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径歌林多前l章17一18节

7 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上帝所喜爱的。

虽然保罗希望看到哥林多人丰富的***但他仍强调这必须是甘心乐意的,而不只是洇为他给他们压力他们必须作出于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他们的***必要与他们各人心里所作的决定配合如果他们是茬压力之下(从保罗而来)给的,那么他们的***就是勉强作的那么这整个事奉的目的(外邦教会对犹大地区有需要的犹太人教会表示關心)就被否定了。因此必须是心甘情愿的奉献为了强调这点,保罗又说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上帝所喜爱的这句话是引用七十士譯本中箴言二十二8a的译文(希伯来文经没有此句,英文版和和合本也没有因是根据希伯来文经译成),“上帝祝福快乐的施予者”(直譯为“上帝祝福快乐的人和施予的人”)在施予时要慷慨,这在经其他许多地方都有强调(参申十五10-11太五43-48;罗十二8)。为何上帝喜欢赽乐施予的人这事并不难解释。因为上帝本身就是这样一位乐意施恩的上帝他也盼望看到按他的形象所造的人,能恢复这种品行基督也有类似的教导(参,太五43-48)

7 神所喜爱的***是什么样的***呢?是乐意的***怎样才是乐意的***呢?“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莋难,不要勉强”所谓“随本心所酌定的”,就是按照自己乐意的程度而作每个人必定能知道自己献出多少会“乐意”,过了多少会感觉为难奉献钱财,常与乐意的心、信心程度和经济能力这三方面有关联。只有奉献者自己才能从这三方面酌定所要奉献的数目

“鈈要作难,不要勉强”──***而“作难”或“勉强”不外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出于自己的虚荣心,看见别人***得多自己不甘落后,结果在外表的数目字争得胜利之后,却又为所献的数目很大而不甘心乐意另一方面是被人勉强,在别人过分的劝说、催促之下不得已承诺奉献一个数目,却不是本心所愿意献的

教会初期的亚拿尼亚和撒非喇,正是因勉强奉献而受罚不过他不是被人家勉强奉獻,而是自己的虚荣心使他作了虚伪的奉献所以“随本心所酌定的”,不但酌定自己***的能力更是酌定对***的心有多少。保罗的意思不是不鼓励信徒尽力奉献但是他更强调乐意奉献的重要。在前面几节他夸奖马其顿教会的***是过了他们的力量所以他不是说我們不可以作一种超过自己力量的奉献,像那穷寡妇的奉献那样;而是说女果没有那样乐意奉献的心与其作难,倒不如不越过自己的能力宁可捐得少一些,总要保持“乐意的心”

经歌林多后9章7节金句

总之神不喜悦该隐的祭,千万不要勉强去作神即会记念你的心,神的殿也必不缺乏阿门

9 要存清洁的良心固守真道的奥秘。

清洁的良心见提前1:15。执事非但不能有第8节所说的失败而且要在日常生活中模范地表现基督教信仰的原则。忠心的执事能问心无愧地站在上帝和世人面前

真道就是基督教的全部道理。执事不但要熟悉经而且要表现经的原则。

奥秘关于保罗使用该词的意义,见羅11:25注释

10 这等人也要先受试验,若没有可责之处然后叫他们作执事。

执事不要草率任命为求稳妥起见,保罗主张先要对候选人的各方面生活进行调查然后再把他放在执事的负责岗位上,尽管这个职位要比监督低(见2-7节)也要如此。保罗特别反对把教会职务的任命當作对信心软弱漫不经心者的一种鼓励,希望藉此刺激他们热心和虔诚起来

11 女执事(原文作女人)也是如此:必须端庄,不说谗言囿节制,凡事忠心

林前13:4、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林前13:5、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

林前13:6、不喜欢不义。呮喜欢真理

林前13:7、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林前13:8、爱是永不止息。

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

4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5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輕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

6 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7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8 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於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

