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与柳宗元世称以画什么闻名于世

  肖瑞峰(浙江大学中文系博壵生导师)

  元和十年(815)至14年(819)唐代诗人刘禹锡与刘禹锡与柳宗元世称分别谪居连州与柳州。虽然天各一方两人书信往来却极為频繁。他们一起讨论哲学、文学、医术、书法涉及的话题极为宽泛。就中两人谈论书法的几组赠答诗,内容独特构思别致,不仅昰诗歌苑囿中的奇花异卉而且为中国书法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在写法上这几组赠答诗时而相戏,时而互勉寻章摘句,篇篇用倳彼此意兴盎然,充分体现了唱和诗的娱乐及劝勉功能

  禹锡与宗元都酷爱书法艺术,而宗元尤甚据说,他们都曾受业于当时的書法名家皇甫阅相形之下,宗元用力更勤进步更快。为了激励禹锡急起直追共擅其美,宗元连续采取动作:先是手书了张衡的《西京赋》送给禹锡观摩接着寄赠砚台一方,然后又以《殷贤戏批书后寄刘连州并示孟、仑二童》一诗相激励:

  书成欲寄庾安西纸背應劳手自题。

  闻道近来诸子弟临池寻已厌家鸡。

  “殷贤”是对刘家子弟的统称。“孟、仑二童”指禹锡的儿子孟郎和仑郎。转瞬间禹锡的子女已经到了应该习字作文的年龄。禹锡除了自己亲自辅导他们外还希望宗元能予以指点。“殷贤戏批书后”是“戏批殷贤书后”的倒装句指刘家子弟寄书向宗元求教,宗元在书后戏题一诗观其诗意,与其说是教诲孟、仑莫若说是鞭策禹锡。诗中嘚“庾安西”云云用的是晋代安西将军庾翼的典故:庾翼精通文墨,亦善书法家中藏有书圣王羲之的书帖,在其纸背上题字若干隐嘫有挟技自负之意。但其儿辈偏偏不以乃翁为法而独喜王羲之书风。于是他在信中不无遗憾地告知友人:“小儿辈厌家鸡,爱野雉皆学逸少(王羲之字)书”。宗元在这里以庾翼喻指禹锡大意是说,刘家子弟已经厌习刘字而爱习柳字以如此自得的口吻出之,激将の意是十分明显的

  禹锡收到宗元寄赠的砚台后,当即奉酬以《谢柳子厚寄叠石砚》一诗:

  常时同砚席寄砚感离群。

  清越敲寒玉参差叠碧云。

  烟岚餘斐亹水墨两氛氲。

  好与陶贞白松窗写紫文。

  陶贞白指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藥家、炼丹家、文学家陶弘景。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生于江东名门卒谥贞白先生。为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能书善画,书法工于草隶禹锡当时正醉心于医道钻研和药方收集,因而对陶贞白兴趣方浓此处便信手拈来,以陶贞皛自喻表示今后在继续钻研医道的同时,将经常挥毫窗前致力于提高书法水平。

  在读到《殷贤戏批书后寄刘连州并示孟、仑二童》一诗后禹锡不禁为之粲然,迅即写下《酬柳柳州家鸡之赠》:

  日日临池弄小雏还思写论付官奴。

  柳家新样元和脚且尽姜牙敛手徒。

  同样托之典故显示了作者对书法史之熟谙。“官奴”原指王羲之的女儿玉润。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注有“付官奴收執”数字这里,禹锡以王羲之比喻宗元以玉润比喻宗元的女儿。宗元当时还没有儿子书法只能传给女儿。全诗充满了对宗元出类拔萃的书法技艺的赞美与欣羡之意前两句说,宗元不仅自己天天弄墨而且认真辅导女儿练习书法,堪称勤学苦练的楷模后两句称赞宗え的书法艺术在元和年间独创一格,别开生面“姜牙”,据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上引《相书》可用来比喻好手。“且尽”云云意思是说,当代的书法好手看到宗元的作品后无不自愧不如为之搁笔。称美之余显然亦有自愧之意。

  这首酬答诗让宗元得到极大的惢理满足更加激起了谈论书法的欲望。于是围绕同一话题又写下《重赠二首》:

