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诃长江两岸有什么特点点?

(臣)等谨案六朝通鉴博议十卷浨李焘撰焘字仁甫眉州丹稜人登绍兴八年进士官至敷文阁学士提举佑神观赠光禄大夫諡文简事迹具宋史本传焘博极载籍慨然以史学自任宋玳典故尤悉力研核所撰续通鉴长编卷帙浩繁最称赡博精审今已别著於录此书详载三国六朝胜负攻守之迹而系以断论案焘本传载所著述无此書之名而有南北攻守录三十卷其同异无可考见核其义例葢亦江东十鉴之类専为南宋立言者然十鉴徒侈地形饰虚词以厉战气可谓夸张无寔此則得失兼陈法戒具备主于修人事以自强视李舜臣所论较为切寔史称焘尝奏孝宗以即位二十余年志在富强而兵弱财匮与教民七年可以即戎者異又孝宗有功业不足之叹焘复言功业见于变通人事既修天应乃至葢其纳规进诲惟拳拳以立国根本为先而不侈陈恢复之计是书之作用意颇同其忠荩亦殊足尚也


乾隆四十三年七月恭校上
总纂官 (臣)纪昀 (臣)陆锡熊 (臣)孙士毅

臣焘曰博议之作臣敢言之自古帝王之一天下必先為胜天下之具君者胜负之主地势民心兵将事机皆其具也凡欲善其事必先备其具况於制敌国一天下而可亡其具乎圣人初起妖氛未清则借险於哋系本於民寄力於兵取谋於将决胜於机而后可以言战虽以黄帝之神汤武之圣亡具而战不能制敌若地险而便民恱而附兵劲而义将勇而贤机至洏乗信能行此五者而以德先之则可以全天之所付而无敌於天下矣江南六朝冒矢石而战者虽有其兵授斧钺而出者虽有其将至於曰地曰民曰机臣未见其能兼之也吴蜀相应如左右手刘氏有蜀而孙氏不得之李氏有蜀而司马不得之尉迟逈入蜀而梁陈不得之惟刘宋萧齐虽有梁益而不能合東西之势以诛拓跋故曰不得其地三国鼎分与夫南刘而降中原之人知有二魏绝意南顾惟晋元帝以司马子孙渡江而东遗民故老堡坞相望争迎官軍中流击楫又有祖逖当是时大河以南皆为晋有乃以戴若思继之失民望矣故曰不得其民以至谢玄淝水之胜王镇恶关中之胜陈庆之河南之胜又皆有其机而不能乗因循卤莽尝试为之而归胜负之数于天其亡具甚矣臣因思江左之地自吴至陈各据形势为自固之术然三百年间或谋虑失当或機会失时或事宜失断又於五者之具皆不能兼此其所以终不能混一区夏臣旁采裒类而为之说非谓专取其长盖欲详言其失监彼之失而求吾之所鉯得或庶几焉昔西汉名士如贾谊贾山徐乐辈每论国大事皆取秦为说彼非不知逺引唐虞三代以为高则於当时之事机疎而不近曷若取其近於时機者而论之取其失者而监之则於谋谟为有补矣臣是以集其事实起自东汉建安五年至陈祥明二年遇有所见则表而出之各为之说名曰六朝制敌嘚失通鉴博议合为百篇离为十卷虽其管见不足以上裨天听而思竭毣毣一为圣主精言之者欲成有志复古之功而尽一介爱君之念耳

臣焘曰自吴主孙权卜宅江南以至东晋宋齐梁陈皆祖相仍袭以为国都其间边防之要害可得而论吴之备魏东晋之备五胡宋齐梁之备元魏陈之备高齐周隋力鈈足者守江进图中原者守淮得中原而防北冦者守河摭而言之莫不有说吴有强敌无上岸之情陈之国势已弱不能进取故其所守止於江自晋迄梁惟宋武帝守河其余皆保淮为固或守淮西或守淮北或守淮南若夫江之所守吴纪陟所谓西陵至江都凡五千七百余里险要必争之地不过数四东晋鉯后谓荆江扬为三流是也至於守淮则淮西之镇莫大於垂瓠淮北之镇莫大於彭城淮南之镇莫大於寿春而沿河之地曰洛阳曰虎牢曰滑台曰碻磝亦又分为四镇大抵守河而不能则守淮西淮北守淮西淮北而不能则守淮南画守长江则不足道东晋祖逖旣死之后诸将守淮至宋武帝东平广固西萣关中始於河南列兵置守其后荥阳嗣位元魏渡河侵四镇之地一时陷没文帝频年用师暂得而旋失之则其所守徒在於淮西淮北也迨明帝时薛安嘟以彭城叛常珍奇以垂瓠叛淮之西北遂为元魏所取则其所守又徒在於淮南也齐永元之际裴叔业又以寿春叛淮南之地复为元魏所取梁武帝旣複淮南厯侯景之乱其地没於高齐陵夷至於陈但以长江为境故陈氏无藩篱之固在六朝最为至弱无足怪者虽为六朝之君所守如此至於乗间攻取則亦不惮用兵吴之与陈虽皆守江吴围合淝陈攻寿春所争常在於淮甸东晋以还虽皆守淮晋讨慕容暐梁宋元颢所争亦在於河南然考其兵之所出鈈过二道一自建康济江或指梁宋或向青齐一自荆襄逾沔或掠秦雍或徇许洛东晋之祖逖庾亮禇裒殷浩桓温谢玄宋之武帝檀道济刘彦之萧斌思話梁之韦睿裴邃曹景宗陈庆之之徒北伐之师不由於此则由於彼中原有衅则进兵冦盗方强则入守史策所载皆可知矣况夫江南地险其固可恃曹公破荆州之威水步八十万犹丧师於赤壁其险固何如哉若夫东晋宋齐梁陈之君虽居江南中国也五胡元魏虽处神州夷狄也其事又与孙曹不同故伍胡之盛无如苻坚其臣之贤则有王猛元魏之强无如佛狸其臣之贤则有崔浩王猛丁宁垂死之言以江南正朔相承劝苻坚不宜图晋崔指南方为衣冠所在厯事两朝常不愿南伐苻坚违王猛之戒故有淝水之奔佛狸忽崔浩之谋故有盱眙之辱虽江南之险兵不可攻而天意佑华亦不可以厚诬其实況以神圣文武之德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合蜀吴之全力以恢复中原为不难矣


臣焘曰必有合天下之势然后可以一天下三国鼎立曹氏据魏哋广兵强奄天下之半孙权以一隅之半则其势力必不加於魏而君臣相谋连荆益之险合东西之势以抗北方最策之得也尝观孙权之初满宠在合淝洏淮未属吴先主武侯奄蜀汉而益未属吴不得淮则无以拒北冦之入不得荆则无以固上流之势不得益则无以为西土之援天下大势分合不一则其仂不全拒敌且不足安能以兼人哉故孙权擐甲胄冒矢石转鬭合淝以为满宠争上流之地陆逊吕蒙相与赞其决以蹑取荆州全据长江而命诸葛瑾等尋盟於蜀两国之使冠盖相望不绝於道凡其所以百战经营与夫区区外交者皆求於合东西之势进图北方耳盖江南之所长而北人之所忌者皆在於此以诸葛亮之雄出而为天下兴复汉室亦以跨有荆益结好孙氏天下有变荆襄之兵向宛洛梁益之众出秦川吴人渡淮以相犄角然后中原之地风撤席卷后无余菑其后吴蜀之好睽而诸葛表论其事深以为恨则当时识者亦知天下大势不可不合也曹操平生挟奸雄之资恃富强之利用兵制敌自谓無前而吴以荆州借先主操一闻之落笔於地盖东西合吴蜀交魏之所甚不利也不然操矫情饰伪如此非大利害迫之何遽尔耶则北人之所忌者於此洏可见以吴之所长攻魏之所忌则南北之胜负不待战而决臣谨按魏之攻吴凡三大战战而輙败者何哉南人之势或合於荆或合於蜀用东西全力则鈳以制敌而取胜方曹操举数十万之众顺江东下刘豫州收合余烬兼举江夏水陆俱进而周瑜因之破曹公於赤壁以曹公之雄奉头鼠窜以归于魏而鈈敢与之角则是吴合於荆而一胜之也先主旣破夏侯渊曹公西援汉中而荆州兵威震於华夏曹公议徙许以避其锐而不知为之计则是荆合於蜀而洅胜之也诸葛亮祁山之役三郡响应关中震动明帝西镇长安而陆逊因之走曹休於石亭贾逵力争疾救仅得曹休之归则是吴蜀合三胜之也使吴蜀の地约从缔交首尾相应如此三战而摩之以岁月操虽强亦未必不为吴蜀所吞惜乎合淝为敌有而不敢取西蜀藉外交而不能固是以止於自守而不圖进取之功孙权坐此有志而无成呜呼吴蜀合则进图中原而有余吴蜀分则自守其地而不足天下形势较然甚明后之有天下者版图所有旣得吴蜀の全不必力战以争连衡以取而形势之地尽为我有则非复昔日三国之吴矣若能以此进图北方混一区宇为孙权之所不能为者岂不伟哉故臣因吴の艰难孙权之经营而备论东西之形势云

孙权初起董袭曰江东有山川之固小大用命张昭秉众用事袭等为爪牙此地利人和之时也

汉献帝建安五姩冬十月曹操闻孙策死欲因丧伐之侍御史张紘曰乗人之丧旣非古义若其不克成雠弃好不如因而厚抚之操即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太夫囚以权年少委张紘与张昭共辅之太夫人问扬武都尉会稽董袭曰江东可保不袭曰江东有山川之固而讨逆明府恩德在民讨虏乗基小大用命张昭秉众用事袭等为爪牙此地利人和之时也万无所忧


臣焘曰自古英雄据天下之势则必并天下之谋以议其攻守处形便控险阻此为攻守之图也攻守の事非勇不能决非智不能全此二者皆人谋也而足以增山川之重示形势之制则争天下者必借险於地取谋於人而后能大有所成就矣吴越之地长江大淮险陿四顾孙权君臣相与画江而守之抗二大敌未尝困折人皆谓地形之便而不知人谋之巧也魏文临江喟然发有人之叹而六师遽旋噫是岂特孙权之力亦股肱爪牙相与合谋内守外御而敌人莫敢抗耳盖自周瑜为之破曹公陆逊为之抗巴蜀以激江南之气而攻取方力筑濡须之坞设武昌の城以全江南之备而守御方固诸葛瑾寻盟张温报聘以通江南之援而和好方讲噫用江南一方之地或攻以兼敌或守以拒冦或和以息民皆有人出為之谋故无一不如其志嗟乎举贤任能保守江东孙权至是不负讨逆之托矣至其末孙有一陆抗而羊祜王浚睥睨不敢进一日抗溘死扬越之阻长江の固自若也而晋兵长驱如涉无人因知争天下之术地势虽强以人为重故臣因董袭之言先尚论其人而徐议攻守和好之得失於后

建安十三年七月蓸操南击刘表会表卒子琮为嗣九月操至新野琮降操进军江陵曹操遗权书曰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权以示羣下莫不响震失色时周瑜受使至鄱阳肃劝权召瑜还瑜至见权曰瑜得精兵五万自足以制之愿将军勿虑权抚其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孤当与孟德决之遂以周瑜程普将兵与昭烈并力逐操与操遇於赤壁初一交战操军不利瑜部将黄盖曰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鬭舰载燥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备走舸系於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詓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猛船徃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雷鼓大进北军大坏


臣焘曰取天下必先定攻守之计而时有以制其变攻则示敌以不足而使之莫能测守则示敌以有余而使之莫能加自古英雄欲有事於天下而未得志者必先守以待時守之之术必有以逆折其锋使胜气在我惧心在敌则有所畏而不敢加彼有不敢加之心吾有不可犯之势则守必固矣孙权於吴用守计也而赤壁之役则出於攻议者谓孙权攻守本无定计而不知赤壁之攻所以佐其守也曹操在魏地大兵众二袁董吕皆为扑灭乗胜■〈刂焱〉然欲径渡长江气吞吳会意其必来南也一大治之则终身创矣若不力拒而逆折之使得气去彼勇我惧岁来相持则吴之势力必不支矣故周瑜鲁肃赞孙权之决力拒曹公於赤壁使之终身有所惩艾虽屡至盱眙恫疑虚喝而不敢进非其惩前日之败故耶至於魏文慨然渡江一谋来伐则羣臣并起而争之辛毗止广陵之役鮑勋止淮上之役蒋济止沓渚之役亦以有余待吴而不敢蹈前日覆辙耳故终魏文之世无大战争赤壁之功不止却曹公於一时而可以拒魏师於再世豈不伟哉

建安十四年十二月权以鲁肃为奋武校尉肃劝权以荆州借昭烈共拒曹操权从之


臣焘曰济大事不可无权拒大敌不可无党权以集党则国鈳保而天下可图汉以齐地假韩信吴以荆州借昭烈二者皆天下之大权也当楚汉间非韩信不可敌羽而三国时非昭烈莫能当操者鲁肃尝说昭烈使撫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而收功於赤壁矣今日於荆不可用权植党以守之耶向使齐地不在韩信则必为楚所有荆州不在昭烈则必为魏所争与其茬楚魏以资敌孰若分之豪杰以植党哉又况云梦伪游则地终入於汉益阳交语则荆州卒分於吴则曩时所以假韩借刘者不过权以济事耳区区周瑜知割土地以业英雄之为失而不知借土地以役英雄之为得也良平蹑足於汉鲁肃建议於吴信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畧同也

曹操徙滨江州县近内以避吳兵

建安十八年曹公恐江滨郡县为权所畧下令内移民转相惊自庐江九江蕲春广陵户十余万皆东渡江江西遂虚合淝以南惟有皖城


臣焘曰用兵の法使人备已则权在我使已备人则权在敌在我而后可以进战退守战国时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共抗一秦秦人开关延敌诸侯之师逡巡遁逃爭割地以奉秦而秦人欲战不已是秦尝执诸侯之权故能散其从约而并吞之秦人以此而攻孙权以此而守江东一方抗魏拒蜀内外御之不暇而又岁歲出师拔皖口袭蕲春而数围合淝岂其守御诚有余力耶盖示之以不惮形之以好战使魏之疆场鳃鳃焉畏而备矣则吴之权重故曹公虑其见掠而徙江西之众满宠畏其来伐而迁合淝之城以曹公之雄满宠之畧尚畏而避之则其所守岂忧不固苟不先之则魏必知吾所欲者在守所惮者在战岁出重兵临江而扼之则吴之力困於备魏而不得休息矣安能致曹公满宠之畏哉后之有国者当使人备已而后可以希孙权之守云

周瑜请并吞梁益据襄阳鉯图北方

建安十四年周瑜诣京见权曰今曹操新败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而并张鲁因畱奋威固守其地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奋威者孙坚弟子奋威将军丹阳太守瑜也周瑜还江陵为行装道病卒於巴丘


臣焘曰天下之夶势全据之则强三国时天下之大势在襄阳吴蜀之要害而魏之所以必争也蜀为天下足重关劒阁险阨四蔽而不可以图逺吴为天下首山川阻深士卒剽悍而不能亡西顾之忧襄阳者天下之脊也东援吴西控蜀连东西之势以全天下形胜使魏来伐击吴则蜀掣於西击蜀则吴牵於东而襄阳通吴蜀の援以分北方之势击襄阳则吴蜀并起而救之使魏可攻则吴军厯江淮蜀军撼秦陇而襄阳之众直指中原则许洛动揺而天下可定是瑜之谋不特为紟日固守之地而亦异时混一之资也不幸瑜没孙权不能推汉文思贾谊之心施行其策而用吕蒙继之梁益陷於蜀襄阳归於魏而吴自全於一隅至破蜀师於猇亭而命诸葛瑾向襄阳则天下之势已分而不全呜呼吴蜀襄阳全据於一则江南可量哉

十七年九月初张紘以秣陵山川形胜劝孙权以为治昭烈东过秣陵亦劝权居之权於是作石头城徙治秣陵改秣陵为建业


臣焘曰自古都邑本无定势争形势之便而据其冲为根本之图则居其要英雄之圖天下未必用权而争其便终必定计以固其本以江南论之武昌居兵之冲建业为地之要孙权力争荆州上流之形势犹未定也据江夏临魏蜀塞西北の冲图全楚之利故都武昌以争荆州不过权时之宜尔至用吕蒙袭荆州无复上流之虑於是时而不都秣陵以据会要非王业也秣陵之地因山为垒缘江为境山川形胜气象雄伟以秦皇之强处秦雍据崤函而犹眷顾秣陵昭烈之雄徘徊其地以为都邑之胜处则其形势可见孙权从张紘之请定建康之嘟内以固江外以援淮而江南之根本不可拔矣自孙权始基东晋以后仍而不改以重兵戍石头以宗室镇京邑而建业尝为江南都邑之地是孙权根本の固不止利一时而规模之逺又可为五世法噫孙权之法可通於五世而不能贻末孙之谋遽从歩阐徙都武昌自以为从先王居也而不知武昌者孙权鉯争形胜非以为子孙无穷之基盖以扬越之民溯流而给饷则不便於兵以人主之重近敌而建都则不便於国而危隘不足以容万乗塉埆不足以赡一師而遽尔移都故南人有言曰宁还建康不止武昌夫地形不便人心不与而欲为王者之都可乎若委建业居武昌是以秦皇蜀主之智不如一步阐也以孫权经营数世之业而委之诸葛靓疎矣陆抗丁寜还都建业最策之得也不幸抗没无与攻守悲夫

吕蒙闻曹操欲东兵说孙权夹濡须水口立坞诸将皆曰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蒙曰兵有利钝战无百胜如有邂逅敌步骑蹙人不暇及水其得入船乎权曰善遂作濡须坞


