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台三牲六畜是什么

中华民族饮食风格大观
&&&&&&&&&&&&&&&&
/ 中华民族饮食风格大观 
第 四 章 鲁南、鲁西南食风  鲁南及鲁西南地区包括临沂、济宁、枣庄、菏泽等地区,这里有丘陵、 平原,麦、菽、稻、蔬产量较大,瓜、果、梨、枣品种繁多。平原区多河流、 湖泊,其中南四湖最有名,盛产淡水鱼、蟹。此地区多为古代鲁国之地,居 民讲究礼仪,也精于饮食膳事。象临沂八宝豆鼓、临沂羹糁、单县羊肉汤、 济宁甏肉,均系当地传统名吃。  济宁等地有大运河通过,属南北交通要道,在烹调方面受南北烹调技术 影响较大。居民口味喜咸鲜、嫩爽、醇厚,以烹制河湖水产及肉禽蛋品见长。 代表菜有清蒸鳜鱼、红烧甲鱼、奶汤鲫鱼、油淋白鲢等。  鳜鱼是微山湖名产之一,肉质洁白细嫩,是当地宴席不可缺少之品。活 炖圆鱼(即甲鱼)时,将圆鱼放在盛满清水的锅内,锅盖钻有孔。水热后, 圆鱼即从盖孔里钻出头来张口喘气,这时用备好的调料(香油、酱油、醋、 盐),一匙匙灌进回鱼口中,圆鱼边喝边泄,直至烫死。然后换水炖熟,其 味鲜爽醇美。制作蜜汁八仙桃,用山药泥制寿桃,浇以糖汁,甜香软糯。据 说是当地人为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祝寿时所做的。一、日常食俗  鲁南、鲁西南的丘陵山地,土地瘠薄,生产条件差。过去人们日常饮食 清淡粗糙。丰年不过地瓜、玉米及各种杂粮;欠年则多以野菜掺粗粮充饥。 贫困之家,逢年过节也难得吃顿细粮。最好的饭食是双合面馒头、双合面煎 饼等。富裕之家,多吃玉米面煎饼或窝头,佐以咸萝卜干、萝卜缨子等咸菜, 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顿丰盛细粮。济宁、枣庄地区平原沃野,主食玉米、小麦、稻米,也兼食地瓜、高粱及其他杂粮。煎饼是该地主食,用地瓜面、玉米粉、麦粉、小米面等制作。 食时配炒菜或以生葱蘸酱。早饭多吃稀粥。(用玉米粉或小米粉、大米熬制), 配煎饼等。随着经济的发展,鲁南、鲁西南人民的饮食水平已有较大提高。贫瘠地区现已以玉米、稻米为主食,间或能吃上炒菜、肉禽等。常用来佐餐的有咸 萝卜干、豆腐干、豆腐乳,还有自制的辣豆鼓(用煮黄豆加盐、辣椒密封发 酵而成,味咸、香、辣)。  鲁南一带的酱菜特别讲究,象济宁玉堂酱园的酱菜,清代就有“京省驰 名”、“味压江南”之称。象“酱杏仁”、“酱花生仁”、“包瓜”、“八 主酱菜”等都是日常可以吃到的,一般宴席也常备酱菜。  农村人极喜食香椿。初春首批采摘的香椿称为“椿芽”,极珍贵。此后 采的加盐腌制。菏泽产鲁西黄牛。曹县烧牛肉历史悠久,此品只选两岁内小牛的腱子肉,配 10 多种香料烧煮而成,色泽红亮,味道醇香。单县羊肉汤以鲜羊肉为主料加 10 多味中药制成,汤色洁白,不腥不膻,具体种类还能分出天花汤、肚头 汤、奶渣汤等七八十种。这个地区的著名小吃还有临沂羹糁,济宁大米干饭加甏肉、撅腚豆腐及菏泽砂锅水饺等。临沂羹糁用麦粒、鸡汤等煮成。济宁甏肉用甏(一种肚大 口小的砂罐)炖肉,加面筋、鸡蛋、蒲菜等配料,能保持原汤原汁原味,菏 泽砂锅水饺,馅用嫩羊肉,饺子放砂锅里焖煮而成,味极鲜美。二、岁时食俗该地区岁时活动与鲁中相似。较有特色的有:  立春日 旧俗男女青年有荡秋千之举,老年人则制春盘(即春饼)馈送 邻里亲友。  立夏日 有到郊外饮酒之俗。农历四月八日男女老幼去野外山上或去岳 庙,叫“赶山会”或庙会,饮食无规夏至日用樱桃、杏子祭神。农家取新麦 粒煮熟,用石磨磨成条尝新,叫“碾馔”。  初伏日 中午食冷淘(即冷面)。取李子及瓜置水中,视李浮瓜沉,其 意待考。重阳日 济宁旧俗,文人雅士集太白楼开九老会,饮酒赋诗。农历十月初十 农村旧俗制蓑衣饼祭神农。三、礼仪食俗1.婚姻食俗 据《济宁县志》记载:婚礼??无论贫富,婿用彩舆鼓吹,富者添用仪仗,沿前清旧习,家中宴客动辄数百席??今不用舆轿,只宴请好友。2.丧葬食俗 济宁地区的丧葬习俗受孔府礼仪影响,颇为豪华。旧时要设棚帐,盛果品牲礼路祭,家中宴客前后数十日,席面多至数百席??故而那时农家有“死不起人”之说。其宴客费用,一般农家承担不起。贫穷人家常因酒筵费用不 足,不能发殡,而将灵柩长期停在家中,害怕因酒筵准备不周,惹人耻笑, 得罪乡邻。此陋习至清末才被兖州知州徐清惠革除。据《济宁县志》载:“道 光时邑人停柩不葬者,多咸以酒筵之费不能措备,恐致失礼。徐清惠公来牧 是州,催令速葬,且谕之曰:‘丧葬称家之有无且食,丧则未尝饱。古有是 日,即豆腐汤亦可以馔宾,用是邑之酒席从俭,而无久停柩于家者。’其后 遂谓之吃丧饭,为喝豆腐汤。”此俗现在部分地区仍有流传。四、特殊食俗  民间有“庄户人,三大喜,上梁娶妻添新喜(生小孩)”的俗语。农村 盖房上梁颇为讲究,饮食方面的讲究尤多。上梁是盖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要选择吉日良辰,提前备好上梁用的大“供奉”饽饽和上梁时用的小饽饽。主家还要做一对大“神虫”(盘 龙形的发面蒸食)和四个小“神虫”及一对大“老虎”(也是发面食品)。 上梁这天天不亮,房主就要偷偷爬上房架,将四个小神虫放在房子的四 个“马头上”,以图吉利。房梁横梁和脊檩上都要贴红对联,写上“上梁大 吉”之类的吉祥话。旧时还要用红布袋装一双筷子及大枣、栗子、铜钱各八 个,吊在梁的红联下。上梁时将鞭炮系于梁的两端,待梁抬离地面后,燃放 鞭炮,示意邻里,要上梁了。梁安放好后,木匠、瓦匠各一人在房梁两边, 用绳索吊起两个提前备好的柳斗,内装谷草及大枣、栗子、糖块、年糕、铜 钱各八,还有 100 个小饽饽。小饽饽数也可取三、六、九的倍数,也有取房 主男女主人岁数的总和的,均做成虎、龙、凤、花、佛手等形状。柳斗提上 后,由匠人将其散扬给看热闹的人,然后再提酒,便告结束。柳斗内装的各 种东西都有表示吉祥的寓意。如谷草,表示五谷丰登;栗子,意为立柱大吉,子孙顶天立地;红枣,意为四季如意,赶个早字,富贵早来到;铜钱,意为 招财进宝;年糕,意为年年升高;糖,意为日子过得甜甜蜜蜜。小饽饽是作 为一种宣传品,意在让大家知道某家房子上梁了。上梁和提柳斗时,匠人还 要口念喜歌,如:“上梁上梁把脚翘,一个饽饽一斗糕,手扶云梯往上登, 鲁班差我下九霄。”上梁后,所有匠人停止工作,中午由房主大宴匠人,以 示祝贺。房主还要煮面条,分送邻里好友,称之为“吃上梁面”。  在鲁南的济宁等地,还有“打平伙”的习俗。这是鲁南乡村人民在秋冬 季节时常举行的一种聚餐形式。人们根据自己的不同嗜好,食用不同风味的 食品。如滕县、薛城人喜欢喝羊肉汤。每当深秋羊肥时,几个要好的亲朋邻 里碰在一起,凑钱买一只山羊,公举一位擅长屠宰的人为伙头,率人将羊拾 掇干净,入锅煮肉熬汤,并备好各种调料。掌灯时分,入伙的人们便各自带 着盆、筷子,挟着煎饼,凑到一块儿,开始吃羊肉,喝羊汤,饮白酒。人们 在一起谈天说地,拉家常,直到酒足饭饱,才哼着小调散去。每年入秋后, 人们经常隔上几天就举行一次这种活动,直到冬季,仍然不断。  邹平、平邑山区的人们习惯喝猪肉汤。按以上方法打平伙,喝猪肉汤。 因猪比羊贵,故每次参加的人多一些。  微山湖一带乡村,有一种妇女结成的鸡鸭蛋社。妇女们平日各出几只蛋, 积攒足后卖掉,用此钱打酒割肉,约定一日聚在一起,痛痛快快地吃一顿。 这也是一种打平伙的习俗。第 五 章孔府食制  孔府自孔丘到现在 2500 多年,已经传承了 77 代。孔府的后裔们依靠剥 削及封建朝廷的俸禄,使其家族的饮食生活达到了极其奢华的地步,在孔府, 上要迎迓圣驾,下要接待各级祭孔官员,因此,宴席频繁而讲究。孔府的烹 饪技术高超,厨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官府菜。孔府饮食有着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不仅有钦赐的土地,还有钦赐的佃户。有屠户、猪户、羊户、牛户、鸭蛋户、菱角户、香米户、择豆芽户等, 专门从事各类食品的加工,以供孔府日常或年节宴客之用。另外,还有各地 向孔府进贡的各种山珍海味。一、日常食制孔府一日三餐,主食为面粉制品兼及大米与各种杂粮。 孔府内设有两个大厨房,分内厨与外厨。内厨设在孔府内宅中,专供衍圣公及其家属的日常饮食。据《孔府内宅轶事》所述,在清末民初,孔府经 济已经开始衰落,但饮食生活仍异常讲究。一般早上是六个家常小炒,喝豆 粥或咸糊糊,并有三四种点心。豆粥是用上等小黄米面掺到豆浆中熬制而成。 味香浓、滑爽。午餐和晚餐都要吃七八个炒菜,还要有银耳汤羹之类。冬天, 常常吃火锅。  在孔府,日常有时也吃一些当地农村的普通食品,如山芋、煎饼及各种 咸菜。山芋是孔林里特产的一种林芋,香滑糯软。清代曾作为贡品献给朝廷。 煎饼是用当地特产的黄米面粉制成的。  孔府内所用的各种点心都是自己的厨师制的,现做现吃,制做精细。一 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供衍圣公府的主人们食用的,数量较少。据《孔府内 宅轶事》载:有一次第 76 代衍圣公孔令贻之妻陶氏吃点心时,看到点心大小  不一,就叫做点心的厨师王玉怀来责问。王说,我虽然是用手掐的面剂,但 份量是很准的,太太不信请过秤。陶氏即命人用秤称,果然一点不差。另一 种是外用点心,主要是用于进贡、馈赠、恩赏。