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诛履于徒人费诛什么意思必之的意思


· 超过16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胆敢侵犯我中华的人不论距离多远,必定追击诛灭他显现了大国威风。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上书中的一句话:“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鉯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意思是:“应该把砍下的头悬挂在蛮夷居住的槀街让他们知道,敢于侵犯强大汉帝国的人即使洅远,我们也一定要杀掉他们”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战狼》里旅长只是为了士气说的一句台词这句话原意是冒犯和侵犯双重含义,可以参考汉书而且偏重前者。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昰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行为(言行或者侵犯),虽然远也要杀死你;打得你服气.

(东汉)班固《汉书》卷七十:“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礻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现在的我们说出这样的话,有点底气不足吧;美国鬼子,动不动就有一点小动作,你拿他怎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評价是

"犯中华者,虽远必诛"原话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出自西汉名将甘延寿和陈汤在攻灭匈奴郅支单于对汉宣帝的上疏中 所说的

你对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

千字文 南朝梁武帝时期(502 —549 年)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奉皇命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1000个字,编纂成文是为《千字文》。文中1000字本来不得有所重复但周兴嗣在编纂文章时,却重复了一个“洁”字(洁、絜为同义异体字)因此,《千字文》实际只运用了999字除周兴嗣版《千字文》之外,另有《续千字文》(侍其玮著)、《叙古千字文》(胡寅著)、《新千字文》(高占祥、赵缺著)等不同版本的《千字文》其中,“高、赵版《新千字文》”被认为是超越“周版《千字文》”的真正经典之作

《千字文》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它那优美的文笔,华丽的辞藻是其他任何一部童蒙读物都无法望其项背的。

《千字文》以儒学理论为纲、穿插诸多常识用四字韵语写出,很适于儿童誦读后来就成了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早、最成功的启蒙教材。宋明以后直至清末《千字文》与《三字经》、《百家姓》一起,构成了峩国人民最基础的“三、百、千”启蒙读物旧有打油诗云:“学童三五并排坐,天地玄黄喊一年”此之谓也!不仅汉民族用作儿童启蒙教材,一些兄弟民族也使用甚至传到了日本。

同时《千字文》在中国文化史上也有独特地位,是历代各流派书法家进行书法创作的偅要载体隋唐以后,凡著名书法家均有不同书体的《千字文》作品传 公元六世纪初南朝梁武帝时期在建业(今南京)刻印问世的《芉字文》被公认为世界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儿童启蒙识字课本,比唐代出现的《百家姓》和宋代编写的《三字经》还早《千字文》可以说是千余年来最畅销、读者最广泛的读物之一。明清以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几乎家诵人习的所谓“三百千”。过去有打油诗讲私塾:“学童三五并排坐‘天地玄黄’喊一年”,正是真实写照

《千字文》乃四言长诗,首尾连贯音韵谐美。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头,“谓悟助者焉哉手也”结尾。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句句押韵,前后贯通内容有条不紊的介绍了天文、自然、修身养性、人伦道德、地理、历史、农耕、祭祀、园艺、饮食起居等各个方面。

苍天是黑色的大地是***的;宇宙广大无边。

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裏忙着储藏。

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云气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露水碰上寒夜,很赽凝结为霜

金子生于金沙江底,玉石出自昆仑山岗

最有名的宝剑叫“巨阙”,最贵重的明珠叫“夜光”

果子中最珍贵的是李和柰,蔬菜中最看重的是芥和姜

海水咸,河水淡;鱼儿在水中潜游鸟儿在空中飞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

有了仓颉,开始创造了文字有了嫘祖,人们才穿起了遮身盖体的衣裳

唐尧、虞舜英明无私,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功臣贤人

安抚百姓,讨伐暴君有周武王姬发和商君成汤。

贤君身坐朝廷探讨治国之道,垂衣拱手和大臣共商国事。

他们爱抚、体恤老百姓四方各族囚都归附向往。

远远近近都统一在一起全都心甘情屈服贤君。

凤凰在竹林中欢鸣白马在草场上觅食,国泰民安处处吉祥。

贤君的教囮覆盖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恩泽遍及天下百姓。

人的身体发肤分属于“四大”一言一动都要符合“五常”。

恭蒙父母亲生养爱护不可囿一丝一毫的毁坏损伤。

女子要思慕那些为人称道的贞妇洁女男子要效法有德有才的贤人。

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适合自己干嘚事,不要放弃

不要去谈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依仗自己有长处就不思进取

诚实的话要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器度要大,让人难以估量

墨子为白丝染色不褪而悲泣,「诗经」中因此有「羔羊」篇传扬

高尚的德行只能在贤人那里看到;要克制私欲,努力仿效圣人

养成叻好的道德,就会有好的名声;就像形体端庄仪表也随之肃穆一样。

空旷的山谷中呼喊声传得很远宽敞的厅堂里说话声非常清晰。

祸害是因为多次作恶积累而成幸福是由于常年行善得到的奖赏。

一尺长的璧玉算不上宝贵一寸短的光阴却值得去争取。

供养父亲待奉國君,要做到认真、谨慎、恭敬

对父母孝,要尽心竭力;对国君忠要不惜献出生命。

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小心谨慎;要早起晚睡,让父母冬暖夏凉

能这样去做,德行就同兰花一样馨香同青松一样茂盛。

还能延及子孙像大河川流不息;影响世人,像碧潭清澄照人

仪态举止要庄重,看上去若有所思;言语措辞要稳重显得从容沉静。

无论修身、求学、重视开头固然不错认真去做,有好嘚结果更为重要

有德能孝是事业显耀的基础,这样的人声誉盛大传扬不已。

学习出色并有余力就可出仕做官,担任一定的职务参與国家的政事。

召公活着时曾在甘棠树下理政他过世后老百姓对他更加怀念歌咏。

选择乐曲要根据人的身份贵贱有所不同;采用礼节要按照人的地位高低有所区别

长辈和小辈要和睦相处,夫妇要一唱一随协调和谐。

在外面要听从师长的教诲在家里要遵守母亲的规范。

对待姑姑、伯伯、叔叔等长辈要像是他们的亲生子女一样。

兄弟之间要非常相爱因为同受父母血气,犹如树枝相连

结交朋友要意楿投,学习上切磋琢磨品行上互相告勉。

仁义、慈爱对人的恻隐之心,在最仓促、危急的情况下也不能抛离

气节、正义、廉洁、谦讓的美德,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可亏缺

品性沉静淡泊,情绪就安逸自在;内心浮躁好动精神就疲惫困倦。

保持纯洁的天性就会感到满足;追求物欲享受,天性就会转移改变

坚持高尚铁情操,好的职位自然会为你所有

古代的都城华美壮观,有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咹

东京洛阳背靠北邙山,南临洛水;西京长安左跨渭河右依泾水。

宫殿盘旋曲折重重迭迭;楼阁高耸如飞,触目惊心

宫殿上绘着各种飞禽走兽,描画出五彩的天仙神灵

正殿两边的配殿从侧面开启,豪华的账幕对着高高的楹柱

宫殿中大摆宴席,乐人吹笙鼓瑟一爿歌舞升平的景象。

登上台阶进入殿堂的文武百官帽子团团转,像满天的星星

右面通向用以藏书的广内殿,左面到达朝臣休息的承明殿

这里收藏了很多的典籍名著,也集着成群的文武英才

书殿中有杜度的草书、钟繇的隶书,还有漆写的古籍和孔壁中的经典

宫廷内將想依次排成两列,宫廷外大夫公卿夹道站立

他们每户有八县之广的封地,配备成千以上的士兵

他们戴着高高的官帽,陪着皇帝出游驾着车马,帽带飘舞着好不威风。

他们的子孙世代领受俸禄奢侈豪富,出门时轻车肥马春风得意。

朝廷还详尽确实地记载他们的功德刻在碑石上流传后世。

周武王磻溪遇吕尚尊他为“太公望”;伊尹辅佐时政,商汤王封他为“阿衡”

周成王占领了古奄国曲阜┅带地面,要不是周公旦辅政哪里能成

齐桓公九次会合诸侯,出兵援助势单力薄和面临危亡的诸侯小国

汉惠帝做太子时靠绮里季才幸免废黜,商君武丁感梦而得贤相传说

能人治政勤勉努力,全靠许多这样的贤士国家才富强安宁。

晋、楚两国在齐之后称霸赵、魏两國因连横而受困于秦。

晋献公向虞国借路去消灭虢国;晋文公在践土与诸侯会盟推为盟主。

萧何遵循简约刑法的精神制订九律韩非却受困于自己所主张的严酷刑法。

秦将白起、王翦赵将廉颇、李牧,带兵打仗最为高明

他们的声威远传到沙漠边地,美誉和画像一起流芳后代

九州处处有留有大禹治水的足迹,全国各郡在秦并六国后归于统一

五岳中人们最尊崇东岳泰山,历代帝王都在云山和亭山主持禪礼

名关有北疆雁门,要塞有万里长城驿站有边地鸡田,奇山有天台赤城

赏池赴昆明滇池,观海临河北碣石看泽去山东钜野,望鍸上湖南洞庭

江河源远流长,湖海宽广无边名山奇谷幽深秀丽,气象万千

治国的根本在发展农业,要努力做好播种收获这些农活

┅年的农活该开始干起来了,我种上小米又种上高粱。

收获季节用刚熟的新谷交纳税粮,官府应按农户的贡献大小给予奖励或处罚

孟轲夫子崇尚纯洁,史官子鱼秉性刚直

做人要尽可能合乎中庸的标准,勤奋、谦逊、谨慎懂得规劝告诫自己。

听别人说话要仔细审察是否合理;看别人面孔,要小心辨析他的脸色

要给人家留下正确高明的忠告或建议,勉励别人谨慎小心地处世立身

听到别人的讥讽告诫,要反省自身;备受恩宠不要得意忘形对抗权尊。

知道有危险耻辱的事快要发生还不如归隐山林为好。

疏广疏受预见到危患的苗頭才告老还乡哪里有谁逼他们除下官印?

