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单gta5线上模式单人任务模式

本专题概要
什么是TAP&&基于任务的异步模式介绍
如何使用TAP&&使用基于任务的异步模式来异步编程
TAP与APM或EAP可以转换吗?&&与其他异步模式的转换
  在上两个专题中我为大家介绍.NET 1.0中的APM和.NET 2.0中的EAP,在使用前面两种模式进行异步编程的时候,大家多多少少肯定会感觉到实现起来比较麻烦, 首先我个人觉得,当使用APM的时候,首先我们要先定义用来包装回调方法的委托,这样难免有点繁琐, 然而使用EAP的时候,我们又需要实现Completed事件和Progress事件,上面两种实现方式感觉都有点繁琐,同时微软也意思到了这点,所以在.NET 4.0中提出了一个新的异步模式&&基于任务的异步模式,该模式主要使用System.Threading.Tasks.Task和Task&T&类来完成异步编程,相对于前面两种异步模式来讲,TAP使异步编程模式更加简单(因为这里我们只需要关注Task这个类的使用),同时TAP也是微软推荐使用的异步编程模式,下面就具体为大家分享下本专题的内容.
二、什么是TAP&&基于任务的异步模式介绍
基于任务的异步模式(Task-based Asynchronous Pattern,TAP)之所以被微软所推荐,主要就它使用简单,基于任务的异步模式使用单个方法来表示异步操作的开始和完成,然而异步编程模型(APM)却要求BeginXxx和EndXxx两个方法来分别表示异步操作的开始和完成(这样使用起来就复杂了),然而,基于事件的异步模式(EAP)要求具有Async后缀的方法和一个或多个事件、事件处理程序和事件参数。看到这里,是不是大家都有这样一个疑问的&&我们怎样区分.NET类库中的类实现了基于任务的异步模式呢? 这个识别方法很简单,当看到类中存在TaskAsync为后缀的方法时就代表该类实现了TAP,&并且基于任务的异步模式同样也支持异步操作的取消和进度的报告的功能,但是这两个实现都不像EAP中实现的那么复杂,因为如果我们要自己实现EAP的类,我们需要定义多个事件和事件处理程序的委托类型和事件的参数(具体可以查看上一专题中的BackgroundWorker剖析部分),但是在TAP实现中,我们只需要通过向异步方法传入&参数,因为在异步方法内部会对这个参数的属性进行监控,当异步方法收到一个取消请求时,异步方法将会退出执行(具体这点可以使用反射工具查看WebClient的方法,同时也可以参考我后面部分自己实现基于任务的异步模式的异步方法。),在TAP中,我们可以通过接口来实现进度报告的功能,具体实现可以参考我后面的程序部分。
目前我还没有找到在.NET 类库中实现了基于任务的异步模式的哪个类提供进度报告的功能,下面的将为大家演示这个实现,并且也是这个程序的亮点,同时通过自己实现TAP的异步方法来进一步理解基于任务的异步模式。
三、如何使用TAP&&使用基于任务的异步模式来异步编程
&看完上面的介绍,我们是不是很迫不及待想知道如何自己实现一个基于任务的异步模式的异步方法的,并且希望只需要这个方法就可以完成异步操作的取消和进度报告的功能的(因为EAP中需要实现其他的事件和定义事件参数类型,这样的实现未免过于复杂),下面就基于上专题中实现的程序用基于任务的异步模式来完成下。下面就让我们实现自己的异步方法(亮点为只需要一个方法就可以完成进度报告和异步操作取消的功能):
Download File
// CancellationToken 参数赋值获得一个取消请求
// progress参数负责进度报告
private void DownLoadFile(string url, CancellationToken ct, IProgress&int& progress)
HttpWebRequest request = null;
HttpWebResponse response = null;
Stream responseStream = null;
int bufferSize = 2048;
byte[] bufferBytes = new byte[bufferSize];
request = (HttpWebRequest)WebRequest.Create(url);
if (DownloadSize != 0)
request.AddRange(DownloadSize);
response = (HttpWebResponse)request.GetResponse();
responseStream = response.GetResponseStream();
int readSize = 0;
while (true)
// 收到取消请求则退出异步操作
if (ct.IsCancellationRequested == true)
MessageBox.Show(String.Format("下载暂停,下载的文件地址为:{0}\n 已经下载的字节数为: {1}字节", downloadPath, DownloadSize));
response.Close();
filestream.Close();
sc.Post((state) =&
this.btnStart.Enabled = true;
this.btnPause.Enabled = false;
// 退出异步操作
readSize = responseStream.Read(bufferBytes, 0, bufferBytes.Length);
if (readSize & 0)
DownloadSize += readS
int percentComplete = (int)((float)DownloadSize / (float)totalSize * 100);
filestream.Write(bufferBytes, 0, readSize);
// 报告进度