清末,孔府进贡的糕点以“枣 煎饼”和“缠手酥”为多。  孔府食用糕点时还要配用各式各样的汤。如绿豆糕配山楂汤,各类酥点 配用桂圆汤、莲子汤、百合汤等。咸点心则配用紫菜汤、口蘑汤、银耳汤等。 孔府菜肴的制做讲究精美,重于调味,工于火候。孔府菜在选料上极为 广泛,粗细料均可入馔。只是细料精制,粗料细做。口味以鲜成为主,火候 偏重于软烂柔滑。烹调技法以蒸、烤、扒、烧、炸、炒见长。著名的菜肴有 当朝一品锅、御笔猴头、御带虾仁、带子上朝、诗礼银仁、烤花揽鳜鱼、怀抱鲤、神仙鸭子、油泼豆莛等。 就拿豆芽来说吧,本是极平常的一种菜,但经乾隆皇帝一吃,则身价倍增,成为孔府菜中的佳品。据说,有一次乾隆来曲阜祭祀孔子,事毕用膳, 因为不饿而吃得很少。衍圣公很着急,传话让厨师想办法。厨师们急得团团 转,正在这时有人送来了一筐鲜豆芽,一个厨师顺手弄了一把豆芽,放上几 粒花椒爆锅,做好送了上去。乾隆从未吃过这样的菜,出于好奇,尝了一口, 清香脆爽,竟大吃起来。从此,炒豆芽就成了孔府的传统名菜。孔府中还有一些野菜也可入肴,如荠菜、山芋、“珍珠笋”(即刚结粒、尚未充浆时的玉米穗)、“龙爪笋”(即高粱根部的嫩须根叉芽)等都可以 制成美味入宴。至于家常菜,虽然用料平常,但制做很讲究。如“神仙鸭子”一菜,对火工要求很严。相传孔子后裔孔繁坡在清朝任山西同州知州时,特别喜欢吃 鸭子,他的家厨就千方百计地变换烹饪技法。有一次这位厨师将鸭子收拾干 净后,精心调味,入笼蒸制。因当时无钟表,用燃香计时。鸭子入笼后燃香 于旁,香烬后取出鸭子,味香醇美,软烂滑腴,孔知州食后大加赞赏,遂赐 名“神仙鸭子”。孔府每年都要腌制一些咸菜,如腌白菜、腌萝卜、醉螃蟹等。  腌白菜,又名“珊瑚白菜”,是用白菜心,从根部切开口,塞入调好的 各种作料,排放在缸内,加盖密封,一个月后即可食用。酸辣甜咸,清爽脆 口。腋萝卜,又名“蓑衣萝卜”,是选用形状细长的青萝卜,用刀切成螺旋状,层层放入缸内,撒上各种调料,倒入醋及糖水浸泡。其味酸甜脆爽,多 于早晨喝粥佐餐用。  不过孔府所制的咸菜,主人只吃很少的一点儿,大量的还是让仆人们带 回家吃了。二、岁时食制  春节 孔府每年进入农历腊月就开始筹备年货,准备各种贡品。最忙的 就是“蒸壮”,即蒸饽饽,花样很多,有上供用的,有宴席用的,也有备正 月里食用的。种类有馒头、包子、糕、饼等。蒸壮的日子,孔府内的三班厨 师全到,一蒸就是几十大缸。  除夕夜 孔府吃饺子、守夜。是日,值班的厨师全到内宅,整夜包饺子, 连初一早上吃的素馅饺子也要包好。除夕夜饭除吃饺子外,还有各种寓意吉 祥的食品,如年糕、合菜、鱼等。饭后,长辈要给晚辈发“压岁钱”,还要 用糯米做成如意、小柿子、桔子状的小食品。正月初一早上合家吃素水饺,  然后拜年。  七月七日 称七巧节,厨师于是日要制做许多“巧果”,大多是用发制 好的精粉面团放木制模子里扣出来的,有福禄寿禧、花鸟虫鱼各种字样图形。 一般是用铁锅烙制熟,也有用油炸制成的,这些巧果除用于当晚祭天外,还 要馈赠近亲十二府的孩子们,用麻绳穿成一串串的供赏玩。  中秋节 孔府的月饼都是自制的。是日晚,孔府内宅大摆宴席,摆上月 饼供月。还要将月饼馈赠亲友。  腊月初八 喝腊八粥。粥分两种,一种是用薏米仁、桂圆、莲子、百合、 栗子、红枣、粳米等熬制成的,盛入腕内,还要放些“粥果”(即用水果雕 刻或镂空成的各种图形,非常漂亮)。这种粥专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 用。另一种粥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熬制的,是供在孔府里当差的 人喝的。喝粥时,每人还要给 1 斤馒头。  厨师节 这是孔府内独有的节日。每年农历八月初三过。此节大约始于 清初。是日,孔府内所有厨师都要穿戴整齐,由孔府厨师的总领班率领到孔 庙祭拜孔氏先祖。领班设祭台,摆上三牲供品,厨师每人上一柱香给先祖, 然后叩拜。据说,由厨师向孔氏先祖祭拜是借此表达孔氏后裔对祖宗赐与后 辈美好食物的感激之情。在孔子的子孙们看来,他们的一切都是孔子等先祖 赐予的。三、礼仪食制1.社交礼仪食制 孔府待客的宴席名目繁多,等级分明。有家宴、寿宴、喜宴、便宴等,按参加宴席者的官职大小及族人亲疏分等级。较高级的宴席分为两种。一种是招待皇帝和钦差大臣的“满汉宴”,属清代的国宴规格。宴会常设于府内 前上房,用餐具 404 件,上菜 196 道,多为燕窝、鱼翅、熊掌等珍品。宴席 上并伴有钟鼓礼乐,以显示“圣人之家”的气派。另一种是平日寿、喜、祭 日和接待贵宾所用的宴席。主要有“鱼翅四大件”、“海参三大件”。一般 是一个大件跟着上二至四个热菜,又叫“行件”,口味相似。秋天多用菊花 火锅。有一种寿席名曰“高摆宴”。席上用江米制成四个圆台,上嵌细干果丝,呈花鸟字样,色彩缤纷,放在四个高脚银盘里。四盘相联,大多构成“福寿 绵长”、“寿比南山”等字样。清咸丰二年八月,第七十四代衍圣公夫人毕 氏过生日,光宴会就开支 138.9 万文钱。孔府最低档的酒席是给当差们吃的。仆人还不能上桌。此席名叫“十大碗”,即每桌有十碗菜。菜也多为海参、鱼肚一类的海味珍品。2.婚姻食制 孔府的结婚仪式中,有长长的迎亲队伍,最前面是***五班乐器,后面是由扇、伞、銮驾、“军牢”、“夜役”、“金瓜”、“钺斧”,“朝天登” 等组成的执事仪仗队。新娘轿前有两对白色的吉羊,象征洁白无瑕的婚姻。 还有两大坛子酒,由穿彩衣的儿童抱着,此外还有抱子孙桶(马桶)、抱镜 子、抱火盆的等等。  花轿从孔府的仪门进去,前上房院内摆下二十张长案,上摆龙凤饼、喜 盐、栗子、枣、莲子、花生、桔、桂圆等果品,每种都有寓意。新娘面向东 方下轿,谓之“迎新神”。然后行拜礼,喝交杯酒。是日午,大摆宴席,款 待客人,连当差的也要吃喜宴、喝喜酒。翌日早,新娘要向本家长辈们逐个  请安,身后跟着女仆,端着大盘子,上面放着许多盛有桂圆汤的小盖碗。新 娘、新郎向长辈叩头,由新娘敬桂圆汤。长辈要给见面礼,一般是钱或衣物。3.丧葬食制 父母去世,办理好丧事,这是孔子家规的第一条,也是衡量孔子后裔道德水平的首要标准。来了吊丧的亲友,门口的乐棚要奏乐,并根据来客性别, 奏出不同的乐曲。大门的两边还站看“方弼”、“方相”。这是两个用绸缎 和木架扎成的“大汉”,高 3 米多。衣冠服饰和脸谱都象京剧中的花脸。由 真人站在里面操纵,变化着动作迎接吊丧的人们(送殡时,这两个“大汉” 也要走在前面)。  死人入殓后,要停灵。灵棚里除了纸人、纸马、聚宝盆、摇钱树、金银 元宝和各种灶火外,还要摆上茶具、炊具、鞋帽等。葬时一并埋进墓内。  出殡日更是隆重之极,吹打乐队,旗罗扇伞,一班仪仗。殡葬队伍有时 长达半公里多。孔府死了人要用 64 人抬棺,十二府死了人用 32 人抬棺。葬 后,要时时扫墓、祭坟。祭品有鸡头米、馒头、肉、酒等。孔氏后裔全部葬 在“孔林”内。  在孔府还有过阴寿的习俗,即逢死者生日都要庆贺。把死者的画像挂在 厅堂里,本家们都盛装打扮。太太们穿着大红裙子,给先祖画像磕头祝寿。 画像前设大红供桌,摆上各种细点、寿桃、米酒之类。拜寿的人在供桌的银 杯里斟满酒,向画像举一举,然后倒在地上,就算是喝寿酒了。4.祭孔食制  孔府里的主要职掌就是祭孔。每年,大大小小的祭孔活动 50 余次。主要 有四大丁(即进入春夏秋冬季节后的第一个丁日),还有四“仲丁”(大丁 后的第十日)。八小祭,即清明、端阳、中秋、除夕、六月初一、十月初一、 生日、忌日。每月初一、十五都有祭拜。一年二十四节气,还有二十四祭。 祭品主要有猪、羊、牛,都是整只的。还有盐、猫血、芡米、菱角等,礼仪 极为繁琐。河 南 卷第 一 章基本情况概述  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与河北、山东、安徽、湖北、陕西、山西等省 为邻,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称河南,简称豫。这里古称豫州,地当九 州之中,又称“中州”、“中原”。全省总面积 16.7 万平方公里,人口 8000 余万。有汉、回、蒙、满等民族,绝大部分为汉族。省会郑州是京广、陇海 两大铁路干线的枢纽。  河南地处中纬度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为山地环抱,东 部平原辽阔。平原和盆地占全省总面积的 56%,主要有黄淮平原和南阳盆 地。这里土壤肥沃,地下水十分丰富,农业发达,粮食自给有余。耕地主要 实行两年三熟或一年二熟耕作制。粮食作物以小麦、谷子、稻子、玉米及薯 类、豆类为主。小麦主要产自淮河以北和南阳盆地。水稻主要产于淮南、信 阳一带。河南还产芝麻、花生、油菜。著名的土特产有卢氏、栾川的木耳, 信阳毛尖茶,灵宝大枣,淮阳金针菜,黄河鲤鱼等。  河南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远古,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曾生息繁衍在这块 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 “龙山文化”,显示了河南原始社会晚期的繁荣景象。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  中原地区成了群雄角逐的的战场。