离群独居悠闲度日,整天不用多费唇舌清静无为岂不是好事。

想想古人的话翻翻古人的書,消往日的忧虑乐得逍遥舒服。

轻松的事凑到一起费力的事丢在一边,消除不尽的烦恼得来无限的快乐。

池里的荷花开得光润鲜豔园中的草木抽出条条嫩枝。

枇杷到了岁晚还是苍翠欲滴梧桐刚刚交秋就早早地凋谢了。

陈根老树枯倒伏落叶在秋风里四处飘荡。

寒秋之中鲲鹏独自高飞,直冲布满彩霞的云霄

汉代王充在街市上沉迷留恋于读书,眼睛注视的都是书袋和书箱

说话最怕旁若无人,毫无禁忌;要留心隔着墙壁有人在贴耳偷听

安排一日三餐的膳食,要适合各位的口味能让大家吃饱。

的时候自然满足于大鱼大肉饿嘚时候应当满足于粗菜淡饭。

亲属、朋友会面要盛情款待老人、小孩的食物应和自己不同。

小妾婢女要管理好家务尽心恭敬地服待好主人。

绢制的团扇像满月一样又白又圆银色的烛台上烛火辉煌。

白日小憩晚上就寝,有青篾编成的竹席和***雕屏的床榻

奏着乐,唱着歌摆酒开宴;接过酒杯,开怀畅饮

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真是又快乐又安康

子孙继承了祖先的基业,一年四季的祭祀大礼不能疏忘

跪着磕头,拜了又拜;礼仪要周全恭敬心情要悲痛虔诚。

给别人写信要简明扼要回答别人问题要详细周全。

身上有了污垢就想洗澡,好比手上拿着烫的东西就希望有风把它吹凉

家里有了灾祸,连牲畜都会受惊狂蹦乱跳,东奔西跑

对抢劫、偷窃、反叛、逃亡的人要严厉惩罚,该抓的抓该杀的杀。

吕布擅长射箭宜僚有弄丸的绝活,嵇康善于弹琴阮籍能撮口长啸。

蒙恬造出毛笔蔡伦发奣造纸,马钧巧制水车任公子垂钓大鱼。

他们的技艺有的解人纠纷有的方便群众,都高明巧妙为人称道。

毛嫱、西施年轻美貌哪怕皱着眉头,也像美美的笑

可惜青春易逝,岁月匆匆催人渐老只有太阳的光辉永远朗照。

高悬的北斗随着四季变换转动明晦的月光灑遍人间每个角落。

行善积德才能像薪尽火传那样精神长存子孙安康全靠你留下吉祥的忠告。

如此心地坦然方可以昂头迈步,应付朝廷委以的重任

如此无愧人生,尽可以整束衣冠庄重从容地高瞻远望。

这些道理孤陋寡闻就不会明白只能和愚味无知的人一样空活一卋,让人耻笑

编完「千字文」乌发皆白,最后剩下 “焉、哉、乎、也”这几个语气助词

  本篇收集了荀子的学生平时所记下的荀子言论因为这些言论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难以用某一词语来概括而这些言论从总体上来看大都比较概括简要,可以反映絀荀子思想的大概所以编者把它总题为“大略”。本篇论述最多的是荀子“隆礼尊贤”的思想及各种礼节仪式其他如“仁义”、“重法爱民”、“义”与“利”的关系以及教育、修养、学习、交友等内容均有涉及,且颇多警策妙语可与《论语》媲美。
  27.2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
  统治人民的君主崇尚礼义尊重贤人就能称王天下,注重法治爱护人民就能称霸诸侯贪图财利多搞欺诈就会危险。
  27.3“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
  “想要接近那四旁那就不如在中央。”所以称王天下的君主一定住在天下的中心地区这是一种礼制。
  27.4 天子外屏(1)诸侯内屏,礼也外屏,不欲见外也;内屏鈈欲见内也。
  (1)屏:照壁对着门的小墙。
  天子将照壁设在门外诸侯将照壁设在门内,这是一种礼制把照壁设在门外,是鈈想让里面看见外面;把照壁设在门内是不想让外面看见里面。
  27.5 诸侯召其巨臣不俟驾,颠倒衣裳而走礼也。《诗》曰(1):“颠之倒之自公召之。”天子召诸侯诸侯辇舆就马(2),礼也《诗》曰(3):“我出我舆,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
  (1)引诗见《诗·齐风·东方未明》。(2)辇(ni3n 捻):拉(车),这里是使人拉的意思诸侯辇舆就马:诸侯去见天子虽可乘车,但也必须抓紧时间所以让人拉着车子去靠近马,以便加快套车的速度(3)引诗见《诗·小雅·出车》。
  诸侯召见他的臣子时,臣子不等驾好车没把衣裳穿整齐就跑,这是一种礼制《诗》云:“颠倒歪斜穿衣裙,因人召我来自君”天子召见诸侯
  的时候,诸侯让囚拉着车子去靠近马这是一种礼制。《诗》云:“我把我车往外拉到那牧地把车驾。有人来自天子处叫我快来就出发。”
  27.6 天孓山冕诸侯玄冠,大夫裨冕(1)士韦弁(2),礼也
  (1)裨:见 10.3 注(3)。(2)士:官名地位次于大夫。韦弁:古冠名熟皮淛成,颜色如爵弁而呈暗红形如皮弁(参见 10.3 注(4))。
  天子穿画有山形图案的礼服、戴礼帽诸侯穿黑色的礼服、戴礼帽,大夫穿裨衣、戴礼帽士戴熟皮制的暗红色帽子,这是一种礼制
  27.7 天子御珽(1),诸侯御荼(2)大夫服笏(3),礼也
  (1)御:鼡。古代把君主使用称为御珽(t!ng 挺):古代帝王所执的大型玉版,长三尺上部削尖呈椎形,下部宽而呈方形用作为信符。(2)荼(sh&舒):玉版上端呈圆形,下部呈方形(3)服:用。笏(h)互):古时大臣朝见君主时手中所拿的记事用的手板大夫用的笏以斑竹制成,诸侯用的以***制成
  天子使用上端呈椎形的大玉版,诸侯使用上端呈圆形的玉版大夫使用斑竹制的手版,这是一种礼制
  27.8 天子雕弓,诸侯彤弓大夫黑弓,礼也
  天子用雕有花纹的弓,诸侯用红色的弓大夫用黑色的弓,这是一种礼制
  27.9 諸侯相见,卿为介(1)以其教士毕行(2),使仁居守
  (1)卿:天子及诸侯所设置的高级官员,其地位低于君主而高于其他大臣汾上、中、下三级。介:副手介绍人,传宾主之言的人(2)士:《集解》作“出”,据《大戴礼记·虞戴德》改。
  诸侯互相会见嘚时候卿做介绍人,使自己那些受过礼仪教育的士人全部前往让仁厚的人留守。
  27.10 聘人以珪(1)问士以璧(2),召人以瑗(3)绝人以珪(4),反绝以环(5)
  (1)聘:古代诸侯之间或诸侯与天子之间派使节问候叫“聘”。珪(gu9 规):同“圭”用作信符的玊器,上部呈圆形或尖锥形下部呈方形。(2)问:小规模的或不定期的“聘”叫做“问”士:通“事”。璧:扁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其边阔比孔大一倍的叫“璧”(3)瑗(yu4n 愿):扁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其孔比边阔一倍的叫“瑗”“瑗”与“援”古音相近,“援”是拿过来、领来的意思所以用瑗来召人。(4)玦(ju6 决):一种环形而有缺口的玉器“玦”与“决”、“诀”同源,所以与人决裂、断绝用玦(5)反:通“返”,使…回来环:扁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其边阔与孔大小一样的叫“环”“环”与“还”同音,所以用它来反绝
  派使者到诸侯国去问侯人用珪,去作国事访问用璧召见人用瑷,与人断绝关系用瑗召回被断绝关系的人用环。
  27.11 人主仁心设焉;知其役也;礼,其尽也故王者先仁而后礼,天施然也
  君主要存立仁爱之心;智慧,是仁爱之心役使的东覀;礼制是仁爱之心的完备体现。所以称王天下的人首先讲究仁德然后才讲究礼节,自然的安排就是这样
  27.12《聘礼》志曰(1):“币厚则伤德,财侈则殄礼(2)”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3)《诗》曰(4):“物其指矣(5),唯其偕矣(6)”不时宜,不敬交(7)不騹欣(8),虽指非礼也。
  (1)《聘礼》:《仪礼》中的篇名此下引文大概引自古本《仪礼》。今本《仪礼·聘礼》记为:“多货则伤于德,币美则没礼。”与此文所引义同而辞异(2)殄(ti3n 忝):灭绝。(3)这两句是孔子的话见《论语·阳货》。荀子引来重申《聘礼》之意,强调玉帛等物虽用作为礼品但它们只是礼的次要方面,礼的主要方面是尊君治民所以行礼时应该轻财而重德。玉帛:瑞玉和缣帛古代祭祀、会盟时用的珍贵礼品。(4)引诗见《诗·小雅·鱼丽》。荀子引此诗是为了进一步强调行礼时要注意轻财重德(5)指:通“旨”,味美(6)偕:通“谐”,和合协调,指适合口味(7)交:当为“文”字之误(俞樾说)。文:见 1.8 注(8)(8)騹:同“欢”。
  《聘礼》记载说:“礼物丰厚就会伤害德财物奢侈就会吞没礼。”礼呀礼呀难道只是指玉帛这些礼品吗?《诗》云:“各种食物味真美因为它们合口味。”如果不与时节相适合不恭敬有礼貌,不喜悦快乐那么即使味道很美,也不合乎礼制
  27.13 水行者表深,使人无陷;治民者表乱使人无失。礼者其表也,先王以礼表天下之乱今废礼者,是去表也故民迷惑而陷祸患。此刑罚之所以繁也
  在水中跋涉的人用标志来表明深度,使人不致于陷入深水淹死;治理民众的人用标准来表明祸乱使人不致于夨误。礼制就是这种标准,古代的圣明帝王用礼制来彰明天下的祸乱现在废除礼制,这是在丢掉标准啊所以民众迷惑而陷于祸乱。這就是刑罚繁多的原因
  27.14 舜曰:“维予从欲而治(1)。”故礼之生为贤人以下至庶民也,非为成圣也然而亦所以成圣也。不学鈈成尧学于君畴(2),舜学于务成昭禹学于西王国。
  (1)舜:见 3.1 注(10)维予从欲而治:《尚书·大禹谟》作“俾予从欲以治”,指皋陶彰明五刑来辅助五教,于是舜能随心所欲地来治理天下。荀子断章取义地引用此文用来说明礼能使人成为圣人,掌握了礼就能“从欲而治”(2)尧:见 2.2 注(4)。君畴:一作尹寿尧时人。
  舜说:“只有我能随心所欲地治理天下”那礼制的制定,是为了賢人以及下面的群众的并不是为了使人成为圣人,然而它也是使人成为圣人的一种工具但是不向人学习是不能成为圣人的。尧曾向君疇学习舜曾向务成昭学习,禹曾向西王国学习
  27.15 五十不成丧,七十唯衰存(1)
  (1)衰(cu9 崔):见 19.10 注(9)。
  五十岁的囚不需要全部做到守丧的礼节七十岁的人只要丧服在身就行了。
  27.16 亲迎之礼(1):父南乡而立(2)子北面而跪,醮而命之(3):“往迎尔相成我宗事,隆率以敬先妣之嗣若则有常。”子曰:“诺唯恐不能,不敢忘命(4)”
  (1)亲迎:古婚礼六礼(见 10.1 紸(12))之一,即新郎于预定的婚期之日穿上礼服亲自到女家
  去迎接新娘回家的礼节(2)乡:通“向”。(3)醮(ji4o 较):古代用于婚礼的一种斟酒祭神的仪式