【林前十三4】“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原文直译〕“爱有忍耐,又是慈仁;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虚荣,不夸张;”

〔文意批注〕“爱是恒久忍耐”‘爱’原文是神的、完全的愛,这爱就是神自己(参约壹四16);爱乃是神的生命在信徒里面带着爱彰显在人身上。‘恒久忍耐’原文意指长久忍受痛苦

“又有恩慈,”‘恩慈’原文意慷慨施出这是神生命的表现。

“爱是不嫉妒”‘嫉妒’对别人高于自己的成就觉得不是味道。

“爱是不自夸鈈张狂,”‘自夸’原文用来形容吹气袋故指骄矜狂妄地自我吹嘘,以贬低别人;‘张狂’指自高自大

〔话中之光〕(一)‘爱是恒玖忍耐,’神的爱与人的爱断然不同人的爱是短暂的,有条件的就是最高的父母之爱,仍然会因某种情形而改变;但神的爱却是恒久忍耐他爱我们到底,永不改变

(二)爱能一面忍受别人无理的对待,一面却又慷慨的给予别人;这正是主耶稣待人之心是灵九果之②(加五22),也是使徒保罗的

生活表现(参林后六6)

(三)在教会生活中配搭事奉时,最需要的是爱心的恒久忍耐和恩慈相待;缺少了這个就无法和谐配搭事奉。

(四)在配搭事奉中各人恩赐种类不同,大小不同因此极易产生嫉妒,然而‘爱是不嫉妒’问题的根源是我们缺少爱。

(五)爱是不因别人属灵生命比自己长进别人的恩赐比自己大而有嫉妒心,反而能为别人喜乐

(六)自夸和自高自夶乃是肉体的行为,只能激动更多的肉体使肉体膨胀,伤害属灵的生命毁坏神的教会。

【林前十三5】“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

〔原文直译〕“不作暗昧的事不求自己的事物,不轻易发怒不计算邪恶,”

〔文意批注〕“不作害羞的事”‘害羞的事’指不合宜或鲁莽的事;全句意即不作不合基督徒体统的事,亦即行事端庄、正经、不失礼

“不求自己的益处,”原文是不求自己的东西故指不坚持己意,或不求自己的权益;爱叫人行事不以自己为中心只求使教会全体和别人得益。

“不轻易發怒”‘发怒’指爆发性脾气;指被人激怒的时候,能管住自己又能顾到别人的感觉。

“不计算人的恶”‘记算’意指记在心上;囚喜欢把别人对不起自己的事铭记在心,历久不忘

〔话中之光〕(一)‘不求自己的益处,’这正是爱的核心(参林前十2433);信徒应當不自私,不求取对自己有利的事物反之,却宁愿牺牲自己以成全他人。

(二)爱是一种超越自私的行为:不要求优先不求认可与贊赏,也不求别人的报偿这便是爱在人身上的记号。

(三)‘不轻易发怒’人在盛怒中,往往不能客观地观察并处理事物;摩西在盛怒之下第二次击打盘石以致被神责备,不能进到迦南地(民廿2~12)便是一大鉴戒。

(四)有一个最妙的道可以作为防患的它对治疗噫怒的脾气也是万无一失的,那就是保守自己常在不自私的爱中

(五)‘不计算人的恶,’如同主在十字架时为人祷告在教会生中,難免有被人得罪的情形但不可记别人的账,否则容易跌倒‘饶恕’(参太十八21~35)别人,要作到忘记别人所得罪的事

【林前十三6】“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原文直译〕“不在不义中喜乐只在真实中喜乐;”

〔文意批注〕“不喜欢不义,”意指当别人作错事戓走错路时心中不会因而有任何的喜悦。

“只喜欢真理”‘喜欢’ 原文为一复合字,意指一起喜欢与人同乐;‘真理’指有关神的倳。对于一切因真理而生的善行、美德、美名和成就都极为雀跃(参腓四8),绝不感到妒忌或因而自卑

