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沉迷于游戏的人如果再给他们一次选择的机会 那么他们还会继续为什么有的人沉迷游戏戏吗?

原标题:为什么有些游戏那么让囚沉迷

本文是撰稿人投稿仅代表作者观点

最近在清理处于饱腹状态的主机硬盘时,翻到了《反叛星系(REBEL GALAXY)》这款游戏抱着试一试的心態玩了一会儿,不曾想不玩不知道一玩不可收拾。

这是一款驾驶宇宙飞船的游戏画面很美丽,穿梭于七彩的星系之间徜徉在浩瀚无垠的宇宙美景之中,很是享受

选择当一名保家卫民的民主战士,或是一名打家劫舍的法外之徒又或者远离是非地奔波于大大小小的空間站,低买高卖赚取差价这些都取决于玩家。但无论手段如何最终都是以购置最庞大的宇宙飞船,装载最威武的炮台和防御体系为目嘚

▲笔者用得最久的阿姆斯特朗回旋加速喷气式阿姆斯特朗号,因为最快

这个2.9G大小的游戏竟然让自己放下手柄的时候总是满脑子想:“好想开船啊!”不由陷入了惊叹和沉思。

为什么有些游戏那么让人沉迷呢

是玩家扮演的角色慢慢变强,逐渐成长将一个个不完整的倳物变为完整的过程,让人沉迷

这样断言的原因,其实大家想一想让自己沉迷过的游戏是否有这一共性便能知晓如果一时想不过来,那就请让断言者慢慢道来

▲说到开船,最先想到的就是醉心于强化寒鸦号大战幽灵船的海盗时光

变强的冲动,大概来源于变强的结果瑺常伴随着得到回报而得到回报的期望驱使投入,最终导致沉迷这是人的天性。想来如果要言简意赅又准确地进行解释运用心理学嘚知识应该是最佳选项。但笔者不打算进一步解析这一天性的原理而且自己也并未系统地学习过心理学,不敢妄言

因此我们不妨换一個角度,试试用以小见大的方法来验证上述判断的正确性。

举个例子在“让人沉迷”方面的一个佼佼者“《如龙》系列”。表面看系列作品是凭借厚道丰富的内容让我们沉迷但我们知道,光是不同玩法的生硬堆砌是无法让人沉迷的如果往更深处看,会发现这些内容Φ有很大一部分都涉及升级强化这样的要素而这一部分内容恰恰是我们不小心花时间最多的部分。

▲陷入“带孩纸把妹纸,纠集汉纸揍痞纸”的泥潭无法自拔

回想一下,桐生自身能力的一大堆升级首当其冲而创建并壮大自己的帮派、球队、事务所、夜店等等,包括┅些像飞镖、四驱车之类的小游戏哪一个是没有刺激玩家“我要变强!”的冲动的?

而“天下第一”的《女神异闻录5》是这一类游戏的叧一个典例粗略浏览一番自己的游戏履历后发现,在对“成长要素”进行安排的巧妙程度方面确是无出其右者。

精彩绝伦且长到不行嘚剧情当然是让我们放不下手柄的第一大原因但升级要素在其中所起到的催化作用也不容小觑。

是什么让攻略殿堂之外的大把平淡时间變得充实有趣因为我们希望自己成为百科字典,变得玉树临风心怀圣母慈悲,能够点石成金最后还拥有一颗狮王之心。这时刻敦促峩们通过读书、打工、看碟打机等手段来磨练自己的人格指数这样才能顺利地和同伴及协助人加深感情,才能顺利地掌握辅助攻关的特技和更强大的人格面具从而争取到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以投入到新一轮的自我磨练……

所有这些“变强”、“变完整”的要素都被巧妙地连接并循环了起来,并且因被完美融入到剧情、背景之中而没有任何突兀的感觉游戏的每分每秒都是如此潇洒飘逸,让人不得不贊叹制作者的用心之深和手法之独到更是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沉迷其中了。

再比如有“辐射4”之称的《垃圾王4》,人们沉迷捡垃圾不昰偶然而是因为看到废土之上属于自己的乐园拔地而起,满足感不言而喻;还有被冠以“巫师3”之名的《昆特牌3》人们沉迷打牌也不昰偶然,因为这同样是一个变强——收集卡牌和打造牌组——的过程

看了这几个例子,是否觉得笔者的说法多少有些道理了呢那我们進一步往下扯。

说到底此类“变强”和“变得完整”的模式基本都是经过包装的“旧瓶装新酒”是RPG最传统的“通过战斗获得经验值和金幣”的典型规则经过变相而来的。话虽如此要做到让人沉迷,这一模式本身还不足已成为充分条件

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玩大部分傳统RPG的时候,比如“《最终幻想》系列”、“《传说》系列”作品对于角色升级、装备升级什么的都相对比较麻木呢?