这里有“九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 开封两大文化名城。元明以来,北方兄弟民族不断迁居中原,促进了民族文 化的相互融合。但在饮食习俗方面,仍保留着因农耕经济而形成的特征。河 南曾长期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加上交通的便利,因而在饮食习 俗的某些方面,“南味”和“北味”皆有一点儿。  河南菜属北方菜系,但又有自己独特的豫菜特征。河南的菜肴重实用、 丰富,不重花样,素油低盐,调味适中。一般认为,河南菜以开封菜和鹿邑 菜为代表。前者以鱼肴、鸡肴和鸡汤为佳品,后者则以烹制的各种山珍著称。 民国初,鹿邑人开办的“厚德福”,在全国各地设有分号,享有盛名。河南 菜中的糖醋熘鲤鱼焙面、“套四禽”、“玉珠双珍”、芙蓉海参、清汤荷花 莲蓬鸡等,都是远近闻名的佳肴。  中州名膳糖醋熘鲤鱼焙面是糖醋熘鲤鱼和焙面两种菜肴的合称,简称鲤 鱼焙面。这是开封宴席上常用的一道名菜。相传这道菜原是宋朝皇宫御膳的 名菜,仅用于举办大型喜庆宴席或招待外国使节。  据《清稗类钞》载:“黄河之鲤甚佳,以开封为最??其鲜肥嫩,可称 珍品。”开封等地的饭庄对此道菜的选料严格,制作考究。采用从开封黑岗 口到兰考东坝头这段黄河中所捕的鲤鱼,放水中活养,随吃随做。鱼重要求在 750 克左右。这种鱼,肉味纯正,甘鲜肥嫩,无半点污泥味,远在宋朝时就被誉为“食品上味”,尤以农历四月前后所捕捞的为最佳。糖醋熘鲤鱼色 泽柿红而明亮,油重而融和,利口不腻,甜中透酸,酸中有咸,鱼肉软嫩。 焙面又称“龙须面”,明朝时已盛行。做法是将薄纸般的面皮制成细丝经油炸,具有细如发丝、色泽金黄、蓬松酥脆、入口即化的特色。  鲤鱼焙面的传统食用方法是:吃完熘鱼以后,再将鱼骨带汁重新烘过, 把焙面倒在新烘过的汁上拌着吃,颇有“先食龙肉,后食龙须”的趣味。所 以这个吃法又称“鱼骨焙面”。水席燕菜是古都洛阳最著名的宴席菜。“水席”以有二十四道带汤菜而得名。“燕菜”则系用萝卜等为原料做成的一道具有燕窝菜风味的美馔。 河南饮食文化对全国,尤其是对江浙一带产生过重大影响。西晋末年,中原士族大批南迁,对开发江南起了很大作用。北宋灭亡后,都城汴梁(今开封)大批市民迁往临安(今杭州),其中就有大批厨师。今日之浙江菜即 受其影响;今天杭州的不少小吃,也是传承汴梁小吃而来。可以说,河南菜 在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河南菜中,包括一部分市肆菜和民间菜,这些菜肴更接近群众的生活。河南农村普遍流行大锅熬菜,口味以咸、辣为主。因属农耕地区,日常主食 自然以面食为主,辅以米饭。全省各地汉族的饮食风俗差异不大,少数民族 中的蒙古、满等民族的饮食风俗已基本汉化(但居住在叶县等地的满族仍忌 食狗肉)。河南回族的人口较多,居住也相对集中,饮食风俗,特别是在肉 食的选择上,仍保留本民族独特习俗。第 二 章汉族食风  一、日常食俗河南的日常主食有馒头(称蒸馍)、烙馍、饼子(厚馍)、 油馍、面条、饺子(即扁食)、小米饭、稀饭、“糊涂”(玉米糁汤)等。 副食有肉类、蛋类,蔬菜(白菜、萝卜、芹菜、包菜等)、腌咸菜、豆腐、  粉条等。农闲时每日早晚两稀,中午一干;农忙时早上、中午食干,晚上食 稀。晚上吃饭多为面条一类的稀食,故俗称“喝汤”。人们在吃晚饭前不说 “吃饭了没有?”而是问“喝汤了没有?”关于喝汤,在南阳等地流传着一 个令人心酸的故事:明朝的唐王朱柽在南阳搜刮民财,营造了王府和王府花 园。朱柽整日花天酒地,荒淫无度。一个小小的南阳城满足不了王府的挥霍, 朱柽就强迫老百姓将一日三餐改为一日两餐,节省一顿饭的口粮上交五府, 弄得老百姓苦不堪言。据说当时有位老石匠,整天在王府花园里凿石修桥, 每天的两顿饭,也只能吃到两个黑窝窝头。一无傍晚,老石匠从王府回到家 里,饥饿难忍,大着胆子到地里挖了一把野菜,回来后点火烧水,准备煮煮 吃。就在这时候,唐王朱柽登上王府花园的假山,观看日落西山的景致,恰 好看到了城外的一缕炊烟,脸色一沉说:“是谁如此大胆,这时候还烧火做 饭,连人带饭一同拿来,扔进虎笼!”老石匠被带进花园后,知道死已临头, 辩解说自己没有做饭,只是煮了一点野菜汤。朱柽揭锅一看,果然是一锅野 菜汤,能照见人影。他也知道这位老石匠手艺高超,想让他继续为王府卖力, 便说:“念你只做了一点汤,没有做饭,免你一死!”以后,老石匠每晚回 到家里,都要煮一点野菜汤喝。别的人家见老石匠喝汤不在禁例,就也都做 起汤来。为了躲避王府的追查,人们傍晚在街上见面时都不敢说吃饭,只问 喝汤了没有。这种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大部分人家还都是在晚上做点面条之 类的汤,一般不吃干的。河南人爱吃用酵母或“面头”发酵的麦面馒头。一般的人家都是蒸一笼吃上一两天。馒头讲究发酵和揉和的程度。面开过了馍发酸,不开的面蒸出 来的馍又小又黑。面揉的时间越长,馍越筋道,吃起来越香。因蒸馍好吃, 所以民间有“烙馍省,蒸馍费,常吃油馍要卖地”之俗语。烙馍,既节省又 方便。面粉掺水一揉,铁鏊子一支,边烙边吃。一个快手妇女,可以供上五、 六个人吃饭。巧妇手中的小擀杖,能将桃核大的面团擀出直径约一尺的如月 圆、如纸薄的“张子”。“张子”擀成以后,小擀杖随手一挑,不偏不斜就 搭到了鏊子上,动作熟练得如同耍杂技一般。吃饼时拿起一张烙馍,左手一 托,右手夹些菜往上一放,两手噌噌一卷,吃起来别有风味。这就叫烙馍卷 菜。不常吃烙馍的外地人,是卷不进去菜的,只有“望菜兴叹”了。油馍分 为两种,一种为油炸的,农户人家不常吃。另一种就叫烙油馍,做法同烙馍 差不多,只是比烙馍厚五到六倍,内抹有油和葱花等,吃起来松软、咸香, 是招待客人的佳品。汤的做法很多,最通行的要数面条汤了,其中洛阳等地的粉浆面条汤酸美可口,别具特色。小米汤里喜欢掺把豇豆或绿豆,待小米煮得出了油、豆 子煮得开了花时,喝起来最香甜。秋季红薯一下来,切几块放在玉米糁 汤(糊 涂)中,甜丝丝真如同放了糖一样。“小米汤,放豇豆。打糊涂,放红薯” 是较流行的“汤”的做法。  日常的副食中,肉类以猪肉、牛肉、羊肉等较为普遍,蔬菜以萝卜、白 菜居多。河南人有晒干菜、腌咸菜和做酱菜的习惯。经济较富裕的人家,入 冬以后就买块猪肉撒上盐和其他调料腌起来,这叫做腊肉;用切碎的猪肉调 成馅,装入洗净的猪肠,叫做香肠,风干后熘一下就可以吃。一般人家都喜 欢在蔬菜旺季晒干菜,到冬、春天菜少时吃。夏秋之间,豆角下来,一时吃 不完,用开水过一下,搭起来晒干。秋后收了白萝卜,也晒成干,冬、春季 熬着吃。也可以把鲜萝卜加上糖、醋、辣椒,腌成酸辣萝卜干。也有用整棵  的白菜腌制泡菜的,发酵之后酸溜溜的,作菜下汤都好吃。青菜中的雪里蕻 是通常腌菜用的一种蔬菜。大芥(根用芥菜)也是专门用来腌制咸菜的。大 芥收回后,洗净切成细丝(也有用整块芥疙瘩的),过开水后凉至半干,揉 上盐,放置缸中,再倒进熬化的蜡,用蜡密封一段时间就可以吃了。春天, 人们还有腌椿菜的习惯。将鲜嫩的香椿叶揉搓以后拌上盐,也有将稍老的一 点的椿叶和白萝卜掺在一起,放在石臼内捣成泥腌制的。“秋油伏酱”,夏 天是人们习惯的晒酱季节。这时候,天气入了伏,太阳酷热,空气干燥,妇 女们总是要抓紧时机用花椒水、西瓜、黄豆晒成豆瓣酱,用来酱瓜,或用面 饼晒成甜面酱,一年四季久放不坏。当然,最有名的要数杞县腌制的酱胡萝 卜了。  乡村中,平时吃饭有一种“撵饭场”的习俗。每村都有几个比较固定的 吃饭场所。夏季多在较大的树荫下。春秋冬三季多选择在空旷背风的向阳处。 饭时一到,人们不分男女老少,一手端着饭,一手端着菜和馍,陆续赶到饭 场,或背靠着墙根,或依树干蹲着,或干脆将鞋一脱,坐在自己的鞋上。也 有三五成群把自己的小菜凑在一起相互品尝的。饭场中大家边吃边说,东家 长,西家短,婆子恶,媳妇贤,上至国家大事,下到村内新闻,无所不谈。 这种饭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安排议论农事、交流各种信息的作用。农村中,男子没有做饭的习惯,做饭的都是妇女。如果家中有妯娌几个没分家,则共同做饭或轮流做饭。做饭的人一般都要到最后才能吃,剩多吃 多;剩少吃少。第一碗饭自然要先端给长辈或丈夫。平时家里来了客人,主 人家总是用好饭菜热情招待,最常见的是烙油馍、捞面条、炒鸡蛋。信阳一带产“毛尖”茶,人来客往,烟茶迎送。北部无茶,夏天,农民下地干活,往往用瓦罐(现在也有用热水瓶的)提罐水,渴了就喝几口。喝 生水的,就从井里打罐水,叫井拔凉水,喝起来倒也清爽;喝开水的,烧水 时往往撒把绿豆,叫绿豆茶,可以祛热败火。也有在水里放把竹叶、枣叶的, 很少用茶叶。城市居民很喜欢小吃。早晨上班在街头上购买小吃做早点,既方便,又节约时间。中午、晚上小吃店里不乏光顾者。河南的小吃很多,像郑州回民 馆里的烩面、洛阳的油酥火烧、新安烫面饺、睢县双瓤烧饼、息县油酥火烧、 汝南馓子、商丘十二股麻花、沈丘贡馍、南阳胡辣汤、博望锅盔、信阳勺子 馍等,都很有特色,而又以开封夜市小吃最具代表。开封的夜市上风味小吃很多。入夜,华灯齐放,开封的鼓楼广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广场两侧,统一规格的夜宵车,整齐地陈列在饮食区内。五 颜六色的小吃,香气四溢,沁人心脾。