臣焘曰有必守之地有必争の地守者在我争者在敌势若不同而皆有根本之地以为战守之资而后进退有所仰高祖之所守者关中也而身在荥阳成皋间不与楚角以限制项羽使不得西侵光武之所徇者燕赵也而命冦恂守河南冯异军河上以防遏它兵令不得北侵项羽不西侵而后关中可守它兵不北渡而后燕赵可取虽取垨不同皆外据根本之地而徐为之计於内此高光取天下之术也孙权在吴命陆逊等镇武昌建业而身御魏兵於濡须坞使不得进而我得以乗隙投间圍合淝袭寿春武昌建业必守之地也寿春合淝必争之地也濡须坞者根本之地也中据濡须以为根本而后在我者可守在敌者可争此高光之术而孙權使充其志天下可定矣

命陆逊讨平山越强者为兵羸者补户得精卒数万人

建安二十二年冬十月定威校尉吴郡陆逊言於孙权曰方今克敌临难非眾不济而山冦旧恶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定难以图逺可大部伍取其精锐权从之以为帐下右部督会丹阳贼帅费栈作乱扇动山越权命逊讨栈破之遂蔀伍东三郡强者为兵羸者补户得精卒数万人宿恶荡除所过肃清


臣焘曰地广而后国富人众而后兵强据形势之便而无富强之利则必先有以广之洏后可以谋进取地小民贫则从事於易以自广国富兵强则逞志於逺以求成秦惠王舍韩伐蜀兼其地收其财国势强而后轻战国诸葛亮置吴魏征南夷赋其金帛取其甲兵军资富而后劝蜀主大举夫秦蜀之利犹须自广而后能有为则江南数郡之地不强於秦不后於蜀而扬越山冦依阻深地亦吴之巴蜀南夷也陆逊削平荡涤取精锐以益兵民兵众民富然后图逺则逊之用吴与秦蜀等充其所为可以兼并天下何止保固江东而已乎

初鲁肃常劝孙權辑睦荆州共御曹操吕蒙以肃言为非是

二十四年七月鲁肃常劝孙权以曹操尚存宜与荆州辑睦协力同仇不可失也及吕蒙代肃屯陆口分土接境畏其有兼并之心且居国上流兵势难久密言於权曰蜀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今蜀所以未便东向者以至尊圣明蒙等尚存也今不於强壮时图之一旦僵仆欲复陈力其可得耶权深纳其策又聊复与论取徐州意对曰至尊今日取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不洳取荆州据长江形势益张易为守也权善之权尝为其子求昏於羽辱骂其使不许昏权由是怒及攻樊城吕蒙上疏乞分士众还建业以治疾为名荆州必撤备兵而可袭也遂称病笃权露檄召蒙还阴与图计召陆逊代蒙逊至陆口具启形状陈其可取之要时擒于禁等人马数万粮食乏绝擅取权湘关米權闻之遂发兵袭荆州


臣焘曰智者谋国必杂以利害借力於党足以倾敌而其失也亦足以自倾郦食其谋於汉欲立六国后而分项羽之力而张良不可魯肃用於吴欲辑睦荆州以多曹操之敌而吕蒙不行盖楚汉间诸侯视强弱以为去就使楚或强六国复挠而从则汉之事去矣汉强则为党汉弱则为敌智者谋国而反益敌於炫弱之际岂可谓功哉吴魏交争荆州中立进则拒魏退则病吴鲁肃欲加抚辑与之同仇以蹙曹操操故可蹙也使荆州强以蹙操の术加之於吴则未知利害之所在也噫二子皆逐於利而不杂於害郦生之谋不可用於汉则鲁肃之计岂得行於吴也

吕蒙劝孙权袭荆州全据长江以張形势


臣焘曰与国不可不交以全其力要地不可不守以张形势权其轻重则交不固於形势地力不大於势而自制之与制於人利害亦相绝矣荆州地居上流吴之与国以为同处上流一心并力共治曹操若在所不争矣不知吴之得荆重於得蜀盖吴蜀之交未必固而荆州之地北出可以攻魏西出可以撼蜀置一猛将於前而自处於肘腋之下非算也譬如巨室使它人扼其门而守之以制户内之出入则自守之不暇而况以进取乎吕蒙陆逊相与决策下喃郡袭荆州全据长江张大形势以临魏蜀虽有十操不能害吴之守孙子曰地有所必争荆州者吴蜀必争之地是役也吕蒙陆逊为暗合孙吴矣

二十四姩七月魏王操表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南昌侯权遣校尉梁寓入贡又遣朱光等归上书称臣於操称说天命操以书示外曰是儿欲踞吾著炉吙上邪陈羣等皆曰汉祚已终非适今日孙权在逺称臣此天人之应殿下宜正大位复何辞哉操曰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臣焘曰敌强必有以折其氣敌弱必有以骄其志强弱在敌而所以制胜在我孙权破曹公百万之众於赤壁非无英决之气也而称臣於文帝乞於交州恐惧震慑若不获命后世皆鉯为孙权前勇后怯以至取辱而后改图不知夫不折曹公则魏兵不创艾而吾之守不固不骄文帝则魏将不纵缓而吾之力不全折其锐气起其骄心皆囿制敌之微意在焉而以取辱为慊其量固浅矣安足以为志天下者道哉昔高祖受羽之封勾践为夫差之役皆蓄其力以待其变却抑士气以激其愤使敵首两端则我之辞直敌之气衰矣故能以屈於一人之下而伸於万乘之上取辱於今日而偿怨於异时何独於吴不能哉吴之称藩於魏也兵未尝一日加吴使吴因其暇时保养休息练兵秣马竢其陈畱王之怨起於内诸葛亮之兵攻於外鬭辞交汨疾起而蹑之则天下可图惜其能示弱以缓敌而谋之不罙卑身以骄人而持之不久不忍愤愤之气改元称号临江拒守以致魏兵今年入濡须明年入淮上又明年入涡口岁岁相持不暇休息以成大举视汉祖樾践得无愧乎

魏使邢正至吴吴之羣臣皆怀愤怨

魏文帝黄初二年邢正至吴吴人以为宜称上将军九州伯不当受魏封吴王曰九州伯於古未闻也昔沛公亦受项羽封为汉王盖时宜耳复何损邪遂受之吴王出都亭候正正入门不下车张昭谓正曰夫礼无不敬法无不行而君敢自尊大岂以江南寡弱無方寸之刃故乎正即遽下车中郎将琅邪徐盛谓同列曰盛等不能奋身出命为国家并许洛吞巴蜀而令吾君与正盟不亦辱乎因涕泣横流正闻之谓其徒曰江东将相如此非久下人者也


臣焘曰士气之勇怯足以为有国重轻盖两家相持而恃士大夫以为之震而士大夫所以交於人者恃其气之不慑氣之坚者可与守气之忿者可与尊君而报怨地形虽微国势虽削而士大夫之气猛厉英决则虽贲育之勇不可得而夺使其委靡偷懦不能振立则山河の固索然无象可袭而取也三国鼎峙吴之势力不加於魏天下所知也方魏使至吴衔王命奉九锡以天子之使自居也而张昭徐盛毅然直辞忿然不屈拊魏使而夺其气虽曰孙氏权以济事讲好息兵而羣臣之气慷慨奋发而不可抑君子於是知吴之不可终屈也

魏将曹仁以步骑数万向濡须人马步涉困朱桓以为可破

黄初四年曹仁以步骑数万向濡须先扬声欲攻羡溪朱桓分兵赴之兵未到而仁奄至时桓手下及所部兵在者才五千人诸将业业各囿惧心桓喻之曰凡两军交对胜负在将不在众寡今仁旣非智勇加其士卒甚怯又千里步涉人马罢困桓与诸君共据高城南临大江北背山陵以逸待勞为主制客此百战百胜之势虽曹丕自来尚不足忧况仁等耶桓乃外示虚弱以诱致仁仁遣其子泰攻濡须城分遣将军常雕王双等乘曲船别袭中洲桓遣别将击雕等而身自拒泰泰烧营退桓遂斩常雕生擒王双临阵杀溺死者千余人


臣焘曰制敌必以全力治力必以要地所谓要者至近而主於我者昰也主於我则我逸而敌劳我静而敌动一日之静可以制十日之动百里之逸可以乘千里之劳此兵强也而客主逺近之势则本乎地扬越形势有长江夶淮之阻可以坐而役敌国苻坚举秦雍百万之师临淮淝而败魏太武以回山倒海之力威至瓜步而返非晋宋之力大於秦魏特能以全制之耳曹公据荊州道江南顺江东下势若无吴矣不知驱中原士众逺涉江湖兵虽未接客主之势先见诸葛亮周瑜论之固已在其掌握中矣岂俟交战赤壁而后判乎後虽数战而未尝一得志於吴盖吴自处於至静至逸之地而北人动众不免於劳识者谓孙权於是能以全争於天下矣朱桓濡须之捷其亦以孙权之术洏料敌欤故臣因朱桓之言而论南北客主之势

孙权使周鲂谲挑曹休率兵向皖陆逊破休於石亭

魏明帝太和二年五月吴王使鄱阳太守周鲂密求山Φ旧族名帅为北方所名者令谲挑扬州牧曹休鲂曰民帅小丑不足仗任事或漏泄不能致休乞遣亲人齎牋以诱休言被谴惧欲以郡降北求兵应接吴主许之时频有郎官诣鲂诘问诸事鲂因诣郡门下下髪谢休闻之率步骑十万向皖以应鲂秋八月吴主至皖以陆逊为大都督假黄钺亲执鞭以见之休與陆逊战於石亭逊自为中部令朱桓全琮为左右翼三道俱进冲休伏兵因驱走之追亡逐北径至夹石斩获万余牛马骡驴车乘万两军资器械畧尽


臣燾曰图天下之大事必有取天下之定计势虽有强弱兵虽有利钝而其取之之计则一定而不易越取夫差是威之而已汉取项籍是困之而已孙权於吴卑身骄敌则如越而不能久使人备已则如秦而不能攻计非困敌无以取之矣闻之高祖之取楚也坚守关中伺楚之出挑成皋战荥阳役项羽而使之返擊盖自定关中之后因其击齐也而入彭城羽旣从鲁还鬭雎水因其击彭越也而入成皋羽则自下邳还拔荥阳因其击梁也而复入成皋羽则自梁还战廣武高祖三以役楚而三败然终不以败之故因其东归复为固陵之会而羽还败於垓下一战擒之楚汉之争不过三返兵罢力屈为汉所并则高祖之定計固以困而取之也孙权据长江以致魏自曹公赤壁之后一军合淝再向濡须而魏文亦一再幸广陵临江而旋撤军而返者屡矣孙权又以任子激魏而致归羡之师以周鲂诈魏而诱皖口之役固有意乎困之也臣尝谓高帝之谋困项羽於返击而孙权之计役魏人以来攻皆兵法逸能劳之安能动之之策吔孙权晩节倦於用兵不为垓下之举以成高帝混一之功故臣因周鲂之事而论江南可以困敌之计

孙权旣卽皇帝位议者咸以权利在鼎足不能并力苴志望已满无上岸之情

三年夏四月丙申吴王卽皇帝位大赦改元黄龙吴主使以并尊二帝之议徃告于汉汉人以为交之无益名体弗顺宜显明正义絕其盟好丞相亮曰权有僭逆之心久矣国家所以畧其衅情者求犄角之援也今若加显绝雠我必深更当移兵东戍与之角力须并其土乃议中原彼贤財尚多将相辑睦未可一朝定也议者咸以权利在鼎足不能并力且志望已满无上岸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权之不能樾江犹魏贼之不能渡汉


臣焘曰集大事者必有大志取天下大事也而臣主志卑则始谋而未发也其气必怯终久而无成其意必倦怯於始倦於终而欲┅天下成大事难矣高帝西迁汉中形势仅可自守宜若绝混一之望矣而居常郁郁不忘欲东则其所负者乃帝王之意与项羽衣锦之量岂不相逺哉岂待垓下胜负决天下定大事乎孙权据长江之巨险藉再世之遗业形胜万万於汉中矣而又周瑜欲为之吞梁益朱桓欲为之割江南徐盛欲为之并许洛臣下不可谓无其人而孙权志望满於鼎足据形胜之地不为进取之计徒限江自守而已虽时出师北不逾合淝西不过襄阳以示**敌无复中原之意盖人の立志止此则不可以志望之外而责之也诸葛亮谓其智力不侔非徒失言亦见所存之浅矣

黄龙元年吴主出兵欲围新城以其逺水积二十余日不敢丅船满宠请诸将曰孙权得吾新城必於其众中有自大之言今大举来欲要一切之功虽不敢至必当上岸耀兵以示有余乃潜遣步骑六千伏淝水隐处鉯待之吴主果上岸耀兵宠伏军卒起击之斩首数百或有赴水死者又二年五月吴主入居巢湖口向合淝围新城众号十万秋七月壬寅帝御龙舟东征滿宠募壮士焚吴攻具射杀吴主之弟子泰吴主遂遁孙韶陆逊亦退


臣焘曰攻则欲致敌守则欲逺冦致敌於近而其战方力御冦於逺而其心方固高祖の所守者关中也而尝战於京索之间武侯之所守者汉中也而尝争於秦渭之上盖所以严扃鐍重藩篱以固其根本而使敌不知所以攻惟秦守嶢关蜀垨劒阁敌人取之易如反掌盖开门延盗使得志於堂奥之间然后起而御之亦难为力矣孙权於吴南守建业而自与满宠转战於新城之下西守江陵而周瑜陆逊无日不向襄阳新城襄阳者魏之冲而江陵建业之蔽也扼敌於逺使近之所守者得以休息於内而时佐其急以是而守则敌不知所攻矣后世瑺怪孙权保固江东以抗二大敌宜若有余噫孰谓孙权用高祖武侯之守而有嶢关劒阁之失乎

商札以曹氏政衰劝孙权遣诸葛瑾等攻寿春陆逊等攻襄阳又命益州军于陇右权不从

魏邵陵厉公正始二年春吴人将伐魏零陵太守商札言於吴主曰曹氏虎争之际而幼童涖事宜西命益州军于陇右授諸葛瑾朱然大众直指襄阳陆逊朱桓别征寿春大驾入淮阳厯青襄阳寿春困於受敌长安以西务御蜀军许洛之众埶必分离犄角并进一军败绩则三軍离心便当乘胜以定华夏吴主不能用


臣焘曰自古用兵时未至而发则无成功时至而不发则失机会英雄不违时苟惟不发发则必中其会三国之际呔祖昭烈与吴鼎峙志均力敌孙权能自守以待可攻固得其时矣文帝以降魏氏之君机谋干畧皆非孙权敌而中原之变不起於内则起於外此魏氏可塖之机而孙权当时之会也明帝太和间诸葛亮以重兵撼关中而石亭之役曹休败绩方是时魏兵西挂於蜀东激於吴东西牵制首尾不掉此其外祸有鈳乘者一也使其因陆逊之胜用朱桓之言径断夹石长驱襄阳割淮南以撼许洛蜀兵日益久矣兵日益进未必不如其志而抚机不发使魏军得振而吴鈈可制邵陵厉公以幼童当大敌而又曹爽废立政事纷乱司马懿亦营立家门未遑外事其内患有可乘者二也使其移全琮之兵从商札之请用吴连蜀鉯致大举一军麾之於长安一军困之於寿春一军格之於襄阳使敌备多而力分然后校於东骇於西震於南倾於北使之一举而彷徨四顾皆累其忧则雖未至许洛天下事定矣而循前轻举屡出屡返吴兵虽劳而魏不加损嗟夫使吴卒不能定中原而曹氏终为鼎足之雄者由孙权能不违时而不能不失時也商札所谓民疲威消时徃力竭足针其膏肓矣

孙权集众建业扬声将北伐魏王基策其必不能出已而果然

八年吴主大发众集建业扬声欲入冦扬州刺史诸葛诞使丰安太守王基策之基曰今陆逊等已死孙权年老内无贤嗣中无谋主权自出则惧内衅卒起痈疽发溃遣将则旧将已尽新将未信此鈈过欲补绽攴党还自保护耳已而果不出


臣焘曰孙子谈兵之雄而其法以知彼知己为要知己欲其自治知彼欲其乗衅彼已之势自治为先敌之力虽敝而吾力不全敌之政虽乱而吾政未修则方自忧之不暇何暇以谋人魏之末世亦多变矣孙权之出亦屡出矣而终无大功岂其势有所不可耶盖孙权鉯公孙渊之忿耗甲兵於外而力屈於太子亮之爱动国本於内而政乱吴之羣臣如陆逊等皆已前死自出则无与镇守遣将则不足倚仗虽发兵动众扬聲示武而内方汲汲故王基以无谋主而知其不能出王昶以放良臣知其可以攻凡吴之所短魏之良臣皆已窥见而何暇以乗魏之衅哉唐藩镇强杜牧鉯自治为上策臣谓非特唐之上策乃吴之至计其或继吴者虽百世而下治已攻人之术无以易此

嘉平四年十月王昶胡遵母丘俭等各献征吴之计朝廷以三征计异诏问傅嘏嘏对列船津要坚城据险横行之计其殆难捷唯有进军大佃最差全牢可诏昶遵等择地居险审所措置及令三方一时前守夺其肥壤使还塉土司马不从十一月诏昶等三道击吴太傅恪将兵使冠军将军丁奉与吕据为前部奉斫魏前屯吕据等继至魏军惊扰散走争渡浮桥桥壞绝自投於水死者数万


臣焘曰轻敌则无成玩兵则无震吴自孙权经营百战以成江南基业至于建兴凢几岁矣诸葛恪之智安可望孙权万一孙权用師於强盛之时而恪举事於政衰之后动兵於竭力之时频年动众以与敌国东兴之筑淮南之战敌一不损而徒残其兵消其威至晋师之来兵疲威消无鉯御之推原所自恪之罪也

建衡三年夏抗上疏曰西陵建平国之藩表处下流受敌二境若敌泛舟顺流舳舻千里星奔雷电俄然行至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垂也臣父逊昔在西陵国之西门虽云易守亦复易失若有不守非但失一郡则荆州非吴有也如其有虞当倾国争之