progress.Report(percentComplete);
MessageBox.Show(String.Format("下载已完成,下载的文件地址为:{0},文件的总字节数为: {1}字节", downloadPath, totalSize));
sc.Post((state) =&
this.btnStart.Enabled = false;
this.btnPause.Enabled = false;
response.Close();
filestream.Close();
catch (AggregateException ex)
// 因为调用Cancel方法会抛出OperationCanceledException异常
// 将任何OperationCanceledException对象都视为以处理
ex.Handle(e =& e is OperationCanceledException);
这样只需要上面的一个方法,我们就可以完成上一专题中文件下载的程序,我们只需要在下载按钮的事件处理程序调用该方法和在暂停按钮的事件处理程序调用CancellationTokenSource.Cancel方法即可,具体代码为:
// Start DownLoad File
private void btnStart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filestream = new FileStream(downloadPath, FileMode.OpenOrCreate);
this.btnStart.Enabled = false;
this.btnPause.Enabled = true;
filestream.Seek(DownloadSize, SeekOrigin.Begin);
// 捕捉调用线程的同步上下文派生对象
sc = SynchronizationContext.C
cts = new CancellationTokenSource();
// 使用指定的操作初始化新的 Task。
task = new Task(() =& Actionmethod(cts.Token), cts.Token);
// 启动 Task,并将它安排到当前的 TaskScheduler 中执行。
task.Start();
//await DownLoadFileAsync(txbUrl.Text.Trim(), cts.Token,new Progress&int&(p =& progressBar1.Value = p));
// 任务中执行的方法
private void Actionmethod(CancellationToken ct)
// 使用同步上文文的Post方法把更新UI的方法让主线程执行
DownLoadFile(txbUrl.Text.Trim(), ct, new Progress&int&(p =&
sc.Post(new SendOrPostCallback((result)=&progressBar1.Value=(int)result),p);
// Pause Download
private void btnPause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发出一个取消请求
cts.Cancel();
下面看看基于任务的异步模式的实现效果如何的,运行结果:
点击确定按钮之后,Download按钮会重新变成可用,此时我们可以继续点击Download按钮来下载进行下载,下载完成之后会下载完成弹出框,运行结果如下:
四、TAP与APM或EAP可以转换吗?&&与其他异步模式的转换
从上面的程序代码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基于任务的异步模式确实比前面的两种异步模式更加简单使用,所以,从.NET Framework 4.0开始,微软推荐使用TAP来实现异步编程,这里就涉及之前用APM或EAP实现的程序如何迁移到用TAP实现的问题的,同时.NET Framwwork对他们之间的转换了也做了很好的支持。
4.1 将APM转换为TAP&
在System.Threading.Tasks命名空间中,有一个TaskFactory(任务工程)类,我们正可以利用该类的方法来实现将APM转换为TAP,下面就用基于任务的异步模式来实现在中例子。
// 大家可以对比这两种实现方式
#region 使用APM实现异步请求
private void APMWay()
WebRequest webRq = WebRequest.Create("/zh-CN/");
webRq.BeginGetResponse(result =&
WebResponse webResponse = null;
webResponse = webRq.EndGetResponse(result);
Console.WriteLine("请求的内容大小为: " + webResponse.ContentLength);
catch (WebException ex)
Console.WriteLine("异常发生,异常信息为: " + ex.GetBaseException().Message);
if (webResponse != null)
webResponse.Close();
#endregion
#region 使用FromAsync方法将APM转换为TAP
private void APMswitchToTAP()
WebRequest webRq = WebRequest.Create("/zh-CN/");
Task.Factory.FromAsync&WebResponse&(webRq.BeginGetResponse, webRq.EndGetResponse, null, TaskCreationOptions.None).
