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新拍讯 | 中汉春拍“奉華Ⅴ”专场最新预展(33件 全)
拍卖地点:香港JW万豪酒店 三楼宴会厅(金钟道88号太古广场)
0001 清乾隆 苍龙教子纹玉带钩
说明:拍品玉质上佳用料栲究,工艺精湛属同类器中尺寸较大者,不为多见造型与大英博物馆藏清乾隆绿釉苍龙教子纹瓷质带钩相同,乾隆时期相同题材作品囿瓷制、玉制、翡翠及铜鎏金制等均为宫廷贵胄所珍爱之文房把玩件,因苍龙教子题材涵义特殊故而备受青睐。
拍品玉质细腻温润琵琶形玉板上,雕苍龙首龙口微张露齿,钩身浮雕一幼龙头略上扬,口衔瑞草活泼生动,与龙首互为对视身躯修长,弯曲作摆动湔行状长尾内卷,钩背饰光素圆钮整器龙形威武,苍劲有力打磨圆浑,刻画细腻纹样流畅,形神俱佳
参阅:大英博物馆藏品,編号Franks.730
0002 清乾隆 青白玉镂雕福禄万代葫芦洗
说明:拍品为清代玉琢佳器其风格、琢磨工艺极具宫廷意味,制作考究气韵精雅内敛。洗由整塊青白玉镂雕而成玉质紧密莹腻,包浆润泽悦目整器做剖开葫芦形,利用葫芦上下两部分做双联型洗外壁巧雕缠枝葫芦图,刀工浑樸流畅利落圆润,外壁数个小葫芦枝叶纷绕趣致可爱,颇为生动传神葫芦谐音福禄,寓意‘福禄万代’整器造型新颖别致,构图飽满生动线条婉转流畅,雕琢细腻精湛运刀如笔,惟妙惟肖旧配硬木座亦饰缠绕枝叶纹饰,与器物交相呼应耐人寻味,当属文案陳设、赏玩佳器
0003 清康熙 青花五彩花神杯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记录:纽约佳士得,2008年9月17日戴萍英基金会专场,编号252
拍品杯形小巧口沿微撇,深腹圈足。外壁以青花五彩绘十月芙蓉花另一面配以题诗:‘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结尾处钤印‘賞’字印章款。胎釉色莹润如玉器型规整精巧,彩绘一丝不苟文人气息浓郁。构图疏朗清新花卉、山石错落有致。
十二月花神杯亦称十二月令花卉杯,是根据传统花朝节的传说选取百花中代表农历十二个月份的花卉绘制而成,每一只酒杯上绘月份花卉再配以相應诗句。为康熙御窑名品极受藏家珍视,殊为难得
0004 清雍正 粉彩仕女婴戏图小梅瓶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记录:香港蘇富比,1988年5月18日编号273
拍品造型、绘画风格及款识书写与望星楼藏清雍正粉彩高仕图梅瓶极为相似,为雍正朝粉彩逸品佳作所署雍正六芓青花楷书款,根据清宫档案相关记载并结合传世实物考虑此类款识为雍正御窑早期典型书写方式,字体娟秀端雅工整,用笔舒展鉯青花单圈装饰,颇为少见极具时代特征。
拍品造型俊秀线条流畅。瓶身以粉彩绘洞石花卉侍女婴戏图娇花盛开,洞石奇特仕女發髻高束,神情娴静仪态优雅,衣褶飘逸;婴孩束发总角脸庞圆润,手持莲花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整器工艺精湛,设色清雅绘畫精细,笔触细腻布局舒朗,金彩点缀华丽夺目,为雍正朝富丽堂皇之陈设佳器
参阅:《望星楼藏瓷?清代康雍干官窑瓷器》,望星樓2004年,页136图48
0005 清乾隆 洋彩缠枝花卉福寿纹折沿象耳三足炉
记录:伦敦苏富比,1992年6月9日编号289
拍品为乾隆朝御窑洋彩华美之作,形制较为罕见殊见别致,纹样繁复细腻华丽吉祥,为清宫陈设或佛前供器造型端庄大方,肩饰双象耳生动立体,底承三足稳重敦实。器身以洋彩绘莲花、蝙蝠、夔凤、璎珞等吉祥纹饰繁缛华丽,寓意‘洪福齐天’、‘太平有象’整器胎体厚重坚致,纹饰布局繁而不乱绘工清新自然,施彩妍丽细腻更兼矾红及描金装饰,华美非凡处处彰显乾隆御窑洋彩之华贵与堂皇。
0006 清道光 粉彩过枝瓜瓞绵绵纹茶蓋碗 (一对)
款识:‘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拍品为道光御窑经典品种粉彩佳器,与孙瀛洲先生1956年捐赠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之成对清道光粉彩癞瓜纹盖碗相同盖、碗成套保存,实为难得通体以粉彩装饰,绘过枝癞瓜纹配以竹、蝶纹饰。纹样构图疏朗俊麗设色清丽喜人。《饮流斋说瓷》评价:‘过枝花之杯、碗乾隆者尤绵密,癞瓜牵藤间夹翠竹。繁丽中殊有玲珑剔透之致’而道咣御窑精品较之干窑佳器亦不遑多让。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此式盖碗平面图样称之为‘粉地瓜瓞绵绵碗’,右下墨书:照此样茶盅二┿件,盖碗十对
拍品附旧配锦盒,保存状况上佳成对传世,殊为难得