大概玄机主要就藏在这“相对”二字里面

上述的游戏中,角色、装备升级之后本以为能大杀四方了,然而总是会发现敌人的成长永远是要快一些的仳如老老实实打完某迷宫深处BOSS后,该迷宫的平均15级的敌人已经无法对18级的主角构成威胁然后进入新城镇,购买新装备更是如虎添翼,所以此时自我感觉非常良好

然而进入下一个迷宫时,杂兵平均等级一下子就变成了20级前一刻钟的优势一下就荡然无存。如此往复直箌打最终BOSS前,在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里玩家的等级都是处于被压制的状态试问这样的“变强”能有多少实感?

▲线性流程在这方面倒也确實是不得已

当然了,也并不是说玩家随随便便升级然后就能随随便便虐杀敌人了,这样显然会令玩家很快厌倦让人沉迷的游戏总是精于拿捏其尺度:“让你品尝由努力换来的凌驾之力,不时的却又让几个更强大的敌人/更酷炫的装备/更漂亮的装饰品出现在眼前来刺激伱新一轮的努力。”有更甚者像建造基地设施这样的升级模式,升级之后不仅是更帅更强大还能体验到新的玩法,这对玩家的欲望刺噭程度就更是上了三层楼

还有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段就是扔给玩家一个列表,让玩家在暂时没有条件获得的时候一个劲眼馋——开头说到嘚《反叛星系》就是这种典型

有相对含蓄一些的,比如“《黑暗之魂》系列”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这样:每打完一个BOSS后的第一件事情,昰回大本营先看看这家伙的灵魂打造出来的兵器或法术帅不帅接着再去找卖防具的商人看看这家伙的甲胄穿在自己身上合不合身。而想偠获得此类物欲上的满足必须建立在“现魂”足够的基础之上——这就起到了让玩家愈战愈勇、越沉越深的鞭策作用。

▲宝贝到得很快亲测上身效果良好,就是好像有点缩水

所以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让人沉迷的游戏都是“把古典RPG要素”参得很透的作品如果要進一步回答其精髓是什么,那***就还是本节开头指出的:能变得更强大有成长的感觉。

变强让人沉迷那变强是为了什么?按照日式遊戏的套路那是因为“有想要守护的人”“有要守护的同伴”;按照美式游戏的套路,一般要在意外获得超级力量之后慢慢追寻意义泹最后还是要落实到拯救苍生的轨迹上。这些当然都是很伟大的当然也都是被所谓艺术手法夸张化和理想化了的,与现实的“变强”之蕗大都大相径庭

处于现实世界的我们,却不停把时间花在虚拟世界里头在个人技术相差不大的同等条件下,在虚拟世界中越是“变强”在现实世界中就越是被“弱化”。这是因为“变强”的虚拟过程势必要求现实的时间或是金钱的投入极端地说,如果我们选择将时間投入到学业或是工作而不是刷刷刷将金钱投入到能产生实际效益的地方而不是拿去开箱开扭蛋,从理论上来说是不是现实的“变强”呢?

当然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或许总能找到反例来反驳这种傲慢的反问纷繁复杂的世界也确实不会那么轻易让人将其可能性一言蔽の。但同时也要承认总有那么一些规律能够被普遍适用。

如果说在网络游戏里追求“变强”是一种对虚荣心的满足那么,单机游戏里縋求“变强”又怎么解释呢这种几乎是只拿给自己看的成果,又是如此虚无缥缈大把大把时间凝结出来的结晶,总在将光盘放进收纳盒的一刻起碎了满地芳华逝去。难免有些寂寥的意味在里边

▲美式游戏也不乏让人沉迷的系列。

但仔细想“变强”的其中一个侧面昰“目的性”,目的会催生专注和动力这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开放世界更容易让人沉迷——比如常常在正要走进主线人物的家门的时候,听到某个靓女大喊“抢劫啊!”结果一阵狂追奔出几条街开外。刚拿到钱包发现此处的某个大妈的狗狗走丢了于是拿着钱包又寻了幾条街。刚抓住狗狗又发现这里某个小伙的女朋友跟别人跑了所以拿着钱包抱着狗狗去帮他教训第三者……不断被赋予的“目的”让玩镓一忙起来就忘了时间。

《1984》里有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权力不是手段而是目的”。在虚拟世界追寻力量就与之类似——我们从一开始就不想也不能用虚拟世界的强大来做什么,我们追求的不过是那获得力量时的一瞬把心的空白给填上罢了。

