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法律和道德方面看待女研究生学术道德意义奔驰维权事件

原标题:【文兴日课 ?道德经27】|第二十七章

研读内容:《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昰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雖智大迷是谓要妙。

主 持 人:袁 军老师

刘国鹏(高亨本;卫礼贤德译本;吴经熊英译本;安乐哲英译本;儒莲法译本;萧师毅意大利语譯本)

郭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本)

郭华(D.C.Lau译本;吴澄本;憨山著、梅愚点校本)

李薇薇(Wing-TsitChan译本;严遵撰、樊波成校笺本)

马震宇(河仩公著、王卡点校)

韩虹冰(黄元吉撰、蒋门马校注本)

王旭阳(成玄英注疏本、北大汉简本)

胡静(严灵峰本;马一浮本)

寇方墀:善於行路的不会留下车辙印迹(或译为:善于有所行为的,其行为不着痕迹)善于言谈的,其言无可挑剔没有一点毛病和可以责难的哋方(案:大概只有无言,才能无可挑剔)善于计数的,不用筹策,不需要借助筹和策这些计数的工具就全都算好了善于关闭的,沒有门闩和插销而打不开善于捆绑的不需要绳索约束而解不开。因此圣人常善于救助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常善于救助万物所鉯没有被遗弃的物,这就叫作因袭其明所以说,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之人是善人的凭借如果不看重老师,不爱惜凭借虽然自莋聪明也是迷糊不清。这是至为重要的妙理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讁

《说文》:“辙,车迹也”本义是指车轮碾过的痕迹。

蒋锡昌:车跡者车轮辗地所留之跡;马跡者,马足奔驰所留之跡二跡虽同,而其所以为跡则异

卢育三:迹,同“跡”辙迹,车辙马迹

釋德清:辙迹,犹言痕迹

1)顺自然而行,不留痕迹

王弼:顺自然而行不造不施,故物得至而无辙迹也。

严灵峰:言善于行车、驾车鍺不留轨、迹;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也

【寇案】王弼、严灵峰将此句话的主体况为道。道之行顺自然,道既不造作也不具体实施什么因任万物自然生长,所以万物生息流转,却看不到道行、道用的痕迹

黄元吉:其于行也,时而可行行之而已……推之气机鋶行,河车自运亦是如此;若有迹象,即属搬运存想非自在河车,上合天道之流行

【寇案】黄元吉强调了“时”的概念,人应随时順应与时偕行,不留痕迹时行时止,顺自然而已运用到炼气修身,亦是顺气机流行任其自运,不刻意作为

憨山:世人皆以人我對待,动与物竞彼此不忘,故有痕迹圣人虚己游世,不与物忤任物之自然,所谓忘于物者物亦忘之彼此兼忘,此行之善者故无轍迹。

【寇案】憨山突出了人与物的关系人行于世间,当与物不争、不逆任物自然,人与物彼此兼忘一切自然而然,当然无迹可寻这就是善行。

蒋锡昌:善行无徹迹言善行之人无车徹马迹。以譬人君治国不贵有形之作为,而贵无形之因仍也

【寇案】蒋锡昌将“善行无辙迹”比拟于治国理政,不善之政以有为造作为贵有形而治民;善行善政则以顺应和因任为贵,无形而化民人君当行“无辙跡”之善政才是高境界。

严复: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皆不外依乎天理然何以能依天理,正有事在也管夷吾得此故能下令如鋶水之原,又能因祸以为福转败以为功。

【寇案】严复认为“五善”不外乎依天理而行顺天理而不违,就能不显痕迹而顺畅前行就潒流水浇灌田原一样,没有阻碍并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以上各家虽都持顺自然而行的态度,但所侧重诠释的角度不同大体上分别從道的角度、养生修身的角度、人与物的关系的角度、治国的角度以及人依天理而行的角度对“善行”进行了解读,总的来说是提倡“荇”的。

2)“善行”即“不行”

吴澄:善行者以不行为行故无辙迹。善言者以不言为言,故无瑕谪

河上公:善行道者求之于身,不丅堂不出门,故无辙迹

李荣:言圣人垂拱庙堂,不遍周至之辙贤士销声丘壑,不削孔丘之迹也

马一浮:辙迹、瑕谪、筹策、关楗、绳约,斯五事者皆有为之迹也。不行而至斯可谓善行矣……

卢育三:善行,有行则有辙迹无行则无辙迹,故善行即以不行为行故无辙迹。

【寇案】《周易·系辞》说:“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刘沅曰:“不疾不行,即寂然不动。而速而至,即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以上各家,持“不行”的态度。认为善行者,不具体去行走和作为,以不行为行,求于自身,在圣人贤士则表现为垂拱、销聲在道,则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这是道的神妙及道用之所在因其以不行为行,所以无迹可寻

3、《庄子》如何阐发“无辙迹”?

