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你们看看我的记忆棒速度与激情7迅雷看看如何

【苹果产品介绍】_苹果原创文章_Apple生活记录_第5页_什么值得买
当前位置:
04-15 11:36
04-14 18:11
04-08 16:30
04-07 14:30
04-07 13:56
03-31 13:01
03-30 15:19
03-22 19:20
03-20 16:45
03-18 15:00
03-17 17:54
03-06 11:30
02-26 18:46
02-25 20:57
02-23 18:40
02-23 17:06
02-23 15:16
02-22 16:25
02-19 15:47
02-17 19:12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忘记密码?&i&&b&Update &/b&&/i&&br&从到现在一转眼4年了,陆陆续续的有朋友来点赞,被点赞的频率也在升高,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家愿意花更多的钱和时间来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这是件好事情。&br&就我个人而言,工作之后心境的变化,新耳机虽然有,却一直没有时间去做煲耳机这件事情,反而一直在用2012年的那条耳机,也就是这篇回答中音乐煲过的耳机,熟悉的适合自己的声音才是最好的。&br&&br&感谢 &a data-hash=&61bac1abe1f241d98ea8dfa84732dfb1& href=&///people/61bac1abe1f241d98ea8dfa84732dfb1&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先生浩二& data-hovercard=&p$b$61bac1abe1f241d98ea8dfa84732dfb1&&@先生浩二&/a& 整理的歌单。&br&1,&a href=&///?target=http%3A///%23/m/playlist%3Fid%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网易云音乐 听见好时光&i class=&icon-external&&&/i&&/a&&br&2,&a href=&///?target=http%3A///%23/m/playlist%3Fid%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网易云音乐 听见好时光&i class=&icon-external&&&/i&&/a&&br&3,&a href=&///?target=http%3A///%23/m/playlist%3Fid%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网易云音乐 听见好时光&i class=&icon-external&&&/i&&/a&&br&4,&a href=&///?target=http%3A///%23/m/playlist%3Fid%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网易云音乐 听见好时光&i class=&icon-external&&&/i&&/a&&br&感谢 孤独猫 整理的歌单。&br&&a href=&/question//answer/?group_id=948992#comment-& class=&internal&&有什么好的煲机的无损音乐或者音效推荐? - 孤独猫的回答&/a&&br&&br&再次感谢。&br&=================&br&&br&个人认为,&br&所谓的煲耳机 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让耳机中的机械结构老化到一种听起来比较舒服的程度。通筋活络这个词可能会比较形象,也就是让耳机在每个频段都能充分表现音乐。&br&耳机如果一上来就听比较激烈摇滚的歌曲,很容易就让机械结构由于振幅过大,弹性形变过大,从而导致破音。&br&煲耳机的目的也就是让耳机在低中高三个频段在初期的连续时间内全方位的活动开来,热身活动做完了,那么之后无论听什么类型音乐的时候也就不会那么费力了。&br&&br& 通常的做法是逐步从轻缓的音乐开始听,偏低音量连续听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开始听中频音乐,听一段时间之后,听高频。低频时间要远大于中频时间,中频时间大于高频时间。&br&&br& 也可以把耳机插在收音机上,换到一个全是噪音的台,然后一直听也可以,白噪音通常包含了常低中高频段。&br&&br& 煲耳机还是要根据自己的习惯。&br&蔡琴的渡口 是&b&低频&/b&表现做好的流行乐,低音的各个频道分布的都很好。建议可以先用渡口煲一段时间。中间穿插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舒缓音乐。&br&Titanic电影的原声带Southampton/The Sinking/Death of Titanic是很好的煲&b&中频&/b&的音乐,中频分布平均,层次丰富。&br&&b&高频&/b&可以用Vitas的歌剧来煲。&br&另外 加州旅馆 也是很好的歌曲,内容丰富,也可以用来一起煲耳机,&b&低中高都可&/b&。 &br&&br& ---------&br&这是我最近煲耳机的音乐,不专业。其中,粉红噪声和白噪声都是用软件产生的。&br&&br& 最开始低频0~12~18小时,音量较小能听的见,舒服&br&渡口&br&好久不见&br&+粉红噪声&br&+California Hotel&br&&br&中低频18~24小时,音量偏低&br&+电台情歌-莫文蔚&br&+阴天-莫文蔚&br&+你是我的眼&br&+天空-王菲&br&+没那么简单&br&+If I Were A Boy&br&&br&中高频24~32小时,音量偏低接近正常&br&渡口&br&California Hotel&br&天空-王菲&br&If I Were A Boy&br&Bad day&br&Titanic - Southampton/The Sinking/Death of Titanic&br&My Heart Will Go On&br&+白噪声&br&+圣诞结&br&&br&32~40小时,音量稍大&br&California Hotel&br&Titanic - Southampton/The Sinking/Death of Titanic&br&My Heart Will Go On&br&阴天&br&+天空-孙燕姿&br&+Without You-Mariah Carey&br&+Tell Me Why-Declan Galbraith&br&+歌剧-Vitas&br&+情歌-梁静茹&br&+浮夸-陈奕迅
从到现在一转眼4年了,陆陆续续的有朋友来点赞,被点赞的频率也在升高,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家愿意花更多的钱和时间来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这是件好事情。 就我个人而言,工作之后心境的变化,新耳机虽然有,却一直没有时间去做煲耳机…
&p&&b&【Music Classroom】No.02 浅谈唱片类型 已发出,在话题:&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专辑,EP,单曲的区别是什么?&/a&中有展现,有兴趣可以去看看。&/b&&br&&/p&&br&&p&【Music Classroom】No.01 浅谈媒体文件&/p&&p&---Ianlie Dark
&/p&&p&【前言】&/p&&p&前段时间,一个同事遇到了一个很纠结的客户。说纠结是因为客户要求她提供大小在100MB-200MB以上的歌曲文件。而同事对音频格式又不太了解,于是就开始了无休止的关于FLAC、W***、音频大小的纠缠。最终,同事也没有跟客户解释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儿。&/p&&p&在之后,又发生了一些其他事情,让我感觉到音乐这个行业里面,有些从业者缺乏探索根源的精神。好像音乐只有一种商品属性,而而我们的从业者只是需要整理下货架,码好各种商品,拿着用户购买记录的大数据就给用户推荐商品了,而根本不需要关心用户为什么喜欢这个品牌,这些商品都有什么特性,用冷冰冰的数据为用户提供着各种服务。&/p&&p&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写一些东西了,我不奢望从业者能成为真正爱音乐的人,只希望哪怕你依然只当“她”是商品,也首先能知道自己在卖的东西,到底是什么。&/p&&p&PS:第一讲内容是媒体文件,由于相关内容涉及到很多技术问题,所以好像会有些枯燥,但如果你静心的看下去,会发现其实都是很容易理解的内容,这些基础知识却能很好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也请期待我马上会推出的关于唱片、音乐风格等更具趣味性的内容。&/p&&p&【正文】&/p&&p&比特率、采样率、无损、MP3、FLAC、APE、320kb、192kb、128 kb、44.1khz、CBR、VBR。这堆各种各样的名称是不是让你既熟悉又陌生?&/p&&p&比特率越高,音质就越好。而无损音乐,是最高音质,这是真的吗?那就让我们从声音的采集开始说起。&/p&&p&&b&【音频的组成】&/b&&/p&&p&当前,我们所说的音频,都是数字音频。数字音频由采样频率、采样精度、声音通道数三个部分组成。