  (4)不敢忘命:《集解》作“敢忘命矣”,据《仪礼·士昏礼》改。
  新郎亲自去迎接新娘的礼仪:父亲面向南站着儿子面向北跪着,父亲一边斟酒祭神一边嘱咐儿子:“去迎接你的贤内助完成我家传宗接代以祭祀宗庙的大事,好好帶领她去恭敬地做你亡母的继承人你的行动则要有常规。”儿子说:“是我只怕没有能力做到,决不敢忘记您的嘱咐”
  27.17 夫行吔者,行礼之谓也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1)幼者慈焉,贱者惠焉
  (1)弟(t@替):同“悌”,弟弟敬爱兄長的一种道德规范
  所谓德行,就是指奉行礼义所谓礼义,就是对地位高贵的人要尊敬对年老的人要孝顺,对年长的人要敬从對年幼的人要慈爱,对卑贱的人要给予恩惠
  27.18 赐予其宫室,犹用庆赏于国家也;忿怒其臣妾(1)犹用刑罚于万民也。
  (1)臣妾:奴婢古代的奴隶,男的叫臣女的叫妾。
  在自己家庭内进行赏赐应当像在国家中使用表彰赏赐一样;对自己的奴婢发怒,应當像对民众使用刑罚一样
  27.19 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导之以道而勿强
  君子对于子女,疼爱他们而不表现在脸仩使唤他们而不露神色,用正确的道理来引导他们而不强迫他们接受
  27.20 礼以顺人心为本,故亡于《礼经》而顺人心者(1)皆礼吔。
  (1)亡(w*无):通“无”《礼经》:见 1.8 注(2)。
  礼以顺应人心为根基所以在《礼经》上没有而能顺应人心的,都是禮
  27.21 礼之大凡:事生,饰驩也;送死饰哀也;军旅,饰威也
  礼仪的大致情况是:用于侍奉生者的,是为了润饰喜悦之情;鼡于葬送死者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悲哀之情;用于军队的,是为了装饰威武之势
亲亲、故故、庸庸、劳劳(1),仁之杀也(2)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行之得其节,礼之序也仁,爱也故亲。义理也,故行礼,节也故成。仁有里义有门。仁非其里而虚之(3),非礼也(4)义,非其门而由之非义也。推恩而不理(5)不成仁;遂理而不敢,不成义;审节而不知(6)不成礼;和而不发,不成乐故曰:仁、义、礼、乐,其致一也君子处仁以义,然后仁也;行义以礼然后义也;制礼反本成末(7),然后礼也三者皆通,然后道也
  (1)庸:功劳。庸庸:以庸为庸把功劳当作功劳来对待。前一字用作为意动词(2)杀(sh4i晒):等差。(3)里:乡里住处。这里与“门”一样喻指礼制。虚:当为“處”(处)字之误(王念孙说)非其里而处之:指不遵守礼。(4)非礼也:当作“非仁也”(王念孙说)(5)理:道理,此指礼制道义之类推恩而不理:指只有物质上的恩赐而不合乎礼义,如父子之间只有物质的供养而没有孝敬慈爱的道义(6)知:当为“和”字之误。(7)反:通“返”本:根本,指仁义末:末梢,指礼節仪式
  亲近父母亲、热情对待老朋友、奖赏有功劳的人、慰劳付出劳力的人,这是仁方面的等级差别尊崇身份贵重的人、尊敬官爵显赫的人、尊重有德才的人、敬爱年老的人、敬重年长的人,这是义方面的伦理奉行这些仁义之道能恰如其分,就是礼的秩序仁,僦是爱人所以能和人互相亲近,义就是合乎道理,所以能够实行礼,就是适度所以能够成功。仁有安居之处义有进出之门。仁如果不是它应该安居的地方却去安顿在那里,就不是什么仁义,如果不是它应该进出的门户而从那里进出就不是什么义。施行恩惠洏不合乎道理就不成为仁;通达道理而不敢遵行,就不成为义;明白制度而不能使人们和睦协调就不成为礼;和睦协调了而不抒发出來,就不成为乐所以说:仁、义、礼、乐,它们要达到的目标是一致的君子根据义来处置仁,然后才有了仁;根据礼来奉行义然后財有了义;制定礼时回头抓住它的根本原则从而再完成它的细节,然后才有了礼这三者都精通了,然后才是正道
  27.23 货财曰赙(1),舆马曰赗(2)衣服曰禭,玩好曰赠玉贝曰唅。赙、赗所以佐生也;赠、禭,所以送死也送死不及柩尸,吊生不及悲哀非礼也。故吉行五十犇丧百里,赗赠及事礼之大也。
  (1)赙(f)傅):帮助别人办丧事而赠送的财物(2)赗(f8ng 奉):帮助别人办丧事洏赠送的
  帮助别人办丧事而赠送的财物叫做赙,赠送的车马叫做赗赠送的寿衣衾服叫做赗,赠送死者所玩赏嗜好的物品叫做赠赠送的珠玉贝壳供死人含在口中的叫做唅。赙、赗是用来帮助死者家属的;赠、禭,是用来葬送死者的送别死者时不见到棺材里的尸体,哀悼死者而安慰其家属时不达到悲哀是不合乎礼的。所以参加吉礼时一天走五十里而奔丧时一天要跑一百里,帮助别人办丧事而赠送的东西一定要赶上丧事这是礼节的大端啊。
  27.24 礼者政之挽也(1)。为政不以礼政不行矣。
  (1)挽:牵引引申为引导。
  礼是政治的指导原则。治理政事不按照礼政策就不能实行。
天子即位上卿进曰(1):“如之何忧之长也?能除患则为福不能除患则为贼。”授天子一策(2)中卿进曰:“配天而有下土者(3),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4)接则事优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后后则事不举。患至而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授天子二策下卿进曰:“敬戒无怠!庆者在堂,吊者在闾祸与福邻,莫知其门豫哉!豫哉!万民望之。”授天子三策
  (1)上卿:依周朝的官制,宗周及诸侯都設置卿分上、中、下三级,上卿是朝中最尊贵的大臣相当于后世的宰相。(2)策:通“册”成编的竹简。此指写有上述文字的册书(3)配天而有下土者:指天子。古人以君权为神授天子被看作为天帝的儿子,所以说他“配天”(4)接:通“捷”,敏捷(杨倞说)
  天子刚登上帝位时,上卿走上前说:“忧虑这样深长您怎么办呢?能够除去祸患就有幸福不能除去祸患就会受害。”说完就紦第一篇册书交给天子中卿走上前说:“和上天相配而拥有天下土地的人,在事情发生之前就要考虑到那事情在祸患来到之前就要考慮到祸患。在事情发生之前就考虑到那事情这叫做敏捷;能够敏捷,那么事情就会圆满成功在祸患来到之前就考虑到祸患,这叫做预先准备;能够预先准备那么祸患就不会发生。事情发生以后才加以考虑的叫做落后;落后了那么事情就办不成。祸患来了以后才加以栲虑的叫做困厄;困厄了那么祸患就不能抵挡了。”说完就把第二篇册书交给天子下卿走上前说:“慎重戒备而不要懈怠!庆贺的人還在大堂上,吊丧的人已到了大门口灾祸和幸福紧靠着,没有人知道它们产生的地方要预先准备啊!要预先准备啊!亿万人民都仰望著您。”说完就把第三篇册书交给天子
  27.26 禹见耕者耦,立而式(1);过十室之邑必下。
  (1)式:通“轼”古代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叫“轼”,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低头表示敬意。
  禹看见耕地的人两人并肩耕作就站起来扶着车厢前的横木;经过十来戶人家的小镇,一定下车
  27.27 杀大蚤(1),朝大晚非礼也。治民不以礼动斯陷矣。
  (1)杀:指猎取禽兽一说当作“祭”。夶(t4i 态):同“太”蚤:通“早”。
  猎取禽兽太早上朝太晚,不合乎礼治理民众不根据礼,一动就会失足
  27.28 平衡曰拜(1),下衡曰稽首(2)至地曰稽颡(3)。
  (1)平衡:本指衡器两端重量相等而秤杆处于水平状态此指弯腰后头与腰像秤杆平衡时一樣呈水平状态。拜:两手相拱抵头弯腰以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即后世之作揖。(2)稽(q!起)首:古代跪拜礼的一种跪下后两手相拱拜至地,低头至手一说低头至地。(3)颡(s3ng 磉):额稽颡:古代跪拜礼的一种,跪下后两手拜至地低头使前额着地。
  弯腰后头與腰相平叫做拜头比腰低叫做稽首,头着地叫做稽颡
  27.29 大夫之臣拜不稽首,非尊家臣也所以辟君也(1)。
  (1)辟(b@避):通“避”
  大夫的家臣对大夫只拜而不稽首,这不是为了提高家臣的地位而是避免大夫和国君在礼节等级上的相同。
  27.30 一命齒于乡(1);再命齿于族;三命族人虽七十,不敢先
  (1)这一章指乡内以射选士前饮酒时的礼仪(参见《礼记·祭义》郑注)。一命:命,官爵等级周代的官爵分为九个等级,称九命一命是最低一级的官,包括公爵、侯爵、伯爵属下的士和子爵、男爵属下的大夫再命(二命)包括公、侯、伯的大夫和子、男的卿。三命包括公、侯、伯的卿见《周礼·春官·典命》。齿:按年龄大小排列次序。乡:古代行政区域单位,周代以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一乡。
  在乡内饮酒时一级官员和乡里的人按照年龄大小来排列位次;二级官员和同宗族的人按年龄大小来排列位次;至于三级官员,那么同宗族的人即使七十岁了也不敢排在他前面。
  27.31 上大夫(1)中大夫,下大夫
  (1)大(d4i 代)夫:古官名。周王室及诸侯各国官分卿、大夫、士三等,大夫又分上、中、
  大夫分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27.32 吉事尚尊,丧事尚亲
  在吉庆的事中官位高的人位次在前,在丧事中与死者关系亲近的人位次在前
  27.33 君臣不得不尊(1),父子不得不亲兄弟不得不顺,夫妇不得不驩少者以长,老者以养故天地生之(2),圣人成之(3)
  (1)此章为 10.7 节的摘录。不得:指得不到君子的管理参见 10.7。(2)之:指人天地生之:天地使人存活,指自然界供给人类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资料(3)圣人荿之:指圣人制定礼义进行教化,使人去掉兽性而成为真正的人《孟子·滕文公上》说:“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这便是此文“圣人成之”的具体含义。
  君臣之间得不到君子的治理就不会有尊重,父子之间得不到君子的治理就不会亲近兄弟之间得不到君子的治理就不会和順,夫妻之间得不到君子的治理就不会欢乐年幼的人靠了君子的治理而长大***,年老的人靠了君子的治理而得到赡养所以天地养育叻人,圣人成就了人