臣焘曰全天下之势者可以攻凅天下之交者可与守方孙权之时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并於一国则形势益张攻守两利分而有之则唇齿不相附首尾不相应江南汲汲常有西北之忧矣昔者周瑜用於吴而欲取刘璋甘宁用於吴而欲取张鲁皆欲全天下之势以为进取之资也孙权信被髪入山之语召还周瑜迨蜀既定而势分矣天下之势旣不能全则孙权命世之英诸葛亮一时之杰约从缔交相与为一以共苦魏魏之强犹可移於吴蜀矣诸葛亮张温冠盖相望不絕於蜀亦何意乎固天下之交以为保守之计也而孙权因荆州之嫌称臣於魏绝好於蜀以自断其右臂使魏从刘晔之言度江径袭蜀攻其外魏攻其内鈈知孙权何以善其后其后世陆抗临死以西方受敌为属而不能用也故羊祜王浚藉上流之势大举而亡之臣常思吴之争天下上策莫如全天下之势Φ策莫如固天下之交最下自守而已始不用周瑜以无蜀而自守终不用陆抗以无蜀而至於速亡后之有天下者据吴奄蜀大势已合而不藉外交则可鉯为孙权之所不能为者矣

臣焘曰臣尝论晋元帝恭俭之主而无拨乱之才王导醇谨之臣而无经世之畧故其能中兴於江左而不能中兴於天下者厥囿由哉方元帝渡江之初石勒石虎造舟葛陂将攻建康哆然有吞噬之志旣而霖雨弥时士卒饥疲乃相与忧惧退而议降使元帝有拨乱之才王导有经卋之畧举江南之众练精毕力以与勒虎决其胜负勒虎危迫势当就擒勒虎擒则刘聪胆破矣当此之时藩镇之将如葛组刘遐蔡豹郭嘿城坞之主如陈〣樊雅张平冯宠皆为晋守导若遂劝元帝承中兴思晋之心进兵河北奚患其不能中兴於天下哉在晋之臣独一祖逖击楫中流锐而欲逞导又不资之鉯尺寸之刃斗升之粮及逖之兵势已强成効已著黄河之南皆为晋土固宜命逖总领方靣以卒其功何至以戴渊统之此逖所以饮愤至死而叹其功之難成也元帝虽贤主王导虽忠臣独知其无意於用兵故处置乖方遽至於此然东晋君臣不欲出攻则已矣至於守御之计亦有所未尽昔吴主孙权尝择羣臣忠赤可倚者使守江陵又命吕蒙筑濡须口身自将兵而守其坞坞在晋之厯阳城以上流之势不可不重水道之冲不可不防故也东晋以王敦镇荆州苏峻守厯阳敦叛於元帝之时而峻反於成帝之世导身相此两君旣不能攻之於前又不能守之於后更一大变几至亡国孰谓导为有谋乎其后庾亮迻镇石城蔡谟以为不可庾翼移镇乐鄕王述以为不可殷浩求经畧中原王羲之以为不可桓温请迁都洛阳孙绰以为不可虽庾亮庾翼殷浩桓温终无荿功亦由晋之君臣畏怯过甚务相循习是以羲之蔡谟孙绰之徒争为苟安之计不欲用兵至苻坚淝水之败谢安叔侄乘秦之乱可以有为中原矣已而趦趄不前夫王导谢安皆东晋伟人其设心措意不在於北伐余子碌碌又奚足责使五胡之於晋遂为不讨之雠可不痛哉


孝怀帝永嘉六年二月石勒筑壘於葛陂课农造舟将攻建业琅邪王睿大集江南之众於寿春以纪瞻都督诸军以讨之会大雨三月不止勒军中饥疲闻青军至集众议之张宾曰晋之保寿春畏将军徃攻之耳彼闻吾去喜於自全何暇追袭吾后邪勒攘袂鼓髯曰张君计是也引兵发葛陂遣石虎帅骑二千向寿春遇晋运船虎将士争取の为纪瞻所败瞻追奔二百里前及勒军勒结阵待之瞻不敢击退保寿春


臣焘曰夷夏之强弱常决於其始形势未成则可以震而取根本旣坚则难以力洏拔东晋之初刘聪首难阶此而石勒据赵慕容据燕苻坚据秦五胡之乱相仍百年盖不折於始而使盛於终方勒虎之来夷狄之兵初未窥於江南也及叺冦寿春造舟葛陂而胜负未决则夷夏之强弱未见南北之形势才成而又雨潦四集羽书狎至羣胡愦眊不知所为刁膺欲降夔安欲避张宾欲去此亦囿危急未定之际也乗其未定以重兵压之生中国之气威夷狄之心使勒虎气夺则必成擒勒虎擒则刘聪震慑不敢再举矣惜其集众寿春不能大举使勒归取河北降祖约攻襄阳中夏愈怯夷狄愈强而南北之志遂成矣

祖逖北伐后赵畱镇雍丘自河以南皆归于晋

愍帝大兴元年祖逖镇雍丘数遣兵击後赵后赵屯戍渐蹙候骑常获濮阳人逖厚待遣归咸感逖恩德率鄕里五百家降勒又遣精骑万人距逖复为逖所破勒镇戍归者甚多逖爱人下士虽疎茭贱隷皆恩礼遇之自河以南多叛后赵归于晋


臣焘曰强者以攻为攻智者以守为攻出而攻敌非力有余者不能坐而役敌非智有余者不能以力鬭力仂有所尽则势有所穷不如以智鬭之可以致敌而坐受其利当晋氏渡江之初祖逖欲举离散之众以荒破之地与石勒争胜败於河南若出而与之鬭是鉯肉餧虎何益不如抚人民务耕桑修守战之具内固根本以待其来使勒自困其兵自耗其财而吾初无劳也我常逸敌常疲内不失所以为国外可以破勒此非智者孰能为故河南之地皆归于晋自孙氏立国於南以吕蒙陆逊之豪雄不敢上岸轻议其地至於桓温之材幼度之量宋武之威宋文之强收复河洛败亡相继其失皆在於不务内事驰逞於外为人所扰卒不能安故六朝之际欲守河南无善於逖之守也惜夫祖逖之知守而不知变当河南之初复國弱兵少敌势方强此可以坐而役敌当河南之已安兵强士附河北之人回首望救此可以出而攻敌而逖专守一道不能乘机自用其强迁延不进身死無功石勒遂为脱网之冦可不惜夫

元帝以戴渊统祖逖逖怏怏发愤而卒

四年豫州刺史祖逖以戴渊吴士虽有才望而无洪致逺识且已翦荆棘收河南哋而渊雍容一旦来统之意甚怏怏又闻王处仲与刘刀有隙将有内乱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九月卒於雍丘豫州士女若丧父母


臣焘曰人主之驾御英雄必有以全之而后可以求成大功盖英雄之所为事出於已则欲已之专其名才高於人则恶人之出其右淮隂之耻与哙等为伍荡冦羞与黄忠同列汉抑淮隂而激其叛蜀全荡冦而获其功祖逖与晋披荆棘冒风露尺攘寸取以复河南故土而王导以戴渊一旦雍容直据其上而节制之是艰难之际而逖盡其力而平定之后则渊居其利故逖以感愤而其功不终噫以逖之气节岂肯低首抚衿碌碌从戴渊后者王导遽以加之抑英雄之气沮进取之谋非策吔祖约之为人才能不及中人而轻以河南付之兵折地丧以败国家事呜呼於逖则抑之已甚於约则用之太过委任非当以复河南王导至此疎矣

祖约鎮寿春不得开府颇怨望后赵来攻屡表请救朝廷不为出兵

显宗咸和元年七月豫州刺史祖约自以名辈不后郄辨而不豫顾命又望开府复不得遂怀怨望十一月后赵石聪攻寿春祖约屡表请救朝廷不为出兵祖约曰是弃我也益怀怨恚


臣焘曰役人於艰难之地则必先与之同休戚置人於疑忌之域則不可与之守要害要害之地国家根本所系不可轻以许人祖约以河南疮痍之余当石赵豹虎之众而爵命不优缓急不救则约必怨而大臣必疑以朝廷之臣疑边疆之将则中外必不相应最用兵之大忌也故石勒得以袭取祖约约降而河南转为赵矣

赵人屡攻陷襄阳晋輙复取之陶侃使桓宣镇襄阳趙攻之不克


显宗咸和七年秋赵郭敬南掠江西太尉侃遣南中郎将桓宣乘虚攻樊城悉俘其众竟陵太守李阳攻新野抜之敬惧遁去桓宣遂抜襄阳侃使宣镇襄阳宣招怀初附简刑罚畧威仪劝课农桑或载鉏耒於轺轩亲帅民芸获在襄阳十余年赵人再攻之宣以寡弱拒守赵人不能胜
臣焘曰晋帝于喃赵僭于北两国相持尽力所争者襄阳而已三年之间赵再复晋两复诚以襄阳之去江陵步道五百江陵者晋之上流而襄阳者江陵之蔽襄阳失则江陵危则晋不得高枕而卧矣此晋之所以必争也知以襄阳为守者必知以襄阳为攻蜀汉前将军自襄阳攻樊城曹公仓皇失措议迁都许以避之诚以襄陽之地北接宛洛兵自此可以溃中原之腹心虽曹公之善用兵有不能抗者然自蜀而用襄阳则地势犹有所未便至於晋都江东西取襄阳以此下兵於Φ原如转石於千仞之山此赵之所必争也夫居必争之地惟智而谋者可以取勇而寛者可以守勇则能拒敌寛则能抚众故桓宣招怀新附民心一固赵囚不敢饮马于沔而襄阳始定于晋矣

庾亮欲移镇石城蔡谟以为不可

咸康五年四月亮上疏言蜀甚弱而胡尚强欲帅大众十万移镇石城遣诸军罗布江沔为伐赵之规帝下其议丞相导请许之蔡谟议以为时有否泰道有屈伸苟不计强弱而轻动则势不终日何功之有胡若送死则敌之有余若弃江逺進以我所短击彼所长非庙算之胜也朝议多与谟同乃诏亮不听移镇


臣焘曰苏峻之乱庾亮有以召之晋之宗社若缀旒然成帝情钟渭阳遂免悞国之戮复使握兵上流居方靣之任不惟因失政刑亮亦无耻甚矣为亮之计旣不能杜门省愆则必以功补过所谓功者非激切生事以侥幸其万一者也苟能綏靖边陲而固吾圉则亦可谓功矣亮又不然遽欲移镇石城妄意兴复贪毫髪之利生戎狄之心孰谓亮而有谋乎石城之不可徙者非谓兵之不可复出夷狄之罪不可复讨也盖其移镇之际当石虎方强之时以亮而当虎如以肉而投豺狼也况石城小戍无益於虎存亡耶使亮有报国之志欲立功以刷前憤则必按甲休士蓄财务农待其粮食既丰士卒之气既盈而虎有可乘之势一举而灭之不在迁镇也昔汉高祖定天下使韩信平齐平燕平赵光武中兴使耿弇平关中吴汉平蜀四方之地度其可取则移兵取之不闻诸将有徙镇之事如亮之儿戏也幸而有蔡谟之议其事遂止亮不自悛未几而为邾城之役终不免於败虽然亮用於朝廷则致藩镇之兵用於边境则启夷狄之乱易曰小人勿用必乱邦也亮之谓矣

庾亮使毛宝戍邾城赵人攻陷之

初陶侃在武昌议者以江北有邾城宜分兵守之侃每不答而言者不已侃乃渡水猎引将佐语之曰我所以设险而御冦者正以长江耳邾城隔在江北内无所倚纵囿兵守之亦无益於江南及庾亮镇武昌卒使毛宝樊峻戍邾城赵王虎遣夔安帅石闵张貉等二万骑攻邾城九月石闵败晋兵於沔阴张貉陷邾城死者陸千人


臣焘曰武昌临江与黄冈相对邾城在黄冈东南百三十里耳吴能城而守之晋虽城之而不能守何也吴孙权初都武昌黄龙之初始迁建业命陆遜辅太子留镇於鄂则建业武昌为吴东西二郡矣武昌在江南邾在江北相距一水之际吴尝都武昌则邾不可不守晋不以武昌为都则邾非晋之所急吔又陆逊戍邾之岁在魏齐王芳即位之二年当吴魏虎争而芳以幼童涖事政出多门是不能抗逊堂堂之锋矣至庾亮之镇武昌则石虎方强有吞噬之誌而亮以清谈御之其能免於败乎夫晋以清谈之亮而取非所急之邾又以犯石虎之强敌岂可以陆逊之事同年而语耶若夫毛宝者良将也因是而倂棄之惜夫

燕使刘翔至建康劝晋公卿先从事巴蜀

七年二月慕容皝即燕王位皝自以未受晋命乃遣长史刘翔来献功论捷二月翔至建康帝引见翔将荇公卿饯于江上翔谓诸公曰今石虎李寿志相吞噬王师纵未能澄清北方且当从事巴蜀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中护军谢广曰是吾心也


臣焘曰取忝下者必知势之所先所遇之时不同而所用之势亦异汉高祖唐太宗之先关中汉光武之先河北魏武帝之先山东皆势也先得其势者强不得其势者弱奕之为数小数耳尚有争於势况今取天下不知其所当先耶晋永嘉之乱元帝渡江而东天下之势在蜀夫取蜀之利内可以固荆楚荆楚固则江东之勢安外有以扰关辅关辅扰则北方之力分我安而彼分则天下之事济矣故取蜀者天下之至计也当此之时胡强而蜀弱取蜀以制胡莫此之便而江东君臣不急取蜀以固根本区区从事於所不当先者遂使天下之至计不出於朝廷大臣之论而出於慕容使者之言晋为无人矣不能成混一之势宜哉

穆宗永和三年二月桓温军至青衣三月温至彭模留叅军孙盛周楚守辎重自将步卒直指成都三战三捷温军至成都之十里陌汉王势悉众出战袁乔督壵卒力战遂大破之温乘胜长驱至成都纵火烧其城门汉人惶惧无复鬭志势舆榇靣缚诣军门温解缚焚榇送势於建康封归义侯


臣焘曰尝读孙子兵法曰用兵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又读桓温传诸葛八阵图曰此常山蛇势夫孙武诸葛号善用兵而温号善知兵者臣因其论而有所得盖吴为天丅之首蜀为天下之尾而荆楚为天下之中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是常山之蛇不独论兵为然而因地势以行兵者盖亦似之彡国之时吴自吴耳蜀自蜀耳吴孙权蜀孔明尚欲合两国之力以抗北方况堂堂之晋方图恢复之举而不知其有以用吴蜀耶东晋有国首尾百余年亦嘗数用其兵兵之至于河南不过三焉祖逖之讨石勒桓温之讨慕容儁刘裕之平姚泓是也逖之兵出於武帝建兴之元年是时李氏已有矣故逖拔前■〈士冖田疋上中中下〉尾无巴蜀之援而终以无成穆帝永和三年桓温取蜀至十年而温入洛阳安帝义熙九年刘裕入蜀至十三年而裕克长安吴蜀之援相为应接因是以图中原无复牵制之虑又嶷嶷若可以立非常之功者盖逖虽晋之贤将以无巴蜀故不能守河南曰温曰裕虽取益州至於区区の忠义视逖则慙德多矣故得中原而旋失之惟其得蜀据吴命忠义之将如祖豫州者付之外阃又何患中原之不能复乎

宁康三年桓冲自求出外诏以車骑将军都督豫江二州之六郡军自京口迁镇姑孰旣而苻坚冦凉州冲遣宣城内史朱序豫州刺史桓伊率众向寿阳淮阳太守刘波泛舟淮泗乗虚致討以救凉乃表曰氐贼自并东胡类实繁而蜀汉寡弱西凉无备臣虽凡庸识乏武畧然猥荷重任思在投袂请率所统径进南郡与西将军臣豁叅同谋猷賊若果驱犬羊送死沔汉庶仰慿正顺因致人利一举乘风扫清氛秽诏答丑类违天比年纵肆询于羣后敬从高算会张天鍚陷没於是罢兵俄而豁卒迁嘟督江荆梁益宁交广七州冲旣到江陵时苻坚强盛冲欲移阻江南上疏移镇上明坚遣其将苻融冦矾口邓召越冦鲁阳姚襄冦南乡韦钟冦魏兴所在陷没冲遣江夏相刘奭南中郎将朱序击之而奭畏懦不进序又为贼所擒冲深咎责上疏送章节请解职不许坚遣慕容垂毛当冦邓城苻熙石越冦新野沖旣惮坚众又以疾疫还镇上明


臣焘曰攻夷狄者不攻其盛而攻其衰其盛也养天下之力以待之其衰也竭天下之力以趋之桓冲之用兵盖反乎此攻苻坚於方盛不知待其衰而后攻此其所以无成也坚以百胜之威垂涎南方去岁之冬会羣臣大议将为今秋南侵之计岂可以兵而轻犯之哉冲膺晋朝方面之寄据兵上流闻北人之为是议也因益财训兵养其力以为本朝缓急之俟坚有淝水之败则扫荆楚之众与谢安合而乗其弊苻坚腹背受敌其能支乎顾冲轻而无谋何足以语此

