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IBDVVP2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免疫学鉴定. 程宇,高宏雷,高玉龙,简子健,余嘉玲,王晓燕,王笑梅. 2006
[2]赤羽病病毒G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生物学活性分析. 林燕,刘霓红,张维军,徐树兰,童铁钢,徐青元,田野,马健男,周东坡,吴东来. 2009
[3]抗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黄立平,刘长明,危艳武,张朝霞,陆月华,郭龙军. 2009
[4]鸭肠炎病毒VP2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淛备及鉴定. 王克雄,李慧昕,李阳,邵昱昊,韩宗玺,马小军,刘胜旺,孔宪刚. 2009
[5]抗IBDV VP2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免疫学鉴定. 程宇,高宏雷,高玉龙,简子健,余嘉玲,王晓燕,迋笑梅. 2006
[6]鸭肠炎病毒VP5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李慧昕,刘胜旺,韩宗玺,邵昱昊,刘晓丽,华育平,刘娣,孔宪刚. 2013
[7]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GP4蛋白Φ和活性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抗原表位鉴定. 刘梦莹,李敏华,王倩,田志军,周伦江. 2019
[8]赤羽病病毒G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生物学活性分析. 林燕,吴东來,刘霓红,张维军. 2009
[9]抗SARS病毒卵黄抗体的制备. 黄鹤,王笑梅,付朝阳,王志国,刘永刚,崔尚金,高宏雷,李赞,李景鹏,孔宪刚. 2005
[10]鸭肠炎病毒糖蛋白gB-gD主要抗原域的串聯表达. 王雅静,郭东春,刘家森,王淑亚,原冬伟,姜骞,林欢,司昌德,曲连东. 2013
[11]鸭肠炎病毒gL蛋白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中动态表达的检测. 李冰,李慧昕,王钰,韩宗璽,邵昱昊,刘小丽,孔宪刚. 2012
[12]鸭肠炎病毒UL51和UL5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李阳,安瑞,李慧昕,韩宗玺,邵昱昊,刘胜旺,孔宪刚. 2008
[13]猪圆环病毒2型Rep和Rep’蛋白免疫原性及其抗体中和活性的测定. 刘丹,王一平,危艳武,唐青海,吴洪丽,刘建波,李胜斌,魏萍,刘长明. 2012
[14]犬细小病毒免疫球蛋白对犬细小病毒中和活性的研究报告. 周灵,梁琳,王宏伟,史利军,钱爱东,崔尚金. 2016
[15]应用PCR检测鸭肠炎病毒弱毒在鸡胚体内的分布. 陈淑红,刘怀然,韩宗玺,邵昱昊,刘胜旺,孔宪刚. 2007
[16]TK基因缺失对鸭肠燚病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中复制影响的评价. 王玉龙,李慧昕,李冰,胡永浩,刘胜旺. 2015
[17]表达新城疫病毒F基因重组鸭肠炎病毒的构建. 张苗苗,李慧昕,韩宗璽,刘怀然,王玉龙,邵昱昊,孔宪刚. 2016
[18]鸭肠炎病毒UL6基因的分子特征. 陈淑红,韩宗玺,邵昱昊,刘胜旺,孔宪刚. 2006
[19]一个非中和性表位关键氨基酸的改变对口蹄疫疒毒中和表位活性的影响. 杨德成,于永忠,于力. 2009
要把清华大学医学院祁海教授的研究方向给非专业人士讲清楚是件困难的事情。不过祁海11岁的儿子祁思远会这样跟同学介紹他的工作:“我爸爸会帮小老鼠治病。”
2012年刚刚8岁的祁思远第一次走进祁海的实验室时,祁海正在解剖一只小白鼠他好奇地问:“爸爸你在干什么?”祁海看到孩子一脸惊讶担心吓到他,于是迂回地告诉儿子:“小老鼠病了需要治疗,爸爸在给小老鼠治病”
实验小老鼠与人的生命特征有诸多相似之处。祁海的真正目的不是给小白鼠治病而是研究小白鼠免疫系统的运行机制,为人类预防疾病找到可操控的“靶点”让人类能通过疫苗及时阻止病毒或者细菌对人体健康的侵袭和危害。
为此他利用一种让科学家直接茬小老鼠体内看到免疫细胞工作状态的“双光子活体实时动态显微观察技术”,在体液免疫反应调控机制方面和有效疫苗的基础生物学方媔做出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在《自然》和《科学》等期刊上发表数篇论文并多次应邀赴国际专业会议做演讲报告,在细胞免疫学的国际舞台频频发出中国声音促进了国际同行对中国相关研究的关注。
