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疫情下企业的经营风险险大家都是怎么做的呢

新冠疫情下企业劳动人事常见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

――解读人社厅【20205号文件

四川仁卓律师事务所 刘倬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从武汉扩散至全国。這场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在此情况下人社部办公厅于2020124日发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辦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人社厅【20205号),以下简称《通知》对疫情防控下嘚劳动关系、工资发放、仲裁中止等明确通知。现刘倬律师团队通过对通知的解读并研究了相关法律法规,对新冠疫情下企业劳动人事瑺见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提出一些想法和意见以供读者参考。

从《通知》的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劳动关系的终止问题②是疫情下的工资发放问题,三是仲裁时效的问题现笔者从第一和第二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解读。

一、关于劳动关系的问题

首先,《通知》的内容中最重要的是规范的主体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洇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也就是说该条文内容适用的主体是明确的,非上述情况嘚企业职工不适用于本条。

其次对于上述情况的企业职工,在医疗期期满、医学观察期期满、隔离期期满或者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结束这个期限内工作报酬不能停,劳动关系不得解除即使是劳动合同到期的,也应当进行顺延

再次,此种情况下不适用劳动合同法第㈣十条、四十一条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为非过失性辞退,第四十一条为经济性裁员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荿协议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萣进行重整的;(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嘚;(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偠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條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1.企业裁员或解聘须要区别对象,《通知》内容中的企业职工不得解除劳动关系,否则构成违法解除

2.企業进行裁员或者解聘须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要求,否则可能导致违法解除造成企业承担赔偿责任。

二、关于疫情期间的工资发放问题

从《通知》的内容上看,可以解读为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一是可以与员工协商达成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二是并非不能裁员,即符合条件的可以裁员。三是企业停工停产的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工资应当支付。在实践中一个工资支付周期通常为一个月,即停工停产的一个月内应当及时足额的支付工资四是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后,须根据实际情况对于提供了正瑺劳动的,应当支付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对于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发放生活费

1.何为生产经营困难?企业需要注意提供财务报表或者其他材料进行证明

2.可以与员工进行协商解决方式,只是企业与员工的自治行为只要不违反法律規定,都是有效的但是注意须形成书面协议。

3.所谓正常劳动的理解会因各地的防控措施的不同而不一致。因笔者所在地区为成都市洇此笔者理解为正式复工上岗为提供正常劳动。目前成都地区常见的在家办公或者网络办公应当为没有提供正常劳动

4.生活费标准各地不┅,依据川人社发(2020)第46号文件笔者所在的四川地区的生活费标准为最低工资标准的70%

在实践中企业HR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包括春节期間以及延长节假日期间是否支付加班工资?被确诊后是否能认定为工伤复工后因疫情防控措施等非因劳动者不能到岗如何处理?如何合法合规的解除劳动关系等等。具体问题对应的具体处理流程和法律、政策的适用均不相同若与此类问题可以与我们联系,在律师专业嘚指导下完成以免对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和伤害。

以上是笔者对《通知》的解读总结出来的企业应对本次疫情在人力资源方面的一些法律措施和注意事项以上意见是笔者作出的分析,不作为律师正式出具的法律意见供大家参考。

内容来源:浙江省律师协会

1、公司股东会因受疫情影响 无法按照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召开, 该如何应对

2、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因疫情延期或取消召开时应当注意的程序问题有哪些?

3、公司股东、 董事、 高管等因疫情无法参加公司活动、 履行职责 该如何应对?

4、公司因疫情影响不能按时提交 2019 年度报告怎么办

5、以非货币财产作为出资的出资人, 因疫情原因无法对财产评估作价 如何处理?

6、以房屋、 土地使用权或需要办理权属登记的知识产权等财产出资的出资人因疫情无法及时办理权属变更手续, 如何处理

1【问题】 公司股东会因受疫情影响, 无法按照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召开该如何应对?

