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温柔的面料

堪布如此温柔的文字让我落泪

佛教徒是决心与自己亲密相处的人。直自己的缺点远不像谈玄说妙、做做表佛事那样,可以满足虚荣心、带来成就感不往内观照,无法真正消除迷惑;而不心怀温柔修行便---


佛教徒是决心与自己亲密相处的人。亲密相处有两层含义:一是诚实地觉察自己身、口、意的所有活动二是柔和地对待自己。如实观察往往会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狭隘、冷漠、混乱我们本以为自己各方都不错,现在却发现全鈈是那么一回事这大概是许多佛教爱好者信佛多年仍不肯开始真正修行的原因,直自己的缺点远不像谈玄说妙、做做表佛事那样,可鉯满足虚荣心、带来成就感不过,另一些人的做法正好相反觉察的结果使他们非常沮丧,他们下死心要弄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么狭隘、冷漠、混乱苛责让他们失去幽默感,变得越来越酸涩对自己、对他人及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厌恶。
不往内观照无法真正消除迷惑;洏不心怀温柔,修行便只剩下受苦慈、悲、喜、舍都是从内心的温柔中生起的。我们常说要有慈悲心可是慈悲不仅是针对他人,也针對自己并且首先是针对自己。缺少对自己的慈悲很难真正对他人慈悲。
在开放的心中怀着敬意看待自己当下的体验尊重自己的洞见,不否认自己的缺点和过失也不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而失去内心的庄严。即使对自己的狭隘、冷漠、混乱依然不忘记知足和感恩。做到這点对修行人来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只有不放弃自己,才会不放弃他人;只有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才会愿意去体念他人的感受;呮有相信自己觉悟的潜力,才会相信他人觉悟的潜力并因此走上大乘菩萨道。
大乘佛教徒为了一切众生的最终解脱而发愿修行佛法、证嘚无上正等觉这种发心称为菩提心。在轮回里流连日久、被贪嗔痴慢疑训练有素的我们要生起真正的菩提心谈何容易。不过我们还昰要发愿,哪怕不是十分的诚心甚至带着疑虑也还是要表达自己的这个愿望。我们的心有一个特点就是可塑性极强,只要不断训练什么假的在我们心里都能变成真的。久而久之假装发心也能把真的菩提心激发出来。

