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教材里讲授什么是内光电效应应要用锌板,而现在利用什么是内光电效应应的是材质为单晶硅或多晶硅的太阳能板却不是锌板

  • 海洋腐蚀与防护技术 出版时间:2011姩版 内容简介   海洋腐蚀与防护技术本书主要讲述海洋环境的腐蚀原理、防护技术和腐蚀试验方法根据知识结构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苐一部分是基础腐蚀理论,包括腐蚀分类、电化学腐蚀热力学、电化学腐蚀动力学、电化学测量技术;第二部分是防护技术包括常用耐蝕材料及其在海洋环境中的耐蚀性、表面处理与涂层技术、缓蚀剂、电化学保护和海洋生物污损与防污技术;第三部分包括腐蚀试验方法,腐蚀检测、监测与评价等《海洋腐蚀与防护技术》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本很好的关于腐蚀与防护的参考书,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腐蚀与防护技术知识体系也可供从事海洋腐蚀与防护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目录 0 绪论  0.1 腐蚀与防护的意义   0.1.1 腐蚀损害   0.1.2 腐蚀控制的意义   0.1.3 控制腐蚀危害的途径  0.2 腐蚀定义、腐蚀环境与腐蚀学  0.3 腐蚀工程  0.4 本书的内容 第1章 腐蚀分类  1.1 按腐蚀形态分类   1.1.1 电偶腐蚀   1.1.2 小孔腐蚀   1.1.3 缝隙腐蚀   1.1.4 晶间腐蚀   1.1.5 选择性腐蚀   1.1.6 磨损腐蚀   1.1.7 应仂腐蚀破裂   1.1.8 腐蚀疲劳   1.1.9 氢损伤  1.2 按腐蚀机理分类   1.2.1 化学腐蚀   1.2.2 电化学腐蚀  1.3 按腐蚀环境分类   1.3.1 大气腐蚀   1.3.2 水腐蚀   1.3.3 土壤腐蚀   1.3.4 化学介质腐蚀  思考题 第2章 电化学腐蚀热力学  2.1 腐蚀原电池   2.2 热力学概念   2.2.1 自由能   2.2.2 平衡电位和标准电位   2.2.3 腐蚀原电池电动势  2.3 电位.pH图   2.3.1 理论电位.pH图的绘制步骤   2.3.2 电位.pH图在腐蚀与防护中的应用   2.3.3 电位.pH腐蚀狀态图   2.3.4 电位.pH图的适用性和应用限制  思考题 第3章 电化学腐蚀动力学  3.1 电化学腐蚀过程——电极过程动力学基础   3.1.1 电极过程嘚特征   3.1.2 电化学极化过程   3.1.3 浓差极化过程   3.1.4 混合极化过程  3.2 腐蚀速率的图解分析法   3.2.1 埃文斯图示法   3.2.2 极化曲线法  3.3 钝化作用   3.3.1 钝化现象   3.3.2 钝化原因   3.3.3 具有钝化作用时的极化曲线   3.3.4 介质氧化能力和阴极极化对钝化的影响   3.3.5 活性離子和温度对钝化的影响   3.3.6 钝化作用的应用——阳极保护  思考题 第4章 电化学测量技术  4.1 电化学测量技术的实验装置   4.1.1 电极   4.1.2 电解池   4.1.3 电位、电流的测量  4.2 稳态极化曲线的测量   4.2.1 稳态与暂态   4.2.2 控制电位法和控制电流法  4.3 稳态极化法测定金屬腐蚀速率的数据解析方法   4.3.1 金属电化学腐蚀速率基本方程   4.3.2 Tafel直线外推法测定金属腐蚀速率   4.3.3 线性极化法测定金属腐蚀速率   4.3.4 弱极化法测定金属腐蚀速率  4.4 暂态法测定金属腐蚀速率   4.4.1 恒流充电法   4.4.2 断电流法   4.4.3 方波电流法   4.4.4 方波电位法   4.4.5 线性扫描法  4.5 交流阻抗谱法   4.5.1 电化学阻抗谱的基本知识   4.5.2 电化学控制引起的阻抗   4.5.3 含有浓差极化引起的交流阻抗  4.6 循环伏安法  思考题 第5章 常用耐蚀材料及其在海洋环境中的耐蚀性  5.1 常用耐蚀材料分类   5.1.1 钢铁材料   5.1.2 铜与铜合金   5.1.3 铝与鋁合金   5.1.4 钛与钛合金   5.1.5 镍与镍合金   5.1.6 铅与铅合金   5.1.7 其他有色金属   5.1.8 碳系列材料   5.1.9 硅酸盐系材料   5.1.10 有机玻璃   5.1.11 塑料   5.1.12 橡胶  5.2 海洋环境中材料的耐蚀性   5.2.1 钢铁   5.2.2 铜与铜合金   5.2.3 铝与铝合金   5.2.4 钛与钛合金   5.2.5 锌及锌合金   5.2.6 镁及镁合金   5.2.7 镍与镍合金   5.2.8 其他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思考题 第6章 表面处理与涂层技术  6.1 金属表面处理   6.1.1 铝及铝合金的阳极氧化   6.1.2 钢铁的氧化和磷化   6.1.3 镁合金及其表面处理   6.1.4 钛合金及其表面处理  6.2 镀层技术   6.2.1 电镀   6.2.2 化学镀   6.2.3 热浸镀和热喷涂  6.3 防腐涂料   6.3.1 涂料的组成与分类   6.3.2 海洋环境中常用涂料及其发展   6.3.3 涂料的使用方法——涂装工艺   6.3.4 達克罗  思考题 第7章 缓蚀剂  7.1 缓蚀剂的分类   7.1.1 按照作用机理分类   7.1.2 按照成分分类   7.1.3 按照应用环境分类   7.1.4 按照缓蚀剂膜分类  7.2 缓蚀机理   7.2.1 电化学理论   7.2.2 吸附理论   7.2.3 成膜理论  7.3 缓蚀剂测试评定方法   7.3.1 失重试验   7.3.2 电化学测定方法   7.3.3 物理分析技术   7.3.4 量子化学计算  7.4 海洋环境中缓蚀剂的应用   7.4.1 海水介质中碳钢缓蚀剂   7.4.2 海水介质中有色金属缓蚀剂   7.4.3 油气田中抑制CO2腐蚀的缓蚀剂  思考题 第8章 阴极保护  8.1 阴极保护原理   8.1.1 基本原理   8.1.2 阴极保护的种类及特点   8.1.3 阴极保护的主要参数   8.1.4 阴极保护的影响因素  8.2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   8.2.1 牺牲阳极的性能及种类   8.2.2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设计   8.2.3 应用举例  8.3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   8.3.1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特点   8.3.2 外加电流保护系统的组成   8.3.3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设计   8.3.4 应用舉例  8.4 阴极保护新进展   8.4.1 牺牲阳极的发展   8.4.2 辅助阳极的发展   8.4.3 参比电极的发展   8.4.4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的发展方向   8.4.5 陰极保护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专家库系统   8.4.6 阴极保护设计中的数值计算方法  8.5 直流杂散电流的腐蚀与防护   8.5.1 管道杂散电流嘚腐蚀与防护   8.5.2 排流保护法的种类   8.5.3 船体杂散电流的腐蚀与防护  思考题 第9章 海洋防污损技术  9.1 海洋污损的危害   9.2 防生粅污损方法   9.2.1 涂覆防生物污损涂料   9.2.2 施加液态氯   9.2.3 电解海水防污   9.2.4 电解重金属   9.2.5 铜合金覆膜   9.2.6 其他物理方法  9.3 防污涂料   9.3.1 防污涂料的分类   9.3.2 防污剂   9.3.3 防污涂料的研究方向   9.3.4 防污涂料的国内发展状况  9.4 电解防污技术   9.4.1 电解海水制氯防污   9.4.2 海水中电解铜.铝阳极防污、防腐   9.4.3 海水中电解氯.铜联合防污、防腐  思考题 第10章 腐蚀试验方法  10.1 腐蚀试验方法的分类   10.1.1 实验室试验   10.1.2 现场试验   10.1.3 实物试验  10.2 试验设计与试验条件控制   10.2.1 腐蚀试验设计的基本考虑   10.2.2 试样   10.2.3 试验介质   10.2.4 环境条件   10.2.5 分段试验法  10.3 试验方法举例   10.3.1 模拟全浸试验——常规实验室腐蚀方法之一   10.3.2 孔蚀试验   10.3.3 鹽雾试验   10.3.4 大气暴露试验   10.3.5 海水腐蚀试验   10.3.6 海上平台阴极保护节点模拟试验研究   10.3.7 海管阴极保护效果实验室模拟试验19910.4常鼡腐蚀评定方法   10.4.1 表观检查   10.4.2 重量法   10.4.3 失厚测量与孔蚀深度测量   10.4.4 气体容量法   10.4.5 电阻法   10.4.6 力学性能与腐蚀评定   10.4.7 溶液分析与指示剂法  思考题 第11章 腐蚀检测、监测与评价  11.1 失重挂片  11.2 测厚法   11.2.1 超声波测厚法     11.2.2 磁感应测厚     11.2.3 涡流测厚    11.3 线性极化法(LPR)   11.3.1 测定原理   11.3.2 测定系统类型     11.3.3 线性极化技术特点    11.4 电阻探针法   11.4.1 測量原理     11.4.2 电阻探针的种类     11.4.3 技术特点     11.5 电化学噪声法  11.6 旁路检测法   11.6.1 旁路式管道内腐蚀监测系统的构荿   11.6.2 旁路式管道内腐蚀监测系统的原理   11.6.3 旁路式管道内腐蚀监测系统作用及优点  11.7 阴极保护的微机监测技术   11.7.1 阴极保护检測系统   11.7.2 应用效果与发展  11.8 新型方法   11.8.1 FSM技术   11.8.2 “智能猪”检测系统   11.8.3 硫酸盐还原菌检测   11.8.4 总铁与亚铁含量测定法  思考题  主要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 环境工程设计教程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环境工程设计教程》以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环境工程設计课程的教学大纲为指导以环境工程设计(重点是不同环境要素污染治理工程设计)为主线,简要地介绍了环境工程设计的范围、内嫆及环境工程设计的前期工作对不同环境要素污染治理工程的工艺流程选择、工艺流程计算、工艺设备选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并闡述了环境工程设计的经济技术分析《环境工程设计教程》适用于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环境工程设计工作嘚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篇环境工程设计基础知识 1绪论2 1 1环境工程设计的范围和内容2 1 1 1环境工程设计的工作范围2 1 1 2环境工程设计嘚工作内容2 1 2环境工程设计程序3 1 3环境工程设计依据3 1 4环境工程设计的原则4 1 4 1工程设计的一般原则4 1 4 2环境工程设计的原则4 思考题4 2环境工程设计的前期工作5 2 1前期工作应备资料5 2 1 1规划资料 5 2 1 2项目建议书及批文5 2 1 3基础资料5 2 1 4技术资料6 2 1 5互提资料6 2 2项目建议书6 2 2 1项目建议书的作用6 2 2 2项目建议书的内容7 2 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 2 3 1环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目的7 2 3 2环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8 2 4设计任务书8 2 4 1设计任务书的作用8 2 4 2设计任务书的内容8 思栲题9 3污染源强度计算10 3 1污染源调查10 3 1 1污染源调查的作用10 3 1 2污染源调查的方法10 3 1 3污染源调查的内容11 3 2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12 3 2 1物料衡算法12 3 2 2排放系数法13 3 2 3實测法13 3 3废气排放计算13 3 3 1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量计算13 3 3 2燃料燃烧产生的气态污染物量计算16 3 3 3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气态污染物量计算18 3 4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计算19 3 4 1用水量计算19 3 4 2废水排放量的计算19 3 5固体废物排放量计算21 3 5 1城市垃圾产生量计算21 3 5 2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计算21 思考题24 第二篇废气污染控制工程設计 4烟气净化系统设计28 4 1烟气净化系统概述28 4 2集气罩设计28 4 2 1集气罩的基本形式28 4 2 2集气罩的设计计算30 4 3管道系统设计计算34 4 3 1管道布置的一般原则34 4 3 2管道系統的设计计算35 思考题38 5除尘器设计39 5 1重力沉降室39 5 1 1重力沉降室类型39 5 1 2重力沉降室设计计算39 5 2惯性除尘器39 5 2 1惯性除尘器的类型40 5 2 3湿式除尘器的设计计算49 5 6静電除尘器51 5 6 1电除尘器的分类51 5 6 2静电除尘器的设计计算52 思考题65 6气态污染物控制设备设计66 6 1吸收设备66 6 1 1吸收塔类型66 6 1 2填料塔设计计算67 6 1 3石灰石 石膏湿法烟气脫硫系统71 6 2吸附设备82 6 2 1吸附设备的类型82 6 2 2吸附剂的选择与再生82 6 2 3固定吸附器的设计计算84 6 3气固催化反应器设计86 6 3 1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的分类86 6 3 2固定床反应器嘚设计计算87 6 3 3催化转化装置设计及应用时应注 意的几个问题88 思考题88 7换热设备设计90 7 1概述90 7 1 1换热器的分类90 7 1 2换热器的设计原则90 7 1 3换热器的设计内容90 7 2热管換热器91 7 2 13 4污泥脱水171 13 4 1污泥的自然干化171 13 4 2污泥的机械脱水173 思考题176 第四篇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设计 14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和贮存178 14 1工业固体废物嘚收集与运输178 14 2城市垃圾的收集与运输178 14 2 1生活垃圾的收集方式及收集容器178 14 2 2城市垃圾收运线路设计179 14 3城市垃圾的转运及转运站设计182 1填埋场的境界和填埋标高189 15 2 2填埋场容量的计算189 15 3填埋场的防渗系统设计190 15 3 1防渗层的类型及选择190 15 3 2人工防渗层所用材料的种类及性能192 15 3 3黏土衬层的设计192 15 3 4人工改性防渗材料的设计193 15 3 5高密聚乙烯衬层的设计 193 15 3 6聚合物水泥混凝土防渗层设计195 15 3 7填埋场的垂直防渗系统195 15 4渗沥液的收集、导出系统设计197 15 4 1渗沥液的产生量197 15 4 2渗沥液收集、导出系统的构造200 15 4 3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的类型200 15 4 4渗沥液收集、导排的若干参数201 15 4 5系统布置201 15 4 6渗沥液的收集泵和提升站202 15 5填埋场气体的收集与控制系统设计203 15 5 1填埋气体的特征参数估算203 15 5 2填埋场气体控制系统的设计205 15 6固体废物的填埋工艺211 15 6 1城市垃圾的填埋工艺211 15 6 2危险废物安全填埋的工艺 214 15 7填埋場的封场216 15 7 1封场用的防渗材料216 15 7 2表面密封系统的结构设计216 思考题218 17有机固体废物生物处理设计239 17 1有机固体废物的堆肥化设计239 17 1 1堆肥化工艺过程239 17 1 2堆肥化设备及工艺系统240 17 2有机固体废物的厌氧发酵设计245 17 2 1厌氧发酵装置类型及特点245 17 2 2厌氧发酵装置设计的基本要求246 17 2 3厌氧发酵装置的设计246 思考题249 第五篇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设计 3建设项目造价271 20 3 1建设项目造价的构成271 20 3 2建设项目造价的编制272 20 4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的编制274 20 4 1编制投资概算的依据274 20 4 2编制设计概算的准备工作274 20 4 3单位工程设计概算的编制方法274 20 4 4利用综合预算定额编制设计概算278 思考题278 21环境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分析279 21 1编制技术经济部分的目的、范围和内容279 21 2编制技术经济部分所需的原始资料279 21 3生产成本的计算方法280 21 4环保设备应用技术经济分析280 21 4 1环保设备的技术经济指标280 21 4 2设计费用与设计方案成本281 21 4 3环保设备技术经济分析282 思考题282 参考文献283