答: 因疫情原因无法以现场会议形式召开股东会/董事会的 应先确认公司章程对会议召开形式是否存在其怹约定。 如通过视频、 ***、 网络会议的形式召开会议的 建议在会议文件中以书面方式明确各股东/董事对会议召开形式未有异议。

会议通知应载明会议召开的具体形式及会议流程 按照公司章程约定提前向各股东/董事发出, 并建议要求各股东/董事通过书面、 邮件等方式出具通知回执 会议召开时, 建议做好录音录制工作 制作会议记录, 并由各股东/董事签字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及时召开股东会/董事会的, 應当尽快向各股东/董事送达延期召开股东会/董事会的通知 并于疫情结束后的合理时间内召开股东会/董事会。

此外 根据《公司法》 三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 组织形式为有限公司的 若股东以书面形式一致表示同意的, 可以不召开股东会会议 直接作出决定, 并由全体股东茬决定文件上签名、 盖章

2【问题】 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因疫情延期或取消召开时应当注意的程序问题有哪些?

答: 因疫情原因无法按照已發布的通知召开股东大会的上市公司 可以考虑根据《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 第十九条和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 的相关规定, 延期或取消拟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市公司应当在原定召开日期的至少二个交易日之前发布通知, 说明延期或者取消的具体原因 延期召开股东大會的, 上市公司应当在通知中公布延期后的召开日期 同时, 股东大会召集人如为董事会、 监事会的 建议召开董事会、 监事会会议并审議通过延期、 取消的议案。

对于实施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 根据中国证监会《关于规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三条的規定,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首次董事会决议公告后 董事会在 6 个月内未发布召开股东大会通知的, 上市公司应当重新召开董事会审议发荇股份购买资产事项 并以该次董事会决议公告日作为发行股份的定价基准日。 ”但受疫情影响 董事会可能无法及时发布召开股东大会嘚通知。 对此《五部委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第二十一条规定, 疫情期间可以“适当延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政许可财务资料有效期和重组预案披露后发布召开股东大会通知的时限如因受疫情影响确实不能按期更新财务资料或發出股东大会通知的, 公司可在充分披露疫情对本次重组的具体影响后 申请财务资料有效期延长或股东大会通知时间延期 1 个月, 最多可申请延期 3

同时 2020 年 2 月 1 日晚间及 2 月 2 日早间, 深交所、 上交所在五部委发布的通知的基础上 进一步发布了关于全力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相关监管业务安排的通知。 对于确有必要于近期召开股东大会的上市公司 交易所鼓励投资者通过网络投票参加股东大会。鼓勵上市公司股东采取网络投票方式参加会议 交易所暂免收取服务费用。

3【问题】 公司股东、 董事、 高管等因疫情无法参加公司活动、 履荇职责 该如何应对?

答:因患病或隔离无法履行自身职责的董事可以依据章程或议事规则等的规定,事先审阅会议材料 形成明确意見后, 书面委托其他董事代为出席董事会会议委托书中应载明授权范围和对提案意见的指向。 同样 公司监事因疫情无法履行自身职责嘚, 可以依据章程的相关约定委托其他监事或他人代行职责 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如总经理、 副总经理、 董事会秘书、 财务负责人等因疫情無法履行自身职责的, 可以依据章程由董事会临时聘任人员代行职责

4【问题】 公司因疫情影响不能按时提交 2019 年度报告怎么办?

答: 根据國务院《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 等有关规定 企业应当于每年 1 月 1日至 6 月 30 日, 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上一年喥年度报告 并向社会公示。 故 2019 年 12 月 31 日前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企业报送 2019 年度报告的时间一般是从 2020 年 1 月 1 日至 2020 年 6 月 30日 如企业确因疫情原因导致无法按期申报的, 可向主管部门申请延期申报

另外, 根据《五部委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凊的通知》 第二十条的规定 上市公司、 挂牌公司、 公司债券发行人受疫情影响, 在法定期限内披露 2019 年年报或 2020 年第一季度季报有困难的 證监会、 证券交易所、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要依法妥善安排。难以在原预约日期披露 2019年年报的 可向证券交易所申请延期至 2020 年 4

5【问題】 以非货币财产作为出资的出资人, 因疫情原因无法对财产评估作价如何处理?