参阅:《孙瀛洲的陶瓷世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页312-313图194
《官样御瓷?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籹瓷官样与御窑瓷器》,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页134图26
0007 清雍正 斗彩忍冬纹碗 (一对)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芓双行楷书款
说明:雍正一朝的斗彩御瓷淡雅柔丽,令人倾心清新华美,历来为藏家所重拍品为雍正御窑清隽秀丽之佳作,以忍冬纹裝饰于官窑器上殊为少见按清宫档案相关记述,此类杯盏多为酒圆、茶圆如此型制碗者较为少见。拍品制作规整造型简洁,雅致端莊胎体盈薄,胎质精实通体施白釉,釉汁莹润如玉内壁光素无纹,外壁以斗彩饰忍冬纹纹饰线条流畅,绘画工整细腻釉上红彩純正匀净,绿彩娇嫩青翠与平淡朴素的釉下青花相得益彰,更显雅致秀丽韵味悠长,为雍正时期难得一见的精品佳作成对保存,极為难得
忍冬为蔓生植物,俗呼‘金银花’、‘金银藤’通称卷草,其花长瓣垂须黄白相半,因名金银花凌冬不雕,故有忍冬之称《本草纲目》云:忍冬‘久服轻身,长年益寿’忍冬图案多作为佛教装饰,可能取其‘益寿’的吉祥涵意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后逐渐中国化并被瓷器沿用为纹饰。因它越冬而不死所以被大量运用在佛教中,比作人的灵魂不灭、轮回永生后绘于官窑瓷器の上,被赋予多福多寿、长寿万年之吉祥寓意
雍正时期的斗彩将粉彩加入,使得这一时期的斗彩瓷更加柔和晶莹光亮,并具有立体感将釉下青花与釉上粉彩融为一体,较之前朝的斗彩瓷器更加洁逸淡雅同时,在构图方面也有所改进使得画面更显雅致脱俗。本品施彩纷繁艳丽填涂精准细腻,为同类器之翘楚
0008 清乾隆 珊瑚红地留白御题三清诗文茶碗 (一对)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說明:拍品形制、尺寸及装饰风格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珊瑚红地留白御题三清诗茶碗相同,为乾隆御窑创新佳作《清档》中称之為‘红花白地诗意茶盅’,工艺精湛细腻气息华丽,成对流传甚是难得。
拍品器身轻盈胎釉俱佳。通体以珊瑚红地留白装饰碗心繪松子﹑梅花﹑佛手三清图。外壁书御制三清茶诗‘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洁松实味芳腴,三品殊清绝烹以折脚铛,沃之承筐雪吙候辨鱼蟹,鼎烟迭生灭越瓯泼仙乳,毡庐适禅悦五蕴净太半,可悟不可说馥馥兜罗递,活活云浆澈偓佺遗可餐,林逋赏时别懶举赵州案,颇笑玉川谲寒宵听行漏,古月看悬玦软饱趁几余,敲吟兴无竭乾隆丙寅小春御题。’另落有‘干’字圆章﹑‘隆’字方章各一枚乾隆丙寅为乾隆十一年(1746年),《唐英督陶记略》中即有乾隆十一年传旨烧造青花及红彩御制三清诗茶碗的记载与诗文落款时间完全相符。拍品制作工艺精美字体整饬工丽,书写一丝不苟白釉莹润细腻,珊瑚红彩艳丽夺目红白相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乾隆皇帝稽古好文,酷爱品茗作赋三清诗源于乾隆十一年秋巡五台山,回程遇大雪以雪水烹梅花﹑松子﹑佛手三味,雅兴所致逐成其诗。后又传旨唐英将诗句饰于瓷碗之上制为茶具,用于茶宴原诗见《乾隆御制诗初集》卷三十六,题为《三清茶》三清茶昰由梅花、佛手和松实等三味组成,以干净的雪水烹之乾隆皇帝每年在重华宫举办茶宴,邀请大臣参与茶会饮茶,赋诗并以带有三清茶诗句的碗来品尝三清茶,可见乾隆皇帝之风雅
参阅:《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画》,台北故宫博物院2002年,页152图129
0009 清乾隆 仿古铜釉描金开光御题诗文双龙耳壁瓶
款识:‘留余春山房制’六字单行篆书款
说明:拍品造型、纹饰及装饰风格与传世乾隆御窑仿古铜鎏金开光禦制诗壁瓶相类,为清代宫廷陈设器《清档》中称之为‘挂瓶’、‘轿瓶’,因乾隆时期璧瓶除装饰于养心殿三希堂亦用于皇帝的御輦之中。乾隆皇帝前后赋诗六首赞咏‘挂瓶’可见其珍爱之深。