菩提心并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为基础,有着翔实的建立步骤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希望所有众生都快乐这便是慈心。慈心相当于内心毫无偏見的友爱之情培养慈心也可以看作是培养爱的能力,学习以真诚和善意去对待众生、与外界相处对普通人而言,一开始就平等地关爱所有众生颇为困难通常我们从自己开始,愿自己快乐然后怀着快乐的心情逐步将友善扩展到我们爱的人、亲友、陌生人、让我们憎恶嘚人以及一切众生。有人告诉我:做善事后如果只是把功德笼统地回向给“一切众生”并不难,但如果具体联想到自己的敌人则很难惢甘情愿地把功德也回向给他们。有这种想法很正常因为你心中的“一切众生”只是一个名词,没有具体的内容或者至少不包括那些伱不喜欢的众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强调发愿的对境是逐步扩大的。有偏见、有局限都不是大问题关键是不自欺,不敷衍
对自己友善并不是放纵自己,因为放纵只会让我们越来越不尊重自己而不能让我们内心安乐。友善意味着以温和的方式了解自己带着幽默感去觀察自己的傲慢、无知、冷酷、僵硬。这些东西虽然顽固说到底不过是自心玩的可笑把戏,你弄清这把戏背后的玩法就能逐渐不再被咜迷惑。通过对自己行为和感受的观察我们会慢慢了解到什么样的行为给自己带来快乐,什么样的行为造成痛苦为了让自己快乐,我們将学会谨慎取舍身体和心的行为
在观察自己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足够诚实和专注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自己囷他人。我们喜欢夸大内心的感受尤其是负的感受,虽然这样做会加重自己的痛苦但我们因为不想把心打开,不想原谅某个人或者鈈想对真相,而宁愿相信自己深受伤害有时让自己心碎比宽恕要容易、痛快得多。由于缺乏觉察我们不能看清事物的状况,不能了知洎己的真实感受而使自己处于不必要的伤痛、焦虑和混乱中。
即使出于善意我们说话、做事的方式也可能给他人造成伤害,不过我们總以自己发心好为理由忽视这种伤害事实上,这样做只说明我们并没有准备敞开心胸在内心深处并不想要与他人交流。许多人在生活Φ临的最大僵局就是习惯性地封闭自己排斥与外界交流,任何一样东西都可能被用来搭建自他之间的藩篱是非对错、道德观、价值观、信仰都能成为拒绝交流的好借口。你认为自己是对的是站在道德、正义一边的,所以有理由漠视对别人的伤害或者,你认为自己对苼命、世界的了解更深刻、更透彻因而很难向不信因果的人表示应有的开放和友善。然而大乘菩萨的友善是无条件的。我们可以一步┅步来推进这种友善前提是把心打开,让所有我们祈愿他(她)快乐的众生都真正进到我们的心里对我们来说,“众生”不是一个无關痛痒的词汇而是代表着在情感上能与我们相通相连的一个个具体的生命。
培养爱的能力如果你感觉从自己做起比较难,则可以选择任何一个最能激起你心底温柔之爱和感激的人真诚地希望他(她)快乐。然后你把这种爱和感激投射到其他亲近的人身上并祈愿他们哃样获得安乐。对很多人来说刚开始即使是对亲人和朋友,也无法怀着无条件的友爱但这没关系,做作的发愿也能帮助我们超越自己嘚极限如果不是发愿,我们恐怕永远意识不到自己的麻木、狭隘:不要说每天与自己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就连身边的亲友,又有几人是峩们关心的
某些情况下,我们也许会发现对亲近的人反而更难以无条件地去爱因为亲密的人之间往往有太多执著。我们心里会有许多嘚期望和要求要求对方完全理解、欣赏、领受、符合我们的心意,不然便感觉失落、痛苦束缚在这种心态当中,去爱就意味着准备去受伤害越是关系亲近的人越容易闹别扭,比如父母与子女之间、爱人之间都是真心实意地为对方好,可也常常因为这种满带着欲求的恏而彼此受伤害对亲近的人,我们并不缺少爱而是缺少宽容和放松。作为修行者不妨提醒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会令我们嘚人生有意义,但那些爱我们的人让你我的人生不仅有意义而且美好。仅为这一点我们也应该对他们心怀感激。
为不相干的人或陌生囚发愿是一个更大的挑战只是想象一下街口人头攒动的景象,然后笼统地说一声“愿他们快乐”似乎不够真诚。我们可以把祈愿落实箌日常的与人相处中让每一个与我们接触的人都感觉到我们的善意。也许那一整天他都很不顺利但我们的友善让他的心头松了一下。這就是很好的开始接下来我们可以为遇到的人发愿,希望他的好心情能保持长久一些人心是相通的,如果我们护持着心中的善愿其怹人必定能感觉到它的温暖,尽管他们也许会不承认或不表现出来当我们向他人表达善意时,如果不期待对方也同样做出善意的反应峩们就会更加轻松、投入。其实内心越来越宽阔、坚强、温柔,这便是我们能得到的最好回报也是我们自己快乐的源泉。
为憎恶的人發愿是极为艰难的所以我们把它留到最后,等自己已经习惯善待很多人之后再进一步挑战自我的极限。从最初的不能善待自己到善待陌生人我们的心量在不断扩大。冷漠往往不是因为缺乏爱的能力而是因为不相信自己敞开心胸的能力。一个神智清明的人在正常情況下是不会以害人为乐的,所以对伤害过我们的人、与我们作对的人、让我们难堪、令人厌恶的人我们可以去体念他的烦恼,检验自己嘚宽容和开放能力可恶之人总能一眼看到我们的弱点,直戳痛处因此与他的相遇正是我们修行的良机。一切痛苦都来自于自己的执著如果有人让我们痛苦,我们首先应该检视的是自己从这个角度来说,可恶之人是我们的老师他会毫不留情地指出我们的执著在哪里。对这些以怨敌形象出现的老师不论我们现在感觉多么难以接受,最终都会真诚地希望他们快乐没有他们,我们在仁爱的道路上真的無法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己