ContinueWith(t =&
WebResponse webResponse = null;
webResponse = t.R
Console.WriteLine("请求的内容大小为: " + webResponse.ContentLength);
catch (AggregateException ex)
if (ex.GetBaseException() is WebException)
Console.WriteLine("异常发生,异常信息为: " + ex.GetBaseException().Message);
if (webResponse != null)
webResponse.Close();
#endregion
上面代码演示了使用APM的原始实现方式以及如何使用FromAsync方法把APM的实现方式转换为TAP的实现方法,把这两种方式放在一起,一是可以帮助大家做一个对比,使大家更容易明白APM与TAP的转换,二是大家也可以通过上面的对比明白TAP与APM的区别。
4.2 将EAP转化为TAP
处理APM可以升级为用TAP来实现外,对于EAP,我们同样可以对其转换为TAP的方式,下面代码演示了如何将EAP转换为TAP的实现方式:
#region 将EAP转换为TAP的实现方式
// webClient类支持基于事件的异步模式(EAP)
WebClient webClient = new WebClient();
// 创建TaskCompletionSource和它底层的Task对象
TaskCompletionSource&string& tcs = new TaskCompletionSource&string&();
// 一个string下载好之后,WebClient对象会应发DownloadStringCompleted事件
webClient.DownloadStringCompleted += (sender, e) =&
// 下面的代码是在GUI线程上执行的
// 设置Task状态
if (e.Error != null)
// 试图将基础Tasks.Task&TResult&转换为Tasks.TaskStatus.Faulted状态
tcs.TrySetException(e.Error);
else if (e.Cancelled)
// 试图将基础Tasks.Task&TResult&转换为Tasks.TaskStatus.Canceled状态
tcs.TrySetCanceled();
// 试图将基础Tasks.Task&TResult&转换为TaskStatus.RanToCompletion状态。
tcs.TrySetResult(e.Result);
// 当Task完成时继续下面的Task,显示Task的状态
// 为了让下面的任务在GUI线程上执行,必须标记为TaskContinuationOptions.ExecuteSynchronously
// 如果没有这个标记,任务代码会在一个线程池线程上运行
tcs.Task.ContinueWith(t =&
if (t.IsCanceled)
Console.WriteLine("操作已被取消");
else if (t.IsFaulted)
Console.WriteLine("异常发生,异常信息为:" + t.Exception.GetBaseException().Message);
Console.WriteLine(String.Format("操作已完成,结果为:{0}", t.Result));
}, TaskContinuationOptions.ExecuteSynchronously);
// 开始异步操作
webClient.DownloadStringAsync(new Uri("/zh-CN/"));
#endregion
  本专题关于TAP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本专题主要以实现一个文件下载程序要讲述基于任务的异步模式所带来的简便,这个也是.NET 4.0中提出TAP的原因所在吧,最后介绍了TAP与APM和EAP模式之间的转化,通过这部分大家可以清楚知道以前的异步实现如何向新的异步模式的迁移,以及从他们的转换实现代码中也可以比较他们之间的不同。然而在.NET 4.5中,微软对异步编程又做了更好的支持&&提供了async和await两个关键字,这两个关键字使我们异步编程如同步编程一样的简单,彻底改变了实现异步编程所面临的委托回调,跨线程访问控件等问题,具体这部分内容,我将在下个专题中为大家介绍。
本专题源码下载:
阅读(...) 评论()您所在位置: &
 &  & 
任务中心模式.ppt2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任务中心模式.ppt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任务中心理论模式
社会工作理论课 本章主要内容
任务中心介入模式的概述
(产生与发展,基本原理) 任务中心介入模式的治疗过程与策略 (治疗过程,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沟通技巧) 任务中心介入模式的评价
(贡献与局限) 本章重点 任务中心模式的基本原理
任务中心模式的治疗过程
任务中心模式的具体方法
首先我们要明白何为任务,以及何为任务中心模式。 定义:是指受助者为缓和其问题的严重性欲采取的行动。不仅包括求助者欲达到的目标,还包括其达到目标所采取的方法。
定义:是一种针对传统治疗模式费时较长,效率地下而发展出的一种有响应时间限制,针对生活问题的个案工作和心理辅导模式。显著特征:简明与时限。 一、产生与发展 1.为什么会形成? (1)传统治疗模式目标过于远大,效率低下,费时较长。例如,案主觉得治疗时间太长目标过于远大而放弃接受治疗。同时,治疗时间太长带来个案工作大量堆积,效率低下。 (2)个案工作着开始重新评估传统的治疗模式,积极探索,寻找更有效更可行的治疗模式。 (3)1972年,雷行和爱泼斯坦在他们的《任务中心个案社会工作》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有时间限制的、针对生活问题的个案社会工作介入模式——任务中心介入模式 2.怎样形成的? (1)20世纪60年代中期,纽约市的社区服务协会做了一项实验拉开了任务中心模式的序幕。该实验表明,简要的心理暨社会个案工作方式在处理家庭关系问题时,显得更为有效,从而肯定了短期疗法的效果。