&/p&&p&采样频率:既采样率,指记录声音时每秒的采样个数,它用赫兹(Hz)来表示。&/p&&p&采样精度:指记录声音的动态范围,它以位(Bit)为单位。&/p&&p&声音通道:既声道数(1-8个)。&/p&&img src=&/b72c75b0b8850fadfa5af59fb3078606_b.jpg& data-rawwidth=&583& data-rawheight=&2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3& data-original=&/b72c75b0b8850fadfa5af59fb3078606_r.jpg&&&br&&p&通俗点说,我们可以把声波看成是一条曲线,我们知道,曲线是由点组成的,采样率就是每秒长度(上图横轴)中点的个数。而采样精度就是动态范围(上图竖轴)中点的个数。这两个维度的定位越细,声音的真实还原度就越高,音质也就会更好,当然,音频文件也就会越大。上面那个同事遇到的客户所说的,就是SONY公司最新发布的音频格式Hi-Res Audio,主要是以192kHz / 24bit的音频文件,无损格式的大小当然就会在200多兆了。&/p&&p&采样率根据使用类型不同大概有以下几种(k既千位符号,1khz=1000hz):&/p&&p&8khz:***等使用,对于记录人声已经足够使用。&/p&&p&22.05khz:广播使用频率。&/p&&p&44.1khz:音频CD。&/p&&p&48khz:DVD、数字电视中使用。&/p&&p&96khz-192khz:DVD-Audio、蓝光高清等使用。&/p&&p&采样精度常用范围为8bit-32bit,而CD中一般都使用16bit。&/p&&p&说到这里,朋友们开始迷惑了,确定音质好坏的不是比特率啊,那为什么大家都说320kb的比128kb的音质好呢?&/p&&p&&b&【音频的压缩】&/b&&/p&&p&好吧,其实比特率这个东西应该说是另一个维度的东西,他是一种音频文件的压缩。&/p&&p&目前我们常用的音频格式,大部分都是基于音频CD(采样率44.1khz、采样精度16bit,2通道)的原始文件“W***”文件而来的。原始收录的声音数据保存在一个数组里面,这个数组就是PCM格式,而W***格式,则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编码格式,它的作用是将PCM格式的数据通过编码播放出来。&/p&&p&由于W***内的数据基本上完整的还原了PCM数据,而其他的无损、MP3、AAC等另外一些编码格式基本也都是基于W***文件再压缩而成。所以,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W***是原始音频格式,其他音频格式是压缩格式。&/p&&p&说到压缩,就离不开存储和传输,压缩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存储和传输,所以在说压缩之前,需要我们对计算机的基本单位有一些了解。&/p&&p&我们都知道,计算机是二进制数制,计算机存储的文件都是由0和1两个数字组成。所以,计算机的传输就以每一个数字为单位,每一个数字称为1“位(bit)”,比如说,一段音频,他的基础数据是“0,1,1,1,0,1,1,0”,而传输的时候,就是将这些数字一个个的传输过去。上面说的采样精度就是这个单位。&/p&&p&而计算机的存储单位是“字节(Byte)”,在计算机中,1个字节由8个位组成,也就是说8b(bit)=1B(Byte)。在计算机语言中,数据存储是以10进制表示,数据传输是以2进制表示,所以1KB=×8b。这也是造成我们看到的硬盘容量跟实际容量不符的部分原因。&/p&&p&返回来再说音频压缩,音频的比特率,实际上就是压缩比例。所以比特率实际上只定义文件的大小,但是由于在正常状态下,文件越大,其丢失的数据就越少,所以其音质也就相对更高一些。但比特率本身并不对文件的质量有直接影响,例如我们把128kb的文件作为源文件,即使转换成320kb的文件,其音质依然不会比128kb好。&/p&&p&那么比特率中的数字和字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首先看128k的全称“128kbps”,我们试着***一下:128是数字,k是千位符,b是单位,s是秒,ps其实就是 per second(每秒),可以简单理解为“/s”。这样来看,128kbps就是128kb/s。也就是每秒128kb。&/p&&p&【请注意,这里的b是小写的b,也就是位。知道了这个,我们就能算出来128kb的文件大概占用多少的存储空间:128×b/s÷8=16000B/s÷KB/s×60=937.5KB/分钟÷5MB/分钟。所以,128kb的音频文件,大概每分钟长度的大小都在0.92M或者937.5kb左右,也就是大家常说的128kb的mp3大小约1M的原因,大家可以在本地测试验证。】&/p&&p&&b&&u&感谢赵柏宇童鞋的指正,已经修改过来了,也在这里贴出来回答。谢谢&/u&&/b&&/p&&img src=&/65bacdfa7fa_b.jpg& data-rawwidth=&542& data-rawheight=&1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2& data-original=&/65bacdfa7fa_r.jpg&&&img src=&/b9b94a89e5ad42a32d15c_b.jpg& data-rawwidth=&545& data-rawheight=&1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5& data-original=&/b9b94a89e5ad42a32d15c_r.jpg&&&p&在说有损和无损之前,还有两个词跟大家解释一下,就是我们在压缩MP3的时候会看到CBR、VBR两种方式。而CBR就是Constants Bit Rate,恒定比特率;VBR就是Variable Bit Rate,动态比特率。理论上说,VBR的方式是根据音频源文件中声音的具体频率,自动修正一些比特率,以达到在同样比特率效果中,达到更小的文件。&/p&&p&我们再来说有损和无损。简单的来说,有损压缩就是通过删除一些已有数据中对人耳听觉影响较小的高频部分数据来达到压缩目的;无损压缩就是通过优化排列方式来达到压缩目的。由于这些压缩方式涉及到更深的技术知识,我们就不再多说,大概可以这样去看:有损压缩就像我们在一篇文章中删除一些不重要的助词,达到目的,解压缩后,已删除的内容无法恢复;而无损则是通过排版方式达到的,解压缩之后,还能获得完整的W***数据,就像是我们常用的winzip和WinRAR那样。&/p&&p&在无损格式中,目前比较常用的有APE(Monkey's audio)、FLAC(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两种。前者拥有更小的比特率,后者则更容易传播,其区别就是,FLAC可以在传播中断后,已传播的数据就可以直接使用。比如我们下载一首APE格式的音乐,必须等全部数据下载完成后,才能播放,而FLAC则不同,你只下载了1/3,就能先播放这1/3的内容。&/p&&p&看到这里,我想你已经想到了,W***文件也是一种编码格式,那他是不是也是有一定的比特率呢?没错,CD标准的W***文件的比特率是1411kb(44.1khz×16bit×2通道=1411.2kb)而无损压缩则根据源文件的内容不同,大概是900-1000左右。大家可以自己去计算一下他们的标准大小。&/p&&p&【市场上不同编码模式的区别】&/p&&p&我们经常看到有些说法,64kb的aac(苹果公司使用的音频格式)音质与128kb的MP3音质差不多,但只是MP3一半的大小。包括微软的wma大小也相对较小,但是为什么当前主流音频格式还是mp3呢?&/p&&p&关于这个问题,目前我还没有专门研究过,但综合网络上的一些情况,大概有以下几种吧:&/p&&p&1.
MP3是最早一种在互联网上流行的音频编码标准,人们的行为习惯以及全网支持解码使它更具优势。&/p&&p&2.
不同的编码方式在不同的码率优势不同,在192kb-224kb这个范围内,MP3格式的音质还是有绝对优势的。&/p&&p&3.
从Napster开始的MP3免费下载网站,到各大随身听播放器的支持,使得MP3被广泛传播,后续的AAC格式没有遇上如此大规模的传播机遇,从而导致十多年都没有主流化。&/p&&p&PS:AAC其实与MP3来源于同一个标准MPEG,AAC在诞生之初就是作为MP3的继任者出现的。&/p&&p&另外,来源于网友测试的结果可作为参考,如下:&/p&&p&OGG的优势范围:96K以上(OGG)&/p&&p&AAC的优势范围:AAC LC应高于(包含)256K AAC HE 48K-96K&/p&&p&Mp3的优势范围:192K(包含)以上&/p&&p&WMA的优势范围:128K(包含)以下&/p&&p&具体比较请参考网友原文:&a href=&///?target=http%3A///thread--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p3、WMA、AAC、OGG音质对比&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最后,一些评论中有很好的内容, 贴出来一起看看,呵呵。&/p&&p&&img src=&/f3494af6addb73daefc30f9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5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f3494af6addb73daefc30f9_r.jpg&&&img src=&/691dc36a280bc8a907f18596a4fcb602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2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691dc36a280bc8a907f18596a4fcb602_r.jpg&&&img src=&/ef80fea29a7b3b21df2bd6_b.jpg& data-rawwidth=&543& data-rawheight=&1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3& data-original=&/ef80fea29a7b3b21df2bd6_r.jpg&&&b&&u&在这里,也跟大家推荐这个题的另外一个回答,&a class=&internal& href=&/people/chen-wan-feng&&陈晚枫&/a&回答的很好,推荐,我已经赞了。感谢。&/u&&/b&&/p&&br&&p&&b&【Music Classroom】No.02 浅谈唱片类型
