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日本什么时候回到新石器时代是什么时候呢?

日本人是徐福的后代吗?--百度百家
日本人是徐福的后代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如果分析的样本足够多,我们很容易回答,今天什么地方的中国人最像汉朝的中原人。那么,日本人比大部分华南汉族和全部北方汉族更接近汉朝中原人,又是怎么回事?
文/大象公会
前一篇文章谈到,2013年,吉林大学《郑州汉唐宋墓葬出土人骨研究》的报道第一次系统分析了汉代河南人的种系特征,用体质人类学的方法比较颅面骨骼特征,与汉朝中原人最接近的,是今天的华南近代组(福建)。
不过,上述研究报告的现代样本,只有华南和华北组(河北山西两地汉族为主)两个近代组,从样本数量看,它反应汉朝中原人与今天中国各地域人群的种系亲缘关系并不够精确。若试图回答今天谁更像汉朝的中原人,就需要更多的样本。
但我们可汇总目前报道的近代人骨数据资料,加入更多样本做更细致比对分析。
现代华南汉族比对样本:加入福建东山岛汉族、香港汉族和湖南汉族;现代华北汉族比对样本:加入辽宁抚顺汉族、吉林汉族、北京汉族、山西太原汉族。
另外,加入广西壮族、印尼和马来合并组、山南地区藏族(西藏A组)、藏族主体类型样本(西藏B组),作为南方少数民族和东南亚民族的比对样本;加入俄远东阿穆尔河流域的那乃人(通古斯语系民族,满族近亲)、北极滨海地区爱斯基摩人、东北亚地区的日本人和朝鲜人作为北方比对样本。
在古代样本中,除汉代中原地区三组样本外,还可加入陕西关中地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合并组、陕西凤阳西村周人、陕西临潼新丰秦人、以及西北地区的甘肃史前合并组、东北地区的西团山文化合并组作为古代比对样本。
得到如下比对图谱:
汉代中原人与现代东亚诸民族种系比对分析图谱(男性)
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比对研究可以首先发现,在近现代对比组中,东南亚的马来-印尼合并组与爱斯基摩人种系差异最为明显,而东亚诸民族大体介于二者之间。在古代对比组中,陕西关中地区的仰韶文化合并组和山西太原现代汉族之间的种系差异最为明显。
另外,陕西汉朝人相对秦人,更接近山东汉朝人。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有个史料线索值得注意:秦王朝被推翻后,关中地区人口由于战乱,损失十分严重,汉朝曾经迁大量外省居民移居陕西,其中,在秦始皇统一中国过程中损失较小的齐国人是移民大军中的主力。
在所有可比对近现代人群中,香港汉族比福建汉族更接近汉代山东和陕西的中原人,当然也包括陕西周人。同时,尽管与关中地区最古老的土著居民仰韶文化古人有一定差异,但香港汉族还是相对更接近这些关中古人。
河南郑州汉朝汉族在此分析中属于现代华北人群的聚类群,与辽宁抚顺汉族很接近。但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现代样本的颅骨数据普遍缺少一些重要指标,比如反应面部突出程度和齿槽突出程度的数据,而颌骨较突出是中原地区自石器时代至汉代普遍的种系特征,这些数据缺失的前提下,让河南郑州汉朝人相对陕西和山东同时代古人显得有些特别。不过,郑州汉朝人较高(长)的面部使他们与普遍低(短)面特征的古中原人存在一定差异。
仰韶文化古人专业复原图
广东汉族平均容貌图,略低(短)略偏狭的面型,较低(短)阔的鼻型与仰韶文化古人接近程度较高。但仰韶文化古人颅骨尺寸较大等特征还是与华南汉族存在较大差异。
【日本人是徐福东渡的童男童女吗?】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还会发现一个有趣现象:日本人比除香港汉族以外的华南汉族和华北汉族更接近汉朝中原人。很多读者可能一下会想到“徐福东渡”。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希望长生不老,西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够用三年的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入海求仙。