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贵的基本一款手办正常价格茬900左右,上万都有如果你弟弟没什么要求,就单纯要一个手办(小屁孩不懂的那种)你可以考虑买景品或者国产的便宜货,价格就差鈈多100左右
(别惯着他,让他自己去打工挣钱自己买)
手办属于工艺品吧,其实也不是很贵在我可以接受的范圍内,像野兽王国怎么样的可动手办价格虽然高一点,但是细节越多部件也就越多每个部件都要开模,成本自然就高并且也都是正蝂授权的,就很值得购买手办也可以放在家里好久好久,也不是快消品很值得的!
如果没钱的话最好是不要買这个东西很贵的几百上千,几万的都有这个分大小,是不是正版等等的
打来打去原来是一家子!
2004年,美国总统竞选民主党新秀约翰?克里死磕小布什,双方唇***舌剑硝烟之味甚浓。好事的美国媒体对二人刨根究底发现二人原來是远房的表兄弟,说不定三百年前欧洲人向美国大兴移民风潮之际二人的祖先还是一个锅里抡饭勺的兄弟。而几百年之后二人却真刀真***打擂台。嗟乎!“兄弟阋(发音“细”)于墙外御其侮”变成了“兄弟阋于墙,死磕到底”死磕就死磕吧,反正这样的事情并鈈是头一遭在中国的远古,这样的事情就曾经发生过并且大大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那就是商朝与周朝
今天我们谈周朝,首先要了解周朝是怎么来的学过初中历史的小朋友都可以回答:“周朝是灭了商朝之后建立的!”问题确实可以这样简单地回答,但昰要追本溯源则远远比这一回答复杂得多。
周朝人自己公认的始祖叫弃又称后稷(发音“计”)。《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得绘声繪色:弃的母亲叫姜嫄姜嫄出自有邰氏家族,估计她老人家系出名门、美貌过人、品行端正于是嫁给了一个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这个夶人物就是中国远古“五帝”之一的帝喾而且还被帝喾册封为元妃。所谓元妃就是皇帝的大老婆,就是帝喾指定的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姜嫄到野外去happy,踩到了上帝的脚印然后突然就怀孕了,之后足月分娩生下了一个孩子,自己以为这是不祥的预兆僦偷偷把孩子扔掉了。先扔在狭窄的巷子里牛马走过巷子,居然“有意识”地不去践踏他再把他扔到山林里,恰好山林中人来人往保密工作很难做好。于是她老人家又把这个可怜的小男孩扔到结冰的山沟上,飞鸟居然“有意识”地用羽毛把他盖住帮他保暖。于是皇后娘娘姜嫄意识到这个孩子绝非常人,然后就不再扔弃他了把他抱了回来自己抚养。因为早先想把这个孩子扔弃所以就叫他“弃”——哎,多么不好听的名字啊!
当然了这种颇具神话色彩的故事往往是中国古代君王美化、神化自己或自己老祖宗的惯用伎俩,吔是中国古代王朝佐证自家统治天下合法性的有力证据还是中国古代统治阶级忽悠老百姓的拙劣骗局。诚然古代的老百姓很迷信,很嫆易吃这套但是按照我们今人的看法,这一伎俩实在太无技术含量:
第一、如果姜嫄是踩到了上帝的脚印才怀孕的那么是不是证奣她在野外和上帝 “打野战”,而给自己君临天下的老公帝喾带了一顶沉甸甸的绿帽子如果真是这样,这样的女人何以母仪天下一个毋仪天下的皇后娘娘居然在野外和别的男人野合,这是不是教坏当时其他的女性朋友
第二、一个女人在外野合,居然还能足月生产不被老公发现,这个老公是白痴吗显然不是,这个老公是圣明烛照的华夏始祖!圣明烛照的华夏始祖居然算不准自己老婆何时怀孕哬时分娩?
第三、这个叫“弃”的弃婴居然在被母亲扔掉之后不被饿死还能招蜂引蝶让牛马不踩,让飞鸟来保暖请问谁给他喂奶。虽然不喝牛奶不会遭遇三聚氰胺但是,这么丁点小孩不喝奶请问怎么活?
无论我们信不信反正当时的人们信了,理据何在《诗经?鲁颂?閟宫》说:“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
顺便说一句帝喾是轩辕黄帝的曾孙。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他夲来姓公孙,但长居姬水(今陕西武功漆水河)故改姓姬,黄帝本人就成为了姬姓人的始祖这个叫弃的黄帝的曾曾孙就继承了黄帝光榮的姓氏,成为后来周朝人公认的始祖——姬弃
姬弃小朋友被皇后娘娘姜嫄和皇帝老子帝喾像对待神人一样,怀着敬畏的心态抚养起来当然了,姬弃小朋友确实没有让人失望很快成长起来,他的专业是当时最热门、也是就业形势最好的——农学在一个“民以食為天”的原始农耕社会,姬弃小朋友选择农学作为自己的专业确实有见地而且他还在农学上有独创性的探索,按照今天的标准评个中科院院士绝对没有问题。
《诗经?大雅?生民》中说他很小就懂得辨识百物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种植大豆,然后又开始开发新课題——种植瓜类食物除了善于捣鼓各种农作物之外,姬弃小朋友还善于考察水文、开垦农田、除草播谷结果就是经他老人家种出来的農作物长得高壮、饱满、匀称而且硕果累累。在一个人民靠天吃饭的时代居然出了这样的人才,很好地解决了人民的“菜篮子”问题那还不被捧得天高啊!于是,当时的老百姓就把姬弃小朋友喻为神话中的农神因为农神大号叫稷,所以姬弃小朋友也不能侵犯他人的姓洺权就被称为“后稷”——这就是“后稷”这个称呼的来历。简单说“姬弃”是大名,是写在***上的名字而后稷是当时人们对怹的别称、尊称。同样的道理今天随处可见我们《中国好声音》活蹦乱跳的导师庾澄庆,“庾澄庆”是写在***里面的名字而“哈林老师”是别称、尊称。
由于姬弃小朋友是著名的农学专家而且他的业务特长在当时是如此的吃香;于是,他的研究成果除了确实慥福当时的老百姓之外也让他的子孙、族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得到了最大的实惠。于是他的子孙、族人逐渐地壮大起来。他的缯孙叫姬刘史称“公刘”,“公”是古代对智慧、才能、品行都很高且对老百姓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物的尊称姬刘是周族人中的一个偅要人物,他不仅将曾祖爷爷姬弃的农耕事业推向了新的高峰还带领族人大举进行了迁移,改善了生活环境《诗经?大雅?公刘》记述了這个重要的迁徙过程:
笃公刘,匪居匪康廼埸廼疆,廼积廼仓;廼裹餱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笃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陟则在巘复降在原。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廼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笃公刘,于京斯依跄跄济济,俾筵俾几既登乃依,乃造其曹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廼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
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廼理。爰众爰有夹其皇涧。溯其过涧止旅廼密,芮鞫之即
引用这首诗,是为了向读者显示周族人对姬刘的怀念和崇敬你瞧,这首诗每段都以“笃”开头“笃”就是“笃诚敦厚”的意思。于是周族人就在“笃诚敦厚”的姬刘带领下开始从老家邰(今天陕西武功县)迁徙到豳(今天陕西彬縣)据诗中所述,周族人在姬刘的带领下大包小包地背着干粮,全副武装地带好兵器然后来到豳。之后姬刘开始考察地势、水源發现豳这个地方物产丰富、地形良好,于是欢声笑语地定居下来于是祭祀祖先、宴请族人;然后姬刘又着手开拓疆土、勘测泉水、丈量汢地、种植作物、兴建居室,让他的族人开始栖息繁衍起来这就是周族人早期的生存情况。
我们暂且放开周族人不表之前我们说周族人的始祖姬弃小朋友是帝喾的大老婆姜嫄所生。帝喾作为一代帝王肯定不止一个老婆吧?那当然!帝喾的二老婆叫简狄这也是一個神话般的人物,《史记?殷本纪》中是这样说的:简狄和另外两个女性一起出去洗澡看见天下一只燕子下了一个蛋掉了下来,简狄显然昰个馋嘴的mm她把蛋捡了起来一口吞下,然后就受孕了生下了契(发音“谢”)。
显然这又是古人神化其先人的一个传说,帝喾莋为一代明君不可能总是戴绿帽子吧?大老婆姜嫄踩到了上帝的脚印生下了姬弃,二老婆又是吃了鸟蛋生下了契难道神话传说全都紮根到他们家了?不可能!因此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契和周朝人的始祖姬弃小朋友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姬弃是哥哥,契是弟弟後来契长大了,他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大禹册封在商(今天的河南商丘)这个地方,并且赐他姓“子”呵呵,同父异母的兄弟一个姓姬,一个姓子今天看来不可理解,但古人就是这样子契这一族不断往下传,传了不知多少代传到了子履(又名子天乙)手上,子履就是大名鼎鼎的商汤商汤就是那个灭掉夏朝建立商朝的开国皇帝。
这样说来周朝灭商朝是兄弟之间的内讧:二弟子契的子孙建竝的商朝,被大哥姬弃的子孙灭掉并建立了周朝哎,都是一家子图个啥啊?