已发出,在话题:&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专辑,EP,单曲的区别是什么?&/a&中有展现,有兴趣可以去看看。&/b&&/p&
【Music Classroom】No.02 浅谈唱片类型 已发出,在话题:中有展现,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Music Classroom】No.01 浅谈媒体文件---Ianlie Dark 【前言】前段时间,一个同事遇到了一个很纠结的客户。说纠结是因为客户要求她提…
从普遍的测试频谱表明,&b&256K AAC比320K MP3更加优秀&/b&,而且文件体积更小。另外从无损格式转化出来的256K AAC跟iTunes正版的AAC频谱基本一致。&br&&br&以下补充关于AAC的介绍:&br&&br&AAC(Advanced Audio Coding),中文称为“高级音频编码”,出现于1997年,最初是基于MPEG-2的音频编码技术,目的是取代MP3格式。2000年,MPEG-4标准出台,AAC重新集成了其特性,加入了SBR技术和PS技术,为区别于传统的MPEG-2 AAC,故含有SBR或PS特性的AAC又称为MPEG-4 AAC。&br&&br&&b&作为一种高压缩比的音频压缩算法,远胜MP3&/b&;在音质方面,由于采用多声道,和使用低复杂性的描述方式,使其比几乎所有的传统编码方式在同规格的情况下更胜一筹。&b&一般来说,AAC可以在对比MP3文件缩小30%的前题下提供更好的音质。&/b&AAC是目前唯一一个,能够在所有的EBU试听测试项目的获得“优秀”的网络广播格式。&br&&br&&br&&b&AAC与MP3规格对比&/b&&br&&br&比特率:AAC - 最高超过400kbps / MP3 - 32~320kbps&br&采样率:AAC - 最高96kHz / MP3 - 最高48kHz&br&声道数:AAC - (5.1)六声道 / MP3 - 两声道&br&采样精度:AAC - 最高32bit / MP3 - 最高16bit&br&&br&&br&&b&AAC格式扩展名&/b&&br&&br&.AAC - 基于MPEG-2的音频编码技术,属于传统的AAC编码。&br&.MP4 - 基于MPEG-4的音频编码技术。&br&.M4A - 苹果(Apple)公司对纯音频MP4文件采用的扩展名,本质和音频MP4相同。(包含视频的MP4文件为&.M4V&)
从普遍的测试频谱表明,256K AAC比320K MP3更加优秀,而且文件体积更小。另外从无损格式转化出来的256K AAC跟iTunes正版的AAC频谱基本一致。 以下补充关于AAC的介绍: AAC(Advanced Audio Coding),中文称为“高级音频编码”,出现于1997年,最初是基于MP…
人耳就像任何的仪器一样,都有上限,不可能感知一切理论值上的变化。人耳在20kHz以上有感知是经过试验证明的,但是其实我们所谓的CD音频16bit 44.1kHz采样频率也是无法记录20k以上频率的,这个很简单,因为表达一个波形至少需要2个采样点才能造成相位差而每秒采样44100个点意味着最高只能表达22050Hz。说实话,我曾经用我的森海HD650做过测试,用无损声源转MP3做听辨(LAME编码,最好的免费MP3编码),在224的阶段我依然可以判断出来,再高就基本不行了。这东西就像在上学的时候做金耳朵听能形成的时候一般人可以判断0.5dB的响度变化,有些很敏感的可以判断0.3dB,但是0.000001????只要你还是人就不可能。&br&&br&针对人耳听觉上限我把故事贴上来。&br&故事是这样的,1977年,Groff Emmerick 和 George Martin 在 ABBEY ROAD 以及后来的 AIR STUIDO
一起录制甲壳虫乐队,Groff 声称他能够分辨出一台新调音台两条相同通道的不同。在和他一起听了几个小时后,Rupert
Neve(音频界泰斗级人物,最初的调音台模型设计者)才能够听出一些细微差别。当他们进行测量后发现,在所有的48个通道中,有3个由于焊接失误,在 54KHz 处有
3dB 提升,由于大多数人的听力上限低于 20kHz,这个由于工厂的疏忽导致的小小的增益一般不会受到重视。&br&&br&从那时起越来越多的事表明 20kHz
以上的频率范围也属于人类感知的一部分。但令人惊讶的是那些可以传递 100kHz
以上信号(同时低失真低噪声)的新型设备听起来更温暖更甜美也更饱满。&br&&br&1987年,在伦敦广播声音研究所 Rupert Neve
进行了一个实验,使用一个可以切换方波和正弦波的信号发生器,将输入信号从一个普通的功放送入一个普通的***音箱。频率设在3kHz,当切换成方波的时候
他们可以听到三次谐波即 9kHz
的声音(方波含有明显的奇次谐波)逐渐提高信号发生频率,年纪大的听众承认自己没法听到更高的三次谐波,但大家还能感受到正弦波和方波切换时的区别。当基 频达到
的时候,一些人依然能察觉到差别。&br&&br&这个实验后来在很多地方都进行过。结果惊人的一致,35%~45%的人可以察觉到基频达到15kHz时品质的区别。
人耳就像任何的仪器一样,都有上限,不可能感知一切理论值上的变化。人耳在20kHz以上有感知是经过试验证明的,但是其实我们所谓的CD音频16bit 44.1kHz采样频率也是无法记录20k以上频率的,这个很简单,因为表达一个波形至少需要2个采样点才能造成相位差而每…
“音质”就是声音的质量,可以简单理解成为对录制现场声音的还原,或者对作品精细程度的表达。&br&从声学的角度来讲,人耳可听辩的频率范围为20-20kHz,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听力的下降,这个范围会不断缩小。(网上一些只有青少年能听见的神奇的声音,就是选择了很高的频段如18k以上的声音,成年的老师就听不见)&br&那么大多数音箱、耳机的频响范围的设计都等于或小于这个频段(超出了也听不见,还增加成本)。但是!还有很多高端的音箱和耳机的频响范围是超过这个范围的,比如森海HD600***耳机的官方频响范围是12-29kHz,这是因为20Hz以下以及20kHz以上的声音虽然听不到,但是可以感受到。像很多低音音箱(包括电影院)带来的震撼感,一方面来源于你能听的见的低频,另一方面是你听不见,但是能感受到的地板的震动??&br&&br&除了频段,在数字音乐格式里,采样精度也是决定音质的重要参数。我们熟悉的CD的采样率(Sample Rate)和采样深度(Sample Depth)分别是44.1kHz/16bit,而DVD的声音标准就提高到了48kHz/24bit。这都会影响音质。&br&&br&&br&但决定“音质”的,除了源文件声音质量外,***环境、***设备、声音内容、用户个人特点等等都会对最终听感造成影响。即便是相当专业的录音师,320Kbps与Flac,W***,AIFF的差别他也很难在大街上用iphone连接apple自带的耳机分辨出来。对于户外随身听,或者在电脑上休闲听歌的用户,256Kbps应该就足够了。而CD/DVD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音质真的足够,那些SACD什么的,留给那些花几万块钱买条音频线的骨灰发烧友讨论吧。&br&&br&&br&任何物品/产品/商品,都要在质量和效率之间寻找平衡。一般的华语口水歌,我相信他们的制作设备和制作水准,甚至无法体现出M-Audio BX5和Dynaudio BM5A的差别??&br&&br&&br&&b&音乐的本质是音乐,声音只是音乐的载体。&/b&比起凤凰传奇DTS-ES 6.1,我宁愿用抽屉里落了十几年灰的walkman听那盘同样落了十几年灰的《Nevermind》&br&
“音质”就是声音的质量,可以简单理解成为对录制现场声音的还原,或者对作品精细程度的表达。 从声学的角度来讲,人耳可听辩的频率范围为20-20kHz,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听力的下降,这个范围会不断缩小。(网上一些只有青少年能听见的神奇的声音,就是…
音频行业从业人员,曾做过一篇40多页的分析报告。&br&1、&b&上结论吧,aac好&/b&。不扯那么多没用的。&br&2、&b&itunes用的是什么呢&/b&?问题没有给出,前面的回答也没给出,所以都是都是门外汉的回答而已。哥来说下吧,&b&是256k的aac lc&/b&。这个很重要,那都不知道itunes用的什么比较毛线啊。&br&3、&b&从客观参数上看&/b&,我们分析数据表明256k aac强于320k mp3。&br&4、&b&从用户调研&/b&,某段时间我们发起了和&b&几万用户参与&/b&的调研显示,aac好。相信国内没几家公司有这个意愿和实力去做,我们做了,我们也有结论了。&br&5、&b&别以为人耳朵听不清,长时间多用户听听就出来了&/b&。时间是最有力的证明。&br&6、&b&说aac好于cd音质的,真是天大的笑话。&/b&从来没听过压缩的比没压缩前的还好,咱别这么逗好不好?