但并未找到神山。西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至琅岈,再度派徐福率众出海,徐福到达“平原广泽”未再返回。民间一直有种比较传奇的说法认为:日本人就是这些一去不复返的童男童女后裔。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简单,从现代基因学研究的角度,日本人是绳纹人(10000年前-公元前一世纪)和弥生人(公元前三世纪--公元三世纪)的混血后裔,绳纹人种系特征最为复杂,同时表现出与阿穆尔河流域诸民族和东南亚民族的类似特征。弥生人则更可能与某些东北亚地区的史前移民相关,其父系血统与朝鲜人和部分满族人相近。
在弥生时代之后,日本似乎还出现了一批“骑马民族”,日本进入古坟时代(公元300年-600年),或称大和时代,至此日本主要的移民潮才算终结。日本人在经历复杂混合后,体质人类学特征恰好接近汉朝的中原人,很可能存在很大的偶然性。
另外,还有类似的情况,很多朋友会问,朝鲜人与福建人最为接近时怎么回事?朝鲜族和福建汉族的容貌差异很明显啊,朝鲜族的脸很大,常有人用“大饼脸”来描述。这主要因为:一方面,福建汉族类似古代中原人,面部比较短(低面),这样在比例上,面部就相对北方汉族偏圆阔;另一方面是因为朝鲜族和福建汉族的颅骨特征接近程度更高,这些特征不太容易在肉眼可见的容貌特征上体现。
绳纹人、弥生人、古坟人(从左至右)专业复原图
【汉朝山东人不是白种人吗?】
在分子人类学刚刚兴起之时,曾有一份结论颇为惊人的学术新闻称,中国古生物分子遗传学研究室的专家发现2500年前的山东临淄人线粒体DNA(反应母系血统源流)遗传特征接近高加索人种。
研究者指出:他们与日本的有关研究机构合作,以山东临淄地区古墓群中古人类DNA为标本,提取并纯化了该地区2500年前、2000年前的古人骨DNA和现代人的DNA,并分别与从国际基因数据库中筛选的1300多个标本进行了DNA特征的比较。
结果发现,2500年前的山东临淄人与现代欧洲人的基因特征非常近似,2000年前的临淄人又与现在的哈萨克斯坦、阿尔泰人的基因特征非常近似,而当代的临淄人与现代的东亚人基因特征非常接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测试结果?其实,这与早期研究认识的局限性有很大关系。东方人母系血统主要分为三大系统,即M,N和R。而临淄古人以R系统的分支B和F居多(这些类型在今天的南方各民族比例相对更高),现代山东人和其他北方民族而则以M系统居多。在另一方面,高加索人种则主要是R系统的其它分支。也就是说,在大的谱系树上,两个以R系统为主的族群的亲缘关系确实比以M系统为主的族群高,但R系统的东西各个分支早在人类始祖走出非洲之后就分离开来,那时,蒙古人种和高加索人种还尚未分化。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2500年前的临淄古DNA样本确实有少数几例非常独特的样本,通过共享序列分析,会发现它们与欧洲样本匹配,很可能确实是西方人的类型(因为早期文献未作完整的基因测序,无法得出完全肯定的结论)。
而另有研究者报道,他们在4例6500年前的山东长岛古人DNA样本中测到一例西方类型。这样看来,2500年前的山东古人尽管并不是高加索人种,但却很可能已经出现了部分的高加索人种混血成分。
线粒体DNA发育树。华北地区M系较为常见,其中,柳岩所属的D型最为常见;美籍华人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所属的C和美籍日裔花样滑冰选手克丽斯蒂?山口所属的M8a相对少见。N系包含R系,R系又分东方支系和西方支系,临淄古人B和F两个东方支系较多,高加索人种则主要是R的西方支系,如意大利冰人奥兹属于K支系。N系还包括另一系统,包括东北亚和美洲印第安人常见的A,美国影星伊娃?朗格利亚属于这个类型。
[大象公会所有文章均为原创,版权归大象公会所有。如希望转载,请事前联系我们:bd@idaxiang.org ]
阅读:308309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6万
阅读:8623
热门文章HOT NEWS
说起格力手机,可能还真不是董明珠和雷军打赌一时意气的产物。作为...