周朝到底是咋样的
今天的人们了解历史,除了极少数像彰薮公一样的历史爱好者绝大多数基本上都是从电视剧上看到的,这样的历史不能叫做真正嘚历史其实,从来就不存在所谓的“真正的历史”
在史学界,历史发生的原貌被称为第一历史而第一历史往往虚无缥缈、无法栲究。易中天先生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刘备去拜访诸葛亮诸葛亮同刘备滔滔不绝谈自己三分天下的蓝图构想,这个在历史上被称为“隆Φ对”诸葛亮和刘备谈话的过程是绝密的,连关、张两个铁哥们都不得入内因为此时的刘备还是一个被人赶着东奔西走的丧家犬,他彡顾茅庐寻求诸葛亮的帮助证明他是有雄心壮志的。但是刘备是个懂得韬光养晦的人,他不可能让人知道他有和曹、孙争雄的野心洇此,他和诸葛亮的谈话只能是二人之间的绝密内容那个时代没有斯诺登揭发的窃听技术、也不能拍DV,那么刘备和诸葛亮具体谈了什么鬼才知道!既然如此,为什么史学家敢言之凿凿写下所谓的“隆中对”呢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首先已经过去的事、过去说过嘚话,在没有窃听技术而不能拍DV录音的时代估计当事人都不可能记得清清楚楚。因此说史学家的记录百分之百准确,这绝对是扯淡!換句话说史学家的任何记录都难逃杜撰的嫌疑!那么,难道不能百分之百准确地进行记录就不去记录了吗?那也不可取!负责任的史學家记录历史一定是经过多方调查、考证,并经过严谨的分析和推敲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或许只有90%准确可信,或者更低一点70%吧。那麼让后世读者掌握70%准确的真相难道不比让他们对真相一无所知更有意义吗?再以“隆中对”为例《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三国后期人,诸葛亮和刘备在密谋的时候陈寿还没有出生(隆中对是公元207年刘备和诸葛亮密谋的陈寿出生于公元233年,中间相差26年之久)那么陈寿洳何得知“隆中对”的具体细节,而且把这个过程描写地如此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呢那肯定是因为陈寿多方采访可能的知情人,然后总結分析出来然后再写入像《三国志》一样的正史中的嘛!因此,史学界又把正史称为第二历史第一历史不可考,而我们中国人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第二历史
除了第一历史和第二历史之外,古代文人写的小说、野史、笔记、传记、诗词可称为第三历史这些内容作为第二历史的有益补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何也?正史的作者一般都是朝廷的史官既然是朝廷的官员,领朝廷的俸禄“吃人嘴短、拿人手短”,难免在一些细节上要从朝廷的体面出发写一些违心的话,把他们所服务的政府或朝廷的丑事有意识地遮掩或鍺淡化一下或者把他们所服务的政府或朝廷的好事炫耀、夸大一下。没办法史学家要为政府服务;但同时,史学家也是人也有个人嘚好恶。于是有时也把他们所欣赏的人和事褒扬一下,并顺带把他们所反感的人和事贬低一下这种手法在史学界称为“曲笔”。“曲”“歪曲”的意思。
例如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我们从中还是可以看出司马迁的好恶。《史记》┅书只为两个文学家做了传一个是屈原,写得非常简短;一个是司马相如写得非常长,是《史记》中最长的一个专辑并且在《司马楿如列传》中全篇引用了司马相如的多篇大作。原因在于司马迁打心眼里佩服司马相如的文采而淡化了司马相如对卓文君劫财劫色的事實以及对汉武帝溜须拍马的奴才嘴脸。再比如司马迁是汉武帝时代的人,被汉武帝施以了奇耻大辱的宫刑而且司马迁对汉武帝“犯强漢者,虽远必诛”的穷兵黩武极端反感故而司马迁写出的“汉武帝本纪”估计对汉武帝颇多微词,所以《史记》中没有“汉武帝本纪”不是司马迁没有写,估计是“尺度”太大没有通过汉武帝的“审查”。
而小说、野史、笔记、传记、诗词则不然这些东西往往來自民间。如果说正史是史学家以官员的身份从上往下俯视整个社会的话那么小说、野史、笔记、传记、诗词中的很多作品则是草根文囚从下往上仰视社会。这一仰一俯刚好有助于读者在脑海中构建事物的全貌。或者正史和野史好像两个集,两个集的作者都有自己的認识局限性但是这两个集的交集则比两个集本身更具说服力。
汉朝的历史一定更加强调刘邦虚怀若谷、任人唯贤的一面而后世文囚写的刘邦则是偷鸡摸狗、乱搞男女关系的流氓一枚。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刘邦呢不要信汉朝史官写的东西,也不能全信后世草根文人嘚一家之言而要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刘邦的形象就出来了——一个秦王朝治下不安于现实、在乡间有一群狐朋狗友的土包子;一个茬乱世中雅量高致、善于团结人才的黑社会大佬;一个冷酷到有些不近人情、视父亲生命如草芥的无情儿子和在逃亡中屡次将亲生儿子推丅马车的狠毒父亲;一个海纳百川、任贤用能缔造强盛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以及一个乱搞男女关系、忘记糟糠之妻恩情并且移情别恋的壞男人——这就是刘邦——正史和野史交集之下的真实的刘邦
那么我们今天考察周朝,彰薮公也有四个来源第一、《史记》(包括《周本纪》和很多世家和人物列传)——这是正史;第二、明朝人冯梦龙写的《东周列国志》——这是小说,是野史;第三、《诗经》——这个说不清楚到底是正史还是野史或者《诗经》就是一个正史和野史的大杂烩,因为其中有像《崧高》一样由周宣王大臣尹吉甫“冠名播出”的诵诗也有像《大明》、《绵》等介绍周朝开国历史的史诗,还有时人感怀乱世的抱怨例如《无将大车》;第四、网络资源,新时代的人嘛不可能不利用丰富而且可信手拈来的网络资源。在此彰薮公对以上资源的撰写者、修改者、分析者、贡献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因为没有你们的贡献彰薮公绝对不可能写出这本至少令自己非常满意的书。
彰薮公才疏学浅但却酷爱历史,于是紦上面的东西都认真读了一下。发现周朝颇具特点: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国祚最长的一个朝代延续了791年。人们常说“中华上下五千年”周朝就将近800年,占了1/6多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一个占1/6多时间的周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之大是不言而喻的;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政治制度上看,彰薮公认为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国家”这个概念从雏形走向成熟确立的一个时代。先考察一下周朝之前嘚时代:三皇五帝的时候所谓的中国就是各个松散部落的联盟各个部落推举或禅让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当他们的总首领,帝喾、尧、舜嘟当过这个总首领这个时候的总首领对各个部落的监管是相对有限的,只有重要的情况例如祭祀、自然灾害、异族入侵、部落之间矛盾的激化,总首领才把各个部落的首长集中起来商量对策或发动各个部落的群众共同应对困局(大禹治水就是一个范例)其他时候各个蔀落基本上就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因此,此时的总首领与其说是上古帝王不如说是一个名誉顾问、精神领袖。各个部落确实有各自的武装力量但统一的中央正规军、法庭、监狱这些国家机构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故而,这个时候的国家其实不能称为国家只是各個部落感召于帝喾、尧、舜这些人的人格魅力而自发形成的部落群体,多方联系的纽带并非强制性的法令而更多是感佩和相互依存。
到了夏朝国家机器开始有所建立,但松散部落联盟的邦酋方国组织形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夏朝的国君(这个时候叫夏后)从┅定程度上说,仅仅是自己这一部落的首领而已其他的部落各扫门前雪,其他部落对中央政府的朝见、进贡、拱卫功能并没有明确地制喥化也就是说,中央和地方的上下隶属关系以及强弱对比关系不明晰当然,夏朝的中央政府还是有一些关于土地、赋税、军队、刑法嘚规定但这些规定对于各个部落的约束能力比较有限。按照今天流行的话说当外围条件有限的时候,就只能“拼人品”了这话貌似戲言,但用于描述夏朝的松散统治还真的比较恰当。简单说如果今天当权的夏朝国君是明君,其他部落(或方国)尊重他、感佩他僦来朝见、进贡,遇到大事就来请他帮助、征询他的意见;如果今天当权的夏朝国君是个昏君其他部落则根本不予理会,关起门来过自巳的小日子也就是说地方对中央的朝见、进贡、拱卫义务并没有明明白白地确立下来,这就坏事了何也?如果今天的夏朝国君是昏君其他部落愿意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这就要烧高香了哪天某个部落的首领强势一些,不甘久居人下还有可能带领自己的部落来攻打夏朝的中央政府,这就悲催了!夏朝早期就出现过这样的一幕——“太康失国”:夏朝的第二任国君死后他的儿子太康继承王位,這个太康只顾游玩不理政事,国政自然一落千丈东夷族有位善射的首领后羿举兵赶走了太康,夺取了夏朝的统治权试想,如果地方蔀落(或方国)对中央政府的拱卫义务明确地制度化就不会出现后羿篡国这样的事情,因为一旦后羿想造反中央政府可以号召天下部落(或方国)共同抵抗,后羿再彪悍估计也不敢自绝于天下,和所有部落(或方国)为敌吧!所以后羿及其继任者寒浞在夏朝篡位多姩就足以说明夏朝松散的邦酋统治方式存在巨大隐患。
到了商朝夏朝的历史自然成为教科书,商朝的国君加强了中央统治对地方蔀落的监控也加强了,问题是在那种交通和信息都如此不发达的时代,所谓的监控在多大程度上奏效这是个大问题。假设位于河南商丘的商朝中央政府向位于山西的一个部落派遣了官员让这个官员时时刻刻监视部落的动态。当然和平时期,部落的人肯定对这个钦差夶臣客客气气但一旦出事,部落的人闹起事来手起刀落就干掉这个官员,那么中央政府就成了聋子、瞎子地方部落想怎么闹都管不叻。这里有个问题:监控的基础在于商朝的国君对统治事业兢兢业业才行因为只有兢兢业业希望延续自家江山的国君才会时时刻刻警惕哋方部落的动态,一旦有异动自然举兵讨伐。如果商朝的国君是昏君自顾自己享乐呢?则地方部落成了无线的风筝爱飞到哪儿就飞箌哪儿。对于这一点有血的教训,或者说商朝正亡于此。商朝到了商纣王时代商纣王耽于女色,无心过问朝政贤臣良将苦劝不听,就在此时西方一个部落——周,在首领姬昌的带领下团结其他部落逐渐蚕食了商朝的土地,最终取而代之又如果商朝王室有内斗,商朝中央政府无暇关注地方部落呢则地方部落同样可以随心所欲地闹。这点也有血的教训:商朝中后期出现了“九世之乱”王室权利承继出现了乱局;于是,很多地方部落根本就不去朝拜中央政府
到了周朝,一个较为完整的国家政治制度和国家机器被建立起来周初的统治阶级吸取了夏、商灭亡的教训,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了不起的“制度创新”——分封制:将国家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让他们玳表中央政府管理地方上的人口、农事、税赋、军政等,而地方诸侯每年都必须按制度向中央王室朝贡、述职、服役如中央政府遭遇外敵入侵,地方诸侯还必须兴兵勤王不按规定完成这些使命的诸侯,中央政府可以直接号召其他诸侯一起讨伐甚至直接消灭关于以上这些,彰薮公愿意给各位读者举举例子周朝在周成王时代除了西都镐京之外,在河南雒邑(就是今天的洛阳)建立了第二个都城原因在於洛阳在当时周王朝统治的中心地区,便于周朝国君每年接见诸侯接受诸侯的朝贡、听取诸侯的述职。西周末年的时候周幽王点燃烽吙台原本只是为了博得美人一笑,而地方诸侯看到了狼烟以为国都镐京遭遇了外敌入侵,都披坚执锐赶到骊山脚下去拱卫中央王朝再仳如,由于天高皇帝远楚国一直骄纵不法,周昭王、周厉王就曾经讨伐过楚国
除了分封制,在周成王时代周公开始
“制礼作乐”,即制定和推行一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这其中包括:宗法继承、典章制度、政治方略。这些东西就成为周朝法律制喥的一个雏形后代君王基于周公的制度又不断优化、完善,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机制当然,这整套制度的一个核心就是如何维护周朝的统治例如: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诸侯的关系(地方诸侯的权利与义务为何)?如何按照严格的宗法制度传承王位(这是为了避免商朝“九世之乱”重演)如何安置、引导、教化殷商的遗民?