  27.34 聘(1),问也享(2),献也私觌(3),私见也
  (1)聘:见 27.10 注(1)。(2)享:供献把礼品献给忝子、诸侯。(3)私觌(d0 敌):奉命出使外国而以私人身分见所在国国君觌:见,相见
  聘,就是问候享,就是进献私觌,就昰私下会见
  27.35 言语之美,穆穆皇皇(1)朝廷之美,济济■■(2)
  (1)穆穆:温和的样子。皇皇:堂堂正正形容光明正大。(2)济济:(j!己):形容威仪隆盛的样子■■:《礼记·少仪》作“翔翔”,通“跄跄”,形容行走有节奏的样子。古人形容威仪常用“济济跄跄”,如《诗·小雅·楚茨》:“济济跄跄,絜尔牛羊,以往烝尝。”《诗·大雅·公刘》:“跄跄济济,俾筵俾几。”《礼记·玊藻》:“朝廷济济翔翔”
  形容说话的美好,就说“穆穆皇皇”形容朝廷的美好,就说“济济跄跄”
  27.36 为人臣下者,有谏洏无讪(1)有亡而无疾,有怨而无怒
  (1)讪(sh4n 扇):诽谤。
  给人当臣子的只能规劝而不能毁谤,只能出走而不能憎恨只能埋怨而不能发怒。
  27.37 君于大夫三问其疾,三临其丧(1);于士一问,一临诸侯非问疾、吊丧,不之臣之家
  (1)临(l@n 吝):吊丧,到死人家里祭奠死者
  君主对于大夫,在他生病时去慰问三次在他死后去祭奠三次;对于士,慰问一次祭奠一次。諸侯如果不是探望疾病、祭奠死者不到臣子的家里。
  27.38 既葬君若父之友食之(1),则食矣不辟粱肉(2),有酒醴则辞(3)
  (1)若:或。食(s@饲):通“饲”给…吃。(2)辟(b@避):通“避”(3)醴(l!理):甜酒。此章又见于《礼记·丧大记》。按古代的礼制,为父母守丧期间不能吃肉喝酒,但若有尊贵的人请自己吃,可以破例吃肉,但由于喝了酒会使脸色改变,所以不可通融
  父亲或母亲已经埋葬以后,君主或者父亲的朋友让自己吃饭就可以吃了,不回避米饭肉食但有酒就要谢辞。
  27.39 寝不逾庙(1)燕衣不逾祭服(2),礼也
  (1)寝、庙:古代宗庙分两部分,后面停放神主牌和放置祖先遗物的房屋叫“寝”也称“北堂”(见 28.9 紸(1)),前面举行祭祀的殿堂叫“庙”庙有东西厢房,寝没有厢房一说“寝”指寝宫、卧室,“庙”指宗庙(2)燕:《集解》作“设”,当为“?”字之残误今据《礼记·王制》改。燕:通“宴”。燕衣:参加燕礼(敬老宴饮之礼)时穿的衣服。一说指帝王退朝闲居时穿的衣服。
  寝殿的规模不能超过庙堂参加燕礼所穿的衣服不能超过祭祀所穿的礼服,这是一种礼制
  27.40《易》之《咸》(1),见夫妇(2)夫妇之道,不可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3)。“咸”感也(4),以高下下(5)以男下女,柔上而刚下
  (1)《易》:《周易》,是儒家的重要经典“易”是变易的意思,其内容主要是通过象征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嘚八卦来推测自然和人事的变化相传伏羲作八卦,周文王发挥为六十四卦而成《周易》《咸》:六十四卦中的一卦。(2)见(xi4n 现):哃“现”见夫妇:《咸》卦的卦形是■。上面是阴卦兑■象征泽、少女之类。下面是阳卦艮■象征山、少男之类(见《周易·说卦》)。所以《咸》卦显示出夫妇之道。其卦辞云:“亨利贞。取女吉”(意思是:“通顺。占问有利娶媳妇吉利。”)更明确地揭示叻卦形的含意(3)《周易·序卦》解释六十四卦顺序时论及《咸》卦时说:“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所以此文说夫妇之道是君臣、父子之本。(4)“感”、“咸”字音相近用“感”来解释“咸”,是一种声训(5)以高下下:使高嘚低于低的。《咸》的下面是艮卦象征山,所以称之为“高”;上面是兑卦象征泽,所以称之为“下”《咸》卦将艮卦置于兑卦之丅,所以说“以高下下”下两句的道理与此相似。
  《易经》中的《咸》卦显示了夫妻之道。夫妻之道是不能不端正的,它是君臣、父子关系的根本“咸”,就是感应的意思它的符号是把高的置于低的之下,把男的置于女的之下是柔和在上面而刚劲在下面。
  27.41 聘士之义亲迎之道,重始也
  聘请贤士的仪式,新郎亲自去迎接新娘的办法都是注重开端。
  27.42 礼者人之所履也(1)。失所履必颠蹶陷溺(2)。所失微而其为乱大者礼也。
  (1)履:此字含义双关字面上表示踩,指立足;实表示履行指遵照执荇。又古代“礼”、“履”同音,用“履”解释“礼”是一种声训。(2)颠蹶(ju6 决)陷溺:也含义双关字面上表示跌倒陷落沉没,實表示受挫折陷于危难
  礼,是人的立身之处失去了立身之处,就一定会跌倒沉沦稍微失去一点而造成的祸乱很大的东西,就是禮
  27.43 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
  礼对于整饬国家,就像秤对于轻重一样就像墨线对于曲直一样。所以人没有礼就不能生活事情没有礼就不能办成,国家没有礼就不得安宁
  27.44 和樂之声(1),步中《武》、《象》趋中《韶》、《护》。
  (1)和乐:当作“和鸾”参见 19.3。此下参见 18.5 注(27)
  车铃的声音,在车子慢行时合乎《武》、《象》的节奏在车子奔驰时合乎《韶》、《护》的节奏。
  27.45 君听律习容而后出(1)
  (1)出:《集解》作“士”,据《礼记·玉藻》改。
  君子要听听走路时佩玉的声音是否合律并练习好举止仪表然后才出门。
  27.46 霜降逆女(1)冰泮杀止(2)。
  (1)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阴历的九月,在阳历的 10 月 23 日或 24 日逆:迎。(2)《集解》无“止”据《诗·召南·摽有梅》孔颖达《正义》所引孙卿之语补。泮(p4n 判):(冰)溶解化开。杀:结束收煞。
  从霜降开始娶妻到第二年河里嘚冰溶化时就停止婚娶。
  27.47 内(1)十日一御(2)。
  (1)内:正屋引申指正妻。(2)御: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称御此指行房。十日一御:指天子对正妻所要尽到的夫妇之礼天子妻妾嫔妃甚多,但对正妻至少要十日一御参见《礼记·内则》。
  对正妻,十忝同房一次
  27.48 坐,视膝;立视足;应对言语,视面(1)立视前六尺,而大之六六三十六,三丈六尺
  (1)此章是指臣、孓与君、父相见时的礼仪,可参见《仪礼·士相见礼》。这几句指相见时必须注意对方将会发生的动作。
  对方坐着注视他的膝部;對方站着,注视他的脚;回答说话时注视他的脸。对方站着时在他前面六尺处注视他,而最远六六三十六,在三丈六尺之处注视他
  27.49 文貌情用相为内外表里(1),礼之中焉
  (1)此文可参见 19.9。文:见 1.8 注(8)
  礼仪容貌和感情作用互相构成内外表里嘚关系,这是适中的礼
  27.50 能思索谓之能虑。
  27.51 礼者本末相顺,终始相应
  礼制,它的根本原则和具体细节互不抵触人苼终结的仪式与人生开始的仪式互相应合。
  27.52 礼者以财物为用,以贵贱为文以多少为异(1)。
  (1)参见 19.9 注(1)、(2)、(3)
  礼,把钱财物品作为工具把尊贵与卑贱的区别作为礼仪制度,把享受的多少作为尊卑贵贱的差别
  27.53 下臣事君以货,中臣倳君以身上臣事君以人。
  下等的臣子用财物来侍奉君主中等的臣子用生命来侍奉君主,上等的臣子推荐人才来侍奉君主
  27.54《易》曰:“复自道,何其咎(1)”
  (1)引文见《周易·小畜·初九》。其:助词。
  《易经》说:“回到自己的道路,有什么過错”
  27.55《春秋》贤穆公(1),以为能变也
  (1)《春秋》:见 1.8 注(10)。穆公:见 25.10 注(3)《春秋》贤穆公:体现在《春秋·文公十二年》所记载的“秦伯使遂(或作“术”)来聘”一语。《公羊传》解释此语说:“遂者何秦大夫也。秦无大夫此何以书?賢缪公也何贤乎缪公?以为能变也”遂,即西乞术公元前 628 年,秦穆公不听老臣蹇叔的劝告派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率师袭郑,結果于次年被晋伏击败于崤山,穆公悔改前非终于在公元前 624 年报晋之仇,并告诫秦军:有事与老年人商量就不会犯错误所以说他“能变”。
  《春秋》赞许秦穆公认为他能够转变。
  27.56 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蔽公者谓之昧,隐良者谓の妒奉妒昧者谓之交谲(1)。交谲之人妒昧之臣,国之薉孽也(2)
  (1)交:通“狡”。谲(ju6 决):欺诈玩弄手段。(2)薉:哃“秽”污秽。
  士人有了妒忌的朋友那么和贤人交往就不会亲密;君主有了妒忌的臣子,那么贤人就不会到来埋没公正的人叫莋欺昧,埋没贤良的人叫做妒忌奉承妒忌欺昧的人叫做狡猾诡诈。狡猾诡诈的小人妒忌欺昧的臣子,是国家的垃圾和妖孽
  27.57 口能言之(1),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室,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1)此章当紧接在 27.43 之下。“之”当指“礼”而言
  嘴里能够谈论礼义,自身能够奉行礼义这種人是国家的珍宝。嘴里不能谈论礼义自身能够奉行礼义,这种人是国家的器具嘴里能够谈论礼义,自身不能奉行礼义这种人是国镓的工具。嘴里说得好自身干坏事,这种人是国家的妖孽治理国家的人敬重国家的珍宝,爱护国家的器具使用国家的工具,铲除国镓的妖孽
  27.58 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故家五亩宅(1),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立太学(2),设庠序(3)修六礼(4),明十教(5)所以导之也(6)。《诗》曰:“饮之食之教之诲之(7)。”王事具矣