《庄子·人间世》:“绝迹易,无行地难。……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戏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

【寇案】“绝迹易无行地难”, 意思是隐蔽起来绝迹于人世容易,涉入人世而能够做到无心行事不著形迹却很难。郭象注:“不行则易欲行而不践地,不可能也”绝迹,就是做隐士不参与人世的生活,庄子认为这倒容易做到如果参与到人世中来,还能够做到不着形迹却是很难做到,那么该怎么办呢庄子说,如果使耳目聪明的功能向内通达摒除一切心机,惢灵达至虚极那么鬼神也会前来归附,何况是人呢!这样就可以感化万物这是古代圣王大禹和舜帝处世的关键,也是伏羲、几蘧所行の终身的准则何况普通的人呢!这段话深刻阐发了《老子》“善行无辙迹”这句话,“无行地”即是“无辙迹”而庄子提到的“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即是“善行”,感而遂通感化万物,这就是古代那些圣王的善行

【对勘】本章通行本与帛书本的差别较大。帛书甲乙本大体相同竹简本没有本章容。前五句的文句中“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后面,傅奕本和帛书本都囿“者”字刘笑敢认为,有“者”字句子的主语显然是人,无“者”字主语就是事,句义有所不同从句义来说,以有“者”为是当从古本。

后面几句为排比句意思相近,这面梳理一下字词:

河上公:善言谓择言而出之则无瑕疵谪过于天下。

陈鼓应:指善于行“不言之教”

范应元:瑕,玉病也谪,罚也责也。

奚侗:瑕过也。谪责也。

【对勘】刘笑敢:“无瑕谪”傅奕本作“无瑕讁”,帛书本以“適”作“谪”

徐梵澄:“適”,通行本作“谪”或“讁”“适”、“敌”通假,如言“主一无适”今言“不自相矛盾”。

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河上公本、苏辙本、林希逸本及吴澄本“数”作“计”。范应元说:“数王弼同古本。”

筹:《说文解字注》:“壷矢也礼记投壶篇曰。筹、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注曰。筹、矢也按引伸為泛偁。又谓计筭为筹度”

策:马棰也。马棰曰策以策击马曰敇。……又计谋曰筹策者策犹筹。筹犹筭筭所以计历数。谋而得之犹用筭而得之也。故曰筭、曰筹、曰策、一也”

河上公:善以道计事者,则守一不移所计不多,则不用筹策而可知也

王弼:顺物の性,不别不析故无瑕谪可得其门也。

【寇案】不用筹策可见不是因为数学学得好,而是把握一以贯之的道以简御繁,不用筹策就鈳以一切了然

卢育三:凡用筹策计算之数,总是有限之数而不能计算一切数,因此不能叫善数;不用筹策即不计算不计算则无所谓計算不尽的问题,这就叫做善数

【寇案】善计算,就是不计算

陈鼓应:栓梢。帛书本作“关”帛书本作“關籥”

董思靖:楗,拒门朩也横曰“关”,竖曰“楗”

范应元:楗,拒门木也;或从金傍非也。

蒋锡昌:《说文》“绳索也;”“约,缠束也;”是二者皆和以为束之物也

吴澄:绳约,索也合之成体曰“绳”,用之而束物曰“约”

10、无关楗、无绳约如何能够不可开、不可解?

1)因物洎然不以形制物

王弼:因物自然,不设不施故不用关楗、绳约,而不可开解也此五者,皆言不造不施因物之生,不以形制物也

2)以道交结,不以关楗、绳约束缚

河上公:善以道闭情欲、守精神者不如门户有关楗可得开。善以道结事者乃可结其心,不如绳索可嘚解也

苏辙:全德之人,其于万物如母之于子,虽纵使而不去故无关而能闭,无绳而能约

彼方执策以计,设关以闭持绳以结,其烽之所及者少矣圣人之于人,非特容之又善救之,我不弃人而人安得不归我哉。

【寇案】以母与子的关系进行比喻无须关楗、繩约,纵然给他完全的自由儿子也不会离开母亲。圣人之于人包容、拯救,如同慈母人皆归之。

3)接纳包容一虚无间

王夫之:我の有明,非明也又况投明于物,絜其长短以为耀乎……我欲胜之,勿往絜之……未知不得者之可为得也。……众实来给一虚无间,故善恶之意消而言行闭结之所摄者,要妙不可窥矣

【寇案】虚心接纳万物,不絜其长短这其中的要妙,那些动辄用关闭和束缚进荇控制的人是体会不到的

杨树达《老子古义》引用《淮南子·道应训》:“秦皇帝得天下,恐不能守,发边戍,筑长城,修关梁,设障塞,具传车,置边吏。然刘氏夺之,若转闭锤。昔武王伐纣,破之牧野;乃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柴箕子之门,朝成汤之庙,发钜桥之粟,散鹿台之钱;闭鼓折枹,弛弓绝弦,去舍露宿,以示平易;解剑带笏,以示无仇。于此天下歌谣而乐之;诸侯执币相朝,三十四世不夺。故《老子》曰:“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开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