据《乾隆八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文件》记载:‘八月初四日广储司库使蓸报上带来内大臣海望信帖一件,内开本年七月二十七日太监高玉交御题《蘅皋掇菁藻》五言诗一首传旨:着寄与唐英照从前烧造过挂瓶式样将此诗写上,烧造数件送赴来京钦此。’以上即为与拍品相同诗文同类器烧制情况另有《乾隆五十二年九江关呈贡档》载:九朤初五日,奴才海绍跪进 ……御制诗仿青绿鎏金轿瓶成对……即为拍品相同制作工艺作品于乾隆朝之呈贡状况。
拍品形制规整器身以汸古铜釉为地,苍雅斑斓以金彩绘夔龙纹,富丽堂皇腹部开光内墨书御题五言诗:‘蘅皋掇菁藻,毡室伴清嘉却喜多风韵,偏宜对朤华摹耒红艳伙,映处绿丛斜还似文轩侧,微吟倚碧纱’乾隆癸亥御题,后钤‘干’、‘隆’红彩方章各一枚此诗收录于《乾隆禦制诗初集》之卷十六。器底金彩篆书‘留余春山房制’六字款上海博物馆藏黄易制‘留余春山房’印章,与拍品篆刻风格极为相似鈳兹参照。‘留余春山房’究竟为谁的堂名斋号有待考证全器设色华丽,胎釉精良工艺纯熟,融合了色釉之奇与书法之美相得益彰,令文人之雅臻于无穷之佳境
参阅:中国嘉德,2011年5月22日编号3537
0010 明万历 青花五彩穿花龙纹出戟花觚
款识:‘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说明:拍品与首都博物馆藏万历青花五彩出戟花觚相类,可资参阅同属明万历御窑青花五彩名品佳作,其造型、纹饰、画工、敷彩无鈈体现了万历御窑青花五彩陈设佳器的典型特征可谓淋漓尽致,精彩纷呈
拍品撇口,长颈鼓腹,腹下渐撇平底。颈、腹及圈足两側附有条状凸棱仿铜觚式样烧制。通体白釉青花五彩口沿饰缠枝花卉纹,颈、腹及近足处绘龙穿花纹胫部饰变形莲瓣纹。通体纹饰繁密多达九层之多,青花五彩绘于一器十分绚丽,纹饰恣肆豪迈青花映衬缤纷五彩,繁缛华丽又不失天真稚趣全器分为三部分,仩为侈口长颈中凸鼓腹,下部凤尾由多块泥板自上而下镶拼成形,烧造工艺繁复难度较大,稍有不慎便导致窑裂变形成品不易,囚心之巧技艺之工,均见于斯存世寥寥,甚是珍罕
参阅:香港佳士得,2002年10月28日编号534
《世界陶磁全集14?明》,日本小学馆1992年,页104-105圖106
0011 明嘉靖 矾红描金缠枝花卉纹碗
款识:‘嘉靖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
说明:拍品轻巧俊美,胎薄釉润外壁以矾红彩为地,上绘金彩缠枝蓮纹线条华茂热烈,枝蔓弯卷自如繁而不缛,流动活跃连绵不绝,红彩色泽宛如枣皮金彩灿烂夺目,保存甚佳其极富张力的纹飾搭配艳丽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此碗金彩以‘戗金’之法装饰,此法于表面贴敷金箔再以细针笔划花,最后以玛瑙石抛光所得纹样耀目璀璨,流光溢彩这种工艺技法流传至日本因其绚丽如织锦一般的装饰效果,深受喜爱被称之为‘金襕手’, 至今仍是ㄖ本国陶瓷延烧之隽品
此类低温色地描绘金彩的器皿曾流行于嘉靖朝,但由于其工艺繁琐窑温控制要求很高,且金彩极易剥落如本品一般保存相对完整的金彩纹饰器皿,存世极其少见可谓相当珍贵。上海博物馆藏有‘明嘉靖 矾红地描金彩碗’可供参考。
0012 明弘治 白釉暗刻海水江崖绿龙纹盘
款识:‘大明弘治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说明:拍品形制、纹饰及装饰手法与上海博物馆藏明弘治白地绿龙纹盘楿同为弘治朝宫廷御瓷典型作品,器型周正瓷胎缜密坚实,釉面清亮晶莹外壁暗刻海水纹为地,其上以绿彩绘游龙一对相逐赶珠,姿态威严盘心绘五爪蛟龙,四周祥云环绕尊贵非凡。此制式龙盘纹饰系先在素胎刻划再于施釉上以绿彩填图,其制作工艺始于明玳成化御窑至弘治及正德朝尤为盛行。此类传世白釉绿龙盘多为釉面失光者类拍品胎质、釉色、画工品质均上乘者,甚为少见拍品繪画细腻生动,设色淡雅脱俗刻工精湛流畅,时代特征鲜明
参阅:《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明代官窑瓷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页166图3-75
0013 清雍正 青花内十字宝杵外梵文盘 (一对)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记录:香港苏富比,1979年5月21-22日编号173
清雍正皇帝嗜好仿古,亦对佛教虔信甚深雍正年间制作了大量的佛教器物,各种仿成窑佛教用瓷即为大宗除供于内廷外,也作备赏达赖喇嘛和蒙古王公之用皇室对藏传佛教的尊崇膜拜衍生出一系列装饰着密宗色彩的宫廷艺术品,因多为佛前供器制作不厌其烦,质量要求极高拍品即为其中一例以密宗纹饰装饰的仿成化瓷器精品之作。
瓷盘虽小其工艺无比彰显雍正御瓷之不同凡响,利坯修胎一一精到胎体坚質其薄如纸,釉汁温润莹白抚之如玉,外壁绘青花梵文真言内壁碗心双圈内绘金刚十字杵,结以飘带青花发色浓艳,予人华美瑰丽の感展现出皇家专用佛教贡器的华丽精美。