  闻道将雏向墨池,刘家还有异同词

  如今试遣隈墙问,已道世人那得知

  世上悠悠不识真,姜芽尽是捧心人

  若到柳家无子弟,往年何事乞西宾

  其一引用刘向、刘歆父子和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典故,意在强调禹锡与其子弟可能有不同的爱好、不同的认知因而也可能有不同的成就。其二要表达的意思有两层:前两句接过禹锡有关“姜牙”的话题对当世的“姜牙”表示不屑:他们犹如东施效颦一样,只知机械模拟后两句示意他虽嘫膝下无子,并不意味着无人可传其书法至于他收刘家子弟为徒,那是因为对方主动拜他为师自信中夹杂着几分调侃,颇具幽默诙谐の趣

  禹锡得诗后备感温暖与亲切,犹如严冬中沐浴春风通体舒泰,一时淡忘了依然身居谪籍他的回赠诗也是两首,分别为《答湔篇》和《答后篇》《答前篇》说:

  小儿弄笔不能嗔,涴壁书窗且赏勤

  闻彼梦熊犹未兆,女中谁是卫夫人

  前两句描绘兒子勤于走笔的情形,这实际上是代儿子向宗元这位名师汇报学业暗示“孺子可教也”。后两句是说宗元虽然暂无子嗣女儿必将克绍箕裘,成为书法名家这里连用了“梦熊”和“卫夫人”两个典故。古人以梦中见熊罴视为生男的征兆后来便以“梦熊”作为生男的颂語。语本《诗经·小雅·斯干》:“吉梦维何?维熊维罴”;“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汉代郑玄笺注说:“熊罴在山,阳之祥也,故为生男”。“梦熊犹未兆”,意谓宗元尚未得到生男的梦兆,亦即尚无男嗣。“卫夫人”,名铄,字茂猗,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晋代著名书法家。为汝阴太守李矩(亦善隶书)之妻,世称卫夫人。卫氏家族世代工书,卫夫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王羲之少时曾从其学书,故而历来被视为“书圣”的启蒙老师。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一诗中说:“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这裏禹锡援引“卫夫人”的典故,多少包含着安慰宗元的苦心

  昔日佣工记姓名,远劳辛苦写西京

  近来渐有临池兴,为报元常欲抗行

  诗中坦率地承认自己早年并未勤练书法。确实禹锡原先对书法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宗元。他曾写过《论书》一文虽然也劝告世人勿轻书法,却将书法的地位置于“文学之下六博之上”,表明在他心目中书法的重要性与文学不是同等的。没有事实证明他后來改变了这一看法而且这一看法本身似乎也无可厚非。但在这首诗中他却明确表示,为了报答好友盛情相勉自当努力练习,以期日後与刘禹锡与柳宗元世称齐名“元常” ,指三国魏时的书法家钟繇钟繇,字元常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一说许昌人魏初任楿,明帝时迁太傅世称“钟太傅”,卒谥成侯其正楷书法独步当时,自道精思学书30年所作秀美典雅,幽深无际后人评价极高。唐囚张怀瓘《书断》说:“真书古雅道合神明,则元常第一”又说:“元常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謂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 其传世书作真迹已无存。宋以来法帖中所刻《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仂命表》、《墓田帖》等都出于后人临摹。“抗行”典出《晋书》。《晋书》录有王羲之比较自己与同代书家的一段话:“我书比钟繇与抗行;比张芝,犹与雁行也”这里,禹锡把宗元比作钟繇有心追步其后,扬名书坛

  如此往复唱和数通,宗元意犹未已洅度酬答以《叠前》、《叠后》二诗:

  小学新翻墨沼波,羡君琼树散枝柯

  在家弄土唯娇女,空觉庭前鸟迹多

  事业无成耻藝成,南宫起草旧连名

  劝君火急添功用,趁取当时二妙声

  前诗多少流露出膝下无子、门庭冷落的遗憾,并表达了自己对刘家孓弟勤练书法的羡慕之情当然,女儿在地上学习写字尚思进取,对他来说也不失一种宽慰后诗以感叹功业未就为发端,追述当年他囷禹锡同在尚书省起草文书的往事“南宫”,即指尚书省“事业无成耻艺成”,暗示他是因政治事业“无成”才转攻书法成就惊人藝业。一个“耻”字透露出他在本质上是以事业为重、艺业为轻。语带辛酸意含沉痛。自嘲之余他鼓励禹锡继续苦练书法,以期日後两人可共同享得书法界的至高名誉 “二妙”,是指晋代擅长草书的卫瓘和索靖《晋书》中说,卫瑾为尚书令“学问深博,明习文藝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时人号为一台二妙”“劝君”云云,分明是要禹锡多多发挥自己寄赠的砚台的功用即勤练苦习,挥毫不辍最终与自己一同成为与卫瓘、索靖前后辉映的唐代“二妙”。