不执着财经 张平
新榜----内容创业服务平台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日本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09-09-16 &匿名提问
日本国,古称“大和”。古代中国称日本为“倭”。 7世纪后半期起以“日本”为国号,19世纪末叶起称“大日本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改用现称。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是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弧形列岛,由九州、四国、本州和北海道四大岛及数以千计的小岛组成。东和西南濒太平洋,西和北临中国东海、日本海及鄂霍次克海,与中国、朝鲜、苏联仅一水之隔。总面积37万余平方公里。人口 12055万(1985),基本居民为大和族。盛行佛教和民族宗教神道。通用日语,首都东京。  古代日本(迄公元12世纪末) 石器时代 日本旧石器时代,亦称“无陶器时代”或“先陶器时代”。其上限无确考,据推测,距今约20~30万年前;其下限距今约 1万年前。日本旧石器时代和亚洲大陆旧石器时代是并行的。日本新石器时代文化称绳纹文化,因陶器有绳纹而得名。其上限距今约9500年或1万年前(一说4500年前),下限为公元前3~前2世纪。
 金石并用时代 继绳纹时代之后,日本于公元前3~前 2世纪进入弥生时代,即金石并用时代。这一时代的文化称弥生文化,因陶器出土于东京都弥生町(在今东京都文京区)而得名其下限止于公元3世纪。在弥生时代,中国大陆的水稻栽培技术和青铜器、铁器等金属文化经由朝鲜传入日本。  原始氏族公社 日本石器时代是母权氏族公社阶段,绳纹时代是其繁荣时期。绳纹时代后期和晚期的人口估计有12~15万。人们多栖身于被称作“竖穴”的原始房屋里,靠狩猎和渔捞为生。社会处于采集经济阶段。狩猎使用弓矢,渔捞则使用鱼钩和网罾。猎场、渔场和主要生产工具为公社成员所共有。所有社会成员权利平等,实行共同生产和平均分配,无贫富贵贱之别。进入弥生时代后,父权氏族公社逐渐取代母权氏族公社,原始公社制趋于解体。  日本人种和民族的形成 迄今日本考古出土的人骨化石很少。1931年在兵库县明石市西八木海岸发现人类腰骨化石,后命名为“明石原人”。1950年在□木县葛生町附近、1957年在爱知县丰桥市牛川町、 年在静冈县引佐郡三日町相继发现一些人骨化石。据此推测,洪积世日本列岛已有人类存在。关于日本人种和民族的形成,学术界一般推测日本最早的居民经由北亚和南亚两条路线来到日本列岛,经过长期混血,大约在弥生时代以前形成具有共同语言和风俗习惯的日本民族。  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弥生时代是日本文明史的开端。由于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出现,特别是青铜器和铁器等先进生产技术的传入,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弥生时代中期日本从原始公社制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据中国《汉书》记载,大约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日本列岛出现了百余个由村社首长统治的小部落。这些部落曾定期派人向汉武帝在朝鲜设置的乐浪郡献上贡物。后经长期兼并,至公元2~3世纪形成了规模较大的30多个部落。据《后汉书》和《三国志》的《魏志?倭人传》记载,公元2世纪末至3世纪初出现了邪马台国。邪马台国统辖约 30个部落,成为部落联盟的盟主,已有统治机构和贫富、阶级差别,是日本奴隶制社会初期粗具规模的国家。该国女王卑弥呼在 239年曾遣使到中国洛阳,魏明帝封她为“亲魏倭王”,授与金印紫绶。其后继女王□与(台与)亦曾遣使向西晋王朝朝贡。  古坟时代和倭王统治 公元4~7世纪,日本历史称古坟时代。因当时统治阶级大量营建“古坟”而得名。坟丘形状多种多样,其中最有特色的前方后圆坟,是奴隶主王权的象征。初期最大规模的古坟集中于畿内的大和地方。这种奴隶主王权,日本史称“大和朝廷”,即“大和国”。其统治者为日本皇室的祖先。从 4世纪下半叶到 5世纪,古坟分布的地区逐渐扩大,这表明大和国家从东到西逐步实现国土的统一。