最后,我们怀着善意祈愿一切众生包括自己、他人、大小动物以及其它世界存在的生命,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无论生活际遇如何,我们都要发愿活得快乐而悲心是在此基础上,更要有勇气愿意去经验痛苦,不仅为自己还要为他人。与慈心楿比悲心需要更多的温柔和坚强。肯去感受痛苦不是因为嗜苦成癖而是痛苦让我们放下骄傲,看到自己脆弱的一并透过它,体念到其他人的恐惧、伤痛和烦忧人们常常因为感觉到自己的脆弱而变得充满攻击性,试图以生硬和残忍来保护自己悲心的训练却是反其道洏行,因悲悯自己而悲悯他人对自己最好的保护不是让别人痛苦,也不是让自己免受痛苦这两者都只能使我们更加冷漠和孤立。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我们就会一直伤害他人,伤害自己学着以开放的心胸去经历痛苦,我们将不再会疏离地看待其他众生的苦而且对苦嘚根源会有更深刻的认识。这时“愿诸众生远离痛苦及痛苦因”的愿文在我们心里就有了更真诚而具体的含义。
我总记得少年时期跟随咾堪布赤诚嘉参外出传法无论是灌顶还是讲经,每念到与众生痛苦相关的内容堪布都会落泪。有时很大的法会下坐满信众,他照样涕泪交流我那时年纪小,不懂事觉得堂堂一个堪布竟在法座上哭得稀里哗啦的,很令人难堪因此私下提醒他不要那样。我们亲如祖孫无话不谈。老堪布很抱歉地跟我解释说他想到众生的痛苦,心里实在难受眼泪忍也忍不住就流了出来。等我长到能理解老堪布的蕜心的年纪他老人家已经圆寂了。
悲心的训练与慈心一样也是从自己或任何一个最能激起你悲悯之情的人或动物开始,逐步扩展到亲囚、朋友、认识却不相干的人、陌生人、憎恶的人、及至所有众生自己在经历痛苦时,努力保持住觉察看到情绪的变化,看到自己的反应看到脆弱、怨恨和惊慌,同时尽量把心敞开这时你能了解报纸上、电视里、书本中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心里的感受了。他们无论做什么你都不会诧异,你都能体谅谦卑、宽容、感恩这些词汇背后的深义,此时你方开始理解
当我们看到苦难的景象,不要马上把头扭开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去体验其中的痛苦并尽己所能地伸出援手。这是我们学习如何生活的重要课程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中详细讲述了自他相换的修法,把痛苦、烦忧吸进自己心里把喜乐、轻松释放出来。自他相换又称为施受法施与和接受。日常工作、生活中随时随地各种具体的情境下都可以通过观想,为自己和其他众生修这个法比如,自己感觉到压抑、疲惫时先安静片刻专注於内心的感受,看到那个在压力下疲惫不堪的自己然后深深地吸气,把压抑、疲倦等等不适感吸进来呼气时把轻松和旺盛的精力送出詓给自己和其他人。吸气和呼气过程中的观想可以非常具体如果你的朋友不小心把手割破了,你可以尽量去观想他的伤口去感受他的疼痛,然后通过绵长的吸气把那种痛感吸进来呼气时观想给他送去止血贴、创伤药和止痛片。如果你知道对方最需要什么或者什么东覀最能令对方欢喜、放松,你就可以在呼气时观想送给他什么一杯清茶,一段音乐都可以。如果你不知道该送出什么则设身处地想潒一下自己在同样情境中会需要什么,然后把它送出去
悲心的基础是平等。有上下之分、人我之分便无法完全体悟万物同源的那份亲凊。不要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可怜那些境况不佳的人那样我们非但不能经验、分担他们的痛苦,反而会给他们造成新的伤害被人怜悯嘚滋味是不好受的。人在困境中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平等的沟通所以我们发悲心时要有沟通的强烈愿望。我们做的不是施与而是汾享。
当然谦卑到任人践踏也是不可取的。把自己放得太高或太低都无法实现顺利的沟通慈悲是真心希望所有众生都得到安乐、远离痛苦,有时一味退让只会助长他人的侵略性和执著却不能使他们快乐或免于痛苦。
有悲心自然会远离嗔恨心但实践中某些人的悲心却囿可能引发嗔恨心。比如在放生时会对杀生者产生强烈的偏见这时不妨看看自己的心,我们很显然是把自己归入了代表道德、正义和值嘚拯救的一边而对方则是无药可救、不值得慈悲的。人的划分可没法这样简单每个人都有良善的一,也有黑暗的一只要内心还有执著,就不能避免对人对己的伤害所以嫌恶那些无明习气更重的人,就像是五十步笑百步一个人不会因为贴上了道德或不道德的标签,僦能解脱或不得解脱解脱超越了这些。慈悲行者坚信一切众生解脱的潜力因而不肯舍弃任何众生。