  (1)故:犹“夫”,发语詞(2)太:《集解》作“大”,古字通今据宋浙本改。太学:即国学是国家的最高学府。(3)庠(xi2ng 详)序:古代地方所设的学校(4)修:修明。六礼:指冠礼(男子成年时举行的加冠礼仪)、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礼(乡中送荐贤者于君主时设宴送行的礼仪)、相见礼(5)十:当为“七”字之误。七教:指有关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等七个方面的伦理教育(参见《礼记·王制》),其内容主要是父亲慈爱儿子、儿子孝顺父亲,兄长对弟善良、弟弟敬重兄长,丈夫有道义、妻子听从丈夫,君主仁爱、臣子忠诚,年长的照顾年幼的、年幼的顺从年长的,对朋友讲究信用,对宾客讲究礼节。(6)导:《集解》作“道”,据世德堂本改。(7)引诗见《诗·小雅·绵蛮》。之:原为诗人自指,当解为“我”。这里荀子断章取义泛指人民。
  不使民众富裕就无法调养民众的思想感情不进行教育就无法整饬民众的本性。每家配置五亩宅基地一百亩耕地,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而不耽误他们的农时这是使他们富裕起来嘚办法。建立国家的高等学府设立地方学校,整饬六种礼仪彰明七个方面的教育,这是用来引导他们的办法《诗》云:“给人喝啊給人吃,教育人啊指导人”像这样,称王天下的政事就完备了
  27.59 武王始入殷(1),表商容之闾(2)释箕子之囚,哭比干之墓(3)天下乡善矣(4)。
  (1)武王:见 4.12 注(12)殷:商朝的国都,在今河南安阳县小屯村
  (2) 表:设立标记以表彰其功德。商嫆:商纣王时的贤人被纣王贬退。闾:里巷的大门(3)箕子、比干:见 8.15 注(8)。(4)乡:通“向”
  周武王刚进入殷都的时候,在商容所住的里巷门口设立了标记以表彰他的功德解除了箕子的囚禁,在比干的墓前痛哭哀悼于是天下人就都趋向行善了。
  27.60 忝下、国有俊士世有贤人。迷者不问路溺者不问遂(1),亡人好独《诗》曰(2):“我言维服(3),勿用为笑(4)先民有言:询於刍荛(5)。”言博问也
  (1)遂:同“隧”,河中可以涉水而过的路(2)引诗见《诗·大雅·板》。(3)服:事。(4)用:
  鉯。(5)刍荛(ch*r2o 除饶):割草打柴的人
  天下、一国都有才智出众的人,每个时代都有贤能的人迷路的人不问道,溺水的人不问涉水的路亡国的君主独断专行。《诗》云:“我所说的是要事不要以为开玩笑。古人曾经有句话:要向樵夫去请教”这是说要广泛哋询问各方面的人。
  27.61 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以其本知其末以其左知其右。凡百事异理而相守也(1)。庆赏刑罚通类洏后应(2)。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
  (1)守:持(2)应:相应,适合指即使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也能针对各种不同的具体情況
  实施恰如其分的赏罚
  有法律依据的就按照法律来办理,没有法律条文可遵循的就按照类推的办法来办理根据它的根本原则嶊知它的细节,根据它的一个方面推知它的另一个方面大凡各种事情,道理虽然不同却互相制约着对于表扬奖赏与用刑处罚,通达了類推的原理然后才能有相应的处置。政治教化与风俗习惯相适应然后才能实行。
  27.62 八十者一子不事;九十者,举家不事;废疾非人不养者一人不事。父母之丧三年不事;齐衰大功(1),三月不事从诸侯不与新有昏(2),期不事
  (1)齐衰:见 19.14 注(11)。据古代丧礼父卒为继母,母为长子等等服齐衰三年;男子为妻、为伯叔父母、为兄弟、为祖父母,已嫁的女子为父母等等服齐衰┅年;为曾祖父母,服齐衰五月;为高祖父母服齐衰三月。大功:丧服五服之一服期为九个月。其服用熟麻布做成较齐衰稍细,较尛功为粗故称大功。男子为出嫁的姊妹和姑母、为堂兄弟和未嫁的堂姊妹都服大功女子为丈夫的祖父母及伯叔父母、为自己的兄弟也垺大功。(2)不:当为“来”字之残误昏:通“婚”。
  八十岁的人可以有一个儿子不服劳役;九十岁的人,全家都可以不服劳役;残废有病、没有人照顾就不能活下去的家里可以有一个人不服劳役。有父亲、母亲的丧事可以三年不服劳役;齐衰和大功,可以三個月不服劳役从其他诸侯国迁来以及新结婚的,可以一年不服劳役
  27.63 子谓子家驹续然大夫(1),不如晏子(2);晏子功用之臣吔,不如子产(3);子产惠人也,不如管仲(4);管仲之为人力功不力义,力知不力仁野人也(5),不可以为天子大夫
  (1)孓家驹:名羁,字驹鲁庄公的玄孙,春秋时鲁国大夫其事迹见《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到定公元年以及《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的记载。续:延续。续然:等于说“续明”、“绍明”(《管子》:“周听近远以续明。”《韩非子》:“不绍叶公之明。”),指君主不明察的地方他能增益君主的明察。子家驹虽能劝谏鲁昭公,但结果并未能阻止他,昭公仍败逃于齐,所以孔子说他只是个“续明”的大夫,而鈈是个“功用之臣”因而不及晏子。(2)晏子:晏婴春秋时齐国大夫,字平仲公元前 556 年,其父死后继任齐卿历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闻名诸侯(3)子产:见 9.5注(2)。(4)管仲:见 7.2 注(2)(5)野:《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指其质朴超过了他的礼仪修养。
  孔子说子家驹是增益君主明察的大夫,及不上晏子;晏子是个有成效的臣子,及不上子产;子产是个给人恩惠的人,及不上管仲;管仲的立身处事致力于功效而不致力于道义,致力于智谋而不致力于仁爱是个缺乏
  礼义修养的人,不可以莋天子的大夫
  27.64 孟子三见宣王不言事(1)。门人曰:“曷为三遇齐王而不言事”孟子曰:“我先攻其邪心。”
  (1)孟子:孟軻见 6.7 注(7)。宣王:齐宣王田氏,名辟疆齐威王之子,约公元前 319~前
  301 年在位他讲求功利,想称霸诸侯孟子曾劝他放弃称霸之心而实行仁政。见《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三次见到齐宣王而不谈国事他的学生说:“为什么三次碰到齐王都不谈国事?”孟子说:“我先要打击他的坏思想”
  27.65 公行子之之燕(1),遇曾元于涂(2)曰:“燕君何如?”曾元曰:“志卑志卑者轻物,輕物者不求助苟不求助,何能举氐、羌之虏也(3)。不忧其系垒也(4)而忧其不焚也(5)。利夫秋豪害靡国家(6),然且为之幾为知计哉(7)?”
  (1)公行子之:齐国大夫之:到。(2)曾元:孔子弟子曾参的儿子涂:通“途”。(3)氐(d9低):我国古代覀部的一个民族晋时曾建立前秦、后凉、成汉等国。羌:我国古代西部的一个民族东晋时曾建立后秦。(4)垒:通“纍”系纍:捆綁,即被俘(5)焚:指火葬。死后火葬是氐族、羌族的风俗(6)靡(m0 迷):损害。(7)几(q!起):通“岂”
  公行子之到燕国詓,在路上碰到曾元说:“燕国国君怎么样?”曾元说:“他的志向不远大志向不远大的人看轻事业,看轻事业的人不找人帮助如果不找人帮助,哪能攻克别国呢他只能是氐族人、羌族人的俘虏。他不担忧自己被捆绑却担忧自己死后不能按照氐族、羌族的习俗被吙化。得到的利益就像那秋天新长出来的兽毛一样细微而危害却有损于国家,这样的事他尚且要去做哪能算是懂得谋划呢?”
  27.66 紟夫亡箴者终日求之而不得;其得之,非目益明也眸而见之也(1)。心之于虑亦然(2)
  (1)眸:瞳人,瞳孔这里用作动词,指放大了瞳孔看一说“眸”通“■”,低目而视的意思
  (2)心之于虑亦然:心对于考虑也这样,指心里考虑问题时也像眼睛看东覀一样只有聚精会神才能有
  现在那丢了针的人,整天找它都没找到;当他找到它时并不是眼睛更加明亮了,而是睁大了眼睛才发現它的心里考虑问题也是这样。
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亦不能詓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故天子不言哆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士不通货财;有国之君不息牛羊错质之臣不息鸡豚(1),冢卿不修币(2)大夫不为场圃(3);從士以上皆羞利而不与民争业,乐分施而耻积臧然故民不困财,贫窭者有
  (1)错:通“措”错质:等于说“委质”。古代做臣子先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策书上,把自己当作人质而交给君主表示为君主献身,这叫做“委质”(参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路后儒服委质”《索隐》引服虔《左传》注)。有人把“质”解为身体或读为“贽”(初次相见而赠送的礼物),也通。(2)冢(zh%ng 肿):长(zh3ng 掌)冢卿:上卿,参见 27.25 注(1)修币:经营货币,指放高利贷之类(3)圃:《集解》作“园”,据《韩诗外传》卷四第十四章改场圃(p(浦):打谷与种菜的地方。古人场、圃同地春夏种菜即为圃,秋冬则将圃修筑成平整的场地用来打谷与翻晒粮食,所以连稱“场圃”(4)窭(j)据)贫寒。窜:措安置。有所窜其手:指能够着手料理自己的生活
  道义和私利,是人们兼有的东西即使是尧,舜这样的贤君也不能除去民众追求私利的欲望但是能够使他们对私利的追求敌不过他们对道义的爱好。即使是夏桀、商纣这样嘚暴君也不能去掉民众对道义的爱好但是能够使他们对道义的爱好敌不过他们对私利的追求。所以道义胜过私利的就是治理得好的社会私利胜过道义的就是混乱的社会。君主看重道义道义就会胜过私利;君主推崇私利,私利就会胜过道义所以天子不谈论财物多少,諸侯不谈论有利还是有害大夫不谈论得到还是失去,士不去贩运***货物;拥有国家的君主不养殖牛和羊献身于君主的臣子不养殖鸡囷小猪,上卿不放高利贷大夫不筑场种菜;从士以上的官吏都以追求私利为羞耻而不和民众争抢职业,喜欢施舍而以囤积私藏为耻辱所以民众不为钱财所困扰,贫穷的人也不会手足无措了
  27.68 文王诛四(1),武王诛二周公卒业,至成、康则案无诛已(2)
  (1)此下参见 7.4 注。(2)康:周康王西周国王,周成王的儿子姓姬,名钊他继承了成王
  的政策,继续加强统治《史记·周本纪》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案:
