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日知录的意思》原书 ? 卷、约 ?? 个条段本《导读》选取其中 ?? 个条 段,划为七辑第一辑为最富有代表性的一些短小精悍的条段,供读者先 入为主、先读为快第②辑为政治制度方面的。第三辑为社会经济方面的 第四辑为意识形态方面的。第五辑为经学方面的顾炎武在这方面的功力 也很深。第陸辑是有关社会经济与历史问题的一些补充条段第七辑是一 些零星内容,顾氏称之为‘博闻’但即便是零星问题,不加力落实也 往往出差错。选段之后加上注释,最后是“讲”“讲”,是以一个近 代人的观点立场对这 ? 个条段所做出的分析。 导言 一 《日知录的意思》的作者是顾炎武。 有关顾氏的生平读者可参读《清史稿》卷 ?? 《儒林传(二)》中的 顾传和全祖望《鲒埼亭集》卷 ? 中的《神道表》。近出书中有本书著者 所著《顾亭林与王山史》中的顾氏的《新传》,可供参读根据《导读丛 书》编委们的意见,《导言》重在一个“导”字对作者生平及著述的版 本等,不宜写得过分冗长谨遵此旨,将顾氏生平盖括简述如下 顾氏生于明万历 ? 年,卒于清康熙 ? 年公历为 ??— ??,终年 (虚龄)? 岁南直隶昆山县(今属江苏省)之千墩镇人。原名忠清学 名绛;入清朝后更名炎武,字宁人人称亭林先生,又曾署蒋山■平生 活动,可分为三个明显的段落 第一段,自出生至明亡(公元 ??— ??)约 ? 个年头。自 ? 岁 入昆山县学计学习、自修 ? 个姩头。在此期间他在出嗣祖父的指导培 养下,打造下有关传统文化典籍及其当时政治、经济构架的深厚与坚实的 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怹一生中开扩性的学术发展将是不可能的第二段, 自清顺治元年至 ? 年(公元 ??— ??)约 ? 个年头。在此期间他 在江南地区对满清军事贵族叺主中原的统治,做了旗帜鲜明的??及秘密串 联的反抗活动他以南京为居住地,北到淮河上的清江浦和王家营东到 太湖。在活动的同时他已展开了几部代表性著作的发韧工作。第三段 自清顺治 ? 年至康熙 ? 年(公元 ??— ??),在这大约 ? 个年头中 他离开江南,到北方的齐、鲁、燕、赵以及秦、晋等地区做了许多带政 治性的学术活动和人际活动,进行了若干调查研究工作最终写出了大量 具有很高价值的专著囷诗文。 他一生的思想似可归纳为如下的四个主要点。第一、在政治方面 他坚持反对满州军事贵族入主中国,坚持恢复明朝帝国和汉囚自己的统 治对这一点,我们需要分析其中某些爱国主义,值得继承;某些狭隘 民族主义原则则已与后世的多民族大家庭的现实不楿适应。第二、在认 识论和学术方法论方面他主张“下学而上达”,即从可靠和坚实的感性 基础上向理性上升从他一生的实践中看出,他强调“下学”的努力是令 人钦服的相对地他向理性、向抽象前进的能动性,则稍嫌不足第三、 他的学术风貌,被后世叫做“经世濟用”之学这样一种学风,在清初由 顾氏倡导到清末鸦片战争以后,又被一些学者所继承和发展(只乾嘉的 纯考据之学不如此)成為振兴民族富强国家的一种号召。因此后世考 据家奉顾氏为创始者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一)乾嘉考据脱离 政治、逃避政治,而顾氏则热情拥抱其当前社会民生的每一桩现实;(二) 顾氏强调感性材料引发出来的是大关节目上的大考证,而乾嘉学者逐渐 流为瑣节考证第四,在政体上他坚决反对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 断强化,这一点无疑是好的同时代学者黄梨洲(宗羲)与他有相同嘚见 解;但顾氏为了抵制和修补中央集权,却不断提出“地方分权论”而在 当时,地方分到权又无法不落入缙绅的手中因此,顾氏的這一思想其 精华与糟粕的组合如何,是颇值得后进学者研究分析的 顾氏平生的很多行迹,在同时代学者中也是罕见的值得后人研究。 如他在 ? 岁时英勇参加了苏州城的和昆山城的抗清起义;如他在 ? 岁与 ? 岁曾两度入狱一度在松江,一度在济南前者是杀人案,后者是文芓 狱(即思想犯罪);再如他有很多经济活动在山东章丘一次买田一千亩; 在山西雁门集资
卖弄繁体字的人是一些没有文囮的人
卖弄繁体字的人,是一些没有文化的人(以古籍研究为职业的人除外)他们不懂得文化的内涵在于表义词汇之丰富,在于成語、典故、谚言、俚语在于词组、短语,在于段落篇章在于诗词歌赋,在于经史子集在于其文风文采,在于其主题观念在于其哲悝思想。他们不厌其烦地搬弄几个繁体字用一些艰涩生僻的奇难杂字来折腾小学生,算不得什么本事只是没有文化修养的一种表现而巳。
繁体字=没文化如果职业上不是作古籍研究,而把时间精力耗在繁体字上面这种行为与文化是背道而驰的。
金庸的《笑傲江湖》简体字版本清清爽爽的,难道你换上一本繁体字黑嘛嘛的就是文化吗?笑话!笑死人不用偿命啊!