我小时候常因出身不好受人欺负惢里也会生起气恼的念头,但那只是小孩子一时的冲动事情过去就过去了,不会对任何人记恨在心学佛后,对破坏佛法、毁谤上师的囚要说我当时一点想法也没有,那是打妄语但是我没有真正怨恨过一个人。对他们我反倒更加同情。社会上很多人羡慕权势、财富囷能力但这些东西若运用不当,便会成为造恶的条件不仅如此,人生短暂荣华富贵到头也不过几十年,死时什么都带不走反而因為放不下的东西更多而更加痛苦。
慈悲心的训练让我们的气度逐渐开阔平和之中带着喜乐。喜乐针对自己是感恩针对他人是随喜。法迋如意宝曾说感恩是最为宝贵的一种品格对罹患满足感缺乏症的现代人来说,喜乐是个陌生东西不知感念自己福报的人大概很难理解那种无所希求的欢喜。在藏地传统佛法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观修暇满难得,对自己值遇的一切由衷地珍惜和感激一般人能做到珍惜美好嘚经历,而修行人却要在困境中依然感念自己的福报我有一位弟子,他的未婚妻八年前患尿毒症长期靠透析维持生命。从二十几岁到彡十几岁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他们相伴相随在医院的病房间辗转度过他们没有自己的房子也没有积蓄,却过得平和安乐他们从不菢怨什么,反而真心地认为生而为人、得闻佛法的自己非常非常幸运
由于珍惜和感激,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自然而然心怀恭敬在这个浮躁散乱的年代里,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庄重而专注地做事所以我们的生活中少了很多优雅的东西。喜乐帮助我们找回内心的庄重和优雅
为别人的成功、健康、善举、快乐等等而高兴就是随喜。只有开始随喜这项训练时人们才会看到自己的嫉妒心有多么强,多么容易被噭发看似轻而易举的随喜,实际做起来却有相当难度必须像训练慈悲心那样,有步骤地逐渐扩大随喜的范围是从亲近的人开始还是從陌生人开始并不重要,关键是找到最容易把“真替你高兴”说出口的对象有人也许更容易嫉妒近在身旁的人,而对莫不相干或远处的囚是否比自己好没有太大反应;有人恰好相反随喜亲友不成问题,却见不得其他人走好运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嫉妒心强,但也很少有囚能毫不费力、心甘情愿地随喜他人大家都知道嫉妒除了蒙蔽我们的双眼,使我们看不见别人的优点并让我们的内心倍受煎熬外,什麼好处也给不了我们可是因为嫉妒总能伪装成其它情绪,我们一不小心就会受它骗你力求冷静和客观,有可能只是你不想随喜赞叹某囚你的委屈和失落也许不过是嫉妒心在发作而已。
嫉妒善于伪装不过说实话,我们心里还是一眼就能把它看破只是对外不想承认自巳妒火中烧罢了,因为我们潜意识里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嫉妒表上是对别人不满,实际上反映的是对自己不满我们在哪些方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就会在哪些方表现出对别人的嫉妒从这个角度说,嫉妒心像是探照灯照见潜藏在内心深处的不满和执著。如果我们能训练自己逐渐放松这些不满和执著就能慢慢减弱嫉妒心,尝试去随喜别人的功德
慈、悲、喜心都强调平等。大乘修行人不会為了显示公正而力求平等只因为内心足够开放,对一切都能欣然接受他的所见往往超越了人我、亲疏、好恶,所以他能自然地平等对待众生包容一切,毫无偏见是为舍无量心。传统上四无量心的训练一般都从舍心开始。舍乃慈悲行的起点和基础《普贤上师言教》中有一个生动的比喻:修舍无量心就像欢迎所有人参加一场宴会,没有人会被拒之门外
我们把慈、悲、喜、舍分开来讲是为了训练更加方便、有力,实际上这四无量心并非各个独立慈悲、欢喜若非以平等心为基础,则不够清净不是无量心。所谓无量指发心的对象范围广大,无边无际、无有穷尽;发心的功德不可计量平等心中若没有慈悲、欢喜,就变成了冷漠和无动于衷四无量心是你中有我、峩中有你,彼此涵盖、融会贯通的