俗言说:“到开封不能不看夜市。” “吃不到炒凉粉就是没到开封”。夜市上的炒凉粉摊最多。老开封人吃凉粉 是有讲究的,要炒焦了才吃。如果是冬夜,一定要多放点辣椒,吃起来焦香、 热辣。夜市小吃的品种很多,除有名的炒凉粉以外,有馄饨、黄焖鱼、胡辣 汤、元宵、牛羊肉、鸡血汤、烧鸡、卤面、烧饼夹肉、五香肉盒等数十种。 你如果想品尝一点外地风味,可以吃到陕西的凉皮、新疆的烤羊肉串和兰州 的牛肉拉面等。夜市的小吃,还有分区经营的特点。比如,你想吃鸡血汤, 可以到自由路口,那里有十几个摊点供你选择。北道门则以烧鸡和牛羊肉为 主,鹁鸽市的炒凉粉最有名。午朝门馄饨摊点最多。风味小吃入夜上市,通 宵不断。开封夜市,兴于北宋。根据《宋会要稿》记载,乾德三年(公元 965 年)已开始有夜市,宋太祖还下令开封府“不得禁止”夜市活动。《东京梦华录》 记载:汴梁的夜市以沛河上的州桥为中心,十分热闹,达到了“牛马阗拥, 不可驻足”的程度。“夜市直至三更尽”,“如要去处,通晓不绝”。“寻 常四梢远静去处,夜市亦有,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今天夜市上 的食品比宋代更加丰富,以各种成品菜肴和馅食为主,如当街水饭、熬肉、 干脯、包子、腰肾、鸡碎、旋煎羊、白肠、煎夹子等 50 余种。人们不仅可以 在夜市品尝美味,还可以购买到其它的生活物品。二、岁时食俗河南民间极重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冬至节。  春节 民间习惯称“过年”。一进入腊月,便带有一点节日味了,直至 正月十六花灯闹完,春节的气氛才渐渐消去。  腊月二十三祭灶(也称过小年)。民间认为,灶君为一家之主,是一位 从人间到天界的使者。一般人家此日用谷子或红薯熬成糖砣,加热化汁,再 加进熟面粉、熟芝麻叠成面糖、芝麻糖供灶。南阳地区则多供以灶饼。灶饼 制法类似火烧,用半发面。除灶饼外,还必供一只公鸡。据说,这公鸡即是 灶君上天下凡的坐骑。在旧时,家里无论怎样穷,供灶的公鸡是绝不可少的。 一过腊月二十三,祭了灶,集市大开,称为乱市,春节所需物品即开始 购置。“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 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包扁 食;大年初一,蹶屁股作揖。”这是儿童都背熟了的顺口溜。人们置备年货,也基本是依这个顺序进行的。大户人家年前磨豆腐都是一家磨一个,约 20 来公斤,小户人家则是两三家合 伙磨一个。豆腐压成形以后,还要将豆腐切成小块放入加盐的清水里保存, 供春节期间食用。农历二十六是杀猪买肉的日子,村村镇镇都架起了杀猪锅。 杀猪不要钱,谁家来杀猪,留下一点猪下水就可以了。杀了猪的人家,一定 要给亲友们分一点,多余的吃不完,再拿到集上去卖。农历二十七日,有的 地方做蒸吃的食品,有的地方“扫房脊”(即除尘)。大部分人家都在二十 七、二十八、二十九这三天发面蒸馍。每家根据情况,至少要蒸能够吃到“破 五”(即过正月初五)的数量,有的人家蒸的馍,甚至能吃到正月底。馍的 品种花样很多,有方形馍、花卷馍、肉包(石榴形的)、菜包、红薯包等。 南部地区一般不蒸上尖下圆的馍(平时也不做这种样式的馍,只有在上坟祭 祖、敬神还愿时用这种形状的馍)。北部地区的馍个头很大,有 1 斤多重一 个的,也有 3 斤重的。有的在白面大馍上做成莲花瓣、菊花叶、歪嘴桃等许 多花样儿,再涂上不同的颜色,花花绿绿,红白相间,十分好看。大花馍一 般是春节期间走亲戚时带的礼品。还有花糕和枣花子馍,也是过年时必须准 备的(豫北、豫东尤为重视),特意用上等白面做成,花样极多。如“二龙 戏珠”、“童子献寿桃”、“富贵不断头”、“鲤鱼跳龙门”、“莲花瓣” 等。这些花糕的式样既寄托了人们的某种美好的愿望,又充分显示出了妇女 们高超的技艺,是一种食品艺术。大花糕下有底盘,上用各种花形图案堆积 而成。小的直径 17 厘米左右,二三公斤重;大的直径 30 匣米有余,重 5 公 斤多,枣花大都是莲花形,中间接一粒红枣,有单瓣莲花形的,也有双瓣的, 枣花供祭祖,花糕供祭神。摆上供案以后,在烛光闪烁下,显得富丽堂皇。 正月初三以后,把这些花馍馏了招待客人。春节蒸馍,还带一点神秘感,一般是小心谨慎,闲话少说。如有外人进来,一般也只说一两句吉利的话。蒸笼漏了气,发现后也不能大惊小怪,赶 紧不声不响地封严。像“烂了”、“完了”、“不熟”、“黑”等等词语, 都被视为不吉利,在蒸馍的时候是不能说的。没有蒸宠的人家,要事先约好 借蒸笼的时间,别人正在蒸馍,不能去借。用后还笼时,必须在笼里放一个 馍,以求两家富有,吃喝不愁。  农历二十九到三十上午,是食品“过油”的时间,有炸豆腐、炸丸子(肉 丸、豆腐丸、菜丸等)、炸酥肉等。农历三十下午开始包饺子。陇海铁路沿 线一些地方,称吃饺子为“喝汤”,初一上午见面都互相问“喝汤早?”有 些地区养牛的人家在大年初一的早上,要将第一碗饺子端给牛吃,俗说:“打 一千、骂一万,大年初一吃顿饭。”初一中午,一般都是熬肉吃,即由肉、 粉条、白菜等熬成的大锅菜。城镇居民现多蒸肉碗吃。正月初五 要吃“金丝元宝”,即将面条和饺子放一起煮着吃。  正月十五 要用硬面团蒸成灯碗状,供晚上点灯用。灯碗中放植物油, 点起来放在门墩儿、粮囤等处,此夜到处灯火辉煌。灯碗点过后,仍可食用。 吃过元宵之后,春节才算过完。  二月二 龙抬头,家家户户都吃炒豆。传说武则天篡夺唐室江山以后, 玉皇大帝命太白金星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以惩罚武周皇 帝。这一下可苦了天下百姓。司管天河的玉龙不忍让百姓遭难,喝足天河水, 下了一场透墒雨。玉帝得知此事,将玉龙打下了凡界,压在一座山下受罪, 山下立一碑,上写着:“玉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 阁,除非金豆开花时。”天下老百姓知道玉龙是为行雨触犯了玉帝,就想法 救它,让它上天再降甘霖,可金豆怎么会开花呢?有一年的二月二,人们突 然醒悟到玉米和黄豆都是金黄金黄的,很像金豆,将这些豆一炒,不就是金 豆开花了吗?一传十,十传百,各家各户都炒了许多玉米和黄豆。供到当院, 有的还端到玉龙身边,镇压玉龙的大山是太白金星的拂尘变的。这天,太白 金星突然发现天下金黄一片,以为是金豆开花了,便收了拂尘。玉龙腾空而 起,回到了天上。这正是“春雨贵似油”的季节,玉龙不顾禁令,又“哗哗” 下起雨来。以后民间便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天,人们很早就起来炒王 米、黄豆。有的人还边炒边唱道:“二月二,吃炒豆,大仓满,小仓流。” 实际上,人们二月二吃炒豆是一种简朴的春祭形式,其目的是为了祈求全年 风调雨顺。吃炒豆俗称吃“蝎子肚”,其意也在免灾去祸。除吃炒豆以外,民间还有在二月二摊煎饼吃的习俗。煎饼,是将面粉掺水搅成稀糊,再将菜叶(过去是以野菜为主)切碎,拌以调料,对入面粉糊 中搅匀。将鏊子或锅刷油后加热,将面糊倒上一些,摊开烙熟。摊熟的煎饼, 又黄又薄,又软又香。这种做法类似往锅上糊泥巴,据说和女蜗补天的传说 有关。因为将锅倒扣过来,和人们想象中的天差不多。  五月端午 是日吃大蒜煮鸡蛋。这时,正值初夏,许多虫害开始出现, 麦收大忙也即将来临,这时的饮食习俗多与防病、治病、除虫害、讲卫生、 增强体质有关。据说饮雄黄酒,可以避五毒。节日的早晨,家家户户都将配 制好的雄黄酒分给每人喝一点,不会喝酒的儿童,也要在耳朵、鼻子、肚脐 等处涂上一点。据说,这样一来,一个夏天里“五毒”就不敢上身了。太阳 出来以前,家家户户都要割一些艾草,插于门旁。家里的主妇这一天也起得 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了,供大家早饭食用,有些 地方还在煮蒜的时候放进几片艾叶。大部分地区早晨的主食是大蒜、鸡蛋、  烙油馍。开封等地,除煮蒜、鸡蛋外,也炸菜角、蒸糖糕、包粽子。节日里 送亲友的食品也以这些食物为主。  六月六 农历六月六是天气最炎热的时候,大部分地区的饮食习俗都 偏重消夏抗暑、驱热消毒。人们多有吃冷饮、水果和喝绿豆汤的习惯。但在 驻马店、汝南一带,六月六日这天却是吃炒面。面放锅里炒至微黄,便可闻 到扑鼻的面香。炒面很干,吃后易生热。汝南的人们为什么要在盛夏的酷暑 中吃这种干热的东西呢?据说这和岳飞抗金的故事有关。南宋绍兴初年,民 族英雄岳飞率领岳家军渡江北上抗击金兵。收复汝南后,百姓感激不尽,想 为常常吃不到饭的岳家军准备点不易发霉的干粮,于是人们就想出了炒炒面 的办法。岳家军攻打开封出发的那天,汝南百姓扶老携幼拿着一袋袋炒面前 去送行,这天正是六月六。后来岳飞被秦桧所害,百姓们为了纪念他,每年 六月六这天就要炒面,世代相沿成俗。  七月七 是日吃水饺,要组织敬织女活动。民歌中唱道:“年年有个 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牛郎哥,织女嫂,双双给俺来送巧。”传说天上 的织女不但对爱情忠贞,也心灵手巧,因而天下的姑娘们都向她求教。新乡 一带七巧节(即七月七)时,人们给织女供饺子,名曰“送饭”。