音频行业从业人员,曾做过一篇40多页的分析报告。 1、上结论吧,aac好。不扯那么多没用的。 2、itunes用的是什么呢?问题没有给出,前面的回答也没给出,所以都是都是门外汉的回答而已。哥来说下吧,是256k的aac lc。这个很重要,那都不知道itunes用的什么…
说白了就是数字化时候抽样速率的区别,无损格式比MP3有更多的抽样点。但是能不能听出来就取决于人的耳朵了。就像电影一般来说每秒24帧,但是每秒插入更多帧也可以,只是人的眼睛能不能区别加入更多信息后的效果提升。&br&---------------------------------------------------------------------------------------------------------------------------------------------&br&上面这堆扯淡是不严谨导致的错误。下面稍微详细探讨一下:&br&无损格式和MP3格式都是数字音频的压缩技术,音频压缩的机理是利用人耳的听觉特性:人耳对信号幅度、频率和时间的分辨能力是有限的,压缩编码就是要将那些人耳可感知的信息传递出去,而舍去那些感知不到的信息,在可接受的信号质量下降前提下,取得较低的比特率。&br&&br&先是人耳的心理声学特性:&br&1)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基本在20Hz~20kHz范围之内(当然这个是一般情况,@阚欧礼提到了很好的听觉上限的例子),其灵敏度与频率有关,&b&人耳最敏感的频率在2~5kHz&/b&,也就是说,在这段频率范围内的声音听起来比较响。另外,人耳的灵敏度是随响度而变化的,声音越响,灵敏度响应越平坦。&br&2) 掩蔽效应&br&掩蔽即一种声音的存在会抑制人们听到另一个声音,&b&一个较响的音可能完全将较弱的音淹没掉,而频率低的声音容易掩蔽掉高频率的声音。&/b&&img src=&/99bd52afa31f_b.jpg& class=&content_image&&如上图所示,&i&f1&/i&处的掩蔽效应导致&i&f2&/i&和&i&f3&/i&处的声音信号响度低于实线时被掩蔽。&br&在实验中发现,掩蔽作用既和频率有关也和掩蔽信号的强度有关。也就是说,掩蔽信号频率不同,其掩蔽程度也是不同的,掩蔽信号的强度不同,其掩蔽作用也不同。掩蔽阈是指音调音在有掩蔽声存在时,刚刚被听到时的阈值。&br&3) 临界频带&br&临界频率是指,如果掩蔽信号覆盖一定的频率范围,它的带宽逐渐增大时,掩蔽效应并不随着带宽的增大而改变,直到带宽增加到超过某个值,掩蔽效应才不再保持不变,这个带宽就是临界频带。信号临界频带的概念表明&b&人的耳朵好似一组多通道的实时分析器,各分析器具有不同的灵敏度和带宽&/b&。临界频带也代表掩蔽者的最小分辨率。&br&4)时域掩蔽效应&br&以上所描述的掩蔽效应均为同时掩蔽,即掩蔽声与被掩蔽声在时间上同时出现时发生的掩蔽效应。当两者不同时出现但发声在时间上很接近时,也会发生掩蔽效应,因此时域掩蔽效应可以分为以下情况:&br&(1)前掩蔽(Pre--masking)一个信号被在此之后发生的另一个信号所掩蔽,称为前掩蔽。也就是说,一个声音影响了在时间上先于它的声音的听觉能力。&br&(2)后掩蔽(Post--masking)在一个信号开始之前结束的另一个信号也可以掩蔽这个信号,这称为后掩蔽。也就是说一个声音虽然已经结束了,但它对另一声音的听觉能力仍然存在影响。&br&(3)同时掩蔽(Simultaneous--masking)在一定时间内,由一个声音对另一个声音同时发生了掩蔽效应。总之,较强的音调音不论是发生在较弱的音调音之前还是之后,都将掩蔽掉较弱的音调音。&br&&br&声掩蔽现象可以用来压缩数字音频码率:一是可以将会被掩蔽的信号分量在传输之前就去除,因为这部分信号即使传输了也不会被听见;二是可以不理会可能被掩蔽的量化噪声。&br&&br&无损压缩:&br&使用一定的压缩算法(Huffman、LZW等),保证压缩后的数据进行重构(或者叫做还原、解压缩)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完全相同。但是压缩比并不很高,一般来说是在3:1。&br&&br&MP3格式:&br&采用多子带频域编码,使用一组带通滤波器(BPF)把 输入音频信号的频带分成32个连续的频段,每个频段称为&b&子带&/b&,&b&对听觉感知比较重要的子带信号,编码器分配较多的位数进行表示&/b&,在这些频率范围里噪声就比较低;对于其他的子带,由于对听觉感知的重要性比较低,允许比较高的噪声,编码器就可以分配比较少的位数来表示对每个子带中的音频信号单独编码,在信道上代码复合传送在接收端将每个子带的代码单独译码,然后把它们组合起来,还原成原来的音频信号 。&img src=&/fdedfb481e923e790aa3d7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fdedfb481e923e790aa3d7_r.jpg&&&br&&img src=&/7eccbfb238e11f_b.jpg& data-rawwidth=&323& data-rawheight=&72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3&&&br&上面两个示意图表明,MP3的压缩形式是先进行子带滤波,再进行子带编码。子带编码对于不同的子频带,采用的编码方式不同,整体来看,压缩比可以达到12:1 。&br&&br&所以从总体上来看,通过无损编码的音乐可以完整地重建原来的数字音频,但是MP3的编码方式会导致失真,不过这个失真是在正常人都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在我这样的人听来,完全是木有区别啊~&br&?(???)?
说白了就是数字化时候抽样速率的区别,无损格式比MP3有更多的抽样点。但是能不能听出来就取决于人的耳朵了。就像电影一般来说每秒24帧,但是每秒插入更多帧也可以,只是人的眼睛能不能区别加入更多信息后的效果提升。 ------------------------------------…
在评价USB传输之前,我先明确两个概念。&br&&br&首先还是数字hifi系统的组成:&br&转盘(数字信号读取与输出)+解码(数字转模拟)+放大(放大模拟信号)+换能器(耳机或音箱),题主说到的USB传输是在转盘这个环节中,作为数字界面的一种传输接口存在。&br&&br&第二,影响音频系统数字部分的因素。&br&一般来说影响数字部分有两个因素,数据与时钟。数据部分只要保证少误码即可;时钟部分则要复杂些,通常有两个要素,一个是时钟抖动(也就是常说的jitter),另一个是时钟同步。&br&&br&=========================================&br&&br&近几年的数字音频飞速发展使得hifi系统的转盘部分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光学转盘逐渐被淘汰,数字转盘/网播/数字界面等飞速兴起。但就目前来说,&b&成熟的光学转盘技术仍然是标杆级的存在&i&。&/i&&/b&为什么?这就要从上面说到的“影响音频系统数字部分的因素”说起。&br&&br&首先第一,&b&光学转盘的时基抖动取决于转盘的机械结构&/b&。设计良好的机械转盘会从数据读取这一步开始就减少抖动,为此各个著名音频器材厂家绞尽脑汁,设计了很多经典的转盘结构。比如索尼的光头固定读取系统,飞利浦的摇臂转盘,先锋的倒置转盘,TEAC的VRDS无共振读取系统,等等。成熟严谨的机械结构设计,使得jitter在读取阶段就得到了有效控制。而数字界面的读取阶段收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系统、内存控制等等,使得时钟抖动在读取阶段就不可避免。&br&&br&第二,&b&传统CD机的解码和转盘部分是一体设计的,由统一的时钟控制整套系统的工作,也就是转盘和解码部分工作是高度同步的&/b&。而数字界面的设计使音源不得不分成几个部分,PC+界面+解码,每个部分独立工作使得时钟不同步会产生大量的谐波失真。&br&&br&现在数字界面技术发展飞快,基本上一年一换代,异步采样技术的诞生也大大缩小了数字界面与光学转盘的差距。通常来说有了异步采样技术,之前的系统和USB传输部分就对信号影响不大了。但是,就我自己的使用感受来说,&b&异步采样技术还是有很大水分&/b&,不能完全消除前端的影响。就拿现在发烧圈子很火的一条USB线材举例:Wireworld Platinum Starlight,这是一条价格达到2k高价的USB线,但它在公认现在最好的异步USB界面之一AudioPhilleo2+PurePower组合上也能有明显提升,也就是说异步采样技术也没有完全消除USB传输的一些问题。&br&&br&==========================================&br&&br&&b&&i&&u&所以,USB音频技术目前来说还是有很多弊端。通常在同价位系统下,PC系统都没有传统CD系统来得听感好。素质级别相当的听音系统,明显PC前端的造价更高更折腾,需要考虑的环节更多。&br&&/u&&/i&&/b&&br&高级PC系统的音源部分搭建通常会考虑以下部件:&br&1.操作系统&br&常用的操作系统一般是Linux或者Mac,如果一定要用Windows的话记得精简系统进程。&br&2.播放器&br&Linux没自己玩过就不知道了,Mac通常是Amarra或者Pure Music,Windows的话一般还是选择Foobar2000的,当然还有一些像Jplay什么的。&br&3.数字界面&br&数字界面其实不止有USB口的,还有火线和PCI的,像Weiss家的顶级数字界面全是火线的。输出接口也要考虑,通常输出接口有同轴(RCA/BNC)、AES、I2S、光纤(Toslink),常用的是同轴(RCA),但稍微高级的就会采用AES或者I2S,光纤一般不用。&br&4.解码器&br&解码器不光光是PC系统要考虑,分体CD系统也要考虑,通常输入端就是刚才数字界面提到的几个输出端,低端解码通常都没有AES和I2S,所以要搭配好。解码与转盘之间I2S传输是首选,因为I2S信号会同时传输时钟信号,做到转盘与解码的工作同步。&br&5.时钟(可选)&br&高级的数字界面和解码会带有时钟输入接口,可以购买外置时钟。外置时钟可以带来更小的时基抖动,同时解码和数字界面(转盘)采用同一外置时钟的信号的话还能做到时钟同步。&br&&br&当然还要考虑器材间的线材,数字信号线材争论很大,但是就实际操作来看,优质的数字线材给系统带来的改变是正面的,所以这个环节也不能忽视。
在评价USB传输之前,我先明确两个概念。 首先还是数字hifi系统的组成: 转盘(数字信号读取与输出)+解码(数字转模拟)+放大(放大模拟信号)+换能器(耳机或音箱),题主说到的USB传输是在转盘这个环节中,作为数字界面的一种传输接口存在。 第二,影…