在四无量心的摄持下,我们愿一切众生获得无上正等觉彻底摆脱痛苦、得到安乐。这种发愿称为愿菩提心你可以愿自己先觉悟,之后再引导众生离苦得乐;也可以发愿与其他众生一起度过轮回苦海到达解脱的彼岸;或者像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那样,除非所有众生都自由解脱否则,誓不成觉发心有大小而无优劣,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因缘发菩提心只要诚实並且是真心为了众生的解脱,发心无论大小都值得赞叹如果只是为了做一个“标准”的大乘菩萨,觉得“应该”有最大的发心而去发心嘚话则没有必要。
发菩提心之后我们还是会自私、愚昧。没有关系每个人都会这样。从生起菩提心到圆满证悟之间还有很长的路偠走,所以我们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种有力的方法摄持自己的言行以帮助实现愿望,这便是行菩提心愿、行菩提心统称为世俗菩提心。经过长期修行不断积累福、慧资粮,我们最终将见到诸法实相即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证到而世俗菩提心则是通过仪轨发愿、受持,并以六度万行令其日益增上初学者的世俗菩提心毫无疑问带有做作的成份,不过持续嘚薰习最终能将做作的菩提心转化为自然流露的菩提心
六度,梵语称六波罗蜜意为“渡到彼岸”。渡到彼岸比喻我们借助这六种方法,超越二元对立的狭隘思想达到豁然开朗的自由境地。六度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和月称菩萨的《入中论》等所讲的即是六度。这里只是简单地阐释六度的基本涵义六度不是“优秀佛教徒”的行为准则,不是“必须这样”、“不准那样”之类的硬性规定在大乘修行者的世界里,菩提心摄持下的一切行为都是方便善巧的
不是因为你是佛教徒,不对弱者表示同情便觉得很没子伱才去布施。出于宗教或哲学的动机去行善是不符合佛陀教法的。布施的精髓是舍弃贪执把自己不要或不看重的东西送出去,不论东覀本身贵重与否都不算清净的布施。我们通过布施来破除自己的贪爱和执著所以并不存在施惠于人这回事,也就没有必要居高临下、沾沾自喜或为布施的结果牵肠挂肚。布施是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给予如果别人需要的东西,我们有就给他。为了布施而刻意去爭取、去积累财物布施本身便成为一种执著,显然与布施的精神相违背对已拥有的,随时能放弃;对未拥有的不再贪求,内心满足这便是最好的布施。
上讲的主要是财物布施但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法布施和无畏施。
戒律常被人误解为束缚把自己五花大绑,困在條条框框之中动弹不得这只是跟自己过意不去,佛教徒的持戒不会这样生硬无趣戒律指适当的行为,持戒是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其目的是不伤害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众生。留意观察言行我们会发现自己总是在错误的时间、地点做错误的事,像一只闯进瓷器店的夶象把周围弄得一团糟,自己也满身是伤佛陀慈悲地教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协调起来,不再因为笨拙而受苦看见我们装模作样、自欺欺人而又总是弄巧成拙的情景,诸佛菩萨都会发笑所以,持明无畏洲说:持戒就是所作所为别再让诸佛菩萨发笑了不然在他们前该哆么难为情。
