒿等名称跃然纸上,成为中草药中不可或缺的成员。从《本草纲目》起,黄花蒿始与青蒿比肩,但却以“臭蒿”作为“释名”,与“香蒿”——青蒿相区别。在此后的几百年间,除了植物分类学文献或以此为基础的较权威的植物资源利用手册外,“青蒿”和“黄花蒿”这两个中文名字往往混淆不清。结果,当诺贝尔奖到来后,一些人自然产生疑问。
⑥毋庸置疑,中医药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贡献卓著。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传统中草药体系并非建立在现代植物分类学基础之上,因地域或习俗的差别,物种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1982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草药同名异物辩》中,仅以吉林省所产药物为主,就收载了42组,约350种同名异物、同物异名或名称同音而物异的草药。看来问题还真不少。尤其是许多入药植物应用历史久远,为今天中草药的科学应用遗留了不少问题,青蒿和黄花蒿的是非之争,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要保证处方中植物物种的正确无误,必须应用植物分类学等知识,对其进行准确的分门别类。
⑦目前可以确定的是:青蒿素的来源植物是林奈定名的蒿属植物Artemisia annus L.,头状花序小而多,***。据我国植物分类学家考证,此即《本草纲目》中记载的“黄花蒿”。在1991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76卷第二分册中,它的中文正名为黄花蒿,异名有草蒿、青蒿、臭蒿等20余个。而在以往一些植物学文献中被称为“青蒿”的植物,拉丁学名为Artemisia carvifolia Buch,-Ham.,不含青蒿素。
⑧由此看来,青蒿素的来源植物是黄花蒿不容置疑。但一些关心青蒿和青蒿素的人仍在“思辩”青蒿和黄花蒿的谁是谁非。如果这种执着精神进一步演变成深入探究草药世界的动力,为人类的健康和自然的和谐作出贡献,意义将远不止于此。
(选自《大自然探索》2016年第1期,有删改)
10.根据文章内容看,人们为何会产生“为什么‘青蒿素’的来源植物不是‘青蒿’而是‘黄花蒿’”这样的疑问?(3分)
11.请分析“??被国人俗称为“蒿子”的野草,在植物学上大多属于菊科的蒿属”一句的..
语言特点。(3分)
12.第⑥段主要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3.你从本文体会到了哪些科学的精神或科学的方法。(2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14—18题。(20分)
①A秋风在大地上游荡。夏日的酷暑像一群惊惶失措的野兽,在悄然而至的秋风里一哄而散,逃遁得不知去向。
②秋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年轻时代生活在乡村的那几年,我真正理解了成熟和收获与秋天的关系。在高旷澄澈的蓝天下,等待收割的稻田金浪起伏,长江边的芦花银波荡漾,迁徙的雁群排着整齐的队伍飞向远方,天地之间回荡着它们的鸣唱……这是无比美妙的景象。在城市里,看不到成熟的秋林和原野,也闻不到成熟的果实和稻谷的清香,你只能从气温的变化中感觉秋天。高楼大厦一年四季以不变的姿态屹立在你的视野里,它们决不会因季节的变化而有所动。
③好在城市里有树。树,向城里的人们报告着秋天的消息。
④从我书房的那扇西窗中望出去,能看到三棵树,一棵樟树,一棵月桂,还有一棵枇杷树。也许,在一年四季中,吸引我的目光时间最多的是这几棵树。在休息的时候,在思索的时候,我总是凝视着窗外,欣赏它们婀娜多姿的绿色身影。它们向我展现着生命轮回的过程,向我昭示着自然和兴衰起伏的生机,使我联想起我在大自然中曾经有过的种种美妙经历。
⑤春天,它们最早把清新的绿色送入我的眼帘,使我感受到生命的蓬勃和多彩。夏天,它们用浓浓的绿阴遮挡炎阳,在酷暑中带来些许清凉。这三棵树,引来了很多飞鸟,每天早晨,都能听到鸟在树阴中快乐地唱歌。此刻,那棵月桂树上已经蓓蕾满枝,再过些日子,空
气中就会飘漾起桂花的清芬。空气中如果有树的气息,世界也会变得清新亲切。
⑥我知道,随着秋风的加剧,随着气温的下降,很多大树的绿叶会枯黄,会从枝头脱落。 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衰亡和没落。冬天,那些常青的树木依然用绿色证明着它们的存在。而那些脱尽了树叶的树木,同样使我感觉到生命的顽强。B在寒风和霜雪中,光秃秃的枝杈就像无数伸向天空的手臂,它们似乎是想拥抱什么,召唤什么。凝望这些冬天的树,我的心里不会有枯萎的联想,冬天是无法消灭这些树木的,等春风一来,它们马上会萌芽长叶,把绿色的春消息传遍人间。苏东坡说:“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我想,这松柏,应该是所有树木的代称。