据我所知。没有公司提供正版无损下载。我把大的音乐网站都说说。&br&&br&1:Sina Music&br&我来自新浪音乐,我们的音乐全都是正版的,线上只提供128kps试听,不过某一天我们也有提供无损的可能,为了这事儿,你们就期盼新浪股价涨价吧。&br&&br&2:Google/Top100&br&巨鲸音乐网,线上提供正版128试听,192kps下载。实话实说,除了我们的后台,我最爱来这里下载东西。音乐质量十分好,下载速度十分快。就因为这件事儿,我也特别感谢姚明老师。&br&&br&3:XIAMI&br&全部盗版。据我所知,虾米并未购买过任何公司的版权,所有的试听和下载都是在黑着做的,能坚持这么长时间挺牛逼的。我听说一有人骂虾米盗版虾米就有人过来骂街。我认为完全没必要,当了婊子就不要立牌坊,我也用虾米。歌儿挺多,挺全。当年李志就因为这事儿和虾米吵过一架,因为虾米把李志的歌儿放在线上,虾米付费下载。线上提供192试听(我记得好像是),没有无损。&br&&br&4:Songtaste&br&Songtaste一般来说都是用户上传的东西,版权有没有我不太知道,据说正在解决版权中,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80%的东西应该是没有版权的。没有无损。&br&&br&5:1ting&br&没有版权,提供在线试听。试听格式我还真不太知道,但是肯定不是无损。我也很喜欢用,歌儿全嘛。小娱,谢谢你做了这么牛逼的网站。&br&&br&6:百度&br&和音著协的合作这件事儿,我已经在&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1962&/span&&span class=&invisible&&4854&/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里面回答过了。如果这还叫有版权的话。无损这事儿,你们自己搜去呗。&br&&br&7:QQ&br&我特想知道,QQ音乐里面好多版权来源为空的,您是来自哪儿呢?火星授权?有没有损,我读没用过。&br&&br&8:Douban&br&很多人习惯使用豆瓣听歌,豆瓣音乐人上传的歌曲都是有版权的。但是至于电台里播放的那些。。。。。恶,我不确定。另外音乐人上传歌曲码率必须在128kps以上,每首歌要在30M一下,从这个角度来说,无损稍微有点儿不现实。&br&------------------------------------&br&&br&事儿都说完了,这儿好像有好多这圈儿的同行。并不是表达Sina,Google我们这些付了费做音乐的人有多牛逼。只是觉得,我们都是在做各自的事儿,所以在做事儿这件事儿上,我么什么好评论的。&br&&br&但是,如果做盗版的网站把消费去听音乐人的钱,揣在了你的口袋里,你毁的是你的良心,也是这个行业。&br&&br&您要是想要无损,还是Verycd吧。
据我所知。没有公司提供正版无损下载。我把大的音乐网站都说说。 1:Sina Music 我来自新浪音乐,我们的音乐全都是正版的,线上只提供128kps试听,不过某一天我们也有提供无损的可能,为了这事儿,你们就期盼新浪股价涨价吧。 2:Google/Top100 巨鲸音乐网…
&p&DTS音乐有没有必要,在于你究竟是享受「音」的乐趣,还是「乐」的乐趣。&/p&&br&&br&&p&注:为符合大家平时的认知习惯,以下所说的无损音乐,指的是APE、FLAC等常见格式。&br&&/p&&p&----------------------------------------我是神奇的分割线--------------------------------------&br&&/p&&br&&br&&p&如果是为了追求「音」的极致,那么,DTS音乐很重要。除此之外,你要考虑的东西还有很多,从房屋规划到装修,从音响选择到摆放,无一不需要花大力气,更枉论那些发烧友津津乐道的线材和电源了。 哪一样做得不好,DTS CD都不可能发挥出它的威力来。&/p&&br&&p&而当你把一切都准备好时,静静地放入一张DTS CD,那种等待音响带给你无与伦比声音享受的感觉,就像软玉温香在怀,只欠一杯美酒,这样的场景光是靠想的都能让人高潮。&/p&&br&&p&可以说,如果单就「音」而言,没有哪一种无损音乐能拥有比DTS更好的体验,哪怕再好的无损,也只不过保证了声音的「质感」,&b&但是&/b&&b&DTS&/b&&b&可以给你的,除了「质感」之外,还有更重要的「空间感」&/b&。&/p&&br&&p&&b&先说质感。&/b&&/p&&br&&p&按照传统的比较方法,「比特率」和「采样频率」无疑是判断声音质感的重要参数。高压缩的音乐码率低,声音质感自然差,听惯无损的人会觉得其低频含糊不清,高频刺耳不堪。一般的无损音乐从PCM编码的CD中提取,相对高压缩格式保留了更完整的声音信息(PCM,16-bit,44.1KHz)。&/p&&br&&p&如果把CD比起MP3的音质提升比作汽车之于摩托的话,那么DTS比起CD来可谓飞机之于汽车。&br&&/p&&br&&p&你能想象每一种乐器的声音都通透纯净的感觉吗?&b&我说的不仅仅是清晰可辨,而是纯净。&/b&&/p&&br&&p&无损音源+(耳放)+不错的耳机,就可以让你听出音乐里有二胡、有古筝、有笛子……还能分辨出这些声音在什么位置。可是当这些乐器一同响起时,码率再高的无损,都难免会有相互干扰的情况存在。&/p&&br&&p&而DTS把声音中的相互干扰减少到了极低的程度,女声就是女声,乐器就是乐器,哪怕低频依然压得你喘不过气来,高频还是那干净通透的高频,让我甚至忍不住想用「抽丝剥茧」这样不搭调的词语来形容音乐。&/p&&br&&p&举个简单的例子,试想一下,PCM就像是一辆公交车,大家吵哄哄地上车(编码),到达目的地之后男左女右地跑出来(左右声道);DTS则是一艘轮渡,大家各自开着自己的车上去(子带编码),到达对岸再开着自己的车各奔东西(6.1声道),哪种方式更干净?(实际原理有差别,只是举例以表达这样一个意思)&/p&&br&&p&所以从理论上说,DTS即便在同等码率下,音质相较于PCM也会稍有提升,只是人耳不一定能够辨别。&br&&/p&&br&&p&&b&再谈谈空间感。&/b&&br&&/p&&br&&p&首先必须声明的是,人们对「怎样评判声音重现的音质好坏?」这个话题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歇过。一般追求的无非是两种极端,「置身听众位」和「置身乐队位」。前者是为了追求听音乐时能重现置身于音乐厅「皇帝位」的临场感,而后者则是一种全新的欣赏角度,听众仿佛化身为乐队指挥,从头到脚三百六十度被音乐所包围。&/p&&br&&p&DTS独特的空间感,&b&其实是将「置身乐队位」的感觉发挥到了极致&/b&。&/p&&br&&p&在5.1或者6.1音响的支持下,你可以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乐曲的每一点变化,相信我,你会为之迷醉的。传统的CD完全!完全!完全不能比好嘛!!!&/p&&br&&br&&p&--------------------------------奇奇怪怪的分割线-----------------------------------&/p&&br&&p&可如果是为了「乐」的乐趣的话,DTS就成了一块鸡肋。&/p&&br&&p&我不是说它不好吃,恰恰相反,它太好吃了,以至于吃了之后,「三月不知肉味」。可是,它太难吃到了。严苛的录制和制作要求,决定了它当下还不可能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音乐格式。想象一下刚拿到自己的第一副Hifi耳机时满世界找自己喜欢的无损音乐时候的感觉吧,再也接受不了粗糙的MP3,可面对稀缺的资源,却不得不妥协。&/p&&br&&p&「嘴上说着没关系,身体却已经诚实地饥渴起来了」。&/p&&br&&p&不知道多少人,在盼望着自己喜欢的专辑可以发行DTS版本,甚至像「DIVERTIMENTI」一样,发行一张50GB的蓝光CD,用27648kbps的码率,震颤身体的每一个细胞。&/p&&br&&p&过去我不喜欢古典,直到听了第一张DTS ES 6.1的贝多芬,才一发不可收拾,收了十多张古典DTS,而这在过去的我看来简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p&&br&&p&&b&细细想来,可谓「音」至极致,便已成「乐」。&/b&&/p&&br&&p&但这样只会更加激起我对听到深爱的音乐的追求,至今我都在想,如果在有生之年让我听到「Human Legacy」或者「Electric Romeo」的DTS版本,我会不会感动得哭出来。这种渴望就像许多烧友所描述的「中毒」一样,焦灼不能自持。&/p&&br&&p&可是「声音重现」并不是只有音质,&b&最开始,它是为了让我们听到那些原本听不到的声音。&/b&&/p&&br&&p&那些我们一辈子也不可能听到的音乐、流逝在时间长河里的浅吟低唱,或者纯粹被人类创造出来的电子音符,能穿越山川河流、浩瀚时空被我们所遇见,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幸运了。其他的追求,不过是埋藏心中的一点小小奢望罢了。&/p&&br&&p&「落」的音乐是最普通的MP3,可在我眼中,它比所有的DTS都要来得更珍贵。正如网站上所写的那样:&/p&&br&&blockquote&&p&音乐是一种态度&br&不论是作者还是聆听者&br&它流经心灵&br&纵然期待影响现实的力量是种奢望&br&如果刚巧有些声音&br&会叫你记得一段往事&br&伤痛或是甜蜜&br&那记忆便有了厚厚的壳&br&恒久的 温暖有如初生&br&&/p&&/blockquote&&br&&br&&br&&br&&br&&p&当然,如果「落」出了DTS合辑,倾家荡产也要搞一张啊啊啊啊啊!!!&/p&&p&以上。&/p&
DTS音乐有没有必要,在于你究竟是享受「音」的乐趣,还是「乐」的乐趣。 注:为符合大家平时的认知习惯,以下所说的无损音乐,指的是APE、FLAC等常见格式。 ----------------------------------------我是神奇的分割线------------------------------------…