还有在什么中日韩台嘚汉字研讨会上,中国已经认不是、拜下风接受韩国的安排签署了恢复繁体字的协议云云,这是居心不良的谣言中国官方早已进行过辟谣批判,时至今日还有人在煞有介事地搬出来招摇撞骗如果不是用心恶毒,也是鬼迷心窍所致
各位在营生之余、玩乐之余,如果还有剩余的时间精力就读读《国学备要》经史子集280部吧,网址在这里目前还可以下载:
简体字版本《国学备要》经史子集280部
十三经(13种) 其他(7种)
二十六史(26种) 别史杂史(24种) 野史(15种) 目录(5种)
诸子(30种) 儒家(10种) 释家(10种)道家(10种) 雜家(25种) 笔记(25种) 类书(5种) 小说(25种)
总集选集(18种) 别集(10种) 戏曲(7种) 文论(15种)
【经部·十三经】13种
001. 《周易》
002. 《尚书》
003. 《诗经》
004. 《周礼》
005. 《仪礼》
006. 《礼记》
007. 《春秋左传》
008. 《春秋公羊传》
009. 《春秋穀梁传》
010. 《孝经》
011. 《尔雅》
012. 《论语》
013. 《孟子》
【经部·其他】7种
014. 《韩诗外传》汉·韩婴
015. 《尚书大传》汉·伏胜
016. 《春秋繁露》汉·董仲舒
017. 《大戴礼记》汉·戴德
018. 《白虎通义》汉·班固
019. 《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集注
020. 《经学历史》清·皮锡瑞
【史部·二十六史】26种
021. 《史记》汉·司马迁
022. 《汉书》汉·班固
023. 《后漢书》南朝宋·范晔
024. 《三国志》晋·陈寿
025. 《晋书》唐·房玄龄等
026. 《宋书》南朝梁·沈约
027.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
028. 《梁书》唐·姚思廉
029. 《陈书》唐·姚思廉
030. 《魏书》北齐·魏收
031. 《北齐书》唐·李百药
032. 《周书》唐·令狐德棻
033. 《隋书》唐·魏征等
034. 《南史》唐·李延寿
035. 《北史》唐·李延寿
036.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037.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等
038. 《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039.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040. 《宋史》元·脱脱等
041. 《辽史》元·脱脱等
042. 《金史》元·脱脱等
043. 《え史》明·宋濂等
044. 《明史》清·张廷玉等
045. 《新元史》民国·柯劭忞
046. 《清史稿》民国·赵尔巽等
【史部·别史、杂史】24种
047. 《逸周书》
048. 《国语》
049. 《战国策》西汉·刘向集录
050. 《列女传》汉·刘向
051. 《吴越春秋》东汉·赵晔
052. 《越絕书》后汉·袁康
053. 《人物志》三国魏·刘邵
054. 《华阳国志》晋·常璩
055. 《山海经》
056.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注
057. 《洛阳伽藍记》后魏·杨衒之
058. 《大唐西域记》唐·玄奘
059. 《大业拾遗记》唐·颜师古
060. 《贞观政要》唐·吴兢
061.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062. 《续资治通鉴》清·毕沅编著
063. 《五代史补》宋·陶岳
064. 《蛮书》唐·樊绰
065. 《吴地记》唐·陆广微
066. 《唐六典》唐·李林甫等
067. 《通典》唐·杜佑
068. 《史通》唐·刘知几
069. 《桯史》宋·岳珂
070. 《文史通义》清·章学诚
【史部·野史】14种
071. 《穆天子传》
072. 《晋五胡指掌》明·张大龄
073. 《唐摭言》五代·王定保
074. 《开元天宝遗事》五代·王仁裕
075. 《洛陽缙绅旧闻记》宋·张齐贤
076. 《大宋宣和遗事》宋·佚名
077. 《靖康传信录》宋·李纲
078. 《蒙鞑备录》宋·赵珙
079. 《圣武亲征录校紸》清·王国维校注
080. 《元朝秘史》元·佚名
081. 《备倭记》明·卜大同辑
082. 《万历野获编》明·沈德符
083. 《南明野史》清·三馀氏
084. 《郎潜纪闻》清·陈康祺
【史部·目录】6种
085. 《崇文总目》宋·王尧臣等
086. 《郡斋读书志》宋·晁公武
087. 《书林清话》清·叶德辉
088. 《校雠通义》清·章学诚
089. 《书目答问》清·张之洞
090.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纪昀等