⑧是的,此刻,我想为树,为这些人类的朋友说几句感激的话。它们默默地屹立在我们身边,给我们绿,给我们宁静,给我们清新的空气,却从来不会要人类回报它们。在这个世界上,树是人类最重要最可靠的朋友,我们理应对它们满怀感激之心。在我们这个城市里,有不少年龄比我们上一代的老人们还要老的大树,它们目睹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也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这座城市。它们不但没有使我们的城市变得衰老,还使一代又一代人从它们身上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我们的城市因为它们而显得年轻。树是沉默的,面对自然,它们坚韧顽强,生机勃勃。然而面对人类的摧残,它们却无可奈何,只能逆来顺受。很多年前,我曾写过文章,为城市里的那些大树担忧。我曾经担心我们这个城市最终将会变成一片没有绿色的水泥森林。现在,人们终于认识到树的重要,体会到树的可亲可近和可敬。这些年,上海到处出现新的绿地,大树和高楼一起生长着。这是令人欣慰的事情。
⑨很久以前,读过一位四川诗人的诗集,书名是《伐木声声》,诗人用一种豪迈骄傲的态度对砍伐大树、毁灭森林的行动大唱赞歌。长江流域的森林,就是在这样的赞歌声中消失的。这样的诗,现在再读,当然是触目惊心了。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书桌上也有一本旧诗集,作者是19世纪的法国人拉科姆。其中有一首诗,题为《栽树》,我忍不住要把它抄在这里:
⑩谁栽下了树,谁就栽下了希望。正如人的生命,必须扎根于时间的泥土才能爬向上帝的天堂。小树啊,谁能预料长大后,它们将会多么壮观。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多处对树作了形象细腻的描绘,它们有的写出了秋天美妙的景象,有的写出了树对人类的恩惠,有的写出了树的顽强。 B.第⑤段写树采用了虚写的手法,把秋天的月桂树描写得既富生气又富美感。 C.文末引用两本诗集,两相对照,显示了人们对待树木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D.本文通过对秋天的树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树的感激、赞美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人们摧残树木的强烈不满。
15.文章第②段写了乡村秋天的哪些自然景象?请简要概括。(3分)
16.书房的窗外只有三棵树,但在一年四季中却能吸引“我”的目光时间最多,这是为什么?(4分)
17.通过生动形象的修辞以增强表达效果,是散文作品描写景物的常用手法。下面是《济南的冬天》中运用这种写法的句子,请你对此句作出自己的赏析,然后再从文中画线A、B语句中任选一句,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本题共6分)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18.本文的作者对城市里的树情有独钟,感慨良多,从中获得了许多人生感悟。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迪?(4分) 四
作文(65分)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专业论文、中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高等教育、各类资格考试、江苏省徐州市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24等内容。 
 江苏省徐州市2016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一模)试题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6 年九年级联校第一次模拟试题 九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共 6 页,满分为 ...  江苏省徐州市2016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一模)试题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江苏省徐州市 2016 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一模)试题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 6 页,...  2016年徐州市撷秀初中初三一模语文试卷(word)_初三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2 分) 12.根据文意,给“金属疲劳”下一个定义。(2 分) 13.阅读下面的...  第二学期九年级一模语文_试卷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徐州市一模试卷 2016 年九年级联校第一次模拟试题 九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共 6 页,满分...  