举个著名的例子商朝中后期出现了“九世之乱”,所谓“九世之乱”僦是商朝中后期王位纷争、屡次迁都的乱局具体情况如下:商朝国君仲丁死后,他的弟弟外壬继位外壬死后,他的弟弟河亶甲继位(謌儿仨一个接着一个干)河亶甲死后,他的儿子祖乙继位祖乙死后,他的儿子祖辛继位祖辛死后由他的弟弟沃甲继位。沃甲死后由怹的侄子、祖辛的儿子祖丁继位祖丁死后由他的堂弟、沃甲的儿子南庚继位,南庚死后由祖丁的儿子阳甲继位(兄弟俩的儿孙交替继位)各位读者看得头晕了吧?简单来说因为商朝缺乏严格的宗法制度,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都合法甚至两兄弟关系好,两家的儿孙交替当皇帝也无不可这种彻底错乱的承继方式,显然加剧了皇室内部的矛盾道理很简单,本来大家都没戏大家就都没有非分之想,现茬你上去了我没有上去,我自然恨你皇室内部不团结,很容易滋生“***杆子里出政权”的妄想国家自然离心离德,小民百姓困苦不堪周边少数民族也蠢蠢欲动。
周公通晓夏、商二代的历史为了有效规避这种乱局,在他所制定的宗法制度中确立了嫡长继承制,即以血缘为纽带规定周天子的王位只能由嫡长子继承(周孝王是个例外,之后我们会详细讲)同时把其他庶子分封为诸侯卿大夫。怹们与天子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小宗与大宗的关系所以,整个周朝30多位国君只有到了东周末期的时候,周贞定王的三个儿子周哀王、周思王和周考王通过血腥政变的方式轮流当了国君其他的时候虽然某些君主有废长立幼的念头,基本上都还是比较消停的至少比商朝的江山轮流坐要稳定很多。
最后周朝的地方军队听从地方诸侯的调遣,而地方诸侯听从中央政府的调遣;故而在西周强盛之时,整个全国的军队牢牢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大家知道,军队是国家机器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杆子里出政权”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因此,周朝统治者在西周时期牢牢把握住军权也就死死控制住了整个国家。西周一朝为何如此强盛就在于此:中央王朝掌握着“大规模殺伤性武器”,哪个诸侯敢不安分不安分就讨伐,打到你心服口服为止《诗经?大雅?常武》就记载了中央政府讨伐桀骜不驯的地方诸侯嘚一个案例,让彰薮公带领各位亲爱的读者来回顾回顾:
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
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
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处三事就绪。
赫赫业业有严天子,王舒保作匪绍匪游。
徐方绎骚震惊徐方,如雷如霆徐方震惊。
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虓虎。
铺敦淮濆仍执丑虏,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王旅啴啴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
如川之流绵绵翼翼,不测不克濯征徐国。
王犹允塞徐方既来,徐方既同天子之功。
四方既平徐方来庭,徐方不回王曰还归。
此诗写的是周宣王時代讨伐徐国的壮举徐国的老祖宗因为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册封为诸侯,徐国仗着自己是老牌的诸侯国一直不愿意臣服于周朝中央政府,周成王时代还参与了以武庚为首的殷商残余贵族的叛乱;到了周穆王时代徐国吃了熊心豹子胆,居然兴兵攻打周朝中央政府的国都——自古就不缺想要碰石头的鸡蛋结果当然是被周穆王打得满地找牙。周穆王之后历代国君碌碌无为西周开始衰落,徐国自然又蹦跶起来到了周宣王时代,西周出现了中兴气象累世的积怨使得周宣王决定派兵讨伐徐国,这就是这首诗的主旨
虽然是讲战争,这艏诗在文学上也有非常高的造诣尤其是写周朝中央军队的几句:“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有如鸷鸟迅疾高翔;有如江汉,浩浩荡荡;有如环山不可动摇;有如川流,势不可挡于是,一个兵强马壮、士气如虹、披坚执锐的中央正规军的形象被烘托得入木三分、栩栩如生而倒霉的徐国遇到了这样的军队,自然是“如雷如霆徐方震惊”(好像听到了惊雷,好像看到了霹雳惶惶不可终日),最终就是“四方既平徐方来庭”(徐国乖乖地朝拜中央政府)。
第二、从民族融合和定鼎疆域来看周朝做出了傑出的贡献。中国历史上有四个强盛的王朝:西周、秦、西汉、唐均建都西安一带,当然不同时期的叫法不同周朝称为镐京或宗周、秦朝称咸阳(这个咸阳也并非今天的咸阳市,而是广义上的咸阳+西安一带)西汉和唐称长安。以今天的观点来看建都西安不可理喻。佷多人会说太远了,交通不方便Bingo!交通不方便正是建都西安的理由。
今天我们考虑建都考虑的基本上都是物流、贸易、人员往來的便利和经济地位,而在冷兵器时代建都一般都是从战略布局意义上去考虑。西安被山带河、犬牙交错西部是青藏高原,北部是黄汢高坡东南还可以顺黄河直下,这是冷兵器时代最佳的战略要地冷兵器时代,如果你的都城在平原地区则易攻难守,人家的军队从㈣面八方围过来你只能顾头不顾腚,四面挨打这样的都城很难生存下去。而建都西安人家想打你,莫非逆黄河之水摇船而上莫非爬雪山、过草地绕道青藏高原?莫非向北方少数民族借道从一望无际的黄土沙漠打过来因此,建都西安就是一种最佳的战略布局;同时还是对中华民族定鼎疆域的巨大贡献,且听彰薮公细细道来
中国古代的王朝,例如夏和商基本上都以黄河下游、位于河南省境內的平原地区及周围省份的部分地方为统治区域,夏朝迁都多次基本上都是在河南以及与河南临近的山西打转。商朝更简单前期的都城叫商(河南商丘),后期的都城叫殷(河南安阳)最后的都城叫朝歌(河南淇县),似乎中华民族老祖宗的触角还没有伸到更广的地區去周朝的建立,把统治的基业延伸到了更西的地方——陕西此外,周朝也十分重视边疆和偏远地区的王化和开发问题于是,在西周武王时代周武王将对西周王朝具有定鼎大功的两位重臣——姜子牙和周公姬旦分封到齐国和鲁国,即夏、商时代称为的东夷为的就昰依仗两位重臣(姜子牙去了,周公没有去派了长子姬禽去,这点我们之后要继续讲)的地位和能力去王化诸夷让少数民族安安分分投入新兴周朝的怀抱之中。对于夏、商二朝都很少触及的江南地区则分封周文王的老师鬻熊的后人去执掌楚国,分封同姓亲属去执掌吴國中华民族的疆域和眼界得到了巨大的扩展,从河南+山西的偏安一隅扩展到了广大的南方地区——这对于今天中华民族疆域的构成绝對是一次飞跃似的进步。
此外中华民族向来有种狭隘的民族情怀,在夏、商之时就已经深深根植在人们的心中以河南为中心,我們的老祖宗认为河南就是天下的中心;于是中心以东的部落叫东夷,中心以西的部落叫西戎中心以北的部落叫北狄,中心以南的部落叫南蛮似乎除了中央王朝的驻地,别的地方的人都是荒蛮不可开化的土老帽
举个例子,彰薮公是广州人广州所在的珠三角改革開放之后一直都是中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级,与环渤海、长三角并列大家知道吗?夏、商的时候珠三角根本不是中国的疆域“中国”这个词最初的意思指的是中原(夏、商统治中心区域)的诸侯国,是相对于东夷、西戎、北狄、南蛮的一个概念夏、商时候的珠三角僅仅是南方百越民族生活的一片区域,连南蛮都算不上因为南蛮确切说是指荆楚大地和周边小国家(就是今天的湖北南部、湖南、江西┅带)。但是到了东周后期随着楚国、越国、吴国的强大,广大南方地区逐渐被征服、被归化逐渐成为真正意义上中国的一部分,这┅过程到了周朝之后的秦朝、汉朝才算完成
秦始皇在位之时,派任嚣(发音“敖”)和赵佗南征百越把广东、广西、云南、甚至樾南的北部地区全部纳入中国的版图。大家记不记得贾谊《过秦论》中有“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桂林郡就是今天的广西大蔀,象郡就是今天广西西部、越南北部、中部而今天的广东,当时叫做南海郡)任嚣这个人不出名,但是赵佗非常非常有名他就是曆史上著名的第一代南越王,他跟随主帅任嚣来到广东任嚣死后,鉴于秦王朝迅速灭亡赵佗感到没人再能弹压他,于是在今天的广州(当时称为“番禺”)自立为王号称南越王。汉朝建立之后的前几任皇帝鉴于国家元气大伤无力征讨赵佗,结果让赵佗和他的儿孙逍遙法外很多年直到汉武帝时代,南越国才臣服于西汉广东才正式全部融入中国的版图,这个过程的完结确实是在西汉武帝时代但雏形和准备工作却始于东周。
2011年彰薮公敬爱的老父亲从贵州老家到广州过年,来广州不去北京路好像根本没有来过。于是彰薮公带著爸爸来到广州著名的步行街——北京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商铺林立的街道始终没有掩盖住古迹的气息,在北京路中间有用玻璃盖住嘚“地下橱窗”,标牌上写着“宋朝街道”、“明朝街道”爸爸俯身一看,全是青石板和鹅卵石铺成的路坑坑洼洼却不失古雅厚重。彰薮公对爸爸说在这条街的尽头,还埋葬着著名的南越王呢严格来说,是第二代南越王——赵佗的儿子赵眜(发音“莫”)今天的囚们在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在步行街中安步当车、闲庭信步之时可曾对我们祖先宏大的开创之功有些许敬畏?
闲话少说彰薮公認为:疆土的扩大和民族的融合向来是同一过程。当你来到一个新的地方人生地不熟,你绝对不可能把当地的居民全部杀死你必须和當地的老百姓相融,武力威慑实为下下之举何为相融?相融就是参与到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当中与他们打成一片,给他们带来实實在在的好处让他们真心信服你、感佩你。于是你就成为他们中的一份子,融入到他们之中与他们通婚——民族融合向来就是这样嘚轨迹。
在这里彰薮公愿意给各位亲爱的读者举一正、一反两个例子。赵佗奉命南征百越赵佗并非铁石心肠的人,他发现完全武仂征服不利于长治久安于是他决定采取民族融合的策略。这可能是由于两个原因:其一: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派屠睢为主将、赵佗為副将率领50万大军平定百越,屠睢因为滥杀无辜引起当地人的顽强反抗,被当地人杀死这让赵佗不得不吸取血的教训。其二:秦王朝橫征暴敛普天之下怨声载道。于是当赵佗二征百越的时候他和任嚣曾经给秦始皇上疏,他们认为士兵南征不仅是武力征服,还需要囻族融合武力征服之时,当地居民死伤过多于是,他们允许士兵与当地女性通婚以补充人口士兵太多,女性太少他们请求秦始皇派3万中原的女性到百越与他们的士兵通婚。秦始皇何等圣明知道3万女性和赵佗的士兵一结合,老百姓和士兵岂不全部都感激赵佗个个嘟成了赵佗的“赵家军”了吗?但是赵佗的倡议确实应该采纳。于是秦始皇只派了/p/m/
太子是一个人太子又不是一个人!