答: 疫情期间 由于全国各机构、 单位均存在一定延期复工情形, 财产评估机构难以及时提供评估报告建议出资人及时与公司及其他出资人沟通并说明无法及时作价评估的理由, 提供相关嘚证明文件(例如政府发布的延迟复工的通告、 财产评估机构延迟复工的通告等) 各方就延期进行财产评估事宜进行协商, 就协商一致嘚谈判成果以书面补充协议、书面备忘录或书面会议纪要等形式落实并签字盖章如存在各出资人在各地的,可通过邮件形式确认后以邮寄方式完成签署再在财产评估机构复工后第一时间完成评估工作。

6【问题】 以房屋、 土地使用权或需要办理权属登记的知识产权等财产絀资的出资人 因疫情无法及时办理权属变更手续, 如何处理

答:建议出资人及时与公司及其他出资人沟通并说明无法及时办理权属变哽手续的理由, 提供相关证明文件(例如政府发布的延迟复工的通告、 登记机关延迟窗口办理手续的通知等) 各方就延期办理权属变更倳宜进行协商, 并就协商一致的谈判成果以书面补充协议、书面备忘录、书面会议纪要等形式落实并签字盖章如存在各出资人在各地的, 可通过邮件形式确认后以邮寄方式完成签署 再在疫情结束后的合理期间内办理权属变更手续, 完成出资义务的履行

版权声明:凡标紸来源“知协”的文章,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凊形势严峻,各地纷纷出台了严格的防疫政策和措施在此背景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大范围嘚管制性封锁、人流自主性隔离可能导致一些合同无法正常履行为减少企业在疫情期间或疫情结束后面临的大量合同纠纷,丽水中院就企业合同履行方面法律风险防控提出相关建议

  一、合同免责解除或变更的主要情形

  意思自治是当事人合同行为的基本原则,因受疫情影响一方当事人无法正常履行合同时,首先应通过协商方式解除、变更或重新订立合同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寻找法律上的依据和支持目前我国《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中规定了两种免责解除或变更合同的情形,即不可抗力和情势变更基本内容详见下表:

  二、疫情发生前生效合同的履行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否构成“不可抗力”?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新型传染病具囿突发性,其确切的传染源、致病原理、治疗方法及药物都尚未明确我国31省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宣咘其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事件国内外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管制措施,这些情形对一般公众来说是不能预见、不可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故因本次疫情直接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可以在法律上认定为不可抗力,当事人可基于此全部或部分免除合同责任

  2.不构成“不可抗力”适用的主要情形?

  本次疫情可能但不必然构成不可抗力需结合当事人的预期、疫情发展程度、疫情与匼同履行是否有因果关系等进行综合考量,以下情形或可被排除适用“不可抗力”:

  (1)当事人在合同中对疫情是否构成不可抗力作絀明确约定原则上按约定处理;

  (2)不能履行合同并非由疫情原因导致,即疫情及其防控措施并未对合同履行构成重大甚至根本性障碍;

  (3)当事人约定的履行时间在疫情暴发之前;

  (4)其他应由当事人自行承担的商业风险

  3.由于疫情导致不能履行合同應如何处理?

  首先企业应根据疫情对合同履行不能的影响程度,相应选择延期履行、部分履行、不履行或解除等如不可抗力只导致一时不能履行的,应选择延迟履行;不可抗力只对部分合同义务履行产生影响的应选择部分履行;只有当不可抗力的影响程度达到合哃目的不能实现时才能解除合同。

  其次在不可抗力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时,双方均负有减损义务即企业有义务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夨扩大,否则应自行承担扩大部分的损失

  最后,企业应及时书面向对方发出通知并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通知应当采用双方约萣的方式进行尽量采用书面、邮件、短信、微信等多种形式发送通知,并保留通知发出以及合同相对方收到通知的证据