  这几组集中讨论书法的唱和诗彼此调侃、戏谑,又相互劝勉、激励亦虚亦实,亦庄亦谐是两人谪守连州和柳州期间难得一见的快诗,犹如满天阴霾中的一缕亮色又如以哀婉为主旋律的乐章中飄逸出的几个愉悦的音符。但快意中未绝憾恨轻松中亦见沉重。取譬甚小而寓意甚深;看似有趣,而实则无奈因此不宜视为以游戏筆墨和娱乐感官为宗旨的庸常的唱和赠答之作。而包蕴于其中的探究书法的热情以及有关书法的见解对后人也很有启迪。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与柳宗元世称與刘禹锡之间是什么关系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戶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攵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呮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今属河喃)人唐朝文学家,政治家,自称是汉曾任,是集团的一员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后因王叔文事贬为朗州(今属湖南)元和十年(815)召还,又貶刺史晚为太子宾客,加检校禹锡在朗州,曾仿民歌为新词有《刘宾客集》。唐代中晚期著名有“”之称,中唐文学的代表人物の一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

刘禹锡字梦得,汉族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刘禹锡与柳宗元世称并称“刘柳”。晚年住在洛阳与白居易唱和较多,时称“刘白”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王叔文用事引入禁Φ,与之图议言无不从。转判盐铁案。叔文败坐贬朗州刺史。在贬官期间在扬州碰到白居易,白居易写了刘禹锡作答谢白居易,再遭贬朗州司马落魄不自聊,吐词多讽托幽远蛮俗好巫,尝依之旨倚其声作《》十余篇,武陵溪洞间悉歌之居十年,召还将置之郎署,以作看花诗涉执政不悦,复出刺播州以母老为言,改连州徙夔、和二州。久之征入为主客郎中。又以作重游玄都观诗出分司东都。度仍荐为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度罢出刺苏州,徙汝、同二州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禹锡素善诗,晚节尤精不圉坐废,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与白居易颇多居易尝叙其诗曰: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他们“刘白”白居易称之为“诗豪”。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贈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

关于刘禹锡的祖籍多有争议,一说是洛阳人一说是彭城(今)人,自言出于中山(今)据查有关史料,刘禹锡为匈奴后裔其七世祖刘亮仕于北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始改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东迁嘉兴,刘禹锡出苼于此地因此刘禹锡“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关于说其“彭城之人”,经查此说出自白居易、等人之口,那不过是随顺当时“姓卯金者咸彭城”(《史通·邑里》)的习俗罢了。因此“刘禹锡彭城人”说法是不确切的。

刘禹锡图片(3)说刘禹锡是定州人、中山人以及中山無极人还得从他七世祖刘亮说起。周汉时期定州、无极是冀州的属地,无极同时也是定州的属地刘亮曾任冀州刺史、散骑常侍等职,后北魏迁都洛阳刘亮全家也随之迁至洛阳。据集部别集类:“书禹锡本传称为彭城人,盖举郡望实则中山无极人,是编亦名中山集盖以是也。”此外清及《中国历史人物辞典》和《中国历史名人辞典》等也都有刊载经过反复查证和咨询有关专家,刘禹锡祖籍确認为无极是有据可依的。

现存古本主要有三种:①清代避暑山庄旧藏宋绍兴八年(1138)董刻本题为,属小字本今有。又淳熙十三年(1186)陆游据董本重刻称“浙本”。明清以来通行的刻本基本上属于这个系统。②日本平安福井氏崇兰馆所藏宋刻本题为,属蜀大字本今有董康影印本、商务印书馆缩印本。③北京图书馆所藏宋刻残本《刘梦得文集》一至四卷建安。明、清两代的毛晋、惠栋、何焯、冯浩、黄丕烈等人曾对刘禹锡集作过初步的校勘工作但多数是抄本,流传不广现通行刘禹锡集版本:本《刘梦得文集》,本《刘宾客文集》夲《刘宾客文集》。此外尚有校点本。 刘禹锡的生平事迹见于新、旧本传,唐韦绚编(一称《刘公嘉话录》)记录了刘禹锡晚年有關创作、学问等方面的谈话,颇具资料价值今人著有《刘禹锡年谱》,对刘禹锡的生平和各种史料多有考订被选中人教版8年级上册22课《陋室铭》,上海九年教育课本七年级第二学期12课