(2)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美国形成并发展起来。
(3)20世纪70年代,雷伊得(Reid)与艾式旦(Epstein)两人极力提倡任务中心模式,尤其是芝加哥大学社会服务行政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基于项目化教学下的任务单导学模式的探索
基于项目化教学下的任务单导学模式的探索
作者:&&&&文章来源:&&&&点击数:294&&&&更新时间:
基于项目化教学下的任务单导学模式的探索
(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如皋 226500)
&&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如火如荼,课题研究、校本教材层出不穷。我校依托“活动单导学”这一如皋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优化出适合职业教育的项目化教学下的“任务单导学”模式,它在立足中职学生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教学的资源,用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掌握的教学方式实施有效教学。本文以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专业电工技能训练课程中的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课例来阐述这一教学模式,期望在与大家交流和探讨的同时得到专家的指点,进而将这一模式不断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项目化 任务单 &导学 &评价表
&&& 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正在由宏观领域进入微观领域,国家教育部也提出新时期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即职业教育进入加强内涵建设、提升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的历史阶段。其落脚点在于全面改革教育教学的方法,使之能够有效地、高效地实施教学,达到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伴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论研究的日益深入,职业教育教学实践的重心也出现了两大变化:一是教学目标重心的迁移,即从理论知识的存储转向职业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学方法逐渐从“教”法向“学”法转移,实现基于“学”的“教”;二是教学活动重心的迁移,即从师生间的单向行为转向师生、生生间的双向行动,导致教学方法逐渐从“传授”法向“互动”法转移,实现基于“互动”的“传授” ①。我们的项目化教学、任务单导学的教学模式也正是针对这一变化而建立起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 项目化教学下的任务单导学模式的运用首先要清楚什么是项目,什么是任务。这里我想引用徐国庆教授的观点做进一步的解释。任务是个专业概念,不是日常所理解的任务。比如我们学校里,今天校长让你把这份材料送到哪里去,给你一个任务,这是日常所理解的任务,所以让你做这个项目,就是给你一个任务,这里项目和任务就是一样的。而我们这里讲的任务它是专业概念,也就是专家或教师等人员经过工作任务分析以后得出来的这个任务②。比如我这里要讲的《搅拌机电气线路的***与调试》项目里面涉及到一些工作任务,其中之一就是“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首尾端的判别” ,这个是工作任务,具体要干的事情,他是工作过程的一个环节,而项目是完成任务的结果,这里就是实际生产中的搅拌机电气线路,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产品。所以项目是我们实施教学的一个活动的载体,他必定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的需求,而任务是为完成这一项目而经过分析后***成的一个个具体的要做的事情,他来源于实际的工作过程。就我们电工技能训练课程而言,我们根据生活中的实际从安全用电技术、电工仪表技术、照明电路技术、电机控制技术等几个方面精心选择了8个实用的项目作为载体来实施教学,在每个项目的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又根据实际的工作过程***成了若干个教学任务,并形成了一系列的可以实施教学的任务单。
&&& 所谓“任务单导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实际,以教材为纲,以实践为例,以学生为主线设计的学习活动方案。此模式的起点、过程、终点均是为完成某具体任务的“活动”,“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任务单导学” 是一种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 以任务为引领,以任务单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在师生、生生的互动合作及生生、组间的多元竞争的和谐环境中完成教学任务的新型教学模式。