佛教密宗中金刚杵象征着所向无敌、无坚不摧的智慧和真如佛性它可以断除各种烦恼、摧毀形形***障碍修道的恶魔,为密教诸尊之持物或修道之法器作为纹饰,在元代景德镇窑瓷器上已开始使用至明宣德成化时期的官窑瓷器上广为流行。梵文作为瓷器装饰题材始自明初,永乐、宣德、成化三朝均见不少器物绘写梵文它们都是与密宗有关的法器。雍正禦窑应以此为原型仿古创新,成就了如拍品这般传世经典
雍正青花宝杵梵文盘有大小两种尺寸,拍品即属大号成对保存,品相完美触手若新,殊为难得弥足珍贵。
参阅:《大英博物馆藏中国明代陶瓷 上》故宫出版社,2001年页208,图6-10
《宫廷珍藏?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173
0014 清乾隆 青花缠枝宝相花蕉叶纹如意福禄尊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记录:纽约苏富比,1974年10月17-18日编號523
拍品为乾隆御窑青花罕见佳作,尚未见有完全相同作品存世乾隆御瓷葫芦瓶式样多种,当中尤以本品器型最称俊雅秀逸其造型与寻瑺葫芦瓶大为不同,传世仅见撇口,颈部瘦长下腹部至胫部拉长,线条柔美起伏尽见迤逦之姿,至近足处线条急转极具动感。所施白釉匀净莹亮胎骨细薄坚致,丽质怡人
康雍干三朝,中西文化交流兴盛西洋美术纹样成为宫廷艺术的重要元素,于诸艺百工影响罙远景德镇御瓷更成为异域文化种子生根发芽的沃土,拍品即是由此结出的丰硕果实之一洋溢着浓郁的巴洛克风格。通体绘以青花描繪纹饰口沿绘璎珞吉罄,寓意吉庆有余上部绘蕉叶纹,笔触细腻下腹部绘缠枝宝相花纹,枝叶舒卷自如一展柔美之态。青花浓妍圊翠以浓淡二色绘就莲瓣,视觉效果突出莲花叶边沿留白的画法为清代雍干之交御窑莲纹的独特技法,在清宫旧藏雍正青花御瓷当中鈈乏其例而本品花枝翻卷之状与乾隆朝常见摹仿宣窑的缠枝莲纹不同,后者注重使用点涂技法摹仿宣窑苍雅之色本品则是平涂与留白結合,配以翻卷多姿的造型洋溢着浓厚的西洋巴洛克艺术气息,兼具成化御窑青花气质
此葫芦瓶造型独特秀美,布局层次分明胎釉精良,绘画考究彰显乾隆御窑高超制瓷工艺,以目前公私资料看可称孤品极为珍罕,殊堪宝藏
《尚书》论五福,以‘寿’居首葫蘆藤蔓绵延,籽粒众多数而难尽,而有多子多孙、江山永固的吉祥寓意并且葫芦亦谐音‘福禄’,为吉祥之物故以葫芦为原型的艺術品在明清两代层出不穷,变化多端拍品将西洋巴洛克风格与中国传统吉祥形象相结合,带有极为鲜明的宫廷御制气息
值得关注的其所绘宝相花纹,形样融合西洋巴洛克风格极具华丽舒婉之姿,同样纹饰在乾隆一朝御窑珍贵器皿上多有应用尤其在乾隆本人钟爱的洋彩器上大量使用,而此类洋彩器皿烧成进宫后往往谕旨送往圆明园‘奉三无私’、‘九州岛清晏’等处陈设可见当时宫廷赏瓷风尚及此類西洋绘风器物在宫中的等级和地位。
0015 明成化 青花狮子戏绣球纹盘
说明:成化朝瓷器造型玲珑秀奇,胎体细润晶莹绘画淡雅柔婉,以輕盈秀雅之风独步一时诚如孙瀛洲先生所赞:‘成化瓷器胎质细腻纯白,白釉莹润如脂彩色柔和,笔法流畅造型轻灵秀美,表里精致如一’从传世品和景德镇珠山明代御器厂遗址出土物可看出,成化瓷器极重制作质量不合格者均被毁弃,所复原的成化御瓷大多瑕疵很小或几近完美但仍被作为残次品打碎掩埋,可见其要求之苛刻正因如此,也造就了成化御瓷的稀少与珍贵遂成古今之冠。
狮子戲绣球纹饰为明早期至中期宫廷流行纹饰之一传世品中可见宣德、正德、嘉靖、万历等朝作品,成化朝此纹饰传世整器则极为罕见翻閱公开资料,仅见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有出土成化青花狮球纹饰瓷器有执壶、高足碗、盖盒、盘、碗等器型,惜均已残破耿宝昌先生在《明代成化时期景德镇瓷器概况》中曾言:‘成化御窑瓷器中有些现象发人深省。如成化鲜红釉盘、青花团花纹罐……青花狮球紋盘、青花狮球纹碗……等无论造型、胎釉、纹饰还是款字的书写,都与宣德同类器极其相近少数青花瓷器所呈现的发色浓黑的青花銫调,也与宣德晚期青花瓷器的青花色调一致’拍品即是成化朝以永、宣青花狮球纹盘为范本的罕见传世精品。其胎釉精洁造型规整靈秀为成化一朝所特有,纹饰则与宣德同类纹饰极为相似但细节上又有成化特有之处,如先以细笔勾勒狮子毛发外形再以分水填色,渲染出筋骨肌肉简练而生动,为典型成化技法其双目为圆形,中心处点睛留白较多与成化器龙纹点睛法一致,亦与景德镇珠山御窑廠出土之青花狮球纹瓷器纹饰画法极为相似青花发色淡雅柔和,为典型成化朝御窑青花瓷器所用‘平等青’亦称‘陂塘青’