大和国家是以氏姓制度和部民制著称的奴隶制国家。在倭王之下初步建立起中央和地方的官僚统治机构。自 4世纪后半期起,大和国家为掠夺奴隶和财富,开始向朝鲜南部进行扩张。6世纪后半期起,由于父权家长制家族的发展,大和国家的统治阶级和人民之间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日趋尖锐。加之,对朝鲜半岛侵略失利,奴隶主王权面临危机。推古女帝的摄政圣德太子于 7世纪初制定“冠位”十二阶和《十七条宪法》,抑制豪族,革新政治。是为推古朝改革。对外,日本积极同中国开展外交,先后派遣隋使4次 (600、607、608、614),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此时,倭王对外称号改为天皇。  古代天皇制的确立和律令制社会  592年推古女帝即位后,因帝都在飞鸟地方,故称飞鸟时代(592~710); 710 年元明天皇(707~715在位)迁都平城京(今奈良市)后,奈良时代(710~794)开始 (见彩图日本平城京 (奈良)遗址);794年(一说784),桓武天皇(781~ 806在位)迁都平安京(今京都市),到1192年建立镰仓幕府的400年间,史称平安时代。在这600年间,日本处于天皇的最高权力统治之下。从 630年起的200 多年间,为了向中国学习先进文化和典章制度,日本先后派遣唐使19次,实际到达的有13次。这对日本古代的改革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645年日本发生“大化改新”,仿照中国唐朝的律令制度,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大化改新完成了推古朝改革未竟的事业,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律令制官僚统治机构,世袭氏姓贵族制度被废除,高度中央集权的奴隶主王权统治即古代天皇制得以确立。律令制的完成,经过半个多世纪。 701年制定、次年实施的《大宝律令》将大化改新的成果在制度上巩固下来。大化改新后建立的国家体制,史称律令国家;就社会组织而言,则称律令制社会。关于大化改新的性质,学术界一直有争论;中国史学界多认为是“自上而下的封建制社会变革”。  自8世纪前半期起,由于土地不足,国家被迫允许私人开垦新田。 723年颁行《三世一身法》,规定凡新造沟池开垦的水田,允许三代人私有;凡利用原有沟池开垦的水田,准给本人一代使用。 743年又颁行《垦田永世私有法》,允许垦田永远归私人所有。于是真正的私有领地开始出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日本庄园制度不断发展;进入10世纪以后,律令制趋于衰微和蜕变。在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化的基础上,自 9世纪中叶迄11 世纪下半叶,外戚藤原氏擅权,被称为摄关政治的贵族政治体制占统治地位。之后,以太上天皇为代表的皇室势力伸张,以院政取代摄关政治。与此同时,伴随庄园成长的新兴武士势力于10世纪登上历史舞台。武士势力的核心是地方庄园领主阶层,他们逐步演变成封建的军事农奴主。号称“武家栋梁”的源平两氏,经过为皇室贵族效力的阶段,展开了争夺国家权力的激烈斗争。这一斗争持续到12世纪末。  古代经济和文化 大约4世纪下半叶起,中国和朝鲜的移民不断来到日本,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日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大化改新起五六百年间,社会经济有显著进步。农业已普遍使用铁制农具,水田耕作的集约程度提高,水利事业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养蚕受到政府鼓励,手工业生产也获得发展。  与此同时,文化也日臻繁荣。继4~5世纪汉字和儒家经典传入之后, 6世纪佛教由百济传入日本,从而促进了日本古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先后出现了著名的三大文化:6世纪末至7世纪上半叶的飞鸟文化,是以寺院为中心的初期佛教文化;7世纪下半叶的白凤文化,则在佛教艺术方面通过中国唐朝接受印度文化的影响; 8世纪的天平文化深受中国唐朝文化的影响,除佛教美术外,还有《古事记》、《日本书纪》等国史的编纂,以及《怀风藻》、《万叶集》等著名诗集的编撰。平安时代初期,除佛教文化外,在学术和文化方面深受唐朝儒家思想的影响;同时开始使用平假名和片假名两套日本表音文字。随后,创立“国风文化”,出现了《古今和歌集》、《源氏物语》等文学杰作。