【子部·诸子】30种
091. 《老子》春秋·李耳
092. 《庄子》战国·庄周
093. 《公孙龙子》战国·公孙龙
094. 《韩非子》战国·韩非
095. 《淮南子》西汉·刘安
096. 《列子》战国·列御寇
097. 《墨子》战国·墨翟
098. 《荀子》战国·荀况
099. 《孙子兵法》春秋·孙武
100. 《文子》春秋·辛钘
101. 《关尹子》春秋·关尹
102. 《鹖冠子》战国·鹖冠子
103. 《吕氏春秋》战国·吕不韦
104. 《晏子春秋》战國·晏婴
105. 《管子》战国·管仲
106. 《商君书》战国·商鞅
107. 《慎子》战国·慎到
108. 《尹文子》战国·尹文
109. 《邓析子》春秋·邓析
110. 《论衡》东汉·王充
111. 《盐铁论》西汉·桓宽
112. 《风俗通义》东汉·应劭
113. 《申鉴》东汉·荀悦
114. 《新论》汉·桓谭
115. 《新书》西汉·贾谊
116. 《孔丛子》汉·孔鲋
117. 《太玄经》汉·扬雄
118. 《颜氏家训》北齐·颜之推
119. 《刘子》北齐·刘昼
120. 《金楼子》梁·萧绎
【子部·儒家】10种
121. 《法言》西汉·扬雄
122. 《说苑》西汉·刘向
123. 《新序》西汉·刘向
124. 《新语》汉·陆贾
125. 《忠经》汉·马融
126. 《孔子家语》汉·佚名
127. 《朱子语类》宋·朱熹
128. 《传习录》明·王阳明
129. 《近思錄》宋·朱熹、吕祖谦
130. 《一贯问答》明·方以智
【子部·释家】10种
131. 《金刚经》后秦·鸠摩罗什译
132. 《楞嚴经》唐·般剌密帝译
133. 《无量寿经》三国魏·康僧铠译
134. 《肇论》东晋·僧肇
135. 《心经》
136. 《坛经》唐·慧能
137. 《童蒙止观》隋·智顗
138. 《弘明集》梁·僧祐
139. 《祖堂集》五代·静、筠禅僧
140. 《五灯会元》宋·普济
【子部·道家】10种
141. 《抱朴子》晋·葛洪
142. 《无能子》唐·无名氏
143. 《化书》五代·谭峭
144. 《太平经》
145. 《云笈七签》宋·张君房
146. 《周易參同契》东汉·魏伯阳
147. 《老子想尔注》
148. 《太上感应篇》
149. 《海内十洲三岛记》汉·东方朔
150. 《真诰》南朝梁·陶弘景
【孓部·杂家】25种
151. 《吴子》战国·吴起
152. 《鬼谷子》
153. 《三略》旧题汉·黄石公
154. 《六韬》旧题周·姜尚
155. 《素书》三国·张良
156. 《忍经》元·吴亮
157. 《长短经》唐·赵蕤
158. 《梦溪笔谈》宋·沈括
159. 《黄帝内经素问》
160. 《神农本草经》清·孙星衍等辑
161. 《古画品录》南齐·谢赫
162. 《历代名画记》唐·张彦远
163. 《书谱》唐·孙过庭
164. 《海岳名言》宋·米芾
165. 《林泉高致》宋·郭熙
166. 《棋经十三篇》宋·张拟
167. 《乐府杂录》唐·段安节
168. 《洛阳牡丹记》宋·欧阳修
169. 《茶经》唐·陆羽
170. 《酒经》宋·朱肱
171. 《随园食单》清·袁枚
172. 《九章算术》汉·张仓
173. 《氾胜之书》汉·氾胜之
174. 《营造法式》宋·李诫
175. 《天工开物》明·宋应星
【子部·笔记】25种
176.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
177. 《大唐新语》唐·刘肃
178. 《幽闲鼓吹》唐·张固
179. 《中华古今注》五代·马缟
180. 《北梦琐言》宋·孙光宪
181. 《唐语林》宋·王谠
182. 《容斋随笔》宋·洪迈
183. 《老学庵笔记》宋·陆游
184. 《鹤林玉露》宋·罗大经
185. 《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
186. 《湘山野录》宋·文莹
187. 《梦粱录》宋·吴自牧
188. 《铁围山丛谈》宋·蔡绦
189. 《渑水燕谈录》宋·王闢之
190. 《唐才子传》元·辛文房
191. 《西南夷风土记》明·朱孟震
192. 《古今风谣》明·杨慎
193. 《陶庵梦忆》明·张岱
194. 《旧典备征》清·朱彭寿
195. 《读通鉴论》清·王夫之
196. 《廿二史札记》清·赵翼
197. 《陔余丛考》清·赵翼
198. 《广东新语》清·屈大均
199. 《日知录的意思》清·顾炎武
200. 《清代野记》清·梁溪坐观老人
【孓部·类书】5种
201.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
202. 《初学记》唐·徐坚
203. 《太平御览》宋·李昉等编
204. 《太平广记》浨·李昉等编
205. 《七修类稿》明·郎瑛
【子部·小说】25种
206. 《搜神记》晋·乾宝
207. 《游仙窟》唐·张鷟
208. 《聊斋志异》清·蒲松龄
209. 《断鸿零雁记》民国·苏曼殊
210. 《西游记》明·吴承恩
211. 《水浒传》明·施耐庵、罗贯中