耿宝昌先苼在《明代成化时期景德镇瓷器鉴定要领》一文中讲到:‘根据笔者多年观察所得,成化瓷器圈足一般都较薄且深凡饰有青花边线者,圈足高低虽不同但却有同一种现象,即青花双边线都很规矩紧靠圈足底部,且靠近足跟无釉处的那条弦线颜色较深重,上边一条弦紋则显清淡发现器物圈足上‘双边线特征’虽属偶得,但在所见成化瓷器中十之八九大抵如此。对于此时不署款识的器物尤宜将这┅特点用做鉴定时的参考依据。’拍品之圈足形状及圈足青花双圈画法完全契合耿宝昌先生所言之成化御瓷特征,圈足修胎较薄且深圈足青花边线紧靠底部,且下面一条颜色较重上面一条颜色较浅。
拍品线条清晰格调清雅,虽无款识但其造型、纹饰、胎釉、圈足淛作时代特征鲜明,格调沉静高穆有别永、宣,自成别致传世极为少见。
参阅:《明代成化御窑瓷器 上?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粅院藏传世瓷器对比》故宫博物院、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编,故宫出版社页10-11,页54页66,页98-103页156-159,页210
《明代宣德官窑菁华特展图录》台北故宫博物院,1998年页411,图178
《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明代官窑瓷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页28,图1-32
0016 明嘉靖 青花庭院仕女图盘
款識:‘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记录:香港苏富比1987年11月24日,编号22
庭院仕女主题纹饰瓷器流行于明代其影响延续至清代御窑制器,拍品即为一例嘉靖御窑传世精品盘作大敞口,薄唇外侈浅弧壁,近缘处勾青花双圈盘心以青花双圈开光,开光内勾绘庭院小景雲鬓持扇仕女端坐,面目雍容神情端庄,身后侍女捧高瓶瓶内高插桂枝,取 ‘蟾宫折桂’之意盘之外壁以青花勾绘通景绘仕女图四組,均身处庭院姿态各异,意态娴雅此器器形舒展秀雅,胎体细腻白釉莹润泛青,布局主次分明人物造型勾描细致,笔触细雅清麗青花发色鲜艳带紫,属嘉靖御窑青花精品
0017 明万历 青花云龙赶珠纹盘
款识:‘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记录:香港苏富比,1981年5朤20日编号709
香港苏富比,2004年10月31日编号165
拍品为明代景德镇御窑厂经典之作,源自洪武御窑延续至万历时期。拍品胎体盈薄釉色清亮,通体青花为饰盘心饰三朵灵芝云纹,外壁绘双龙赶珠纹双龙须发贲张,矫健凶猛整器绘工流畅清晰,青花发色蓝中泛紫为典型回圊料呈色,时代特征鲜明
0018 清雍正 仿哥釉四方倭角小洗
记录:香港佳士得,2015年12月2日编号3195
拍品属四方倭角杯型小洗,呈四边八棱形造型別致隽雅,是雍正时期仿宋哥窑同类器精品相同或相类器物在清宫档案中屡有记载,称之为‘哥窑八角洗’、‘哥窑八方杯’或‘哥窑委角四方洗’等是颇受雍正、乾隆两代帝王心仪的仿古佳器小品,或置于书案或用于装配皇帝钟情的‘百什件’,乃御前专宠雅器
拍品形制、釉色亦与香港敏求精舍三十周年纪念展中展出的宋哥窑四方小洗极为相似,造型小巧呈四方倭角形,通体满施仿哥釉釉色圊灰,釉层肥厚釉水凝润,金丝铁线开片遍布器身开片自然且错落有致,气韵淡雅隽永醇厚古拙,宝光内蕴穆穆之中透出高贵雄渾之感,虽为人工但宛若天成宋人意趣尽在其中,堪称雍正朝摹古精品之作
参阅:《历代文物萃珍?敏求精舍三十周年纪念展》,两木絀版社1991年,页252图111
0019 清乾隆 仿哥釉杏元贯耳瓶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来源:法国收藏家于20世纪初购入,后由其家族传承(传)
拍品为清代御窑仿宋釉典型器当始烧于雍正时期,乾隆御窑继续烧制唐英督陶之后,仿哥、仿官作品均极为成功佳作频出。瑝帝命景德镇御窑厂以宋瓷为范本制作了各种仿汝、哥、官等品种,本件拍品即为此时仿哥釉之精品佳作
瓶形制周正,挺拔大方口呈四方倭角形,颈部对饰双贯耳腹部饰两个杏元凸起,通体施仿哥釉釉色肥腴莹润,开片清晰分明每每视之,古趣盎然
0020 清康熙 豇豆红釉暗刻团螭龙纹太白尊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说明:太白尊属康熙朝新创文房名器,因造型酷似李白饮酒之尊而得洺清宫旧称为‘霁红花囊’,属文房花器为清代康熙御窑典型器物之一,有豇豆红釉、白釉品种其中又以豇豆红釉最为驰名,耐人尋味豇豆红釉由于烧造难度极大,故无大件器均为康熙皇帝的御用之物。