江苏省徐州市2016届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一模)考试试题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九年级物理试题(全卷共 140 分,考试时间 ...  2016年徐州市初三一模试卷_初三数学_数学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6年,徐州市初三...现对九年 级(1)班每名学生投中的次数进行统计,绘制成如下的两幅统计图,...  江苏省徐州市2016届九年级英语下学期期中(一模)试题_英语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九年级英语试题(本卷共 110 分,考试时间 100 ...  徐州市2016届九年级物理一模考试试题及***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九年级物理试题(全卷共 8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江苏省徐州市2016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一模)试题(书利华教育网)&&共用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2016年九年级联校第一次模拟试题九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积累与运用(25分)1.古诗文默写。(10分)⑴醉里挑灯看剑,▲。⑵相见时难别亦难,▲。⑶▲,直挂云帆济沧海。⑷▲,自缘身在最高层。⑸《记承天寺夜游》中用新奇的比喻描写月色优雅澄澈的句子是:▲,▲,▲。⑹唐代诗人李益的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遒劲(jìnɡ)剽(biāo)悍言简意骇(ɡāi)鳞次栉(zhì)比B.愤懑(mèn)攫(jué)取鲜(xiǎn)人知消(xiāo)声匿迹C.褶(zhě)皱连亘(ɡènɡ)徇(xún)序渐进戛(jiá)然而止D.栈(zhàn)桥媲(pì)美前倨(jù)后恭义愤填膺(yīnɡ)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在我们整个成长的过程里,谁,教过我们怎么去面对痛苦、挫折、失败?它不在我们的家庭教育里,它不在小学、中学、大学的教科书或课程里,它更不在我们的大众传播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只教我们如何去追求卓越,从砍樱桃的华盛顿、悬梁刺股的张秦到平地起楼的比尔盖茨,都是成功的典范。无论是谈到失败,目的也只是要你绝地反攻,再度追求出人头地,譬如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洗雪耻辱;譬如哪个战败的国王看见蜘蛛如何结网,不屈不挠;譬如▲,▲。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A)(承担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伤口,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你的修行开始。在你与世隔绝的修行室外,有很多人希望捎给你一句轻柔的话、一个(B)(温暖温馨)的眼神、一个结实的拥抱,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可是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节选自龙应台《跌倒——寄K》,有删改)⑴请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2分)⑵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⑶根据上下文,为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2分)4.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6分)⑴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福子和虎妞是《骆驼祥子》里的两个女性形象,她们样貌、性格迥异,但有相似的命运:小福子在现实生活夹缝中因极其压抑和无奈而自杀,虎妞在同样的传统文化规范下的反抗也以失败告终,也是社会的牺牲品。B.《最后一课》《变色龙》《皇帝的新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分别是德国的都德、俄国的契诃夫、丹麦的安徒生和前苏联的奥斯特洛夫斯基。C.武松是绿林好汉中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从替兄报仇开始,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风雪山神庙,血溅鸳鸯楼,一步步被逼上梁山。D.