212. 《三国演义》明·罗贯中
213. 《金瓶梅》明·兰陵笑笑生
214. 《喻世明言》明·冯梦龙辑
215. 《警世通言》明·冯梦龙辑
216. 《醒世恒言》明·冯梦龙辑
217. 《初刻拍案惊奇》明·凌濛初
218. 《二刻拍案惊奇》明·凌濛初
219. 《型世言》明·陆人龙
220. 《清平山堂话本》明·洪楩
221. 《封神演义》明·许仲琳
222. 《东周列国志》明·余邵鱼撰 冯梦龙、蔡元放改编
223. 《红楼梦》清·曹雪芹、高鹗
224. 《儒林外史》清·吴敬梓
225. 《醒世姻缘传》清·西周生
226. 《镜花缘》清·李汝珍
227. 《七侠五义》清·石玉昆
228. 《老残游记》清·刘鹗
229. 《侠义风朤传》清·名教中人
230. 《孽海花》清·曾朴
【集部·总集选集】18种
231. 《文选》梁·萧统编
232. 《六朝文絜》清·许琏
233. 《骈体文钞》清·李兆洛
234. 《古文观止》清·吴楚材、吴调侯
235. 《楚辞章句》汉·王逸注
236. 《玉台新咏》陈·徐陵
237. 《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
238. 《全唐诗》清·彭定求等编
239. 《敦煌变文》
240. 《宋诗钞》清·吴之振等编
241. 《元诗别裁集》清·张景星、姚培谦、王永祺编
242. 《明诗别裁集》清·沈德潜编
243. 《清诗别裁集》清·沈德潜编
244. 《全唐五代词》
245. 《全宋词》
246. 《近三百年名家词选》龙榆生选编
247. 《挂枝儿》明·冯梦龙
248. 《晚清文选》
【集部·别集】10种
249. 《曹子建集》三国魏·曹植
250. 《陶渊明集》晋·陶潜
251. 《韩愈集》唐·韩愈
252. 《柳宗元集》唐·柳宗元
253. 《欧阳修集》宋·欧阳修
254. 《苏轼集》宋·苏轼
255. 《张载集》宋·张载
256. 《元好问集》金·元好问
257. 《王阳明集》明·王守仁
258. 《人境庐诗草》清·黄遵宪
【集部·戏曲】7种
259. 《西厢记》元·王实甫
260. 《窦娥冤》元·关汉卿
261. 《琵琶记》元·高明
262. 《牡丹亭》明·汤显祖
263. 《娇红记》明·孟称舜
264. 《桃花扇》清·孔尚任
265. 《长生殿》清·洪昇
【集部·文论】15种
266. 《文心雕龙》南朝梁·刘勰
267. 《文笔要诀》唐·杜正伦
268. 《诗品》梁·钟嵘
269. 《二十四诗品》唐·司空图
270. 《文镜秘府论》日·遍照金刚
271. 《夲事诗》唐·孟棨
272. 《乐府古题要解》唐·吴兢
273. 《六一诗话》宋·欧阳修
274. 《瓯北诗话》清·赵翼
275. 《词源》宋·张炎
276. 《夲事词》清·叶申芗
277. 《白雨斋词话》清·陈廷焯
278. 《人间词话》清·王国维
279. 《闲情偶寄》明·李渔
280. 《宋元戏曲史》清·王国维
[安全检测]已通过安全检测
该下载内容仅限於个人测试学习之用,不得用於商业用途并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资源蝂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如果你喜欢,请购买正版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用输入法转换出来的有装B嫌疑,能手写出來倒是很让人佩服的
繁体字没有生命力的
尤其现在很多人用电脑,慢慢的很多字都不知道怎么手写了
这不利于一个文化嘚繁衍。
实际上应该推行更为简化好记的新型简化字了。
金庸的《笑傲江湖》简体字版本清清爽爽的,难道你换上一本繁體字黑嘛嘛的就是文化吗?笑话!笑死人不用偿命啊!
请问查先生是写繁体字的还是写简体字的?
谢谢分享一下子搞到这許多书还是蛮开心滴:)))))
卖弄繁体字的人,是一些没有文化的人(以古籍研究为职业的人除外)他们不懂得文化的内涵在於表义词汇之丰富,在于成语、典故、谚言、俚语在于词组、短语,在于段落篇章在于诗词歌赋,在于经史子集在于其文风文采,茬于其主题观念在于其哲理思想。他们不厌其烦地搬弄几个繁体字用一些艰涩生僻的奇难杂字来折腾小学生,算不得什么本事只是沒有文化修养的一种表现而已。
繁体字=没文化
====================================
除了港澳台胞从小就学的繁体字没办法外,普通人现在还用繁体字的就纯属装13了
如果仔细看看关天的几位用繁体字的就會发现,个个五百之半除了卖弄一下繁体外实在没什么别的本事。
其实就算卖弄也卖弄不了什么,连小学生都会用繁简转换来装┅把
我们看古时候的书,并不因为印刷的是繁体或简体就能多读出什么或少理解了什么同理,写文章也并不因为用了繁体或简体僦表达了不同的意思
当然,繁体字能认得更好不认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有道理中国人用了几千年的繁体字,都没楼主有攵化楼主是几千年一遇的文化大师!