我来认真解释下吧。&br&1、&b&母盘&/b&可以看作CD刻录的“模子”,制作CD的时候要先用玻璃制作一张母盘,然后根据这张母盘刻录出之后的CD。母盘和CD的质量是一样的。录音过程中,的确会有高于CD音质的时候,但是一般在混音时就转成标准的CD音质了。&br&2、&b&刻录&/b&是指制作CD的过程。&br&3、&b&CD&/b&的音质一般是采样率=44.1kHZ,量化精度=16bit,2声道。44.1kHZ的意思是每秒对声波采样44.1×1000次。我们知道人耳能听到的声波振动上限一般是每秒20×1000次,但是如果采样次数不达到20×1000的两倍,有些信号会被错误采样,这叫做混叠。如下图。&br&&img src=&/ebe4c2b7fbc589c566c7d2a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ebe4c2b7fbc589c566c7d2a_r.jpg&&此图中,每个方块是一次采样,红色的信号被错认为成蓝色的信号了。&br&继续说量化精度。量化精度=16bit的意思是,每次采样有2^16=65536个选择,这就相当于一把尺子,有65536个刻度,每次采样的时候在其中选一个。如果是24bit的精度,那就有2^24=种选择,精度大幅度提升。如下图。&br&&img src=&/0f0d3b1be75874d80deccc_b.jpg& data-rawwidth=&334& data-rawheight=&20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4&&&br&你看,在竖轴上每次可选择的数量多了,信号也更加还原。&br&&br&4、&b&无损音质&/b&是“&b&无损压缩音质&/b&”的简称。举个例子,我们拿到的“CD”音质,每秒的大小是 44.1k×16×2=1411kb/s,如果你经常听无损音乐,这个数字你应该很熟悉。但是这样的文件太大了,我们希望能够在不损失任何数据的情况下进行压缩,这样的压缩就叫&b&无损压缩&/b&。这样也就解答了你最后一个问题,&b&flac&/b&是音频无损压缩的一种编码方式,类似的还有ALAC,APE,TTA,Wavpack等等。&br&&br&既然有人提到了蓝光,那再插两句题外话。&br&一般录音室制作音乐的时候都是奔着CD去的,为了制作方便,采样率一般是44.1kHZ或者88.2kHZ,量化精度一般是24bit,这是因为混音的时候可能加很多软效,需要更高的量化精度。&br&蓝光碟的采样率和量化精度可以达到192kHZ,24bit,5.1声道,但这实在是太烧了,你一般买到的蓝光碟都用的Dolby Digital制式,也就是48kHZ,24bit,5.1声道,这是因为电影的音频制作一般是在192kHZ,24bit进行的。一般认为,192kHZ转48kHZ损失较小。&br&如果你只是听歌,&b&蓝光和CD相比毫无优势&/b&。原本就在44.1kHZ录制的声音,转成48kHZ,音质没有任何提升。另外,&b&直接听&/b&超过96kHZ的音频也毫无意义,乐器无法发出这么高频率的声音(泛音另算),麦克风无法采集这么高频的声音,你的设备无法回放这么高频的声音,你也无法听见这么高频的声音。但是对于信号处理和混音来说,还是有意义的。&br&&br&&br&以上。
我来认真解释下吧。 1、母盘可以看作CD刻录的“模子”,制作CD的时候要先用玻璃制作一张母盘,然后根据这张母盘刻录出之后的CD。母盘和CD的质量是一样的。录音过程中,的确会有高于CD音质的时候,但是一般在混音时就转成标准的CD音质了。 2、刻录是指制作CD…
谢邀&br&以一首 5 分钟的无损计算,采样率 44.1KHz,位深 16bit,双声道:44.1**60/(8*1024^2)≈50MB 你问我为什么这么大,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只能告诉你,算出来就是这么大。&br&&br&下面解释一下这些数字的含义:&br&&br&要把声音记录成数字格式就涉及到模数转换的问题,其中采样率和量化值(位深)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数值,前者描述的是每秒采样的次数,后者描述的是每个采样点用多少 bit 来描述。常见的采样率有 44.1KHz、48KHz、96KHz 和 192KHz;位深有 16bit、24bit 和 32bit。这里以 44.1KHz 和 16bit 计算。&br&&br&首先,每秒采样的次数×每次采样的比特数=每秒的比特数:&br&&img src=&///equation?tex=44.1Khz%5Ctimes+16bit%3D44100%5Ctimes+16%3D705%2C600bit%2Fs& alt=&44.1Khz\times 16bit=44100\times 16=705,600bit/s& eeimg=&1&&&br&&br&然后,按五分钟的时长计算,单声道的比特数为:&br&&img src=&///equation?tex=705%2C600bit%2Fs%5Ctimes+300s%3D211%2C680%2C000bit& alt=&705,600bit/s\times 300s=211,680,000bit& eeimg=&1&&&br&&br&双声道翻倍:&br&&img src=&///equation?tex=211%2C680%2C000bit%5Ctimes+2%3D423%2C360%2C000bit& alt=&211,680,000bit\times 2=423,360,000bit& eeimg=&1&&&br&&br&换算成字节数:&br&&img src=&///equation?tex=423%2C360%2C000bit%5Cdiv+8%3D52%2C920%2C000Byte& alt=&423,360,000bit\div 8=52,920,000Byte& eeimg=&1&&&br&&br&最后换算成 MB:&br&&img src=&///equation?tex=52%2C920%2C000Byte%5Cdiv+1024%5Cdiv+.5MB& alt=&52,920,000Byte\div 1024\div MB& eeimg=&1&&
谢邀 以一首 5 分钟的无损计算,采样率 44.1KHz,位深 16bit,双声道:44.1**60/(8*1024^2)≈50MB 你问我为什么这么大,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只能告诉你,算出来就是这么大。 下面解释一下这些数字的含义: 要把声音记录成数字格式就涉及到模数…
我不建议依靠鉴别软件分析(这里指那些不显示频谱情况直接告诉你真假结果的软件)。原因如下:&br&所谓的鉴别软件的原理应该是检测音频的高频信息是否有缺失,如果缺失很严重,就代表该音频可能是假的无损。但并不是100%如此:有很多原版的CD转出来的无损,就已经有高频损失的现象,究其原因,只能说唱片制作过程中造成疏忽了----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从热门专辑到小众唱片,或者一张专辑全部曲目都有问题,或者一张专辑部分曲目有问题,都时不时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所以,那些鉴别软件的结果也就不一定是靠谱的了。&br&&br&话说回来,我还是鼓励大家去自己把无损文件导入Adobe Audtion去自己查看频谱。高频信息数据保留较好的是怎样的频谱,保留不好的是怎样的频谱,看多了自己心中就会有数了,也算是一种经验吧。&br&&br&不过正如第一段所解释的,仅仅看频谱是不够的。频谱只反映一部分信息,并不全面。对于一个无损文件来讲,最好还是要关注一下文件的附属信息----比如EAC的抓轨log,比如同无损文件一起下载到的专辑内页图片,比如无损文件的来源可不可靠(取决于自己的主观判断)。这些信息综合在一起,应该会八九不离十地判断出你得到的文件是真是假了。----有点侦探做调查的感觉,但事实确实如此哈。&br&&br&Q:如果碰到一张无损专辑,里面的曲目如第一段所说,频谱的高频信息很稀少,与MP3频谱差不多,但来源似乎很可靠,EAC的抓轨Log里也看不出什么破绽,这时怎样判断是假无损还是唱片制作时出现问题?&br&A:相信你自己的直觉。根据你对该专辑制作公司的了解,根据你对你下载无损的途径的可靠程度的了解。如果还是不能做出判断,从多种途径获得资源,比如欧美专辑的无损如果出现这种问题,你可以去iTunes试试AAC版本,如果AAC版本的频谱与你得到的无损频谱差距不大,那大概就可以判断出是专辑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假无损)。原因:iTunes是不可能用假无损作音源来压制正版贩售的AAC音频的。&br&&br&Q:听这么一说感觉好复杂。&br&A:其实,假无损的现象近几年减少了很多。可能是因为很多无损论坛的管理力度都有提升,很多人都强迫症地要求『整轨』,要求『Log』,要求『扫描内页图』。这种强迫症在某种程度上让假无损没有可乘之机,也无法广泛传播。所以,如果是整轨、有Log、有扫描图的无损压缩包,大部分情况应该都没问题。&br&&br&Q:有没有又可靠又简单的辨别真假无损的方法?&br&A:有的。自己去买正版CD,然后自己用EAC等抓轨软件抓无损,最后拿自己的无损版本对照网络上的无损版本,如果音质相同,说明网络上的无损版本是真的,如果不同,说明是假的。----唉。&br&&br&最后,严正声明,本回答只是交流分享经验。本回答没有向大家推荐无损论坛、盗版下载、损害音乐人利益的意图。如果任何人觉得不妥,欢迎向我提出,我会做修改的:)
我不建议依靠鉴别软件分析(这里指那些不显示频谱情况直接告诉你真假结果的软件)。原因如下: 所谓的鉴别软件的原理应该是检测音频的高频信息是否有缺失,如果缺失很严重,就代表该音频可能是假的无损。但并不是100%如此:有很多原版的CD转出来的无损,就…
《0-12-18H 低频 音量较小》&a href=&///?target=http%3A///playlist/Fuserid%3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laylist/&/span&&span class=&invisible&&5748207?userid=&/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18-24H中低频 音量偏低》&a href=&///?target=http%3A///playlist/Fuserid%3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laylist/&/span&&span class=&invisible&&5748207?userid=&/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br&《24-32H中高频 音量偏低接近渡口》&a href=&///?target=http%3A///playlist/Fuserid%3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laylist/&/span&&span class=&invisible&&5748207?userid=&/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br&《32-40H音量稍大》&a href=&///?target=http%3A///playlist/Fuserid%3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laylist/&/span&&span class=&invisible&&5748207?userid=&/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br&&br&&br&来自第一评论的推荐!谢听
《0-12-18H 低频 音量较小》 《18-24H中低频 音量偏低》 《24-32H中高频 音量偏低接近渡口》 《32-40H音量稍大》 来自第一评论的推荐!谢听