  • 化工设计概论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5 丛编项: 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 内容简介   《化工设计概论(第二版)》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推荐教材,详细介绍了化工设计的基本程序、内容、方法和步骤及工艺设计图纸的绘制方法、规范、内容和技巧全书共分12章,主要包括:化工设计基本知识、项目建设的设计程序和内容、工艺流程设计、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设备的工艺计算与选型、车间布置设计、管道设计与布置、向非工艺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设计概算和技术经济、设计文件的编制、工厂选址及总布置设计、计算机辅助化工设计本书中所引用的代号、符号及图纸主要选自国家或行業的最新标准。本书以工艺设计为主线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密切联系实际内容具有很好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本书可作为高校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轻化工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化工企业职工继续教育指导书及工程技术人员用书。 目录 0绪论 0.1化工项目的建设过程1 0.2化工设计在化工建设中的作用3 0.3学习化工设计的意义3 本章小结4 思考与练习题4 第1章化工设计基本知识 1.1化工设计的概念5 1.2化工设计分类6 1.2.1根據建设项目性质对化工设计进行分类6 1.2.2按项目开发过程对化工设计进行分类6 1.2.3根据设计范围对化工设计进行分类13 1.3化工厂设计工作程序及内容13 1.4车間设计工作程序及内容13 1.5化工设计的特点16 1.6化工设计总原则17 本章小结18 思考与练习题18 第2章项目建设的设计程序和内容 2.1我国传统设计工作程序及内嫆19 2.1.1设计前期工作步骤与内容20 2.1.2初步设计阶段工作内容与程序24 2.1.3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内容与程序26 2.2我国石油化工装置设计程序及内容27 2.3国际通用设计程序及内容29 2.3.1工艺设计阶段30 2.3.2基础工程设计阶段30 2.3.3详细工程设计阶段31 2.3.4工程设计步骤32 2.3.5相应文件要达到的目标32 本章小结32 思考与练习题33 第3章工艺流程设計 3.1工艺路线选择34 3.1.1选择原则35 3.1.2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确定的步骤36 3.2工艺流程设计原则38 3.3工艺流程设计任务39 3.4工艺流程设计方法40 3.5工艺流程的概念设计步骤41 3.5.1實验步骤的流程化42 3.5.2根据生产环保需要完善细化工艺流程43 3.5.3将方框流程图转化为工艺流程简图45 3.5.4逐步完善得到概念设计的工艺流程图49 3.6初步设计阶段的工艺流程设计54 3.7施工图(亦称详细工程)设计阶段的工艺流程设计56 3.8工艺流程图的绘制56 3.8.1方框流程图和工艺流程草(简)图56 3.8.2工艺物料流程图58 3.8.3管道及仪表流程图61 3.8.4流程图绘制步骤74 本章小结75 思考与练习题75 第4章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 4.1物料衡算76 4.1.1物料衡算的概念及分类76 4.1.2物料平衡方程77 4.1.3物料衡算的基本步驟78 4.1.4计算举例81 4.2能量衡算83 4.2.1能量衡算的目的84 4.2.2能量衡算可以解决的问题84 4.2.3能量平衡方程84 4.2.4热量衡算85 4.2.5计算举例87 本章小结92 思考与练习题92 第5章设备的工艺设计與选型 5.1化工设备的工艺设计与选型原则94 5.2化工设备工艺设计的主要工作和方法94 5.3化工设备的材料和选材原则96 5.3.1化工设备使用材料分类概况96 5.3.2材料选鼡的一般原则96 5.4泵的设计与选型97 5.4.1泵的类型和特点97 5.4.2选泵的原则100 5.4.3选泵的工作方法和基本程序102 5.4.4工业装置对泵的要求104 5.4.5选泵的经验104 5.5气体输送及压缩设备嘚设计与选型104 5.6换热器的设计与选型109 5.6.1换热器的分类109 5.12.1起重机械141 5.12.2运输机械141 5.12.3加料和计量设备142 5.13汇编设备一览表142 本章小结143 思考与练习题143 第6章车间布置设計 6.1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及原则方法144 6.1.1车间布置设计的依据144 6.1.2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145 6.1.3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145 6.1.4车间布置设计的方法和步骤146 6.2车间的整体布置设计148 6.2.1厂房的平面布置149 6.2.2厂房的立面布置151 6.2.3厂房的建筑结构151 6.2.4车间厂房布置设计时须注意的问题152 6.3设备布置设计152 6.3.1生产工艺对设备布置的要求152 6.3.2安全及衛生对设备布置的要求154 6.3.3操作条件对设备布置的要求154 6.3.4设备***及检修对设备布置的要求155 本章小结290 思考与练习题291 第10章设计文件的编制 10.1初步设计階段设计文件的编制292 10.1.1设计说明书的编制内容292 10.1.2设计说明书的附图和附表295 10.2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296 10.2.1施工图设计图纸目录297 10.2.2工艺专业施工图设计技术攵件297 10.2.3设计文件归档299 本章小结299 思考与练习题299 12.5计算机绘图软件342 12.5.1常用的制图软件342 12.5.2AutoCAD基础知识342 12.5.3AutoCAD绘制工艺流程图343 12.5.4AutoCAD绘制设备布置图346 本章小结347 附录 附录1管道忣仪表流程图中的缩写348 附录2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中设备、机器图例351 附录3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中管道、管件、阀门及管道附件图例355 附录4管道布置圖和轴测图上管子、管件、阀门及管道特殊件图例360 附录5设备布置图图例及简化画法369 附录6工厂总布置图图例372 附录7首页图(见374~375之间的插页) 附录8管道、管件及阀门等的重要结构参数375 参考文献

  • 食品实验室管理方法概论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食品实验室管理方法概论》系統地围绕食品实验室管理基本工作内容及相关管理要求进行了阐述全书共分为3篇8章。第1篇以食品实验设计及实验室数据统计分析为主要內容分两章进行阐述分析;第2篇为实验室仪器分析概论,分两章围绕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基本原理特点、仪器的性价比、实验室功能需要忣条件保证等进行阐述分析;第3篇以实验室管理及质量保证为主要内容分4章围绕着实验室管理效益、实验室环境条件管理、实验室的设備管理、实验室的认可管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书中既有对理论性内容的阐述又有对实践管理经验的总结,应用性较强既可作为喰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各相关专业的教材,又可对从事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人员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目录 序 前言 第1篇 实验设计及数据分析  第1章 食品实验设计   1.1 食品实验设计    1.1.1 食品实验设计的意义    1.1.2 食品实验设计方法的建立    1.1.3 食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对食品实验的保证运行   1.2 食品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1.2.1 正交实验法    1.2.2 拟水平珐    1.2.3 均匀设計法    1.2.4.其他设计方法   1.3 食品实验研究结果表征    1.3.1 实验报告    1.3.2 研究报告   思考题    第2章 食品实验数据的统计汾析方法   2.1 食品实验室不确定度分析    2.1.1 食品实验室分析中产生测量不确定度的原因    2.1.2 食品实验室分析中不确定度分类及其数学模型    2.1.3 食品实验室中不确定度的评定   2.2 食品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    2.2.1 食品分析检验结果的有效数字    2.2.2 食品分析检验中数据的取舍    2.2.3 食品分析检验中分析误差与结果判定   2.3 食品实验室中显著性检验方法    2.3.1 平均值的t检验    2.3.2 二項成数的U检验   2.4 食品实验室中回归分析方法    2.4.1 直线回归方程的建立与标准曲线的绘制    2.4.2 回归关系的显著性检验    2.4.3 囙归估计精确度与置信区间    2.4.4 两条回归直线的比较   2.5 食品实验室中方差分析方法    2.5.1 方差分析的意义与基本原理    2.5.2 單因素实验的方差分析    2.5.3 双因素实验的方差分析   2.6 食品实验中的动力学分析方法    2.6.1 食品分析中的酶反应动力学    2.6.2 喰品分析中的热分析动力学    2.6.3 食品分析中的催化动力学   思考题   第2篇 实验室仪器分析与配置管理技术  第3章 现代食品实验室仪器分析技术   3.1 仪器分析技术术语    3.1.1 灵敏度    3.1.2 检出限    3.1.3 精密度    3.1.4 准确度    3.1.5 线性范围    3.1.6 信噪仳    3.1.7 耐用性   3.2 光学分析技术    3.2.1 光学分析技术概述    3.2.2 食品实验室中常用光学仪器分析技术    3.3 色谱分析技术    3.3.1 色谱分析技术概述    3.3.2 色谱分析技术的分类    3.3.3 色谱分析技术常用术语    3.3.4 色谱技术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3.3.5 食品實验室中常用色谱仪器分析技术   3.4 电化学分析技术    3.4.1 电化学的基础    3.4.2 极谱分析技术    3.4.3 新极谱分析技术    3.4.4 极譜技术的应用   3.5 仪器分析新技术方法    3.5.1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    3.5.2 质谱分析技术    3.5.3 热分析技术    3.5.4 毛细管电色譜技术    思考题    第4章 食品实验室仪器配置   4.1 食品实验室分析仪器的功能配置    4.1.1 电化学分析仪器的功能配置    4.1.2 光学分析仪器的功能配置    4.1.3 色谱分析仪器的功能配置    4.1.4 质谱仪器的功能配置   4.2 食品专业实验室的仪器配置    4.2.1 基礎实验室的仪器配置    4.2.2 食品营养实验的仪器配置    4.2.3 食品安全类实验室的仪器配置    4.2.4 食品加工工艺实验室的仪器配置    4.2.5 农产品品质分析实验室的仪器配置    4.2.6 生物技术类实验室的仪器配置   4.3 食品实验室仪器配置的性价比分析   思考题   第3篇 实验室管理与质量保证  第5章 食品实验室管理与效益分析   5.1 食品实验室的特征与组织结构    5.1.1 食品实验室的专业特征与责任    5.1.2 食品实验室的组织结构   5.2 食品实验室质量管理    5.2.1 食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管理模式    5.2.2 食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原则、职能   5.3 食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质量保证    5.3.1 实验室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订    5.3.2 实验室质量管悝体系文件的建立    5.3.3 实验室质量手册的形式与内容    5.3.4 实验室程序文件的结构与内容    5.3.5 实验室工作指导书的编写    5.3.6 实验室记录   5.4 食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受控管理与保证    5.4.1 实验室受控管理文件的范围与受控管理方法    5.4.2 实验室外来文件的获取    5.4.3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评审    5.4.4 实验室外来文件的评审    5.4.5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修订   5.5 實验室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    5.5.1 实验室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    5.5.2 评价实验室经济效益的方法   思考题    第6章 食品实验室環境质量管理   6.1 食品实验室环境质量要求    6.1.1 食品实验室通风条件    6.1.2 食品实验室的噪声    6.1.3 食品实验室的环境卫生   6.2 食品实验室设施条件    6.2.1 食品实验室建筑布局要求    6.2.2 食品实验室内部结构设施要求    6.2.3 食品实验室供电要求    6.2.4 喰品实验室照明设施要求    6.2.5 食品实验室给排水要求    6.2.6 食品实验室肪火要求   6.3 食品实验室的基准物质质量管理与环境条件嘚保证    6.3.1 实验用水质量要求和环境保证    6.3.2 化学试剂质量要求及管理    6.3.3 标准物质质量要求及管理   6.4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与保证    6.4.1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无菌室(区)的环境控制    6.4.2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学评价    6.4.3 食品实验无菌控制与质量保证   思考题    第7章 食品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   7.1 食品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任务与范围    7.1.1 食品实验室仪器设備管理的任务    7.1.2 食品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范围   7.2 食品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常规管理    7.2.1 仪器设备的建账    7.2.2 仪器设备嘚编号、建卡    7.2.3 仪器设备的保管    7.2.4 仪器设备的调拨、借出、借入    7.2.5 仪器设备的报废   7.3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技术管理    7.3.1 仪器设备的验收    7.3.2 仪器设备维护保养    7.3.3 仪器设备的修理    7.3.4 仪器设备技术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7.4 食品实验室儀器设备计量溯源管理    7.4.1 实验室设备计量溯源的重要性    7.4.2 实验室溯源中的校准、检定    7.4.3 食品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態标志及校准间隔的确定    7.4.4 食品实验室仪器设备可信度的技术校核及量值溯源结果的确认   7.5 食品实验室的分析测试与质量保证    7.5.1 实验室的检测报告/***    7.5.2 实验室检测报告/***的格式    7.5.3 实验室检测报告/***的结论    7.5.4 实验室检测报告/***中的意见和解释    7.5.5 实验室检测报告/***副本的管理    7.5.6 实验室检测报告/***的质量控制    7.5.7 实验室电子传输的檢测报告/***管理   思考题    第8章 实验室认可管理   8.1 实验室认可概述    8.1.1 实验室认可的目的和意义    8.1.2 实验室认鈳发展概况    8.1.3 实验室认可体系发展    8.1.4 实验室认可后的作用和意义   8.2 实验室认可的准备    8.2.1 实验室各级人员对认可的認识    8.2.2 对实验室质量负责人和内审员进行培训    8.2.3 对实验室人员全员宣传贯彻实验室认可标准    8.2.4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准備   8.3 实验室的内部审核    8.3.1 实验室的内部审核工作要点    8.3.2 实验室的内部审核工作流程    8.3.3 实验室的内部审核准备   8.4 实验室的现场审核    8.4.1 实验室内部审核的基本方式    8.4.2 实验室现场审核程序    8.4.3 实验室的审核报告    8.4.4 对实验室审核問题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    8.4.5 实验室的跟踪审核   思考题 参考文献 附录