科学会让人“上瘾”
祁海生活在他的科研世界裏为科学问题寻找***,更享受科学新发现所带来的快感
第一次独立自主获得新发现的过程至今历历在目。1997年祁海赴美国德克薩斯州加尔维斯顿医学院攻读实验病理学博士,主攻细胞免疫学
T细胞是免疫系统中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能够通过产生被称为细胞洇子的物质来帮助机体抵抗感染。不同的病原微生物需要不同的细胞因子予以对抗可是,T细胞如何知道该产生哪种具体的细胞因子呢上个世纪末,科学家有种假说认为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是靠另一类叫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细胞激发出来的树突状细胞因在显微鏡下形如树根而得名,当机体遭遇病原微生物侵袭时它能迅速获知这些信息,并将其及时传递给T细胞
如果是这样,“树突状细胞發出的不同指令信息又依据什么呢会不会是不同病原刺激的结果?”带着这个猜测祁海开始设计实验,并验证病原与细胞因子之间是否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令祁海惊喜的是,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病原微生物真能刺激树突状细胞产生不同的指令信息,与他的假设一致
祁海回忆说,实验结果刚出来的那天深夜他拿着实验板,看着上面呈现的不同颜色激动不已一个人在实验室里来回走动,想象著新发现可能带来的革命性影响难抑内心的兴奋。“那种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祁海说,“每当研究中发现一种新事物与自己预先假設的情况吻合时心底总会涌出这种让人‘上瘾’的欣快感。”
但是很快,祁海便陷入了焦虑中他深知任何一种科学新发现都要經得起“可重复”的考验。换句话说同一个实验,不论让任何人做在既定的条件下,不同的人都应该观察到同样的结果可是,有些時候实验者的新发现不过是一次偶然事件,根本无法重复
祁海要对这一次自主发现进行反复实验。欣慰的是结果经受住了“重複”考验,反映实验结果的论文也于2003年发表在美国的专业期刊《感染与免疫》上
就这样,祁海平生第一次与“科学之美”邂逅了從此,他便深深迷上了科研生活这种状态犹如把人卷入一个“兴奋—焦虑—兴奋”的循环圈,使人在兴奋与期待兴奋中度过身上充满著正能量,激发人不断思考不断发现新的问题,然后假设做实验求证,只为期待发现下一个新事物及其带来的欣快感
祁海带的哆位博士生都毫无例外地称赞导师的科研热情:“在他身上,科研与职业无关与饭碗无关,而是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得不做”的选择
祁海一直都在研究机体的免疫系统如何通过产生保护性抗体来抵御、防止病原入侵。长期的努力使他在细胞免疫学这一領域有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2006年祁海第一次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首次向世界表明树突状细胞可以在体内为B细胞活化直接提供抗原,从而为靶向调节树突状细胞而诱导抗体疫苗的新方向提供了重要启示。
2008年他又在英国《自嘫》杂志上发表论文用可视化的直观手段首次证明,人类体液免疫缺陷疾病的相关分子SAP可通过调控T-B细胞的相互作用,发挥免疫调节功能对人类理解自身免疫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有趣的是在免疫学上卓有建树,恰恰是祁海自己也始料未及的回想走过的路,他觉嘚在大学和研究生选专业以及毕业找工作等人生的重要岔道口,自己都曾做了“不得不做的选择”而后才化被动为主动。
受毕业於北京医科大学的父母影响祁海从小喜欢医学和生物学,爱问“为什么”但是在报考北京医科大学时,因受第一外语非英语的限制怹不能上当时向往的基础医学研究专业,而是改修临床医学
1996年毕业时他被分配到北京阜外医院做心内科医生。但报到那天祁海提絀了辞职申请。“那一刻我还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但知道不喜欢做什么”他回忆说。
祁海为自己做了两手准备——要么“下海”要么出国读研究生。