格列佛在大人国看到了那里选拔官员的奇特方法:官员通过比赛绳子上跳舞的绝技来获得高位,博得国王的欢心。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3分)(她曾愤愤不平地说道:)通常认为女人是非常安静的,可是女人也有着和男人一样的感情。她们像她们的兄弟一样,也要施展自己的才能,也要有她们的用武之地。她对过于严厉的束缚,对过于绝对的停滞,也会和男人完全一样,感到十分痛苦。选文中的“她”指的是▲(填写人物的名字)。所选这段文字体现了她追求▲的性格。二古诗文阅读(19分)(一)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5―8题。(16分)【甲】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左传》)【乙】曹玮用兵曹玮知镇戎军日①,尝出战小捷,虏兵②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③,缓驱而还,颇失部伍④。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⑤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迎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⑥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⑦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知:主管。镇戎军:地名,今宁夏固原,宋时边地重镇。日:……的时候。②虏兵:敌军。③辎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等的统称。④部伍:兵士的队伍行列。⑤縻(mí):束缚。⑥少选:一会儿。⑦几:接近。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小惠未徧(2)尝出战小捷(3)玮侦虏兵去已远(4)玮又使人谕之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又何间焉②时时而间进B.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②先帝不以臣卑鄙C.①严军歇良久②家富良马D.①比其复来②天涯若比邻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8.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地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B.乙文前面两段重在叙述曹玮破敌所采用的战略战术及其运用的过程,末段再说明采取这种战术的原因。C.这两篇短文中,曹刿和曹玮都取得了战斗的胜利。甲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在政治上取信于民,在军事上后发制人。乙文中战斗取得胜利最关键的原因是乘胜追击。D.甲文通过曹刿对长勺之战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史实,表现了曹刿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赞美了曹刿的爱国之情。乙文主要通过语言来表现曹玮这一战斗指挥者的形象,并且突出他的用兵谋略和作战经验。(二)古诗词赏析。(3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9.对上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四句围绕楼的得名写起,写此地空有此楼,人和鹤俱远去。黄鹤一去不复返,只留下悠悠的白云,充满了对此楼变迁的百般感慨。B.后四句写诗人想象天晴时的登楼远眺,由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三现代文阅读(31分)(一)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10—13题。(11分)黄花蒿杨斧①中国学者屠呦呦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黄花蒿”“青蒿素”也开始引起关注。但人们的疑问也接踵而至:为什么“青蒿素”的来源植物不是“青蒿”而是“黄花蒿”?它们到底是一类什么样的植物?②具备一定植物学知识的人都知道,被国人俗称为“蒿子”的野草,在植物学上大多属于菊科的蒿属。例如:在端午节被挂于门上驱邪的艾蒿,西北荒漠上被用来固沙的沙蒿,嫩苗可以当野菜食用的蒌蒿……这类植物大都是身材高大的野草,气候适宜时,一些种类可以长到1~2米高,因此被古人通称为“蒿”——草之高者也。③但与高挑的身材相逆的是,这类植物的“花朵”却很小,不要说体型较大的蛾、蝶类在其上无法立足,就连体型较小的蜂类和蝇类,“***”也十分不便。没关系,蒿子们另辟蹊径,改由风为“媒人”,同样达到了异花授粉的目的。蒿属植物还有一个为人乐道的共性:它们虽然难得开出艳丽醒目、气味芬芳的花朵,却多数遍体生“香”,揉搓茎叶,特殊的气味令人难忘。