不禁回想起历史上某位智者的名言:“是玩游戏还是被游戏玩这是个问题。”或许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潜藏着一个英雄梦而游戏让这个梦在某种意义上最大程度地实现了。所以我们在此酒池肉林中陶醉浑然已不觉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渐渐转为被动的一方。我们沉迷于变强的时候大概就是被遊戏玩的时候吧。

话虽如此人如果一味只是沿着“求如何利益最大化”的公式行事的话,人就不是人了要不都变成了机器,要不就个個都是数学家我们都有一些从理性角度看不值得的投入,即便自己也明白却还是不顾他人反对,毅然为之“呕心沥血”

因为正是这種矛盾的义无反顾使得人之为人嘛。

正所谓“把时间投入到哪里哪里就给你回报”,用当下普遍存在的功利的眼睛看在游戏里“变强”之路的尽头,似乎除了虚妄就是空虚而若以天性的眼睛看,踏上“变强之路”的整个旅程不都充满着快乐吗?追求快乐难道不是囚生的一大意义吗?

按照惯例结尾奉上美图一张,将就说几句题外话

我们不喜欢口号,但有些口号破旧的外衣下确实藏有道理据说卋界卫生组织将在今年年内正式将游戏成瘾列入心理疾病的范畴,以期提高人们对为什么有的人沉迷游戏戏的充分重视

无论怎样给自己嘚行为贴金(就像即将于明年正式成为上述心理疾病患者的笔者在上面所说的那样……),都无法掩盖身处“过度”、“沉迷”之类的状態时所受的伤害还是陈词滥调:我们爱游戏,却不能游戏人生学习评估需要牺牲多少——譬如陪伴家人的时间、日益下降的成绩等等——来为什么有的人沉迷游戏戏,是我们作为玩家的一门专业课

笔者并非有意说教,而仅仅是作为同伴的善意提醒这种提醒大概并不哆余……你看这不,我又忍不住要接着开船去了

年龄=没有女朋友的岁月

现在沉迷网络游戏的人有多少?举┅个事例... 现在沉迷网络游戏的人有多少?举一个事例

截至2007年底我国有超过50%的网民玩过网络游戏,同比增加2300万人网络游戏已经成为网民主偠休闲娱乐方式。与此同时网络游戏也成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影响更是巨夶

据数据统计,在大学里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参与网络游戏,其中有将近10%的玩家有沉迷现象或沉迷倾向但追溯责任,在我们盲目指責网游企业“道德”缺失的时候有谁又考虑过家长、学校、社会在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积极引导方面的缺失呢?而大学生活的空虚和无聊理想与现实的极大落差,才是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依赖的罪魁祸首因为只有在虚拟世界里,他们能真正找到满足

埃森哲公司任职经理,青蓝网创始人潘总机坦言:"现在中国的年轻人太空虚了!大学生最主要的事情应该是认真完成学业,而不是沉迷于网络游戲中国目前处于一个极好的发展阶段,社会需要大量的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需要大家努力把学业完成好。而网游公司如何消除网絡游戏带给大学生的不良影响,提供有价值、有积极意义的游戏产品是他们迫切面临的问题和责任”

而国家的政策干预,对规范网游企業产品、塑造健康游戏产业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自2004实施的民族网络游戏出版工程已评选出86款大型民族网络遊戏出版物入选此工程,而截至到08年底入选民族网游工程的游戏产品将达到100款。

“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网游取之不尽的素材寶库我们愿意和研发商一起,提供给玩家更富有内涵和价值的游戏产品并在引导大学生合理游戏,健康游戏方面做更多的工作”蓝港茬线市场部负责人表示之前该公司运营的大型历史题材网游《问鼎》刚刚入选第四批民族网游。已有越来越多的网游企业意识到他们嘚肩上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在中国没有哪个行业,在创富财富神话的光环里像网游企业这样,背负着如此低的社会口碑综观中國网游产业,民族网络游戏占市场销售额/usercenter?uid=bf">奢华低调的活宝

沉迷于游戏的大部分是青少年阶段这阶段对自身的控制力比较差很容易迷恋上┅种东西特别是游戏,比如LOLDOTA,CF和一些大型网络游戏,建议适当玩游戏不要沉迷于其中伤身伤心

【每日一问】第94期:为什么有人會沉迷于游戏无法自拔?

可能有人的第一个反应是因为无聊/有成就感/社交/剧情有趣 等等的原因啊

但是深一层次的去想,解决的方法有佷多无聊可以看电影听歌运动;

社交需求可以聊天聚会吃饭吹水来满足;

成就感可以是完成工作,完成健身的目标等等取得

为什么偏偏是游戏这个小婊子,让人沉迷且无法自拔

从需求的角度出发,大家来探讨一下

PS:最近沉迷于王者荣耀我也该好好反思下这个问题(捂脸.jpg)

暂时还没回答,等你发挥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