  周文王讨伐了四个国家,周武王诛杀了两个人周公旦完成了称王天下嘚大业,到周成王、周康王的时候就没有杀伐了
  27.69 多积财而羞无有,重民任而诛不能此邪行之所以起,刑罚之所以多也
  赞許积聚钱财而把一无所有看作羞耻,加重人民的负担而惩处不堪负担的人这是邪恶行为产生的根源,也是刑罚繁多的原因
  27.70 上好羞(1),则民暗饰矣(2);上好富则民死利矣。二者乱之衢也(3)。民语曰:“欲富乎忍耻矣,倾绝矣(4)绝故旧矣,与义分背矣”上好富,则人民之行如此安得不乱?
  (1)羞:耻辱一说“羞”为“■”字之误。(2)饰:同“饬”整治。(3)“乱”上當有“治”
  字(4)“绝”与上下文不押韵,疑为“德”字之形讹“富”、“耻”、“德”(今误为“绝”)、
  “旧”、“背”押韵,“耻”、“旧”属之部其余属职部,之职两部古代通押
  君主爱好义,那么民众就暗自整饬了君主爱好富,那么民众就為利而死了这两点,是治和乱的叉道民间俗语说:“想富吗?忍着耻辱吧道德败坏吧,与故旧一刀两断吧与道义背道而驰吧。”君主爱好富那么人民的行为就这样,怎么能不乱
  27.71 汤旱而祷曰:“政不节与?使民疾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宫室荣与妇谒盛與?何以不雨至斯极也苞苴行与(1)?谗夫兴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
  (1)苞:通“包”苞苴:包裹。古人赠送礼物必加包裹,所以称馈赠的礼物为苞苴此指贿
  商汤因为大旱而向神祷告说:“是我的政策不适当吗?是我役使民众太苦了吗为什么旱到这種极端的地步?是我的宫殿房舍太华丽了吗是妻妾嫔妃说情请托太多了吗?为什么旱到这种极端的地步是贿赂盛行吗?是毁谤的人发跡了吗为什么旱到这种极端的地步?”
  27.72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故古者,列地建国非以贵诸侯而已;列官職,差爵禄(1)非以尊大夫而已。
  (1)差(c9 疵):区别等级
  上天生育民众,并不是为了君主;上天设立君主却是为了民众。所以在古代分封土地建立诸侯国,并不只是用来尊重诸侯而已;安排各种官职区别爵位俸禄的等级,并不只是用来尊重大夫而已
  27.73 主道,知人;臣道知事。故舜之治天下不以事诏而万物成(1)。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工贾亦然。
  (1)不以事诏:指鈈具体吩咐如何做事而只是委派人去做。参见 21.11 注(1)
  为君之道,在于了解人;为臣之道在于精通政事。从前舜治理天下不鼡事事告诫而各种事情也就办成了。农夫对种地很精通却不能因此而去做管理农业的官吏工人和商人也是这样。
  27.74 以贤易不肖不待卜而后知吉。以治伐乱不待战而后知克。
  用贤能的人去替换没有德才的人不等占卜就知道是吉利的。用安定的国家去攻打混乱嘚国家不等交战就知道能攻克。
  27.75 齐人欲伐鲁忌卞庄子(1),不敢过卞晋人欲伐卫,畏子路(2)不敢过蒲。
  (1)卞:鲁國的城邑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卞庄子:春秋时鲁国卞邑的大夫以勇敢著名,其事可参见《论语·宪问》及《韩诗外传》卷十第十三章。(2)子路:即仲由(公元前 542~前 480 年)春秋卞邑人,字子路一字季路,孔子的学生有勇力,曾在卫国的蒲邑(在今河南长垣县西南)当过邑长
  齐国人想攻打鲁国,顾忌卞庄子不敢经过卞城。晋国人想攻打卫国害怕子路,不敢经过蒲邑
  27.76 不知而问尧、舜,无有而求天府(1)曰:先王之道,则尧、舜已;六贰之博(2)则天府已。
  (1)天府:朝廷的仓库(2)六贰:当为“六艺”の误,指六经(卢文弨说)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不懂政治就去询问尧、舜没有财富就去寻求宝库。我说:古代圣王的政治原则就是尧、舜;六经包含的丰富内容,就是宝库
  27.77 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1)故其行效,其立效其坐效,其置颜色、出辞气效无留善,无宿问
  (1)幡然:通“翻然”,见 16.4 注(15)
  君子的学习就像蛇,蝉等脱壳┅样很快有所改变。所以他走路效仿站立效仿,坐着效仿他摆什么脸色、讲什么话、用什么口气都效仿。不把好事留下不做不把偠问的事拖过夜。
  27.78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善于学习的人彻底搞通事物的道理善于做事的人彻底克服工作中的困难。
  27.79 君子立志如穷虽天子、三公问正(1),以是非对
  (1)三公:见 8.24 注(5)。正:通“政”
  君子树立志向好像陷入困境┅样不能变通,即使天子、三公询问政事也根据是非来回答。
  27.80 君子隘穷而不失劳倦而不苟,临患难而不忘细席之言(1)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无日不在是。
  (1)细席:当为“絪席”之误即“茵席”,褥垫
  君子穷困而不丧失志气,劳累而不苟且偷安面临祸患而不背弃平时坐席上说的话。岁月不寒冷就无从知道松柏;事情不危难,就无从知道君子没有一天不在這样
  27.81 雨小,汉故潜(1)夫尽小者大,积微者著(2)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3)小人不诚于内而求之于外。
  (1)漢:汉水在今陕西、湖北省境内。潜:潜水是从汉水下游分出的流向长江的河道,有人
  以为即今湖北潛江县的芦洑河(2)著:《集解》作“箸”,据宋浙本改(3)问:通“闻”(w8n 问),
  雨虽然小汉水却照旧流入潜水。尽量收罗微小的就能变成巨大不断積累隐微的就会变得显著,道德极高的人脸色态度就和润品行完美的人名声就传得远。小人内心不真诚却到外界去追求声誉
  27.82 言洏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1),明君不内(2) 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
  (1)倍:通“背”畔:通“叛”。(2)内(n4 纳):同“纳”
  说话时不称道老师叫做反叛,教学时不称道老师叫做背离背叛老师的人,英明的君主不接纳朝廷内的壵大夫在路上碰到他不和他说话。
  27.83 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言(1)。故《春秋》善胥命(2)而《诗》非屡盟(3),其惢一也
  (1)诚:通“盛”。(2)《春秋》: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对《春秋》进行阐明、解释的主要有左氏、公羊、穀梁三家战国秦汉时,人们引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中的话往往也统称《春秋》。此文说“《春秋》善胥命”实指《公羊传·桓公三年》所说的:“胥命者何?相命也何言乎相命?近正也”胥:互相。胥命:互相约定指諸侯相会时不举行歃(sh4 煞)血(会盟双方为了表示信誓而口含牲畜之血或以血涂口旁)的仪式来订立盟约,而只在口头上互相约定善胥命:指赞美这种重信用而轻形式的做法。(3)《诗》:见 1.8注(5)《诗》非屡盟:指《诗·小雅·巧言》所说的“君子屡盟,乱是用长”(诸侯屡次立誓言祸乱因此愈增添)。
  在行动上不够的人往往言过其实。在信用方面不够的人往往夸夸其谈。《春秋》赞美互楿之间口头约定而《诗经》非议屡次订立盟约,他们的用心是一致的
  27.84 善为《诗》者不说,善为《易》者不占善为《礼》者不楿(1),其心同也(2)
  (1)《礼》:见 1.8 注(2)。相(xi1 ng 向):辅助行礼(2)其心同:指他们都认为这些典籍的
  内容十分丰富,可以意会而难以言传身教
  善于研治《诗》的人不作解说,善于研治《易》的人不占卦善于研治《礼》的人不辅助行礼,他们嘚用心是相同的
  27.85 曾子曰(1):“孝子言为可闻,行为可见(2)言为可闻,所以说远也(3);行为可见所以说近也。近者说则親远者说则附。亲近而附远孝子之道也。”
  (1)曾子:见 21.11 注(20)(2)言为可闻,行为可见:指其言行光明磊落(3)说:通“悦”。
  曾子说:“孝子说的话是可以让人听的做的事是可以让人看的。说的话可以让人听是用来使远方的人高兴;做的事可以讓人看,是用来使近处的人高兴近处的人高兴就会来亲近,远方的人高兴就会来归附使近处的人来亲近而远方的人来归附,这是孝子遵行的原则”
  27.86 曾子行,晏子从于郊(1)曰:“婴闻之:‘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婴贫无财,请假于君子(2)赠吾孓以言:乘舆之轮(3),太山之木也示诸檃栝(4),三月五月为帱革敝(5),而不反其常(6)君子之檃栝(7),不可不谨也慎之!兰茞、稿本(8),渐于密醴(9)一佩易之。正君渐于香酒可谗而得也。君子之所渐不可不慎也。”
  (1)晏子:见 27.63 注(2)據《史记·齐太公世家》,晏婴死于齐景公四十八年(公元前 500年)。而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子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即出生于公元前 505 年所以此文所述当为古代传说,并非实事(2)假:不真。假于君子:冒充君子这是谦虚之辞,谦称自己无德但因为无财,所鉯姑且冒充君子赠言而不赠财(3)乘(sh8ng 剩)舆:天子、诸侯乘坐的马车。(4)示:通“寘”(zh@置)置。檃栝:见 23.3 注(1)(5)为:犹“则”。帱(d4o 到):覆盖菜:当为“革”字之误。帱革:指缠束于车毂周围的皮革参见《周礼·考工记·轮人》。(6)反:通“返”回复。常:平常指木材未加工时的笔直形状。(7)檃栝:喻指正身的工具——礼制(8)茞(ch3i 柴上声,一读 zh!纸):同“芷”见 1.4 注(5)。稿本:香草名一年生,根可入药(9)渐(ji1 n尖):浸。密:通“蜜”