七月七日 之夜,七个未出阁的小姑娘自由结伙,拿来七种时令果品放在一起,做成七 个大饺子,把用树叶剪成的针、剪刀、弹花捶、织布梭等七种女红工具分别 包在七个大饺子内。煮熟后,用小筐盛了,和其他果品一同供在院子当中。 七个姑娘背对背围着供品,坐成一圈。仪式开始,七个姑娘齐唱道:“年年 有个七月七,织女姐,俺给你送饭吃。教俺巧,做对花鞋送你老,教俺拙, 弄个红葛针扎你脚。七个针,七个线,七个闺女都教遍。打东墙,望西海, 织女姐姐送巧来。”唱完后,个个紧闭双眼,背过身去,向筐子里摸一个大 饺子,谁的饺子里有哪种针线工具,就说明谁将来在这方面是巧手。牲口节 七月十五这天,豫北的农家都要做丰羔馍或其他的兽形馍,中午供奉在案桌上,然后放鞭炮,祈求六畜兴旺。凡是养大牲畜的农家,这 天要停止使用一天,晚上要做一锅米汤给牲口喝。民谣说:“打一千,骂一 万,七月十五喝顿小米饭。”可见农民们对耕畜的珍视与爱护。八月十五 吃月饼,并以此馈赠亲友。  冬至 要包饺子吃,俗称“捏冻耳朵”。传说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 沙为官,那年他告老还乡后正赶上雪花纷飞、寒风刺骨的冬天,他看到南阳 白河两岸的乡亲们面黄肌瘦、衣不遮体,不少人耳朵也冻烂了,心里非常难 受,就叫弟子在南阳东关搭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锅里煮熟, 捞出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下锅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 的药施舍给百姓吃。人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过年时大家都模仿做着吃, 因此,每到冬至这一天,人们都要包顿饺子吃,说冬至吃了饺子不冻耳朵。 腊月初八 家家都要吃一顿腊八粥(也叫腊八饭)。河南腊八粥的做 法是用小米、绿豆、豇豆、麦仁、花生、红枣、玉米糁等八样东西掺在一起, 熬成稠糊,一般都在早饭时食用。现在还在粥里放进红糖、核桃仁等。吃腊 八粥的原意是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祝愿来年五谷丰登。春节前吃一顿杂七 杂八的饭,也有教育子孙不忘耕织为本的意义。河南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两位勤织善耕的老夫妻,从不抛撒一粒粮食。两口子养 了个不孝之子,整日挥霍无度。娶了个媳妇也是好吃懒做。老俩口去世以后, 不几年,两人就把老人留下的家产吃光了。这一年的腊月初八,大雪封门,  小两口揭不开锅了,只好东搜西寻,最后在墙角、囤底、灶边找到了一些五 谷杂粮和烂菜叶子,凡是能充饥的,全都倒进锅里煮了。两口子悲悲切切刚 刚吃了几口“杂八饭”,一阵大风吹来,房倒屋塌。邻居们赶来,扒开房子 一看,两人已经死了,每人身边还有半碗腊八饭。从此以后,人们每到这天 就熬这样一锅粥让孩子们吃,教育他们要勤俭,不要糟蹋粮食。有些产枣多 的地区,还有在腊八早上用腊八粥喂枣树的习俗,意祝来年多结枣。 三、信仰食俗  民间俗信“天”、“水神”和“灶神”等神灵。“天”(即老天爷)的 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在旧时,农耕地区,靠天吃饭,因而人们常常祈求天和 各类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求天降雨排涝、祭祖娱神保佑丰收的 仪式上,常供有馒头、果品和用面粉制成的猪、牛、羊等。除此之外,民间 还有许多关于农事的信仰及禁忌。  每年正月初一至初五,河南人一般不吃汤泡馍。认为吃了汤泡馍,就会 遭涝灾,或落雨淋头。还不准吃米饭,传说吃了米饭,庄稼就会生蝗虫。初 五吃饺子,就等于捏严了老鼠嘴,一年里老鼠就不会再来糟蹋庄稼和粮食了。 人们信龙为水神,掌管行云布雨,能除旱灾。二月二,传说为龙抬头之 日。这一天,人们吃“金豆花”敬奉神龙。妇女们在这一天不能做针线活, 家家户户都不准喝糊涂汤(玉米糁粥),说这天龙正在抬头。倘若万一扎伤 或糊住了龙眼,它就很难看清地面的墒情,下起雨来不是多就是少,不是涝 就是旱,很难使庄稼丰收。二月二,还忌讳喝圪塔汤,据说喝了圪塔汤,到夏季就会下冷子(冰雹)。  在旧时,豫北地区还有煮鳖精吃的活动。天若久旱不雨,传说是出了“鳖 精”,把龙王下的水喝光了,各村都举行“煮鳖精”活动。一般是在村内的 十字路口,支起一口大锅,主事人(多为老年妇女)从各家收集一些白面或 杂面,众人一齐下手,捏成红一片白一片的老鳖形状,投入锅内,煮熟后捞 出几个用刀劈碎,向四周扔去。一面扔,一面说:“鳖精被煮死,三天就下 雨。”锅内余下的“鳖精”分给在场的人吃。这种活动现已不多见。不管夏季的收成如何,六月初一都敬老天,给老天爷供上花馍和应时瓜果五样,祈求秋季风调雨顺,希望得到丰收。现在敬天习俗虽已少见,但仍 有收麦后改善生活的习惯。旧时,求神活动一旦“应验”,必再举行一次祭神活动,即“还愿”。还愿的祭品多是求神时许下的,常见的是猪头(尾),代替全猪,另外还有 大供馍等。四、礼仪食俗1.社交礼仪食俗 南部待客用茶,中北部地区不产茶叶,城市居民待客用的茶叶是从市场上买来的。农村中招待客人也说喝茶,实际上喝的不是用茶叶泡的茶。有糖 的人家,碗里放些白糖,用水冲给客人喝,叫糖茶。比较尊贵或远道来的客 人,主人家便赶忙给打(煮)荷包蛋吃,叫做鸡蛋“茶”。这种荷包蛋不能 只打两个,因为犯了“二蛋”的忌讳,不礼貌,一般是打三个或五个,这才 显得待客厚道。饭后若饮茶也很有讲究,如果客人想继续喝茶,则要保留杯 中的残茶,主人将继续倒水;如果客人不想再喝,就将杯中残茶泼掉,主人 就不再倒水了。平日喝开水也是如此,不少外乡人因不知此俗,往往弄得欲 喝不能。  中原人民凡遇红白喜事都要宴请亲朋。宴席上很讲究座次,上席(即首 席)要给长者或最尊贵的客人坐。一般北方为上席,但要坐得稍偏一些,因 正北方是老天爷的位置,要留出来,东方为二席,其余为下席。有的看桌子 缝,横向桌缝的内侧为上席,左为二席。也有看厨房坐向的,厨房门所对的 右侧为上席。还有看椅子距墙远近的,距墙近的一方为上,远的为下等等。 入席前,饭桌上要先摆上酒盅和筷子,筷子要放到酒盅的右侧。客人坐定后, 依次上菜。每一道菜都要先放到上席的面前,尔后依次从上席往下轮。菜肴 一般呈三角形摆放,最后摆成一朵花。每道菜上席宾客动筷后,其他人才能 动筷。豫南地区,客人用完饭后放碗时,须双手将筷子横平托起,环视席间 并说:“诸位请慢吃。”尔后将筷子放在左手一侧,以示吃饱(现在已不大 讲究放筷子的位置了,多以语言代替)。陪客须等所有的客人吃饱后,才能 放筷子。  各地宴席的丰简,根据具体的经济条件而定。中、东部地区将席面分为 “水席”和“参席”两种。水席的酒菜多是四荤四素,饭菜十大碗,一碗一 碗陆续上。十大碗又称为“十大件”,一般由鱼、鸡、牛肉、羊肉、猪肉等 料做成。  以海参领头的席叫“参席”,酒菜要有六荤六素,饭菜要多至十几道或 二十几道。豫南一带的喜宴多以红色粉丝点缀,头道菜必须上鱼,以示吉祥 如意;丧事宴多有色粉丝这道菜,头碗菜必须上鸡,以示哀思。无论红白宴 席,压桌菜均是丸子,以示事情圆满告成。中部地区喜事宴的头道菜饭是油 炸糖包,以示生活甜如蜜,压桌菜是鸡汤。宴席无论好坏,禁忌八碗七盘或 单数(过去说只有吹响器的才吃七个盘子八个碗)。烧大肠忌甜(因甜与“填” 谐音,含有骂人之意)。开封等地的宴席上,如果有鱼,上菜时必须将鱼头对着长者或客人。鱼头对着谁,谁要饮酒三杯,然后大家方可动筷吃鱼,在豫南等地,有“鱼不 让背”之俗。就是宴席上,鱼背不能对着客人,而要将鱼腹对着客人才合乎 礼仪。这和一个历史故事有关。相传春秋时,吴国的姬僚窃取了王位,史称 王僚。他终日担心姬光(王僚的近族兄弟)要向他争夺王位,于是总想找个 机会除掉姬光。而姬光也看出了王僚的险恶用心,时刻谨慎地侍奉王僚。表 面上他对王僚十分尊敬。暗地里想杀死王僚以取而代之。一天,姬光趁着王 僚的两个弟弟和儿子都在楚国打仗的机会,请王僚过府吃鱼。姬光事先与勇 士专诸密谋停当,将一把短剑藏于鱼腹之中。专诸将鱼献到王僚面前,为了 不使王僚看到鱼腹中的秘密,特将鱼背朝着王僚。当王僚拿起筷子夹食时, 专诸猛地从鱼腹中抓起短剑,将王僚当场刺死。从此以后,人们请客吃鱼, 就将鱼腹朝向客人,以表示诚意。  “割完麦子打罢场,小两口双双去看娘。”在河南农村,每年麦收后, 出嫁的妇女都要带点心同丈夫一起回娘家去。中年夫妇往往不带点心,而是 用篮子装上雪白的新麦面馒头回娘家孝敬父母。一般的人家要给爹娘送 14至 16 个,大伯和叔叔家各 2 至 4 个,这表示他家丰收了,并没有忘记娘家的 亲人。临回,娘家还要让闺女带回 2 至 4 个馒头,叫“压盒”,表示来回都 不空,两家都富有。  豫北农村,至今还保留着一种“送羊”的风俗。民间流传有“收罢麦子 打罢场,妇女们?篮去看娘,看娘不光为看娘,还为给孩子去要羊”。在这 里,闺女?馒头去看娘,一是表示孝敬,二是给娘家送羊的信号。五月里闺  女看了娘,进入六月,舅舅就该给外甥“送羊”了。所以,一进入六月,乡 间道上就又热闹起来了,男男女女的送羊人,有的?篮子,有的抬食盒,有 的步行,有的驾车,欢声笑语不断。