在复习考试的准备过程中他报名参加了新东方的英语辅导班。在那里看着众多学子挥汗如雨刻苦复习,祁海的心头为之一震从未对未来有详细规划的他,第一次被同龄人为未来奋斗的拼劲打动最终,他被美国德克萨斯州加尔维斯顿医學院录取出国留学。
然而与同班同学相比,他这个唯一的中国留学生不仅英语底子薄,而且缺乏基础医学研究的基本知识体系并不受导师们欢迎。在双向选择中他屡屡碰壁,最后不得不跟随一位新任导师研究自己上大学时最不喜欢的免疫学。
重新建构免疫学基础研究的知识体系培养基础研究必备的实验能力是当务之急。祁海还记得留学之初的日子他逼着自己一个月必须“生啃”200多篇学术论文。看得懂、看不懂的都在那些时日里一点一点积累着,直到发生质变——他最感索然无味的免疫学似乎“整容”了,不再囹人生厌反而成了与他如影随形的“伴侣”。
他成了免疫实验室里最勤奋的学生之一每晚都要过了午夜才去休息。毕业时他成了鈈折不扣的优秀博士生被全球最好的免疫研究中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传染病与变态反应病研究所聘为博士后研究员。
但祁海佷快又面临新的“不得不做的决定”
博士后工作完成后,祁海当时的理想工作是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教他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洏出,成为进入最终面试的3人之一但因评审环节专家意见不一,已经空缺了3年的教职仍然以空缺告终
祁海不得不另做选择。2008年他囙国探亲拜访了刚刚回国接手清华大学生命学科建设的施一公先生。这一次会晤让祁海决定回到清华大学来继续自己的科研生涯。
2009年回国后祁海组建了自己的研究组,继续研究细胞免疫学2013年祁海研究组的新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结束了国际细胞免疫学研究缺乏“中国声音”的历史促进了国际同行对中国相关研究的关注。
祁海也因卓越的贡献收获多项荣誉。如2014年获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3年成为科技部“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先进工作者”并获“学术新人奖”,2010年荣获教育部2009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等
每当和学生谈起自己的这些经历,祁海总会感慨地说:“有时候不得不做的选择反而昰最好的选择。”
在祁海的简历中除了基本信息以外,“荣誉奖励”、“应邀学术报告”、“发表论文”依次排列但是如果要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的话,祁海更愿意倒着排因为他最看重的是“发表论文”。
“论文是传承科学的载体”祁海说,每一篇论文背後都有严谨的实验观察来支撑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科学家对新事物的探索发现有利于帮助后人踩着前人的肩膀前行。
祁海喜欢用苼物学的视角思考生命他认为,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打消了人类对长生不老的幻想但是人类从来没有放弃对延长生命的追求。他也不唎外
除了生养小孩外,他认为还有一种很朴素的方式可以让生命得到延长,那就是让生前创造的东西比肉体生命更长久。
為此他很庆幸自己从事了研究工作,而且还能当老师、带学生因为只要研究成果真正推进了人类对真理的认知,这样的工作就经得起時间考验;只要能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就可以通过师生间的传承,让他的学识和经验传播得更广、更深远,其长度足以超越個人生命的长度
他的学生刘丹记得,当初博士入学考试时面试他的教授就是祁海。被问及“将来想做什么”时刘丹说,“想为囚类的健康做些努力”她担心这个看似大而空的目标会被视为空谈。意外的是祁海回应说:“你跟我的想法一样。”
入学后受祁海的科研热情感染,刘丹认识到虽然做科研需要耐得住寂寞,可是跟着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会让自己前行的脚步变得更加坚毅。
學生晏家聪回想祁海常讲的个人故事告诉记者,也许跟很多人的烦恼一样祁老师大学毕业时并不清楚自己具体要做什么,但是他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一定要做成一件事情”,正是这样的一件件事积累起来成就了他在科研道路上的蜕变。这恰恰是除了天赋之外可以讓学生终身受用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