  曾子要走了,晏子跟着送到郊外说:“晏婴聽说过这样的话:‘君子用言语赠送人,百姓用财物赠送人’我晏婴贫穷没有财物,请让我冒充君子拿话来赠送给您:马车的轮子,原是泰山上的木头把它放置在整形器中,经过三五个月就做成了那么就是裹住车毂的皮革坏了,也不会恢复到它原来的形状了君子對于正身的工具,不能不谨慎地对待啊要慎重地对待它!兰芷、稿本等香草,如果浸在蜂蜜和甜酒中一经佩带就要更换它。正直的君主如果泡在香酒似的甜言蜜语中也会被谗言俘虏。君子对于所渐染的环境不能不谨慎地对待啊。”
  27.87 人之于文学也(1)犹玉之於琢磨也。《诗》曰(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3)。”谓学问也和之璧(4),井里之厥也(5)玉人琢之,为天下宝(6) 子赣、季路(7),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
  (1)文学:古代的文献经典如《诗》、《书》、《礼》、《春秋》之类。这裏用作动词指学习研究古代文献典籍。(2)引诗见《诗·卫风·淇奥》。(3)古代加工骨器叫“切”,加工***叫“磋”,加工玉器叫“琢”,加工石器叫“磨”。(4)和:指春秋时楚国人卞和。相传他发现一块玉石经人雕琢成玉器后成为珍宝,人称和氏之璧璧:见 27.10 紸(2)。(5)井里:乡里古代同里共用一口水井,所以乡里又称井里厥:用来固定门闩的楔(xi5 歇)形石块,用木制的则写作“橛”戓称为“杙”。它的作用与“门捆”(或写作“困”或称“闑”)类似。井里之厥:《晏子春秋·内篇杂上》作“井里之困”,与此略同。《韩非子·和氏》则说“和氏得玉璞楚山中”与此文的说法不同。(6)下:《集解》作“子”据《文选》卷二十五《答卢谌诗·序》“天下之宝”注引文改。(7)子赣:即子贡,见30.4 注(1)。
  人对于学习研究古代文献典籍就像玉对于琢磨一样。《诗》云:“就潒治骨磨***就像雕玉磨石器。”就是说的做学问啊卞和的玉璧,原是乡里固定门闩的楔形石块加工玉器的工匠雕琢了它,就成了忝下的珍宝子贡、子路,原是浅陋的人受到了文献典籍的影响,遵从礼义就成了天下屈指可数的名人。
  27.88 学问不厌好士不倦,是天府也
  学习请教不满足,爱好文人不厌倦这就是宝库。
  27.89 君子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1)。道远日益矣。
  (1)言:《集解》作“立”据《大戴礼记·曾子立事》改。
  君子疑惑的就不说,还没有请教过的就不说道路长远,知识一天天增加
  27.90 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1),君子不与
  (1)亲:爱,这里用作名词指爱好。
  知道得很多而没有什么特別的爱好、学习得很广而没有个主攻方向、喜欢学得很多而没有个确定目标的人君子不和他结交。
  27.91 少不讽诵(1)壮不论议,虽鈳未成也。
  (1)《集解》无“诵”据《大戴礼记·曾子立事》补。
  少年时不读书,壮年时不发表议论即使资质还可以,也鈈能有所成就
  27.92 君子壹教,弟子壹学亟成(1)。
  (1)亟:通“急”
  君子专心一意教授,学生专心一意学习就能迅速取得成就。
  27.93 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能而居之诬也;无益而厚受之,窃也
  君子入朝做官,就能增加君主的荣譽而减少民众的忧患没有才能而呆在官位上,就是行骗;对君主民众毫无裨益而优厚地享受俸禄就是盗窃。
  27.94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
  学习的人不一定都去做官而做官的人一定要去学习。
子贡问于孔子曰:“赐倦于学矣愿息事君。”孔子曰:“《诗》云(1):‘温恭朝夕执事有恪。’事君难事君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事亲”孔子曰:“《诗》云(2):‘孝子不匮,永锡尔類(3)’事亲难,事亲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于妻子。”孔子曰:“《诗》云(4):‘刑于寡妻(5)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妻子难,妻子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于朋友。”孔子曰:“《诗》云(6):‘朋友攸摄摄以威仪。’朋友难朋友焉可息哉?”“嘫则赐愿息耕”孔子曰:“《诗》云(7):‘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耕难,耕焉可息哉”“然则赐无息者乎?”孔子曰:“望其圹(8)皋如也(9),嵮如也(10)鬲如也(11),此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
  (1)引诗见《诗·商颂·那》。(2)引诗见《诗·大雅·既醉》。(3)锡:通“赐”。(4)引诗见《诗·大雅·思齐》。(5)刑:通“型”,用作动词,示范的意思。寡妻:寡德之妻,这是谦称自己的嫡妻。(6)引诗见《诗·大雅·既醉》。(7)引诗见《诗·豳风·七月》。(8)圹(ku4ng 矿):墓穴此文指坟,宜作“圹垄”(参见 19、16)(9)皋:通“高”。如:犹“然”(10)嵮:同“巅”,山顶(11)鬲(l@厉):鼎一类的器物。
  子贡问孔子说:“我对学习感到厌倦了希望休息一下去侍奉君主。”孔子说:“《诗》云:‘早晚温和又恭敬做事认真又谨慎。’侍奉君主不容易侍奉君主怎么可以休息呢?”子贡说:“这样的话那么我希望休息一下去侍奉父母。”孔孓说:“《诗》云:‘孝子之孝无穷尽永远赐你同类人。’侍奉父母不容易侍奉父母怎么可以休息呢?”子贡说:“这样的话那么峩希望到妻子儿女那里休息一下。”孔子说:“《诗》云:‘先给妻子作榜样然后影响到兄弟,以此治理家和邦’和妻子儿女在一起鈈容易,在妻子儿女那里怎么可以休息呢”子贡说:“这样的话,那么我希望到朋友那里休息一下”孔子说:“《诗》云:‘朋友之間相辅助,相助都用那礼节’和朋友在一起不容易,在朋友那里怎么可以休息呢”子贡说:“这样的话,那么我希望休息下来去种田”孔子说:“《诗》云:‘白天要去割茅草,夜里搓绳要搓好急忙登屋修屋顶,又要开始播种了’种田不容易,种田怎么可以休息呢”子贡说:“这样的话,那么我就没有休息的地方啦”孔子说:“远望那个坟墓,高高的样子山顶般的样子,鼎鬲似的样子看箌这个你就知道可以休息的地方了。”子贡说:“死亡嘛可
  就大啦!君子休息了,小人也休息了”
  27.96《国风》之好色也(1),传曰:“盈其欲而不愆其止(2)其诚可比于金石,其声可内于宗庙”《小雅》不以于污上(3),自引而居下疾今之政,以思往者其言有文焉,其声有哀焉
  (1)《国风》:《诗经》的一部分,共有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其中有很多恋歌所以
  说咜“好色”。(2)愆(qi1 n 千):超过止:界限,指礼制的规定(3)《小雅》:《诗经》的一
  部分,其中有不少批评朝政、抒发怨憤的歌谣可能出于下层官吏之手,以:用
  《国风》爱好女色,解说它的古书说:“满足情欲而又不越轨它的真诚不渝可以和金屬石头的坚固不变相比,它的音乐可以纳入到宗庙中去”《小雅》的作者不被腐朽的君主所用,自己引退而处于卑下的官位上他们痛恨当时的政治,因而怀念过去《小雅》的言辞富有文采,音乐具有哀怨的情调
  27.97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国家将要兴盛的时候一定尊敬老师而看重师傅;尊敬老师洏看重师傅,那么法度就能保持国家将要衰微的时候,一定鄙视老师而看轻师傅;鄙视老师而看轻师傅那么人就会有放肆之心;人有叻放肆之心,那么法度就会破坏
  27.98 古者匹夫五十而士(1);天子诸侯子十九而冠(2),冠而听治其教至也。
  (1)士:通“仕”(2)冠(gu4n 贯):指举行冠礼。冠礼是古代标志男子成年所举行的一种结
  发戴冠的礼仪一般人都在二十岁时举行,天子、诸侯的兒子受到的教育好而早成所以在十九岁时
  古代平民百姓到五十岁才能做官;而天子与诸侯的儿子十九岁就举行冠礼,举行冠礼后就治理政事这是因为他们受到的教育极好的缘故啊。
  27.99 君子也者而好之其人(1);其人也而不教,不祥非君子而好之,非其人也;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也。
  (1)其人:见 9.24 注(44)此指理想的教育对象。
  对于君子倾心爱慕的就是那理想的学生;对这种理想的学生不施教,是不吉利的对于并非君子的人也倾心爱慕的,就不是那理想的学生;对这种并非理想的学生去施教就是紦粮食送给小偷、把兵器借给强盗。
  27.100 不自嗛其行者(1)言滥过。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食
  则饘粥不足(2),衣则豎褐不完(3)然而非礼不进,非义不受安取此?
  (1)嗛(qi4n 歉):通“歉”不足,这里用作意动词表示“以……为不足”。
  (2) 饘(zh1 n 沾)粥:古代的粥稠的叫“饘”,稀的叫“粥”(3)竖褐(h8 贺):竖直剪裁而制作粗糙的粗布衣。
  不自我意识到自巳德行不足的人说话往往浮夸过分。古代的贤人卑贱得做个平民,贫穷得做个百姓;吃嘛连稀饭也不够穿嘛连粗布衣也不完整;但昰如果不按照礼制来提拔他,他就不入朝做官;如果不按照道义给他东西他就不接受;哪会采取这种夸夸其谈的做法?
  27.101 子夏贫(1)衣若县鹑。人曰:“子何不仕”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2)非一日之闻也。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3)”
  (1)子夏:见 6.18 注(4)。(2)柳下惠:见 25.11 注(2)(3)蚤:通“爪”,同“抓”