&&& 任务单导学模式的核心是教师课前的充分准备,主要包括教师任务单和学生任务单的精心安排,以及围绕教学的实施准备的课件和设备。下面我就以搅拌机电气线路的***与调试项目下的课题“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首尾端的判别”为例探讨任务单导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 &教师任务单一般设计成表格,主要内容为:一、基本信息:教师姓名;任教班级;项目名称:搅拌机电气线路的***与调试;教学课时:24;本课课题: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首尾端的判别;本课教学课时:2;教学地点:电工实习室。二、项目分析:电工技能训练是机电专业典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实用性很强。本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任务单导学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及敢于竞争的精神。本项目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也是实际中应用较广泛的技能,而本课题的任务又是学生学习此项目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进一步理解电磁感应现象,了解交流电及相量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掌握万用表的正确使用和电动机首尾端的判别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进行电动机的星形或三角形连接。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强化小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意识;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四、教学任务:1、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首尾端的判别方法学习与探讨(任务单导学)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形或三角形连接并运行(完成实际工作中的任务)。五、教学情景创设: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情景中进行教学,以任务驱动为载体,创设真实的职业场景。按企业班组化模式展开小组合作、组间竞争,营造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六、教学资源准备:1、信息资源:《电工技能训练》校本教材、资料、学生任务单,2、人员资源:教师二名,学生(合理小组),3、环境资源:电工或电力拖动实习室、三相四线制电源,4、设备资源:电工实习台、多媒体设备、电动机、通电试验板,5、材料准备:万用表、导线、电工工具等。
&&& 教师任务单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教学任务的安排,一般包括学生和教师的活动设计。本课题安排教学任务如下:一、提出任务:学生活动设计:1、讨论交流预习任务(课前),
2、学生观察实例,3、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不知首尾端时电机如何连接?),4、明确本节课任务;对应的教师活动设计:1、展示三相异步电动机,2、电机维修的实例(多媒体),
3、多媒体演示并提问,4、提出本节课任务。二、知识学习:学生活动设计:在任务单导学下学习知识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助学:知识加油站及规范操作视频),关键是实施小老师(组长)组织下的讨论和学习;对应的教师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习任务,补充完善判别方法(播放教师规范操作视频),关键在于巡回辅导时着重关注小老师,达到教师辅导小老师,小老师带动小组学习的高效教学效果。三、技能训练:学生活动设计:学生分组强化技能训练并要求操作过程规范(注意安全文明生产),注重组内合作、互帮互学,关键在于小老师(组长)对组员进行指导并考核;对应的教师活动设计:教师强调安全文明生产并巡回指导、纠错助学,特别是巡回指导时着重指导小老师。四、完成任务:学生活动设计:对给定的三相异步电动机作星形或三角形连接并运行(享受成功的喜悦),强调小老师(组长)进行安全检查;对应的教师活动设计:巡回指导并作通电试验前的检查,强调通电试验的送、断电操作顺序和要领。五、任务评价:学生活动设计:组内评价和小结(组内自评、小组长评价),关键是小老师(组长)点评并记录;对应的教师活动设计:
组间评价和小结(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着重对小组的整体评价。六、布置新的任务:学生活动设计:1、对于一台刚生产的尚未通电的电机(转子无剩磁)如何进行首尾端的判别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判别的方法,下节课对各组方案进行评比),2、完成本节课的实训报告(实训步骤、判别依据、实习反思等);对应的教师活动设计:提出新问题,布置新任务,完成好实训报告。
学生学习任务单一般包括课前预习任务、课堂学习任务和知识加油站三部分,具体内容如下:一、课前预习任务: 1. 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是指利用& &&&&&&&&产生
&&&&& 的现象,2. 万用表的正确使用(档位选择,注意事项,读数方法等):a.如何使用万用表测电阻? b.如何使用万用表测电流?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Y/△接法:Y接法(画示意图),△接法(画示意图)。二、课堂学习任务:任务1:用万用表判别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三相绕组的各相两个线头:判别并填表,同时对编码管进行标注(假设红色为首端选填U1、V1、W1,***为尾端选填U2、V2、W2)(表格略)。任务2:用万用表判别每一相产生的感应电流:按图接线,用手转动转子,看万用表指针是、否偏转?请在括弧中选择。
