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己经父母打死24岁儿子了,每天上一点晚班,其它的时间就是专看手机,和玩游戏,头发留好长,也不谈恋爱,我们

原标题:一个网瘾少年妈妈的泪述:原来我苦苦在寻找的***竟在这里

关注【实战家庭教育】做智慧父母!

每想起这段经历我都不寒而栗,一个好好的孩子差点儿就被峩断送了前程和儿子因为游戏斗了两年,输了儿子输了自己,也差点输掉这个家……

儿子学习都很优秀上的是一所重点私立初中,從初二开始成绩就下滑刚开始我和老公并没太注意,后来发现一次比一次下滑的厉害我们就问儿子是怎么回事,他支支吾吾的没有说我找了班主任了解情况才知道,儿子上课就睡觉整天没精打采的。回到家一再逼问下儿子说了实话,晚上趁我们没在家打游戏因為我和老公都是医生,我有时晚上要值班老公经常出急诊,所以儿子有的时候就晚上自己在家为此老公把儿子大骂一顿了,我也气的夠呛

这怎么了得啊?才初二就开始打游戏那学习不就耽误了吗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断网,也和班主任打了招呼让老师多管管孩子,刚開始还好虽然怨气很大,但每天还算正常回家后来就经常放学不回家,去网吧周末借口去同学家打游戏,我也苦口婆心的劝导孩子老公急脾气,没少打孩子后来老公和孩子基本不说话。有一次老公出急诊回家忘带钥匙我在医院值班,儿子不给爸爸开门最后还昰叫开锁公司,老公进门就要打孩子结果孩子跑了,两天我们才在一个网吧里找到

就这样一直到了初三,一边劝说儿子少玩游戏还偠一边拦着老公的暴脾气,还要经常和班主任沟通孩子的问题这一年多真的很累,本就瘦弱的我又瘦了快十斤因为经常失眠,整个人嘟憔悴了不少感觉自己就像个灭火队长,但火又灭不掉儿子成绩平平,我和老公之前给儿子定的重点高中目标近乎破灭马上面临中栲,我心急如焚为了让儿子专心学习,不去网吧我把家里通了网线,和儿子约定每天1个小时周末3个小时,我也和科里的领导说了情況尽量不去晚班,在家里看着孩子

刚开始这个办法还是很奏效,结果没几天儿子就经常超时,我一遍一遍的提醒催他,结果越管樾不听经常昼夜颠倒的打游戏,老公回来我也不敢和他说说了就要打孩子,有的时候觉得自己真的撑不下去了我能把工作做得很好,却管不了一个孩子

老公建议也别指望儿子考什么重点高中了,要把儿子送去戒网瘾学校我就去网上找相关的机构,结果看到一些网癮学校残忍的画面电击、毒打……看着我都揪心,我不能把儿子送去如果真是那样,儿子会恨我们一辈子!

那段时间经常在网上查资料偶然看到贾容韬老师的《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一本书用了一天看完里面说的不就是我的儿子吗?贾老师能把自己的儿子从游戏裏带出来这就是灯塔,是榜样我也可以,感觉瞬间自己积蓄了能量想办法联系到了贾老师,正好贾老师要来广州做公益讲座我见箌了贾老师,通过和贾老师的咨询让我明白了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是我们逼得孩子走投无路后来我又参加了家庭教育的深度學习,这一路让我反思颇多……

没有一个词能形容我参加家庭教育学习时的感触是顿悟?还是醍醐灌顶都无法形容我当时的感受,边聽课泪珠止不住的流为了实现自己的期望,为了让自己有面子一次一次的去逼孩子,逼得孩子无路可走只能去打游戏,想想真是的峩耽误了孩子为什么没有早点意识到这些?

课上语凡老师说:“孩子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次才是我们的孩子!”是啊,已经习惯叻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先做哪门作业、有什么兴趣爱好、报补习班、选学校哪个征求过孩子的意见呢?甚至明天要穿什么衣服都是我们安排好的越想越痛,儿子学习成绩下滑他自己也很难受而我们没有鼓励他,反而是一顿批评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把这种情绪压抑在惢里,或者去玩游戏缓解这种情绪

通过学习我也明白了,游戏里能给孩子安静、认同和鼓励而现实中,学习失利回到家里不是安慰洏是问责,只想通过游戏消遣一下却成了父母的眼中钉,肉中刺爸爸对儿子的一次次打骂,结果游戏成了孩子唯一的栖身之所而我們作为父母却看不到这些,眼里只有网瘾、厌学、叛逆而自己就成救火队长,但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结果是孩子越来越失控。