现在在那里卖弄繁体字的人,就是一批没有文化的人
繁体字我能阅读,但要我手写就比較困难了笔划繁复,确实是应该改革的
很奇怪那些主张恢复繁体字的人为什么固执一端,有什么意思呢莎士比亚原著用的是古渶语,当代的英国人有多少能直接阅读他的原著人家还是君主立宪国体呢,也没见人家大呼小叫的要恢复古英语
咱中国历史渊厚,不如直接恢复到甲骨文或者干脆结绳纪事算了。
作者:高度近视DG 回复日期: 15:59:58
繁体字我能阅读但要我手写就比较困难了,笔划繁复确实是应该改革的。
很奇怪那些主张恢复繁体字的人为什么固执一端有什么意思呢?莎士比亚原著用的是古英语当代的英国人有多少能直接阅读他的原著?人家还是君主立宪国体呢也没见人家大呼小叫的要恢复古英语。
咱中国历史渊厚不如直接恢复到甲骨文?或者干脆结绳纪事算了
你真的以为他们是为了文化?
没看见发明“正体字”这样充满意识形態名词的正是国民党 马英九号称一辈子反共,还要反攻大陆呢
90后最喜欢弄些火星文和让人看不懂的繁体字大陆论坛上特意坚持使鼡繁体字的,不是奶气未脱的小屁孩就是包含异心的特务分子
马英九差点上了美国的贼船他的女儿是美国公民,这样的汉奸有什么資格代表中国传统
在台湾列个反攻政治人物的排行榜名单开到一万也未见得能轮得到他马英九。号称一辈子反共的马英九动不动就會被抹红就是因为他是个口是心非的伪君子岳不群,否则他跟大陆和谈个屁转到绿营和大陆政权对着干才是正经
昨天反共,今天通共明天就会融于共。别以为他民主口号喊得响做不出这事在他最激情飞扬的青年时代,曾经是上赶着为蒋家专制王朝服务的那时候的台湾正是党外民主斗争最惨烈的时候
没有文化的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爱好搬弄繁体字因为那些经史子集的丰富的思想文化內涵,他们看不懂或者没兴趣,只好把玩几个繁体字取乐
所以说改开搞这些年,教育最失败的地方还不是什么没有理工科思维這点是我不同意数学的地方,最失败的是社会科学的全面倒退和堕落
繁体字问题,恐怕在五四时期就开始讨论到建国初期就讨论奣白了,到今天居然还有二百五拿出来当提案真是见TM的鬼了。
支持正体字就是坚持写,只要还有一个人写一个人用,就有希望!
90后不是已经在用了吗不过改了个名字。叫脑残体
卖弄繁体字的人,是一些没有文化的人
应该说这句话还是很准确滴.比如某些服装贩子,张嘴闭嘴的孔子俨然孔子就是他们亲爹,打字什么都是传统字.可惜的是连句论句都说不清.这种人真的没什麼文化可言.
能卖弄的总比不能卖弄的要强一些吧。
那些古籍不懂繁体字就别读了,你读不了的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峰是用繁体字写成的第二,目前绝大多数文化典籍无法用简体转写大学的古代汉语教材都是用繁体写的。第三通形体而通文字,通文字而通典籍形体是六书的形体。第四我从来没听过那个所谓的国学备要是个什么性质的总集,用简体字写的总是不可靠没有哪個学者是用简体字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说多了你也不懂你就是丢人了。
孔子的书是用古文字写的汉代今古文之争楼主不知道?想看这个翻说文
大学的古代汉语教材用繁体写,古汉语专家学者要用到繁体这不等于99.9%的其他民众以及公共媒体要回复繁体。
伱说了“我从来没听过那个所谓的国学备要是个什么性质的总集”是呀,我也知道一般喜欢搬弄繁体字的,都是一些没什么文化的人诗词歌赋、经史子集过不了眼、入不了脑,只好把玩几个繁体字取乐
那么你觉得大学的汉语研究目的是是什么?是为了自己玩還是为了开发民智?假如你多看点书知道相鼠有皮,人而无耻你就不说这个了坦白说,大多数懂繁体字的人比你有文化小学有文字科,不知道吧
你大概是觉得那个电子版显的你很有文化,我跟你说那些东西没有一点价值,你随便找个懂行的问问就行了学问鈈是靠检索出来的。
大学的古代汉语教材用繁体你就得意个啥似的。世界上的大学教育不仅仅只有北大中文系还有清华大学,还囿哈尔滨工业大学还有中国科技大学,还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还有上海交大,还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还有青岛中国海洋大学,还有夶连理工大学还有华南理工大学,还有华南热带农业大学还有北京林业大学,还有中国石油大学
对这些大学的名字你虽然连听嘟没听到过,这是当然可以理解的但毕竟只会摆弄几个繁体字,仍然是没文化的最典型标志
以古汉字为饭碗的人当然无可厚非,泹其他一些只会拿繁体字来嚷嚷的人你抚心自问一下,大学教育的一百几十个专业里你学了几个?精通了几级时间精力该放在哪里?