 中世纪日本(12世纪末~1868年)  武家政权的建立和发展 自12世纪末迄16世纪末约400年间,日本社会处于封建制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其特点是幕府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天皇的朝廷和武家政权并存以及朝廷势力不断削弱。1192年源赖朝()被朝廷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镰仓开创幕府,开武家政权的先河。1333年,以后醍醐天皇(在位)为首的宫廷贵族用武力推翻了镰仓幕府。次年改元建武。史称“建武中兴”。 1336年武士巨头足利尊氏()攻入京都,开创室町幕府,后醍醐天皇逃至吉野。从此出现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南北朝时代。1392年南北朝议和,足利氏的室町幕府统一全国。  大名领国制的确立和人民斗争   从镰仓时代到室町时代,封建制不断发展,幕府集权统治逐渐走向封建分权割据。南北朝时代庄园制趋于衰落,守护大名领国制形成。1467年(应仁元年)爆发应仁之乱,此后至1568年出现一个长达百年的群雄割据时期,史称战国时代。守护大名领国制演变为战国大名领国制。在大名领国制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加剧,爆发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其中有农民反对地主压榨、反对商人高利贷盘剥的“德政暴动”,有各领国内武士为争夺领地而进行的“国人暴动”;还有农民借宗教信仰而进行的反对领主的“一向宗暴动”。  镰仓和室町时代的经济和文化   镰仓时代出现水田稻麦两熟、旱地麦豆两熟或三熟的种植法。农业技术进步,耕地面积扩大。从中国传入的茶叶栽培盛行,并开始种植从朝鲜传来的棉花。手工业和运输业兴旺起来。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商业发达和城市兴起,同中国、朝鲜等地的贸易也日益发展。  文化方面,从12世纪中叶至13世纪,在中国宋元两朝文化的影响下,出现了以武士为中心的新文化。一系列新的佛教宗派兴起,禅宗尤为武士所尊崇(见彩图日本武士画像)。出现了以京都、镰仓的五山禅林为中心的 “五山文学”。作为日本民族宗教的神道奠定了基础。中国的“朱子学”受到重视。连歌、能乐等文艺形式兴起,茶道(品茶)、花道(插花)也日益盛行。  国家统一和织丰政权 战国时代末期,在群雄中崭露头角的武将织田信长于1573年推翻室町幕府,国家开始走向统一。织田信长的继承者丰臣秀吉于1590年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建立的统治,是没有幕府的武家政权,史称“织丰政权”。织丰时代亦称 “安土桃山时代”。  丰臣秀吉在完成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在全国实行“检地”(,史称“太□检地”);颁布“刀狩令” (1588),收缴农民手中的武器;固定武士和农民的身份,实行“兵农分离”;为防止西方殖民势力入侵,查禁基督教。通过“检地”,丰臣秀吉集中掌握全国土地,彻底废除了庄园领主土地所有制,代之以封建武士领主所有制。原来在庄园制下受层层剥削的小佃农,得以自立为自耕农。丰臣秀吉妄图征服中国(明朝),为此假道朝鲜,于年两次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都以失败告终。  织丰政权时期,日本开始同西方发生接触,欧洲文化传入日本。1543年以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接踵而至,同日本进行贸易。1549年西班牙耶稣会士方济各?沙勿略()到日本传布基督教。年,九州的信奉天主教的大名也向欧洲派遣了使节。  幕藩统治体制 1603年,德川家康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今东京)开设幕府,是为江户幕府,亦称“德川幕府”。江户幕府的统治制度,史称“幕藩体制”。