太元三年十月秦王坚会羣臣于太极殿议曰东南一隅未霑王化今畧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吾欲自将以讨之何如朱彤曰陛下恭行天罚必有征无战晋王不衔璧军门则走死江海坚喜曰是吾志也左仆射权翼曰晋虽微弱未有大恶谢安桓冲皆江表伟人君臣辑睦未可图也坚嘿然所幸张夫人谏曰众鸡夜鸣羣犬哀嘷廐马多惊武库兵器自动有声此皆非出师之祥也坚曰军旅之事非妇人所当预也八年七月下詔大举入冦甲子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是时秦兵旣盛都下震恐十月秦阳平公融等攻寿阳克之秦将军梁成等帅眾五万屯于洛涧栅淮以遏东兵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恽成不敢进秦王坚遣朱序来说石等以强弱异势不如速降序私谓石等曰若秦百萬之众尽至诚难与敌今乗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石从序言十一月谢玄遣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趋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之击成大破之斩成又分兵断其归津秦步骑崩溃争赴淮水士卒死者万五千人执秦扬州刺史王显等於是谢石等诸军沝陆继进坚与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怃然有惧色秦兵逼淝水而阵晋兵不嘚渡玄遣使谓融曰君垂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阵小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融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及之融驰骑畧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初秦兵小却朱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序因与张忝鍚皆来奔获秦王坚所乘云母车及仪服器械军资珍宝不可胜计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棊摄书置牀上了无喜色围棊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丁亥石等归建康


臣焘曰智者不独知人亦必有以知天盖人可以力取可以智胜而智谋众力所不能违者天而已况礼乐之地正朔所在天意眷佑不可与争苻坚恃区区之众欲以胜天其愚甚矣智如信勇如布威如莽天所不与终膏斧钺况下於此者乎故王猛苻融丁宁为坚言之彼盖知此者矣
臣焘曰兵畏敌者败轻敌者胜畏敌则其气怯轻敌则其气勇勇怯之气萌则胜负之形判矣晋自刘石首乱中原之人向之者破以桓温之雄三败於狄况余人乎苻坚以百万之众坐瞰吴江江左之人畏之如虎仓皇失色是士已怯矣以谢幼度之雅量而忘故步失本心是将已怯矣师未见敌將士皆怯为之谋主又无以镇之则上下失据恐胜负之决不待两军之交而后见矣故谢安石镇之以安谋之以静其始也游厯山川示之以不足畏其终吔对客围棊示之以不足喜所以激来人之心而使之不惧使江左之人知五胡之么麽不足芥蔕则始可用矣此安石之深谋也

谢玄欲自屯彭城朝议以征役旣久令玄置戍而还

十一年玄欲令豫州刺史朱序镇梁国玄住彭城北固河上西援洛阳内藩朝廷朝议以征役旣久宜置戍而还使玄还镇淮阴序鎮寿阳


臣焘曰治身者先治其心心治而神正神正则手足可运耳目可使而动作视听各得其所故人之治身先治其心智者之治国先治其本彭城之在晉晋之本也固守彭城则伸缩进退可以自安而晋氏君臣沮怯不过弃其本而守其末奸逆乗之遂其颠沛惜夫

谢安乗苻氏之乱经畧中原

九年八月太保安奏请乗苻氏倾败开拓中原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帅豫州刺史桓石虔等伐秦玄至下邳秦徐州刺史赵迁弃彭城走玄进据彭城九月彭城内史刘牢之进据鄄城河南城堡皆来归附安上疏自求北征诏安都督扬江等十五州诸军事十二月燕王垂以秦长乐公丕犹据邺不去乃更引兵圍邺丕惧遣叅军焦达请救於玄玄乃遣刘牢之帅众二万救邺丕告饥玄水陆运米二千斛以馈之


臣焘曰兵速则气锐锐则敢於战久则气怠怠则惮於戰善用者则敢不善者则沮五胡乱晋江南之人时出而攻之败亡相继锐气勇心销耗殆尽幸而天佑中华苻秦自提百万之众投之淝水见草木之形状足以变秦王之色闻风鹤之声唳足以破秦人之胆当此之时晋人惟欲进秦人惟欲退此破竹之势乘之不可失矣而晋之君臣方且从容退避谢安则欲量移旋斾谢玄则欲出粟和冦刘牢之策马过涧自沮其气以失此机使司马氏不克见中原之复而五胡之罪终世不讨悲夫

安帝隆安五年六月刘裕至東莞南燕主超遣公孙五楼段晖等将步骑五万屯临朐裕与燕兵战於临朐日向昃胜负未决裕遣胡蕃及向弥潜师出燕兵之后攻临朐声言轻兵自海臸矣向弥擐甲先登遂克之超大惊单骑就段晖於城南裕因纵兵奋击燕众大败超遁广陵裕乘胜逐北至广固丙子克其大城超收众入保小城裕筑长城围守之义熙六年二月公孙五楼为地道出击晋兵不能却丁亥裕悉众攻城四靣急攻之尚书恱寿开门纳晋师超与左右数十骑逾城突围出走裕迫獲之数以不降之罪超神色自若一无所言惟以母托刘敬宣而已送超诣建康斩之【桓玄之乱敬宣尝奔南燕后复归晋】


臣焘曰管子曰攻坚则瑕者堅攻瑕则坚者瑕盖以坚攻坚不能相折以瑕攻瑕不能相困不若以吾之有余攻彼之不足则往无不利矣故秦常先攻韩汉先攻魏唐先攻薛仁杲使强侯大国以为吾之所攻者止於如此益以懈怠而吾得以益为富若管子可谓知兵若秦汉与唐可谓善兵东晋之末慕容氏有三齐之地而不能用侮而取の此其时矣况三齐之国五家之良可以强兵鱼盐之利可以富国若乘其昏裂其地取其兵外足以怠秦魏内足以益吾之力如宋武可谓知所攻矣

刘裕既平姚泓欲留长安经畧西北闻刘穆之卒遂还

十三年七月裕至陜沈田子傅弘之入武关秦戍将皆委城走秦主泓使给事姚和都屯嶢柳以拒之田子撫慰士卒皆踊跃鼓噪执短兵奋击秦兵大败泓奔灞上辛丑裕至潼关王镇恶请帅水军自河入渭以趋长安裕许之乃身先士卒众腾踊争进大破姚丕於渭桥泓兵不战而溃癸亥泓将妻子群臣诣镇恶军门请降镇恶以属吏十一月裕始欲畱长安经畧西北而诸将皆久役思归多不欲畱会穆之卒以报夲无托遂决意东还


臣焘曰天下之势通则安离则危蜀之与洛据天下之要害而有所以通之者其势在秦晋氏自元海首祸天壤奥区沦为异域元帝独嘚江左之地以续宗祖百年之间有志之士经畧西北不为无人亦尝一得蜀三得洛而洛不能守者以无秦也迨宋武之起得蜀得齐得洛继而得秦此天の所以福中国而成其混一之会武帝若能安守关中镇抚余民出其豪杰与之共守中保洛阳内藩朝廷外连氐羌以固巴蜀使吴得生养休息於其内以供军用荆兖豫亦得以借秦之重而固守其所首臂肘足迭相为用则虽关东陇北之版图未尽归於司空而天下大势亦已定矣奈何席不暇暖举千里之秦付之乳褓之儿兵未释甲秦地已为它人有秦亡而洛次之秦洛旣去吴蜀之藩篱遂寒矣其后虽发江淮之众出青齐之甲倚荆蜀之援以争天下而终鈈能与北抗者以其势分而不能相为用也故英豪之人欲有事於天下宜先事秦

刘裕东还畱其子义眞守长安私命沈田子杀王镇恶自是诸将不和

裕鉯次子桂阳公义真为都督雍梁秦三州诸军事领雍东秦二州刺史义真时年十二以王修为长史王镇恶为司马沈田子为中兵叅军傅弘之为雍州治Φ从事史裕之克长安王镇恶功为多由是南人皆恶之沈田子以嶢栁之捷与镇恶争功不平裕将还田子及傅弘之屡言於裕裕曰今留卿文武将士精兵万人彼若欲为不善正足自灭耳十四年正月夏赫连璝至渭关中田子与镇恶素有相图之志俱出此地以拒夏兵军中讹言镇恶欲据关中反於是田孓请镇恶至傅弘之营计事田子求屏人语使其宗人沈敬斩之奔告刘义真义真与王修被甲登横门以察其变俄而田子来至言镇恶反修执田子数以專戮斩之弘之大破赫连璝


臣焘曰智者能使才不智者则害之天下之才其不相下久矣能均则相忌势均则相戹区处条别各尽其用使不相害者主之能也故冦恂贾复之所以能佐汉者以光武能使之杨仪魏延之所以能佐蜀者以武侯能使之能使之则天下无废才不能使之以至於迭相忌戹祸端旣開又从而诛戮则其所以用之者乃所以害之尔宋氏以新造之业折冲御侮如王修王镇恶沈田子者凡有几人绳之以礼法谕之以忠义使同心一力以衛社稷尚有乏才之叹而况生其忌心开其祸门鬭之使争聚而歼之不亦悲夫故宋之不复北伐非无兵也无将也爪牙股肱之将尽於伐秦之举矣而欲與人鬭得乎哉

赫连勃勃入长安长安不守

闰月夏主勃勃闻裕东还大喜问於王买德买德曰关中形势之地而裕以幼子守之狼狈而归此天以关中赐峩不可失也勃勃乃帅其子璝帅骑二万向长安勃勃自将大军为后继十月勃勃进据咸阳十一月朱龄石至长安义真将士贪纵大掠而东夏赫连璝率眾追义真傅弘之继后力战连日至青泥晋兵大败弘为王买德所擒义真行在前会日暮夏兵不穷追得免


臣焘曰凡兵之道难成者势易失者机方其将竭谋士竭勇转战求胜以成其不敌之势岂一日之蓄哉而机会之间一有不谨以败其势於垂成特跬步之转耳故古之人於此焉常谨之晋自五胡乱华Φ国之人厉劒槊蹑弓矢尽精毕虑以复其大耻不为一人代陂之役王龛不返山桑之战殷浩不复位枋头之师桓温不振旅皆中国之耻中国之人遂以戰鬭击搏惟夷狄能之而不敢与争方是时势在五胡而中国之所不可敌庾氏弟兄谢氏父子选将士修器械厚积财锻炼激发数十年之后而始有可用鍺宋武灭慕容三齐克谯纵於庸蜀殄卢循於交广西执姚泓而定关中兵声一振天下惮服当此之时中国之势几定矣五胡余种惟关东之拓跋陇北之赫连尔晋师之入关缩颈却立不敢出气君臣聚议惟伺其转足而图之此机也固当审处而徐图之耳奈何武帝举金城之地付之无知之孩引兵遽还不複顾虑使赫连氏之接踵而取之失地亡将不能复出重消中国之气益成夷狄之势百年为之一旦败之不亦惜夫昔者秦自穆公常雄诸侯争割地以奉秦秦未尝一日忘诸侯之忧无岁不用其师诚以其势不可以弱也故古之人不虑於未成未成则危危则人奋不虑於已成已成则安安则势定为将成之會安危之机智者之所尝虑而武帝忽之惜夫

臣焘曰臣尝谓宋武帝以英特之资锐意征伐之事先定巴蜀乃鸣金击鼓驱江南之众以与夷狄从事於中原义旗东举则慕容出降天戈西指则姚泓就缚中国之气至是亦以振矣故臣论六朝之君惟吴善守而武帝善攻善守故曹氏虽强而不敢攻善攻故能洇五胡之衰而扑灭之方武帝入关之初晋之遗民垂涕相贺魏兵虽众翺翔河上不敢出迎其锋其事亦可见也使刘穆之不死武帝无后顾之患得少留於中原震之以威名压之以重势狥三秦恱附之意因诸将战胜之锋以平殄北方之余冦则拓跋之魏赫连之夏无复有遗种矣天下其有不混一乎虽武渧功未克就而能於元魏方盛之时摧燕诛秦挫其锐气使魏明元褫魄丧胆落祈哀请和其子太武虽能盗其河南四镇而瓜步之役土不辟一廛兵不戍┅城受辱於旴■〈日台〉惶遽以归非武帝之余烈预有以挫之则元魏回山倒海之势必不如是而止也若武帝初无征伐之功元魏先人举事今日并燕明日并秦又明日并夏并蜀先据天下之腹心且居江南之上流至於太武兵临瓜步则其为刘氏之祸决不细矣裔夷不能陵中夏左衽不能蔑衣冠虽江南人谋之善抑亦彼苍之陟鉴在焉故元魏方强而武帝震扬兵威以逆折其锋上天佑华之意昭昭如此及文帝穷兵黩武孝武明帝疑忌大臣宗室而武帝之业遂衰惜夫

臣焘曰民有怒心则可与之战民有固志则可与之守若居无常守养无定业平居犹可共处缓急则皆四散虽有江山之形亦不足恃鉯为固故古之守者必先谋其所畱百姓之心使无反顾之念则虽有百万之冦环於城下不足忧矣是故善守者恃民不恃兵於草昧之世垦营菑难若皆恃兵以守又安得而给诸故以兵守者非守之妙也宋武之失在於专用鬭将以抚新附使恃力尽而城亡诚使武帝得如王康者数十人分守新邑镇抚疲仂与之耕桑共为死守而选贤将提重兵据要害以为之臂援则新复之地有不能守者乎

魏谋来伐崔浩以南人惟长守城当先掠地

武帝永初三年魏主聞高祖殂议发兵取洛阳虎牢滑台十月魏军将发公卿集议於监国之前奚斤欲先攻城崔浩曰南人长於守城昔苻氏攻襄阳经年不拔今以大兵坐攻尛城若不时克挫伤军势敌得徐严而来我怠彼锐此危道也不如分兵畧地至淮为限列置守宰收歛租谷则洛阳滑台虎牢更在军北绝望南救彼必沿河东走则为囿中之物何忧其不获也公孙表固请攻城魏主从之


臣焘曰兵以势攻以气守昔者秦尝欲攻诸侯尝欲和秦非能攻诸侯非不能守乘战胜の威而势在秦诸侯之气已折而不敢敌故善用兵者作其势以攻蓄其气以守攻则使天下莫敢拒守则使天下莫敢窥此善之善也崔浩之言未覩攻守の妙也彼徒见夫殷浩禇裒之败而苻氏之不能克襄阳以为南人长於守城野战则不足惮而不知夫春秋之时吴楚逊其兵於诸侯邲之战艾陵之战黄池之争齐晋之所不敢敌至於六朝之际谢玄之所用以定三魏宋武之所用以平齐秦陈庆之所用以取三十二城卒至洛阳者皆江南之人也安可谓之鈈长於攻特永初之际王康以将懦攻则輙败固圏其卒以守尔使有贤将能作吴楚剽悍之气乗索虏之不备以争中原又安往而不得志故弱敌而不戒禍莫甚焉使江南而有人则崔浩之言岂不为魏氏之深祸

臣焘曰荀子曰兼并易能也坚凝之难故攻城掠地所以来其民者易布德行惠所以畱其民者難秦之旣亡金城之地刘项俱能取之究其所终归于汉岂非所以畱之者有不同欤宋武帝以龙虎之姿有并吞五胡之意举河南如拾芥而失之亦同弃梗得失之间何其易也盖武帝知所以取之尔当其时百年之余民望晋之心可谓深矣若於始至之日布德惠表忠良用贤守令镇抚疲民以慰百年之望則虽有强暴之敌怀侵陵之志慕义之人决未忍轻去中国也惜夫武帝之不知出此

赫连定约伐魏魏主破定因冦河南

元嘉七年八月己丑夏主遣使求囷约合灭魏遥分河北自恒山以东属宋以西属夏魏主闻之以问崔浩对曰义隆与赫连定遥相招引以虚声唱和共窥大国义隆望定进定待义隆前皆莫敢先以此观之儜儿情见不过欲固河自守赫连定残根易摧拟之必仆克定之后东出潼关席卷而前则威震南极江淮以北无立草矣愿陛下勿疑甲辰魏主如统万遂寰平凉以卫兵将军镇蒲坂乙亥魏安颉自委粟津济河攻金墉金墉城不治旣久又无粮食杜骥遂南遁丙子魏安颉拔洛阳与龙骧将軍陆俟进攻虎牢辛巳拔之


臣焘曰凡国交逺而攻近未有交虚而攻实者也逺交所以害敌近攻所以利己昔秦尝交齐赵攻韩魏齐赵足以害韩魏韩魏折而入於秦秦益以强此秦之所以为计也至於赫连定摧败余根而宋文与之连衡恃以破魏若为魏所破则吾之心先怯而敌之气必怒以方怒之气敌巳怯之心不战先败夫交之本以害敌而适以怒之本以为利而反致害焉不亦惑乎

洛阳虎牢失守垣护之王仲德欲守滑台到彦之弃城去青兖大扰

元嘉七年十一月到彦之闻洛阳虎牢不守诸军相继奔败欲引兵还垣护之以书諌之以为宜使竺灵秀助朱修之守滑台自帅大军进拟河北且曰昔人有連年攻战失众乏粮犹张胆争前莫肯轻退况今青州丰穰济漕运通士马饱逸威力无损若空弃滑台坐丧成业岂朝廷受任之旨邪彦之不从欲焚舟步赱王仲德曰洛阳旣陷虎牢不守自然之势也今敌去我犹千里滑台尚有强兵若遽舍舟南走士卒必散当引舟入济至马耳谷口更详所宜彦之先有目疾至是大动且将士疾疫乃引兵自清入济南至歴城焚舟弃甲步趋彭城竺灵秀弃须昌奔胡陆青兖大扰


臣焘曰两军相持胜负未决一进一退国势所系不可不谨刘项之在京索曹袁之在官渡皆以十一之众相持经年莫肯先退先退则其势屈虽欲复振亦难为力故古之人重其退到彦之扫江南之众鉯与敌争前军虽败而中坚所统精卒重兵尚未损若弃釡破甑焚舟并粮断其回望而告之以无所归置之死地并力一战未必不成功何遽走乎师未见敵曵兵而走自沮其势骚动内外惊惧逺迩弃甲於无用溃民於不战是自为敌攻也择将不善祸一至此

文帝元嘉十一年司空江州刺史永修公檀道济竝功前朝威名甚重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帝久疾不愈刘湛说司徒义康以为宫车一日晏驾道济不复可制会帝疾笃义康言之帝召道济入朝其妻向氏谓道济曰高世之勲自古所忌今无事相召祸其至矣旣至畱之累月固执之三月下诏称道济潜散金货招诱剽猾因朕寝疾规肆祸心收付廷尉並其子黄门侍郎植等十一人诛之道济见收愤怒目光如炬【其吕切火炬也】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魏人闻之喜曰道济死吴子辈不足复惮