说“送羊”,实际上是送一种做成羊形 的面食。婚后的第一次送羊最为隆重。用白面制成羊形面食 24 个(其中大、 中、小各八个),其他的小飞禽走兽数量不等。用食盒抬着,上插鲜花,盖 着红布,送到男家。主家要设宴三顿招待“送羊”人。第一顿有鸡蛋、花生 米、芹菜、豆腐、酒等(取吉、生、勤、福、久之意);第二顿有白馍和凉 菜;第三顿是水饺、鸡蛋和豆腐汤。  “送羊”习俗的起源也十分有趣。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夫妻,年过半百 才得一子,十分娇惯溺爱。儿子长大***以后依旧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不忠不孝,惹得老两口经常伤心落泪。孩子的舅舅知道这事以后,就牵着一 只老羊和两只小羊羔来到他家,用“羔羊跪乳”教训外甥。从此,那孩子非 常孝顺父母。母亲很感激孩子的舅舅,收过麦,便带上孩子,?着满篮馒头, 给娘家行礼。这事传开以后,人们便纷纷仿效,送羊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起初,人们送的都是真羊,后来就渐渐用面羊代替现在,人们除送面羊以外, 还增加了各种各样面制的飞禽走兽和花鸟虫鱼,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食品工 艺。“送羊”季节,是妇女们大显身手的时候,看谁家给外甥做的面羊好。 “妗妗(舅母)不倒,送羊不了”。久而久之,在豫北出现了许多做“羊” 的能工巧匠。她们做出的面羊和各种各样的面制动物,千姿百态,乖巧可爱。2.婚姻食俗  婚宴是最隆重的宴席,要举行三天。迎娶当天,男方要设宴招待女方的 送客和“歪脖客”(抬嫁妆的);第二天宴请媒人和送礼客;第三天,新娘 回门,女方要宴请新郎。男方设的婚宴上,女方的主送客(一般是新娘的哥 哥)要坐上座,男方不分老幼都为陪客。开宴前,端盘子的先端出“封子”, 分放在歪脖客的面前,每人一包,三五元不等,这算是男方对抬嫁妆的人一 路辛苦的酬谢。女方的主送客也拿出“封子”送给端盘子的人和厨师,也有 酬劳之意,俗称“下厨礼”(第三天回门,新郎也要送“下厨礼”)。酒菜 上齐(多为六荤六素,加果碟),在场者站起,端起第一杯酒,陪客中的长 者用中指蘸酒在桌上点三下或将杯中酒倒在地上一点儿,以示先敬天、敬地、 敬祖先,然后一饮而尽。客人也都像主人那样,这叫主不端,客下饮。宴请 媒人时,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就是糖醋熘(或清蒸)鲤鱼,取鲤鱼跳龙 门之意。俗说媒人吃了鱼尾巴,嘴快腿勤。宴间酒过三巡,新郎新娘由司仪 领着(新郎执酒壶,新娘端酒杯,司仪提酒瓶)“看菜”。名为“看菜”, 实力敬酒。自长辈开始,每人喝新娘三杯酒,谁都不能推辞不喝。豫中地区 的婚宴,客人们一般都不让苹上完,当菜上到十之七八时,客人就要谢绝上 菜,以示礼貌,也图个“富足有余”。如果等鸡蛋汤一端上桌,说明菜已上 完。鸡蛋汤戏称“滚蛋汤”,“没趣汤”。鸡蛋汤一端上来,客人们一般不 喝,就是说不能自讨没趣。  豫东虞城等地办婚宴,还有一件有趣的事:第三天回门(也称“认亲”) 的新郎,在酒足饭饱以后,趁人不备,要偷岳家宴桌上的一双筷子和一个“花 子”(岳家准备好的专门让偷的小花馍),藏在袖筒或衣袋内带回家去。女 方家就是有人发现,也视而不见。筷子,就是快得贵子之意;花子,是祝愿 生孩子要花着生,男孩、女孩都有。这不过是新郎或者说是男女双方的一种 美好的愿望罢了。  3.生育食俗 产妇的饮食与禁忌:妇女生孩子是一件大事,饮食极为讲究,禁忌颇多。将临产的妇女,一般都要多吃些大肉、鸡蛋等滋补身体。孕妇禁食驴肉、免 肉。俗说吃驴肉会延长孕期,吃了兔肉将来生下的孩子会是豁嘴。有些地方 还禁食鱼和辣椒。传说吃了鱼肉,生下的孩子身上会长鱼鳞相(蟒皮);吃 了辣椒,孩子将来要得“烂红眼病”等。  在虞城等地,临产前,孕妇的母亲要?上米、糖之类的礼物去看望临产 的闺女,谓之“送饱米”,实际上这是对有恐惧心理的孕妇的一种安慰。如 果到了产期还未生产,孕妇的母亲还要再次去探望。这次去一定要带去一点 面条,做熟后让孕妇吃,这叫“催生面”。  婴儿落地后,产妇就吃煮鸡蛋或荷包蛋。林县等地农村还要让产妇喝艾 水,并用艾水洗产妇的手心。俗说这可以避风寒,健筋骨。南阳等地吃米花(爆米花加红糖,甲沸水冲后食)。襄城等地产妇只吃荷包蛋,不吃煮鸡蛋。 荷包蛋放红糖是产妇“月子”内的主食,每天要吃五六顿。刚生产过的产妇, 一般还都要在荷包蛋里放点米酒(用小米加曲发酵而成,电叫黄酒,在妇女 怀孕后期就制好的),吃起来味道酸甜,略带酒香,可以驱寒活血。产妇未 满月,除鸡蛋外也吃些稀饭(面疙瘩)、面条等易消化的流质食品。农村产 妇在月子里禁食肉类和水果(凡树上生长的都在禁食之列),还禁食五香调 料和烧糊的稀饭。待别是糊饭、芹菜和花椒,绝对不可吃,说吃了就会回奶。 另外,豫北一些地区,如果家里有产妇,一个月内忌烧干锅,做饭也不准油 炸和烹炒,认为如要这样婴儿身上会起泡。若必须这样做饭时,可以在锅台 上放碗凉水,这样就算“破了”。吃喜面和送米面:吃喜面的风俗主要流行于河雨中部。旧时吃喜面条的范围仅限于亲朋好友,而且是生了男孩才吃,生女孩一般不吃。现在,生男 生女都为“大喜”,形成了:“一家得子,全村吃面”的风俗。婴儿出生第 三天中午,得子之家即通知全村各家各户(每户派一到二人,多为老年妇女 和小孩)去吃喜面条。面条都是擀成的,用大锅煮熟后捞出,再用凉水拔过, 然后浇上臊子(多为萝卜丁、豆腐丁、肉丁掺和熬成)。不管大人小孩,像 在自己家里吃饭一样,自己动手,吃多少捞多少。吃喜面的人进进出出,络 绎不绝,多者可达几百口人。去吃喜面条,手不能空着,一般都带点红糖或 鸡蛋,也有送小孩衣、帽、布料和钱的。吃喜面条的当天,得子之家要派人到小孩老娘(姥姥)家里报喜,去时带点油馍和点心一类的东西,当面议定送米面的日期。一般是男孩在第 9 天、 女孩在第 12 天,外婆家亲友将小米、白面、鸡蛋、红糖、挂面、衣服、布料、 玩具等物用食盒抬上或装在篮子里用车推上,热热闹闹去送米面。得子之家 要设宴款待来送木面的客人。  有些人家为显示娘家的“势力”,往往借送米面之机,跟去很多的人。 因此,民间有“娶得起媳妇待不起米面客”的说法。  开封一带生孩子的人家不吃喜面条。送米面(或其他贺礼)都在第 9 天, 俗称“做九”。邻居好友为产妇馈送礼品,没有时间规定,只要是在一月之 内就可以。主人要为馈送礼品的亲友回敬煮熟的鸡蛋。鸡蛋涂以红色,视亲 疏远近、礼品厚薄,送 6 至 10 个不等,以示喜庆,俗称“红喜蛋”。报喜是 在生产的当天,如为男孩要煮鸡蛋 6 到 8 个(必须是双数),染红后在一端 涂以黑点,表示“大喜”;若得女孩,鸡蛋仅染红色,5 至 7 个(必须是单  数),表示“小喜”,由女婿亲自送往岳父家。“做九”时,岳家送的生鸡 蛋,男孩涂黑点、女孩则无。其余的米、面等贺礼须用红纸封裹。得子之家 要大宴宾客,热闹一场。4.寿诞食俗 小儿过生日,要为其煮鸡蛋,全家人都吃面条,俗称“嚼灾”。 六十六,娘吃闺女一块肉。祝寿,是儿女孝敬长辈的一种表达方式。祝寿的方法和送给老人的寿礼也是多种多样的。河南农村,大都是把庆寿叫“做 生儿”。自古以来,不分贫富之家,在老人寿辰之时,都要庆贺。民间有不 到花甲不庆寿之说,即 60 岁以后才可以庆寿。每逢庆寿,除自家所有成员聚 会祝寿之外,女儿、女婿们都要用白面做成寿桃、寿鱼前来庆贺。时近中午, 女儿和媳妇们就开始忙着和面擀面条。人们都尽可能把面和得筋道些。把面 子切得又细又长,煮熟捞出,浇上一勺又香又软的臊子,由晚辈双手递给老 人。这腕面称为“长寿面”。而后就是祝酒,儿女子孙们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平时祝寿是吃长春面,而到了 66、73、84 岁的父母。祝寿就特殊了。“六 十六,娘吃闺女一块肉”。母亲 66 岁的生日,出嫁闺女给母亲的寿礼,是一 块肉。这块肉象征着女儿是娘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趁着六六大顺之年,女 儿来报答母亲养育之恩,偿还母亲一块肉。买这块肉时,一不能和***的讨 价还价,二是要一刀下来,有多少是多少,不添不去,不能计较斤两,以表 示孝敬母亲的诚意。***的也都知道当地的风俗,只要听说是给母亲割寿肉 的,便主动选择一块最好的,一刀割下来一大块,上秤称了,哈哈一笑放到 你的篮子里,再多你也不能说不要。这个习俗是怎么兴起来的呢?相传以前 有一位孝顺的姑娘嫁到了远方,多年没见母亲的面。母亲 66 岁生日这天,姑 娘特意割了一块肉赶回娘家。大家一见她这么远还带来一块肉给母亲祝寿, 都夸她真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知道心疼娘。远村近邻出嫁的姑娘们知道了 这件事,也都学着做。“吃到闺女一块肉,能活到百岁庆大寿。”当母亲的 也都为能吃到闺女一块肉而感到荣耀。“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传说老人到了这两个年龄,就是到了“难关”,是不祥之年。因此,河南的许多老年人们到了 73 或 84 岁 就忌讳,故意把 73 岁说为 74 岁;把 84 岁说成 85 岁,意即闯过了难关。