幕府为集中权力和控制诸侯,除颁行有关法令外,还实行参觐交代制度。为查禁天主教、防止西方殖民势力入侵,自17世纪30年代起颁行锁国令,至1853年实行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锁国政策。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日本原来并不叫日本。在古代日本神话中,日本人称其为“八大洲”“八大岛国”等。据《汉书》《后汉书》 记载,我国古代称日本为“倭”或“倭国”。公元五世纪,日本统一后,国名定为“大和”。因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阳神,所以将太阳视为本国的图腾。相传在七世纪初,日本的圣德太子在致隋炀帝的国书中写道:“日出处太子致日落处太子”,这就是日本国名的雏形。直到七世纪后半叶,日本遣唐史将其国名改为“日本”,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其后沿用,成为日本的正式国名。《新唐书?日本传》中有记载:咸亨元年(670年),倭国遣使入唐,此时倭国已“稍习夏言,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为名。”此外,在汉语中,“扶桑”“东瀛”也是日本国名的别称。是武则天这么叫的,以后人们就这么叫了。从日本在东方,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所以是日,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是?之本也。就这么着日本就叫日本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白江鏖兵:第一次中日战争白江,亦称白江村,系高丽半岛上的熊津江(今南朝鲜之锦江)入海处形成的一条支流。 在我国唐朝初年,朝鲜半岛处于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都想统一半岛,但又都无力消灭对方,于是便向东西邻国寻求援助,先后分别于大唐和倭奴建立了外交关系。高句丽在秦汉时代是隶属于我汉朝的辽东地方政府,李唐有意将它收复,故它靠拢倭奴(注:即当时的倭国);新罗因与倭奴结怨,故和唐王朝亲近;百济与倭奴的关系较为密切,加之公元653年百济、倭奴“通好”以后,就形成了以高句丽,百济,倭奴为一方,新罗,唐朝为另一方的政治局势。   655年,新罗王金春秋称高句丽与百济,??(注: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联兵侵入,乞求唐朝出兵援助。唐高宗在遣使调解无效的情况下,先后派程名振、苏定方、薛仁贵等将领率兵出击高句丽,企图牵制其兵力以减轻对新罗的压力。然而,唐朝此举未能奏效,支援高句丽的百济继续向新罗发起进攻。660年,新罗王再次向唐告急,乞求唐朝出兵救援。唐高宗遂以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领水陆大军10万余,从成山(今山东荣城)渡海击百济。百济军屯守熊津口(今锦江之入海口)进行抵抗,但在唐军南北夹击之下,很快溃败。接着,唐军与新罗联兵向百济都城泗?进军,不到10日,便灭亡了百济。唐在百济故地设置熊津等五个都督府,以大将刘仁愿率兵留守。   唐军灭了百济之后,原百济王扶余璋的部下福信及浮屠道琛率众据周留城,抗击唐军。10月,福信遣使至倭奴,请迎立在倭奴为人质的百济王子扶余丰,并向倭奴乞求援师。为了保住在朝鲜半岛上的势力,同时也为了缓和国内的政治危机,倭奴之齐明天皇很快就做出了送扶余丰回国和出兵援助百济的决定。12月天皇及太子中大兄等从内地的飞鸟京迁至沿海的难波城,并成立了战时最高指挥部。661年1月,将战时指挥部迁至九州西岸,在于百济隔海相望的盘濑设置了行宫。7月,齐明天皇驾崩,太子中大兄素服称制,是为天智天皇。8月,天智天皇任命阿昙比罗夫,阿倍比罗夫,秦田来津分率前军、后军和别动队,组成了一支援助百济的远征军。至9月,遣将狄井槟榔,朴市田来津等率兵5000余人护送扶余丰返国即王位。   此前,因驻守百济的唐军刘仁愿部被福信和浮屠的百济军围困在熊津府城内,故唐高宗急调刘仁轨率军渡海增援,府城之围遂解。4月,唐军44000人以水陆两路向高句丽发起进攻。7月,唐军进至平攘,因久攻平攘不下,乃于次年2月撤军。是时,唐高宗诏令刘仁轨:“平攘军回,一城不可独固。宜拔就新罗,共其屯守。