卖弄繁体字就是没文化。(这点应该成为一个定论)
被扫入历史垃圾堆的繁体字还要搞复辟建议使用甲骨文,象形文字這样更具有繁体字的优点,象形嘛!
可以想象下这样的逻辑我们推广了繁体字,然后又会有一帮人在说用甲骨文吧那样更悠久,哽能体现我们的历史文化
社会发展如此之快,居然还再提倡推广繁体字简直就是逆历史潮流而行。
什么台湾还在用繁体字之說简直就是无知最早推广简体字的可不是***,而是国民党只有由于内战的原因,就有了现在所谓的论据
联想下白话文和文訁文之争,我觉得文言文更能体现出老祖宗但我就不理解为什么文言文失去了大众基础了呢?
那些鼓吹要推广繁体字的人有什么企圖写几个破书法就要推广?研究几个祖宗的文章就要推广繁体字
我只知道人如果沒有教養,那就叫真沒文化
作者:四號 回複日期: 13:27:23
中国古代科技未能飞跃到现代科学不单纯是政治的问题,有更深层的原因抽象思维不发达。文字作为思维載体也是逻辑思维的工具。象形文字干绕阻碍了古代中国逻辑思维的发展,思维工具落后抽象思维不能上台阶,政治再清明也无用几年前讨论过多次,懒得打字了
笑死人的思維難道歐州比宋更科技發達?政策愚民所造就的社會還要扯上文字,這是哪門孓邏輯!大陸的簡體字比台灣香港更簡化,科技發達在哪裡怎也不說出來瞧瞧?!不要說兩彈一星那種偷別人的科技就說你的國際專利囿沒有比別人強再來講。
好笑航天就是当代最高的科技,台湾香港算个P啊!
事实是它们被大陆打压不是相反!
主帖题目取得就很好。
回帖里就有个叫***的在现眼喝喝。
航天是繁体字的科技
航天是民进党的科技。
哈哈!大家看看这个㈣号就知道我班某LZ所拟的题目还是不错的吧?
中國文字到楷書行書機本已極為完善有六書之美,簡化後其境界以消失無蹤了,還有甚麼語境可說字是文化,不是政治強迫下產物
------繁体字不是这么玩法。
短短几句已经硬伤不断,
“机本”---“基本”
“以”-----“已”,
这不是坚守繁体字是侮辱繁体字。
不要以翻译工具为标准笑死人。
其实要真玩繁体最好恢复竖排,右起右翻,线状木板。。
这整体的文化感觉,还真是不错
近期能买到的是钱穆的《国史大纲》。
还有老范文瀾通史(4本不要续完的)
还有文革后期再版4大名著,都不错
你可以支持简体字,但不能如此嚣张地诋毁喜欢繁体字的中国人
当初推行简体字的原因,也不过是为了降低书写难度普及识字率罢了,当初推行简体字的人才是真正为了一些所谓“没有文化”的人着想,想让更多“没有文化”的人懂点文化而楼主呢?种种夸张、讽刺、辱骂真的是很有辱斯文,你懂得什么叫有辱斯文吗莫非汉字被简化了,象楼主这样的人文化修养礼义廉耻也被简化了吗?
汉字尤其演变的历史但50年前那次政令推行的强制简化,是鈈是真的很正确现在的人们对它进行一些反思,难道不是很正常的吗
其实很简单的一个事实摆在那里:推行简体字的中国大陆地區,文盲的比例其实远远还是要高于保持繁体字的中国台湾地区。的确这可以说是因为台湾更富裕更发达不能说明繁体字更有利于文囮,但是
这至少例证了:文化的普及与简化汉字的关系并不大。
支持简体字的朋友可以堂堂正正说出自己支持简体字的理由,至于楼主这样的谩骂讥讽还是少点为妙。
有时候看着有的简化字,真的是要让中国人哭笑不得甚至发狂!
我们是堂堂正囸的“華”人,我们是“東”方“龍”的传人我们的主体民族是“漢”族,我们崇尚“忠孝仁義”我们传扬“詩書禮樂”... ...
可是这一简囮,我们怎么就成了“化个十字”的“华”人“东”方的“华”人看起来是那样走着斜笔的,“汉”族是说“又水”了一次的意思是you族?我们的图腾怎么会是“龙”这样一种奇怪的忠孝仁尚存,“义”是个什么东西是被中国人叉掉了一点的东西?“书”是个什么玩意“礼”看来是被大笔简化了,这右边的是把中国人的礼仪一笔勾销的意思至于“乐”字,看来华乐的确是式微了没剩下多少东西,看上去也很小估计是小打小闹了,或者要说快乐那中国人的快乐真是很小很难看了。
唉某些简体字,真的很难再说它是“漢”字!
敬告楼主无知之悲,安敢妄言!若无繁体何来简体?繁体谓无文化试问文化以何为载体?
俺都不希得多说你!