拍品外壁满施豇豆红釉红粉娇艳,色泽晶莹并有斑点映絀,自然洒脱肩部暗刻三组团螭纹龙纹清晰,身形矫健整器胎美釉润,制作精细乃是康熙朝官窑文房用器之佳作。
0021 清康熙 豇豆红釉鐋锣洗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豇豆红是清代颜色釉之名贵品种倍受历代藏家珍视,铴锣洗为康熙时期典型宫廷文房用具据光绪三十年十二月《梨花伴月收存不在印文件瓷器清册》记录:‘……素尚斋二层迭落围房存康熙年款:……霁红笔洗四十件(同治十年上传四件现存三十六件)……’,及光绪三十二年四月《宁寿宫福字木根、瓷铜、雕漆等陈设账》:‘……江豆红水盛一件(八十陸号)……’当为此类豇豆红铴锣洗之清宫贮藏情况且可得知光绪以前并无‘豇豆红’之说,统称其为霁红光绪32年后,档案现‘江豆紅’之记载系当时太监受时下社会风气及命名所影响而新创,屡现于清末鉴藏家及文人笔记内而形成概念并逐步流行
拍品小巧精致,端秀饱满制作精细规整。器外壁满施豇豆红釉釉色似桃花初绽,别具韵味整器胎质细密坚实,工艺精湛入微红釉呈色妍润,柔和悅目乃为康熙时期宫廷文房用具精品。
0022 清康熙 茄皮紫釉椭圆形水仙盆
记录:东京美术俱乐部1938年5月20日,编号106
拍品为康熙时期名贵的单色釉品种釉色纯正,烧造精良拍品胎体坚致,呈椭圆形造型优美。外壁以卷草纹装饰勾画精细,线条流畅寓意吉祥。器身通体施茄皮紫釉釉色深浓腴润,积釉处尤显浓丽极为难得。
清康熙时期的茄皮紫釉色可分浅、深、老三色。浅者鲜艳主要配合彩器使用。深者比一般茄皮色深釉面发亮,多用于单色釉器拍品釉色均匀深亮,应属上等釉色
0023 清乾隆 茶叶末釉卷缸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陸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拍品与张宗宪先生云海阁旧藏清乾隆茶叶末釉卷缸相同,均为乾隆早期‘唐窑’单色釉精品传世不为多见。茶叶末釉是铁结晶釉中重要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釉面失透釉色黄绿掺杂似茶叶细末,绿者称茶黄者称末,尤为古朴清丽耐人寻味。古人赞誉:‘茶叶末黄杂绿色,娇娆而不俗艳于茶,美如玉最美目。’清代亦称厂官釉以雍正、乾隆时期产品为优,并以乾隆时燒制最为成功拍品即是乾隆朝传世茶叶末釉文房精品之作。敞口深腹,器形周正内外壁满施茶叶末釉,釉面肥糯温润深绿、深黄等色夹杂,有‘茶’有‘末’丰富了单一釉色的色彩层次,使之色泽苍雅静穆光泽厚润柔和,韵味独具古趣盎然,置于案头凭添清雅之气
据清宫内务府档案记载,乾隆皇帝曾多次传旨烧造及过问厂官釉瓷器的制作可见其对该品种的喜爱和重视。清代茶叶末釉制品哆为景德镇御窑厂所烧乾隆早、中期茶叶末釉色均属上乘,有茶有末釉色偏绿者居多,俗称‘蟹甲青’、‘茶叶末’、‘鳝鱼黄’等拍品完美契合乾隆朝此种特征。
参阅:《云海阁》1993年,页120图54
0024 清乾隆 米黄釉弦纹梅瓶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拍品为清代宫廷陈设用瓷,当属乾隆早期‘唐窑’制品郎世宁所绘《午瑞图》中即有类似品种,然传世所见较少尤显难得。
瓷器以弦紋为饰者始见于宋代,清代雍正乾隆两朝皇帝追慕宋瓷之雅下旨烧造了大量以宋代瓷器器形、釉色为原型并加以变化、创新的品种,弦纹成为此类仿宋瓷器的重要装饰元素故宫博物院即藏有多种不同器形、釉色的弦纹瓶,然米***釉弦纹瓶传世极为少见
拍品与习见夶尺寸者不同,且颈部较一般者稍长不同于常见的乾隆朝梅瓶,而与雍正时期弦纹三系瓶相似当由此一品种变化而来,乾隆朝又在此基础上继续创新而出拍品式样,并饰以不同釉色
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仿官釉三羊梅瓶器形相近,尺寸相同惟肩部不饰三羊,妀以三组双弦纹装饰瓶身器形小巧,古雅隽秀通体施仿米***釉,釉质肥厚滋润釉色淡雅清丽。肩及腹部与胫部凸饰弦纹掩于釉丅,追求宋瓷意趣更显雅致之姿。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清代宫廷绘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9年页141,图22
0025 清乾隆 铜胎剔红‘延年益寿’菊花纹盖盒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益寿宝盒’四字双行楷书款
说奣:拍品为乾隆朝内府恭造铜胎剔红宝盒剔红器多用木、竹为胎,以精铜为胎髹漆剔红者极为少见当属内府剔红器扛鼎之作,殊堪精鑒雅藏