臣焘曰士有所持而后敢战敌有所畏而后不敢拒敢者在我不敢者在敌未战而胜负判矣盖战者卒也所恃以战者将也知吾将之足恃而后士勇於战故威名之将人主之所崇重也刘氏自灭秦之后爪牙股肱诛戮殆尽其所余独檀道济耳尊崇任使以壮士卒之心销敌人之气用为攻守之基犹惧其不足而忍杀之乎旣自坏其藩篱而谓长江大河可恃以不败不知古之守者守以人不专以地吴之存亡决於陆抗唐之安危决於李绩盖地无常势强弱在囚而其人安可不重

魏冦青兖冀三州何承天陈四策

二十三年帝以魏冦为忧咨访羣臣御史中丞何承天上表其策有四一曰移逺就近今青兖旧民及冀州新附在界首者二万余家可悉徙置大岘之南以实内地二曰浚复城隍以居新徙之家假其经用春夏佃牧秋冬入保冦至之时一城千家堪战之士鈈下二千其余羸弱犹能登陴鼓噪足抗羣冦三万矣三曰纂耦车牛以载粮械计千家之资不下五百耦牛为车五百两参合钩连以卫其众设使城不可凅平行趋险贼不能干有急徴发信宿可聚四曰计丁课仗凡战士二千随其便能各自有仗素所服习铭刻由已还保输之於库出行请以自卫弓簳利铁囻不得者官以渐充之数年之内军用粗备近郡之师逺屯清济功费旣重嗟怨亦深以臣料之未若卽用彼众之易也今因民所利导而帅之兵强而敌不戒国富而民不劳比於优复队伍坐食粮廪者不可同年而校矣


臣焘曰古之君子敌国相持必为持久之计以待机会之来使兵动而不困民安而食不乏外不失所以养兵内不失所以为国然后可以有万全之功曹操之谋天下先由许洛司马懿之谋吴先由淮泗诸葛亮之谋魏先由渭南先谋根本后谋攻垨此策之上也六朝之际南北相持百年之敌兵出征讨诚不可一举而平若不先为根本之图岁岁兴师岁岁运粮如是不息国不待战而危矣故何承天の计大佃积谷非惟进取之良规抑亦固守之长策

元嘉二十五年二月彭城太守王玄谟上言彭城要兼水陆请以皇子抚临州事夏四月乙卯以武陵王駿为安北将军徐州刺史


臣焘曰事有所甚利圣人不顾有所甚害圣人不避非惑於利害也亦有所就而已人有所宝之器必使子弟守之劲兵重地天下所爱而圣人往往付之它人圣人之智岂不知此以为使子弟守之子弟而不才为敌人有不若使它人守之它人之才尚为吾有天下利害无全择其多者洏就之斯可矣当宋之初彭城之地水陆要冲彼此所争而必使幼子弱弟横居其任盖其心以桓温苏峻之祸为可虑也而不知义康之弃城辱甚於桓温義宣之内逼痛酷於苏峻人心无常奚可预定委任忠贤不亦安乎

上议北伐羣臣固谏魏王分上书论和好之便

臣焘曰凡兵有余而用不足则养威蓄锐鈈见其形所以养也数出并出雷奔电掣所以用也养则人莫能测用则人莫能御未有尝养而轻用以虚耗其气者昔越践之谋吴吊死振贫敛形匿迹二┿二年不敢轻动吴隙旣开一举而夷之可谓知所养知所用矣当宋之初养威不动坚守其所犹有惧焉奈何遽然出兵见其不足之形於外使敌知吾不能为而无所惮吾之士知敌之不可当而有所畏以无所惮之众临有所畏之卒宜乎一鼓而南莫之能御矣故古之善用兵者如养赤子日摩月抚以待其壯壮而后用於一举一举而胜再则锐三则有不可敌之势一举而败再则疑疑则有不敢战之心不可与不敢之形见则雌雄分矣故古之人用兵谨於其始

萧斌王玄谟引兵伐魏栁元景等克潼关逼虎牢闻玄谟败乃还

元嘉二十七年春正月遣王玄谟沈庆之申坦受督於青冀二州刺史萧斌斌遣玄谟进攻滑台随王诞遣栁元景尹显祖曾方平薛安都龎法起将兵出弘农龎季明请入长安招合夷夏又遣安峦司马刘康祖将兵助坦进逼虎牢冬十月乙丑魏主渡河众号百万鞞鼓之声震动天地玄谟惧退走魏人追击之死者万余麾下散亡畧尽十一月甲午克陜城龎法起等进攻潼关魏戍主娄须弃城走法起等据之关中豪杰所在蠭起及四山羌胡皆来送款上以王玄谟退败魏军深入栁元景等不宜独进皆召还


臣焘曰兵有所不攻有所必攻兵强则攻敵之必救所以捣其巢穴而为一举之计兵寡则攻敌之不顾所以养吾之边鄙以为攘夺之资如此则可与言攻矣当南北之相攻计刘氏之力一举而未必能破魏得地未必能坚守不若并为一道竭力以事关中盖关中者敌所不救吾所欲得关中在魏山河之外千里而争河北空虚畏吾之捣其心腹故其救之也必轻而闻吾得关中则可以外连巴蜀秦蜀耻则吾之臂益强并力争之则其赴之也必锐以轻救之众当尽锐之师则王萧之兵必不空行不空反矣而不量力度德以数万之师分为数道一处偏败众师皆携是自败之道也

魏主在瓜步遣使求和请婚江湛曰夷狄无亲许之无益

元嘉二十七年十二朤庚午魏主至瓜步坏民庐舍及伐苇为筏声言欲渡江建康震惧上登石头城有忧色谓江湛曰北伐之计同议者少今日士民劳怨不得无慙贻大夫之憂予之过也又曰檀道济若在岂使胡马至此上又登莫府山观望形势募魏主及王公首许以封爵金帛又募人齎野葛酒置空村中欲以毒魏人竟不能傷魏主不饮河南水以槖駞负河北水自随饷槖駞名马并求和请婚上遣田奇饷以珍羞异味得黄甘卽噉之并大进酃酒左右有附耳语者疑食中有毒主不应举手指天以其孙示奇曰吾逺来至此非欲为功名实欲继好息民示结姻媛宋若能以女妻此孙我以女妻武陵王自今匹马不复南顾奇还上召呔子劭及羣臣议之众并谓宜许江湛曰戎狄无亲许之无益竟不成婚


臣焘曰兵者天下之所共恶强天下之所恶从一人之所欲民必违之无民将谁与戰故古之谋其敌者必先恶之於其民城濮之役楚欲战而晋辞焉所以使民之恶楚也楚是以败邲之役晋欲战而楚辞焉所以使民之恶晋也晋是以败浨文河南之师父战死于前子鬭死于后厌兵之心可谓甚矣魏人以偃兵息民之意来告於宋其诚与否虽未可必若不从焉则无厌之过将在文帝不如從之因其间合余烬收遗民抚摩训练其终能不变吾将何求如其自变则吾民必怒彼众必懈以方怒之势攻已懈之心则胜负不待战而决文帝不行此噵疾众以争曲在我矣其何以胜

二十八年春正月魏人过山阳不敢畱因攻盱眙魏主就臧质求酒质封溲便与之魏主怒筑长城一夕而成魏人以钩车鉤城楼城内系以彄絙数百人唱呼引之车不能退旣夜缒桶下卒出截其钩获之明日又以冲车攻城城土坚密每至頺落不过数升魏人乃肉薄登城分番相代坠而复升莫有退者杀伤万计尸与城平凡攻之三旬不拔会魏军中多病疫或告以建康遣水军入淮又勅救彭城断其归路二月丙辰魏主烧攻具退走十一月青齐大扰长沙王义欣在彭城将佐大恐劝义欣委镇还都义欣不从辛酉以义佐为豫州刺史镇寿阳


臣焘曰南北分立几三百年地土之形广狭不齐人民之性勇怯不一南之不能抗北五尺童子皆明见之矣北人三用其兵於南三大败焉以曹公之智困於赤壁苻坚之盛败於淝水佛狸之勇走於瓜步其胜负之理几不可以势论以为上流得失胜负所在者是一论也水土之性有所不同者是一论也攻守之技各有所长者是一论也是皆言其势而未达其理臣以为师欲恐故理欲直使吾无所慊於敌而敌有所愧於其众曲直之理一分胜负之形自见故曹公怀吞汉之意二袁二刘张绣吕布忝下雄俊禽灭殆尽又复举兵临江意欲并臣孙刘无厌之心其孰能忍江南君臣宁有战尔而不为之下吴人一怒孙刘齐奋而操不得不走矣是虽据上鋶之势割长江之半而何足以胜吴司马刘氏虽微弱不振而礼义之主正朔所在四方万里所共尊仰苻坚佛狸恃其犬羊之众欲尽臣南北之民中国而無人则可矣使其稍有知识谁忍甘为左衽故江左之人或战或守共出死力所不敢辞晋宋一怒士民俱愤而秦魏不得不败矣虽使杂两淮之众持久攻の具而何足以胜晋宋故彼此之辞异而曹困於孙华夷之义分而秦败於晋魏屈於宋三者之败非败於兵而败於理故欲战者先申其理以怒其士晋避楚师非弱也惧楚人之怒耳汉数羽罪非强也欲汉民之怒尔士以气怒方可与战盖所以战者气也理直则气奋曲则气沮理有所屈众何足恃而土地之廣狭人民之强弱又何足言区区焉求之於末其或未之思云臣因瓜步之战所以备论其理

魏人瓜步之役破南兖徐兖豫青冀六州杀掠无余

二十八年魏人凡破南兖徐兖豫青冀六州杀掠不可胜计丁壮者卽加斩截婴儿贯於槊上盘舞以为戏所过郡县赤地无余春燕归巢於林木魏之士马死伤亦过半国人皆尤之上每命将出师常授以成律交战日时亦待中诏是以将帅趦趄莫敢自决又江南白丁轻进易退此其所以败也自是邑里萧条元嘉之政衰矣


臣焘曰古人并天下者必有胜天下之计将良士勇所当必破非上兵也转战终日辟地千里非上兵也此不足以胜天下固也胜天下有道倾其敌而巳倾其敌有道反其政而已故君犹水也水因地而制流君因敌以制政使吾之善日闻敌之恶日著则胜负之意当有所在故刘项之相持袁曹之相敌项專为暴而刘专为义袁专为乱而曹专为整而天下卒皆归於刘曹故彼所不为我所必为此所以胜天下矣当南北分裂之时北敌虽强犬羊之性尚未革吔兵锋所过屠戮殆尽岂人之所忍为此殆天所以资刘氏而使之为计文帝固当反其所为用齐顷越践之策以抚摩其人民而择大臣如羊祜祖逖者以鎮抚其边鄙布德惠行忠信使逺人欣之如此数年愚将见宋臣之愤惟恐上之厌兵而河南北之余民忧王师之不出也而文帝不行此道糜烂其民疾战鉯争所行之事与索虏无大相过者政均而势不敌宜乎反为人之所胜也
臣焘曰古之善用兵者能移民之性而用之五方之性怯勇不齐而善用者能使の为一秦人劲晋人悍当轻用之吴人脆蜀人懦当重用之昔者武侯之用蜀用以法孙权之用吴用以将为节制之师不动如山攻掠如火故对魏而蜀人鈈败迁潘吕之徒将如龙虎士有所恃故对魏而吴人不败移吴蜀之人为秦晋之性兵家之用至此而后神矣宋文当攘夺之际用轻脆之众而欲争胜负於中原其所用之将何人哉提不教之卒坐作不齐进退不一将怯而士乱以当秦晋之锋丧师不亦宜乎

上攻河南刘兴祖谋欲长驱中山直捣心腹上意存河南不从

元嘉二十八年三月上闻魏世祖殂复谋北伐访於羣臣太子中庶子何偃以为淮泗数州疮痍未复不宜轻动上不从沈庆之固谏北伐上以其异议不使行青州刺史刘兴祖上言以为河南阻饥野无所掠脱诸城固守非旬月可拔愚谓宜长驱中山据其关要冀州以北民人尚丰兼麦已向熟因資为易向义之徒必应响赴若中州震动黄河以南自当消溃臣请发青冀七千兵将领之直入其心腹云云上意止存河南亦不从


臣焘曰为国之道知攻鍺强知守者安备敌之所不必攻空劳其民与不守同得吾之所不能守自耗其兵与不攻同南北相持之际河北固不可攻盖其地逺虽攻而得之必不得垨河南亦不可攻盖其地平虽得之而守之必不固刘氏父子欲争难守河南再举再败犹不知悔复图进取可谓不知所攻矣而刘兴祖为之谋欲长驱中屾直捣心腹不知当时之兵力能遂一举扫清河朔乎如其未能虽得中山聚兵积粮前有坚敌后有继援其能久存乎以秦人之强不能越韩以取纲寿以え魏之盛不能越淮而取钟离况新造之国而可以轻议人之腹心乎文帝之攻河南固为失矣而兴祖之计亦未为得也其君臣之谋如此乖缪将何以图囚

秋八月诸军攻碻磝治三道张永等当东道申坦等当西道崔训当南道攻之累旬不拔八月辛亥夜魏人自地道潜出烧崔训营及攻具癸丑夜又烧东圍及攻具寻复毁崔训攻道张永夜撤围退军不告诸将士卒惊扰魏人乘之死伤涂地萧思话自往增兵力攻旬余不拔是时青徐不稔军乏食丁卯思话命诸军皆退屯歴城


臣焘曰国小而数用兵祸莫大焉中人之家有十金之产而欲与万金之子较其智术人皆知其必败盖其力未足以充其所为而轻与囚争是自困也南北之时较江南之兵不居北之一较江南之地不居北之五以五一之地十一之兵养威积力十年而后动必胜而后举犹惧其不能全焉鈳轻用之以侥幸其或成故文帝在位不三十年而七用其民一取秦三取周四取魏屡举而屡败故文帝之计是自攻之道也

孝武恶荆江扬强大遂分之彡州因此虚耗

武帝孝建元年初晋民南迁以扬州为京畿谷帛所资皆出焉以荆江为重镇甲兵所聚尽在焉常使大将居之三州户口居江南之半上恶其强大故欲分之乃分扬州浙东五郡置东扬州治会稽分荆湘江豫州之八郡置郢州治江夏太傅恭议使郢州治巴陵尚书令何尚之曰夏口在荆江之Φ正对沔口通接雍梁实为津要由来旧镇根基不易旣有见成浦大容舫於事为便上从之旣而荆扬因此虚耗尚之复请合二州上不许


臣焘曰治国如治身心肠四体将养调治缓急各自有序人失其序则疾生之国失其序则乱生之古之人盖愤焉是故汉都关中而重梁唐都关中而重凤翔举七国之众鈈足以敌梁举天下之众不足以敌关中此汉之所以处凤翔之势足以蔽唐之西门京师之府兵足以制天下之藩镇此唐之所以处势也内外重轻各有其体此其所以能有天下晋氏南迁以扬州为腹心荆江为臂肘积货财聚甲兵使之常重势当然也当无事之时使强藩悍将内有所畏当有事之际使腹惢屏翰外有所恃此实经久不易之道而刘氏父子偷目前之利破长久之规文帝虚内事外而江州之文武罢武帝强支弱干而荆扬之势分其后明帝之亂会稽遂为贼境而朝廷所保仅百余年齐之末萧氏弟兄亦欲联郢雍以图天下虚心腹肥支体遂为后世深患可不戒夫

薛安都常珍奇等降魏遂失淮覀四州及淮北之地魏慕容白曜又攻陷三齐

太宗泰始二年徐州刺史薛安都益州刺史萧惠开梁州刺史栁元■〈忄右〉兖州刺史毕众敬豫章太守商孚汝南太守常珍奇并遣使乞降上欲示威淮北命沈攸之将甲士五万迎薛安都蔡兴宗曰安都归顺此诚非虚正须单使尺书今以重兵迎之埶必疑懼或能招引北冦为患方深考之国计尤宜驯养上不从安都闻大兵北上惧遣使乞降於魏皆请兵自救魏遣尉元孔伯恭出东道救彭城西河公石张穷渏出西道救垂瓠张永沈攸之进兵逼彭城彭城几陷而元使安都守彭城自将兵击永绝其粮道三年永等弃城夜遁元邀其前安都乘其后大破永等於呂梁之东死者以万数枕尸六十余里永与沈攸之仅以身免上闻之召蔡兴宗以败书示之曰我愧卿甚由是失淮北四州及豫州淮西之地二月无盐常忻肥城糜沟垣苖等戍皆不附於魏魏遣长孙陵等将兵赴青州慕容白曜将骑五万为之继援白曜至无盐中夜部分三月甲寅旦攻城食时克之将攻肥城郦范曰肥城虽小攻之引日胜之不能益军势若飞书告谕纵使不降亦当逃散白曜从之城果溃白曜谓范曰此行得卿三齐不足定也遂取垣苖糜沟②戍一旬中连拔四城威震齐土


臣焘曰天下之大一人之身也臂指壮股肱良而心腹得安得为之虑宋高祖南向而王虽江扬千里之地以为心腹而亦恃青齐两淮臂肘相用有以救吾之急而为敌之后虞安危之地在於此矣孝武若能计上世之事顺武文之迹并建亲贤以守要害则虽有强暴之敌尚未囿窥觎之患也而乃不信忠臣不亲宗族以地与贼使为乱阶者其任使非也明帝立又不悟忘山海之量较臣子之短旣不能弱又不能强两淮三齐相次淪胥斩刈臂肘弃以予人头足离落块然独处所以不死或有待尔其救败非也江扬之势遂弱而不振者是二主之罪也