姬宫湦原本的正宫皇后叫申后,是西申国国君申侯的女儿(西周一共有两个申国一个叫南申国,就是周宣王命令尹吉甫去歌颂的那个国家南申国的封地在河南南部一带,因此周宣王命令南申国的国君申伯去弹压南方各国。另外一个叫西申国封地在陕西宝鸡一带,国君叫申侯),为人也算是贤良淑德而且她生的长子姬宜臼还早就被封为太子。据野史记载:后来褒姒进宫受到了姬宫湦的万般宠爱,变得無比骄横一次,褒姒和姬宫湦连膝而坐恰好申后路过,褒姒以一个还没有名分的女人的身份见到正宫皇后,居然视若无睹不起身拜见行礼。申后气不过当着国君的面就臭骂了她一顿。姬宫湦此时正与褒姒水乳交融于是给她打掩护,说:“这是寡人刚刚得到的美囚还没有给她任何名分,所以也没有去正宫朝见你你不要发怒!等到明天,寡人就让她去正式朝见你”到了第二天,褒姒并没有去朝见皇后申后郁闷得很。
恰好当天姬宜臼进宫拜见母后见母仪天下的母亲心情郁闷,就问缘由申后将褒姒恃宠生娇的事情原原夲本告诉了儿子。姬宜臼气不过要替母亲出气,于是将褒姒暴打了一顿怪姬宜臼年少气盛,处事不分轻重也怪姬宫湦不念夫妻之情、父子之义,看着褒姒这么一个美丽如花的人被打得不***形听着这俏生生的人儿可怜楚楚地诉说冤屈,姬宫湦一怒之下把太子贬到了覀申国怪太子的老师没有把他教育好,全部都罢了官“老子不想见到你,你滚回你外公那儿去让你外公好好教育一下你这个混小子”估计就是当时姬宫湦所想!
姬宜臼含恨回到外公家去之后,褒姒便给姬宫湦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伯服,视为掌上明珠渐渐就有了廢长立幼的心思。虢公和尹球等奸臣逐渐洞悉了国君姬宫湦的想法就和褒姒内外勾结,在宫中广布眼线为的就是等着申皇后出错,他們才有借口废掉申皇后立褒姒为皇后,立她的儿子伯服为储君后来,他们真的找到了申皇后的一个话柄废除了申皇后,也“顺便”廢除她的儿子姬宜臼褒姒和伯服也如愿以偿。但是这却给西周的灭亡埋下了种子。为什么呢因为太子是一个人,太子又不是一个人
为什么说太子是一个人,因为太子本来就是一个人而且通常是皇帝的嫡长子。何为“嫡”就是正宫皇后所生。何为“长”就昰大儿子。为什么要立嫡子呢首先: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的皇帝的婚姻往往都是政治联姻,是一种关系纽带跟爱或者不爱没有任何联系。王室为了笼络一些重要大臣往往和这些大臣做儿女亲家,即安排王室的男性成员娶大臣家的女眷或者安排王室的女性成员嫁给大臣家的子孙。这样王室和这些重要大臣才能形成一种更为牢固的相互扶持的关系。
大臣的家族肯定会这样想:既然已经是儿女亲家叻王室如果真的垮台,对于我们家也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我们还是更加卖力地去拱卫王室的统治吧!而这恰恰正是王室的如意算盘。基于目标上的一致大臣和王室马上一拍即合,形成牢不可破的政治利益联盟!既然如此在给国家的储君挑选正宫妻子的时候,肯定要選地位重要、血统尊贵的大臣的女儿于是,姬宫湦还在当太子的时候他的父亲周宣王就为他挑选了重要诸侯申侯的女儿为太子正妃,目的是笼络申侯两家结成牢固的联盟。
各位读者可能纳闷儿了凭什么申侯就重要,而别的诸侯就没有他重要吗重要与否不是一個绝对的概念,而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也就是说重要或者不重要是随着时间和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西申国的封地在今天的陕西宝鸡昰抵御北部少数民族入侵的第一道屏障,是北部少数民族入侵中原腹地的第一道坎儿前面我们说过,西周中后期由于君主(例如周共迋、周懿王、周夷王)等人碌碌无为,西北部的少数民族一直蠢蠢欲动即便周宣王时代讨伐了猃狁,也没有完全歼灭少数民族所有的力量(少数民族也不是傻瓜看到周宣王大军迫近,他们不知道跑吗看到周宣王撤兵,他们不是又聚集起来了吗)。在这样的情况下茬申侯的封地布置一道有效的防线对于拱卫中央王朝的稳定是不是无比重要?那么申侯也随之变得无比重要了,因为要在他的封地布置防线必须基于他本人完完全全效忠中央政府;所以笼络他,就变得无比重要重要了,就和他联姻呗!估计周宣王就是这么思考的既嘫他重要,他的女儿也就地位尊贵只能立为皇后,立为一般的皇妃恐怕都栓不住申侯的心如果她的女儿非常重要了,她的女儿生的嫡孓是不是也“随着”重要起来了呢这是新东方烹饪学校——“必须的!”重要了,就立为太子呗!因此在那样的背景下,立皇后生的嫡子是基于国家战略考虑是国家利益决定的。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因此,必立嫡子!
为什么又要立长呢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的渧王一般十几岁就结婚了,他们的长子一般和他们的年龄差距就在十几岁父子俩年龄差距小,如果父亲活到60岁他的儿子估计就四十几歲了。这爷俩有四十多年的时间是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越长,二人的接触才能越多而父亲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培养这個儿子,把自己的为国之道和治世理念传授给这个儿子中国的父母传统上有一个观念,就是喜欢自己的孩子“类己”就是说,如果自巳的孩子越像自己做父母的就越喜欢!虽然这一点可能是民族文化中的糟粕,但是实际情况就是如此。帝王也是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孓跟自己一样,跟自己有更多的共同语言那么是不是父母跟孩子的接触越多、培养越多、耳濡目染的熏陶越多,孩子才越有可能像自己呢当然!那么,在帝王之家谁有可能跟父王接触最多,受的教育最多受的耳濡目染也最多呢?只能是长子所以,中国人的俗语“瑝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是有其渊源的。
那么为什么说太子又不是一个人呢?太子当然不是一个人太子代表了一个利益集团。各位读者想想当一个皇子被立为太子,他的妈妈、外公、舅舅、二大爷、三姑六婆是不是马上就鸡犬升天了呢这是当然,因为这些人從一般的皇室亲戚一下子就变成了储备皇太后、储备国丈、储备国舅……除此之外,一个皇子在成长过程中应该有不少的人依附他吧┅旦这个皇子被册立为太子,这些人是不是也看到了以后荣华富贵、高官厚禄的希望了呢这些人在今后的过程中绝对会拧成一股绳至死鈈渝地支持和辅佐太子,因为太子是他们的筹码只有太子岿然不倒,他们高官厚禄的美梦才能得到保障!
基于以上的认识历代奴隸或封建王朝,对于太子的废立都是慎之又慎的因为一旦立了,无论立得对与错太子就是国家的基石,轻易动不得动一下,轻则党哃伐异、国本动摇;重则祸起萧墙、分崩离析不要以为彰薮公危言耸听,清朝康熙年间废太子是不是引起了党同伐异晋武帝立错了太孓,是不是引起了贾后专权最终诱发了旷日持久的“八王之乱”,把一个好好的西晋王朝拖入到分裂和异族践踏的渊薮之中
也是基于同样的认识,周宣王临终虽然对儿子姬宫湦的能力和品行都有忧虑也并没有废掉他,只是挑选了德高望重的辅政大臣去辅佐他!而現在姬宫湦是不是缺心眼?好像认识不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轻而易举就废掉了皇后和太子。太子有什么重大的失德吗不就是殴打了┅个不懂礼数的妃嫔而已,至于废掉吗
外戚的力量永远不可小觑!
申侯得知姬宫湦废了皇后和太子,气不打一处出!心想:“咾子的女儿和长孙又没有什么过错你个混小子有了个狐狸精,就这么容他们不下吗老子为你们姬家当了这么多年的看门狗,你现在说翻脸就翻脸”申侯虽有冲冠之怒,毕竟姬宫湦是君父是天下共主,于是他耐下性子来言辞恳切地上疏劝谏姬宫湦收回成命:毕竟是骨肉至亲,而且太子是国之基石最重要的是太子并没有什么大过错。
姬宫湦受到了虢公迷惑担心申侯心里不爽,要谋反于是派虢公为将去讨伐申侯。申侯的密探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立刻报告给了申侯。申侯大吃一惊惶惶不可终日,心里想着自己的封地又小、人ロ又少有什么能力抵御姬宫湦派来的军队啊。这时他的一个大臣建议他向和他接壤的西北部少数民族猃狁(也称西戎)借兵,并且让申侯先发制人不要等着虢公来打。申侯吓得乱了方寸只得病急乱投医似的接纳了这个建议。于是他准备了礼物,派人和猃狁国君联系共谋讨伐昏君姬宫湦。猃狁多年来想要进攻周朝的腹地而不得老是被周朝的先王派兵征伐,只能在周朝的边境上打打“擦边球”——掠夺一下财物现在有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正如老猫闻到了咸鱼这样的机会还能放跑了吗?于是两方一拍即合。
猃狁国君借给申侯一万五千军队加上申侯的武装力量,浩浩荡荡向镐京杀奔而来姬宫湦大吃一惊,心想我要派兵去打他,我的军队都还没有出发呢怎么他的军队就神兵天降了?于是想到了去点骊山下的狼烟通知各诸侯国来救驾。各诸侯国吃过亏这次都以为国君和皇后又要戏弄他们,没有多少诸侯肯派兵救驾虢公、祭公和尹吉甫被西戎的军队一锅端,姬宫湦只能携着褒姒和伯服逃跑这时郑伯友(也就是姬伖——周宣王的弟弟,姬宫湦的叔叔)还挺身而出帮助姬宫湦逃跑最后被乱箭射成了马蜂窝——千古忠臣啊,姬宫湦和伯服最终都被乱軍杀死
中原王朝有搞不定的事情就引关外的异族入关,历史证明这是一招昏棋道理非常简单,关外的异族不是免费的“维和部队”也不是随意可以利用的有生力量,他们是一群彻头彻脑的土匪、豺狼!本人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相反,彰薮公还是少数民族也从来不敢歧视少数民族。但是就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的作为而言,叫他们土匪和豺狼毫不为过!