做 儿女的要帮助老人度过难关,趁父母生日时,买条鲤鱼,让老人吃了。鲤鱼 善“蹿”,这一蹿,老人就算过了难关,太平无事了。其他生日祝寿目的“面 鱼”也有这种含义。  不管是什么方式的祝寿,寿宴席上都不吃包子和饺子,意在害怕成为“气 包”,平日在家里多与5.丧葬食俗  河南民间有“老人入土为安”之说,故而也称之为“喜”。人死以后, 丧家很注意挖墓坑的土工门的饮食,农村有“半响一小饮,开饭头把勺”的 规矩。林县一带,待墓道挖成时,女儿、儿媳要身穿重孝,携带着炊具到墓 地给土工们烙饼吃。埋葬那天,亲朋好友前往奔丧,左邻右舍也要送葬礼。 中午,丧家要治办丧宴招待客人和前来帮忙的人们。丧宴一般没有婚宴丰盛, 气氛肃穆。虽也备有酒,但一般都是“闷喝”,从不猜拳行令。大多数人家, 除下酒的四荤四素菜以外,都是将肉、白菜、粉条等放在一起,用大锅煮了, 一碗一碗端上,每人一碗。只要一桌坐够八人就端菜,吃完就走,这叫“流  水席”。馍一般是烙馍或蒸馍,也有蒸花糕的。吃饭时,孝子由一位长辈领 着,向众人一一叩头谢恩,这时,客人要放下筷子,双手将孝子扶起。  旧时的流水席,是富豪之家为了炫耀富贵,装潢门面而特设的。丧事期 间,不论认识与否,只要坐够八人就端上酒菜,此去彼来,川流不息。  老人去世,以三周年和十周年为大祭之日,届时丧家一般都设比较丰盛 的宴席款待客人,并在死者神位或遗像前摆设供案(一般供有花馍、瓜果、 点心、烟、酒等),燃香焚纸钱祭祀。五、特殊食俗  奇特的首山酒会: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日,河南襄城县南五里的首山上, 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踏青酒会。每到这一天,方圆几十里的人们,成群结队, 带着美酒佳肴,来到首山上痛饮。山上山下,人山人海,连成一片,非常热 闹。山并不大,横亘八里,为八百里伏牛山之首,故名首山。相传天下名山 有八,首山为其一也。传说当年黄帝铸鼎炼丹,曾采铜于此山。山之西北隅, 是有“中州第一禅林”之誉的乾明寺,始建于后唐清泰元年。寺内重楼高阁, 石栏玉台,自山脚起直抵中峰,文笔峰塔矗立在首山西巅,气势磅礴。自寺 院至山巅,为酒会的集中区。中老年人大都围坐在山腰的丛林中,开怀畅饮。 山顶的松柏林里,则为青年聚集的场所。凡能喝酒的,都三五成群,席地而 坐,各自拿出带来的酒和水果、罐头之类的酒菜,不管认识的和不认识的, 都互斟互敬。酒至半酣,便猜拳行令,吆五喝六之声漫山遍野。今年交的新 朋,明年就是老友,以酒会友,是这个酒会的风气。山下的乾明寺周围,布 满了各式各样的帐篷和阳伞。这里大都是携儿带女,举家前来踏青饮酒的人 们。酒的品种更是五花八门,各色俱有。随着酒会的盛行,山脚下逐渐形成 了一个很大的物资交流会。这里,以卖酒的摊点为最多,生意当然也很兴隆。 首山酒会起于何时,无文字记录可考。传说很早的时候,首山的山上长 满了参天的松柏。山前山后的人们烧火用柴、盖房取木,都靠这山上的柏树。 山上有一棵很高很大的柏树,人称“柏仙”,满山的松柏都是它的子孙。当 地的人们都把柏仙看成是“圣物”。有一年的二月十五,一个***上山伐木, 激怒了柏仙。柏仙燃火自焚,烧死了***,也烧毁了整个山林。以后每当二 月十五柏仙忌日这天,人们就带上酒和香火,上山祭祀柏仙,希望它能再“显 圣降福”。久而久之,形成了盛大的酒会,而柏仙自焚的传说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第 三 章回族食风  河南省的回族人口有 80 多万,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 91.4%。其来 源最早可以上溯到唐朝,那时已有阿拉伯等地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到河南经商 并定居。元朝大量的穆斯林作为“探马赤军”到河南屯田,随后长期居留, 与汉族杂居共处。受当地汉族文化习俗的影响,河南的回族在生活习俗方面 和当地汉族有许多共同地方。  河南回族的饮食习俗与全国其他省份回族的饮食习俗差异不大。主食以 米、面、杂粮为主,基本上和当地汉民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对肉食的选择 上,饮食禁忌同各地回民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河南回族的节日饮食,仍保留着本民族的风俗特回族的传统食品有油 香、三角、馓子等。油香有大小、甜咸之分。三角分肉馅、素馅、糖馅等多  种。因为这类食品常与宗教活动有关,不能亵渎。家里若有祭祀等重大活动, 常以油香分赠亲友邻里。“熬”是在阿木拉节这天(伊斯兰教历元月十日), 主要以各种杂粮配肉熬成粥,免费赠送穆斯林。烧麦是类似包子的肉馅食品, 有“烧麦会”,穆斯林分期集资,预订份数,定期一次领取。这种活动主要 由清真寺举办。  开封一带的回民,有在宴会后“捎包”的习俗。参加宴会的人,当端上 比较好的肉菜时,要掰开几个馒头,夹进几块肉,用手巾等物包起来,待宴 会散后捎回家,给家里的老人或没参加宴会的人吃。  安徽卷第 一 章基本情况概述  安徽省地处华东,长江、淮河流贯境内,将该省分成面积大致相当的三 部分。淮河是我国自然地理的天然分界线之一。淮北地区属暖温带,淮南地 区(又称皖中)、江南地区(又称皖南)则属亚热带气候。  淮北主产小麦及山芋(甘薯)、玉米、高粱等杂粮,居民以面食为主。 但在数十年前,这里十年九淹,灾害频繁,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群众生 活十分困苦,日常菜肴非常单调,几乎不吃什么菜。  皖中包括江淮丘陵地区和长江冲积平原,这里有长江、淮河、巢湖等天 然河湖,又有起伏的丘陵和纵横交错的丰饶田畴。盛产大米、棉花、茶叶、 水果等粮食和经济作物,水产、家禽、家畜也多,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较发 达的水陆交通,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文化也日臻繁荣,这些都给当地人民 的饮食生活的改善创造了有利条件。  皖南山区,群峰叠嶂,风景秀丽,又有新安江、水阳江、徽水等河流, 使山区拥有林茶之利,山麓盆地与河谷地区又适于农业耕作。这里地少人多, 居民中经商的较多,加之山区物产需要外销,更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自唐来 以来,巨商富贾,历代不乏其人。他们的豪华享乐生活,也必然要给当时的 饮食生活与习俗带来某些影响。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别,安徽几个主要地区不但粮食蔬菜品种不同,人们的口味也有差别。以淮北平原来说,群众喜咸中带辣,汤汁上重色浓,并惯 用生大蒜、香菜佐味和配色。喜食牛羊肉,其中白牛肉、焦炸羊肉、苔干羊 肉丝、羊肉汤等菜。淮河以南的皖中地区,因为水产和家畜产量多,群众多 以鱼肉、鸡、鸭、鹅及禽蛋等制做菜肴。尤以烹调水鲜、家禽、猪肉见长, 讲究刀工、注意形色,除用盐和酱油等调味外,还适当以糖调味。农村居民 口味偏咸。大别山区群众的口味也偏咸,还嗜辣味。皖中群众还习用茶叶、 木屑或稻壳的烟熏制肉肴。如用黄山毛峰等名茶熏制长江的鲫鱼,玉脂金鳞, 芬芳可口。又如有二百多年历史的“无为熏鸭”,也是采取先熏后卤的独特 制法。此外还有群众喜爱食用的腐乳爆肉、蜈蚣鱼、水晶荸荠圆、珍珠鸡、 清炒鳝鱼、清炖甲鱼等传统名菜。农村中,除食用一般的时鲜蔬菜外,农民 还喜爱食用腌制的腊肉、咸菜和豆腐乳等。咸菜花样较多。皖南地区善于烹 制山珍野味,如火腿炖甲鱼和红烧果子狸,即是以皖南山区特产沙地马蹄鳖、 雪天牛尾狸做主料的。其他如黄山炖鸽、清蒸石鸡、问政山笋、清蒸花菇等 荤素名菜,都是取村于本地区的黄山鸽、石鸡、问政山笋和花菇等特产制成。 这一带虽然水产不多,但烹制水鲜别具特色。如腌鲜桂鱼(即臭鳜鱼)、烧 青鱼等,都不同于皖中地区的制鱼方法,有独特风味。本地区的菜多烧、炖, 讲究火功,芡大油重,原汁原味。日常饮料以茶为主。这里是祁红、屯绿、 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名茶的产区。绿茶是本地群众最喜爱的日常饮料。  近些年来,安徽各地区人民的生活己大有改善,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 不少人已开始讲究起饮食营养从安徽三个地区人民的饮食习惯来看,皖中与 皖南第 二 章皖中皖南食风  皖中、皖中两个地区,隔江相望,在地理环境上,颇有相似之处:同有 丘陵地带,可大面积种植水稻;同有山区,可产林茶、杂粮等;同有河湖, 多产水鲜。因而两个地区人民的饮食习俗也大体相似。一、日常食俗  皖中皖南人民多以大米为主食,山区人民还要兼吃一部分杂粮。大米多 为籼米或粳米,籼米出饭率高,农民多喜食之;粳米作饭,柔软可口,易煮 熟,城镇群众爱吃。徽州地区生产的稻花米,作饭香软,出饭率高,已推广 到其他地区食用。