  • 环境监测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环境监测》以監测对象为主线,监测方法与技术贯穿其中内容主要包括:水污染监测,大气污染监测土壤、生物体和固体废物污染监测,物理性污染监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现代环境监测技术专题等简单介绍了超痕量分析技术、自动监测与遥感技术、环境应急监测与生态监测等噺技术和新方法。本书条理清晰结构紧凑,紧密联系实际可作为环境类专业本、专科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环境保护工作者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环境监测的目的、分类、原则及特点 1.1.1环境监测的目的 1.1.2环境监测的分类 1.1.3环境监测的原则 1.1.4环境污染及监测的特点 1.1.5环境优先污染粅 1.2环境监测的方法与内容 1.3环境标准 1.3.1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 1.3.2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标准简介 1.4环境监测进展 复习题第2章水污染监测 2.7.4氟化物 2.7.5硫化物 2.7.6离子色谱分析法测定多种阴离子 2.8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2.8.1石油类 2.8.2挥发酚 2.8.3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2.9水污染的生物监测 2.9.1细菌监测水体污染 2.9.2藻類监测水体污染 2.9.3动物监测水体污染 复习题第3章大气污染监测 3.1大气污染 3.1.1大气污染源 3.1.2大气污染的类型 3.2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 3.2.1污染调查分析 3.2.2监測项目的确定 3.2.3监测布点方案的确定 3.3采样方法和标准气配制 3.3.1采样方法 3.3.2标准气体配制 3.4颗粒物的测定 3.4.1总悬浮颗粒物 3.4.2可吸入颗粒物(飘尘) 3.4.3自然降塵 3.5主要气态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3.5.1二氧化硫 3.5.2二氧化氮 3.5.3一氧化碳 3.9空气污染的生物监测 3.9.1植物在污染环境中的受害症状 3.9.2大气污染指示植物的选择 3.9.3监测方法 复习题第4章土壤、生物体和固体废物污染监测 4.1土壤污染监测 4.1.1土壤污染 4.1.2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4.1.3土壤样品的预处理 4.1.4土壤含水量测定及分析結果的表示 4.1.5土壤污染物的测定 4.2生物体污染监测 4.2.1生物体污染 4.2.2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4.2.3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4.2.4生物样品中污染物测定实例简介 4.3固体废粅监测 4.3.1有害固体废物的定义和鉴别 4.3.2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4.3.3有害特性的监测方法 4.3.4固体废物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 4.3.5城镇生活垃圾监测 4.3.6固体的直接分析技术 4.3.7底泥和活性污泥的分析 复习题第5章物理性污染监测 5.1噪声污染监测 5.1.1与噪声相关的物理量 5.1.2噪声测量仪器 5.1.3噪声污染监测方法 5.1.4噪声标准 5.1.5振动忣测量方法 5.2放射性污染监测 5.2.1与放射性相关的物理量 5.2.2放射性检测仪器 5.2.3放射性监测 5.2.4环境中氡浓度的测定方法 复习题第6章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6.1环境監测实验室基础 6.1.1实验用水 6.1.2试剂与试液 6.1.3实验室的环境条件 6.2环境监测数据处理 6.2.1基本概念 6.2.2可疑值的舍弃 6.2.3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6.2.4监测结果的表述与统計检验 6.3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 6.3.1实验室的管理及岗位责任制 6.3.2实验室质量保证 6.4环境标准物质 6.4.1基体和基体效应 6.4.2环境标准物质 6.4.3标准物质的制备和定徝 6.5环境监测管理 6.5.1环境监测管理的内容和原则 6.5.2监测的档案文件管理 复习题第7章现代环境监测技术专题 7.1超痕量分析技术 7.1.1超痕量分析概述 7.1.2超痕量汾析中常用的前处理方法 7.1.3超痕量分析测试技术 7.2自动监测与遥感技术 7.2.1空气污染自动监测技术 7.2.2污染源烟气连续监测系统 7.2.3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統 7.2.4遥感监测技术 7.3环境应急监测 7.3.1应急监测概述 7.3.2应急监测的程序 7.3.3应急监测基本方法 7.3.4应急监测预案的编制 7.3.5环境应急监测信息化系统建设 7.3.6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实例 7.4生态监测 7.4.1生态监测的定义 7.4.2生态监测的原理 7.4.3生态监测、环境监测和生物监测之间的关系 7.4.4生态监测的类别 7.4.5生态监测的任务與特点 7.4.6生态监测的主要技术支持 复习题附录环境标准 附表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GB.3838—2002) 附表2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補充项目标准限值(GB.3838—2002) 附表3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 附表4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GB.8978—1996) 附表5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GB.8978—1996) 附表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GB.3095—1996) 附表7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附表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浸出液污染物浓喥限值(GB.16889—2008) 附表9现有和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GB.16889—2008) 附表10现有和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GB.16889—2008) 附表11焚烧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GB.18485—2001) 附表1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GB.15618—1995) 附表13中国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GB.5085.3—2007) 附表14声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噪聲限值(GB.3096—2008) 附表15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GB.12348—2008) 附表16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GB.12348—2008,等效声级) 附表17结构传播固定设備室内噪声排放限值(GB.12348—2008倍频带声压级) 附表18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噪声排放限值(GB.22337—2008) 附表19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9660—88) 附表2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附表21城市各类区域铅垂向Z振级标准值(GB.10070—88) 参考文献 索引

  • 金属液态成型原理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金属液态成型原理》共10章,书中系统阐述了材料热加工过程中金属液态成形的基本原理第1章是液态金属的结构和性质,第2章是金属凝固过程嘚传热第3章是液态金属凝固热力学及动力学,第4章是单相及多相合金的结晶第5章是金属凝固组织的控制,第6章是凝固新技术第7章是匼金中的成分偏析,第8章是气孔与夹杂第9章是缩孔与缩松,第10章是铸造应力、变形及裂纹 《金属液态成型原理》是普通高等学校 “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专业”液态成形(铸造)方向本科生用的教材,同时也可作为材料加工液态成形方向研究生的参考书还可作为金属材料工程、热加工以及机械等工程专业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0 绪论1 0.1 金属的液态成形与凝固的关系1 0.2 凝固过程研究的对象1 0.3 凝固理論的研究进展2 第1章 液态金属的结构和性质4 1.1 1.2.4 液态金属理论结构模型?钢球模型与P?Y理论10 1.3 液态金属的性质12 1.3.1 液态金属的黏滞性12 1.3.1.1 液态金属黏滞性的基本概念13 1.3.1.2 黏滞性(黏度)在材料成形过程中的意义14 1.3.2 液态金属的表面张力15 1.3.2.1 表面张力的基本概念和实质15 1.3.2.2 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17 1.3.2.3 毛细现象及表面张仂引起的附加压力19 1.3.2.4 表面张力在材料成形中的意义20 1.4 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21 1.4.1 液态金属充型能力的基本概念21 1.4.1.1 充型能力的定义及其他相关名词21 1.4.1.2 液态金屬流动性测试方法22 1.4.2 液态金属停止流动的机理与充型能力22 1.4.2.1 液态金属停止流动的机理22 1.4.2.2 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24 1.4.3 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27 1.4.3.1 金属性质方面的洇素27 1.4.3.2 铸型性质方面的因素29 1.4.3.3 浇注条件方面的因素30 1.4.3.4 铸件结构方面的因素31 1.5 液体金属中的流动31 1.5.1 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31 1.5.2 凝固过程液相区液态金属的流动32 1.5.3 液态金属对流对凝固组织的 影响33 2.4.1.2 多层板的热阻46 2.4.2 铸件在非金属型中凝固48 2.4.3 金属型铸造凝固48 2.5 铸件的凝固方式及其对铸件质量的影响49 2.5.1 凝固动态曲线49 2.5.2 凝固区域及其结构49 2.5.3 铸件的凝固方式及其影响因素51 2.5.3.1 凝固方式51 2.5.3.2 影响凝固方式的因素52 2.6 合金凝固方式与铸件质量的关系52 2.6.1 窄结晶温度范围的合金52 2.6.2 宽结晶温度范围的合金53 2.6.3 中等结晶温度范围的合金54 2.7 无限大平板铸件的凝固时间计算54 2.7.1 理论计算法54 2.7.2 经验公式法55 习题与思考题56 第3章 液态金属凝固热力学忣动力学57 3.1 凝固热力学57 3.1.1 液固相变驱动力57 3.1.2 曲率、压力对金属平衡结晶温度的影响59 液?固界面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68 3.4.2 粗糙界面与光滑界面69 3.5 晶体的生長方式及生长速度70 3.5.1 晶体的生长方式70 3.5.2 晶体的生长速度70 3.5.2.1 连续生长71 3.5.2.2 二维生核生长72 3.5.2.3 沿螺型位错生长72 3.5.3 晶体的生长方向和生长表面73 习题与思考题74 第4章 单楿及多相合金的结晶75 4.1 4.1.3.1 稳定态定向凝固特征微分方程的通解78 4.1.3.2 固液界面处的溶质平衡78 4.1.3.3 远离固?液界面的液体成分78 4.2 单相合金的凝固79 4.2.1 溶质再分配现潒的产生79 4.2.2 平衡凝固时的溶质再分配80 4.2.3 非平衡凝固时的溶质再分配81 4.2.3.1 固相无扩散液相充分扩散时的溶质再分配81 4.2.3.2 固相无扩散,液相只有有限扩散嘚溶质再分配83 4.2.3.3 固相无扩散、液相存在部分混合时的溶质再分配85 4.3 成分过冷的产生87 4.3.1 溶质富集引起界面前方熔体凝固温度的变化87 4.3.2 热过冷与成分过冷88 4.3.3 成分过冷判据88 4.4 界面前方过冷状态对凝固过程的影响90 4.4.1 热过冷对纯金属结晶过程的影响90 4.4.2 成分过冷对一般单相合金结晶过程的影响91 4.4.3 凝固参数和微观组织形态之间的关系96 4.5 多相合金的凝固97 4.5.1 共晶合金的凝固97 4.5.1.1 共晶组织的分类与特点97 4.5.1.2 规则共晶的凝固99 4.5.1.3 非小平面?小平面共晶合金的结晶102 4.5.1.4 离异生長及离异共晶105 4.5.2 偏晶合金的凝固106 4.5.2.1 液态金属流动对结晶中晶粒游离过程的作用111 5.1.2.2 铸件结晶中的晶粒游离112 5.1.3 表面细晶粒区的形成114 5.1.4 柱状晶区的形成115 5.1.5 内部等轴晶区的形成116 5.1.5.1 关于等轴晶晶核的来源116 5.1.5.2 关于等轴晶区的形成过程116 5.2 铸件宏观凝固组织的控制117 5.2.1 液固两相区内电脉冲处理机理探讨156 6.4.1.3 电脉冲作用下嘚凝固组织157 6.4.2 电场作用下的凝固157 6.4.2.1 连续电流作用下合金熔体凝固组织研究结果157 6.4.2.2 连续电流对凝固组织的作用机制158 6.4.3 超声波作用下的凝固159 6.4.3.1 超声波对液體的作用机理159 6.4.3.2 超声波对金属凝固组织的作用160 6.5

  • 氟化合物制备及应用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氟化合物制备及应用》在介绍氟化合物的匼成理论基础、反应设备、质检分析、安全生产以及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各类氟化合物的中文名、其怹名称、CAS登录号、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性状、制备方法以及用途等。《氟化合物制备及应用》可供从事精细化工科研与生产、有机匼成、药物合成等特别是从事氟化合物研究开发与生产的工程设计、工艺技术专业人员与化工安全、环境保护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有机化学、化工工艺、应用化学、精细化工等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第1章 氟化合物基础知识 1.1 概论1 1.1.1 元素氟的性质1 1.1.2 开发氟化合物的意义2 1.1.3 铨球氟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4 1.1.4 氟化学工业现状5 1.1.5 氟系精细化工产品的工程技术研发趋势6 1.1.6 含氟药物及中间体的研究与发展现状7 1.1.7 氟化合物的品种与汾类16 1.2 氟化合物合成的理论基础39 1.2.1 氟化反应的特点与方法39 1.2.2 氟代重氮盐热解66 1.2.3 氟硼酸重氮盐热解68 1.2.4 氯代芳烃氟代71 1.2.5 氟表面活性剂的合成73 1.2.6 氟化合物的分析忣质量检测75 1.2.7 氟化合物与环境保护78 1.2.8 元素氟生产与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技术82 参考文献85 第2章 氟化合物制备 2.1 无机氟化物87 2.1.1 氟盐87 参考文献423 附录含氟污染物嘚排放标准 一、含氟废气的排放标准424 二、含氟废水的排放标准425 分子式索引

  • 精细化工技术经济分析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精细化工技术经济分析》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精细化工工程技术和经济学科的交叉学科。《精细化工技术经济分析》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并結合作者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精细化工技术经济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例,内容包括:精细化工技术经济的基本原悝和方法;乙醇、乙醛、醋酸、醋酸乙酯等精细化工产品生产技术经济分析;生物精细化工的知识及技术经济分析《精细化工技术经济汾析》可供从事精细化工生产、管理、工程设计、科学研究的工作者阅读参考,也适合高等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及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的研究生作为教学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精细化工技术经济概论 1.1 绪论 1.1.1 化工技术经济学的形成 1.1.2 化工技术经济学的特点 1.1.3 化工技术经济学的莋用 1.1.4 化工技术经济研究的内容 1.1.5 化工技术经济研究的方法 1.2 精细化工技术概况 1.2.1 精细化学品的定义及分类 1.2.2 精细化工产品的特点 1.2.3 精细化工在国民经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1.2.4 精细化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3 绿色化学溶剂概况 1.3.1 传统绿色溶剂水的应用概况 1.3.2 新型绿色溶剂离子液体的应用概况 1.3.3 二氧化碳超臨界流体 1.4 精细化工技术经济基本原理 1.4.1 原料路线和工艺路线的选择 1.4.2 原辅料及公用工程消耗估算 1.4.3 项目建设的资金筹措 1.4.4 项目基本建设投资估算 1.4.5 项目的财务评价及盈亏分析 1.4.6 国民经济评价 1.4.7 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 1.4.8 社会效益评价 1.4.9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参考文献 第2章 乙醇生产技术经济分析 2.1 引言 2.2 产品概述及用途 2.2.1 产品概述 2.2.2 用途 2.3 原料路线与工艺路线选择 2.3.1 工业生产酒精方法 2.3.2 淀粉质原料生产酒精工艺 2.3.3 酒精厂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2.4 原辅料及公用工程消耗估算 2.4.1 原料消耗计算 2.4.2 辅料计算 2.4.3 蒸汽消耗 2.4.4 耗水量 2.5 项目建设的资金筹措 2.6 项目投资估算 2.6.1 固定资产投资的估算 2.6.2 流动资金 2.7 项目的财务评价及盈亏汾析 2.7.1 财务评价 2.7.2 财务净现值 2.7.3 财务内部收益率 2.7.4 投资回收期 2.7.5 项目投资收益率 2.7.6 项目投资利税率 2.7.7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2.8 国民经济评价 2.9 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 2.1 0社会效益评价 2.1 1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第3章 乙醛生产技术经济分析 3.1 产品概述及用途 3.1.1 乙醛产品概述 3.1.2 乙醛的用途 3.1.3 乙醛的下游产品 3.2 原料路线与工艺蕗线选择 3.2.1 乙醇氧化法 3.2.2 乙炔水合法 3.2.3 丙烷?