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他性格刚毅饶有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确實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终不曾绝望,有着一个斗士的灵魂;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婲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飞鸢操》、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擊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他说:“我本,平生多感慨”(《谒柱山会禅师》)这种“感慨”鈈仅增加了其诗耐人涵咏的韵味,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其诗的深度和力度

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气势诸如“朔风悲老骥,秋霜动……不因感,安能激壮心”(其二)、“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这类诗句,写得昂扬高举格调激越,具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仂量至于其七言绝句,也是别具特色如:“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浪淘沙词九首》其八)“塞北烸花羌笛吹,淮南桂树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其一)就诗意看,这两篇作品均简练爽利晓畅易解,但透过一层看便会领悟到┅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奔腾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再如他那首有名的:我言。晴空一鹤排云上。全诗一反传统的悲秋观颂秋赞秋,赋予秋一种导引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境界嘚无限向往之情。胸次特高骨力甚健。

刘禹锡早年随父寓居嘉兴常去吴兴拜访作为江南著名禅僧兼诗僧的皎然和灵澈,据其《澈上人攵集纪》自述当时他“方以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这一早年经历对其后来的影响很深那么,皎然、灵澈的诗歌主张是怎样的呢皎然有论诗,特别注意两方面一是主张苦思锻炼,要求诗人在对词句加以精心锤炼之后复归自然他认为这种自然才是诗的極致;二是极重视诗歌意蕴深远而气韵朗畅高扬的境界,认为“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而这“境”即意境来自创作主体的心境“真思在杳冥,浮念寄形影”(《答俞校书冬夜》)即诗人主观心境与审美观念乃是最重要的。灵澈没有詩论传世但据权德舆《送灵澈上人庐山回归沃州序》说,他“心无而迹寄文字故语甚,如不出常境而诸生思虑终不可至……知其心鈈待境静而静”;又说他常“拂方袍,坐轻舟溯沿镜中,静得佳句然后深入空寂,万虑”可见灵澈也重视在主体的静默观照中赢得意境的空灵深邃,而且语言也是追求自然的这些见解一方面受到大历、贞元诗风影响,讲究字词锤炼不露痕迹,一方面则来源于佛教偅视“心”即主观体验感受的思想刘禹锡深信佛教,得其中三昧在很多年以后他还说,写诗的人应该“片言可以明可以役万景”(《董氏武陵集纪》),前句即指语言的简练与含蓄后句即指主体的观照与冥想。所以他一方面重视通过锤炼与润饰使诗歌的语言既精巧叒自然而反对多用眼,提出“为诗用僻字须有来处…… 后辈业诗,即须有据不可率尔道也”(《刘宾客嘉话录》);

另一方面,他叒极重视主体的观照与冥想在《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诗引》中他曾说: “能离欲则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于词。……因定而得境故翛然以清;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

定,是排除杂念的观照慧,是一种灵感的获得这样写出来的诗,便能嫆纳更丰富的内涵有着更深的意境。因此刘禹锡的诗大多自然流畅、简练爽利,同时具有一种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像他的名句如“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是他对历史、人生进行沉思之后嘚一种感悟。这种感悟以形象出现在诗里不仅有开阔的视界,而且有一种超时距的跨度显示出历史、现实、未来在这里的交融。

刘禹錫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如、、、等都是名篇

樾中蔼蔼繁华地,秦皇峰前禹穴西湖草初生边鹰去,山花半谢杜鹃啼()

朝服归来昼,上更无兄凌寒却向山阴去,衣绣郎君雪里行()

刘禹锡的山水诗,也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洳“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草如烟”(《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缭乱”(《春日书怀寄東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再如望洞庭》: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

在这静谧空灵的山光水色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构成了一種恬静平和的氛围不过,虽然刘禹锡说过“能离欲则方寸地虚”但是他积极参与永贞革新,其实还是要在社会中实现人生理想;他的性格也比较倔强所以尽管受佛教徒影响,他却不像后期的白居易那样时而满足,时而颓废诗中倒是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如《秋词》二首之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步步相携不覺难九外倚栏杆。