行为精准意味着我们须保持正念不轻易对状况下评断、做反弹。这正是忍辱的要义任何情况都能适应,任何可能性都会被接受大乘修行者的内心始终是开放的。没有趋避所以没有恐惧,也不会不耐烦他的心太柔韧、开阔,可以无忧无惧地包容一切修忍辱波罗蜜的行者就像大地,因为有承载万物的能力才匍匐在万物的脚下。
通过布施我们学习放下贪著,执著减轻行为便不那么嫆易造成伤害,这是持戒;不容易起嗔恚心这是忍辱。生活中由此而来的变化令人欢欣鼓舞于是我们的六度之行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歡喜、持续修行的阶段不是因为必须而勤奋去做事。我们对自己的创造力对自己的变化充满了兴趣,因而想知道得更多如果生活过於繁复,妨碍了这种求知我们便欢欢喜喜地让生活简单;如果这种求知需要一辈子,我们便一辈子欢欢喜喜地走在求知之路上不因为旅途艰辛漫长、看不到终点也似乎没有终点而着急、沮丧。这就是精进
禅定指舍弃散乱。一般未经过禅修训练的人很难把握自己的心念总会不由自主地攀缘外境。没有定力而企图在喧闹之中不散乱几乎是不可能的。对初学者而言寂静处远离诱惑和嘈杂,是帮助生起禪定的理想环境前辈的修行者们也一再赞叹寂静之地的殊胜功德。如果能安住能不离清醒的觉知,则一切行动都可以是禅定
般若空性超越文字,从感受上来说它比较接近于内心的极度开放状态,清明辽阔,不固著不僵化,不拒绝不期求,不留恋一切皆有可能。以开放、清明的心去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你将体会到无所不在的空性。
我们很真诚地发了菩提心愿意从此走上大乘菩薩道,可心底还是窃窃希望情况一旦变糟自己有路可退。这毫不奇怪总想开溜是我们的一贯反应。如果不是假设有路可退我们恐怕什么事都不敢做。然而在我们的世界里,时间是单向的人生根本就是一条单行道。任何事情发生了就无法重来我们也无路可退。菩薩戒帮助我们放下早先的自欺
如果真的相信轮回中所有众生在本性上皆与诸佛无别,就该知道:在与众生的关系上我们早已别无选择。菩萨戒不是无中生有事实本来如此,受戒前后发生变化的只是我们的心态受戒意味着我们不再以为自己与众生是割离的,不再相信洎己与众生能割离开这个认识如此鲜明有力,不断鼓舞着我们尚很脆弱的菩提心有人把菩提心比喻成一粒种子,菩萨戒则是土壤、阳咣、雨露呵护种子生根、发芽、成长。
菩提心平凡朴实到常被人忽视但它是大乘佛法一切修为的基础。有人问我:菩提心的修持需要哆久我的***是:“生生世世”。
本来登地以上菩萨、亲见本尊或者精通经论的修行人才有资格著书立说,阐释佛法,而我只是个凡夫只因看到身边很多人在修行过程中陷入困惑,我才把自己微不足道的学佛经历和感受写出来希望能有所帮助。其中难免有错漏我在此祈求诸佛菩萨的宽宥;也请读者看在我真诚菩提心的份上,勿多怪咎
希阿荣博堪布口述,于公历11月19日(藏历九月二十二天降日)完成攵字整理当年释迦牟尼佛升到三十三天为母亲说法三个月后重回人间。后人把佛陀重降人间的那一天定为天降日以纪念佛陀为母说法嘚功德。希阿荣博堪布希望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生起珍贵的菩提心

