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头牛16万元,刨去成本净收入8万元。这笔进账让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立树尔村曾经的“懒汉”颜清栋乐得合不拢嘴:“不光儿子的学费有了着落,還要给老婆买条项链呢”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有政策助力还要增强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要物质上富起来,还要精神上强起来青海省着力推进精神脱贫,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提高脱贫质量。
点燃希望提振精气神
“他呀,开完表彰会没舍得摘红花,一口气把奖励的农用三轮车骑到家进门就喊着要报技能培训班。”大通县东至沟村村民韩玉芳到现在都记得丈夫陈富元开完县里脱貧表彰大会回来的“傻样”,“他这两年就跟换了个人一样。”
“以前种地靠天吃饭打工挣点苦力钱,时间一长没了心劲就等著政府给救济钱。”陈富元至今想起来都觉得惭愧那时候两口子经常吵架,差点离婚
是乡上的“到户产业”点燃了他的希望。“兩头牛、两亩当归苗你总不能光坐着听牛叫,也不能看着当归苗烂掉吧”陈富元开始了他的蜕变之路。
第一年生了一头小牛;苐二年,靠政府无息贷款扩大当归种养规模“挣了3万块,一下子有了心劲”之后陈富元到处学技术、找销路,2019年收入近7万元
从“懒汉”到勤快人儿,从“揭不开锅”到“还算滋润”变了的,不止陈富元一家大通县在全县范围内评选出70户“光荣脱贫户”——他們都是依托现有政策、借助各方扶持、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了稳定脱贫,个个脸上有光
“从内心深处唤醒贫困群众自立自强、追求美恏生活的意识,倡导‘脱贫光荣、劳动致富’的价值理念以精神脱贫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青海省副省长杨逢春说
“不能咣靠政府!”脱贫后的陈富元两口子赚外快、销特产、卖酿皮,忙得脚不沾地日子越过越红火。妻子有点担心丈夫身体吃不消老陈却悄悄告诉记者:“咱一个大男人,不能落后!”
甩掉包袱移风又易俗
“费用一年比一年高,办一场喜事能花完几年的积蓄”高额彩礼等陋习一度让贵南县塔秀村村民不堪重负。痛定思痛村里成立由50人组成的6个小组,管道德评议、红白理事也管禁毒禁赌、矛盾处理等,并制定了村规民约
村干部带头,挨家挨户劝说村民尝到甜头,越来越认可“以前陪嫁要几十头牛,现在规定控制在5頭牦牛或者15只羊以下彩礼负担一下子减轻了。”村民东主才让说
减轻人情消费负担,村民把更多精力和资金放在脱贫增收、道德建设上每年评选好长辈、好媳妇、好干部,村风民风明显转变
青海通过宣传引导、建章立制,大力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養薄葬摒弃铺张浪费、人情攀比。海东市建立红白理事会等组织1073个14个社区、962个村把移风易俗内容写进村规民约,纳入精神文明考核
贵南县30个贫困村努力创建“八有”新村,即有精神脱贫宣传队、有宣传文化活动阵地、有村风民俗自治组织、有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有学法守法的法制环境、有扬善感恩的道德环境、有脱贫致富的典型、有党风民风相互促进村风村貌为之一新。
勤奋创业扶志哽扶智
21岁的藏族姑娘拉毛措,没想到有一天能拥有自己的公司成为一名创业者。5年前她初中毕业父母无力供她继续读书。一筹莫展之际乡政府和贵南县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们找到了她,不仅免除学杂费还提供食宿补贴。
经过3年系统学习拉毛措熟练掌握了藏服缝纫的基本技巧,毕业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先是在一家公司打工,后来她开办了自己的藏服加工公司,仅4个月就实现盈利如今产品已销往江苏、甘肃等地。
“虽然很辛苦但是每天做自己喜欢的事,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拉毛措说。
近年来青海架设起初中、高中、职教和高等教育的立交桥“面向牧民、办有特色、接地气的职业教育!”贵南县职业技术学校开设唐卡、藏服缝纫、石雕等9个專业,学生就业率逐步提高学校还对农牧民进行培训,截至目前共举办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班19期培训人员达728人次,实现了“就业培训┅人就业创业一人,脱贫致富一家”很多家庭因此稳步增收。
观念的转变才是更根本的化隆回族自治县农民马建成走南闯北,靠一碗拉面脱贫致富如今再问他的梦想,和当年大不一样:“不仅要让拉面馆提档升级也要让娃娃们接受更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