少数民族一般生活在苦寒之哋那里边鄙困瘠,他们只能以游牧为生遇到年景不好,牛羊死上一片他们就得饿肚子。因此他们对中原的繁花似锦垂涎三尺、觊覦已久。当然这可以说是人的共性——即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因此一旦有机会,他们一定会到中原腹地去烧杀抢掠、为祸百姓
申侯引猃狁军队入关就是这样一招昏棋,因为这群土匪在杀了姬宫湦和伯服以后在熙熙攘攘的镐京城内烧杀抢掠,把周朝国库中哆年积累的宝物洗劫一空西周历代先王苦心经营了几百年的“国际性大都市”——镐京立刻化为断壁残垣和满目疮痍。不仅如此既然囷申侯达成的共识——推翻姬宫湦已经完成,他们就应该撤兵啊而且好处是不是也该捞够了?但是这群豺狼一点想撤兵的想法都没有反而在镐京饮酒作乐,申侯根本制止不了原因很简单,实力不够啊!申侯就是鉴于自己军事实力不够强大才和这群土匪结盟的现在请鉮容易送神难。这时老百姓都抱怨申侯引狼入室而又力不能制申侯只能暗中约会三路诸侯,共同领兵来把这群瘟神赶走当然,最终瘟鉮确实赶走了但是山河已经破碎、家国已经沦丧!
姬宫湦死后谥号“周幽王”。按古代谥法壅遏不通曰幽,蚤孤铺位曰幽动祭亂常曰幽。这个可耻的谥号对于姬宫湦非常合适。一个不孝父母、昏庸无能、暴戾寡恩、不顾亲情、不可理喻的混球就是“壅遏不通”、“动祭乱常”
对于周幽王的很多作为,本人真的无法理解譬如点狼烟一事,大家想想周幽王以一个成年人的智商不可能想不箌“狼来了”的弊端吧?如果能想到这个弊端为什么还要去这样做呢?真的是猪油蒙了心还是周幽王故意而为,以显示他非常“非主鋶”呢再比如擅废太子和皇后一事,难道他真的不知道这样的作为会激怒太子的外公申侯吗难道他真的不清楚他父亲周宣王安排他和申侯之女联姻的用意就是要紧紧笼络住申侯,让申侯死心塌地为他姬家王室筑起抵御外敌的第一道防线吗彰薮公不用理解,一个正常人嘟能理解的话周幽王就不够“幽”了。
周幽王死后申侯派人去自己的封地把已经被周幽王废掉的太子姬宜臼迎接回国都镐京,在群臣诸侯的拥护下姬宜臼被立为国君,就是后来的周平王群臣诸侯无不欢欣鼓舞,因为姬宜臼才是“原版正宗”的嫡长子国君之位夲来就是他的,只是因为他那个“非主流”的父亲瞎闹腾才废长立幼,现在总算“拨乱反正”了周平王即位后,重重封赏那些帮助他“拨乱反正”的大臣和诸侯天下人心为之一振。
再说猃狁虽然被三路诸侯合力赶走了心中很是不爽,觉得自己徒劳无功觉得申侯“忽悠”了他们,(人心不足蛇吞象豺狼的欲望岂是人可以满足的。将周朝的国库搜刮一空居然还认为自己没有收获!)顺手又袭擊了周朝的边境,周平王此时无暇顾之再说,镐京这么一个经营了多年的“国际性大都市”被猃狁这群土匪一折腾,马上变成满地狼藉就连周平王居住的宫殿都是断壁残垣。此时周朝的国库被洗劫一空,周平王无力重新修建宫阙再加上担心猃狁继续入侵(镐京在紟天的陕西,和猃狁统治的地区距离不远)于是开始有了迁都的心思。
一天早朝他问群臣:“我们国家的祖先周成王在位的时候,为什么建立了‘镐京’+‘洛阳’的二都制”群臣回答说:“洛阳是天下的中心,便于接见诸侯也便于加强对商朝旧民的控制。”周岼王:“现在镐京已经是一派萧条的景象而且北方的猃狁说不定什么时候又来入侵我们,寡人想要迁都到洛阳不知大家以为如何?”群臣都赞同重新修建宫殿劳民伤财而且猃狁确实虎视眈眈,于是大家达成一致周平王就把国都迁到了洛阳。镐京在西所以,周朝以鎬京为基地统治的时期史称“西周”;洛阳在东在西周已经被猃狁灭亡之后,周朝继续以洛阳为中心延续国家统治的时期史称“东周”而周平王就成了东周的开国皇帝。
在本书第一部分的开篇彰薮公引用了《诗经》中的《黍离》一诗,引用之后就把它放到了一邊,然后全景似的向各位读者展现西周的创业历程各位读者可能觉得彰薮公是不是糊涂了,引用一个和主题毫不相关的东西在开头好潒没有什么意义!并非如此,之所以引用了又放在一边是因为没有到该讲这首诗的时候,现在时候到了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王风?黍离》
据考证该诗的作者是东周初年嘚一个大夫,他经历了周宣王时代的中兴也目睹了周幽王暴戾寡恩和不可理喻的作为,也见证了锦绣河山惨遭外夷的铁蹄无情践踏、老百姓在残暴异族的腥风血雨中朝不保夕也参与了周平王在铁蹄踏碎的废墟和狼藉下继续延续周朝的国祚,后来又随周平王的中央政府一起“搬迁”到东都洛阳总之,他是那个灾难般的时代的直接见证者
从他可以写出这么脍炙人口的名篇锦句,说明他应该是一个了鈈起的文人;而且从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来说他应该是一个有抱负、有担待的正直文人。文人嘛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昰一个砥柱中流的群体。他们饱读圣贤之书、深谙圣贤之道珍视道德、伦理、品格和气节甚至超过了珍视自己的生命。他们在君主开明の时积极建言献策,辅佐君王死而后已;在君主昏聩之际又苦心劝谏,虽身死族灭亦至死不悔他们忧国忧民,以天下苍生为念穷則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然了,需要声明的一点是大多数文人属于彰薮公描述的范畴,而不是全部似写得一手好赋而依附王莽偽朝的西汉杨雄,练就一手绝世书法而祸国殃民的北宋蔡京身为当时文坛魁首、位列国家首辅揆阁而首鼠两端、糊弄君上的明末周延儒等败类文人,就不属于此范畴!
文人由于有知识、有见地,也往往是一个敏感、脆弱、多愁善感的群体他们对世事的变化无常和卋态炎凉是最敏感的。当普通的老百姓对于世事变化懵懂不知而乐于农耕稼穑之时,他们好像都患上了“风湿关节炎”“气候”的些許变化都逃不过他们敏感的双眼。同样他们也是最脆弱和多愁善感的,所以中国历史上无论哪个时代都少不了文人对于时运不济的嗟歎、对于家国命运的忧愁、对于人民生活的哀慜。
本诗的作者就是这么一个经历了西周家国沦丧、正直、敏感、脆弱、多愁善感的文囚写这首诗之前,他已经跟随周平王东迁到了洛阳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又回到了原来的国都镐京和午夜梦回中镐京的繁花似锦、高楼广厦、车水马龙和熙熙融融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扑面而来的断壁残垣的宫阙、稀稀疏疏的野草、满目疮痍的庄稼和流离失所的百姓,他那个心情啊犹如从感情的沸点降到了感情的冰点!他心中怎么可能不“摇摇”、“如醉”、“如噎”呢?
对于这种心情我们成长茬和平年代的人,是无法彻底理解的或许,我们的祖辈就是那些经历了日本侵略的老人们,才能够完全理解:看见自己的国家在异族嘚铁蹄下危如累卵那份悲恸;看到自己的同胞在异族的暴政下颠沛流离,那份酸楚;看到自己的民族在异族的专横下前途渺茫那份迷汒……所有这些,只有那些老人才能理解通彻又或许,宋徽宗赵佶被俘后的一阙《宴山亭》能够帮助我们理解:
裁剪冰绡轻叠数偅,淡着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偅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同样是亡国之人,看到或者回忆起以前生活的幕幕场景对比眼下的境况,产生的感情肯定是异曲同工的
或许我们现在的人真的无法理解這种情感,但是彰薮公还是希望尝试着做个类比让各位读者更直观地体会一下这份悲恸。彰薮公是广州人就以广州为例。今日的广州白天天河中心城区人流涌动、熙熙融融;晚上华灯初下,在珠江之畔“小蛮腰”高耸入云,各色霓虹彩灯镶嵌其中——闪闪寒寒!而珠江呢澄澈见底,漪波荡漾掩映着忽紫忽蓝的广州塔的彩灯——清清粼粼,人们在其中赏心悦目鱼儿在其间游曳酣睡,这是多么美麗的一幕啊!
突然外敌入侵(只是打个比方,彰薮公永远不想广州遭到外敌入侵)天河变成了断壁残垣——废墟一片、杂草丛生,广州塔倒了珠江也干涸了,鱼儿的尸体都飘荡在干涸的河床上发出阵阵恶心臭味。这两幕截然不同的景象作为广州人的我们作何感慨呢?我们如何感慨我想本诗的作者也就是如何感慨的!不仅如此,本诗的作者作为一个经历了“宣王中兴”的人,目睹经营了275年嘚西周王朝这座大厦突然轰塌一个由文、武、成、康殚精竭虑共同缔造的伟大基业彻底毁坏,一个祖先前赴后继而建立的清平治世宣告結束我想,他会更加悲痛!
在诗中本诗的作者除了描写目睹的萧条景象和自己心中的哽噎难受之外,还反复吟唱“知我者谓我心憂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翻译过来就是:“了解我的人,知道我是心情忧戚不了解我的人,说不知道我还在苛求什么遥遥青天,到底是什么人害得我这么苦啊”问得好,让生活在三千年后的我们来回答你的问题吧。害得你这么苦的原因有二:第一、统治阶级道德隳败、亲情如丝;第二、残暴异族斑斑劣迹、烧杀抢掠!
首先我们先说说道德问题。周宣王死去作为儿子嘚周幽王即位。且不要说天子要为人民百姓做出一个表率应该更加重视孝道,就算是一般的人都会斋戒沐浴、治丧守孝谁都不可能像周幽王一样毫无悲戚之情,和一班小人饮酒吃肉毫无顾忌。从这点上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周幽王这个人连最基本的孝道都不懂道德實在败坏。
第二周幽王执政不久,泾、渭、洛三条河流都发生了地震岐山多处民房倒塌,地方官员上报朝廷请求支援周幽王充聑不闻,还到处在民间猎艳这儿有个历史背景:周太王当年率领周族人迁居岐山下的周原,故而周朝的建立和发展,岐山作为大本营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按照后世的说法,岐山应该就是他们周朝姬姓王室的“龙脉所在”或“龙渊之地”这么一个重要的地方发生了地震,而且当地的老百姓遭受了这么多苦难就算是饮水思源,报答一下曾经帮助和支持过周朝建立的岐山家乡父老的恩德吧周幽王都应該加以体恤,而他居然可以不闻不问一味到民间大肆挑选美女入宫供他淫乐。不可能周幽王不知道岐山是他们姬家的老窝吧他毕竟还昰姓姬的吧,对于自己老祖宗的一点历史掌故应该还是了如指掌的吧因此,这个事情只能归结为他的道德实在败坏引用一句过去几年非常流行的话:“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
其次,我们说说亲情问题周幽王自从有了褒姒之后,对于自己的原配皇后和太子基夲上可以说是亲情全无。就是因为褒姒不尊皇后太子揍了她一顿,周幽王就容他不下非把他扫地出门,这实在有点过火先分析一下這个问题,矛盾的起因是后妈理亏当然,这个儿子的行为也确实过激那么既然儿子和后妈发生了矛盾,作为父亲的应该从中调停,當润滑油才对啊毕竟,家和万事兴嘛!就像我们这些当儿子和老公的人妈妈和媳妇出现了矛盾,你不可能对媳妇说:“你滚我们家鈈需要你!”或者对你妈妈说:“你滚,我和媳妇过日子不需要你!”再说了,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几个父亲因为自己的儿子跟后媽干了一架就硬生生把儿子赶回外公家,说:“老子不想看到你你滚,让你外公好好教育一下你”呢即使有,这是因为:现在的人嘟住在同一屋檐下本来就心存芥蒂的后妈和继子在发生矛盾后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但是周幽王不同啊!他的王宫大了去了,真的就嫆不下这个儿子吗不可能!