加载中,请稍候......

Hi我是洛薇,继续我们的时尚穿搭之旅

应一些薇友的意见,今天洛薇想聊聊“双羊毛/绒大衣”这一篇应该是普及篇,从材料到选择到搭配都会涉及到凭洛薇这些年從料到打版以及穿搭经验来说,也许对你会起到参考和指导哦如果有不懂的或想要咨询具体问题的,可以私信详聊

对于一个优雅、温柔的女子来说,羊绒大衣是可以贯彻整个秋冬穿搭的一件质量上乘的大衣不仅仅可以给你带来温暖的呵护,最为关键的是它可以出卖你昰否有品味!对料、细节的偏爱会暴露出你是怎样的一个人。

穿衣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为了达到"身份认同“。你不得不承认现实Φ以貌取人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不是偏见从本质上来说,穿出自信和优越感恰恰可以证明你得体和讲究的优雅品性

而一件可以直接紦整个身体包裹进去的大衣,是集多重语言为一身的:羊绒的柔情蜜意;笔挺毛呢的绅士;大廓形的张扬与跋扈......这些共同的混合质感成就叻一件大衣的辉煌也是有品味女人最得体的秋冬穿衣语言。

双羊绒大衣从出现到现在已经成为秋冬女人必须选择的单品之一。从最开始的悄悄崭露头角到高潮时期的满大街都是,再到现在的淡然跌落而依然屹立不倒的大衣必须拥有这几个特点:简洁大气的版型、精良优质的料、柔和纯正的颜色.....当一窝蜂的流行浪潮褪尽时,能坚持下来的必然有着精良工匠的魂!

接下来洛薇就从双羊毛呢大衣的料、笁艺特点、版型、选择、搭配一应俱全,全部涉及到给你真正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双呢料是源于欧洲意大利的高级双层梭织料采用优質的山羊绒、羊毛、兔毛等天然料制作而成,整体手感细腻润滑、质地紧密,挺括而有弹性,颜色绚烂艳丽、多姿多彩,适合不同年龄层次

双呢价格昂贵的原因,不仅来自于它精益求精的手工成品制作它本身的料特性就已经为其奠基了较高的价格基础。

双呢料是由两块不同纹悝的料织成一块料肉眼几乎看不出。但是从料的剪裁边缘就可以发现它全部是手工缝合,中间由纱线连接而成无胶合,所以更轻盈并且料柔软,最轻的双呢料每平方米的重量不足300克

双呢大衣正反两都是羊毛呢缝制而成,不需要加内衬更加厚实、挺括。平整有型不会起皱。就一个特点就会显得特别有质感

双呢大衣采用两层优质羊毛/绒织成,比单层的呢大衣更加保暖在秋冬,是最佳的御寒单品像江浙沪或南方,基本上靠羊毛大衣就能过冬了

正是它这三个显著的优点,构成了秋冬穿搭的主体也成全了女人们轻盈时髦过冬嘚扮美愿望。

如何选择双羊毛大衣

如何在琳琅满目的双大衣中选出最适合自己的款式?洛薇照例从三个方来详细说明:

双羊毛/绒大衣的料一般是这样来定义的:

羊毛大衣100%羊毛这里的羊毛有国产,还有澳州羊毛成本不同,价格也有差异

羊绒大衣100%羊绒和10%羊绒。

100%羊绒夶衣:全部采用顶级羊绒料成本高昂,价格也会很高最基础款式的也要1万起了。

10%羊绒大衣:这类大衣含羊绒成分在10%羊毛成分在90%,只偠含10%羊绒的大衣商家都称为羊绒大衣。它比纯羊毛手感要软没有纯羊毛挺括,料垂顺、更加有质感

在实际生活中,羊毛大衣比羊绒夶衣更耐穿也更容易凹造型,挺括感和易打理成为了它的优点

市场上常见的大衣料大多为羊毛呢料,也就是羊毛和涤纶、腈纶等纤维混纺的购买时要注意仔细阅读吊牌或者里衬洗唛上标示的料成分,有些大衣明明羊毛/绒含量只有5%也会被热情卖家称为羊毛/绒大衣。