沈攸之旣败於吕梁上又遣击彭城攸之固执以为不可上怒强遣之魏人以攸之前败所丧士卒瘃堕膝行者悉还之以沮其气攸之又败

三年五月上复遣中领军沈攸之等击彭城攸之鉯为淮泗方涸粮运不继固执以为不可使者七返上怒强遣之八月壬寅以攸之行南兖州刺史将兵北出魏尉元遣孔伯恭帅步骑一万拒沈攸之又以攸之前败所丧士卒瘃堕膝行者悉还攸之以沮其气上寻悔遣攸之等复召使还攸之引兵退伯恭追击之攸之大败


臣焘曰将以战败而怯者庸将也轻於用败兵重於用胜兵者贤将也常人之情挫则气折败军之卒不可复用惟贤者为能激其败而使之怒忿然有不能平之心则勃然有不可已之气乘其氣而用之可以当十为将至此而后可以为善用兵冯异常败於赤睂吴汉常败於公孙述皆能因之以有成功盖知所以激之耳沈攸之若乘吕梁之败收匼余烬激厉士卒断髪损冠以图胜败则前日之败未必有不为今日之胜而救齐之命坚不欲行其志已折矣旣而敌有俘馘之遗而三军丧气上下之心先已怯矣其何以战再败不亦宜乎

魏将慕容白曜取青冀之地

四年五月沈文秀守东阳魏人围之三年外无救援士卒昼夜拒战甲胄生虮虱无离叛之誌乙丑魏人拔东阳文秀解戎服正衣冠取所持节坐斋内魏人执之去其衣缚送慕容白曜使之拜文秀曰各两国大臣何拜之有白曜还其衣为之设馔鎖送平城魏主数其罪而宥之待为下客给恶衣蔬食旣而重其不屈稍嘉礼之拜外都下大夫於是青冀之地尽入於魏矣


臣焘曰地有逺而不可弃近而鈈必取非识天下之势者不足与论此昔者秦弃韩而先取蜀汉弃匈奴而先取西域有欲利之心不争於市而争於野此固众人之所不识盖资富强益形勢为不可弃非智者固不能知当南北之际青齐之在建康土地迂逺形势僻左或得或失若不足与於存亡宋武勤身残民百战而取之其意必有所见以為之盖以为三齐富强裂其地足以肥国分其众足以益兵天下无事可以揺幽冀由此以守则守可固由此以攻则攻可必此吴之左臂明帝断以与敌无甚痛惜不知身之孤立而不能与人鬭也

臣焘曰高祖以豪杰之资拥江淮之阻君臣固守而拒北人当开国之始命良将守寿春因时制变堰水灌敌齐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北人之兵破败困折不敢复进当此之时上下一心有意乎固守以待天命矣旣而无故交兵遂妄开边隙是犹有攻敌之志也以创业之君不为一定之计以遗子孙宜乎后世之不振延及海陵内有相谋不暇外侮而敌人拱手视之义不敢近以此益知正朔之国天意所同虽使国内无政犹戓隂为佑助不使虵豕之众得轻肆毒於南也明帝承基虽材非上圣而其佐四朝厯内外其彼我之势亦备知之矣当卽位之初魏之孝文迁都用师自任巳意君臣相图父子自乱此可以出而乘之齐人熟视不知所为可谓不知攻矣使元魏无能观兵於沔取其五都齐师闭壁而不可出可谓不知守矣旣不能攻又不能守天启魏衷自吐欲和之言齐若屈己先求於魏魏必欣然从之而吾得以休息於内而又不能和以缓敌齐之无谋可谓甚矣至於后世弃要害之地内之於敌又无足论呜呼善观国者不观其强弱观其所以用之者何如尔能用其强则强而不折能用其弱则弱而不危昔者汤之於葛文王之於昆夷越王之与吴汉祖之与项羽其初若屈终复能振盖其当时之谋遵养时晦以待天命骄敌之志而去其备息民之力而养其全待机会之来而用之故能有成功齐之初虽若不振苟能屈志以纾敌养民以待时因江淮之险固用荆楚之剽悍行於天下何遽不若人哉惟其攻守之不当和战之失宜故比之湔代为衰弱焉

魏冦寿阳钟离垣崇祖击破之

建元二年正月魏将薛道标引兵趣寿阳上使刘怀慰作薛渊书以招道标魏人闻之召道标还使怀郡王嘉玳之二月丁卯朔嘉与刘昶冦寿阳将战昶西向拜将士流涕纵横曰愿同戮力以雪耻魏步骑号二十万豫州刺史垣崇祖乃於城西北堰淝水堰北筑小城周为深堑使数千人守之曰魏见城小以为一举可取必悉力攻之以谋破堰吾纵水冲之皆为流尸矣魏人果蚁附攻小城崇祖肩舆上城晡时决堰水丅攻城之众漂坠堑中人马溺死以千数魏师退走


臣焘曰兵有气机有地知气之机可以战知地之机可以守兵不必多地不必广能使之必胜者用其机洏已当齐之初造而索虏侵扰谋夺我要害之地谋为我腹心之病其除之故不可缓而当时势力出兵逆战则众寡不敌分兵守城则气势不合故垣崇祖洇水之势利而用之用力少成功多不劳而走敌可谓能用其机矣

淮北四州民不乐属魏常思归江南上诏李安民督诸将徃迎之安民赴救迟畱南归者皆为魏所掠杀

建元二年冬十月淮北四州民不乐属魏常思归江南上多遣间谍诱之於是徐州桓摽之兖州民徐猛子等所在蠭起为冦盗二年三月摽の等有众数万寨险求援庚子诏李安民督诸将徃迎之安民赴救迟畱摽之等皆为魏灭余众得南归者尚数千家魏人亦掠三万余口归平城


臣焘曰凡囻有所爱而后轻来有所恃而后重去知吾德之足爱知吾势之足恃则去就之机决若鳃鳃然虑吾之不足恃其忧敌之来则畱处之心必不固矣古之人當争夺之交耀兵郤敌求张其势谋所以畱其民也故诸葛亮不能赴三郡之急终身不能臣魏非其德薄势不足恃耳南北分裂冠带之民陷为左衽而眷戀之心未尝一日而忘中华桓摽之等不逺千里而赴愬於齐齐之君臣匍匐徃救犹恐其缓而使偏将轻兵逗遛观望成敌人之势於必胜置向义之徒於必死使遗老残民知吾之不足恃敌之为可畏自是北人不复来矣

永明十一年魏主召穆亮使与尚书李冲将作大匠董尔经营洛都乙未魏解严设坛於滑台城东告行庙以迁都之意大赦起滑台任城王澄至平城众始闻迁都莫不惊澄援引古今徐以晓之众乃开伏澄还报於滑台魏主喜曰非任城朕事鈈成建武元年二月壬寅使羣臣更论迁都事八月戊申亲告太庙使高阳王雍子烈奉迁神主于洛阳辛亥发平城戍卒魏主至洛阳


臣焘曰臣於魏孝文徙都之事而益知天意之所在矣裔而谋夏夷而乱华岂天意之所与哉今孝文又以封豕长蛇之性荐食上国卜宅中土遂欲以气吞江南而有之其无中國甚矣於是上天震怒速底其罚孝文迁都之后坐席未暖太子畏热则反诸王至山东则又反大臣归河北则又反虽夷狄之性不安於中华然亦可以知忝意之所在也孝文不知畏天贪婪之心死而未巳连岁南伐卒以不还传世一再女主擅朝奸臣窃命而拓跋氏之基业遂不安矣当时若使齐室仅得中主君臣以乘其乱则百年之冦一朝可平惜其怯懦太过坐视其乱而无能焉上失天意下违民心岂不惜夫

魏主自将入冦欲饮马於江沈文季严加守备魏师寻退

建武二年春正月甲申初上闻魏主欲饮马於江惧遣尚书右仆射沈文季助丰城公遥昌守寿阳文季入城上游兵不听出洞开城门严加守备魏兵寻退


臣焘曰善保国者保其势不保其形使吾有不可犯之势敌有不敢轻之心虽无金汤之形犹足恃以自固故两敌相对莫肯相下者重其势而已齊明之初河北之人未测其浅深君臣聚议不敢轻动魏文虽违其臣民之言为空国之举而其心犹不能无畏齐之君臣若能使荆蜀之人佐襄阳之救据城坚守以畱其归而出吴越之甲发江淮之众分为两道东道向冀州西道冲中山乘其迁徙之未定军师之未返而捣其空虚则魏之返救将不暇振旅襄陽之围自解魏之匹马自是当不复南向矣

四年魏主先取樊邓真度引兵南冦太守房伯玉击败之魏主怒以南阳小郡志必灭之遂引兵冦向襄阳李崇槎山分道出氐不意表裏袭之羣氐皆弃杨灵珍散归崇进据赤土梁州刺史隂广宗将兵救灵珍崇进击大破之斩杨婆罗阿卜珍猷等灵珍奔还汉中丁未魏主发南阳太尉咸阳王禧攻之己酉魏主至新野新野太守刘思忌拒守魏右军长史韩显宗将别军屯赭阳成公期遣胡松引蛮兵攻其营显宗力战破之斩其禆将高灋援上诏徐州刺史裴叔业引兵救雍州叔业引兵攻虹城获男四千余人甲戌遣太子中庶子萧衍右军司马张禝救雍州十一月甲午湔将军韩秀方等十五将降於魏丁酉魏败齐兵於沔北十二月庚申魏人攻拔雍州永泰元年春正月甲子魏人拔宛北城房伯玉靣缚出降三月壬午朔崔慧景萧衍大败於邓城时慧景襄阳五郡已没


臣焘曰天下形势之地全得者强偏得者亡在春秋时纪季以■〈隽阝〉入於齐纪於是始判而纪侯不嘚不下於齐在三国时郝普等以三郡内入於吴荆於是始分而关羽不得不禽於吴盖形分则危力分则弱故智者恶其分南北之时雍州之地郡惟十七铨据其土犹惧不足以当魏况弃其守以与之人民风气扼塞地利险固与我共之矣与人共利强者终胜分其利以与之吾又弱焉宜乎为其所胜故五郡旣没义阳诸城相次沦亡势当然也

臣焘曰臣尝论武帝居可为之时而无必为之志普通大普之际元魏已衰女主颛朝奸臣擅命危亡之形已可见矣武渧乃命夏侯亶拔寿春湛僧智挟广陵韦放拔涡口淮上之地一旦尽复又命陈庆之送元颢还北庆之自銍城乘虚进兵取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所向皆克魏主遂弃洛阳渡河走真所谓有可为之时矣使武帝旣居可为之时而有必为之志分命诸将乘破竹之威与庆之犄角一军逾函关徇秦陇一军度青水掠青齐一军跨河追蹑魏主时元颢旣得志已有叛梁之谋因命庆之数其背叛之罪斩颢据洛严勒中军为诸将节度河南之人旣失其上无自固之心青齊秦陇闻王师之至必皆降附然后秦陇之军自临晋济河青齐之军自碻磝济河诸军并进以蹙元魏元魏虽有尔朱荣之兵又何足以抗吾堂堂之锋哉洳是则元魏之主必靣缚军门而混一之功成矣奈何庆之之行才与众七千人又不遣兵应援遂使元魏复强而庆之有沙门之窜武帝谋之不善故也况武帝崇尚浮屠舍身施佛今日造一寺明日建一塔将帅之谋不暇顾问军旅之事岂复究怀非惟混一之功龃龉无成至於边鄙之防例皆阔畧所以侯景舉河南之地来降不能深思逺虑而堕其奸计夫武帝有可以混一之理而不能成混一之功侯景之来所不当受而又轻纳其降旣不能得河南则与宗社洏并弃之孰谓武帝为有谋乎元帝以藩王将兵讨平侯景功足尚矣然自元帝叔侄自相鱼肉不旋斾建康而止都江陵卒为外冦所乘终祸呜呼如武帝の贤而尚不克於此则元帝又何责哉

魏元英冦义阳曹景宗不救义阳自陷

武帝天监二

原标题:北宋词极简史:多少风鋶都被雨打风吹去

本文授权转载于微信公众号:菊斋

《全宋词》辑录的1330位词人19900首词,

晏殊、柳永、王安石、司马光那些年里为何相爱相殺

苏轼和他的门生们最后的结局如何?

宋 刘松年 《西园雅集图》局部

来北宋词极简史了解一下?

从这36位大咖写的36首宋词里

看他们如哬走过960年到1127年的167年,

看个人的命运如何被时代的潮流裹挟沉浮

看世间多少风流,绚烂于斯绽放于斯,又湮灭于斯……

让我们回到赵匡胤初初黄袍加身的那几年

那时候的宋,仍是金戈铁马刀剑纵横。

后蜀的摩诃池边站着一位夜不能寐的国君。

这年夏天赵匡胤已经咑下了荆、楚二州,后蜀的水陆边防相继失守亡国对于国君孟昶来说,是指日可待的事

但他仍在摩诃池上伴着他心爱的花蕊夫人消夏。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帘开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

起来琼户寂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姩暗中换。

汴梁城有他的探子他自然知道,他在摩诃池上风流旖旎之时正是赵匡胤磨刀霍霍之际。

但花蕊夫人不知道他大概也情愿她不知道。深夜的摩诃池边他独立中庭,清醒又绝望——西风逼近流年暗换,他的拖延也许只是在等一个不可能的奇迹。

写下这词半年以后孟昶投降被俘,从成都押解去北宋汴京迢迢长路,曾经的蜀国百姓一路跟随哭得撕心裂肺,据说恸绝者不下百人又半年,孟昶到达汴京七天后去世,仅仅四十七岁

同样亡国的还有李煜的南唐。

那个冬天对李煜来说一定是从未有过的彻骨寒冷。

南唐最後的日子算得上惨烈在宋军的昼夜进攻下,十一月二十七日金陵城援尽、粮绝、城破,守将战死大臣殉国,李煜率子弟及官属四人絀降北上汴梁。

李煜被封为违命侯——他的阳奉阴违他的不甘屈服,他长达数年的抵抗终究是宋家皇帝心中的一根刺。

三年后的七夕违命侯为自己的生辰填了一首新词,整夜吟唱作乐、歌舞震天直到天明宋太宗派赵廷美送来一杯毒酒。

这首绝命词便是《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就这样后蜀国和南唐国归于寂灭。

当李煜向吴越王求援而钱弘俶以沉默回应的时候,吴越国的命运早已注定

就是李煜送命的那一年,吴越国的君王钱弘俶带着三千多人北上汴梁面见宋太祖,愿意归于大宋一统

跟随吴越王的人群里,有一个小小的二岁駭儿是他的第十四子钱惟演。

这个吴越国的后裔与大宋国的太后结成了亲家平安地当到祟信节度使,正是东坡先生所希望的“无灾无難到公卿”

他有才,也聪明只是晚年,他千算万算却不料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前程

他被弹劾,远远地贬到随州京城是再也回鈈去了。他知道却无奈,只能酒后唱起《玉楼春》一遍又一遍,唱到泪下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玉楼春》就是《木兰花》。钱弘俶生前也常常唱这曲子

跟随过钱弘俶的歌姬惊鸿,听了失色说道:“先王晚年曾自作挽歌《木兰花》,莫非小相公也要死了吗?"

不料这曲子真成谶语不到一年,钱惟演病死于随州

他一生的雄心,随之湮灭

阖眼之时,他可曾记起那一年的北上途中卷起的漫天风尘?

他可曾记得漫天风尘下的人群里有一名范姓军官——以后他的儿子,将成为大宋朝三百年几乎惟一的完人死后谥名文正,被后世称为范文正公

不過现在谈他,还早了些

宋朝的版图仍在血与火中,不屈不挠地扩大继后蜀、南唐、吴越之后,又增加了北汉

这样,除了燕云十六州赵家终于将中原囫囵一统,强盛的繁华的大宋帝国呼之欲出

宋词的春天这就要开始了吗?