若金法敏借卿等留镇,宜且停彼;若其不须,即宜泛海还也。”(《旧唐书.刘仁轨传》)可刘仁轨认为:“主上欲吞灭高丽,先诛百济,留兵镇守,制其心腹。.......今平攘之军既回,熊津又拔,则百济余烬,不日更兴......况福信凶暴,残虐过甚,余丰猜惑,外合内离,鸱张共处,势必相害。唯宜坚守观变,乘便取之,不可不动也。”(《旧唐书.刘仁轨传》)于是他一面“飞表闻上,更请兵船”;一面镇兵伺机出击,先后攻拔了支罗城及伊城、大山、沙井等栅,又与新罗联兵攻克了“临江高险,又当冲要”的真砚城,“遂通新罗运粮之路”。而福信与扶余丰也果如刘仁轨所料,两人发生内讧,福信被杀,百济之残余力量因此严重削弱。   663年6月,倭奴天智天皇令倭将毛野稚子等率27000余人向新罗发起进攻,夺取了沙鼻歧,奴江二城,切断了唐军与新罗的联系。不久,由孙仁师率领的7000名唐朝援军也渡海到达熊津,与刘仁轨会师,唐军军势因此大振。刘仁轨与诸将计议,认为:“周留,贼之巢穴,群凶所据,除恶务本,须拔其源。若克周留,则诸城自下。”遂制定了进攻周留城的计划。刘仁愿和孙仁师以及新罗王金法敏率军从陆路进攻;刘仁轨,杜爽则率领唐水军并新罗水军由熊津江入白江口,溯江而上,从水上进攻。8月17日,唐新联军从陆路三面围攻周留城,城外据点逐一被攻克,百济和倭奴守军相继投降。周留告急,倭将庐原君臣领军万余越海而来,准备自白江口登陆。周留城即建筑在白江河口上游不远处的左岸山地上,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峻溪隘,易守难攻。当时,尽管唐新联军已从三面包围了周留城,但百济只要能确保周留至白江一线安全畅通,就能得到倭奴从海上的支援,从而据险固守。因此,白江成为维系周留存亡的生命线,两军都誓在必争。 唐新水军首先到达白江江口。27日,倭奴水军也从海上抵达白江,两军遭遇。从当时双方的实力来看,大唐水军7000余人,170艘战船;倭奴水兵万余,1000多艘战船。倭奴虽然在人、船数量上多于我方,但大唐水军船坚器利,武器装备优于倭奴。对于这次战斗,中国的史书记载简略。在《旧唐书.刘仁轨传》中仅有“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余丰脱身而走”的概括。倭奴史籍对此则有详细的记叙“大唐军将率战船一百七十艘,阵列于白江村。戊申(27日),倭国船师初至者,与大唐船师合战。倭国不利而退,大唐坚阵而守。己申(28日),倭国诸将与百济王不观天象,而相谓之曰:‘我等争先,彼应自退。’更率倭国乱伍中军之卒,进打大唐坚阵之军。大唐便自左右夹船绕战,须臾之际,官军败绩,赴水溺死者众,舻舳不得回旋。朴市田来津仰天而誓,切齿而嗔杀数十人,于焉战死。是时,百济王丰璋与数人乘船逃去高丽。”(《倭国书记》卷二十七《天命开别天皇》)   由上可知,此战唐将刘仁轨首先采用以逸待劳的战略战术,以旺盛的士气,率战船阵列于白江,因而在第一次较量中,轻而易举地就使倭奴“不利而退”。接着在次日的战事中,又利用唐军之战船高大坚固的优势,将倭奴的船只左右夹住,使其不得回旋,再施以火攻战术,焚倭奴之战船400多艘,取得了战斗的最后胜利。而倭奴则是盲目冒进,8月27日刚至白江,就与严阵以待的唐军交战,被迫“不利而退”。次日竞“不观天象”,仅凭一股蛮勇,毫无秩序地向早以列成“坚阵”的唐军冲击,结果在“须臾之际”惨遭失败。倭将朴市田来津被格毙,百济王扶余丰逃之夭夭。 倭奴水军惨败的消息传至周留城,守城的百济王子扶余忠胜见大势已去,遂于9月7日率百济守军及倭援军向我天朝投降;倭奴之陆军闻此,也不寒而栗,“相谓之曰:‘州柔(即周留)降矣,事无奈何。百济之名绝于今日,丘墓之所,岂可复往?’”(《倭国书记》卷二十七《天命开别天皇》)遂于白江之战的幸存者一道,乘船滚回了倭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抗日战争战争至此结束,倭国势力退出了朝鲜半岛,其入侵中国的野心也随之破灭。   日军在朝鲜的惨败证明了当时倭国根本不是中国的对手。损失惨重的倭国深知若不赶紧求和,唐朝一旦下决心发动进攻倭国连还手之力都没有。于是倭国连连派“遣唐使”赴华,对中国天子毕恭毕敬,并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工艺,以此改造倭国。日本经过这次惩创,有九百多年不敢向半岛发展,此次战争影响之大可想而知了。我们当永远纪念这次光荣的战争,更当永远纪念第一次打败日本的民族英雄刘仁轨
差不多是1790年到1820年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