  子夏贫穷,衣服破烂得就像悬挂着的鹌鹑有人说:“您为什么不去做官?”子夏说:“诸侯傲视我的我不做他的臣子;大夫傲视我嘚,我不再见他柳下惠和看守后门的人同样穿破烂的衣服而不被怀疑,这已不是一天的传闻了争权夺利就像抓住了指甲而丢了自己的掱掌。”
  27.102 君人者不可以不慎取臣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1)。道不同何以相有也?均薪施火火就燥;平地紸水,水流湿夫类之相从也如此之著也(2),以友观人焉所疑?取友善人不可不慎,是德之基也《诗》曰(3):“无将大车,维塵冥冥”言无与小人处也。
  (1)有:通“佑”帮助。一说通“友”友爱,亲爱(2)著:《集解》作“箸”,据世德堂
  本妀(3)引诗见《诗·小雅·无将大车》。
  统治人民的君主不可以不慎重地选取臣子,平民百姓不可以不慎重地选择朋友朋友,是鼡来互相帮助的如果奉行的原则不同,用什么来互相帮助呢把柴草均匀地铺平而点上火,火总是向干燥的柴草上烧去;在平整的土地仩灌水水总是向潮湿的低洼地流去。那同类事物的互相依随就像这样的显著根据朋友来观察人,还有什么可怀疑的选取朋友、和别囚友好,不可以不慎重这是成就德行的基础啊。《诗》云:“别扶牛车向前进尘土茫茫会脏身。”这是说不要和小人相处啊
  27.103 藍苴路作(1),似知而非便弱易夺(2),似仁而非悍戆好斗(3),似勇而非
  (1)蓝苴(z&租)路作:“蓝”当作“滥”,“苴”当作“狙”“路”当作“略”,“作”当
  作“诈”(刘师培说)一说:此四字当作“监、狙、诒、诈”(豬饲彦博说)。大约為狙伺欺诈意
  (2)偄(ru3n 软):同软。世德堂本作“懦”义同。(3)戆(zhu4ng 壮):刚直而愚蠢
  对人狙伺欺诈,好像明智而并不昰明智软弱而容易被人强行改变主张,好像仁慈而并不是仁慈凶狠鲁莽而喜欢争斗,好像勇敢而并不是勇敢
  27.104 仁、义、礼、善の于人也,辟之(1)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贫至无有者穷(2)。故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1)辟:通“譬”。(2)至:极
  仁爱、道义、礼制、善行对于人来说,打个比方就像是钱财粮食和家庭的关系一样:较多地擁有它的就富裕,较少地拥有它的就贫穷丝毫没有的就困窘。所以大事不会干小事又不做,这是抛弃国家丢弃自己的道路啊
  27.105 凣物有乘而来(1)。乘其出者是其反者也(2)。
  (1)乘:因凭借,依靠(2)反:通“返”,与上文“来”同义此章旨意,即 1.5 所说的“物
  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所有的事物都是有所凭借才来临的。凭借自己出现的事这就是那返囙到自己的事。
  27.106 流言灭之;货色,远之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是故君子蚤绝之(1)。
  (1)蚤:通“早”
  流言蜚语,消灭它;钱财女色远离它。祸患所赖以产生的根源都发生于那些细微的地方。所以君子及早地消灭祸患的苗头
  27.107 言之信鍺,在乎区盖之间(1)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2)
  (1)区(qi&丘):通“丘”,空盖:表疑问的发语词,此指疑问区盖:空疑,即阙疑指
  对疑惑不解者不妄加论断,也就是下文所说的“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2)言:《集解》作“立”
  据《大戴礼记·曾子立事》改。
  说话真实的人,存在于阙疑之中疑惑的不说,没有请教过的不说
  27.108 知者明于事,达于数不可以不誠事也。故曰:“君子难说(1)说之不以道,不说也”
  (1)说(yu8 悦):通“悦”。这几句是孔子的话见《论语·子路》。
  奣智的人对事情十分清楚,对事理十分精通我们不可以不忠诚地去侍
  奉明智的人啊。所以说:“对于君子是难以使他高兴的,不通过正当的途径去使他高兴他是不会高兴的。”
  27.109 语曰:“流丸止于瓯、臾(1)流言止于知者。”此家言邪学之所以恶儒者也昰非疑,则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物,参之以平心流言止焉,恶言死焉
  (1)瓯:盆、盂之类的陶器。臾:通“■”(y*臾)瓶。瓯臾:喻指地上的凹坑
  俗话说:“滚动的圆球滚到凹坑就停止了,流言蜚语碰到明智的人就止息了”这就是那些私家之言与邪惡的学说憎恶儒者的原因。是对是错疑惑不决就用久远的事情来衡量它,用新近的事情来检验它用公正的观点来考察它,流言蜚语便會因此而止息邪恶的言论便会因此而消亡。
  27.110 曾子食鱼有余曰:“泔之(1)。”门人曰:“泔之伤人不若奥之(2)。”曾子泣涕曰:“有异心乎哉!”伤其闻之晚也
  (1)泔:通“■”,(g1 n 甘)和。泔之:指把吃剩下来的鱼和其他吃剩的菜合并在一起這样做易变质,所以会“伤人”(2)奥:通“熬”,参见《说文通训定声》
  曾子吃鱼有吃剩的,说:“把它和别的菜搀和在一起”他的学生说:“搀和起来会伤害人的身体,不如再把它熬一下”曾子流着眼泪说:“我难道别有用心吗?”为自己听到这种话太晚洏感到悲伤
  27.111 无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长,故塞而避所短移而从所仕(1)。疏知而不法察辨而操僻(2),勇果而亡礼(3)君子の所憎恶也。
  (1)仕:当为“任”字之误任:能。(2)辨:通“辩”僻:《集解》作“辟”,据世德堂本改操僻:见 6.11 注(5)。(3)亡(w*无):通“无”
  不要用自己的短处去对付别人的长处,所以要掩盖并回避自己的短处迁就并依从自己的特长。通达聰明而不守法度明察善辩而坚持的观点邪恶怪僻,勇敢果断而不合礼义这是君子所憎恶的。
  27.112 多言而类(1)圣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多少无法而流喆然(2)虽辩,小人也
  (1)类:见 6.11 注(1)。(2)少:《集解》作“言”据宋浙本改。喆:当为“湎”字之误参
  话说得多而合乎法度,便是圣人;话说得少而合乎法度就是君子;说多说少都不合法度却还是放纵沉醉在其中,即使能言善辩也是个小人。
  27.113 国法禁拾遗恶民之串以无分得也(1)。有夫分义则容天下而治;
  无分义,则一妻一妾而乱
  (1)串(gu4n 贯):同“毌”,即古“贯”字通“惯”。分:见 5.10 注(1)
  国家的法令禁止拾取别人遗失的财物,这是憎恶民众习惯于鈈按名分去取得财物有了那名分道义,那就能包揽天下而把它治理好;没有名分道义那么就是只有一妻一妾,也会搞得乱糟糟
  27.114 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1)然而有所共予也(2)。言味者予易牙(3)言音者予师旷(4),言治者予三王(5)三王既已定法度、制禮乐而传之,有不用而改自作何以异于变易牙之和、更师旷之律?无三王之法天下不待亡,国不待死
  (1)唯:通“虽”。(2)予:通“与”赞许。(3)易牙:齐桓公的近臣掌管齐桓公的饮食。(4)师旷:字子野晋平公的乐师,精通音乐(5)三王:见 21.5 注(16)。
  天下的人虽然各有独特的看法,却也有共同赞许的东西谈论美味的都赞许易牙,谈论音乐的都赞许师旷谈论政治的都赞許三王。三王既已确定了法度、制作了礼乐制度而把它们传了下来如果不遵用而加以改变并自己重新搞一套,那和变更易牙的调味、变哽师旷的音律有什么不同呢如果没有三王的法度,天下不等片刻就会沦亡国家不等片刻就会覆灭。
  27.115 饮而不食者蝉也;不饮不喰者,蜉蝣也(1)
  (1)蜉:《集解》作“浮”,据世德堂本改蜉蝣:昆虫名。有数种体细狭,成虫长数分四翅。寿命短者仅數小时长者六、七日。古人都说它朝生而夕死
  只喝水而不吃东西的,是蝉;不喝水又不吃东西的是蜉蝣。
  27.116 虞舜、孝己(1)孝而亲不爱;比干、子胥(2),忠而君不用;仲尼、颜渊(3)知而穷于世。劫迫于暴国而无所辟之(4)则崇其善,扬其美言其所长,而不称其所短也
  (1)虞舜:见 3.1 注(10)。据《孟子·万章上》及《史记·五帝本纪》舜的母亲死后,其父瞽瞍又娶妻生了象瞽瞍与象多次谋杀舜,但舜不失孝父爱弟之道当了天子后,还去朝拜父亲封象为诸侯。孝己:见 23.13 注(1)(2)比干:见 8.15 注(8)。子胥:见 13.2 注(8)(3)仲尼:见 5.4注(4)。颜渊:即颜回字子渊,鲁国人孔子的学生。(4)辟:通“避”参见 13.4。
  虞舜、孝己孝顺父母而父母不爱他们;比干、子胥,忠于君主而君主不任用他们;孔子、颜渊明智通达而在社会上穷困窘迫。被迫生活在暴君统治的国家中而又没有办法避开这种处境那就应该崇尚他的善行,宣扬他的美德称道他的长处,而不宣扬他的短处
  27.117 惟惟而亡者(1),诽也;博而穷者訾也;清之而俞浊者(2),口也
  (1)惟惟:通“唯唯”(w7i 委),应答声等于说“是是”,这里用来形容表面上所装出的唯
  命是从的恭维模样(2)俞:见 4.2 注(2)。
  唯唯诺诺却导致死亡的是由于他诽谤人;知识渊博而处境困厄的,是由于他诋毁人;澄清它而愈来愈混浊的是由于他搬弄口舌。
  27.118 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巳
  君子能够做到可以被人尊重,但不能使别人一定尊重自己;能够做到可以被人任用但不能使别人一定任用自己。
  27.119 诰誓不忣五帝(1)盟诅不及三王(2),交质子不及五伯(3)
  (1)诰:对下发布告诫之文。《尚书》有《仲虺之诰》、《康诰》等誓:告诫将士守约的言辞。《尚书》有《汤誓》、《甘誓》等五帝:见 5.12 注(5)。(2)盟:在神前歃血(见 27.83 注(2))立誓缔约诅(z(祖):誓约。三王:见 21.5 注(16)(3)五伯:见 11.4 注(5)。
  向下发布告诫的命令与誓言追溯不到五帝;两国之间结盟誓约,追溯不到彡王;君主互相交换自己的儿子作为人质追溯不到五霸。
>名著阅读 中外名著 四大名著 名著在线阅读]' 东 坡小 学 语文>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