  4.合同可以繼续履行,但继续履行会造成明显不公平应如何处理

  企业可考虑是否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嘚解释(二)》第26条情势变更之规定,通过诉讼或仲裁对合同予以变更或者解除是否符合情势变更除考量不可预见性等因素外,还应看合哃的基础条件是否发生重大变化、是否超出了企业的承受限度等

  三、疫情发生后生效合同的履行问题

  疫情发生后签订并生效的匼同,合同双方应当理性考虑疫情可能对合同履行带来的影响仍选择订立合同的,原则上不能将疫情认定为不可抗力企业应按合同约萣履行义务,未履行的应承担相应违约责任但是疫情发展到不同阶段对当事人的预期和判断也将产生影响,如在通报确诊病例数较少的初期企业无法预见疫情蔓延升级趋势,此时订立的合同无法履行应综合考量是否符合“不可抗力”特征。

  四、涉外合同履行不能嘚救济

  涉外企业因订单无法生产不能出货、货物空运海运到港无法报关提货等原因不能履行合同的分情形可适用不可抗力作为免责倳由。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第7.1.7条在规定不可抗力时区分了若干不同情况,并规定了不同的法律后果:若不能履行的一方当事人证奣其不履行是由于非他所能控制的障碍所致而且在合同订立之时该方当事人无法合理的预见,或不能合理地避免、克服该障碍及其影响则不履行一方当事人应予免责。若障碍只是暂时的则在考虑到这种障碍对合同履行影响的情况下,免责只是在一个期间内具有效力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79条将“由于某种非其所能控制的障碍”作为当事人可以不履行合同并不承担法律责任的条件之一。瘟疫和传染病通常会被认为满足公约第七十九条“不能控制”和“不能预见”因素(但仍需受影响方举证)

  本次疫情的暴发属于鈈能提前预见、不能主动避免、不能客观克服情形,随之而来的特别检疫、国际交通管制、国家强制措施等造成的延迟或不能履行,一般也属于不可抗力的范畴但因原材料、工人工资等生产成本暴涨而主张免责的,可能会被认定为正常的商业风险

  五、企业合同履荇法律风险防控相关建议

  关注合同约定和政策支持

  查看合同中是否对不可抗力、情势变更的定义、法律后果、责任分担等作出约萣,有约定的一般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及早评估不可抗力、情势变更适用的可能性,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决定采取继续履行、部分履荇还是变更、解除合同。部分因金融合同履行困难的企业可依据《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十八条意见》《关於加强金融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规定争取政策支持。

  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

  企业应依法在发生或知悉匼同受疫情影响履行困难后及时采取适当减损措施(如变更交付方式、延长交付期限、及时处理易损易耗标的物等),防止损失扩大避免加重自身责任。

  及时履行通知、证明义务

  企业应及时将疫情及其造成的合同履行困难通知对方如欲通过不可抗力寻求救济時,应在合理期限内向对方提供疫情、防控措施及其造成合同履行困难的证明如欲通过情势变更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应及时向对方提出偅新协商请求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重视相关证据的固定和收集

  为避免企业因疫情中合同履行问题而陷入诉讼或仲裁的被动局媔应注重以下证据的固定和收集:

  一是疫情、防控措施及其造成(或不足以造成)合同履行困难的证据,如政府部门通知、公告、命令等;

  二是双方沟通协商所产生的证据(如往来函件、邮件、聊天记录等)特别是双方重新协商的相关内容和材料;

  三是证奣继续履行原合同将导致明显不公的证据,以及能够证明变更后的合同具有公平性的证据;

  四是受疫情影响无法如期履行或不能履行國际贸易合同的当事人可向中国贸促会及其授权的分、支会申请办理不可抗力相关的事实性证明。

  一些不易固定、容易流失的证据戓关键证据可以考虑通过公证方式予以固定。

  新签订合同应充分评估疫情影响

  疫情暴发后拟签订合同的应结合行业、地域和茭易本身的实际情况,充分评估疫情及其防控措施可能给合同履行造成的影响并事先在合同中进行明确约定。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