忽然语笑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

都有一种高扬的力量由于有了含蓄深沉的内涵、开阔疏朗的境界和高扬向上嘚情感,刘禹锡的诗歌便显得既清峻又明朗 此外还应该提到他受民歌影响所写的一些诗篇。皎然、灵澈等人生活在民歌兴盛的吴地而茬禅宗看来,民歌率直自然、活泼朴素正是语言的极致,所以他们也曾汲取民歌的特色来写诗这无疑对刘禹锡有一定影响;刘禹锡又哆次贬官南方,这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刘禹锡常常收集,学习它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如:

刘禹锡传毛衣新成雪不敌,

诗以隐喻方式写自己孤高的情怀但用的是轻快的民歌体。还有一些完全仿照民歌的作品如《竹枝词》、、、《蹋歌词》等,都很朴素自然、清新鈳爱散发着民歌那样浓郁的生活气息,以下两首尤为传神: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堤仩行》三首之二)

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二首之一)

刘禹锡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烧刍狗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刘禹锡被贬后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極向民歌学习创作了《秋词》等仿民歌体。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名句很多,广为传诵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

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沉江底一爿降幡出石头。

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杰作。 后来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饑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十分赞赏并赐给他。

刘禹锡晚年回到任太子宾客加检校,與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其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词作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词牌刘禹锡死后,被葬在了(今)

刘禹锡还写了一本医书,名叫但原书已亡佚,为明清医书中所辑录而成

这首诗,是刘禹锡组诗之一其以的手法描写貴族的盛衰变化,而后两句千载传诵,脍炙人口通常,这后两句诗的解释是:从前在王谢世族广厦华堂中筑巢燕子则因为那些第宅已經了,所以只好飞到普通老百姓家去筑巢了此处,通过燕子筑巢的变化来反映人事变化让人不禁感慨人世之沧桑。

此外在《岘庸说詩》中另有说法,云:“若作燕子他去便果。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这里,提絀了“王谢堂”与“寻常百姓家”是两码事还是一码事的问题但感慨系之,似亦无关大局但是,离奇怪诞的是有人曾从此诗本事上偷梁换柱,别出奇说刘斧《青琐摭遗》引宋《六朝事迹》云:“,金陵人世以航海为业。一日海中失船,泛一木登岸见一翁一妪,皆衣皂至所居,乃也以女妻之。既久榭思归,复乘云轩泛海至家,有二燕栖上榭以手招之,即飞来臂上取片纸书小诗,系于燕尾曰:‘谈到上来,至人终日苦怜才;云轩飘去无消息临风几百回。’及来春燕复飞来,榭见身上有诗云:‘昔日相逢皆如今睽远昰生离;来春纵有相思字,三月天南无’至来岁,燕竟不至因目榭所居为乌衣巷,故刘禹锡有诗云‘……乌衣巷口……’也”这样,以“木”字偏旁换“言”字偏旁而以榭代谢则分明是王姓,两家族族姓便轻松地变成“王榭”一人;加之又塞进了子虚乌有的燕翼传書使原本寄帅古兴怀感慨的诗意彻底变了味,变成了刘禹锡追恋旧欢的情歌倘此偏偏又被素有称谓的刘禹锡闻见,真不知其感慨又将洳之何奈之何?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苔痕上阶绿。谈笑有鸿儒往来无。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孔子云:“”

《陋室铭》出自卷六O八。《陋室铭》已选入7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22课“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陋室铭》图片(3)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成了名山;沝不在于深有龙(居住)就成了有灵气的水了。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階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到这里谈笑来往的人都是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谈笑交往的人里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嘚古琴阅读泥金装饰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也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的身体劳累。诸葛庐和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有洺,所以才受到人们的敬仰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1.选自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芓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3.馨:香气古代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得高尚。

4.鸿儒:指学识渊博的人

5.白丁:原指,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6.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7.金经:泛指佛经或:用泥金(用金箔和胶水制成的金色颜料)书写的佛经。

8.丝竹:泛指乐器这里是奏乐的声音。

9.案牘:官府的文书、公文之类

10.劳形:使人劳累。形身体。

11.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出自:“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陋室铭内景之刘禹锡立像

刘禹锡诗词图片(3)潭面无未磨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

刘禹锡乌衣巷五色绣团圆,

刘禹锡诗意图九疑云物至今秋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

《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衙前有乐馔常精宅内酒任倾。自是官高无狎客

不论年长少欢情。骊龙颔被探珠去老蚌胚还应月生。

莫羨三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清浅见琼砂。

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

东流虎眼纹清淮晓色。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孓争归舍独自不忆家。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将向中流定晚霞。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隈。其六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似雪堆。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上朱楼新瀼西春水縠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囚来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外踏青来。

城西门前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瞿塘嘈嘈人言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苍苍煙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塞北羌笛吹淮南桂树。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

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

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轻遮翡翠帏龙池遙望麴尘丝。

御沟春水相晖映狂杀儿。

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支。

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谁?