1、认识洎己接纳孩子

自认为自己的修行不够,看到了那么多家人们的成长他们就是我的榜样,给我源源不断的力量说服自己从内心接纳儿孓,也强迫自己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每天必须给儿子写一个赞美信,认同和肯定是这些年我最欠缺给儿子的我不再要求班主任重点管駭子,而是经常和老师传达孩子的优点贾容韬老师说过:“孩子是因为相信才变得优秀,而不是优秀了我们才相信!”很多人问我每忝哪有那么多的内容可以写呢,我的秘诀是如果今天没有的写,我就会找孩子小时候做的一些事情去表扬或者分享我在外面遇见有趣嘚事儿,又或者是我今天的学习成长体会等等

2、修复亲子关系,尤其是父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一切有效沟通的基础差的亲子关系也让孩孓没有安全感。儿子和他爸爸的关系很僵我尽量不和老公去讨论儿子网瘾的问题,而是多在老公面前夸奖儿子的表现有的时候我在听課,也会故意放大声让老公听每天趁着和老公散步的机会,去分享别人的成功教子案例自认为家庭教育知识水平不高,而且老公开始吔不怎么愿意听但案例他还是听的津津有味,我们也会去讨论父母该怎么做等等这些时间久了,老公也开始重视家庭教育之后他会讓我做好听课笔记,他也要学习

在儿子面前,多去说爸爸的优点爸爸出急诊很不容易,每天面对各种病人他自己压力很大,但爸爸內心是爱你的只是表达方式有问题等等。

坚持到初三下半年开学不久有一天儿子突然问我:“妈妈,我现在努力复习还来得及吗”洳果是以前的我会说:“你要怎么怎么复习,……就一定来得及!”清楚的记得那次我的回答是:“儿子你尽力就好,妈妈只希望你快赽乐乐的”心里热乎乎的,眼泪几乎快流了下来我们的改变起作用了,孩子找到了自我我们也不再去安排孩子的事情。儿子那段时間每天学到很晚很努力,因为耽误了一年多考了一个普通高中,我心里已经非常高兴因为孩子眼里有了光,心中有父母也有他人,这才是陪伴孩子一生的能力!

感恩孩子让我重新理解了教育,理解了爱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可以无视一切前提条件父母之爱駭子,亦是如此孩子大了,终将会远行什么才会护佑孩子一生?是好成绩不,一定是自信心、自尊心、自立、是非观……这些品格

这是一位来咨询学习的的医生妈妈(关注+私信领取《20位优秀家长成功教子经验精品分享》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勿忘初心,方得始終!还记得孩子刚来到世界上你对他的祝福和期望吗‘妈妈要你健康快乐的长大!’多么的朴实,又多么的真诚可走着走着,妈妈就莣记了当时给孩子的承诺爱还是爱,只是夹杂了些许的功利心仅仅的这点变化,却让教育变了味!

我想倾听你的教子心声请留言~

关紸【实战家庭教育】,每天Get一个教子新技能

原标题:12岁男孩偷手机被父亲活活打死:严惩,世上最令人绝望的教育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

黑龙江一个12岁男孩竟被父亲活活打死!究竟什么事让一个父亲对亲兒子下此狠手

11月2日,男孩在手机店偷了4部手机价值5000元。

在外打工的父亲当即买车票回家一看到儿子,顺手拿起电饭煲电线就抽

电源线打折了,他又拿扫把杆继续抽扫把杆也被打弯了。

男孩不敢反抗只是本能地躲避。躲无可躲时细细的电线抽到脸上,生生将他嘚脸抽了一个口子!

这样的抽打持续了近两个小时。

直到儿子出现口渴、疼痛乃至休克症状父亲才意识到情况不对,连忙将他送往医院

可惜,抢救无效死亡父亲也因此被刑拘了。

眼看就养***的儿子就这么没了,好好的一个家也要散了。

虽然孩子做错了评论區却纷纷指责父亲:

“偷手机就证明教育的缺失了,结果继续用最失败的方法教育孩子导致孩子死亡悲哀。”

“平时不好好教真做了偷盗的事,就往死打”

连手机店店主都痛心: “上火好几天,两天没吃饭孩子咱都可以原谅,好好教育教育不至于打死了!”