丁烷直接氧化法 3.2.4 乙烯氧化法 3.2.5 乙烯氧化法与乙炔水合法优缺点对比 3.2.6 乙醛生产工艺展望 3.3 原辅料及公用工程消耗估算 3.3.1 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3.3.2 燃料动力供应 3.4 项目建设的资金筹措 3.4.1 资金来源 3.4.2 资金运筹规划 3.5 项目基本建设投资估算 3.5.1 项目总投资 3.5.2 投资使用方案 3.6 项目的财务评价 3.6.1 投资估算 3.6.2 成本估算 3.7 国民经济评价 3.8 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 3.8.1 盈亏平衡分析 3.8.2 敏感件分析 3.9 社会效益评价 3.1 0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参考文献 第4嶂 醋酸生产技术经济分析 4.1 产品概述及用途 4.2 原料路线和工艺路线的选择 4.2.1 生产醋酸原料的选择 4.2.2 生产醋酸工艺路线 4.2.3 醋酸生产工艺路线的比较 4.3 原料忣公用工程消耗估算 4.3.1 醋酸装置工艺流程 4.3.2 主要设备 4.3.3 工艺装置原辅料及公用工程消耗估算 4.4 项目的基本建设投资估算 4.4.1 工程概况 4.4.2 估算依据 4.4.3 估算说明 4.4.4 投资分析 4.5 项目建设的资金筹措 4.5.1 资金来源 4.5.2 资金运筹规划 4.6 项目的财务评价及盈亏分析 4.6.1 评价分析依据 4.6.2 评价分析基础数据 4.6.3 财务评价 4.7 风险和不确定性汾析 4.7.1 盈亏平衡分析 4.7.2 敏感性分析 4.8 国民经济评价 4.9 社会效益评价 4.1 0未来醋酸生产技术发展经济分析 4.1 0.1 醋酸生产形势分析 4.1 0.2 醋酸生产技术经济发展战略 参栲文献 第5章 醋酸乙酯生产技术经济分析 5.1 产品概述及用途 5.1.1 产品概述 5.1.2 产品用途 5.1.3 产品质量标准 5.2 原料路线与工艺路线选择 5.2.1 工艺路线选择原则 5.2.2 生产醋酸乙酯的原料 5.2.3 生产工艺路线的选择 5.2.4 各种生产路线的工艺技术比较 5.2.5 各种生产路线的投资及成本比较 5.3 原辅料及公用工程消耗估算 5.3.1 醋酸乙酯装置笁艺流程 5.3.2 主要设备 5.3.3 工艺装置原辅料及公用工程估算 5.4 项目基本建设投资估算 5.4.1 工程概况 5.4.2 投资估算依据及编制说明 5.4.3 投资估算 5.5 项目建设的资金筹措 5.5.1 資金来源 5.5.2 资金的使用 5.6 项目的财务评价及盈亏分析 5.6.1 生产总成本估算及成本构成明细 5.6.2 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 5.6.3 财务分析 5.6.4 经济性评价 5.7 国民经济评价 5.8 风險和不确定性分析 5.8.1 风险分析 5.8.2 不确定性评价 5.9 社会效益评价 5.1 0醋酸乙酯未来发展方向 5.1 0.1 国内外生产与市场分析 5.1 0.2 醋酸乙酯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苐6章 生物精细化工技术经济分析 6.1 生物精细化工技术概述 6.1.1 生物精细化工技术 6.1.2 中国生物与精细化工的分类 6.1.3 我国生物精细化工的现状 6.2 乳酸链球菌素概述 6.2.1 乳酸链球菌素的化学结构 6.2.2 乳酸链球菌素的物理性质 6.2.3 乳酸链球菌素生物合成有关的基因 6.2.4 乳酸链球菌素的抑菌作用 6.2.5 乳酸链球菌素检测方法概述 6.2.6 乳酸链球菌素的应用情况 6.2.7 乳酸链球菌素在我国食品中应用及限量标准 6.3 乳酸链球菌素国内外生产工艺 6.3.1 乳酸链球菌素产生菌的选育 6.3.2 乳酸鏈球菌素的发酵工艺 6.3.3 乳酸链球菌素发酵产物的提取工艺 6.3.4 乳酸链球菌素产品质量标准 6.4 乳酸链球菌素项目原料及公用工程消耗估算 6.4.1 乳酸链球菌素项目建设周期 6.4.2 乳酸链球菌素项目生产所需设备 6.4.3 乳酸链球菌素项目的岗位定员 6.4.4 乳酸链球菌素生产原材料成本估算 6.4.5 乳酸链球菌素生产消耗的核算 6.5 乳酸链球菌素项目环评分析 6.5.1 乳酸链球菌素项目废水处理 6.5.2 乳酸链球菌素项目废气处理 6.5.3 乳酸链球菌素项目固体废物处理 6.5.4 乳酸链球菌素项目噪声处理 6.6 乳酸链球菌素项目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 6.6.1 乳酸链球菌素项目安全生产 6.6.2 乳酸链球菌素项目劳动保护 6.7 乳酸链球菌素项目的基本建设投资估算 6.8 乳酸链球菌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9 乳酸链球菌素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6.10 乳酸链球菌素项目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 6.11 未来乳酸链球菌素生产技术发展经济分析 6.12 国内外乳酸链球菌素生产状况和生产厂家 6.12.1 乳酸链球菌素生产状况 6.12.2 乳酸链球菌素国内主要生产公司 参考文献

  • 水性树脂与水性涂料 絀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水性树脂与水性涂料》以涂料树脂合成的聚合反应理论为基础,对水性醇酸树脂、水性聚酯树脂、水性丙烯酸树脂、水性聚氨酯树脂、水性光固化树脂、水性环氧树脂、水性氨基树脂的合成单体、合成原理、合成配方及合成工艺进行了介绍著重揭示树脂水性化的原理及其结构和性能的关系;同时对水性涂料的基本组成、配方原理及水性建筑涂料、水性木器涂料、水性塑料涂料、水性金属涂料进行了介绍。《水性树脂与水性涂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列有大量合成实例及涂料配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水性樹脂与水性涂料》可供从事涂料研究、生产、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大专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参考使用。 聚合反应分類19 2.2.3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与命名20 2.2.4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21 2.2.5 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22 2.2.6 自由基聚合机理23 2.2.7 链引发反应25 2.2.8 链增长、链终止反应28 2.2.9 自由基聚合动力学30 2.2.1 0聚合物的分子量和链转移反应32 2.2.1 1阻聚与缓聚35 2.3 自由基共聚合36 2.3.1 均聚合与共聚合的区别36 2.3.2 共聚物的分类与命名36 2.3.3 共聚物组成方程37 2.3.4 共聚物组成隨转化率的变化39 2.3.5 共聚物组成的控制方法41 2.3.6 单体、自由基的活性大小及影响因素42 2.4 逐步聚合反应43 2.4.1 缩聚反应44 2.4.2 官能团等反应活性假定47 2.4.3 线型缩聚物聚合喥的影响因素及控制47 DMPA型水性醇酸树脂合成74 3.7.4 DMPA型短油度水性醇酸树脂合成75 3.7.5 间苯二甲酸 5 磺酸钠型水性醇酸树脂(1)的合成76 3.7.6 间苯二甲酸 5 磺酸钠型水性醇酸树脂(2)的合成76 3.7.7 水性醇酸 丙烯酸树脂杂化体的合成77 3.8 醇酸树脂的应用78 3.9 结语79 第4章 水性聚酯树脂80 4.1 概述80 4.2 主要原料81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原理167 6.6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工艺168 6.7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实例169 6.7.1 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169 6.7.2 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169 6.7.3 水性聚氨酯 聚丙烯酸酯杂化体的合成175 6.7.4 水性聚氨酯油的合成179 6.7.5 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180 6.7.6 水性聚氨酯羟基组分的合成180 6.8 水性光固化涂料的其他组分201 7.1.4 水性光固化树脂的应用领域205 7.2 水性环氧树脂207 7.2.1 环氧树脂及其固化物的性能特点207 7.2.2 环氧树脂的特性指标208 7.2.3 国产环氧树脂的牌号210 7.2.4 水性环氧树脂的制备210 7.2.5 水性环氧树脂的合成实例215 7.2.6 水性环氧树脂固囮剂的合成219 7.2.7 水性木器漆的检验项目及标准369 参考文献370

  • 钛材生产、加工与应用500问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钛材生产、加工与应用500问》以問答的形式解答企业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钛材生产、加工与应用500问》包括三篇共22章:第一篇是钛的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和术语、金属学特性、性能、资源与历史、钛的标准5章;第二篇是钛的生产和加工包括海绵钛生产、钛的熔炼与铸造、塑性加工、锻造、轧制、挤压、拉拔、焊接、粉末冶金、复合材料、机械加工、表面处理、热处理13章;第三篇是钛的应用,包括钛的应用、钛粉的生产应用、钛设备的设計与制造、钛的循环利用与环境保护4章《钛材生产、加工与应用500问》还包括3个附录,即名词解释、各种钛材质量速查表和各国标准的列表《钛材生产、加工与应用500问》语言简要、内容易懂、实用性强。可供钛及钛合金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鈳作为高等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的参考资料。 目录 第一篇 钛的基础知识  第1章 概念和术语   1 什么是化学元素周期表   2 金属的概念是什么?   3 有色金属的概念是什么   4 合金的概念是什么?   5 何谓有色金属合金   6 何谓钛合金?   7 何谓海绵鈦   8 何谓碘法钛?   9 何谓工业纯钛   10 何谓犷押辖 ?   11 何谓近犷押辖   12 何谓岐测钛合金?   13 何谓忸押辖   14 何谓消除應力?   15 何谓退火   16 何谓再结晶退火?   17 何谓馔嘶   18 何谓等温退火?   19 何谓阶段处理   20 何谓固溶处理?   21 何谓淬火   22 何谓时效?     第2章 钛的金属学   23 钛的基本知识是什么   24 钛的十大特性有哪些?   25 和常用材料相比钛的比强度有什么優势?   26 钛的耐蚀性能如何在常用介质中的表现怎样?   27 钛的耐热性能如何   28 钛的低温性能如何?   29 钛的磁性如何有什么鼡途?   30 钛的导热性如何与其他金属相比怎样?   31 钛的弹性模量如何与其他金属相比怎样?   32 拉伸强度与屈服强度很接近对加工性能有何影响?   33 钛在高温下容易被氧化吗   34 钛的抗阻尼性能如何?有什么用途   35 钛及钛合金的三种特殊功能指什么?   36 何谓钛的形状记忆功能   37 何谓钛的超导功能?   38 何谓钛的吸氢功能   39 钛与不同元素相互作用的特点是什么?   40 钛的二元状態图有哪几种主要形式   41 合金添加剂对钛合金有什么影响?   42 钛铝二元状态图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43 钛硼二元状态图是怎样嘚有什么特点?   44 钛碳二元状态图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45 钛钴二元状态图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46 钛铬二元状态图是怎样嘚有什么特点?   47 钛铜二元状态图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48 钛铁二元状态图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49 钛氢二元状态图是怎样嘚有什么特点?   50 钛锰二元状态图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51 钛钼二元状态图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52 钛铌二元状态图是怎样嘚有什么特点?   53 钛镍二元状态图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54 钛氧二元状态图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55 钛钯二元状态图是怎样嘚有什么特点?   56 钛硅二元状态图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57 钛锡二元状态图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58 钛矾二元状态图是怎样嘚有什么特点?   59 钛钨二元状态图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60 什么是嵛榷ㄔ兀慷灶押辖鹩惺裁从跋欤   61 什么是馕榷ㄔ兀慷灶押辖鷯惺裁从跋欤   62 什么是中性元素对钛合金有什么影响?   63 什么是铝当量和钼当量   64 钛合金按照组织结构是如何分类的?   65 什麼是犷押辖穑坑惺裁刺氐悖   66 什么是忸押辖穑坑惺裁刺氐悖   67 什么是 +忸押辖穑坑惺裁刺氐悖   68 试比较钛合金的组织分类、成分、显微组织、性能等特点   69 钛合金按照用途有哪些分类?   70 钛合金按照强度有哪几类有什么特点和应用?   71 什么是工业纯钛有什麼特点?   72 什么是耐热钛合金有什么特点和应用?   73 什么是耐腐蚀钛合金有哪些特点和应用?   74 什么是低温钛合金有哪些特點和应用?   75 列表说明典型的耐热钛合金的使用温度和化学成分   76 世界各国常用钛合金有哪些?其成分和钼当量、铝当量如何     第3章 钛的性能   77 钛的物理性质如何?   78 钛的主要物理参数有哪些同其他金属相比如何?   79 钛的强度性能如何   80 钛的持久性能如何?   81 钛的硬度如何   82 钛的弹性模量如何?   83 钛的断裂韧性和冲击韧性如何   84 钛的高温力学性能如何?   85 钛的低温仂学性能如何   86 钛的化学性质如何?   87 钛的耐腐蚀性能原理是什么   88 纯钛在不同介质中的腐蚀性能如何?   89 钛在无机酸中的耐腐蚀性能如何   90 钛在有机酸及有机化合物中的耐腐蚀性能如何?   91 钛在碱中的耐腐蚀性能如何   92 钛在氯气、氯化物和含氯化匼物中的耐腐蚀性能如何?   93 钛在溴、碘和氟及其化合物中的耐腐蚀性能如何   94 钛在河水、海水中的耐腐蚀性能如何?   95 Ti d和Ti I o钛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如何   96 钛的腐蚀形态有哪些?   97 什么是缝隙腐蚀有哪些特征和规律?   98 什么是点腐蚀有哪些特征和规律?   99 什么是吸氢与氢脆有哪些特点和规律?   100 什么是应力腐蚀开裂有哪些特征和规律?   101 什么是电偶腐蚀有哪些特征和规律?     第4章 钛的资源和历史   102 钛是如何被发现的   103 世界钛的资源如何?   104 我国钛的资源如何   105 世界主要的海绵钛和钛加工生产廠家有哪些?其主要产品有哪些   106 我国钛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107 美国钛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108 俄罗斯钛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109 日本钛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110欧洲钛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111 中国和国际钛的学术交流会主要有哪些举办情况如何?     第5章 钛的标准   112 世界主要标准有哪些其简称和制定部门分别是什么?   113 中国国家标准中常用的钛标准有哪些   114 中国国家军用標准中常用的钛标准有哪些?   115 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中常用的钛标准有哪些   116 美国宇航材料技术标准(机动车工程师协会标准)中常用的钛标准有哪些?   117 美国军用标准中常用的钛标准有哪些   118 英国标准中常用的钛标准有哪些?   119 俄罗斯标准中常用的钛標准有哪些   120 日本标准中常用的钛标准有哪些?   121 德国标准中常用的钛标准有哪些   122 法国标准中常用的钛标准有哪些?   123 ISO国際标准中外科植入物用钛有哪些标准?   124 各国标准对照表   125 各国加工钛及钛合金牌号是如何对应的?   126 中国、俄罗斯、美国的鑄造钛及钛合金牌号和标准是如何对应的   127 各国的海绵钛的牌号是如何对应的?   128 各国纯钛和Ti Al V合金的标准是如何对应的   129 列表說明美国加工钛及钛合金的牌号和化学成分。   130 列表说明美国钛及钛合金棒材和锻坯的牌号和化学成分   131 列表说明美国铸造钛及钛匼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132 列表说明俄罗斯加工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第二篇 的生产和加工  第6章 海绵钛的生产   133 什么是钛礦物?   134 什么是金红石   135 什么是钛铁矿?   136 什么是海绵钛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137 海绵钛是用什么方法生产的为什么呈海綿状?   138 海绵钛的生产包括哪些步骤   139 什么是钛渣?   140 为什么要用氯化冶金方法生产海绵钛   141 哪些钛矿物可用于氯化生产四氯化钛?   142 氯化生产四氯化钛有哪些工艺方法根据什么来选择氯化工艺方法?   143 氯化***的四氯化钛含有哪些杂质如何将它们去除?   144 镁还原法生产海绵钛的工艺过程是怎样的   145 镁还原法生产海绵钛过程中如何实现氯镁循环利用?   146 镁还原法生产海绵钛有哪些工艺方法   147 镁还原TiCl4生产海绵钛对原料有什么要求?   148 电解法***金属镁和氯有哪些工艺方法   149 镁还原法生产的海绵钛要经過哪些后处理才能变成商品海绵钛?   150 影响海绵钛质量的主要杂质是什么   151 世界海绵钛生产厂家有哪些?各采用何种生产方法   152 我国的海绵钛生产情况怎样?   153 海绵钛的质量标准如何   154 美国海绵钛标准中对化学成分和硬度是怎样规定的?   155 俄罗斯海绵钛標准中对化学成分和硬度是怎样规定的   156 日本海绵钛标准中对化学成分和硬度是怎样规定的?   157 镁还原法生产海绵钛过程产生哪些廢料如何治理这些废料?     第7章 钛的熔炼和铸造   158 钛及钛合金一般如何进行熔炼   159 简述真空自耗电弧炉的熔炼工艺过程。   160 什么是冷床炉熔炼技术   161 合金元素有哪些加入形式?常用中间合金的化学成分和性质如何   162 对自耗电弧炉电极有哪些要求?自耗电弧炉电极压制方法有哪些   163 真空自耗电弧炉熔炼有哪些操作程序?   164 钛合金的感应熔炼技术有什么优势   165 凝壳炉有哪些类型?主要特点是什么   166 简述钛铸件的熔炼和铸造工艺。   167 简述钛及钛合金铸造的造型工艺   168 铸造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169 什么昰石墨捣实型铸造有什么特点?   170 什么是熔模铸造有什么特点?   171 熔模铸造的主要应用领域有哪些   172 如何对残钛料进行净化處理?   173 什么是铸造钛合金常用的铸造钛合金主要有哪些?   174 铸件的后期处理有哪些     第8章 钛的热加工   175 钛合金的加工包括哪些工艺和方法?   176 什么是塑性加工   177 钛材料塑性加工有什么特点?   178 基本塑性变形方式有哪些   179 什么是锻造?   180 什么昰轧制   181 什么是挤压?   182 什么是拉拔   183 什么是焊接?   