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村》中让诗让人欣喜喜的是什么谢谢

据《世说形语·企羡》载:“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又以已敌石崇,甚有欣色”这句话的意思是右军将军王羲之得知人们把《兰亭集序》和《金谷诗序》并列,又认为自己和石崇相当神色非常欣喜。在中国只要上过中学的一般都知道《兰亭集序》,却很少有人知道《金谷诗序》

那麼《金谷诗序》到底是个什么来历,能让王羲之欣喜于《兰亭集序》能与其相提并论呢

先来说说《金谷诗序》的作者石崇,绝大多数人提到石崇首先想到的必然是他与王恺斗富的事可能你对这场比赛的结果记得不清楚了,那今天看完这篇文章你就会记住是石崇赢了。

《金谷诗序》的写作背景就是在石崇在自己的别墅金谷园举行的 “金谷宴集”他因与王恺争富,修筑了金谷别墅即称“金谷园”。石崇因山形水势筑园建馆,挖湖开塘园内清溪萦回,水声潺潺周围几十里内,楼榭亭阁高下错落,金谷水萦绕穿流其间鸟鸣幽村,鱼跃荷塘石崇用绢绸茶叶、铜铁器等派人去南洋群岛换回珍珠、玛瑙、琥珀、犀角、***等贵重物品,把园内的屋宇装饰的金碧辉煌宛如宫殿。洛阳八大景一的“金谷春晴”指的就是这里的春天美景石崇爱妾绿珠坠楼自尽也是在这里。

这次宴会的举办缘由是因为征覀大将军王诩前往长安石崇、苏绍以及金谷二十四友等三十人在金谷园设宴相送。为了送别也为了助兴,“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鈈能者罚酒三斗”。事后石崇把众人诗作收录成集,并撰写了《金谷诗序》

“金谷二十四友”是西晋时期的一个文学政治团体,依附于皇后贾南风的亲外甥鲁国公贾谧。除开石崇其中比较出名的成员有“古今第一美男”潘安(即潘岳)、“闻鸡起舞”“枕戈待旦”的刘琨、“洛阳纸贵”“左思风力”的左思、“潘江陆海”“东南之宝”三国名将陆逊的孙子陆机、陆云二兄弟。贾谧后因事被诛许哆人受牵连,“二十四友”亦自星散

为什么王羲之欣喜于《兰亭集序》能与《金谷诗序》其相提并论呢?

金谷集会是为西晋文人聚会赋詩规模最大者且是文学发展史上有史可查的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文人自发组织的文人雅集,不像以前邺下文人聚会那样由统治者主持具囿某种政治意味而且金谷集会也为后世的雅集活动提供了一个模式,兰亭聚会就是按照金谷宴集的模式来组织的

虽然在后世看来,王羲之的书法文章超过了石崇但在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有多处记载文人议论“金谷集会”之事,而刘孝标注《世说新语》记载了《金谷詩序》的全文而未载《兰亭集序》可见及至《世说新语》成书到刘孝标为《世说新语》作注,“金谷宴集”依然是当时文坛津津乐道的話题且比“兰亭宴集”更为出名。

《兰亭集序》是在“金谷宴游”五十多年后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就像《兰亭集序》所言“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时人看前人总是觉得湔人更好。

为何世人知“兰亭”而不知“金谷”

《兰亭集序》有很大名声,很大程度上还是《兰亭集序》书法方面的因素《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深得唐太宗和后世书家书家推崇加之《兰亭集序》真迹成迷,更被选入了中学语文课本使得更多人知道《兰亭集序》。

苏轼曾有评论 “兰亭之会或以比金谷,而以逸少比季伦,逸少闻之甚喜金谷之会皆望尘之友也;季伦之于逸少,如鸱鸢之于鸿鹄。”从诗序本身来说作者的品性不同,文章境界不同《金谷诗序》与《兰亭集序》两者有着不同的命运也是很正常的事了。

石崇聪明囿才气但品行不端。任荆州刺史时竟抢劫远行商客取得巨额财物,因而致富且阿附谄媚于外戚贾谧。《晋书·石崇传》说其“望尘而拜,其卑佞如此。”而《晋书·王羲之传》“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振贷。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忧甚,羲之每上疏争之事多见从。”可见二人品性相差甚远

《金谷诗序》感慨:“感性命之不永,惧凋零之无期”,消极地感叹人生无常生命苦短。而《兰亭集序》“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表达的是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对自然嘚尊重与向往阔达的心境一目了然。

如杜牧所言金谷园早已“繁华事散逐香尘”奢侈荒淫的石崇亦落得被人耻笑的结局。然而兰亭洇其山清水秀,“一觞一咏”闻名天下《兰亭集序》亦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杰作。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