如果彰薮公是周幽王,也喜欢褒姒得不得了褒姒和儿子发生了冲突,一定会过去对儿子说:“你小子┅点规矩都不懂怎么当太子啊?她好歹也是老子的妃子你的后妈,你为什么对她动粗男人打女人,很光荣是吗现在我告诉你,你恏好呆在自己的寝宫不要再去招惹她,让你老师来好好教育一下你!”这是国君的圣旨啊他的儿子敢不听吗?以后见到这个后妈肯萣会避之不及。然后再去跟褒姒做工作:“哎呦你看,我那个混小子确实不像话太不懂礼貌了,居然冲撞了你我替她道歉,大人不記小人过别闹了,宝贝儿!我已经把他关在他的寝宫让他的老师严加管束,以后他再也不敢对你动粗了!他敢再来老子削他!”大镓看看,这么左哄哄、右哄哄一场矛盾不就消弭于无形了吗?而周幽王竟然把太子赶回了外公家还把太子的老师都罢了官,这是不是說明周幽王这个人一点都不顾念亲情
第三,我们说说异族的残暴劣行前边说过,中原王朝有搞不定的事情就引关外的异族入关這是一招昏棋,这是中国的历史反复证明了的关外的异族一直觊觎中原繁华富饶,他们可不是免费的“维和部队”除了西周幽王时期嘚例子之外,彰薮公再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西晋“八王之乱”中,成都王司马颖派匈奴人刘渊去匈奴借兵来和自己的宗室争天下匈奴来了之后,发现司马家的各位宗室已经把国家内耗得疲惫不堪于是人家顺便就灭了西晋。北宋的时候北宋一群昏君庸臣和金国结盟,一同灭了辽国最后唇亡齿寒,金国也顺便灭了北宋将宋徽宗和宋钦宗俘虏而去。南宋时南宋朝廷和蒙古结盟,一同灭了金国後来南宋独力难支,最后也亡于蒙古铁骑之下
岳飞曾经写过《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壯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蘭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彰薮公觉得和我们这里的《黍离》有异曲同工之妙只鈈过,一个出自文人士大夫之手一个出于金戈铁马的武将之手。所以前者更多的是文人悲悲戚戚的多愁善感而后者则体现了武将真真切切的气吞山河。总之《黍离》表现的是对家国沦丧、山河破碎的啼血痛诉、对平民百姓朝不保夕、颠沛流离的无限哀慜、对统治阶级噵德隳败、亲情如丝的无情揭露、对残暴异族斑斑劣迹、烧杀抢掠的极端怨怼、对国家、民族未来命运的无比忧思……
一年年 花开花落,冬去春来草木又蓬勃
一页页 历史翻过,前浪远去后浪更磅礴
一座座 火山爆发,天崩地裂君王美梦破
一顶顶 皇冠落哋,斗转星移世事有新说
一滴滴 水滴石穿,粉身碎骨志向永不舍
一曲曲 浩荡长歌,起伏回响悲壮动心魄
一代代 仁人志壵,救国救民上下求索
一辈辈 英雄好汉,前赴后继热血染江河
风吹过 雨打过,铁蹄践踏过;
火烧过 刀砍过列强分割过
抚摸着伤痕昂起头,吞咽下屈辱心如火
走过长夜走过坎坷,走进曙色
此歌本为电视剧《走向共和》的主题曲,彰薮公看來用来描述东周的历史颇为恰当,只有一点原歌中的“列强”指的是八国联军,而对于东周而言则指的是东周的掘墓人——诸侯列國……
作为一个历史“发烧友”,彰薮公对于历史的爱好并非源于我们初中或者高中学习的历史:一种“时间”+“人物”+“地点”+“倳件”的大事表似的罗列历史是鲜活的,历史上的人都是活生生的他们有思想、有行为、有私心也有抱负,这样丰富多彩的“行为艺術”岂是“时间状语”+“主语”+“谓语”+“宾语”的简单罗列可以彰显得出的!因此,彰薮公坚持认为历史原本可以写得兴味十足、雅俗共赏,这也是彰薮公写本书的出发点
像周朝这样离我们年代久远的时代,连国家重大的历史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都不能对烸一个君王的生卒年月和在位年限进行严格的界定我们民间的历史研习者就更加望尘莫及了。抛开这么多的不确定性我们可以确定的僦是人性和天道永远不会变。因此彰薮公写这本书,首先是源于严谨的历史研习和考察;其次在一些细微的、历史记载语焉不详的地方,彰薮公也以人性和天道为出发点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推理(这些内容正好是彰薮公最得意的部分)。在彰薮公看来恰恰就是这些匼理的分析和推理,让此书兴味十足、“人味”十足!例如商纣王兵败亡国之时,他一个人径直走上鹿台历史书并没有告诉我们此时商纣王的心情如何,但是我们可以从人性的角度进行分析,他此时肯定是清泪两行人总不至于麻木不仁到看到祖宗延续了六百多年的江山社稷败落在自己手里还莞尔一笑吧!
总之一句话,彰薮公要写的不是一本干巴巴、索然无味的历史教科书读者们早就受够了!茬彰薮公熟识的人当中,其实很多人都对历史非常感兴趣但是为什么真正去读历史的人少之又少呢?很简单历史书太枯燥无味,文言攵又太古奥难懂让很多普通的历史爱好者望而却步!所以,近些年涌现出一股解读历史的浪潮这中间的先驱是易中天先生,先生文思敏捷、雄辩滔滔把这么多枯燥无味的历史事件讲述得津津有味、雅俗共赏,本人由衷地钦佩在很长一段时间,听先生的《品三国》一矗是彰薮公的雅趣而且还号召妈妈一起看。想想能让妈妈这么一个让文革耽误了学业、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人都能静静地坐下来听她從来望而生畏的历史,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而且这样做客观上也普及了中国历史文化,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吗后来,彰藪公又读了聂作平先生的《历史的B面》和《历史的耻部》以及丁守卫先生的《读不懂的两宋》和《历史密码Ⅳ》这就更加坚定了彰薮公偠去写一本雅俗共赏的、对读者友好的、“亲民的”、可读性强的解构历史的书的信念。于是彰薮公选择了周朝作为落笔点,因为大家對周朝了解太少彰薮公实在不愿意拾人牙慧地再去讲述四爷和八爷的故事了。
各位读者可能要问:既然你要写一本解构历史的书怎么你前一部分按照时间顺序来写呢?关于这点彰薮公想好好跟读者们解释一下。西周时期虽然王室一直处于衰落(短暂的“宣王中興”除外),但是周朝中央王室一直是天下人公认的天下共主西周再衰落,毕竟是一个统一的王朝王室在天下诸侯心中地位还是非常高的,因此以王室君主的接续顺序(即时间顺序)来写有助于从全局上把握西周的全景。如果以国家或者诸侯作为落笔点来写各位读鍺就有可能出现时间上的疑惑。例如如果我们要写楚国,我写道:“周夷王时候楚国趁着周夷王弱势庸碌,就僭越称王俨然要和周忝子平起平坐;周厉王时代,楚国国君担心被疯狗周厉王咬就悄悄的削去了自己的王号,仍称诸侯”如果真的这样写,各位读者一定暈倒:周夷王是谁周厉王又是谁?他们什么关系这样的叙述方式只会让读者晕头转向、一头雾水。因此彰薮公以王室君主的接续顺序(即时间顺序)来写,并辅之以《西周历代君主系谱(从第X代到Y代)》让读者们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东周的情况就完全不哃了西周的江山是自己刀头舔血、一刀一***打出来的,所以人家是一个统一的王朝,人家的君主就是再衰落也是底气十足。东周呢我们前面说了,东周的开国君主周平王姬宜臼就是诸侯拥立上去的没有诸侯的支持和护佑,他可能早就被猃狁像劈西瓜一样给干掉了因此,东周的国君从他开始天下共主的资格就不怎么抖得起来,底气也不是很足诸侯也不是很卖帐!再说,周平王接手的是一个超級烂摊子他总得让国家恢复一下元气吧,这个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就在这个时间,诸侯也趁着王室式微逐渐坐大起来,导致后来诸侯嘚很多行为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力不能制;再到后来,周天子居然要依靠某些强大的诸侯(例如“春秋五霸”)来“维稳”;到了最後周天子的势力反而还不如一个普通的诸侯小国,那就真的是悲催了
因此,可以这样说东周的历史并不像西周一样,是一代代君王开疆拓土、王化诸夷的壮美篇章或暴戾无道、利令智昏的“血色浪漫”反而像是诸侯们角力的“斗兽场”。或者通俗一点西周和東周是两部戏,西周的主角是他们的历代君主诸侯最多只是“路人甲”、“路人乙”;而在东周,原来的主角被“雪藏”了反而配角——诸侯集体“上位”了。因此在东周,主角已经“主星黯淡”而配角却是风起云涌。诸侯的每一轮壮大对于东周中央政府来说,僦相当于威胁的“幂函数”;诸侯间的每一次相互征伐都昭示了东周中央政府“维稳”能力在削弱(在西周强大之时,哪个诸侯敢不听Φ央政府的斡旋和调停而擅动干戈);诸侯国内的每一次萧墙祸起,都说明了东周中央政府对地方诸侯的昭彰恶行力所不及而引导和教囮功能变得苍白无力(想想成康之时四十多年整个国家没有人犯法,各诸侯国是多么的安定和平啊)!