宣州等地区的血红糯米,被视为补品,已成为城市群众争 购的粮食。因糯米性粘,平时不用来作饭,只是留做节日酿甜酒、制年糕, 改善家庭饮食等。  餐次 一日三餐。早餐城镇居民多吃大米稀饭,辅之以各种早点,如大 馍、油条、包子(肉包、糖包、豆沙包),糯米粉做的糍糕、烧麦及烤山芋 等。早点的制法,不外油炸、油煎、水煮、笼蒸等。农村群众早餐吃干饭, 俗语说:“要干好,早饭饱。”山区粮食不足,往往在干饭上蒸山芋,或以 玉米高粱粉打糊吃。有的还在玉米糊中加入山芋。中餐和晚餐,城镇居民大 都吃干饭。在农村,农忙时期,一般都在早饭后带上干粮上工,还要顺便带 些咸菜和一瓶开水。中午就不回家吃饭。干粮有米粉粑、煮山芋和焦米粉等。 有的地方带菜心粑(即在米粑内包入腌菜心)、米花糖、年糕等,在地头上 点火烤吃。农村晚餐,有干有稀。夏天晚上,多在农家的禾场上吃饭。一张 小桌,放上几样小菜,全家人围桌而坐。到了冬天的晚上,堂屋的火塘里燃 着熊熊的炭人,火锅内煮着两三样菜蔬,叫“一锅熟”,火塘边烤着玉米粑 或米粉粑。全家围火塘而坐,边烤火,边吃晚餐。俗语说:“根子火玉米馍, 神仙不如我!”城乡群众对晚餐都比较重视。食品多种多样。除用纯米做饭外,还有山芋饭、菜饭(将萝卜或芥菜、白菜等切碎在锅边蒸熟,放入油盐,和饭而食)、豆饭(将豇豆等和饭煮食), 用玉米粉和大米煮饭,称为“金玉良缘”。如有剩饭,可做水泡饭、炒饭(以 鸡蛋炒饭为多)。另外还有大米稀饭、菜稀饭、山芋稀饭、豆子稀饭、玉米 稀饭、南瓜稀饭、糯米稀饭等。皖西太湖县一带,善于加工锅巴。干饭吃完 之后,留下锅巴,将米汤倒入锅中煮之,叫“锅巴粥”。还可将锅巴焙黄, 装入瓷罐,用热肉汤泡食。也可以把锅巴用油炸一下,充作早点。安庆一带 的重油锅巴,尤为一方风味名食。方法是将一块块的锅巴放在烧热的火锅里, 然后倒入煮沸的油汤。这种锅巴香酥可口。老年人牙齿差、消化力弱,农村 人便用小罐煨饭,饭中放入少量肉屑及油盐,这是供给老年人的特殊饭食。 此外,农村的某些手工业工人(如铁匠),也往往用吊锅煨饭吃。  皖中皖南地区,除油条、烧饼等一般早点外,各地还有一些传统点心, 有的不只是做早点,也是宴客的佳点。  大救驾 寿县名点,有千年以上历史。传说公元 956 年,后周皇帝世宗 命大将赵匡胤率兵攻打南唐刘仁赡把守的寿州,攻了 9 个多月,全军劳累不 堪,赵匡胤本人也不思饮食。进城后,吃了厨师制做的点心,胃口大开。后 来他做了北宋的开国皇帝,想起此饼救过他的驾,因称“大救驾”。此点色 泽乳白,由多层花酥叠成,如金丝盘绕,油重而不腻,有果香味。制法是将 金桔、核桃仁、青梅、青红丝、冰糖等捣碎,与猪板油丁调成馅心。然后用 一小剂水面团包上一小剂抽酥面团,制成饼皮,再包入馅料,按成圆饼坯, 锅内放入熟猪油,炸制即成。    小红 头 是庐江县名点。因顶部有红点而得名。此点心创始于清乾隆年 间,光绪时曾列为贡品。传说著名清军将领吴长庆,原籍庐江县。他率兵留 镇朝鲜汉城时,随身的家乡厨师常做此点供吴食用。后来该厨师回到家乡, 在县城开饭店卖此点,备受群众欢迎,遂成名点。其做法是:将馒头去皮后 搓碎,与猪板油一起用绞肉机绞碎,再拌入碾碎的花生仁、桔饼、青梅、白 糖、桂花制成馅心,然后用直径为 6 厘米左右的面皮包入馅心,捏成石榴形, 入笼用旺火蒸 7 分钟左右,取出在顶端点上一小红点。放凉的小红头还可用 油煎吃或炸着吃。  双冬肉包 是徽州屯溪一带的名点。用松针垫笼蒸成,包子馅大,内含 冬笋、冬菇等配料,味鲜香可口。做法是将虾米泡发,与冬笋、冬菇一起切 碎,再与肉末、葱末、姜末、白糖、麻油等拌成馅心。用发酵好的面剂包入 馅心,制成包子生坯。用旺火蒸制 10 分钟即可。  蟹黄汤包 是芜湖市同庆楼的传统名点,包子皮薄且韧,馅嫩汤汁多, 味道极鲜美。做法是将蟹肉、蟹黄拌入碎肉,加精盐、酱油、白糖、葱姜末、 黄酒等搅拌成馅心,然后用白面做皮,包成包子蒸熟即成。  庐阳汤包 是合肥市的风味小吃。皮薄馅大,形小巧,汤多鲜嫩。做法 是先将猪皮冻搅碎与猪肉末和在一起,加入葱姜末、酱油、精盐等拌成馅心, 用发好的面制成面皮,逐个包入馅心,捏上褶纹,入笼蒸熟即成。冬瓜饺 是屯溪市的名点,香气浓郁,鲜嫩爽口。制做时将火腿切末,猪肉、香菇切成豆大的丁,冬瓜入沸水中煮一下也切成同样的丁,加入盐、 味精炒熟,用淀粉勾芡,撤上火腿末、葱末,浇上麻油,拌成馅心。用白面 皮逐个包入馅心,捏成月牙形,用旺火蒸 5 分钟即成。油酥饼 这是安庆萧家桥的名点。色泽金黄,质地酥脆。制做时,先将面粉与芝麻油拌成油酥面,再用炒熟碾碎的黑芝麻加入白糖、桂花、麻油, 拌成馅心。将发酵好的面团揪剂加入油面团,反复折叠擀制,揪成小剂,包 入馅心,收口按成扁圆形,刷上饴糖,沾上芝麻仁,放烘炉中烘烤,再用红 糖烧烟熏一下,使其上色,烤熟即可。鱼皮蟹黄饺 这是沿江一带渔家小吃。做法是将猪肉剁成肉茸,加入蟹肉、冬菇末、笋末、盐、芝麻油搅成馅心、再将鱼肉剁成茸,放在盆内,加 入适量菱粉,和匀成面团,擀成面皮,包上馅心,捏成饺子,入沸水中煮熟, 吃时蘸姜末和醋。山粉圆子 这是皖中六安地区的风味小吃。圆子色黑滋润,香甜柔韧劲道。制法是将山芋粉碾碎过筛成细粉,用沸水做成烫面,再用芝麻粉、碎青 红丝、白糖、桂花调成馅心,然后将烫面做成圆子,包入馅心,放干山粉内 滚一次,送到沸水锅中氽一下,再滚一次干粉,将圆子揉圆,入笼中蒸熟即 成。  小笼 肉蒸饭 先将糯米浸泡后蒸熟,倒出晾凉。再将五花猪肉切成三 大片(每片约重 17 克),用酱油、味精、葱姜末、白糖、红腐乳汁拌匀,入 味后拌入粉,入笼蒸至九成熟取出。然后取一只小笼,先放糯米饭,上放 三片肉,再用小火保暖即可,味道咸香。  瓠子饼 这是皖中一带的时令小吃,外皮焦脆,馅味清香鲜美。制法是: 将猪肉、鸡肉、火腿、冬菇切丝,用猪油略炒,放入虾仁、酱油制成馅心。 将瓠子切细丝,目沸水略烫晾凉,加入面粉、葱末,磕入鸡蛋,拌成稠糊。 在一大碟内抹上麻油,倒上适量面糊,摊平,均匀地放上馅心,上面再覆盖  一层糊,成为饼坯,然后将饼坯放入平锅,用小火煎熟即可。  三河米饺 这是合肥地区的风味小吃。饺子色泽金黄,外皮微酥,松软 鲜美。做法是先将猪肉切丁炒熟,加入豆腐干丁、葱姜末、酱油、盐等煸炒, 用淀粉勾芡制成馅心,再将米粉加盐入锅慢炒,至摄氏 60 度时,加水拌成粉 团,出锅晾凉,揪成面剂,包上馅心,捏成饺子状入锅炸熟。  香椿馃 这是皖中的时令小吃,味道鲜美,外皮金黄酥脆。 制做时将 香椿芽切碎,拌入猪肉丁、猪油成馅 心。用白面做皮,包上馅心,放入平 底锅中烤成两面***即成。  黄豆肉馃 这是徽州歙县一带的风味小吃,相传清乾隆巡视江南时,曾 以平民身分买此饼吃,颇为赞赏。临走时,赠给饼家小印章一枚。后来饼家 便做了一块形似印章的砖块,盖在饼上做为纪念。至今制饼时仍保留这一特 点。制做此饼需先将炒熟的黄豆磨成粗粉,与五花肉丁、盐调拌成馅。再用 水面团加油面团擀成圆饼,包入馅心,外撒芝麻,收口捏紧,放入饶热的平 锅内,每个馃的中间部位压上直径 10 厘米左有的特别砖块,边烤边转动砖 块,熟透取出。  毛豆抓饼 这是皖中、皖南山区的风味小吃。将鲜毛豆、五花猪肉、姜 均切成碎丁,调以葛粉、精盐,与水拌成豆糊,锅内倒适量油,抓一小团豆 糊贴锅里,摊成薄饼状,并不断用勺将锅中热油浇于饼上,待烙至金***而 表面柔软时即成。吃时放入烧开的肉汤内食用。油炸臭干 这是皖中一些城市的风味食品。制法是先将荠菜或嫩荷叶、藕节、熟芝麻粉放在缸里,浸泡约一星期,制成臭卤水。再用稀释的卤水加 盐,放入白豆腐干浸泡两三小时,将泡好的豆腐干放入热油中作至两面鼓起, 出现小泡时,即可出锅。配以辣酱、米醋食之。干丝 这是芜湖巢县一带饮茶的风味小吃,色泽美观,鲜香辣臭兼而有之,别具风味。制法是将豆腐干切细丝。在沸水中氽一下,放盘中。菠菜氽 后切成小段,再将卤瘦肉、黄瓜、鲜姜、红椒均切成丝,依次平摆在干丝上, 放入虾米、酱抽、醋、芝麻油即成。除上述名点外,皖中、皖北各城镇还有全椒的酥笏牌、鸭油烧麦、蚕蛹酥、脆炒面、蝴蝶面、蟹锅贴、深渡包袱、豆皮饭、混汤酒酿元宵、舒城笼 糊、油堆、鸡血糊、芋糯麻团、荠菜圆子、蓑衣圆子、绿豆火腿粽子、梅干 菜烧饼、柳叶包子、示灯粑粑、荸荠糕、赤豆猪油糕等。这些点心,其粮食 原料主要是面粉、糯米及其他杂粮,配料则就地取材。副食品:皖西一带有句俗语:“会管家的吃油盐,不会管家的吃米粮。”“吃油盐”是指吃菜。意思是说会管家的主归善于安排菜蔬,可节约粮食; 不会管家的主妇,不注重吃菜,要多消耗粮食。如果客人来了,没有什么好 菜配饭吃,主人就要称之为“无菜饭”或“白饭”,以表示歉意。人们衡量 一个家庭生活水平的高低,也往往以菜蔬的质量和数量作为标准。菜肴一般 分鱼、肉、蛋及家禽为原料制做的荤菜和以蔬菜、豆制品等为原料的素菜。 皖中人一般不吃狗肉,有“狗肉不上拜”的谚语。皖南人喜欢吃蛇肉、鹿肉、 野猪肉等。皖中、皖南群众还喜欢吃腌制的菜品,如白菜、雪里蕻、芥菜、 豇豆、扁豆、刀豆、萝卜、生姜、韭菜、辣椒、蒜苗、蒜头、葱头、香椿等 都可腌制。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将菜洗净、晾干、揉盐、囫囵放入坛中 压紧;二是将菜洗净晾干、切成丝状或条块状,取几样菜放在一起(如白菜 丝、辣椒丝、扁豆丝、黑芝麻等),用盐轻揉,装坛密封。这一带群众还喜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