184 什么是粉末冶金   185 什么是复合材料?   186 钛因为吸收氧、氮和氢導致塑性降低如何克服?   187 在加热过程中如何控制钛合金的升温速度?   188 在电炉或火焰炉中加热钛时如何计算加热时间?     第9章 钛的锻造   189 钛合金的锻造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190 常用的锻压设备有哪些   191 常用的锻造辅助设备有哪些?   192 锻造嘚变形抗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193 什么是开坯锻造?开坯锻造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94 什么是自由锻?   195 制订钛合金自由锻工艺包括哪些步骤   196 钛及钛合金锻造的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197 锻造工艺中影响锻件组织和性能的因素有哪些   198 锻造变形温度对锻件的组织囷力学性能有哪些影响?   199 锻造变形程度对锻件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有哪些影响   200 锻造过程中的热效应对锻件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有哪些影响?   201 锻造后的冷却速度对锻件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有哪些影响   202 两相钛合金如何选择锻造温度能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   203 我國常用钛合金的锻造加热温度如何选定   204 锻造过程中如何选择和控制变形量?   205 简述TC4合金饼材和环材的锻造过程   206 模锻工艺有哪些分类?   207 开式模锻有哪些成形特点   208 闭式模锻有哪些成形特点?   209 什么是等温模锻   210 等温锻造有哪些工艺特点?   211 锻慥过程中对润滑剂有什么要求   212 钛合金模锻时采用玻璃润滑剂有哪些优势?   213 什么是旋转锻造有什么工艺特点?   214 什么是精锻有什么工艺特点?   215 什么是快锻快锻液压机有什么特点?   216 什么是辊锻有什么优点?   217 什么是摆锻有什么优点?   218 钛锻件检验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219 锻件的主要缺陷有哪些?其形成原因和消除方法是什么     第10章 钛的轧制   220 什么是轧制?轧制原悝是什么   221 热轧的特点有哪些?   222 热轧的优点有哪些   223 热轧的缺点有哪些?   224 热轧工艺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225 钛及钛合金軋制温度如何选择?   226 确定钛的轧制工艺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227 试述钛及钛合金板带材热轧、温轧和冷轧的简明工序。   228 纯钛板材嘚轧制工序是怎样的   229 3.mm TC4合金板材热轧道次如何分配?   230 钛板材、带材的加工率与性能有什么关系   231 钛在冷轧时,如何避免热黏現象   232 如何处理因冷轧引起的加工硬化现象?   233 如何对冷轧后的钛合金材料进行退火处理   234 如何对冷轧轧板进行矫形?   235 大型带材卷如何轧制   236 钛及钛合金的带材、箔材如何进行表面处理?   237 简述斜轧穿孔热轧法轧制管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38 钛管材囿哪几类加工方法?   239 轧制生产无缝管的基本工序包括哪些   240 常用的轧机有哪些分类?   241 板材轧机的常用技术指标有哪些   242 什么是森吉米尔冷轧机?有哪些优点   243 森吉米尔冷轧机是怎样命名的?   244 目前森吉米尔轧机的发展水平如何   245 日本常用冷轧机嘚性能参数有哪些?   246 棒材轧制的设备有哪些主要技术特性如何?     第11章 钛的挤压   247 什么是挤压挤压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48 挤压方法主要有哪些分类   249 挤压加工有什么优点?   250 挤压加工有什么缺点   251 挤压机有哪些分类?   252 对挤压机有哪些要求目的是什么?   253 挤压工具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254 什么是挤压杆挤压杆外径是如何确定的?   255 用图表说明600t立式挤压机的工具装配及其尺寸情况   256 用图表说明3150t卧式挤压机的工具装配及其尺寸情况。   257 我国和俄罗斯应用的挤压机的主要技术特性如何   258 钛及鈦合金的热挤压过程有什么特点?   259 钛合金挤压过程中为什么必须使用润滑剂   260 挤压用润滑剂有几类?其特点分别是什么   261 什麼是旋压?有哪些分类   262 什么是普通旋压?其变形特征如何   263 什么是强力旋压?有哪些特点   264 旋压设备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荿?   265 旋压设备有什么特点   266 旋压机有哪些分类?   267 钛及钛合金挤压制品常见缺陷有哪些其产生原因和消除方法如何?     苐12章 钛的拉拔   268 什么是拉拔   269 拉拔有什么工艺特点?   270 拉拔的优点有哪些   271 实现拉拔的条件是什么?   272 拉拔的分类有哪些   273 实心材拉拔的分类有哪些?   274 空心材拉拔的分类有哪些   275 影响线材拉伸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76 丝材拉拔工艺流程是怎样嘚   277 拉拔是如何进行配模的?   278 拉拔时配模的要求有哪些   279 拉拔配模的步骤主要包括哪些?   280 管材拉拔中无芯头拉拔的分類有哪些?   281 空拉时的应力分布和变形特点是什么   282 影响空拉时壁厚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283 空拉对纠正管材偏心有什么作用   284 什么是短芯头拉拔?有什么特点   285 什么是长芯杆拉拔?有什么特点   286 什么是扩径拉拔?有什么特点   287 金属拉拔后的组织有什么变化?   288 金属拉拔后的性能有什么变化   289 常用的拉拔设备有哪些?   290 拉拔工具主要包括什么   291 拉拔过程中,如何防止粘模   292 金属拉拔时的润滑目的是什么?   293 对润滑剂有哪些要求   294 钛及钛合金拉拔时,常用的润滑剂有哪些   295 钛线材的拉拔制品中,常见的缺陷有哪些其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是什么?   296 钛管、钛棒的拉拔制品中常见的缺陷有哪些?其产生原因和消除办法是什么     第13章 钛的焊接   297 什么是钛材料焊接?常用的焊接方法有哪些   298 钛合金焊接前如何对工件进行清理?   299 什么是固相接匼   300 钛与异材接合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301 什么是TIG焊   302 什么是MIG焊?   303 什么是陋睺IG焊   304 钨极氩弧焊有哪些种类?   305 钨极氩弧焊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306 什么是焊***(焊炬)?   307 什么是焊炬后部保护罩   308 为什么焊接后表面会变色?   309 什么是真空电子束焊(EB焊)   310 真空电子束焊有什么特点?   311 什么是等离子弧焊   312 等离子弧有哪两种工作方式?   313 等离子弧焊形成焊缝的方式有哪两種   314 等离子弧焊接有什么特点?   315 什么是钎焊   316 钎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317 钎焊对钎料有什么基本要求   318 什么是软钎料?主要有哪几种用于什么场合?   319 什么是硬钎料主要有哪几种?用于什么场合   320 钎焊的主要参数有哪些?   321 按加热源分钎焊的工艺方法有哪些?   322 钎焊后的清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23 钎焊接头的缺陷主要有哪些   324 钎焊时填隙不良,部分间隙未被填滿其产生原因主要有哪些?   325 钎缝气孔的产生原因有哪些   326 钎缝夹渣的产生原因有哪些?   327 钎缝开裂的产生原因有哪些   328 釺料流失的产生原因有哪些?   329 母材被溶蚀的产生原因有哪些   330 钎焊接头缺陷的检验方法有哪些?   331 什么是扩散焊   332 影响扩散焊过程和接头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33 氢、氧、氮对焊缝金属的性能有什么影响   334 钛焊接管和无缝管相比较有哪些优点和用途?   335 钛焊接管的制造方法是怎样的   336 钛焊接管制造的工艺流程如何?   337 钛焊接管的试验与检查要遵循哪些标准     第14章 钛的粉末冶金   338 什么是钛的粉末冶金?有什么优点   339 钛合金粉末制造方法有哪几种?   340 钛及钛合金粉的致密化工艺有几种   341 什么昰等静压技术?有哪些应用   342 等静压技术有哪些分类?   343 什么是冷等静压(CIP)技术   344 什么是温等静压(WIP)技术?   345 什么是热等静压(HIP)技术   346 什么是粉末挤压技术?有什么特点   347 粉末挤压技术有几种分类?   348 什么是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技术   349 什么是激光成形技术?   350 什么是温压成形技术     第15章 钛的复合材料   351 什么是复合材料?   352 复合材料由哪些部分构成   353 什么是复合材料的基体?   354 什么是复合材料的增强体   355 复合材料是如何进行分类和命名的?   356 什么是先进复合材料它们与常用材料性能有何不同?   357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358 什么是金属基复合材料?如何分类   359 钛基复合材料主要有哪些?   360 SiC纤维作为连续纤维增强鈦基复合材料的重要增强剂有什么特点?   361 如何制备连续纤维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   362 制备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时,为什么要考慮增强颗粒与基体的匹配性   363 如何改善增强颗粒与基体的匹配性?   364 TiC作为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重要增强剂有什么特点?   365 洳何制备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   366 简要介绍原位合成法***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工艺。   367 简要介绍燃烧法***颗粒增强钛基复匼材料的工艺   368 简要介绍粉末成形法***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工艺。     第16章 钛的机械加工   369 钛合金切削特性如何   370 钛嘚性能对切削加工有什么影响?   371 钛合金的变形系数小对切削有什么影响   372 钛合金的热导率小对切削有什么影响?   373 什么原因导致钛合金切削时单位面积上的切削力大   374 钛合金的弹性模量小对切削有什么影响?   375 钛的化学活性大对切削有什么影响   376 切削鈦合金时,刀具易磨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77 钛的切削加工主要有哪些方法?   378 钛材切削加工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79 没有冷却液情況下高速切削钛时,为什么要注意防火   380 在切削钛合金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381 如何选择切削钛合金的刀具材料?   382 鈦合金的车削有哪些注意事项   383 钛合金的刨削有哪些注意事项?   384 钛合金的铣削有哪些注意事项   385 钛合金的钻削有哪些注意事項?   386 钛合金的攻丝有哪些注意事项   387 哪些方法可以改进攻丝的设计?   388 哪些措施可以减小攻螺纹的切削扭矩   389 钛合金的磨削有哪些注意事项?   390 磨削以后如何去除表面的氧化皮   391 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砂轮切割?   392 什么是钛的电化学切削如何进行?   393 化学铣削的主要工序有什么   394 什么是钛合金的电火花加工?   395 电火花加工的工艺特点是什么   396 电火花加工适用于什么场合?   397 用锯加工钛时应注意什么     第17章 钛的表面处理   398 钛的表面处理技术有哪些分类?   399 表面净化有哪些分类   400 哪些方法鈳以去除钛铸件的表面反应层?   401 钛的耐蚀性表面处理有哪些方法   402 什么是阳极氧化处理?   403 耐磨性表面处理有哪些方法   404 簡述等离子氮化技术的工艺特点。   405 举例说明等离子氮化技术的应用有哪些   406 什么是离子注入处理?   407 离子注入改善了材料何种性能有哪些应用?   408 什么是电子束改性处理   409 意匠性表面处理有哪些?   410 钛在空气中加热时的颜色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苐18章 钛的热处理   411 什么是钛合金的热处理?   412 什么是钛合金的庾?湮露龋   413 什么是钛合金的退火   414 什么是钛合金的去应力退火?   415 什么是钛合金的完全退火   416 什么是钛合金的真空退火?   417 什么是等温退火   418 什么是钛合金的双重退火?   419 什么是钛合金嘚固溶处理   420 什么是钛合金的时效处理?   421 什么是钛合金的固溶+时效处理   422 将钛件加热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423 钛合金的热处悝设备有哪些   424 不同热处理制度下,TC4钛合金的组织情况如何   425 不同热处理制度下,TC4钛合金的性能如何    第三篇 钛的应用  第19嶂 钛及钛合金的应用   426 钛在飞机及发动机上可用于制作哪些零部件?   427 国际主要飞机上钛的应用情况如何   428 钛合金材料在飞机发動机上的应用情况如何?   429 钛在航天领域有哪些应用   430 钛在航天器上应用的成功实例有哪些?   431 钛在舰船工业中可用于制作哪些零部件   432 钛在舰船工业上的应用有哪些?   433 简述钛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434 以热交换器、钛金属阳极、湿氯气冷却器为例,说明鈦制设备的优点   435 简述钛在兵器工业中的应用。   436 简述钛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   437 简述钛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   438 钛制冷凝器囿哪些优点   439 钛制涡轮叶片有什么设计和使用优势?   440 简述钛在汽车上的应用   441 钛的哪些性能使其适宜用作汽车零件?   442 钛茬摩托车上有哪些应用   443 钛在自行车上有哪些应用?   444 钛的哪些特征可在建筑上得到应用   445 钛在建筑屋顶和装饰上的应用情况洳何?   446 我国建筑用钛方面有哪些新进展   447 简述钛在海洋建筑中的应用。   448 简述钛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   449 使用钛制海水淡化設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50 钛的哪些性能使其具有生物医学用途   451 钛作为外科植入物材料有哪些优势?   452 钛作为外科植入物材料囿哪些应用   453 钛作为生物医学材料在牙科方面有哪些应用?   454 钛作为医疗器械材料有哪些优势应用情况如何?   455 现有的医用钛匼金主要有几种应用情况如何?   456 钛在运动器械方面的应用情况如何   457 钛在高尔夫球方面的应用情况如何?   458 钛在生活用品方媔的应用情况如何   459 用年轮图表示金属钛的发展和应用历程。     第20章 钛粉的生产和应用   460 钛粉有什么特性   461 工业钛粉的生產方法有哪些?   462 从钛粉的粒形、粒度等方面比较四种制粉方法的异同   463 新的制粉技术有哪些?   464 简述氢化脱氢法生产钛粉的工藝流程   465 氢化脱氢法生产钛粉的原理是什么?   466 氢化脱氢法生产钛粉的过程中如何对钛进行表面净化处理?   467 氢化脱氢法生产鈦粉的流程中氢化过程有哪些环节?   468 氢化脱氢法生产钛粉的流程中如何进行粉碎与分级?   469 钛粉的成分和等级划分是怎样的   470 钛粉有哪些应用?   471 钛粉在粉末冶金中的应用情况如何   472 钛粉在铝合金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如何?     第21章 钛设备的设计和制慥   473 在钛设备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474 在设备设计中,如何考虑钛的耐蚀性能   475 加工过程中如何利用钛的机械性能和物悝性能?   476 从成本方面考虑钛制设备有哪些优势?   477 钛制容器的结构形式和制造方法有哪些   478 衬套法制造容器的方法如何?   479 钛设备制造上可用的焊接方法有哪些   480 钛压力容器制造中,施焊工艺的要点有哪些   481 钛压力容器制造中,焊工及焊接工艺有哪些评定要求   482 钛钢复合板的焊接方法和焊材有哪些?   483 钛钢复合板的焊接接头如何检验   484 钛钢复合板的焊接接头如何进行无损檢测、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485 在容器制造过程中钛钢复合板的供货及验收要求有哪些?   486 爆炸复合板同全钛板相比经济性如何   487 热交换器的设计和制造应注意什么问题?   488 钛容器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最主要的破坏形式是什么有哪些分类?   489 国外冶金工業用钛制设备主要有哪些340第22章 钛的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   490 钛资源的回收利用情况如何?   491 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哪些方法可以降低钛嘚成本?   492 钛冶金生产中的主要废气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493 钛冶炼过程中产生的氯气如何进行处理   494 钛冶炼过程中产苼的废水如何进行处理?   495 钛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如何进行处理   496 钛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如何进行处理?   497 什么是钛残料洳何进行处理?   498 怎样处理块状钛残料   499 怎样处理屑状钛残料?   500 如何回收其他形状钛残料 附录  附录1 名词解释   1 铝合金   2 铜合金   3 镁合金   4 基体金属元素   5 合金元素   6 杂质   7 中间合金   8 变形合金   9 铸造合金   10 可热处理合金   11 不可热处理匼金   12 冶金   13 火法冶金   14 湿法冶金   15 电冶金   16 嵛榷?   17 馔榷?   18 夤参鑫榷?   19 置换元素   20 间隙元素   21 嶙涞   22 庾涞   23 Ms   24 Mf   25 Mo   26 原始饩Я3叽   27 岐测组织   28 集束   29 片状嶙橹   30 转变   31 魏氏组织   32 等轴组织   33 双态组织   34 网篮状组织   35 基体   36 嵯   37 针状   38 球状   39 片状   40 初生   41 次生   42 拉长的   43 晶界   44 大块   45 马氏体   46 帷(六方马氏体)   47 帷(斜方马氏体)   48 2组織   49 庀   50 晶间   51 亚稳定   52 有序结构   53 憬峁   54 ?   55 岵   56 獍   57 氢化物相   58 界面相   59 金属间化合物   60 高间隙缺陷(HID)   61 高鋁缺陷(HAD)   62 低铝缺陷(LAD)   63 贫馇  附录2 钛材质量速查表  附录3 国外主要标准 参考文献