看题主的需要。 如果是纯种学生党,常常外出的,需要随身带的,建议iPod。&br&&br& 如果是准备往发烧方向走的,建议HiFi。&br&&br& 如果你前端买了HiFi,那么耳机/外放就必须要跟上。同理,如果你买的全是W***/Flac/aiff格式的音乐,你装在iPod里用一副Earpods听,也显得不伦不类的。&br&&br& 是的,无损和有损的差别就是那么大。但是同样一首歌,320kbps的Apple Lossless和1400+kbps的W***给你的感动不会差太多。 &br&&br&听无损的意义在于听到更多的音乐细节,而不是为了听无损而听无损。 当然我承认,更多的音乐细节也许会带来更多的触动,但是歌曲的歌词,旋律,和弦编配,和声走向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当你用HiFi听一首歌感动到哭,几年后,你记得的也只会是那段动人的歌词和惊艳的旋律以及那段Chord Progression,而不会是歌手换气的声音。&br&&br&如果你有大把的时间坐在沙发上,卧在床上,戴着头戴,闭着眼,像看《沙乡年鉴》那样细细品味一章玛祖卡的话,HiFi该是你的选择。&br&&br&如果你想让音乐充满你生活的每一个罅隙,在散步的时候有一首轻快的Folk,在刷作业的时候有一段振奋人心的交响的话,买iPod吧。&br&&br&&br&&br&&br&&br&03.19,来更新点吧&br&&br&突然想起五六年以前,苹果还没有发布EarPods的时候,我迷上了古典,但是没用过好的耳机和前端,所以对这方面也不甚在意,每天戴着iPhone 4原配的线控耳机,听着QQ音乐里下载下来的128kbps的音乐。直到有一天朋友到我这儿来装X,唠嗑唠了一会儿后,他从一个加厚海绵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副耳机(当时不懂而且时隔太久已经不记得是什么型号了,现在回想起来挺像森海塞尔的大馒头),又从浅灰色的布袋里掏出一只前端,问我爱听什么,我说巴赫吧。他就把耳机接上,给我戴好,音乐响起的那一瞬间,眼角就有泪要涌出来了。那首是马友友演奏的《Unaccompanied Cello Suit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 Prélude》,闭上眼睛,好像马友友就坐在我面前,不,更近一些,仿佛琴弓和琴弦就在我鼻子下面,嘴唇的上方,我感觉到好像连我的牙齿都和琴声产生了共振,音乐在整个颅腔里共鸣,脑海里似乎有大海的呢喃,有浪花的响声,还有海鸥扑腾翅膀的声音。真的,那声音真TM甘醇,清晰。一曲听罢,竟无语凝噎,真的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后来他又给我放了几首卡拉扬指挥的老贝和舒伯特的交响,我清清楚楚的听出了Violin在哪儿,Xylophone在哪儿;还有李斯特-帕格尼尼大练习曲《钟》,那颗粒感……天呐……音乐突然变成清清楚楚的了,再也不是以前那样,混混沌沌乱糟糟的了。听完真哭了,因为人生中第一次从感官的层面(而非理论的,比如和声、旋律)真正听到了音乐。&br&&br&不过啊不过,这也是太大的反差带来的感动啊。现在稍微有一点品味的人有谁会搞不到至少320kbps采样率的资源呢?买个iPhone送的EarPods虽然三位太均衡,但好歹解析度比它前辈好了几十倍了啊。再者说,现在又有多少人会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音乐里的所有细节而不被歌词分散了注意力呢?要买或者买了Hi-Fi设备的人,都应该扪心自问一下,到底自己配不配得上它,或者自己将来配不配得上它。如果纯粹只是为了装X,那就实在太任性啦!还是那句话啊,如果只是要让音乐充实你的生活,iPod Nano/Shuffle/Classic(虽然停产了……嘤……)就是不二选择啊!乔帮主当年的目的也就是这个呀!&br&&br&从三月十九号更到三月二十号……唉……
看题主的需要。 如果是纯种学生党,常常外出的,需要随身带的,建议iPod。 如果是准备往发烧方向走的,建议HiFi。 如果你前端买了HiFi,那么耳机/外放就必须要跟上。同理,如果你买的全是W***/Flac/aiff格式的音乐,你装在iPod里用一副Earpods听,也显得不伦…
感谢 @goss-beta 邀请。我因为在听音乐方面的个人化的偏执,已经遭受过足够多的指责和拍砖,心灵备受摧残。但即便如此也想再次申明自己的观点。
&br&&br& 音质是个什么概念,我想人人都清楚。声音的质量嘛。 何为好何为不好,也没什么可说。我觉得一个人不应该被别人告知何为好音质何为烂音质。
&br&&br& 我不太关注此问题中提及的这种音质。为避免被指装逼,我想罗嗦一下稍作解释:每当看到音质纠结者在那儿纠结,我就感到无比悲哀(无意冒犯。主要是为我自己感到悲哀)。再高清的无损也比不上粗砺且时有失误的现场(当然,还是想去听尽可能好的现场)。录音设备发明之前,人们只有现场可听,那时的听众们可以对作品本身以及音乐家们的演奏品头论足,可以八卦的东西很多,而且距离音乐本身是很近的。如今人们离音乐越来越远,只得纠结从一个塑料/木头盒子里传出的声音的好坏,这实在让人觉得无奈。
&br&&br& 音乐作品是作曲家对他的世界的映像,乐手们的演奏是对于作品的映像,现场听众接受到的已经是映像的映像,耳机/音箱中传出的更加只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了。----我并不是说它不好,只是说,作为关注音乐的人,是不是应该时时试着接近音乐,而非纠结于映像的映像的映像呢?
&br&&br& 说的再简单些,就好比一个人戴着眼镜,透过望远镜再透过照相机镜头看电视,这个人一个劲的琢磨如何提升眼镜的透光度,如何配更贵更漂亮的眼镜,等等。把那些统统去掉直接看电视不好吗亲。
&br&&br& 我深知自己精力有限,无法在很多方面做到显得专业,因此我从听音乐来说是希望能够把精力花在如何跳过中间环节去直接听新鲜出炉的音乐,而非研究如何使经过辗转传递的音乐听起来更像新鲜出炉的音乐。
&br&&br& 这是非常个人化的***,如果遭到拍砖我也只好表示毫无怨言=_=
感谢 @goss-beta 邀请。我因为在听音乐方面的个人化的偏执,已经遭受过足够多的指责和拍砖,心灵备受摧残。但即便如此也想再次申明自己的观点。 音质是个什么概念,我想人人都清楚。声音的质量嘛。 何为好何为不好,也没什么可说。我觉得一个人不应该被别人…
感谢邀请。&br&随身的前端来看,大抵有这么几类。&br&1.录音笔。首当其冲的必然是sony的 D50 透骨的解析度和足够的推力(四节五号电池)一般的耳塞可以推的服服帖帖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搭配森海塞尔的IE8 堪称风云组合,据说这搭配打遍天下无敌手,楼主不妨试试。支持无损格式wav,其他比如ape,flac均不支持。但是以上格式可以方便转换。容量取决于记忆棒的容量。这个也就不是问题了。 缺点:1).续航不够。你要是随身带个几节五号电池倒也凑合。2).比较笨重。砖头一样的D50 拿出来会让大部分人侧目并胆寒。专业的外形和精致的做工,任何人都不敢小看他。当然也就不敢小看楼主。哈哈哈。&br&录音笔还有马兰士的也不错。看楼主的架势 sony的 M10 就不需要推荐了。&br&2.专门的hifi设备。比如hifiman 的HM601 602 603 801 七彩虹的C4
小不点的DPI 楼主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偏重音乐的类型,当然还有外观和口碑,最重要的是资金的充裕程度,选择合适的前端。以上的几款前端,价格在不等。所以口袋决定了一切。楼主切不可盲目跟风投资哈~其实3000元以上可以买个入门的台式CD机了。所以楼主还是要感觉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建议么,古典的话建议C4. 流行的话小不点不错,喜好模拟味道的,可以直接上hifiman801 。这几款机器都有自身的弱点,我就不明说啦。&br&3.具有hifi性质的MP3。这一类的有之前很早的创新的NJB系列,还有艾利和的,爱欧迪的,还有索尼的A844 A864 汉声的studio 我都归在这一类了。这一类的特点就是价格不是特别高,素质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这类的大厂做的东西就是操控界面UI不错,但是音质肯定赶不上专门的HIFI设备。有一些支持无损格式,大部分都是支持MP3的。做的比较小巧,(创新的不是。。。)续航比较长,外观也不错。容量也都差不多吧。不过推力几乎都很小。只能推塞子。还得是好推的。&br&&br&楼主的想法重在随身便携还是重在音质好坏呢。如果不是特别需要随身的话可以上一些台机。也可以上DAC这样的组合。毕竟台机跟随身不是一个级别的。这个要看楼主自己的需求了。&br&其实声卡也是个不错的推荐呢~创新的声卡各方面素质都不错。经济实惠。&br&就这样吧。。
感谢邀请。 随身的前端来看,大抵有这么几类。 1.录音笔。首当其冲的必然是sony的 D50 透骨的解析度和足够的推力(四节五号电池)一般的耳塞可以推的服服帖帖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搭配森海塞尔的IE8 堪称风云组合,据说这搭配打遍天下无敌手,楼主不妨试试…
gcc 4.8 编译的内核,音质没 4.7 好听(逃
gcc 4.8 编译的内核,音质没 4.7 好听(逃
到底那家无损假,还得试了再说吧。&br&&br&首先,确定测试对象,就是目前最火的四大播放器:酷狗音乐、QQ音乐、酷我音乐、网易云音乐。我们找一些特定的歌曲,分别从四家下载无损音乐。&br&&br&其次,是测试方法,当然就是最简单的看频谱啦。&br&&br&在贴结果之前,得先跟大家唠唠为啥频谱能看出真假无损。&br&&br&当前,我们所说的音频,都是数字音频。数字音频由采样频率、采样精度、声音通道数三个部分组成。&br&采样频率:既采样率,指记录声音时每秒的采样个数,它用赫兹(Hz)来表示。&br&采样精度:指记录声音的动态范围,它以位(Bit)为单位。&br&声音通道:既声道数(1-8个)。&br&&img src=&/v2-8787dbbef021e_b.jpg& data-rawwidth=&441& data-rawheight=&1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1& data-original=&/v2-8787dbbef021e_r.jpg&&&br&通俗点说,我们可以把声波看成是一条曲线,我们知道,曲线是由点组成的,采样率就是每秒长度(上图横轴)中点的个数。而采样精度就是动态范围(上图竖轴)中点的个数。这两个维度的定位越细,声音的真实还原度就越高,音质也就会更好,当然,音频文件也就会越大。&br&&br&目前我们常用的音频格式,大概有以下几种规格:&br&8khz:***等使用,对于记录人声已经足够使用。&br&22.05khz:广播使用频率。&br&44.1khz:音频CD。&br&48khz:DVD、数字电视中使用。&br&96khz-192khz:DVD-Audio、蓝光高清等使用。