④蒿属植物广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其属有300多个成员。由于他们在菊科中的特殊地位和分布地域宽广、种类繁多,具有特殊香气等特点,受到现代植物分类学鼻祖林奈的青睐,特别选用在欧洲古代传说中赫赫有名的树林和植物女神阿尔忒弥斯的名字,将其命名为“Artemisia”,使这些无婀娜多姿的野草,充满了仙气。⑤中国地域广阔,气候条件适于蒿属植物生长。在《神农本草经》及以后的一些本草典籍中,青蒿、草蒿、香蒿等名称跃然纸上,成为中草药中不可或缺的成员。从《本草纲目》起,黄花蒿始与青蒿比肩,但却以“臭蒿”作为“释名”,与“香蒿”——青蒿相区别。在此后的几百年间,除了植物分类学文献或以此为基础的较权威的植物资源利用手册外,“青蒿”和“黄花蒿”这两个中文名字往往混淆不清。结果,当诺贝尔奖到来后,一些人自然产生疑问。⑥毋庸置疑,中医药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贡献卓著。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传统中草药体系并非建立在现代植物分类学基础之上,因地域或习俗的差别,物种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1982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草药同名异物辩》中,仅以吉林省所产药物为主,就收载了42组,约350种同名异物、同物异名或名称同音而物异的草药。看来问题还真不少。尤其是许多入药植物应用历史久远,为今天中草药的科学应用遗留了不少问题,青蒿和黄花蒿的是非之争,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要保证处方中植物物种的正确无误,必须应用植物分类学等知识,对其进行准确的分门别类。⑦目前可以确定的是:青蒿素的来源植物是林奈定名的蒿属植物ArtemisiaannusL.,头状花序小而多,***。据我国植物分类学家考证,此即《本草纲目》中记载的“黄花蒿”。在1991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76卷第二分册中,它的中文正名为黄花蒿,异名有草蒿、青蒿、臭蒿等20余个。而在以往一些植物学文献中被称为“青蒿”的植物,拉丁学名为ArtemisiacarvifoliaBuch,-Ham.,不含青蒿素。⑧由此看来,青蒿素的来源植物是黄花蒿不容置疑。但一些关心青蒿和青蒿素的人仍在“思辩”青蒿和黄花蒿的谁是谁非。如果这种执着精神进一步演变成深入探究草药世界的动力,为人类的健康和自然的和谐作出贡献,意义将远不止于此。(选自《大自然探索》2016年第1期,有删改)10.根据文章内容看,人们为何会产生“为什么‘青蒿素’的来源植物不是‘青蒿’而是‘黄花蒿’”这样的疑问?(3分)11.请分析“……被国人俗称为“蒿子”的野草,在植物学上大多属于菊科的蒿属”一句的语言特点。(3分)12.第⑥段主要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3.你从本文体会到了哪些科学的精神或科学的方法。(2分)(二)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14—18题。(20分)秋天的树赵丽宏①A秋风在大地上游荡。夏日的酷暑像一群惊惶失措的野兽,在悄然而至的秋风里一哄而散,逃遁得不知去向。②秋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年轻时代生活在乡村的那几年,我真正理解了成熟和收获与秋天的关系。在高旷澄澈的蓝天下,等待收割的稻田金浪起伏,长江边的芦花银波荡漾,迁徙的雁群排着整齐的队伍飞向远方,天地之间回荡着它们的鸣唱……这是无比美妙的景象。在城市里,看不到成熟的秋林和原野,也闻不到成熟的果实和稻谷的清香,你只能从气温的变化中感觉秋天。高楼大厦一年四季以不变的姿态屹立在你的视野里,它们决不会因季节的变化而有所动。③好在城市里有树。树,向城里的人们报告着秋天的消息。④从我书房的那扇西窗中望出去,能看到三棵树,一棵樟树,一棵月桂,还有一棵枇杷树。也许,在一年四季中,吸引我的目光时间最多的是这几棵树。在休息的时候,在思索的时候,我总是凝视着窗外,欣赏它们婀娜多姿的绿色身影。它们向我展现着生命轮回的过程,向我昭示着自然和兴衰起伏的生机,使我联想起我在大自然中曾经有过的种种美妙经历。⑤春天,它们最早把清新的绿色送入我的眼帘,使我感受到生命的蓬勃和多彩。夏天,它们用浓浓的绿阴遮挡炎阳,在酷暑中带来些许清凉。这三棵树,引来了很多飞鸟,每天早晨,都能听到鸟在树阴中快乐地唱歌。此刻,那棵月桂树上已经蓓蕾满枝,再过些日子,空气中就会飘漾起桂花的清芬。空气中如果有树的气息,世界也会变得清新亲切。⑥我知道,随着秋风的加剧,随着气温的下降,很多大树的绿叶会枯黄,会从枝头脱落。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衰亡和没落。冬天,那些常青的树木依然用绿色证明着它们的存在。而那些脱尽了树叶...
亲!请或新用户?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