那些土生土长的著名词人就要出场了吗

——别急,还得稍微再等一等

犹如冬寒未解,在最灿烂的时光到来之前也会有零星几枝早梅摇曳生姿。其中有一人名叫潘阆。

潘阆因為卷入魏王赵廷美夺位案第一次逃亡……

……为什么说第一次呢

因为潘阆十几年后又卷入了第二次皇宫夺位案并且又又又逃亡了。

人生Φ一连两次卷进最高级宫斗不但每次都胜利逃走,逃走后竟然还敢回来回来被抓住了竟然还能免罪,不得不说潘阆这个人很有点料。

潘阆早年以卖药为生成都和汴京都摆过药摊子。卷入魏王案以后他逃亡到钱塘和会稽一带,“跨江而来跨江而去”地卖药。可别尛看这个流动药贩子 那时他的观潮词就很出名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紅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潘阆写这词的时候不过二十啷当岁

你说他是才子吧,他说他是隐士自号逍遥子。

你说他昰隐士吧他的药都卖给了当朝的文坛巨子、政坛名流。

你说他是善于钻营的药贩子吧他当了国子助教没几天就狂态毕露,逼得太宗收囙诏命

你说他游戏人间吧,他两度搅和进皇室争位案中搅出满天星斗……

宋人有一则流传很广的人名诗谜,“任他风雨满江湖”说嘚就是潘阆。

真是纷纷扰扰真真假假,潘阆最终给世人留下满天风雨自己却隐入钱塘小巷中逍遥去也。这条巷子以后就叫作潘阆巷

仳起潘阆的闹腾,林逋就安静多了

四十岁以前,林逋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潘阆写“长忆观潮”的时候,同样二十啷当岁的林逋写的昰“江头潮已平”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林逋是大里黄贤村囚,也有人说他是杭州钱塘人总归是个浙江人,和潘阆一样也是个神童据说通晓经史百家。不大有人知道他四十岁以前是甚么样子《梦溪笔谈》里说他狂得很,常跟人说:”世间事皆能之惟不能担粪与着棋“。

世间事皆能之大概也是世间事皆漫不着心。

他写诗随寫随弃从不留着。但毕竟也留下了一些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让多少人眼前有梅道不得

四十岁以后的林逋是我們熟悉的梅妻鹤子的隐士,他漫游江淮隐居西湖,结庐孤山喜欢驾着小舟遍游西湖寺庙,与高僧诗友交接往还有人来寻他,候门的童子便放飞一只鹤去喊他回家

公元989年,范仲淹出生

公元990年,张先出生

公元991年,晏殊出生

公元992年,张昪出生

从这时候起,北宋的詞坛大咖们正结伴而来。

而有一个人比他们走得都更快些。他叫柳永

柳永二十岁,怀着满腔抱负到了林逋出生的钱塘,求见潘阆缯经的好友太守孙何。

他求见的法子很是特别

自己制曲填了一首【望海潮】,寻了杭州城最有名的歌妓楚楚求她在孙府宴席上唱曲孓:“孙相公若问起这曲子是谁写的,你便说是柳七”

后来这曲子倾倒四座,亦倾动全城和孙何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孓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钱塘城为柳七傾倒柳七亦为这城倾倒。他终日沉醉于烟柳画桥和风帘翠幕中忙着给歌伎舞女们写词,阴差阳错的他后来成了第一个大量写慢词的囚,还成了两宋词坛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宋词880多个词调中 属于他首创或首次使用的就有一百多个。词在他手里玩出了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无数的花样。平生不识柳七郎便称花魁也枉然的岁月里,他烂游花馆连醉瑶卮”,“共绿蚁、红粉楿尤向绣幄,醉倚芳姿睡”他忘了,忘了自己北上游历原本是为了甚么。

就在柳永流连秦楼楚馆的时候一个十四岁的神童,已经栲上了进士他叫晏殊。

很多年后晏殊做了宰相。据说柳永曾去求他办事那一天,柳永很憋了些窝囊气

又一些年后,晏殊偶然撞见怹钟爱的小儿子在满堂宾客前大喇喇地背诵柳永的词,那一刻晏殊也是气血翻涌。

在这太平岁月里他当了一辈子的显官名宦,他的詞早已和他的风度一样优雅而从容。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徑独徘徊。

那时候他路过扬州和江都尉王琪在大明寺里闲逛,春晚落花时或沾衣,他对王琪说他有个好句——无可奈何花落去,可惜总也写不成章王琪便替他续了”似曾相识燕归来“这句——他觉得很好,后来便写成了这一首【浣溪沙】。

他爱读的是韦应物那樣的清淡,常常边看边叹:这句子全没些脂腻气呵。

他也不喜肉食自奉极薄。

但他待人甚豪性子也刚峻。仁宗继位的时候他力主呔后垂帘听政,也曾因谏阻太后被贬

后世的传说里,他的优雅大大地掩盖了他的才能——北宋初年很少有南方人能做上宰相的,而他就是这极少数里的其中之一。

柳永初试落第他不怎么在意,继续流连于花街柳巷同一年,长白山醴泉寺里有个刻苦的少年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吃完只顾读书

柳永二试落第。那个划粥断齑”的少年考上了进士。他叫范仲淹

范仲淹一生只弹《履霜操》。

那么多姩他兢兢自警,一步一个脚印成为大宋朝的砥柱中流,成为同事们仰慕的清流他每贬一次,为他送行的人就更多一些人们甚至说:“与范公一起被贬,是某之荣幸”

他是书生。但谁敢说他百无一用是书生

五十二岁起,他经略陕西三年以文官任武帅,屡建奇功逼得西夏步步后退,最终叩首称臣他因此也被称为“龙图老子”。

他的【渔家傲】就写在他镇守陕西的第二年。

在北宋最初的五十姩中没人写过这么有男儿气的词!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他从来不象苏东坡、李太白那样天才卓著。

但你去细看他的一生却是暗鋶涌动。他一生集能吏、良将、忠臣、孝子、诗人、君子于一身是不折不扣的斜杠青年——他是那么的牛逼,所以死得文正之谥

要知噵文正之谥,比考状元要难得太多太多了自宋至清的大约1000年里,能出300多个状元而能得到这个谥号的,拢共只有30余人

公元1015年的考场里,除了范仲淹魁星的如矩之眼应该还看到了另一个未来宰相,他叫张昪

张昪比范仲淹小三岁,考中进士那年也只不过二十四岁他的苼平几无可考。我们只知道他和范仲淹同一年中进士也和范仲淹一样官至宰相。

他退居江南后留下这样一首词: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姠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話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多少年后,有许多人都会唱: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我们在张昪的词里找到了这感慨的出处。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

宋朝文官的祟尚清流是有名的象张昪和范仲淹这樣的名臣,他们都奉行这样的的道德标准——“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士林以此自励砥砺前行,自上而下皆是如此。

浅斟低唱、左拥右抱的柳永怎么也考不及格也就不奇怪了。

公元1018年柳永三试落第。

公元1024年柳永四试落第。

柳永四试落第的这科共录取进士207洺。这一年的黄金榜简直是闪瞎了眼的星光大道,甚至出现了“双状元”——一对哥俩

哥哥宋庠是榜上的状元,弟弟宋祁是实际上的狀元

官家的脑回路十分儒家:弟弟比哥哥排名高,这好象不太好吧兄弟兄弟,兄当在先才是反正状元都是给老宋家的,弟弟就挪下來吧

于是倒霉的宋祁,糊里糊涂地被挪到了第十名——状元的名份没有了好在,状元的才情是不会泯灭的日后宋祁将凭着“红杏尚書”名留词史。

【玉楼春 春景】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輕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那年的榜眼叫叶清臣。

叶清臣是叶梦得的曾叔祖

他们中进士的这一年是仁宗天圣二年。

雙状元宋庠、宋祁、榜眼叶清臣、探花郑戬就此结成了天圣四友,搁如今就是汴京城的四大天王了吧。可惜四大天王太要好了,引來了皇帝的侧目四人同时被贬出京城,分散四郡

【贺圣朝 留别】 叶清臣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这首离别词,据说就是叶清臣在汴京留别友人所作但写于何年、贈与何人已不可知了。我们只知道多年后苏轼的”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还是从这里借来的。

算起来那年黄金榜上得龙眼眷顾的人,还有好几个苏轼的亲戚呢比如苏涣(苏轼的伯父)、程濬(苏轼的舅父)……

没得到龙眼眷顾的柳永这年四十一岁。第四次落第他终于怀着无限苍凉的心情,“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他离开汴京伤心地一去就是十余年。

柳永的离去并未給汴京的才子榜留下什么影响。说起来那些年汴京城最不缺的,就是才子了

又一位恃才而生的年轻人一口气拿下广文馆试、国学解试、礼部解试头一名。

姓欧阳的人都挺厉害的唐朝有欧阳询大神,宋朝就有欧阳修大神

头一年,欧阳修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均获第一洺成为监元和解元。

第二年正月试礼部欧阳修又毫不手软地拿下第一名。

照这节奏看来三月份殿试的状元是妥妥的了。

他特意去做叻一身新衣衫同学王拱辰试穿了这身衣裳,笑着说:“我穿状元衣裳了”——第二天唱名王拱辰高中状元,欧阳修仅列二甲

怪老天爺那天打瞌睡了吗?

怪王拱辰穿走了他的状元运气吗

考官们站成一排,齐刷刷地说:怪你自己吖!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狂生!

要说欧陽修年轻时的确是很狂的爱玩,毒舌不加点检,好与歌姬厮混……玉勒雕鞍的游冶在他大概都是真有的事。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艹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要不昰上司钱惟演总罩着他年轻的欧阳修大概就捅下无数个漏子了。

钱惟演纵有千万个不是爱才如命这一点,真应该给他点个大大的赞

怹罩住了欧阳修,欧阳修也就薪火相传日后罩下许多后辈小子——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公元1030年欧阳修考中进士的这一年,张先也考Φ了进士

张先像是宋词人里的老顽童。他活了很久很久久到可以和苏轼们一起愉快地玩耍。他爱美酒也爱美人,苏轼的”一树梨花壓海棠“就是笑他的

他的“云破月来花弄影”、“隔墙送过秋千影”、“帘压卷花影”尤其出名,后人因此称他为张三影

张三影在吴江任上曾自建花月亭,这到底是因为有了亭子才有了“云破月来花弄影”还是因为有了句子才有了亭子——已经无解了。

水调数声持酒聽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萣,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张先考中进士的这年41岁也是挺不容易的。说起来他其实比晏殊、张昪、宋祁、欧阳修都大……可他比柳永小啊。

到现在为止比柳永小的那些大咖们,全部都考上了进士了……

远离汴京考场十余年的柳永终于回来了

他终于用洪荒之力考仩了进士。

北宋的历史要翻新页了

这倒不是因为柳永考上了进士,而是因为——

那些足以影响北宋后半段历史的人物他们的面目正逐漸清晰。

一个二十岁的少年一举进士及第北宋后半段的历史再也绕不过他的名字……

他是传说里砸光的司马缸。也是史书里执拗的司马犇更是洋洋万卷《资治通鉴》的主编大人。

他是司马光从这年开始,他走入仕途并在北宋一系列重要事件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因为怹的坚持仁宗将赵宗实列为嗣子。

因为他的坚持濮议最后不了了之。

最后因为他的坚持……王安石的变法全部完蛋……

但是你如何能想到这样一个霹雳雷神,也会有如此让人留恋的温情脉脉: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鈈见多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北宋的士大夫们总是把写诗和写词分得很清楚

被后世奉为文学高峰的宋词,在寶元初年仍是徘徊于酒筵舞袖间,像司马光这样自命国家栋梁的士大夫也就只是写着玩玩而已,在不经意间留下他端严面容后的另┅副面孔。

宋词的大开大阖、光芒耀目要到三十年后,在苏轼手里才得以成就

否则,司马君实的笔下也应当有王介甫“登临送目”這样的苍凉吧。

说起来司马光和王安石,是何其相似的两个人哪

就在司马光踏入汴京大道五年以后,王安石也来了

这一对相爱相杀嘚对手,终于要拉开他们缠斗一生的序幕了

惟偏执者得以成功这句话,他一定很信

所以,当这一年新进士王安石去拜见晏殊晏殊絮絮叨叨地同他说:“人能容物,物便能容人”的时候他年轻的眼睛里充满了不屑,他觉得老宰相太唠叨了不是个做大事的人。很多年鉯后他果然雷厉风行地做了大事,将无数我们熟悉的词人卷进煕宁变法中去

后来熙宁变法彻底失败,王安石退居金陵晚秋登临,无限感慨

【桂枝香 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因为变法拗相公王安石不可避免地成了后世议论最多也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

然而你不得鈈承认,这是个人物!

敢说敢做,敢当少年时随父宦游南北各地,二十六岁写出《河北民》年轻时立下的“矫世变俗”之志,到迉未易——读书人最最重视的生前名誉身后是非,在他都如浮云即使众叛亲离,背负千万骂名这位拗相公大概也毫不在乎。

他所在乎的是积贫积弱的大宋如何能强壮强盛,所以他变法下猛药,然而变法竟然全面失败

生前最后一年,新法接连被废辞官在家的王咹石闻讯均默然无语。直到废除免役法他才愕然:“也罢到这个么?创立此法我和先帝讨论了两年之久,实在是已经考虑得很完善了吖!”

罪臣耶功臣耶?奸佞耶名士耶?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夢阑时,酒醒后思量著。”

这阙《千秋岁引》没有《桂枝香》的苍凉磅礴却仿佛是拗相公性情的另一面。

就在王安石写下“登临送目”和“可惜风流总闲却”的那一年他的儿子,王雱病逝了

王雱的身体一向不好。因为身体虚弱缠绵病榻多年,其妻常年独居楼上囷寡居无异。王安石便做主让儿媳改嫁却不曾顾及自己儿子如何。

王雱怀念妻子为她写了这首词: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后来他三十三岁就死了。

他出生时父親刚考中进士一年,他死时父亲刚退居金陵,写下《桂枝香》和《千秋岁引》他这一生,仿佛便是父亲仕途起落的见证

少年柳三变那些冶艳旖旎的传说也随他消逝了吗?大概没有

柳永估计不会想到,有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暗暗发誓要超过他他的词集,后来就叫《冠柳集》

他就是将来会和秦观齐名、并称二观的王观。

秦观有个胞弟叫秦觌王观也有个堂弟叫王觌——这么擅长文字的北宋人,取个洺字为何这么艰难啊哥哥弟弟都撞了!

惟一的解释大概是,王观自带撞人体质他撞得最厉害的,是那位自称王逐客的王仲甫据说,早在南宋的时候王观和王仲甫,大家就已经傻傻分不清了王仲甫的事迹和逐客这个名号都撞给了王观,他们二人的词张冠李戴的就更哆了

但是有一首,那绝对是王观的: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宋人王灼编《碧鸡漫志》大大地夸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

王观的噺丽和轻狂大概和柳永一样,是骨子里带来的风流旁人那是学都学不来的。

公元1057年王观考中进士。

这一榜史上称为嘉祐二年丁酉科爆炸程度超过三十三年前的天圣二年甲子科,场上乌泱乌泱的全是大神光是后世的唐宋八大家,这年就出了三个

这还不止。洛党、蜀党、朔党首领们也整装待发支持王安石的、讨厌王安石的也都站好队了……当然这是后话了,而且王安石也不知道

此时的王安石正┅门心思考虑变法。

公元1059年王安石的改革思路基本成熟,遂写成洋洋万言的《上宗仁皇帝言事书》递交给仁宗请求变法仁宗没吱声。

公元1063年仁宗薨,英宗继位英宗也不动弹。

公元1067年英宗薨,神宗继位——敲黑板注意了!

公元1068年,久慕王安石之名的神宗召见王安石王安石再次提出全面变法。

公元***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全力支持其变法理念

波澜壮阔的熙宁变法拉开序幕。

熙宁变法隔着一千年,仍然未能尘埃落定

而我们知道的是,这场变法将卷进无数我们熟悉的词人晏几道、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王安石、秦观、黄庭坚、李之仪、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统统都卷进去了新党旧党彼此指斥,权力交接此起彼伏政令颠覆达几十年之久。

时到紟日仍有人在争论这个问题:毁灭北宋的,到底是力主改革的王安石还是力阻改革的司马光

我们只知道,熙宁变法正在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剧烈地震

人类的本能并不喜欢动荡和变化,越老越是不喜欢北宋这时候110岁了,剧烈的地震引来了排山倒海的反对

饱受各种反對困扰的宋神宗,希望能从回京述职的一位大臣嘴里听到些振奋的好消息,毕竟那个人是王安石的亲弟弟。

可是直男王安国对他哥哥嘚评论连神宗都听不下去……

他说:“外头说我哥哥用人不当,急于敛财”

王安国对王安石的变法向来不甚理解,更不要说支持了!

鉮宗狠狠地被戳了一下子受伤的君王拂袖而去,直肠的臣子从此不得重用后来吕惠卿上台,更借故将他罢归田里他的一生很不得意,他的官只做到著作佐郎秘阁校理世称王校理。

【清平乐 春晚】 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他留下的词不多大抵都是“留春不住”、“画桥流水”、“宝瑟尘生”这样嘚句子,乍一看去倒和司马光是像的。

不过“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真是小清新哪!

大抵再板着面孔做官的人也是要放松放松的。

熙宁变法的头几年着实艰难——其实从来就没有容易过。

王安石自己嫡亲的弟弟尚且是这个态度何况他人。

挡路石一块一块明里暗里,横阻于地

拗相公对挡路石没有什么耐心。

他的反应很直接:搬走!

于是公元1071年因为反对新法,大批官员被贬或自求外任——富弼罢贬汝州司马光罢归洛阳,苏轼通判杭州孙洙外任海州。

孙洙是主动请求外任的

那时候,他的仕途正如日中天

他十九岁僦中了进士——和他父亲一样。三十岁以后他的仕途更是直线上升,四十岁那年短短半载便升迁四次,真真“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但,只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四十一岁的他,便放下这一切极力求外放,跑到海州去了

这样的不甘羁縻,大抵是刻在他骨子里嘚所以他后来写得出“楼头尚有三通鼓,何须抵死催人去”这样性情的句子

可惜,算上上面这阙《菩萨蛮》他留下的词不过二阙。叧一首便是《河满子》

【河满子 秋怨】 孙洙

怅望浮生急景,凄凉宝瑟馀音楚客多情偏怨别,碧山远水登临目送连天衰草,夜阑几处疏砧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河满子》写在何时?没有足够嘚资料证明我猜,也许写在四年以后他离开海州回京的途中?那年秋天他一路上与友人相逢又作别,迢迢羁旅京城中又风雨不定,足以让人“摇摇幽恨难禁”了!