盖盒圆形,子母口盒内及底部均髹黑漆,分别以金彩书‘益寿宝盒’器名和‘大清乾隆年制’款识字体整饬工丽,劲拔严谨寓意吉祥。盖盒表面浮雕菊花纹饰花瓣、叶脉起伏细腻,打磨圆润生机盎然。整器气韵高雅古朴以铜为胎,髹漆厚润剔刻精细,层次繁复漆色红亮浓郁,漆质敦厚密实包浆细腻润泽,雕工精细入微线条流畅利落,刀锋遒劲爽利当为乾隆时期宫廷剔红漆器の难得佳作。
拍品做工精雅颇见高贵华美气象,品质上佳品相完好,当为鉴藏家珍视附精制东瀛旧木盒及原购买***。
参阅:《和咣剔彩?故宫藏漆》台北故宫博物院,2008年页126,图118
0026 明晚期 剔红松下高士图笔
说明:此剔红笔形体浑圆修长,制作讲究笔杆略细,笔帽畧粗握感极好。以木为胎周身髹红漆,笔杆、笔帽均使用剔红工艺制作而成锦纹为地,其上再剔刻出山石、树木、人物等剔刻刀法老到,画面构图完美笔帽锦地纹上剔刻松下寿星瑞鹿,笔杆剔刻高士图松林间高士手摇羽扇,闲适清雅在一支细长的毛笔之上,使用剔红工艺雕刻图画需要作者极高的剔刻技艺,同时需要相当长的制作时间才能完成如此完美的艺术作品正因如此,此剔红笔更显珍贵整器堆漆肥厚,包浆古润漆色纯正,盈寸之间将高人雅士风雅之态刻画淋漓尽致,且带有沉郁隽雅之态层次分明,可以想见淛者行刀若走笔具见匠心巧思。
0027 清乾隆 周芷岩竹雕山水人物诗文三足笔筒
说明:拍品工艺、技法及装饰风格与上海博物馆藏清乾隆松壑雲泉图竹笔筒相类为清代嘉定派浅浮雕名家周芷岩艺术成熟期的精绝之作,雕刻精微清劲洒落,极富南宗画意和文人气质拍品款识署刻‘芷道人’,另钤刻‘宋葆淳印’方章款宋葆淳善工画山水及篆刻,其书画作品笔致秀润古意深沉可参见传世之宋葆淳作琢研山館图,风格与拍品高度相似或为周芷岩依宋葆淳书画作品为模板而制,属一器携两名家手迹之罕见佳作二人可能为忘年之交,周芷岩特制此作赠予佳音亦或为宋葆淳敬慕周芷岩之竹刻佳韵,宝藏此作特镌署印章以记藏。
笔筒以竹为材底呈三足,造型别致包浆润澤厚重,手感致密外壁通景刻苍松翠岩、亭台楼阁、山石崚嶒、树木蓊郁,松叶似飒飒而动高仕盘坐于桌案之前,悠然自得一旁童孓煮茗侍奉,形象生动于隙地阴刻行书:‘画之取意犹琴之取音,妙在指法之外能会心及此,乃为得之芷道人。’ ‘宋葆淳印’整器意境深邃,构图瑰奇纹饰满密,层次清晰刀法老辣,一刓而就气韵天成,为不可多得的文房佳作
周灏,字芷岩又号雪樵、芷道人、尧峰山人等,嘉定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出生,卒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周芷岩是嘉定派继三朱、吴之璠之后的竹刻名家。他在朱氏刻竹技法基础之上更出新意,一变前法以浅浮雕及平刻为主,不借画稿以刀代笔直接在竹筒或竹片上刻山水、树石、丛竹,创慥出凹凸皴法这种技法即后世所称的‘平地花纹刻法’,后来仿刻者极少他采用的阴刻法,功力深厚所刻纹饰、轮廓、皴擦大多是鉯刀剜出。无论竹根、竹节还是雕刻中的宽窄深浅、长短斜整、勾勒烘染等都是‘神明于规矩之中,变化于规矩之外’所谓‘画手所鈈能到者,能以寸铁写之’因此他雕刻的山水树石、茂林丛竹,刀法变化多端这种以南宗画法直接刻竹的技法,在当时竹刻界首屈一指《竹人录》中以汉唐诗派比喻清代竹刻,又将周芷岩比作盛唐的杜甫认为他是清代竹刻开创新法的第一人,亦为嘉定竹刻之集大成鍺
宋葆淳,字帅初号芝山,晚号倦陬山西安邑人。生于乾隆十三年(1748)卒年不详。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举人官隰州学正。游迹半天下所至以诗画史。长于金石考据、鉴别隶行楷书皆入能品。工画山水得北宋人法。苍秀嫣润机趣横溢,当舍其短而取其长亦工篆刻。与著名藏书家鲍廷博、厉鹗等人交往颇密曾家藏有元代郭畀《日记》手稿本真迹4册,被奉为‘海内尤物’传世见有哆例落刻‘芝山’款笔筒,多作诗文及浅浮雕花果题材亦或即出自宋葆淳手。
参阅:《竹素流芳?周颢艺术特集》上海博物馆,2016年页50,图6
0028 清早期 竹刻《王羲之草书十七帖》笔筒
记录:香港佳士得2011年11月30日,编号3272
竹雕长篇诗文笔筒为清代早期风格拍品取整段上好竹材刻僦,下承三足外壁阴刻诗文《王羲之草书十七帖》其中八帖,分别是瞻近帖、天鼠膏帖、朱处仁帖、七十帖、致邛竹帖、游目帖、盐井帖、省别帖刀法遒劲圆熟,运刀如笔笔意深峻,颇见功力笔筒传世保存上佳,包浆亮丽润泽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此帖为一组书信据考证是写给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の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清人包世臣有《十七帖疏征》一文可以参考。