&&&& &&&&&&&&&& &&&&&&&&&&&&&&& &&
图1 指针(偏转 不偏转)& &&&图2 指针(偏转 不偏转)&&&&& 图3 指针(偏转 不偏转)&& &&
分析:转动转子,在每相中均(能、不能)产生(交流电、直流电),这是&&&&& &&&现象
任务3:用万用表判别三相绕组产生的感应电流的相量和(记录指针偏转情况)
&& && &&&&& &&&&&
图4(偏转 不偏转)& 图5(偏转 不偏转)& 图6(偏转 不偏转)&&& 图7(偏转 不偏转)
&&&& 结论:当______时对称三相绕组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相量和为零。(即万用表的指针不偏转)
任务4:利用万用表判别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首尾端:判别依据:当_________&&&&&&&&&&&&&&&&&&&&&&&&&&&&&& _时,电动机的三相绕组的首尾端是一致的(即首端与首端相连,尾端与尾端相连),注意判别步骤(观察教师规范操作视频),特别提醒安全文明操作。任务5:对给定的三相异步电动机作星形或三角形连接并运行:分组实施任务,安全操作,文明规范。任务6:巩固知识:各组小结本节课并完成组内评价 。任务7(引出新任务): 1、对于一台刚生产的尚未通电的电机(转子无剩磁)如何进行首尾端的判别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节课对各组方案进行评比),2、 完成本节课的实训报告(实训步骤、判别依据、实习反思等)。三、知识加油站: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Y/△接法:三相异步电动机的Y/△接法如图8所示(图8略)2、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首尾端的判别方法(剩磁法):判别步骤: (1)、用万用表“Ω”档先确定哪两个头属于一相绕组。 (2)、每相绕组中任选一个头连接在一起,再把其余三个头连在一起。然后将万用表的直流毫安档连在节点之间,用手转动电动机转子:a.若表针不摆动,表示两个节点分别为各相绕组的首尾。b.如果表针摆动,表明节点中有首尾混在一起的。此时,可将任意相绕组的两个头对调,再测一次。若表针仍摆动,再将另外一相绕组的两个头对调,再测。若表针还摆动则将第一次对调的两个头调回即可(直到表针不摆动为止)。 问题讨论1:在首尾混在一起时用手转动转子时电流表的指针为什么有时会动,是什么原理? 答:首尾端不一致时,旋转磁场在三相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相量和不为0。问题讨论2:如果首尾端都接对了,为什么不动呢?(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答:首尾端一致时,旋转磁场在三相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相量和为0。【注意点】此方法是利用转子中的剩磁在定子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或电流)的方向关系来判别的,所以电动机转子必须有剩磁,即必须是运转过的或通过电的电动机。
&& &任务单导学不可或缺的是两个评价表的运用,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及时对小组及学生的学习情况、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记录和评价。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评价表主要包括:1、组内成员姓名班级 ;2、组内合作、任务完成及学习效果(☆级)情况;3、组间竞争情况(☆级);4、本组自我评价及对教师的建议。另外要填全学习小组、学科、课题名称、组长签名、 教师签名、日期等。填写评价表注意以下三点:1、评价采用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为☆、☆☆、☆☆☆;2、组内评价由各小组长负责考核填写,亦可由小组长根据学科特点安排组内相关学生代表填写;3、组间评价由各小组长根据教师课堂对各组的评价如实填写。项目评价记录表针对学生个人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主要评价内容包括:1、态度与情感:学习态度认真、主动积极,学习兴趣浓,专业情感深;2、知识与技能:预习任务及接受任务的情况,任务的实施与技能的熟练程度;3、方法与能力:是否掌握方法和独立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的高低;4、品质与习惯:是否符合安全、文明、规范要求,是否具有良好的素质和潜能。评价结果采用等级(☆&& ☆☆&& ☆☆☆)评价法,分项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最终给出综合评价等级。
在项目化教学下的任务单导学模式的运用中我们要注意“项目化教学”的教学内容要体现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激发学生关注未来的职业需求;“项目化教学”的任务单导学的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任务驱动、做中学、学中做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或项目的工作过程训练,使学生获得普适性的工作过程,实现学生思维过程的完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在实施这一模式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法,精心选择项目,精心设计任务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学过程由实践到理论,使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除少数必要的基本概念外,切忌直接讲述枯燥的理论知识。