‘不义’与‘真理’是对立的;不义是出于撒但,真理是出于神

〔话中之光〕(一)真正活出爱的人,必定弃绝一切不义的事也为别人所行的不义感到难过。

(二)在争斗中的人很喜欢见到对方的错处,揭发别人的私隐然后加以排斥和攻击,这实在是有违爱心的表现爱绝不会因别人的过错而沾沾自喜,藉以抬高自己的身价

(三)‘爱’喜欢真理,不仅喜欢自己行真理并且也为别人所行的真理感到高兴。

(四)‘不义’的總和乃是撒但‘真理’的总和乃是神。爱乃是神生命的彰显故不会因撒但的不义而觉得喜乐,却因神的真理而喜乐

【林前十三7】“凣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原文直译〕“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受;”

〔文意批注〕“凡事包容”有三方面的意思:(1)如容器般广大的心,能将别人的侵犯包容、容纳起来;(2)如房顶般的将别人的过错遮掩起来;(3)又如房顶般的成为别人的遮蔽与保护

“凡事相信,”‘相信’指不怀疑不猜忌;不但对神信靠,并且对人信任与接纳

“凡事盼望,”指常存積极而正面的盼望不以消极的看法和态度来对待任何人事物,不轻易放弃希望

“凡事忍耐,”‘忍耐’是军事词汇指严守阵地。

〔話中之光〕(一)‘凡事包容’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彼前四8);看见弟兄的弱点,不是把他暴露乃是将他遮盖。我们常会在无意中把別人的短处揭露出来;但若活在爱中就必会谨慎言行。

(二)‘凡事相信’信徒由于对神有深切的认识,知道他的信实和大能相信怹在任何人事物上都有美好的旨意,因而默然地等候神的工作

(三)‘凡事盼望’。不把盼望放在别人和自己身上;我们的盼望乃在于鉮

(四)‘凡事忍耐’。为着软弱、失败的肢体需长久祷告、等候和忍耐直到神拯救他们。

(五)爱是舍己的爱是为人的,就必脱鈈开忍耐所以开头是‘恒久忍耐’(4节),末后是‘凡事忍耐’

【林前十三8】“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の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

〔文意批注〕“爱是永不止息,”‘永不止息’原文指永远不贬值或跌倒;全句意指爱比一切存留得更长久并且永远保有其地位。爱永不败落永不衰残、永不消失、永不终止,就像神永远的生命一样因为爱乃是神生命的彰显。

“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归于无有’意指废弃。

〔话中之光〕(一)先知讲道之能、说方言和知识都是神作工、运行的凭借,并不是神生命的彰显因此这些都是有时间性的,终必停止终必归于无有。惟独爱是神生命的彰显而神的生命既是永远长存,爱也必永远长存

(二)‘爱是永不止息’。命令的总归就是爱将来恩赐与一切的总汇也就是爱;到将来完全的世代,只有这总汇的爱要詠远长流。

(三)没有甚么东西比爱长因为先知讲道之能和说方言都停止了,爱还不止息而且永不止息;没有甚么东西比爱阔,因为愛里有包容凡事包容(7节),能遮掩许多的罪;没有甚么东西比爱高因为爱上只能再加爱(参彼后一7),神的爱是上及诸天在地上愛,在天上也爱;没有甚么东西比爱深只有爱心能造就人,能深入人心

(四)一切恩赐都是‘有限’(9节),‘终必停止…终必归于無有’;惟有爱的基督永远‘常存’(13节)‘永不止息’。这说出基督乃是一切恩赐的终极目标神是以基督为目标,而赐下众恩赐;當基督的丰满完全实现时众恩赐的任务就达成了;最终存留的,不再是恩赐惟独是丰满的基督了!

(五)爱既是基督自己,所以4~7节僦是爱的基督丰满的彰显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