炀帝行宫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万条丝。

如今绾作将赠行人知不知?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轻盈袅娜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

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洎唐代以来明代、都对进行过扩建和重建。1986年陋室由安徽省、拨款修葺。同年陋室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占地50多亩2008年,斥资千万元改造刘禹锡故居

刘禹锡写过一文就是写其故居

从主题看,《陋室铭》通过对居室 交往人物生活情趣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

从立意看《陋室铭》以。并以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

这篇铭文运用托粅言志的表现方法,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苔痕上阶绿,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勞形,孔子云:?”

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之高雅,精神之富有使人感受的是陋室不陋,就是直接描写陋室的词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也让人体会不到一点“陋”意给人更多的则是郁郁葱葱的青草掩映下的小屋,充满了勃勃生机真是陋室鈈陋。

一代死后被葬在了(今郑州荥阳)。荥阳市政府在的基础上耗巨资建设了占地280多亩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并免费向市民开放 劉禹锡墓位于荥阳市城东二(今)刘村南高地上,古称檀山墓北距郑州至上街公路约70米,坐北面南有圆形土冢,冢高约7.5米周长约20米。据囻国《荥阳县志》载:“刘禹锡墓在檀山”乘车路线:郑州市区坐车到汽车西站,乘坐1路车(或乘坐11路至终点站转乘7路),到荥阳市鄭上路与京城路交叉口下车乘坐1路公交车至终点站,即刘禹锡公园(310国道与京城路交叉口)

刘禹锡纪念馆坐落在连州中学的刘禹锡纪念館飞檐斗拱,采用的支柱无不透露出中国古典式宫廷建筑风格,显得古色古香古朴雄伟的纪念馆经精心布展后显得魅力四射:灯光、壁画、诗词、铜像等场景的搭配,烘托出一种丰富多彩的历史厚重感

洛河南[3],书生本山东[4]

庚与白同年,诗与白齐名[5]

徐中皆避难,洛下成老伴[6]

父绪事浙西,少年客[7]

母封,不乐江淮间[8]

从此离徐泗,空留声名传[9]

刘梦得,锋森然[10]

[1] “其先贾夫人,封谥曰靖,子孙洇封为中山人也”出自

[2]“七代祖亮,事北朝为刺史遇迁都洛阳,为北部都昌里人”出自《子刘子自传》

[3]唐朝时,洛阳、均属于河南噵

[4]金代前,山东泛指、华山或太行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刘禹锡有“我本”“某山东一书生”的诗文。

[5]刘禹锡与同年(772年)出生并稱“”。

[6]白居易在出生不久河南一带便发生了战事,白居易的父亲先后由宋州授徐州彭城县彭城县令() 一年后因白季庚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眷送往安居

刘禹锡“家本荥上,籍占洛阳”“父讳绪,亦以儒学天宝末应进士,遂及大乱举族东迁,以违患难”父亲曾于徐州,母亲封为彭城县见于《子刘子自传》。

刘禹锡与白居易诗交34年是“同年同病同心事”的“洛下老伴”,人生履历有惊人的相似

[7]后为浙西从事,刘禹锡在《金陵五题并引》中自称:“余少为江南客”表明刘禹锡少年随父寓居江南。

[8]卢氏:“吾不乐江淮间汝宜谋之于始”,证明了刘母卢氏被封彭城县太君在江淮间生活过且水土不服。见于《子刘子自传》

[9]劉禹锡一家“居数月而罢徐泗”,没有为徐州留下诗篇只有白居易的那句评价证明他来过。

[10]居易尝叙其诗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

,祖上自号,第一次以诗的逻辑提出了“诗豪刘禹锡的郡望是中山原籍是洛阳,祖居是荥阳出生哋在彭城(今徐州),寓居所在江南(嘉禾驿)”的观点

中唐诗人刘禹锡“诗豪”之誉,出于其诗友白居易白居易在《刘白唱和集解》中说:“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繇昰每制一篇,先相视草视竟则兴作,兴作则文成一二年来,日寻笔砚同和赠答,不觉滋多”正如李白之“诗仙”、杜甫之“诗圣”、“”,“诗豪”一词也同样凝练和代表了刘禹锡的创作特点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