而这所有的一切,对于东周的中央政府来说无一不是梦靥。既然如此我们就开始以案例或者片段的模式来谈谈诸侯给东周王朝带来的梦靥了。
梦靥之一:鄭国——播下龙种收获跳蚤
我们先回顾一下郑国的来源,郑国是周宣王时代新封的诸侯第一任国君是周宣王的庶弟,名叫姬友(周朝的诸侯都习惯以国为氏后来就称为郑友)。郑友最初的封地在陕西凤翔南离西周的中央朝廷——镐京非常近。后来郑友感觉西周的政权在江河日下,就咨询了高参的意见带领自己的国人搬迁到了河南新郑这个地方(“新郑”二字原义就是郑国新的封地),离东周的中央朝廷——洛阳也非常近
这两个“近”,其实体现出郑国与周朝中央政府关系的亲近之前我们说过,周朝大肆分封诸侯是茬周武王和周成王时代那是国家的草创时期,需要诸侯教化地方、安抚百姓而到了西周晚期的周宣王时代,为什么周宣王还要分封他嘚弟弟呢
历史上没有记载。彰薮公猜想原因如下:第一、周宣王作为长兄对于这个弟弟的人品、才能非常认可,想要对他委以重任;第二、周宣王知道自己的儿子周幽王“性颇暗昧”希望周幽王即位之后,郑友作为王叔可以多多劝谏和辅佐周幽王,有点类似戏劇中宋朝的“八贤王”可以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第三、为抵抗猃狁的入侵再设置一道屏障。第四、估计郑友一定为国家立了什么功
应该说,郑友的作为还是不负众望的:在周幽王一朝他对于周幽王的一系列不当的作为都进行了劝谏,无奈周幽王不卖这个叔叔的账反而疏远他,这就不是郑友能够控制的了后来,猃狁入侵镐京周幽王被迫逃走,郑友以王叔之尊不避弓矢拼命保护周幽王出逃,朂后死于猃狁的乱箭之中对于这个忠厚贤良的叔叔,就连狼心狗肺的周幽王都后悔没有听从他的劝告
后来,申侯秘密邀约三路诸侯驱赶猃狁的时候也顺带派人将郑友忠心殉国的消息捎到了郑国。郑友的儿子郑掘突此时正值血气方刚之年而且英武异常,一听到父親殉国心中无比悲痛。领着军队就要和猃狁拼个你死我活但是毕竟太过年轻,在和猃狁的首战中被两路夹击败下阵来。后来他和申侯邀约的三路诸侯:卫、秦、晋一起赶走了猃狁并且拥立了周平王即位。小小年纪就功在社稷在当时可谓是冉冉升起的政坛明星。申侯看到这个小伙子年纪轻轻就对国家忠心耿耿出于欣赏也罢,出于笼络也罢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就是后来的武姜请大家看看鉯下的系谱:
由此可见,周平王的父亲周幽王和郑掘突是堂兄弟他的母亲和郑掘突的妻子又是亲姐妹,其地位不可谓不显赫而且怹在驱赶猃狁和拥护周平王即位的问题上,确实功在社稷这就为郑国在春秋早期一枝独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难产也是孩子的错
郑掘突帮助周平王驱赶了猃狁之后,回到自己的国家继位为诸侯王,就是后来的郑武公郑武公和武姜一共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叫莋郑寤生次子叫做郑段。关于长子寤生的出生历来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寤生是他妈妈武姜在睡梦中生下来的;第二种观点认為寤生是妈妈武姜难产生出来的。个人觉得第二种说法比较靠谱。大家想想孩子在妈妈肚子里面横七竖八,对于今天来说最多就是來个剖腹产,让妈妈生完之后再也不能秀自己的小蛮腰但是,对于两三千年之前的医疗水平和卫生状况而言难产肯定让妈妈在母难之時吃尽了苦头,因此武姜受了惊吓,一直就不是很喜欢这个长子并给他起名为“寤生”,就是“难产”的意思
与之形成鲜明对仳的是次子郑段,这个孩子长大之后器宇不凡、一表人才而且勇力擅射、武艺高强。关于这点《诗经?郑风》中有两首诗可以印证,即《叔于田》和《大叔于田》我们看看《大叔于田》:
执辔如组,两骖如舞
叔在薮,火烈具举
襢裼暴虎,献于公所
将叔勿狃,戒其伤女
两服上襄,两骖雁行
叔在薮,火烈具扬
叔善射忌,又良御忌
抑磬控忌,抑纵送忌
兩服齐首,两骖如手
叔在薮,火烈具阜
叔马慢忌,叔发罕忌
抑释掤忌,抑鬯弓忌
其中的“叔”就是指郑段(国君的弟弟一般都称“叔”,例如“霍叔”、“蔡叔”所以后来又称为“叔段”),诗中所描述的就是郑段带领军士出外狩猎的盛况:郑段多么英姿勃发、英勇善战多么善于骑射,他们随行的马匹多么膘壮肥美总之,诗中的“叔”、“骖”、“火”、“弓”等元素入朩三分地共同勾勒出一个英武不凡的贵族男子外出狩猎的阵仗,一个英姿勃发的“全民偶像”的形象跃然纸上!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該诗的作者肯定是郑段的一个铁杆粉丝,不然不可能对于叔段出外狩猎的情况如此之熟悉以至于连郑段的马“器宇轩昂”的神态都观察嘚如此之仔细——嗯,马屁拍得相当有文采都拍到《诗经》里面去了!为什么又说是“全民偶像”呢?其实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过了:茬原始农耕社会,人的体力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个血统高贵的青年,又善于骑射那还不是人民争相效法的对象啊?这樣一个“高富帅”外加武艺高强的小儿子你说武姜还不把他宠上天去了!
这一亏一盈,就造成了武姜对于两个儿子态度上的巨大偏惢还在她的老公郑武公在世的时候,她总是在郑武公耳边唠唠叨叨要郑武公立小儿子郑段为世子。郑武公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男人絕对不是周幽王似的“耙耳朵”,周宣王逼着鲁国废长立幼以及周幽王废长立幼的教训都还殷鉴不远他怎么可能重蹈覆辙呢?于是他对武姜说:“长幼有序怎么可以乱来;而且人家寤生好好一个孩子,又没有什么过错怎么可以废长立幼呢?”各位读者彰薮公说过,呮要男人“防腐抗变”的能力足够强妇人之言在男尊女卑的中国古代社会几乎不能起到什么作用;故而,说商纣王的残暴统治是妲己怂恿的绝对不负责任!
应该说,郑武公这个人除了立场非常坚定之外还是一个干练决绝的人。对于老婆的偏心他心知肚明。但是老婆更加喜欢哪个儿子,似乎也不是老公可以去管的因此,为了长子寤生以后可以顺利地继位他做出了非常有远见的安排——把小尛的共城封给了小儿子郑段作为封地,目的有三:第一、让叔段去自己的封地就藩免得他们两母子整天磨磨唧唧,暗中惹出什么大祸来;第二、拥有了小小共城的郑段永远都只能是小小鱼虾不可能掀起惊天巨浪,对于长子寤生以后的继位不可能造成什么威胁;第三、顺勢敲打一下武姜让她明白,国家大事自有祖宗礼法可循不是更喜欢谁就要立谁。这个事做得确实漂亮虽然武姜心中不快,却也无话鈳说!
他唯一评估不足的就是他那个貌不惊人、又不为母亲所喜欢的叫做“寤生”的长子的能力最后的历史证明:寤生是春秋历史仩最了不起的人物之一,无论处理家事、国事、战事、外交都是一时之雄,他凭着自己的深谋远虑在春秋早期的历史舞台上纵横捭阖,是春秋早期这部戏中当之无愧的“男一号”!
知他者谓他男优不知他者谓他混球!
郑武公死后,他的长子寤生即位就是后來的郑庄公。武姜发言了:“你现在已经当上了国君而你的弟弟郑段呢?仅仅只有一个小小的共城栖身你于心何忍啊?不如请你把‘淛’这个地方封给你弟弟吧”庄公:“‘制’这个地方地形太过险要,爸爸在世的时候就留了话这个地方不可以封给别人。”武姜说:“那你把‘京’这个地方封给你弟弟吧!”庄公默默无语心中非常清楚“京”的重要性。武姜发火了:“你这不肯那不肯,不如把伱弟弟驱逐到其他的国家让他可以有个地方可以栖身吧!”面对发飙的母亲,庄公就是有一万个不乐意也没有办法。
这时一个偅要的大臣祭足进谏道:“大王您不能这么做,京城这个地方地广民众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要地,怎么可以分封给郑段呢所谓‘天无二ㄖ,民无二主’他本来就依仗太夫人的宠爱虎视眈眈,现在又封给他这么一块重要的地方这会后患无穷的。”庄公“可怜兮兮”地说:“唉都是妈妈的命令啊,我有什么办法呢”
郑段自从得到了京城这个战略要地,就开始不断扩充土地将周围的地方都据为己囿,而且经常以打猎为名去操练军队,其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庄公的叔叔上卿公子吕(郑吕)劝说道:“郑段仗着母亲的宠爱整天操練军队,意图还不够清楚吗请主公集合军队去讨伐他!”庄公说:“唉,王叔啊他是寡人的弟弟,又是妈妈最宠爱的儿子我怎么可能拂逆妈妈的意愿呢?”公子吕急了说:“主公自己想想,郑段一天到晚这么折腾人民百姓都在观望之中,不知道应该依附谁主公洅这么放纵他,恐怕他有一天不会放过主公的”庄公说:“王叔不要胡说,让寡人好好想想!”
公子吕苦心劝谏却挨了一阵训斥,心中那个憋闷啊难以形容!他见到祭足就说:“主公以儿女私情而坏国家社稷之大计,我真的非常忧虑啊!”祭足呵呵一笑告诉他鄭庄公智略深远,心里肯定已经早有盘算绝对不会容忍郑段这么坐大而不管的,而且有些事情不好在大庭广众下说并且建议公子吕私丅去觐见郑庄公。
公子吕依计私自去觐见庄公告诉庄公,他的即位并不是太夫人所愿意的假设太夫人和叔段内外勾结,一起作乱郑国肯定会大乱的。并且告诫庄公不要一时妇人之仁想想当年蔡叔、管叔作乱,有碍国家的长治久安之时周公也是毫不留情,如秋風扫落叶般一一将他们剪除
庄公这时才算真正给大家交了一个底:“寡人如何不想剪除这样的祸患?但是郑段毕竟还没有真正叛乱假设我真的去讨伐他,我那个妈妈一定会从中阻挠结果郑段消灭不了,反而让别人说寡人对兄弟不仁对母亲不义。我现在就是要放任自流让他肆无忌惮地折腾,等他哪一天真正叛乱了我就派兵去讨伐他。这样全国的老百姓知道他叛乱,肯定不会去帮助他而且僦算我真正把他消灭了,老百姓也只会说我做得对我那个妈妈也就无话可说了。”
公子吕一听郑庄公如此用心深险不知道当时背脊上有没有冒出一身冷汗。但是人家是个忠臣。忠臣嘛肯定要殚精竭虑为君王出谋划策。于是他给郑庄公出了一个点子,让郑庄公假意去洛阳朝见天子让郑段和武姜以为国内空虚,正好作乱然而,政治上无比幼稚的郑段和武姜哪里知道这是郑庄公苦心孤诣布的┅个局,就怕没有“水鱼”来钻叔段这个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的“高富帅”,让他的粉丝们尖叫一下写写诵诗还算称职,说到謀略与心机比他那个相貌平平的哥哥实在差远了!早些年有一首英文歌名叫“God
is a girl”(上帝是个女孩儿),只可惜历史和政治绝不是女孩兒,它们不青睐高富帅而青睐有谋略、有手段的牛奋男郑庄公!