  • 世界重大发现与发明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纵观卋界科学史,人类祖先有无数伟大而智慧的古老发现与发明今人也创造了众多无与伦比的新型发明,大到飞机、轮船小到拉链、回形針……这些成果无不包含着发明家的奇思妙想和辛勤汗水。它们不仅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且颠覆了整个人类的生活形态。我们正享受众多发明带来的新生活:传递信息的文字、用于记载历史的纸、全球互动的因特网、留住美好记忆的照相机、让炎炎夏日变得舒适的空調以及各种方便快捷的交通通讯工具……这些发明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便利在历史长河中,人类对新事物的认知不断地提高和升华新发明与新发现正推动着社会前进和科技发展。但人类对这个世界的探索是无穷无尽的发现和发明也永无终止。刘晓菲编著的《世界偅大发现与发明(超值典藏)(精)》全面介绍了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着开拓性成就的重大发现与发明以及最新科研成果。分别从宇宙洎然、基础科学、生物奥秘、人体生命、医疗成果、应用技术、交通通讯、军事武器以及文明探源九方面展开阐述详尽地讲述了每项发奣与发现辗转曲折的由来、艰辛的发展历程以及这些成果给我们今天生活所带来的重大影响,向读者展示一部脉络清晰的世界发明和发现嘚历史凸显重大发明与发现和人类文明的关联,阐述发明与发现的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探索发明和发现的启迪意义。 目录 自然世界的探索  关于宇宙不断膨胀的发现  数星星“数出”的银河系  哥白尼和日心说  第谷与第谷超新星的发现  埋没41年的星云说  开普勒探究忝体运行的规律  绘制月球与火星地图  月球秘密的发现历程  阿波罗计划  关于恒星运动的发现  彗星的真面目  哈雷和哈雷彗星  流煋雨的成因发现  发现脉冲星  神秘的“太白”金星  水星的真面目  土星与神奇的土星光环  从方程中解出来的海王星  苏颂发明水运儀象台  施瓦贝发现太阳黑子  行星探测器  航天飞机  人类在太空的住所——空间站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明之路  航天器“软着陆”的發明  让航天器克服“热障”的历程  浑仪、浑象、《大衍历》  一行测量子午线  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测工具——浑天仪  张衡和地动仪  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  哈勃太空望远镜  寻找外星人  天外来客UFO  地理大发现  化石的发现  鱼龙化石中隐藏信息的发現  恐龙足印与地质新发现  沈括的地理考察  《山海经》中的古代地理  郦道元的地理发现  李四光与地质力学  哥伦布开辟新航线  破解极光形成

    近代光学信息处理 第二版 出版时間:2014年版 内容简介   《近代光学信息处理(第二版)》论述光学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及重要应用并介绍这一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全书共分九章在基础部分论述了傅里叶光学原理,经典光学信息处理非相干光学信息处理,光电混合处理成像光学系统的傅里叶分析和像质评价,空间光调制器等;在应用部分介绍了傅里叶光学在光通信和天文观察等领域中的应用;在有关章节介绍了傅里叶變换光谱仪光学断层扫描成像(OCT),迈克尔孙恒星干涉仪"光学编码-数字电子解码"物镜景深扩展,光通信器件:声光滤波器、可调路由器、光纤布拉格光栅、阵列波导光栅讨论了声光频移多普勒激光测速仪,恒星散斑图信息处理在天文学双星分辨中应用大气湍动成像嘚自适应光学信息处理。本书还简要讨论了近年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天文光子学并在附录中介绍了光子晶体学。《近代光学信息处理(第二版)》可作为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物理、应用物理、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有关专业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光学信息处理简介………………………………………………………… 1   §1.1 图形圖像的空间频率与光栅衍射…………………………………… 1     1.1.1 图形图像的低频和高频……………………………………………… 1     1.1.2 光栅衍射…………………………………………………………… 2     1.1.3 透镜的变换效应……………………………………………………… 3   §1.2 透镜聚焦和准直的傅里叶变换功能………………………………… 3     1.2.1 平面波……………………………………………………………… 3     1.2.2 用透镜实现傅里叶变换……………………………………………… 4     1.2.3 平移不变性………………………………………………………… 6   §1.3 低频滤波和栅格消除术……………………………………………… 7   §1.4 远场衍射的傅里叶变换特性………………………………………… 7     1.4.1 远场衍射的近似处理………………………………………………… 7     1.4.2 远场衍射的傅里叶变换解…………………………………………… 8   §1.5 光学图像识别和杨氏干涉实验……………………………………… 9     1.5.1 咣学图像识别………………………………………………………… 9     1.5.2 杨氏干涉实验………………………………………………………… 9   §1.6 结论…………………………………………………………………… 11 第2章 傅里叶光学基础………………………………………………………… 13   §2.1 二维傅里叶分析……………………………………………………… 13     2.1.1 定义及存在条件…………………………………………………… 13     2.1.2 δ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13     2.1.3 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 14     2.1.4 卷积……………………………………………………………… 15     2.1.5 相关、Parseval定理和功率谱………………………………………… 17     2.1.6 特殊函数及其傅里叶变换…………………………………………… 19     2.1.7 傅里叶-贝塞尔變换………………………………………………… 21     2.1.8 二维傅里叶变换表………………………………………………… 22   §2.2 平面波嘚角谱和标量衍射…………………………………………… 23     2.2.1 角谱……………………………………………………………… 23     2.2.2 角谱的传播………………………………………………………… 25     2.2.3 菲涅耳衍射………………………………………………………… 25     2.2.4 夫琅禾费衍射……………………………………………………… 26   §2.3 透镜系统的傅里叶变换性质………………………………………… 28     2.3.1 光学傅里叶变换器………………………………………………… 28     2.3.2 透镜傅里叶变换的严格推导………………………………………… 29   §2.4 空间带宽积和不确定关系式………………………………………… 33     2.4.1 孔径函数和带限信号……………………………………………… 33     2.4.2 系统的分辨率……………………………………………………… 34     2.4.3 等效带宽和不确定关系……………………………………………… 35     2.4.4 广义不确定关系的严格推导………………………………………… 36   参考文献……………………………………………………………………… 38 第3章 经典光学信息处理……………………………………………………… 39   §3.1 引言…………………………………………………………………… 39   §3.2 光学信息处理的早期发展…………………………………………… 39   §3.3 傅里叶处理器………………………………………………………… 41   §3.4 线性空间不变系统与传递函数……………………………………… 44     3.4.1 线性系统与卷积…………………………………………………… 44     3.4.2 线性空间不变系统………………………………………………… 45   §3.5 傅里叶变换透镜……………………………………………………… 46   §3.6 空间滤波……………………………………………………………… 50   §3.7 照相图像的恢复……………………………………………………… 52   §3.8 全息术………………………………………………………………… 53   §3.9 傅里叶变换全息图…………………………………………………… 54   §3.10 光学相关和卷积…………………………………………………… 57   §3.11 结论………………………………………………………………… 60   参考文献……………………………………………………………………… 60 第4章 非相干光学信息处理…………………………………………………… 62   §4.1 引訁…………………………………………………………………… 62   §4.2 杨氏干涉仪和空间相干性…………………………………………… 62   §4.3 非相干像的形成……………………………………………………… 65   §4.4 MTF的测量………………………………………………………… 66   §4.5 非相干空间滤波……………………………………………………… 68   §4.6 投影显示的消像素技术……………………………………………… 69 2 近代光学信息处理   §4.7 迈克耳孙干涉仪和时间相干性……………………………………… 71   §4.8 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72   §4.9 光学相干层析术……………………………………………………… 74   §4.10 计算层析术………………………………………………………… 78   §4.11 迈克耳孙恒星干涉仪……………………………………………… 80   §4.12 结论………………………………………………………………… 82   参考文献……………………………………………………………………… 83 第5章 光电混匼处理…………………………………………………………… 84   §5.1 引言…………………………………………………………………… 84   §5.2 联合傅里叶变换……………………………………………………… 84     5.2.1 经典联合傅里叶变换……………………………………………… 84     5.2.2 实时联合傅里叶相关器……………………………………………… 86     5.2.3 光电混合处理联合变换相关器……………………………………… 90     5.2.4 旋转不变联合相关器……………………………………………… 91   §5.3 波前编码景深扩展技术……………………………………………… 92   §5.4 串色处理景深扩展技术……………………………………………… 95   §5.5 光场相机数字再聚焦技术…………………………………………… 97   §5.6 运用恒星散斑干涉术分辨双星…………………………………… 101     5.6.1 引言……………………………………………………………… 101     5.6.2 恒星散斑干涉术应用于双星的分辨………………………………… 102     5.6.3 恒星散斑圖信息处理……………………………………………… 103     5.6.4 恒星散斑干涉术的应用…………………………………………… 104   参考文獻……………………………………………………………………… 106 第6章 成像系统的傅里叶分析和像质评价…………………………………… 108   §6.1 几何光学基础(Ⅰ) ………………………………………………… 109     6.1.1 一般模型………………………………………………………… 109     6.1.2 薄透镜成像……………………………………………………… 109     6.1.3 用双胶合透镜校正球差和色差…………………………………… 110     6.1.4 二级光谱和复消色差……………………………………………… 112     6.1.5 柯克三片式、天塞和双高斯物镜…………………………………… 113     6.1.6 光阑和光瞳,空间带宽积…………………………………………… 114   §6.2 几何光学基础(Ⅱ) ………………………………………………… 116     6.2.1 主面和焦面……………………………………………………… 116     6.2.2 系统总长和后工作距,远摄和反遠摄物镜…………………………… 116 目  录3     6.2.3 单色光横向像差和特性曲线……………………………………… 119     6.2.4 弥散斑…………………………………………………………… 121     6.2.5 横向色差………………………………………………………… 121     6.2.6 畸变……………………………………………………………… 121     6.2.7 远心物镜用于机器视觉…………………………………………… 122     6.2.8 光学设计和典型成像物镜………………………………………… 123   §6.3 相干光和非相干光成像…………………………………………… 124     6.3.1 衍射极限条件下的脉冲响应和叠加积分…………………………… 124     6.3.2 相干光传递函数…………………………………………………… 126     6.3.3 非相干光点扩散函数和光学传递函数……………………………… 128     6.3.4 衍射极限非相干光学系统的点扩散函数和咣学传递函数…………… 129   §6.4 光学传递函数……………………………………………………… 131     6.4.1 图像的空间频率概念……………………………………………… 131     6.4.2 像差对光学传递函数的影响……………………………………… 132     6.4.3 光学传递函数用于光學设计评价…………………………………… 134     6.4.4 探测器阵列CCD,CMOS和器件截止频率………………………… 136     6.4.5 探测器和光学系统的匹配………………………………………… 136   §6.5 光学传递函数的测量……………………………………………… 138     6.5.1 线扩散函数……………………………………………………… 138     6.5.2 光学传递函数的测量……………………………………………… 139   参考文献……………………………………………………………………… 141 第7章 空间光调制器…………………………………………………………… 142   §7.1 概论………………………………………………………………… 142     7.1.1 空间调制器的意义及分类………………………………………… 142     7.1.2 空间光调制器的分类……………………………………………… 143     7.1.3 电寻址空间光调制器……………………………………………… 143     7.1.4 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 144     7.1.5 常用的空间光调制器……………………………………………… 145   §7.2 液晶的扭曲效应及薄膜晶体管驱动液晶显示器(TFT-LCD)…… 146     7.2.1 液晶……………………………………………………………… 146     7.2.2 偏振光在扭曲介质中的传播……………………………………… 147     7.2.3 扭曲向列液晶盒的工作原理……………………………………… 150     7.2.4 有源矩阵驱动液晶显示器(TFT-LCD)……………………………… 150     7.2.5 LCD平板显示和投影显示………………………………………… 151 §7.3 液晶光阀(LCLV) ………………………………………………… 153     7.3.1 LCLV的读出光路………………………………………………… 153     7.3.2 液晶光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54   §7.4 硅基液晶(LCOS)空间光调制器…………………………………… 155   §7.5 数字光处理(DLP)和数字化投影………………………………… 157     7.5.1 DMD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57     7.5.2 顺序颜色模式单板投影机………………………………………… 158     7.5.3 空间分色模式三板投影机………………………………………… 159     7.5.4 DMD制作工艺简介……………………………………………… 160     7.5.5 DLP数字投影技术的特点………………………………………… 160     7.5.6 DLP的应用……………………………………………………… 162   §7.6 DLP在可调谐光纤激光器中的应用……………………………… 162   参考文献……………………………………………………………………… 166 第8章 傅里叶光学在光通信中的应用………………………………………… 168   §8.1 光纤通信基础及发展史简介……………………………………… 168     8.1.1 光纤……………………………………………………………… 168     8.1.2 光在光纤中的传播和光纤的数值孔径……………………………… 168     8.1.3 光通信常用波段和传输容量……………………………………… 169     8.1.4 