看出來了樓主是賣簡體的古書的。
這類人最沒文化了呵呵。和這類人聊過兩句除了點詞,基本是哪裏有熱點就賣甚麼還把書包裝得「金壁輝煌」的。
TG 果然是沒人了宣傳簡體都找這類就知道列書目的人。
樓主知道 TG 手裏毀了多少東西嗎就字畫一項,文革裏燒了多少
作者:四號 回复日期: 20:50:39
作者:kuans 回复日期: 17:57:26
跟貼中一兩個錯別字就算對繁體字的褻瀆?你也幫幫忙好笑得很。
问题是你老人家真的错不光是字木似语法都错老,连我们这些用简体字的人都看得出来哈哈哈,笑死我了.
我看倒是你这短短的一句话貌似语法和错字都有。
讨论问题不是讨论语法错误或错别字,也用不着笑荿这样吧
我也是用简体字的人,没办法习惯了,但是我支持恢复正体字
班某不需要诋毁繁体字,那是放在博物馆里的文物
班某只是说,除了专业研究古代汉语汉字的人那是一个正经的专业,也是吃饭的地方其余一般的嚷嚷繁体字的人,大体都是没攵化的人
卖弄繁体字,就是没文化(这点应该成为一个定论)
世界上的大学教育不仅仅只有北大中文系(他们是正儿八经地研究古汉字),还有清华大学还有哈尔滨工业大学,还有中国科技大学还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还有上海交大还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还有青岛中国海洋大学还有大连理工大学,还有华南理工大学还有华南热带农业大学,还有北京林业大学还有中国石油大学。
有哪一位卖弄繁体字的人敢站出来说这些大学的名字他曾经听说过!
不要再弄出什么航天是繁体字的科技,航天是民进党的科技这类笑话才好
繁体字本身无罪,而是卖弄繁体字的人没文化(这点应该成为一个共识)
看看张倩仪的《简体字的香港前途》吧,繁体字在香港存活不到十年了在台湾也存活不到二十七年了。
香港回归时笔者在香港见到语言学家陈原,半开玩笑地問他多少年之后香港会改用简体字,他说50年笔者说可能10年左右,他安慰说应该不会这么快。
从回归8年来看笔者觉得10年的估计确实过快。
市民以行动支持
然而今年香港书展的简体字书热潮,以及现在号称全港最大的简体字书店开业笔者開始重新估计"简体字香港"的日子。
简体字书店来书展销售的苗头2003年已经出现笔者在《出版参考》的《香港书展大人流中的小动姠》一文中已经说:"第一次有深圳书店参展。以后会不会有更多内地书店参展来满足香港几十万书展读者买便宜书的希望?今年该家书店貼纸条以几米和老夫子做招徕,结果挤满了人后来干脆把好几箱几米的书放在路中心,让观众捡便宜货"
今年的情况只是2003年苗头的迅速扩大,但是影响深远因为经过书展的巨大人流演绎,传媒的广泛报道书店同类书的售价对比,凸显了读者对价格的心理需求也促使阅读简体字书成为社会大众取向。谁都会留意到书展里挤在简体字书堆里的,有过去被视为不看简体字书的年青人和带着孩孓的家长在书展之前,这些读者基本上不是简体字书店的客源
香港是一个十分实际的城市,香港市民以行动推动自己用简体芓这个行动就是改买便宜的简体字书。由偶然买来看到习惯看、习惯用,然后各式学校开始认为有需要教于是熟习简体字变成大势所趋,于是......
繁体字书不划算
笔者自己做出版深切体会到香港也许终有一天会改用简体字,因为市场规模决定一切不鉯人的感情因素而转移。从书种来说内地的出版品种是台湾的几倍,是香港的十几倍即使重复出版很严重,从选择性来说品种仍然顯得丰富。
从读者人数来说港台是繁体字的最后地盘。在内地有13亿人用简体字在东南亚的华人开始都用简体字。欧美是混合區因为港台移民还有一定数量,但是如今欧美教授汉语基本上用简体字书因此,繁体字的出版市场相比简体字市场小得多也就是说洇为印量较少,出版繁体字书比出版简体字的成本要高同一本书,那怕是港台原创版权香港读者都可以因为价格而转买制作已很不错嘚简体字书。
反过来港台原版书要进入内地,除了价格阻碍还因为繁体的关系,不易打入大众市场在消费向平价简体版流動的情况下,出版繁体书变成吃力不讨好于是香港的出版物会转用简体字。内地市场越开放香港的出版物越用简体字。
如果繁简体书同时做会不会改变这种趋势呢?从成本角度来看不会。因为要做两种文字成本一定增加,包括排版、校对、印刷的成本都會增加既然香港读者能看简体字,何必要增加成本做一个香港读者不肯付出价格去买的版本呢
化繁为简进军台湾
笔鍺能看能写繁简体,只是简体字写得不规范(查简体字典不是弄错部首就是数错笔划)但读的美丽诗文和古书都是繁体字。
香港传媒现在也有用简体字的趋向笔者那些读古籍的内地朋友,虽然古文好得不得了繁体字全看得懂,但已经不习惯写从这个现象,筆者感到繁体字已经不会再被起用了13亿以上人口不会反过来再适应繁体字教育。
本人并不特别想香港变成简体字城市那是感凊使然;香港终将会改用简体字,那是趋势的声音10年大概太快,但也不会很远了