3、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由老师提出阶段性任务要求,学生在不断练习中逐步达到目标。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调整教学进度,不能为完成课堂任务而降低学习的效果。4、教学中,要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趣味性情境,练习项目应包含个体练习,小组合作,经验交流及老师点评等不同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完成学习。5、教学中,通过选用典型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做出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责任意识,加强竞争意识,增强团队的合作精神。6、教学中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以多媒体、录像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③。
&&& 实践证明,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任务单导学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高效的教学模式,它体现在以下几点:1、任务单导学能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任务单导学让每个学生每堂课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每个学生都有广泛参与完成任务的机会,使得他们在课堂上真正的行动起来了。实践证明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再也没有机会去说话、做小动作、看小说、打瞌睡和玩手机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2、任务单导学能真正让课堂活起来。任务单因冠以“任务”之名,这种课堂模式建构的旨意就在于通过学生的“行动”使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在行动中求得真知。学生因“单”而“行”,课堂因“动”而“活”,因此课堂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单”。这不仅是一张由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单,而且还是教师设计的教学程序单,还是教师设计的学生行动单。任务单导学使得课堂气氛活跃,推动了教学过程的互动、对话,学生的自信心在递进式的完成任务的活动中得到增强。课堂真正活起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自然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就事半功倍了。3、任务单导学能真正让学生笑起来。这种通过重视“工作过程”精心设计的任务单而实施的“任务单导学”,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职业学校的学生也体验到了尝试成功的快乐,学生有经常性的成功体验并逐渐改变了学习方式,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他们在开心的笑声中进行着主动的学习。4、任务单导学也真正让教师笑起来了。任务单导学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还体现在教师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任务单导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实现了由原来的看重结果到看重过程的转变。尽管教师的工作量比传统的教学大了许多,但学生课堂上的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让教师倍感欣慰;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接受能力让他们感到惊讶;他们不再怕进课堂,不再为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和思想上不上进而整日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他们对自己的教学成果得到学生的肯定而高兴;他们为自己能培养出合格的、优秀的中职学生而感到由衷的骄傲④。
&参考文献:   
①&&& 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论——姜大源
②&&& 项目课程的概念、原理与设计——徐国庆
③&&& 职业教育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结题报告
④&&& 用任务单导学模式实施中职教育有效教学—— 徐年华《快乐阅读》2011年第18期
文章录入:jks&&&&责任编辑:jks&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2010  版权所有: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地址: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镇澄江路1号 邮编:226532 ***:8(传真)  E-mail: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