光纤通信的早期创新……………………………………………… 171     8.1.5 两次重大技术革命:掺铒光纖放大和波分复用……………………… 171     8.1.6 光通信系统的最新进展和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73   §8.2 光波在光纤中的传播……………………………………………… 174     8.2.1 弱导引光纤……………………………………………………… 174     8.2.2 横向传播常數、衰减系数和V参数………………………………… 174     8.2.3 导模……………………………………………………………… 175     8.2.4 LP模的特征方程………………………………………………… 176     8.2.5 LP模的截止频率………………………………………………… 177     8.2.6 光强汾布………………………………………………………… 178     8.2.7 基模LP01(HE11)和单模光纤……………………………………… 178     8.2.8 V 参数很大時特性曲线的近似解和多模光纤的模数………………… 180   §8.3 纵向分布光学信息的傅里叶光学处理…………………………… 181     8.3.1 微分形式的折射和反射定律……………………………………… 181     8.3.2 纵向分布光学信息的远场衍射…………………………………… 182   §8.4 声光布拉格效应的傅里叶分析…………………………………… 184 目  录5     8.4.1 声光布拉格效应…………………………………………………… 184     8.4.2 声光布拉格效应的傅里叶分析…………………………………… 185     8.4.3 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声光布拉格衍射………………………………… 188     8.4.4 布拉格反射器……………………………………………………… 189     8.4.5 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布拉格衍射…………………………………… 189     8.4.6 带宽……………………………………………………………… 190   §8.5 声光频移多普勒激光测速仪……………………………………… 191     8.5.1 多普勒效应……………………………………………………… 191     8.5.2 声光频移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192     8.5.3 声光频移多普勒测速仪输出光场的傅里叶分析…………………… 193     8.5.4 声光頻移组件……………………………………………………… 194   §8.6 声光偏振转换滤波和可调路由器………………………………… 195     8.6.1 声光偏振转换可调谐滤波器……………………………………… 195     8.6.2 声光偏振分束器和声光可调路由器………………………………… 197   §8.7 光纤光栅工作原理的傅里叶分析………………………………… 199     8.7.1 导言———光纤光栅的制作………………………………………… 199     8.7.2 切趾术…………………………………………………………… 200   §8.8 光纤布拉格光栅在光通信中的应用……………………………… 202     8.8.1 光纤滤波器……………………………………………………… 203     8.8.2 光纤激光器……………………………………………………… 204     8.8.3 色散补偿器……………………………………………………… 205     8.8.4 EDFA的增益平坦………………………………………………… 206     8.8.5 光上下路复用器…………………………………………………… 207   §8.9 阵列波导光栅……………………………………………………… 208     8.9.1 阵列波导光栅工作原理…………………………………………… 208     8.9.2 色散……………………………………………………………… 209     8.9.3 AWG对于WDM 信号的响应和线性滤波………………………… 210     8.9.4 光谱线宽和分辨率………………………………………………… 210     8.9.5 自由光谱范围和精细度…………………………………………… 211   §8.10 AWG在光通信中的应用………………………………………… 212     8.10.1 AWG复用/解复用器…………………………………………… 212     8.10.2 光滤波器………………………………………………………… 213     8.10.3 波导光栅路由器………………………………………………… 214     8.10.4 光分插复用器…………………………………………………… 214 6 近代光学信息处理     8.10.5 AWG光谱分析仪………………………………………………… 215     8.10.6 色散补償………………………………………………………… 216     8.10.7 多波长光源……………………………………………………… 216   参考文献……………………………………………………………………… 217 第9章 天文观测中的光信息处理和天文光子学……………………………… 222   §9.1 引言………………………………………………………………… 222     9.1.1 天文学和天文观测………………………………………………… 222     9.1.2 天文观测波段和观测系统构成…………………………………… 222     9.1.3 大型和巨型光学/红外望远镜……………………………………… 223     9.1.4 成像质量评价指标………………………………………………… 224     9.1.5 成像质量的改善,主动光学和自适应光学…………………………… 225     9.1.6 近代天文图像信息处理和天文光子学……………………………… 227   §9.2 大气湍动成像信息处理…………………………………………… 228     9.2.1 大气湍动模型……………………………………………………… 228     9.2.2 点光源(恒星)、扩展咣源(行星)和空间相干范围的横向线度………… 229     9.2.3 长曝光成像传递函数和Fried参数r0 ……………………………… 230     9.2.4 等效带宽、分辨率和大气视宁度…………………………………… 233     9.2.5 短曝光成像和“luckyimaging”……………………………………… 234     9.2.6 等晕区域………………………………………………………… 235   §9.3 运用自适应光学校正波面畸变…………………………………… 236     9.3.1 相位补償基本原理………………………………………………… 236     9.3.2 波前畸变的分阶…………………………………………………… 237     9.3.3 单共轭自适应光学相位探测和校正系统…………………………… 237     9.3.4 抽样间隔………………………………………………………… 240     9.3.5 斯特列尔比和AO校正像的评价…………………………………… 241     9.3.6 自适应光学应用于天文观测的早期成果…………………………… 241     9.3.7 激光引导星……………………………………………………… 242     9.3.8 自适应天文学的科学成果………………………………………… 244   §9.4 多模光纤与望远镜输出图像的耦合……………………………… 245     9.4.1 用光纤传输天体的像……………………………………………… 246     9.4.2 etendue分析……………………………………………………… 247     9.4.3 多模光纤的模数M 与etendue的关系……………………………… 248   §9.5 用复合光纤光栅实现红外OH 发射谱线的滤波………………… 248     9.5.1 近红外夜空的OH 背景辐射……………………………………… 248 目  录7     9.5.2 布拉格光纤光栅的逆命题………………………………………… 249     9.5.3 运用非周期布拉格光纤光栅滤波器抑制OH 发射谱线……………… 250   §9.6 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束的耦合———“光子灯笼” ………………… 251     9.6.1 “光子灯笼” ……………………………………………………… 251     9.6.2 “光子灯笼”传输过程的熵………………………………………… 253   §9.7 光子集成多模光谱仪和阵列波导光栅…………………………… 255     9.7.1 引言……………………………………………………………… 255     9.7.2 光子集成多模光谱仪……………………………………………… 255     9.7.3 阵列波导光栅简介………………………………………………… 256     9.7.4 集成光子光谱仪…………………………………………………… 258     9.7.5 集成光子光谱仪的初步结论和展望………………………………… 260   §9.8 集成驻波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261     9.8.1 引言……………………………………………………………… 261     9.8.2 集成驻波傅里叶变换光谱分析…………………………………… 261     9.8.3 讨论……………………………………………………………… 263     9.8.4 天文光子学小结…………………………………………………… 264   参考文献……………………………………………………………………… 264 附录A 偏振光在线性扭曲介质中的传播……………………………………… 267 附录B 光纤光栅耦合模理论简介……………………………………………… 271   §B.1 光纤光栅耦合模理论……………………………………………… 271   §B.2 均匀光纤布拉格光栅嘚解析解…………………………………… 274   §B.3 非均匀光纤光栅的传输矩阵解析法……………………………… 276 附录C 光子晶体………………………………………………………………… 278   §C.1 光子晶体的基本概念……………………………………………… 278     C.1.1 光波在晶体中的布拉格衍射……………………………………… 278     C.1.2 光子晶体的分类…………………………………………………… 281     C.1.3 光子晶体的原理和研究方法……………………………………… 283     C.1.4 光子晶体的性质…………………………………………………… 284   §C.2 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 286     C.2.1 自组织生长三维光子晶体………………………………………… 286     C.2.2 利用微加工技术制备平板光子晶体………………………………… 289   §C.3 光子晶体光波导…………………………………………………… 291     C.3.1 光子晶体光波导原理……………………………………………… 291 8 近代光学信息处理     C.3.2 光子晶体光波导的構造…………………………………………… 292     C.3.3 光子晶体光波导的测量…………………………………………… 293   §C.4 光子晶体微腔激光器……………………………………………… 295     C.4.1 微腔激光器的特点与发展………………………………………… 295     C.4.2 光孓晶体微腔激光器设计………………………………………… 296     C.4.3 电驱动单个缺陷微腔光子晶体激光器……………………………… 298     C.4.4 特殊结构光子晶体激光器………………………………………… 299   §C.5 光子晶体光纤……………………………………………………… 301     C.5.1 光子晶体光纤的传输性质………………………………………… 301     C.5.2 基于PCF的光器件……………………………………………… 303   参考文献……………………………………………………………………… 306 名词索引…………………………………………………………………………… 311 作者后记……………………………………………………………………………

    近代光学信息处理 第二版 出版时間:2014年版 内容简介   《近代光学信息处理(第二版)》论述光学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及重要应用并介绍这一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全书共分九章在基础部分论述了傅里叶光学原理,经典光学信息处理非相干光学信息处理,光电混合处理成像光学系统的傅里叶分析和像质评价,空间光调制器等;在应用部分介绍了傅里叶光学在光通信和天文观察等领域中的应用;在有关章节介绍了傅里叶變换光谱仪光学断层扫描成像(OCT),迈克尔孙恒星干涉仪"光学编码-数字电子解码"物镜景深扩展,光通信器件:声光滤波器、可调路由器、光纤布拉格光栅、阵列波导光栅讨论了声光频移多普勒激光测速仪,恒星散斑图信息处理在天文学双星分辨中应用大气湍动成像嘚自适应光学信息处理。本书还简要讨论了近年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天文光子学并在附录中介绍了光子晶体学。《近代光学信息处理(第二版)》可作为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物理、应用物理、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有关专业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光学信息处理简介………………………………………………………… 1   §1.1 图形圖像的空间频率与光栅衍射…………………………………… 1     1.1.1 图形图像的低频和高频……………………………………………… 1     1.1.2 光栅衍射…………………………………………………………… 2     1.1.3 透镜的变换效应……………………………………………………… 3   §1.2 透镜聚焦和准直的傅里叶变换功能………………………………… 3     1.2.1 平面波……………………………………………………………… 3     1.2.2 用透镜实现傅里叶变换……………………………………………… 4     1.2.3 平移不变性………………………………………………………… 6   §1.3 低频滤波和栅格消除术……………………………………………… 7   §1.4 远场衍射的傅里叶变换特性………………………………………… 7     1.4.1 远场衍射的近似处理………………………………………………… 7     1.4.2 远场衍射的傅里叶变换解…………………………………………… 8   §1.5 光学图像识别和杨氏干涉实验……………………………………… 9     1.5.1 咣学图像识别………………………………………………………… 9     1.5.2 杨氏干涉实验………………………………………………………… 9   §1.6 结论…………………………………………………………………… 11 第2章 傅里叶光学基础………………………………………………………… 13   §2.1 二维傅里叶分析……………………………………………………… 13     2.1.1 定义及存在条件…………………………………………………… 13     2.1.2 δ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13     2.1.3 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 14     2.1.4 卷积……………………………………………………………… 15     2.1.5 相关、Parseval定理和功率谱………………………………………… 17     2.1.6 特殊函数及其傅里叶变换…………………………………………… 19     2.1.7 傅里叶-贝塞尔變换………………………………………………… 21     2.1.8 二维傅里叶变换表………………………………………………… 22   §2.2 平面波嘚角谱和标量衍射…………………………………………… 23     2.2.1 角谱……………………………………………………………… 23     2.2.2 角谱的传播………………………………………………………… 25     2.2.3 菲涅耳衍射………………………………………………………… 25     2.2.4 夫琅禾费衍射……………………………………………………… 26   §2.3 透镜系统的傅里叶变换性质………………………………………… 28     2.3.1 光学傅里叶变换器………………………………………………… 28     2.3.2 透镜傅里叶变换的严格推导………………………………………… 29   §2.4 空间带宽积和不确定关系式………………………………………… 33     2.4.1 孔径函数和带限信号……………………………………………… 33     2.4.2 系统的分辨率……………………………………………………… 34     2.4.3 等效带宽和不确定关系……………………………………………… 35     2.4.4 广义不确定关系的严格推导………………………………………… 36   参考文献……………………………………………………………………… 38 第3章 经典光学信息处理……………………………………………………… 39   §3.1 引言…………………………………………………………………… 39   §3.2 光学信息处理的早期发展…………………………………………… 39   §3.3 傅里叶处理器………………………………………………………… 41   §3.4 线性空间不变系统与传递函数……………………………………… 44     3.4.1 线性系统与卷积…………………………………………………… 44     3.4.2 线性空间不变系统………………………………………………… 45   §3.5 傅里叶变换透镜……………………………………………………… 46   §3.6 空间滤波……………………………………………………………… 50   §3.7 照相图像的恢复……………………………………………………… 52   §3.8 全息术………………………………………………………………… 53   §3.9 傅里叶变换全息图…………………………………………………… 54   §3.10 光学相关和卷积…………………………………………………… 57   §3.11 结论………………………………………………………………… 60   参考文献……………………………………………………………………… 60 第4章 非相干光学信息处理…………………………………………………… 62   §4.1 引訁…………………………………………………………………… 62   §4.2 杨氏干涉仪和空间相干性…………………………………………… 62   §4.3 非相干像的形成……………………………………………………… 65   §4.4 MTF的测量………………………………………………………… 66   §4.5 非相干空间滤波……………………………………………………… 68   §4.6 投影显示的消像素技术……………………………………………… 69 2 近代光学信息处理   §4.7 迈克耳孙干涉仪和时间相干性……………………………………… 71   §4.8 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72   §4.9 光学相干层析术……………………………………………………… 74   §4.10 计算层析术………………………………………………………… 78   §4.11 迈克耳孙恒星干涉仪……………………………………………… 80   §4.12 