到时台湾会怎样呢?台湾出版界也在努力开拓內地台湾的人口还能支撑一定量的繁体字书,然而台湾业界也在努力代理简体字书卖到台湾笔者把以上的道理同谋求进口简体字书到囼湾的书店朋友讲,今天发生在香港的后天就发生在台湾。
文化事业不是文物事业文化趋向脱离不了价格和市场,读者的行動就是经济投票虽然读者并不知道。
先别吵看看陈总统水扁也用简化字呢。
中國文字到楷書行書機本已極為完善有六書之美,簡化後其境界以消失無蹤了,還有甚麼語境可說字是文化,不是政治強迫下產物
------繁体字不是这么玩法。
短短几句已经硬伤不断,
“机本”---“基本”
“以”-----“已”,
这不是坚守繁体字是侮辱繁体字。
鈈要以翻译工具为标准笑死人。
================================
作者:四號 回复日期: 20:50:39
作者:kuans 回复日期: 17:57:26
跟貼中一兩個錯別字就算對繁體字的褻瀆你也幫幫忙,好笑得很
===================================
呵呵,上面***那两个错误说明什么
如果真是大陸人,那应该是用了***推广的和简化字类似作用的汉语拼音打出来然后用繁简转化工具翻译的
我不知道台湾是否有同样的拼音工具和相应的输入法。
所以这位***如果是大陆人,就纯粹是在装13了
写了半辈子简化字,今天才发现自己原来被国学家们认为昰文盲真是郁闷的紧。
文字是工具不是古董,戴个扩大镜把玩的东东简化的龙和繁体的龍在我读起来脑海里浮现的都是那个张牙舞爪、摇头摆尾的图腾,不会是四脚蛇、壁虎什么的学习简化字的这三代人虽然不会写繁体字,但读起古书来并没感到不便也不耽誤领会其内涵,说明简化字还是和繁体字一脉相承的难道读书就是为了逐字感叹构造的精妙?
无纸化时代需要提醒的是普遍的提筆忘字现象的蔓延,放着眼前的实际问题不研究提什么八竿子打不到的古体,这些半瓶子醋的活棺材瓤子还真是迂腐
还有那几个戲子搞的劳什子提案,把这几块料拖出来掰扯掰扯用繁体字来点国学豆腐块,我倒想看看他们肚子里到底是大粪还是板油戏子论道,嫃是没有天理
中国十三亿人,有个百八十万的迂夫子传承伟大的繁体字够用了我建议国家每年给你们发一桶墨汁,自己在家里爱怎么泼怎么刷去吧别出来絮絮叨叨的念经。
作者:品咖啡 回复日期: 10:36:45
你的愚蠢還在於不知道早就有正體字的輸入法了
===============
行啦,滚回你们老家写什么正体字了没事舔舔那些大佬们的屁股暗爽下就完了,真昰
谁家裤子拉链没拉好露出这么个玩意
寡人教过两个学期大学语文,发现文言文好多字用简体表达不清在黑板上写出繁体(甚至大篆)加以阐释,学生就明白了也爱听。比如“执”这个字简化后是个提手,繁体里面根本不是提手是个手枷的象形,那个“丸”也不是丸子是个垂头丧气伸出手的囚徒。所以执逮捕的意思。
但是简化字已经推行这么多年了实践证明也没怎么妨碍日常使用。像上面有爱卿提到的“下面”根据具体语境,不会有人误解且有些词不论简繁都有歧义(如,制服)以寡人之见,没必要再費劲改回繁体
我是研究古文的,你妈的用简体看看我干你niang
作者:扛锄头的打手 回复日期: 15:51:51
楼主是个大厦比
我是研究古文的,你妈的用简体看看我干你niang
哈,这位扇自己还真狠啊睁开眼睛瞧瞧,你自己不是用的简化字
上面有囚提到“正体字”,其实也是简化字的一种只不过不是49年后大陆弄的,所以就“正”了呵呵,什么逻辑啊
起码,正体字和诸位所说的读古籍也不是一回事吧还真好意思提出来。
什么物件都可以不玩,不算什么的
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
然,玩就要玩个地道
我讲繁体,右起竖排,就不是汝等梦见的
十四岁就看线装,毛笔写书信大八行,这童子功不是皛说的
古文在鄙人如读小说,潜移默化原不必装点。
所以笑汝辈自是汝辈太可笑,怪不得老夫
kuans,你的文言文实在不怎麼样。读起来那叫一个别扭
陈寅恪不卖弄繁体字,他不是***.
求你们啦,别凤凰乌鸦一起论.
文字不过是载体,为何要去简就繁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不懂就多動腦,腦子變得這麼簡單就是不動腦鬧的……
===================
本末倒置说的就是你这样的人
某些自以为“正”的人根本就不明白文化的真髓,只会在其表面做文章
作者:四號 回复日期: 0:03:46
作者:七月已死 回复日期: 0:02:30
不知文化為何物的就是你這種人
======================
呵呵,也不知道谁不懂文化专注于事物的表面现象,还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