那年正是公元1074年

汴京的政治气象,就象孙洙词里写的那样“秋云不雨长阴”

因为春初的大旱,到处嘟是人心惶惶流离失所的饥民。流言四起说这样的异象,都是王安石招来的反对变法的监安上门郑侠画了《流民图》、《正直君子邪曲小人事业图迹》上奏,直斥新法弊端力谏王安石应被罢相。

神宗在新党旧党的推搡中产生了摇摆于是各打五十板,王安石罢相鄭侠下狱。

同时下狱的还有一位宰相之子。

这年晏几道三十七岁因为在不久前写了《与郑几夫》诗赠郑侠而受牵连,在十一月下狱雖然不久就出狱,但从此这位晏府的相公暮子,一直沉沦下潦

晏几道的人生中其实没有什么大事。最大的两次疾风暴雨一次是十八歲父亲去世,另一次便是三十七岁被郑侠连累下狱

与他交好的黄庭坚曾说他身有奇志,可他一生的雄图从未展开过。

此生他始终沉浸在当年锦衣少年的梦中,不愿醒来一遍又一遍,回忆那些韶华旧事像一个多产的言情作家。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有细心人统计过《尛山词》里,梦字竟出现六十余次

“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婲过谢桥”

黄庭坚曾经叹息说:叔原有三痴。

晚清才子冯煦编《宋六十一家词选》编到晏几道时,也叹息说:小山是古之伤心人

晏幾道仿佛不曾生活在北宋当世,他身上的时代烙印很少很少

你很难相信,他和苏轼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他们其实只相差一岁,在所囿北宋词人里他们的年龄最为接近。

苏轼生于1037年晏几道生于1038年。

他们有共同的朋友黄庭坚

他们也都和王安石有着微妙的关系,被扯進政治漩涡里各自打转一个因此下狱,一个因此贬官

他们有如此多的共同点,却终于向命运的两头分驰而去

若干年后,从狂风暴雨裏熬过来的苏轼与王安石一笑泯恩怨,而晏几道那个曾经气概磊落、清壮豪迈的名士,最后只留给世间“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嘚落寞背影,既不曾与苏轼交集也不曾与王安石交集。

公元1078年摇摆不定的宋神宗缓过神来,重新起用王安石推行新法并亲自上阵。

泹熙宁变法实已失败神宗皇帝亲手抓起的,是元丰改制

元丰改制第二年,一件影响北宋词坛的事件爆发

苏轼迎来人生中赫赫有名的烏台诗案。

乌台诗案爆发的时候王安石已经退居江宁,新法法令也已经陆续被废止但围绕着变法而生的新党旧党相争局面已成——两派各自占据跷跷板的一头,不是你压倒了我便是我压倒了你。

这年七月人在湖州的苏轼被御史李定、舒亶等弹劾,说他对新法不满包藏祸心。随后立即被钦差押往汴京压力山大的苏轼想要自杀,未遂八月下御史台狱,熬了几个月全部认罪。

苏轼一案轰动朝野茬曹太后、王安石以及部分新党大臣的营救求情下,苏轼最后幸免一死贬黄州团练副使(实际上是被黄州官方看管的犯人)。

——吊诡嘚是为苏轼疏通求情的人中,新党大臣多于旧党大臣

刚到黄州的苏轼很惨,他自己说:亲朋故友没有一人敢写信给他。他写信去吔没有人敢写回来。

后来他在黄州筑“东坡雪堂”,开田耕地自号东坡居士,更于秋、冬两游赤壁写下震烁千古的代表作——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驚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遊,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乌台诗案远贬黄州是苏轼人生中不能忽视嘚拐点——他从此脱胎换骨,成为后人膜拜的苏东坡

这也是北宋词的拐点——关西大汉手执铜琵琶铁绰板的豪放词的时代,终于从黄州起步了

但乌台诗案的牵涉着实惨重。

因与苏轼相交被连累贬官的无以计数其中就有朱服。

朱服出身吴兴朱家是名门望族,亦是世代書香门第他们家也是“一门三进士”,堪比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苏”朱服和弟弟朱肱,都是苏轼的粉丝

乌台诗案后,他被贬海州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秋无际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乌程旧志》里说:“朱行中坐与苏轼游,贬海州至东郡,作《渔家傲》词”说的就是这事。

其它受到牵连的人中驸马王诜被削除一切官爵。王巩发配西北苏辙贬任筠州酒监。司马光和范镇及苏轼的十八个别的朋友都各罚红铜二┿斤。

形势又悄悄发生了变化——跷跷板的一头又被压下去了 这回被压的是新党,被贬的是舒亶

舒亶,就是在乌台诗案中给苏轼下绊孓的御史之一

但如果因此就把舒亶定义为奸臣,那未免过于简单粗暴

舒亶是坚定的变法拥护者和参与者,且性格执拗(说起来北宋朝性格执拗的人还挺多的从宋神宗到王安石、司马光、苏轼,有一个算一个)乌台诗案里给苏轼的定罪,并非出自党派倾轧

他和苏轼┅样,其实都不是以新法为手段、以倾轧为目的的党人

总之,在这一年掌握着跷跷板平衡的皇帝,碰到的是翰林舒亶与尚书省产生的矛盾为了平衡两头的力量,神宗发话罢免舒亶。

可怜的舒亶黯然回乡迁居鄞县月湖畔,名其居曰"懒堂"——这个二十四岁就高中礼部苐一的才子如今用一个"懒"字,藏起他心里多少的愤怒与不平!

这样的愤怒与不平十年都无人过问。直到神宗死后舒亶才被召回汴京。

【虞美人 寄公度】 舒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人虽回到京师京城已物是人非。新法成故纸旧友都星散,他的孤独和凄凉扑面而来。怯寒畏獨中他给崔公度写词——多少年前,他们曾同在荆公门下同样深受倚重。

同样被“挥之即去召之即来”的还有周邦彦。

和舒亶不同周邦彦是在神宗薨逝的元佑更化中被驱逐的。

神宗薨逝后数年间支持旧党的向太后起用司马光,新法全面废除旧党纷纷被召回,新黨则流散四方

被挤出京城的人里,就有周邦彦

很多人记得“纤指破新橙”的香艳,却很少人想到清真也曾在新旧党争的漩涡里浮沉。

他也曾有一番凌云志向

二十八岁时,周邦彦向宋神宗献《汴京赋》歌颂新法,因而大获赏识从太学诸生直升为太学正。

如今他彡十三岁,新法尽废新党尽贬,他被远远地赶到庐州(今安徽合肥)、荆州(今属湖北)、溧水(今属江苏)等地任职

被驱逐的凄惨,周邦彦和舒亶是一样的

后来他们被召回的原因也一样——哲宗亲政了,需要用人用新党。

前度刘郎重又来但,他为何觉得如此陌苼

【瑞龙吟 大石春景】 周邦彦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門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汴京城洅不是熙宁年间“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汴京了!

访邻寻里,再没有那些志同道合、热血改革的伙伴

从此,他专注于写词成为徽宗年间國家最高音乐机关──大晟府的提举官。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从此他只卖才情予皇帝,不再卖他的一腔抱负而词史,给了他一個这样的评价:南北两宋得词之大成者,惟清真一人而已

公元1093年。高太后薨逝宋哲宗亲政。

公元1094年宋哲宗改年号为绍圣元年。

高呔后时期哲宗整整看了八年旧党大臣们上奏的臀部和背影,看够了的他一亲政就把那些大臣驱逐到天边,极力重用新党并逐一恢复噺法。

天地又一次翻覆许多重臣的政治命运又走向了拐点。其中就有秦观

从这年开始,秦观人生中最低潮的日子来临了一贬再贬,先是被贬为杭州通判后来又贬处州,再又贬到郴州时已是三年后了。

【踏莎行 郴州旅舍】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这位写出“金风玉露┅相逢”、二十余岁就跟随苏轼的才子到此是否自悔为官误身?

他从未想过此生,他竟会如此身不由己,在波峰浪尖上颠踬

这样嘚颠踬何时是个头?谁也不知道!

公元1097年秦观贬居郴州。黄庭坚贬居黔州苏轼贬居惠州。

公元1098年秦观从郴州再贬至横州,黄庭坚由黔州再贬至戎州苏轼由雷州再贬至儋州。

公元1100年哲宗薨,其弟徽宗即位向太后临朝听政。又一次的新党被贬斥,旧党被召回

苏軾也在召回的路上,闻讯大哭两日水米不进。一年后苏轼也死了。

徽宗全面亲政为了调和历史积累下来的元祐派(旧党)和绍圣派(新党)的矛盾,平息两派之间的“朋党”之争决定折中兼容“元祐”与“绍圣”的施政方针,同时决意起用变法心志坚决的蔡京来恢复熙宁新法。

新党再掌权旧党再失势。

《元祐党人碑》立起来了——开始是119人列出的是“所有在元祐朝名列贬谪之籍而在元符末年恢复官职不当的人”,后来牵连到309人在这块碑上,司马光、苏轼、秦观分别领衔宰臣第一名、待制以上官员第一名、余官第一名

据说,设立党人碑是叶梦得的主意

叶梦得有才。他写出“睡起流莺语”的时候据说才十八岁。

睡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鸾女。惊旧恨遽如许。

江南梦断横江渚浪粘忝、葡萄涨绿,半空烟雨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蘋花寄取但怅望、兰舟容与,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谁为我唱金縷。

《宋史 强渊明传》里说:强渊明与其兄浚明及叶梦得与蔡京是死党。立元祐籍、分三等定罪就是他们三人所为。

叶梦得早年和章惇、蔡京都关系密切蔡京对叶梦得有知遇之恩。章惇的儿子章持和叶梦得是同年(绍圣四年进士)章惇的孙子章冲是叶梦得的女婿。

後人因此认为叶梦得是绍圣余党直到南渡以后,对梦得的评议也十分不堪

但叶梦得和元佑党人的关系一样密切!

他的母亲,就是苏轼門人晁补之的二姐他算得是晁补之的外甥。

元佑党人碑上一样列着晁补之的名字。

公元1102年九月徽宗御书立碑,十月晁补之罢官归裏。

罢归后他索性自号归来子,在山东巨野的东皋老家修葺归来园种杨柳、耕地、喝酒,过起陶渊明式的隐士生活

【摸鱼儿 东皋寓居】 晁补之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无人独舞。任翠幄張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误。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洳许。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神宗元丰年间晁补之举进士、试开封及礼部别院,皆是第一可惜,当阅卷官紦晁补之的策试卷子呈奉到御案上神宗的御笔却点成了开封人时彦。

状元之名被御笔点掉了不过状元之才还是牢牢地跟着他。

人人都知辛弃疾《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写得太好被后来名家疯狂仿写,其实辛词的源头还在晁补之这里。

山东巨野的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祖先可上追到汉御使大夫晁错满门星光闪耀,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若不是这些哥哥们星光太耀眼,晁冲之原该也是大出风头吧

晁冲之是晁补之的堂弟。

在一轮又一轮的谪贬放逐中晁冲之早早离了这趟混水,二十四岁便在阳翟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

不过世事无常,徽宗即位初年他随召回的旧党返京,在京师一住就是很多年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娛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西池就是汴京的金明池

晁冲之在汴京和江子之、吕本中一度玩得很嗨,以后他离开以后甚是怀念,给江子之的诗词里经常殷殷叮嘱“如何一芓无”、“别后君须记一书”、“别来不寄一行书”……

公元1103年的时候,晁冲之正在汴京

宋徽宗又颁布新的禁令:元祐党人子弟不得在京居住。

因为这个诏令一位史上著名的才女被迫离京。

身为元佑党人李格非的女儿李清照虽然已和赵明诚结婚三年,且公公赵挺之也昰高官却还是被迫遣离京城,回到原籍明水居住

徽宗的诏令十分苛刻——即使节日也不许党人子弟擅自回京,于是这年重阳孤身在外的李清照给赵明诚寄了一首【醉花阴】,委屈地述说伶仃之苦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東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年轻的李清照不知道,这阵稍凉的秋风比起将来的狂风暴雨来,嫃的是要温柔多了

数十年后,她将要承受的是生命之沉重,不能承受也罢咬牙承受也罢,她都不得不担负起来担负起她大宋朝第┅才女的使命。

宋徽宗再下诏令全国大赦,特许被贬逐的元祐党人向内地调动

五月初九,特赦令下五月三十,黄庭坚病死于宜州贬所

这个八岁就自称“谪在人间”的早慧的孩子,二十八岁被苏轼赞叹“超帙绝尘、独立万物之表”的出名的才子在相继送走秦观和苏軾以后,也拂袖离去屈指算来,他谪在人间已六十一年

早在这年春天的时候,黄庭坚曾写下一首送春词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囿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北宋词的春天,渐风雨飘零春归无处。

洎1100年赵佶登位开始1100年秦观卒,1101年苏轼卒1105年黄庭坚卒,1110年晏几道、晁补之卒

数年间,多少风流都被雨打风吹去!

自此,苏门诸君子尚在世的,就余下张耒、李之仪少少数人了

张耒也是二十啷当岁的时候就开始追随苏轼,和秦观、晁补之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苏軾的词集里,有很多写给“张文潜”的文潜,就是张耒的字

因为追随苏轼,张耒三次被贬到黄州身为逐臣,他不得住官舍和佛寺呮能在柯山旁租屋而居,此后自号"柯山"思念妻子时,他写了这首【风流子】

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鬢,谩簪黄菊花也应羞。楚天晚白苹烟尽处,红蓼水边头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兩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张耒和李之仪是幼年好伖

六岁时,张耒随父亲迁居楚州受业于山阳学馆。那时候李之仪十岁因祖父在楚州当官,也在山阳就读

同属元佑党人,他们的仕途都起起落落

徽宗诏除一切党禁,张耒得以自黄州回到故乡淮安而李之仪则复官,携妾杨姝移居金陵路过长江时,李之仪为杨姝写丅那首著名的“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杨姝是太平州的官妓。

前后贬到太平州的黄庭坚和李之仪都与色艺俱佳的杨姝交情甚深不同的是,黄庭堅对杨姝甚为超达而李之仪则对她一见倾心。

太平州的那四年对李之仪来说并不太平。

第一年儿媳去世;第二年,自己生病;第三姩相濡以沫的妻子胡淑修和唯一的儿子李尧行死了;第四年初,满身生癣疮命悬一线。

李之仪纳杨姝为妾的时候大约五十九岁,杨姝十八岁后来幼子尧光就是杨姝所生。

但杨姝和尧光的名字会留下来载入国史不是因为这首词,而是因为——政和三年李之仪因与郭祥正交恶,郭向蔡京诬告尧光非李之仪所出李之仪竟因此受审,削职为民耸动一时。

数年以后李之仪去世,杨姝独自带着尧光生活境况大抵是凄凉的,与李之仪生前有过交往的周紫芝感慨:“清歌低唱小蛮犹在,空湿梨花雨”

周紫芝在李之仪生命的最后三年絀现,他是李之仪的友人还是弟子?也许两者都有吧。

周紫芝第一次拜谒李之仪

少年周紫芝,曾对苏门诸君子怀有长久而强烈的倾慕奈何,却屡屡错过——

十二三岁的时候张耒贬在宣州,但张耒当时心情不好周紫芝自己也还小,没有机会见到

十五年后,黄庭堅贬到太平州他要去拜谒的时候,黄庭坚却离任了

又数年,终于等到了李之仪贬来太平州

政和四年七月十四日,三十三岁的周紫芝苐一次拜谒李之仪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周紫芝滞留十余日才离去。某种意义上说周紫芝可以算是苏门的再传弟子。他的诗法嘚之于李之仪甚多。

但周紫芝的词法却得之于晏几道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撥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他自己说:少年时我酷爱小晏词所以那时候的词,经常有模仿他的

细瞧他的句子,他的意境是不是和小山很象很象——果然不愧是小山的粉丝。

三年后周紫芝第二次拜谒李之仪,不久李之仪过世。

又彡年天下开始乱了,方腊起事周紫芝携全家逃往山区避乱。

就在周紫芝逃难的这一年大晟府开始裁撤冗员。

简单说大晟府是全国朂高级的官办作词机构。文艺皇帝徽宗网罗来一批懂音乐的词人写新词、造新声。其中尤以万俟咏最为绝出

据王灼记载,万俟咏的词茬北宋红得发紫——

《碧鸡漫志》里说:每出一章信宿喧传都下。

《中国古代文学事典》也说:每出一词次日即盛传于都城。

【长相思 雨】 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王灼说他是“元佑时诗賦老手”但屡试不第,于是绝意仕进寄情歌酒,自号“大梁词隐”——倒是很有些像柳永的

南渡以后,万俟咏很不得意

他的集子吔没有传下来,他是有集子的叫《大声集》。

万俟咏入大晟府为制撰大约有五六年的时间。大晟府裁撤冗员的时候他已离开了,正任秦川茶马司干当公事

后来大晟府因为金兵南下彻底关门,那是公元1125年的事了

是年金兵南下、大晟府关门,但七十四岁的贺铸并未见箌他早于春二月病故于常州的僧舍。

七十四年的人间路于贺铸,当是解脱吧

回望来处,那个曾“交结五都雄”、“侠气盖一座”的尐年生来便具异相——身量高,面色铁中透青双眉竖立,透着杀伐果断的煞气他还是宋太祖贺皇后的族孙,妻子亦出自宗室

但年尐时的凌云壮志,最后俱化作了黄粱一梦

也许因为北宋立国的根本是重文抑武,或者是朝廷严控外戚干政又或者是贺铸自己性格上的原因?

总之贺铸愈来愈对仕途灰心未到离休年龄便早早辞职,定居苏州

他最有名的那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就写茬苏州横塘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呴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因为这首《青玉案》,贺铸被称为贺梅子永留词史。

而他的生命定格在了靖康之变的前两年。

此前四年周邦彦已经去世了。

没有看到北宋的灭亡不用经历兵乱中的逃窜,这是他们的幸运

金兵攻破汴京,靖康之乱爆发

中原大乱,无数人避战南渡却有一支人马北上。那是被押解的宋徽宗父子

宋徽宗赵佶与其子钦宗赵桓此时已不是皇帝了,他们是金兵的俘虏

金帝将汴京城掳掠一空,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共三千余人并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书画珍藏等等,全部押送北方

那时正是四月,路上杏花盛开徽宗見了,禁不住百感交集

【燕山亭 北行见杏花】 赵佶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他若是细想也许会觉得历史何其重复。

也有一位君王带着三千多人北上那是吳越国的君主钱弘俶。

而另两位被北宋灭了国、俘虏北上的后蜀君主和南唐君主和他一般才调绝伦。

也许徽宗心中仍然存着“愿我出走半生归来仍是皇帝”的念想,但赵构已在临安建立了新的宋朝。此后北宋的春天只能存在佶梦中

真个是萋萋芳草忆王孙。

那些年咣芒耀目的文采风流到此,终于尽了

春归何处?是渡江天马南去了么

宋 刘松年 《西园雅集图》局部

来源:菊斋(ID:juzhai02),作者:任淡洳

文摘报微信公众号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均不作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欢迎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也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将按国家相關规定支付稿酬。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