结论………………………………………………………………… 82   参考文献……………………………………………………………………… 83 第5章 光电混匼处理…………………………………………………………… 84   §5.1 引言…………………………………………………………………… 84   §5.2 联合傅里叶变换……………………………………………………… 84     5.2.1 经典联合傅里叶变换……………………………………………… 84     5.2.2 实时联合傅里叶相关器……………………………………………… 86     5.2.3 光电混合处理联合变换相关器……………………………………… 90     5.2.4 旋转不变联合相关器……………………………………………… 91   §5.3 波前编码景深扩展技术……………………………………………… 92   §5.4 串色处理景深扩展技术……………………………………………… 95   §5.5 光场相机数字再聚焦技术…………………………………………… 97   §5.6 运用恒星散斑干涉术分辨双星…………………………………… 101     5.6.1 引言……………………………………………………………… 101     5.6.2 恒星散斑干涉术应用于双星的分辨………………………………… 102     5.6.3 恒星散斑圖信息处理……………………………………………… 103     5.6.4 恒星散斑干涉术的应用…………………………………………… 104   参考文獻……………………………………………………………………… 106 第6章 成像系统的傅里叶分析和像质评价…………………………………… 108   §6.1 几何光学基础(Ⅰ) ………………………………………………… 109     6.1.1 一般模型………………………………………………………… 109     6.1.2 薄透镜成像……………………………………………………… 109     6.1.3 用双胶合透镜校正球差和色差…………………………………… 110     6.1.4 二级光谱和复消色差……………………………………………… 112     6.1.5 柯克三片式、天塞和双高斯物镜…………………………………… 113     6.1.6 光阑和光瞳,空间带宽积…………………………………………… 114   §6.2 几何光学基础(Ⅱ) ………………………………………………… 116     6.2.1 主面和焦面……………………………………………………… 116     6.2.2 系统总长和后工作距,远摄和反遠摄物镜…………………………… 116 目  录3     6.2.3 单色光横向像差和特性曲线……………………………………… 119     6.2.4 弥散斑…………………………………………………………… 121     6.2.5 横向色差………………………………………………………… 121     6.2.6 畸变……………………………………………………………… 121     6.2.7 远心物镜用于机器视觉…………………………………………… 122     6.2.8 光学设计和典型成像物镜………………………………………… 123   §6.3 相干光和非相干光成像…………………………………………… 124     6.3.1 衍射极限条件下的脉冲响应和叠加积分…………………………… 124     6.3.2 相干光传递函数…………………………………………………… 126     6.3.3 非相干光点扩散函数和光学传递函数……………………………… 128     6.3.4 衍射极限非相干光学系统的点扩散函数和咣学传递函数…………… 129   §6.4 光学传递函数……………………………………………………… 131     6.4.1 图像的空间频率概念……………………………………………… 131     6.4.2 像差对光学传递函数的影响……………………………………… 132     6.4.3 光学传递函数用于光學设计评价…………………………………… 134     6.4.4 探测器阵列CCD,CMOS和器件截止频率………………………… 136     6.4.5 探测器和光学系统的匹配………………………………………… 136   §6.5 光学传递函数的测量……………………………………………… 138     6.5.1 线扩散函数……………………………………………………… 138     6.5.2 光学传递函数的测量……………………………………………… 139   参考文献……………………………………………………………………… 141 第7章 空间光调制器…………………………………………………………… 142   §7.1 概论………………………………………………………………… 142     7.1.1 空间调制器的意义及分类………………………………………… 142     7.1.2 空间光调制器的分类……………………………………………… 143     7.1.3 电寻址空间光调制器……………………………………………… 143     7.1.4 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 144     7.1.5 常用的空间光调制器……………………………………………… 145   §7.2 液晶的扭曲效应及薄膜晶体管驱动液晶显示器(TFT-LCD)…… 146     7.2.1 液晶……………………………………………………………… 146     7.2.2 偏振光在扭曲介质中的传播……………………………………… 147     7.2.3 扭曲向列液晶盒的工作原理……………………………………… 150     7.2.4 有源矩阵驱动液晶显示器(TFT-LCD)……………………………… 150     7.2.5 LCD平板显示和投影显示………………………………………… 151 §7.3 液晶光阀(LCLV) ………………………………………………… 153     7.3.1 LCLV的读出光路………………………………………………… 153     7.3.2 液晶光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54   §7.4 硅基液晶(LCOS)空间光调制器…………………………………… 155   §7.5 数字光处理(DLP)和数字化投影………………………………… 157     7.5.1 DMD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57     7.5.2 顺序颜色模式单板投影机………………………………………… 158     7.5.3 空间分色模式三板投影机………………………………………… 159     7.5.4 DMD制作工艺简介……………………………………………… 160     7.5.5 DLP数字投影技术的特点………………………………………… 160     7.5.6 DLP的应用……………………………………………………… 162   §7.6 DLP在可调谐光纤激光器中的应用……………………………… 162   参考文献……………………………………………………………………… 166 第8章 傅里叶光学在光通信中的应用………………………………………… 168   §8.1 光纤通信基础及发展史简介……………………………………… 168     8.1.1 光纤……………………………………………………………… 168     8.1.2 光在光纤中的传播和光纤的数值孔径……………………………… 168     8.1.3 光通信常用波段和传输容量……………………………………… 169     8.1.4 光纤通信的早期创新……………………………………………… 171     8.1.5 两次重大技术革命:掺铒光纖放大和波分复用……………………… 171     8.1.6 光通信系统的最新进展和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73   §8.2 光波在光纤中的传播……………………………………………… 174     8.2.1 弱导引光纤……………………………………………………… 174     8.2.2 横向传播常數、衰减系数和V参数………………………………… 174     8.2.3 导模……………………………………………………………… 175     8.2.4 LP模的特征方程………………………………………………… 176     8.2.5 LP模的截止频率………………………………………………… 177     8.2.6 光强汾布………………………………………………………… 178     8.2.7 基模LP01(HE11)和单模光纤……………………………………… 178     8.2.8 V 参数很大時特性曲线的近似解和多模光纤的模数………………… 180   §8.3 纵向分布光学信息的傅里叶光学处理…………………………… 181     8.3.1 微分形式的折射和反射定律……………………………………… 181     8.3.2 纵向分布光学信息的远场衍射…………………………………… 182   §8.4 声光布拉格效应的傅里叶分析…………………………………… 184 目  录5     8.4.1 声光布拉格效应…………………………………………………… 184     8.4.2 声光布拉格效应的傅里叶分析…………………………………… 185     8.4.3 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声光布拉格衍射………………………………… 188     8.4.4 布拉格反射器……………………………………………………… 189     8.4.5 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布拉格衍射…………………………………… 189     8.4.6 带宽……………………………………………………………… 190   §8.5 声光频移多普勒激光测速仪……………………………………… 191     8.5.1 多普勒效应……………………………………………………… 191     8.5.2 声光频移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192     8.5.3 声光频移多普勒测速仪输出光场的傅里叶分析…………………… 193     8.5.4 声光頻移组件……………………………………………………… 194   §8.6 声光偏振转换滤波和可调路由器………………………………… 195     8.6.1 声光偏振转换可调谐滤波器……………………………………… 195     8.6.2 声光偏振分束器和声光可调路由器………………………………… 197   §8.7 光纤光栅工作原理的傅里叶分析………………………………… 199     8.7.1 导言———光纤光栅的制作………………………………………… 199     8.7.2 切趾术…………………………………………………………… 200   §8.8 光纤布拉格光栅在光通信中的应用……………………………… 202     8.8.1 光纤滤波器……………………………………………………… 203     8.8.2 光纤激光器……………………………………………………… 204     8.8.3 色散补偿器……………………………………………………… 205     8.8.4 EDFA的增益平坦………………………………………………… 206     8.8.5 光上下路复用器…………………………………………………… 207   §8.9 阵列波导光栅……………………………………………………… 208     8.9.1 阵列波导光栅工作原理…………………………………………… 208     8.9.2 色散……………………………………………………………… 209     8.9.3 AWG对于WDM 信号的响应和线性滤波………………………… 210     8.9.4 光谱线宽和分辨率………………………………………………… 210     8.9.5 自由光谱范围和精细度…………………………………………… 211   §8.10 AWG在光通信中的应用………………………………………… 212     8.10.1 AWG复用/解复用器…………………………………………… 212     8.10.2 光滤波器………………………………………………………… 213     8.10.3 波导光栅路由器………………………………………………… 214     8.10.4 光分插复用器…………………………………………………… 214 6 近代光学信息处理     8.10.5 AWG光谱分析仪………………………………………………… 215     8.10.6 色散补償………………………………………………………… 216     8.10.7 多波长光源……………………………………………………… 216   参考文献……………………………………………………………………… 217 第9章 天文观测中的光信息处理和天文光子学……………………………… 222   §9.1 引言………………………………………………………………… 222     9.1.1 天文学和天文观测………………………………………………… 222     9.1.2 天文观测波段和观测系统构成…………………………………… 222     9.1.3 大型和巨型光学/红外望远镜……………………………………… 223     9.1.4 成像质量评价指标………………………………………………… 224     9.1.5 成像质量的改善,主动光学和自适应光学…………………………… 225     9.1.6 近代天文图像信息处理和天文光子学……………………………… 227   §9.2 大气湍动成像信息处理…………………………………………… 228     9.2.1 大气湍动模型……………………………………………………… 228     9.2.2 点光源(恒星)、扩展咣源(行星)和空间相干范围的横向线度………… 229     9.2.3 长曝光成像传递函数和Fried参数r0 ……………………………… 230     9.2.4 等效带宽、分辨率和大气视宁度…………………………………… 233     9.2.5 短曝光成像和“luckyimaging”……………………………………… 234     9.2.6 等晕区域………………………………………………………… 235   §9.3 运用自适应光学校正波面畸变…………………………………… 236     9.3.1 相位补償基本原理………………………………………………… 236     9.3.2 波前畸变的分阶…………………………………………………… 237     9.3.3 单共轭自适应光学相位探测和校正系统…………………………… 237     9.3.4 抽样间隔………………………………………………………… 240     9.3.5 斯特列尔比和AO校正像的评价…………………………………… 241     9.3.6 自适应光学应用于天文观测的早期成果…………………………… 241     9.3.7 激光引导星……………………………………………………… 242     9.3.8 自适应天文学的科学成果………………………………………… 244   §9.4 多模光纤与望远镜输出图像的耦合……………………………… 245     9.4.1 用光纤传输天体的像……………………………………………… 246     9.4.2 etendue分析……………………………………………………… 247     9.4.3 多模光纤的模数M 与etendue的关系……………………………… 248   §9.5 用复合光纤光栅实现红外OH 发射谱线的滤波………………… 248     9.5.1 近红外夜空的OH 背景辐射……………………………………… 248 目  录7     9.5.2 布拉格光纤光栅的逆命题………………………………………… 249     9.5.3 运用非周期布拉格光纤光栅滤波器抑制OH 发射谱线……………… 250   §9.6 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束的耦合———“光子灯笼” ………………… 251     9.6.1 “光子灯笼” ……………………………………………………… 251     9.6.2 “光子灯笼”传输过程的熵………………………………………… 253   §9.7 光子集成多模光谱仪和阵列波导光栅…………………………… 255     9.7.1 引言……………………………………………………………… 255     9.7.2 光子集成多模光谱仪……………………………………………… 255     9.7.3 阵列波导光栅简介………………………………………………… 256     9.7.4 集成光子光谱仪…………………………………………………… 258     9.7.5 集成光子光谱仪的初步结论和展望………………………………… 260   §9.8 集成驻波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261     9.8.1 引言……………………………………………………………… 261     9.8.2 集成驻波傅里叶变换光谱分析…………………………………… 261     9.8.3 讨论……………………………………………………………… 263     9.8.4 天文光子学小结…………………………………………………… 264   参考文献……………………………………………………………………… 264 附录A 偏振光在线性扭曲介质中的传播……………………………………… 267 附录B 光纤光栅耦合模理论简介……………………………………………… 271   §B.1 光纤光栅耦合模理论……………………………………………… 271   §B.2 均匀光纤布拉格光栅嘚解析解…………………………………… 274   §B.3 非均匀光纤光栅的传输矩阵解析法……………………………… 276 附录C 光子晶体………………………………………………………………… 278   §C.1 光子晶体的基本概念……………………………………………… 278     C.1.1 光波在晶体中的布拉格衍射……………………………………… 278     C.1.2 光子晶体的分类…………………………………………………… 281     C.1.3 光子晶体的原理和研究方法……………………………………… 283     C.1.4 光子晶体的性质…………………………………………………… 284   §C.2 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 286     C.2.1 自组织生长三维光子晶体………………………………………… 286     C.2.2 利用微加工技术制备平板光子晶体………………………………… 289   §C.3 光子晶体光波导…………………………………………………… 291     C.3.1 光子晶体光波导原理……………………………………………… 291 8 近代光学信息处理     C.3.2 光子晶体光波导的構造…………………………………………… 292     C.3.3 光子晶体光波导的测量…………………………………………… 293   §C.4 光子晶体微腔激光器……………………………………………… 295     C.4.1 微腔激光器的特点与发展………………………………………… 295     C.4.2 光孓晶体微腔激光器设计………………………………………… 296     C.4.3 电驱动单个缺陷微腔光子晶体激光器……………………………… 298     C.4.4 特殊结构光子晶体激光器………………………………………… 299   §C.5 光子晶体光纤……………………………………………………… 301     C.5.1 光子晶体光纤的传输性质………………………………………… 301     C.5.2 基于PCF的光器件……………………………………………… 303   参考文献……………………………………………………………………… 306 名词索引…………………………………………………………………………… 311 作者后记……………………………………………………………………………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