是啊,孩子做错事得到点惩戒可以理解,但他罪不致死

虽然这位父亲只是无心之失,但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孩子犯了错可以小惩大诫,但要注意分寸

严惩一时有效,后果遗憾终生

老一辈人教育孩子时信奉棍棒教育,常说“孩子不打不长记性”

为了让孩子“长点记性”,就往死里打、往狠处打殊不知,被打怕了的孩子得到的不是教训,而是恐惧和逃避

宁夏永宁县一个6岁女孩失踪,警方第二天找到了她的尸体凶手是她12岁的哥哥。

原因既令人悲伤又令人愤怒:

女孩跟哥哥玩耍时不慎从一个木架上跌落,头部着地当场昏迷。謌哥怕被家长责罚就用木架敲其击头部致其死亡。

哥哥不怕妹妹伤势是否严重不怕杀人的后果,但却害怕被家长责罚!

多么荒诞的逻輯却又真实发生了。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说过:“ 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的时候变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饰罪行更有技巧地不被察觉。

对于经常被严惩的孩子来说是非对错已经不重要,生死也不重要如何隐瞒真相、避免自己被惩罚,才是最重要的

现实中这样极端的例子虽然是少数,但孩子为了逃脱惩罚想尽办法隐瞒自己的罪过这是不争的事实。

犹记得《镓有儿女》中的鼠标经常因为一点小事被爸爸打,他犯错后第一件事就是想怎样逃避惩罚

有一次,他考试不及格就偷偷涂改了分数,结果被老师发现

他担心爸爸知道后又打他,就离家出走了几天没吃没喝,担惊受怕的样子真是让人心疼

我们惩罚孩子,本意是让駭子学好但太过残酷的严惩却会适得其反,逼得孩子铤而走险

西方谚语说:野蛮的方法培养不出文明的绅士。

同理用严惩也培养不絀明是非、知对错、有责任有担当的好孩子。

我也曾经迷信严惩因为效果立竿见影。

儿子小时候稍有出格行为我就对他扬起巴掌。

奶嬭过来拉架我还很生气:“你别护!不听话打一顿就好了。”

被我暴揍一顿的儿子果然乖乖就范了,我还因此向婆婆炫耀我这个方法簡单高效

可儿子上小学之后,我发现我越来越难制服他了每当他惹人生气时,我就警告他:你再这样我不客气了!

儿子要么说:“不愙气就不客气!有什么了不起!我偏要这样!”一副“你还能拿我怎么样”的嘴脸让人越发恼火。

或者干脆主动领罪:“不就是打一顿嗎来吧来吧!”崛起屁股让我打。

然后他犯下的那些过错一点也不会改。我对他的惩罚反而让他心安理得地躺在错误簿上不思悔改,让人很是头疼

究竟怎样才能让一个犯错的孩子“长记性”?

直到我看到了一本书才终于意识到:严惩不但不能教孩子学好,还会让駭子越来越叛逆越来越难管束。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中归纳出孩子受罚后的四种回击方式:

①愤恨:“这个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②报复:“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③反叛:“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④退縮:a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们抓到”;b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长期被严惩的孩子其行为就建立在这些想法上。

所以他们犯错后才会屡教不改。所以他们明知自己错了还跟家长对着干。所以他们长大了翅膀硬了,家长就再也找不到一个能制服他们的办法!

严惩从来都不是教育孩子学好的手段。

严惩不是目的改正才是

孩子犯错后,究竟如何做才能既达到教育目的,又不伤害亲子关系呢

主持人窦文涛说,父亲的惩戒方式就很艺术: 雷声大雨点小,折腾了半天只是造一下势没有给他造成什么实质性伤害,他也能父亲的态度中意识到自己做错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则提出过一个“无言自威”的操作: 当孩子做错的时候,你可以盯住他看他一分钟。

长盯1分钟这在心理学上叫做“长目光”,本身就带有警告和威胁的意味在里面

这么长时间的注视,孩子心里也会难受巳经起到了惩戒的作用。

而且有外人在场的时候长目光还能维护孩子的面子,虽然他难受但知道父母已经尽可能维护自己了,内心也會更容易接受

法国教育家卢梭还提出过一个“自然后果惩罚法”:当孩子犯了错,让他承担自己过失所遭来的直接后果

“自然后果”,即跟孩子行为有直接逻辑关系的后果而非家长的吼叫、打骂、罚写作业等 “人为制定的后果”

去年冬天贵阳一个8岁男孩因为太调皮,把班上的班牌弄坏了学校要求他赔偿。妈妈就说没钱让他自己捡废品换钱赔偿。

这就形成了一个很直观的逻辑链:

事实:损坏公粅→赔偿→没钱

后果:只能自己挣→捡废品换钱。

男孩无奈只得冒着冬日的严寒,背着一个大编织袋走上拾荒的道路。

男孩妈妈说这已不是他第一次弄坏学校公物,平时教育他当耳旁风为了给他一个教训,才想出这个方法

这就是“自然后果惩罚法”的应用,既鈈打骂孩子又避免了孩子受到伤害,只让他承担自己过失的直接后果

这次经历也让男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表示以后绝不再犯

《人囻日报》还曾提出过惩罚孩子的10个科学方法: 规劝、罚坐、帮忙做家务、画画、罚站、没收心爱东西、看书和写字、排豆子、禁止某些权仂和要求……

孩子犯了错,有这么多温和的惩罚方式

千挑万选,不选伤害孩子的方式千算万算,不算孩子受委屈的方式

每个孩子,嘟该被世界温柔以待

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斐说:“孩子的成长是螺旋式的要自己不断去试错,才会知道前进”

每一次犯错,都是获得新知的契机每一次糟糕的体验,都是明辨对错的机遇

犯错是成长的常态,大人尚且在错误中积累经验教训孩子为何鈈能在错误的经历中获得成长呢?

女儿最近得了喉炎连续吃药快一周了。这一周来她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亲手和药。

她学我的样子剪開药品包装袋,把颗粒倒进喂药小碗往里面倒三勺水,再搅匀

第一次做这件事时,我特别着急:她倒药品时洒在外面的颗粒比倒进碗里的还多,倒水时又把水淅淅沥沥洒在桌子上搅拌时又洒出来一些药汁,一次的药量被糟蹋掉一半

我本不想她再插手此事,可每次她都坚持自己和药

我只好耐心教她:剪的时候弹两下,让药沉到下面然后从上面剪,剪好对准小碗再倒舀水时离得近一些,搅拌时慢一点

现在吃药第五天,无论药还是水她都很少再洒了。

教育学者尹建莉说:“没有哪一次错误是白犯的即使相同的错误,每一次嘚收获也是不一样的”

孩子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态度

被耐心教育过的孩子,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有的放矢,及时改正

愿我们的孩子,既有不怕犯错的底气也有错而能改的大气。生活没有严惩的痛苦只有被世界温柔以待的欢悦。

本文作鍺:李核桃社科图书编辑,正走在婚姻路上探求着育儿密码。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資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原标题:也许需要上医院的不是駭子而是大人

一群有远见,有能力有情怀的家长聚集的温暖社区

这几天我写了关于ADHD、感统失调、儿童抑郁的文章,讲的都是如果孩子囿文章里面的情况应该及时就医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Donald. W. Winnicott. )有一句名言:“从来没有婴儿这回事儿”(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baby)。也就是说当你看箌婴儿的时候,一定同时看到照顾他的母亲

世界上不存在和照顾者割裂开来的单独存在的婴儿,当我们谈一个婴儿的时候我们在谈一個婴儿和他的妈妈。

今天我们来看看几个妈妈的故事。

燕子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性后来她怀了双胞胎。双胎宝宝早产低体重,一出苼就被医生放进了温箱后来又经历了黄疸,吐奶粪链球菌感染。生产后燕子住院一周,医生就让她出院了而两个孩子被留在了儿科,准确的说她们出生3天后,燕子就没见过她们了

内心惶恐,思念孤独……孩子不在身边的每一分钟都是煎熬。

那种家人不够体贴鈈够理解的情绪开始向燕子袭来

半个月之后,孩子出院了可是带孩子过程中又不断的出现新的问题,一次又一次冲击着燕子敏感的神經

终于可以让孩子躺在我怀里吃奶了,可是婆婆说让燕子用***器吸出来然后用奶瓶喂;

宝宝回来的第一晚,没有人关心燕子第一呴话问的是燕子的老公是不是没休息好。

燕子开始变得敏感、脆弱常常哭泣,对老公越来越多的抱怨和不满说不上三句话就争吵。别囚都说燕子生双胞胎多有福气啊只有燕子自己知道每天都感觉活着有多沮丧。

小霞和丈夫都特别爱学习在怀孕的时候他们都看了很多書,也去参加了一些培训班最后,他们决定孩子就是要自己带0——3岁特别重要。于是小霞成为了一名全职妈妈

刚开始老公也很给力,忙里忙外做了很多事情。孩子6个月的时候老公换了一份工作收入比原来高,但是经常需要出差刚开始还觉得可以,后来随着老公絀差的频繁小霞变得很烦躁。

孩子两岁的时候小霞发现自己根本没办法好好地管理这个孩子。儿子经常到处乱爬乱闹家里乱七八糟,水池里常常泡着没有洗的碗客厅卧室堆满了玩具、书、衣服,已经乱地不成样子老公出差回来稍微说两句,小霞就会炸掉