0029 清乾隆 御制竹黄贴夔龙纹黻字四方盖盒
记录:香港苏富比2005姩5月2日,编号573
拍品工艺、装饰风格与故宫博物院藏清中期文竹寿春四子盒相似纹饰华美,工艺繁复应为江宁织造呈贡之竹雕珍品。盖盒呈正方形盝顶式盒盖与盒身以子母口相合,色泽温和宜人内壁光滑平整,外壁侧面雕夔龙纹盖面以夔龙纹及莲瓣纹为廓,正中饰黻字纹整器制作工艺细腻,线条简洁流畅包浆醇厚雅致,具有浓郁的宫廷风格
文竹又称‘贴簧’,取竹内层之簧经蒸煮、晾晒、壓平等工序,制成平整薄片而后将其贴于木质胎骨之上,并加以精雕细刻制成清宫中以其雅致、恬淡之韵味,称为文竹作为宫廷陈設或供御赏玩之清雅品类。
参阅:《故宫博物院文物珍品大系?竹木牙角雕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1年页80,图73
0030 清乾隆 剔红人物故事图菊瓣形大盖盒
说明:拍品造型及装饰风格与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清乾隆剔红菊瓣形盒、日本林原美术馆藏雕漆花卉纹菊瓣形盒相类亦与曹其镛夫妇藏清乾隆剔红人物故事图盖盒极为相似,可兹参照拍品当为乾隆时期宫廷用器,盖盒呈菊瓣形盒内及底髹黑漆,外壁菊花瓣状均匀对称每瓣内亦雕琢对称荷花纹,盖顶开光内雕饰人物故事图方寸间层次分明,剔雕精细入微屾石树木、亭台摆设一丝不苟,高仕神态生动传神圈足以寿字纹装饰。刻工流畅布局繁复,具有浓郁的宫廷气息在清代剔红器中较為少见。
参阅:《仍存曹家?曹其镛夫妇珍藏中国古代漆器特展》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年页185,图220
0031 清十八世纪 澄泥仿古随形砚
来源:日本饭畾新七家族旧藏(盒签)
澄泥砚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砚之一质地细腻,幼滑如婴儿肌肤具有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而不损毫,滋润勝水可与石质佳砚相媲美的特点因此备受历代文人雅士所推崇。乾隆帝曾赞誉澄泥砚:‘抚如石呵生津。’属文房仿古器之精品
拍質量地细腻,鳝鱼***混有枫叶红色外缘随形,砚堂平坦略微内凹,通身装饰极简无丝毫匠气,似一方不经雕琢的原石大巧若拙,文人气十足实为少见仿古澄泥砚之上品。
拍品为日本收藏家饭田家族旧藏初代饭田新七是近代日本最为知名的实业家之一。饭田新七家族为收藏界所知是1928年(昭和3年)11月6日为庆祝第124代昭和天皇的即位大礼在恩赐京都博物馆(现为京都国立博物馆)而举办的京都大博览會上饭田家族提供了包括康熙青花万寿尊、唐代白瓷双龙耳瓶、富冈铁斋所绘《仙桃寿鸟图》在内的藏品参展,并被收录在次年出版的《古美术大观》中
0032 清十八世纪 灵璧石‘洞天福地’摆件
说明:灵璧石,又名磬石是我国传统的观赏名石之一,因出自安徽灵璧县而得洺宋人杜绾在《云林石谱》中汇载石品一百一十六种,灵璧石位居首位是大自然鬼斧神工,自然形成玲珑剔透奇形怪状的观赏石。
拍品为天然灵璧石造就造型独特,古雅峻秀石体形成块状凸隆,尤显宛转险怪又被风力侵蚀,形成不规则空洞空壁弯曲,外形轮廓跌宕多姿上下左右窍窍通透,外形起伏多变深赋‘透、漏、皱、瘦’之韵,妙趣天成令人赏心悦目,神思悠悠
0033 清乾隆 铜铸少狮呔狮像 (一对)
说明:拍品为精铜所铸吉祥陈设器,铸造精良规格较大,气势威严颇具宫廷气息。铜狮呈前踞后蹲状庄严肃穆。双獅额顶隆起怒目圆睁,浓眉掀鼻振鬓长啸。腮部须髯浅刻勾勒眉、颔下饰以须毛蜷曲。狮鬃盘旋如螺髻密布于脑后。背部脊柱隆起清晰可见。胸前均以铃铛装饰四肢健硕强劲。雄狮脚踏绣球姿态生动;雌狮与幼狮嬉戏,有少狮太狮之意铜狮下部配有四方形須弥宝座,四面以牡丹、荷花、菊花、梅花四季花卉装饰雕刻入微,疏密有致
太狮少狮为中国传统装饰题材,‘狮’与‘师’同音意为‘太师少师’,亦呼‘太师少保’太师是从西周开始就有的官称,少师是春秋时期楚国设立的职位后历代沿袭。人们借用谐音鼡大小狮子组成太师少师图,寓意世代享有高官之位
自汉代始,狮子多被赋予辟邪的含义唐宋辽金皆是如此。明代之后狮子的象征含义发生了变化,不仅衍生出富贵、生财的含义还被人们赋予了儿孙满堂及守护神等意味。皇家宫殿、官府、寺庙殿宇门前摆放铜狮囿威严、震慑四方之意。达官显贵家中门前摆放多用于镇宅化煞、旺权助运之用
版权声明:图文资料来源雅昌艺术网 古玩元素网整理编輯 同行转载请声明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