在選购大衣时要学会看成分标签,一般以衣服里的成分标签为主不要看吊牌标签。

今年比较流行的水波纹料也很特别如上图,这种料嘚特性就是稍远一点距离看有波光粼粼质感看似没有双羊绒来得柔软,但是手感上还是不相上下的

水波纹更加厚实,也更保暖它也昰羊毛材质构成,只不过料经过处理之后呈现水波特质更加特别有质感。

双大衣主要可以分为A型、H型、茧型~

A型大衣特点:上窄下宽呈芓母“A”的形状

H型大衣特点:直上直下,成字母“H”形的筒状

茧形大衣特点:关键就在肩膀和袖子的接缝位置一般接缝的位置都靠下,茬袖子头1/3的地方

以上三种版型,在洛薇看来什么身材都可以穿,但有一些穿搭指南会说什么体型不能穿什么版型等等这样太教条化。

只要你想穿什么版型然后根据自己的身材特点,通过搭配来化解就行

大衣颜色的选择,洛薇按几个色系分出来:

黑白灰类是基础色系一般不会出错,可以穿好几年都不会过时如果想入手大衣的话,这类颜色是首选

考虑到我们皮肤的特点,可以尽量选择浅驼或中性驼为主深驼还是不要选了。如果真想穿深驼怎么办可以内搭白色毛衣来化解。这里有一个知识点通用:

靠近部的单品用白色或浅色僦可以化解任何不能穿的深色衣服问题

如上图这类颜色是首选,这类颜色不挑肤色同时还显得高级有品味。

想穿出温柔、雅致、高级來这类清浅的颜色是首选。比起黑白灰驼等颜色来说更养眼时髦哦,特别是在萧条的秋冬别有一番格调

特别是雾霾蓝、牛油果绿、淡黄、淡粉等等柔和的色彩,再加上别致的款式很好看呢。

双羊毛/绒大衣的搭配

对于双羊毛大衣的搭配来说想要穿出温柔气质来,关鍵还是单品的选择洛薇就以实穿大衣为例,举例说明它的一些实用搭配方案

如上图,***大衣搭配卡色系阔腿裤阔腿裤的裤腿尽量窄些,量感不要太大同时再搭配同色系靴子,做到整体协调一致整体风格偏优雅知性风。

粉色大衣搭配米白阔腿裤整体色彩柔和淡雅,温柔十足

第二:大衣+打底裤/袜

秋冬常见的搭配就是窄腿打底袜了,特别是黑色这种穿法比较普通适合大部分妹子。利用上宽下窄法来营造平衡鞋子和围巾或帽子可以选同一颜色,上下呼应和谐一致。

如上图同样是大衣和黑色打底袜,换了帽子和靴子是不是整体就不一样了?决定搭配的关键因素正是丰富的配饰

第三:大衣+短裙+长袜+踝靴/长靴

这类穿法适合小个子哦。同时显得青春活泼

如果腿粗、不直的妹子,可以换成中筒靴一样有长袜的效果,并且还更保暖

中长外套搭配短裙,再来双长靴风格上趋向酷帅和中性,但叒不失温柔

对于一些时髦精们来说,把大衣当大衣裙穿也是非常别致的穿法此时只需要一条腰带就可以完美解决。

好了以上就是关於羊绒大衣全部的干货知识哦。比起那些街拍示范来说这些搭配法都很落地实用的,参考性也很强如果你有任何问题,可以私信洛薇哦

我是洛薇,把形象管理作为自己一生都要做的功课用美的形象、美的心情来迎接生命中每一天的绽放。

如果您有困惑可以私信哦,欢迎留言讨论哦在变美的道路上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强大!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