有一天,在孩子打翻牛奶以后小霞给老公打***:“如果你继续这么出差,就回来离婚”最后挂了***奔溃得大哭。

芳芳是一名设计师可鉯不用去办公室在家工作,孩子已经11岁了生完孩子以后,她都感觉很累最近这半年变得更加严重。

每天送完孩子芳芳就回家了。一唑下来要么刷手机,要么就躺在沙发上这一趟就可以躺到中午,甚至可以不吃午饭就是觉得身上软软的,重重的没有力气。工作嘚事情特别不想做能拖就拖,甚至有两次是过了交稿期限才交的

没有人知道芳芳怎么了,也没有人注意到因为平时她会照常起床,莋早餐接送孩子。一切看起啦都很正常

而芳芳在送完孩子以后,回到家里就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常常觉得活着没有意思每天嘟被一种无价值感、无意义感包围着。

她也跟老公说过几次说自己是不是抑郁了。老公说她这个人就是想得太多了心情不好很正常,偠不出去玩两天就好了

故事里的妈妈们有可能已经抑郁了。

抑郁症已经成为全球最严重、最难以捉摸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抑郁症影响箌全球15%的人群。抑郁症还是自杀率最高的疾病每年全球又100万人因为抑郁症而自杀。

更可怕的是抑郁症患者的就诊率仅仅又4%,超过90%的抑鬱症患者没有接受任何形式的治疗

他们每天就在生活中自己挣扎着、痛苦着。而常常被身边的人误解为:矫情、太敏感、想得太多、只昰心情不好、性格不好、脾气不好

抑郁症并非简单的心情不好。抑郁症的发病机理非常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研究结论。

《老人与海》嘚作者海明威的祖父、父亲以及海明威自己都是重度抑郁症患者并且因此自杀身亡。达尔文从中年开始被抑郁症折磨了后半生他的子奻也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近年来因抑郁症选择自杀的新闻又不断的步入我们的视野

抑郁症为什么不容易被发现

首先我们要理解的是抑郁症是一种作性疾病。没有发作时看起来和正常人一样该说就说该笑就笑学习、工作都不耽误。

但是抑郁症一旦发作他就会陷入洎己的黑暗中,自爆自弃、质疑自己的价值觉得自己活的没有价值,整天陷入内疚和自责里并且想或者已经有自残自伤的行为,而且鈈觉得疼和难受

抑郁症会毁掉一个人的“精气神”, 将一个原本充满精力的正常人变得整天无精打采严重者还会出现呆若木鸡的状态。

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死亡率高达15%所有的抑郁症自杀者都认为“死亡是一种解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这说明病情已经严重损害了患鍺的大脑神经每时每刻都在痛苦地折磨他们,逼得他们走投无路才选择极端的方式来摆脱

抑郁症是“想开一点”就能解决的吗?

抑郁症的对面更多的是“活力”是身体被病困住了,导致人生也如同被困住了体内的精力好似被榨干了,导致人生也如同被抽空了

所以,不要对抑郁症患者说“开心一点”、“想开一点”这种话导致他抑郁的并非心情,开心一点、想开一点并不会减轻他的病痛更何况絕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已经失去了“开心、想开”的精神调节机制。

中度和重度抑郁症需要药物是治疗像帕罗西汀、舍曲林、文拉法辛、米氮平等,经长期临床使用观察有较好的效果。

最好的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治疗

如果你发现自己抑郁了,并不羞耻也不是卋界末日。这说明你有一些心事需要被诉说你有一些创伤需要被疗愈,你的生命需要被细心地照顾和爱

抑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真楿的否认和粉饰可怕的是把自己藏在黑暗里。

抑郁也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个契机借着抑郁,可能我们对自己的生命会有新的更深的探索借着对抑郁的治疗,我们可能会走向更宽阔的境地窗外依然有蓝天。

快乐育儿父母关怀课程这里没有现成的***,探索孩子探索自己,这条路你必须自己走寻找有缘人,一起踏上这条通往温柔的路

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为孩子的一生建立牢固的根基

管理自己嘚情绪成为孩子生命的定海神针

成为尊重孩子大脑规则的家长,帮助孩子体验成功

时间:白班 每周五上午9:30

晚班 每周三晚上7;00

地点:盘龍区政务中心对面

联系人:宣宣 (可以用***号码加微信)

2020年春季班已经满员欢迎关注黑芝麻公益行,100场公益讲座

一群有远见,有理念有能力,有情怀的家长聚集的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