&br&采样精度常用范围为8bit-32bit,而CD中一般都使用16bit。&br&所以,对于音乐,大部分都是以采样率44.1khz、采样精度16bit,2通道(音频CD)的规格收录的。所谓无损音乐,就是通过一种不丢失以上采集的那些数据而压缩或封装的格式。&br&&br&而有损压缩,就是通过删除按照以上标准收集的内容中,超过压缩比范围的那些高频声音而达到压缩的目的的。&br&所谓的320kb、128kb,就是按照每秒320kb大小的存储量来存储数据,而存储满了320kb或128kb后,超出部分的频率全部删除这样做的。所以,比特率越大的,质量相对会越好,就是因为保留的数据更多。&br&而无损压缩,则是通过类似winzip、winrar这种模式,把音频压缩存储,其中的数据量不会删除。所以能保证音频采样的原样。&br&所以呢,无损音乐是不是真无损,就看频谱图是不是在2万这个档位被切了一刀......切过了就是假的,没切过,基本就是真的了.......&br&最后,我们上硬菜吧,每个播放器下载100首歌,看看到底谁家假无损多....&br&对比总歌单见附件。&br&附录:其中一些频谱图&br&【热门日韩】BigBang-If You&br&&img src=&/v2-5b09f47c343ae08d73ec4_b.jpg& data-rawwidth=&951& data-rawheight=&3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1& data-original=&/v2-5b09f47c343ae08d73ec4_r.jpg&&&img src=&/v2-380d2a07fee303fe8d856_b.jpg& data-rawwidth=&951& data-rawheight=&3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1& data-original=&/v2-380d2a07fee303fe8d856_r.jpg&&&img src=&/v2-b265cb5ff30ee0edd9731182_b.jpg& data-rawwidth=&951& data-rawheight=&3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1& data-original=&/v2-b265cb5ff30ee0edd9731182_r.jpg&&&img src=&/v2-ab119ae66be623b9477aecfa3890cbaf_b.jpg& data-rawwidth=&951& data-rawheight=&3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1& data-original=&/v2-ab119ae66be623b9477aecfa3890cbaf_r.jpg&&&br&结论:大家频谱差不多,都比较完整,所以都是真无损。&br&&br&【经典老歌】叶启田-爱拼才会赢&br&&br&&img src=&/v2-2d723daef7e8df365e36cd6fef4c7b13_b.jpg& data-rawwidth=&951& data-rawheight=&3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1& data-original=&/v2-2d723daef7e8df365e36cd6fef4c7b13_r.jpg&&&img src=&/v2-e82af64b8f97_b.jpg& data-rawwidth=&951& data-rawheight=&3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1& data-original=&/v2-e82af64b8f97_r.jpg&&&img src=&/v2-d988e35d41c2e9d6c28ab_b.jpg& data-rawwidth=&951& data-rawheight=&3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1& data-original=&/v2-d988e35d41c2e9d6c28ab_r.jpg&&&img src=&/v2-5d395abd2fd9a67cfeef06c8_b.jpg& data-rawwidth=&951& data-rawheight=&3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1& data-original=&/v2-5d395abd2fd9a67cfeef06c8_r.jpg&&&br&结论:酷狗不确定(高频稍虚)、酷我很完整、QQ疑似有假(有刀切痕迹)、网易假的发指(源文件连192kb都不到.......)&br&&br&【90后新曲】汪苏泷-幸福加油&br&&img src=&/v2-6f094cc24bbd9c511c46f_b.jpg& data-rawwidth=&951& data-rawheight=&3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1& data-original=&/v2-6f094cc24bbd9c511c46f_r.jpg&&&img src=&/v2-5b803fe6ab7d0cf18a056dd_b.jpg& data-rawwidth=&951& data-rawheight=&3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1& data-original=&/v2-5b803fe6ab7d0cf18a056dd_r.jpg&&&img src=&/v2-454bdf0d0c2a455fcf018_b.jpg& data-rawwidth=&951& data-rawheight=&3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1& data-original=&/v2-454bdf0d0c2a455fcf018_r.jpg&&&img src=&/v2-ab456a6281ce_b.jpg& data-rawwidth=&951& data-rawheight=&3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1& data-original=&/v2-ab456a6281ce_r.jpg&&&br&结论:都有刀切痕迹,都不到2万,这个,也许都是假的,但也许是原始录音采样就这么做的,所以也可能都是真的.......反正大家都一样........&br&&br&【经典摇滚】许巍-曾经的你&br&&img src=&/v2-4e46ffec8f204f8d28742f_b.jpg& data-rawwidth=&951& data-rawheight=&3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1& data-original=&/v2-4e46ffec8f204f8d28742f_r.jpg&&&img src=&/v2-71f84c575e27b0a856bda5d3b77e1c5b_b.jpg& data-rawwidth=&951& data-rawheight=&3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1& data-original=&/v2-71f84c575e27b0a856bda5d3b77e1c5b_r.jpg&&&img src=&/v2-c098a6dea60bb5a7b5dec793c4d7d64b_b.jpg& data-rawwidth=&952& data-rawheight=&3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2& data-original=&/v2-c098a6dea60bb5a7b5dec793c4d7d64b_r.jpg&&&img src=&/v2-ecfdcee117_b.jpg& data-rawwidth=&952& data-rawheight=&3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2& data-original=&/v2-ecfdcee117_r.jpg&&&br&结论:网易云是假无损,其他真无损。&br&&br&【上榜的这是个啥?】邓养天-烟花&br&&img src=&/v2-96f4b501f80ea80c49120ceed837d088_b.jpg& data-rawwidth=&952& data-rawheight=&3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2& data-original=&/v2-96f4b501f80ea80c49120ceed837d088_r.jpg&&&img src=&/v2-ec94d1ce50ec_b.jpg& data-rawwidth=&952& data-rawheight=&3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2& data-original=&/v2-ec94d1ce50ec_r.jpg&&&img src=&/v2-70c89c33fe6ae_b.jpg& data-rawwidth=&952& data-rawheight=&3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2& data-original=&/v2-70c89c33fe6ae_r.jpg&&&img src=&/v2-a0c6e4a20a4bc56b0073_b.jpg& data-rawwidth=&952& data-rawheight=&3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2& data-original=&/v2-a0c6e4a20a4bc56b0073_r.jpg&&&br&结论:都是真无损。但是易大大你这什么意思啊,居然放了个96khz采样率的,但你为毛还用16bit的啊.....96khz跟24bit才是门当户对的两口子哟........&br&&br&最后,结论是就无损资源而言,酷我无损多,真无损率最高,其次是酷狗、QQ音乐、网易云音乐&br&&br&&br&我是F君(Focusam)&br&一??科技的小伙子&br&一??在??的土豆&br&一??自GeekyMaker 的沉思者
到底那家无损假,还得试了再说吧。 首先,确定测试对象,就是目前最火的四大播放器:酷狗音乐、QQ音乐、酷我音乐、网易云音乐。我们找一些特定的歌曲,分别从四家下载无损音乐。 其次,是测试方法,当然就是最简单的看频谱啦。 在贴结果之前,得先跟大家唠…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