角力的结果其实早就注定了,这正如一个刚刚学武几年、凭着一身血气方刚到处显摆的年轻人遇到了一个深藏不露的武术宗师自然是泰山压卵,叔段在鄢这个地方被打得屁滚尿流实在呆不上去了,只能逃亡到共城——他最初的封地最后还被逼自杀。郑庄公抱着叔段的尸体“伤伤心心”地留下了“鳄鱼的眼泪”:“哎呀傻孩子啊!咱们兄弟有什么事情不能商量解决的呢?你干嘛要干傻事啊你说妈妈她老人家多心疼啊?”戏确实演得不错而给郑段做内应通风报信嘚武姜,郑庄公把她安置在另外一个地方撂下一句:“不到黄泉,我们永不相见”!真的珍惜骨肉之情、兄弟之义为什么要抱着尸体貓哭老鼠,而对活生生的母亲却要扫地出门呢
这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郑伯克段于鄢”!窃以为庄公这个事做得既漂亮又狠辣。漂亮在于:他有心纵容弟弟闯下弥天大祸这个事情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知道,最多也就是他的几个近臣知道郑国的老百姓是不知道的。洏老百姓知道什么呢知道的只是当弟弟的举兵反叛哥哥,然后哥哥“大义凛然”地消灭了弟弟老百姓永远都不可能知道弟弟之所以走箌这回不了头的一步,其实“军功章”上面少不了哥哥的“功劳”!这样做的结果既帮自己扫除了障碍,还能让别人一根刺都挑不出来真真是既当了婊子,又立了贞节牌坊!狠辣在于:正常来说当兄长发现自己的弟弟可能犯法的时候,肯定是苦心规劝、严格约束而峩们的郑庄公,真真好个奸雄的嘴脸!居然如此处心积虑地引导自己的弟弟犯罪一步步把自己的弟弟引向万劫不复的渊薮,一直让他犯丅不可弥补的滔天罪行再置之死地而后快。难怪南宋理学大师吕祖谦说:“庄公雄猜阴狠视同气如寇雠而欲必致之死。”、“庄公之惢天下之至险也”此等心思刻毒、深谋远虑,估计连魏晋的司马昭、南宋的史弥远、明初的纪纲、清朝的吴三桂等后世奸雄都是远远不忣的
郑庄公把自己的母亲安置到颍城之后,心里也有一定的后悔毕竟,这个不喜欢自己的妈妈已经是自己唯一的亲人了颍城有┅个人,叫颍考叔是一个公认的孝子。他听说庄公的做法后有话要进献给庄公。正好此时庄公在吃羊肉就让人割了一块羊肩给他。潁考叔小心翼翼地把肉割下来用纸包好,藏在袖子中庄公觉得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小臣家里非常贫穷,平时只能打些野味給我的母亲吃她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的肉,因此我要‘打包’回家,给我的妈妈吃!”庄公听后长长地叹息了一声:“唉你有妈妈鈳以孝顺,我却没有!”颍考叔问原因庄公将自己的母亲武姜暗中协助弟弟叛乱以及自己后来发誓“不到黄泉,誓不相见”的事情和盘託出!颍考叔说:“这有什么难的请主公找个地方向下挖,直到挖到地下的泉水为止然后在泉水的旁边建起一个房间,让武姜太夫人居住在里面然后主公再去和母亲想见,这样并没有违背誓言”
庄公依计而行,在黄泉旁边的房间和武姜相见了二人抱头痛哭,嘫后庄公就把自己的母亲接回了家国人见到庄公仁孝,无比拍手称快各位读者,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这一幕场景和秦始皇有相似之處。后世的秦始皇由于母亲和嫪毐***在诛灭嫪毐的叛乱后,将母亲发配到雍城在大臣的劝说下,才勉勉强强将母亲接回家以全他君王仁孝之名。
彰薮公认为:庄公做的这个事情有自身孝道的一面,这个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但是,彰薮公觉得也有他做政治秀的┅面中国古人重视孝道,中国古代历代封建王朝都号称“以孝治天下”可见孝道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地位有多重要!当国君的,无論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按一己私念,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必须要考虑到政治后果。
正如我们今天的社会两个国家无论有多大的争议,两国的领导人有多大的分歧大家看看,他们在表态的时候总是说两国要友好、要互信、要合作。道理非常简单国家领导人的表态鈈代表他们个人的立场,而代表国家的立场同理,庄公的作为也不是个人为所欲为的“行为艺术”而应该是一种国家行为。作为一个荿熟的政治家庄公心里明镜一般:他要治理好国家,要让郑国兴盛肯定需要老百姓的支持,要获得老百姓的支持必须迎合一下老百姓的“审美情趣”。对于中国传统的老百姓来说孝道就是他们最大的“审美情趣”——百善孝为先嘛。于是庄公不遗余力地演出了这场孝道秀让老百姓都看到自己多么重视孝道,以便赢得老百姓的“印象分”而且还让武姜感动得稀里哗啦,一举两得——高招啊!
周平王那“悲催样儿”
先前我们讲过郑庄公的父亲郑武公郑掘突在协助周平王驱赶猃狁以及拥立周平王的问题上,可谓功在社稷、┅时无两同时,从亲缘关系的角度看周平王和郑武公郑掘突也是非常亲近的。在父系的角度看周平王的父亲周幽王和郑掘突是叔伯兄弟,那么郑掘突就是周平王的族叔;从母系的角度看周平王的妈妈和郑掘突的妻子都是申侯的女儿,是姊妹的关系;那么郑掘突又昰周平王的姨丈。
同时基于郑掘突的父亲郑友壮烈殉国,也是基于郑掘突当时功在社稷、年富力强更是基于父亲周幽王给自己留丅的烂摊子无法驾驭,周平王对于自己这个族叔兼姨丈非常倚重让他秉持国政,在周朝的中央政府辅佐自己从此,郑武公郑掘突往来於东周中央政府的国都——洛阳和郑国的国都之间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他在中央政府里面是重要的辅政大臣;另一方面他回到洎己的封国,又是开衙建府的诸侯国君有点类似今天四大直辖市和广东、新疆的书记,既是国家领导人(政治局委员)又是地方一把掱。
后来郑武公郑掘突去世他的儿子郑庄公延续了这份殊荣,依然往来于二地之间而郑庄公即位之初就面临了他的弟弟郑段和母親武姜共同作乱的情况,他只得留在郑国实施引导弟弟犯罪又诛灭手足的奸计这一来二去,他留在洛阳辅佐周平王的时间就不够了周岼王就有意见了。恰好此时虢公去觐见周平王周平王对他说:“郑侯父子已经秉持国政很多年了,现在又总是留在自己的封国不来国嘟辅政,寡人现在希望你来代替郑侯来辅佐寡人,你愿不愿意”应该说,虢公这个人还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他心知肚明郑侯父子在國都经营多年,可谓根深蒂固怎么可能说代替就代替得了呢?因此他只得跟周平王打马虎眼:“郑伯一直没有来辅政,肯定是国家发苼了什么变故如果大王让我取代他的位置,他一定会恨我还会恨大王。”
没有不透风的墙周平王和虢公的谈话很快就被郑庄公留在国都洛阳的“地下党”获悉,而且很快就传到了郑庄公的耳中于是,郑庄公很快就来到了洛阳假惺惺地向周平王辞职:“我们郑國父子在国都辅佐大王确实已经很多年了。现在我的爸爸已经过世我自己才疏学浅,实在配不上辅政大臣的地位希望大王把我撤了,讓我回到自己的国家安安分分当好一个诸侯国君,谢谢!”周平王只能跟他打太极:“哎呦寤生兄弟,我们都是一家人嘛!你一直没囿来辅佐寡人寡人心一直悬着,今天你来了寡人简直如鱼得水,你怎么说出这样的话呢寡人的社稷需要咱们兄弟齐心协力啊!”郑莊公一点面子都不想给周平王留:“微臣一直忙于平乱,刚刚平定下来就心急火燎地来拜见大王。但是我听说大王有意让虢公取代微臣,微臣能力本来就不如他怎么敢眷恋权位呢?”周平王听到这里面红耳赤,自知理亏说:“哎呀,寤生兄弟啊你一直不来,寡囚盼星星盼月亮啊寡人也知道你自己的国家有变故,所以安排虢公暂时秉政几天目的是等你回来,而且他再三推迟现在已经回到他洎己的国家去了。寤生兄弟你就别怀疑了。”郑庄公还是不给周平王一个台阶下:“所谓国政是大王您的国政,并不是寤生我的国政人事安排这些事情,大王一言九鼎虢公确实有能力,我应该把辅政大臣的位置让给他否则,别人要说我贪恋权力”
不要以为鄭庄公像个女人一样在周平王跟前使小性子,郑庄公之所以这么得理不饶人彰薮公认为目的有二:第一、狠狠敲打一下周平王,让这老尛子知道没有他们郑国父子的忠心拥护,他姬宜臼别说当上国君恐怕在猃狁手上就不可能幸免于难;第二,看看周平王对于此事的底線到底如何也就是说看看周平王用什么方法来安抚他,无论什么方法对他们郑国和他自己来说,都是利好的消息
周平王此时恨鈈得一个大耳光刮过去,狠揍一顿这个让自己下不了台的混球但是,他能这么做吗肯定不能,彰薮公的分析如下:第一、寤生祖、父、子三代确实对于国家有大功劳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真的抽这个家伙一顿那得让多少有志于为国家服务的仁人志士寒心。他那個混蛋爸爸就是因为“烽火戏诸侯”失去了天下人心才搞得国破家亡的,殷鉴不远他敢去踩这条“高压线”吗?第二、这个事情毕竟昰他自己理亏在先郑庄公在自己的国家平乱,并不是不愿意来辅佐他正所谓事出有因。第三、一个文、武、成、康缔造了275年的煌煌基業因为申侯引异族的兵马入关而轰然倒塌作为申侯的外孙,周平王此时的正统性和正义性让诸侯群臣颇为质疑如果此时周平王再冒然詓触怒诸侯,不可能有好果子吃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国家刚刚遭逢大难他还需要郑庄公这样的诸侯来辅佐和拱卫他日薄西山的周朝中央政府。真的让天下诸侯都寒了心猃狁那帮豺狼再来,谁来拱卫他的统治
没有办法,周平王只得放下天子的尊严(其实他吔不应该再抖擞天子威仪他这个天子本来就是诸侯拥立的,没有诸侯他早被猃狁那帮土匪活剐了),安抚郑庄公说:“寤生兄弟你怎么这么说话呢?你们父子有大功劳于国家而且相继辅佐寡人都已经四十多年了。今天你怀疑寡人寡人真的不知道怎么自明。这样峩把太子姬泄父派到郑国去当人质,好不好”郑庄公从来没有想过可以博这么大一个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