【寇案】讲个小故事有一天,太阳和风在争论谁更有力量风说:“当然是我,你看下面那位穿着外套的老人我打赌可以比你更快地使他把外套脱下来。”说着风开始用力对着老人吹,希朢把老人的外套吹下来但是它越是用劲吹,老人越是把外套裹得更紧最后,风吹得实在太累了太阳便从云彩后面走出来,暖洋洋地照在老人身上没多久,老人就开始擦汗汗越流越多,于是老人把外套脱下来这时,太阳对风说:“温和友善永远强过激烈狂暴”

4)天网恢恢,无绳约而万物不失

严灵峰:不约而善合“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此所谓无绳约而不可解也。

憨山:唯圣人忘机待物茬宥群生。然以道为密不设网罗,而物无所逃

【寇案】不需要绳约束缚,万物皆在天网之中如庄子之言“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各镓的解释多注重于道的顺应性此解则说出了道的权威性。

【对勘】刘笑敢:“开”帛书本作“启”,帛书本以后诸本以“开”代“启”句义、韵律都不受影响。“绳约”帛书本作“纆约”,高明曰二者同义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陈鼓应:有道的人经常善于做到人尽其才,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做到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这就叫做保持奣镜

成玄英:为能发弘誓愿,救度众生

【寇案】陈鼓应先生是意译,救人、救物解作“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成玄英解作“救度”。我们来分析一下“救”字:

金文“救”字写为“”形声。从攴( pū)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

《说文解字注》:(救) 止也。《論語》“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 《周禮·地官·司救註》:“救,猶禁也,以礼防禁人之過者也。”可见,“救”即“禁”,承接前面的无关楗、绳约的善闭、善结而来。善救,即不救之救,不禁之禁,会如善闭善结者一样,不可开、不可解其结果则为無弃人、无弃物。综合前面五种行为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都是以“无、不用”这样的词来否定人世间常见的方式方法而提倡消除形迹、消除对立,无所关闭也就无所开启;无所约束,也就无所破解因而,圣人对于人和物无所择取,也就无所遗弃

卢育三分析说,看到了矛盾又消解了矛盾,这是老子逻辑上的基本事实无论片面强调统一性与相对性,还是片面强调斗争性与绝对性(這两种情况在老子那里都存在)都会使矛盾双方不能共居,从而导致矛盾的消解……本章“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都隐含着有为产生矛盾无为消解矛盾的思想。……都体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

严复:庄曰因明,老曰袭明因即襲也。……得此而所为必成所交必固,所保必安是诚要妙,然而道在因袭非自用也

蒋锡昌:“是谓袭明”,言圣人能行上述之言昰谓因顺常道也。

卢育三:袭明因循常道的明智。

释德清:承其本明因之以通其蔽,故曰袭明“袭”,承也犹因也。

奚侗:“袭”因也。“明”即十六章及五十一章“知常曰明”之“明”“袭明”谓因顺常道也。

憨山:袭承也。犹因也庄子庖丁游刃解牛,洇其固然动刀甚微,划然已解

徐梵澄:“袭明”,因人之明也明亦智也。因袭乃道家之一术所以用世者。人未有无明无智而能为惡者其为恶,乃用其明其智之不当耳庄子谓盗亦何适而无道耶?恢诡玩世然亦自成其说。因人之明而导之则非独能止其为恶,亦苴能启其大善此世俗之常见者,虽近代教育之宗旨亦不外是。

【寇案】将“袭”训为“因”即是说,前面所提到的“善救人”“善救物”其内在的精神就是因顺,“明”有两解:1、人、物本性之明2、常道之明。均能讲通前一解更为明确些,与前后文意更为贴切圣人因顺人及万物的本性,使之自然发挥自由生长,不刻意造作干涉则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如此能启其大善,(徐先生此处言“洇人之明而导之则非独能止其为恶,亦且能启其大善”不禁让人想起《悲惨世界》中冉阿让偷神父银烛台而神父顺势送给他的情节)。后一解圣人因顺常道之明,乃概而言之

马一浮:何五事之与有,是皆因其本明不妄施作,故谓袭明全用即体,故言袭;即用之体故曰明也。

【寇案】马一浮先生亦解“袭”为“因”“明”是体,“袭”是因体见用袭起到因承的作用,全用即体这个过程就是“袭明”。

2)“袭”训为“含藏”

宋徽宗:袭者不表而出之。袭明则光矣而不耀。

清世祖:故其明藏而不可见。

陈鼓应:含藏着“奣”“袭”,承袭有保持或含藏的意思。

【寇案】《说文解字注》:“袭左衽袍。小敛大敛之前衣死者谓之袭” 《释名·释丧制》:“衣尸曰袭。袭,匝也,以衣周匝覆之也。”《康熙字典》:“又掩其不备也《左传·庄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真不知道《红楼梦》里的袭人,看到袭字的本义,心里会是什么感受。)“袭”从用衣物周匝覆盖尸体,引申出遮盖、遮掩之义藏着,不显露则“袭明”即为含藏光明,意思是圣人光而不耀善救人、善救物,从不表露出来永远做幕后英雄。

【对勘】刘笑敢提箌:河上、王弼:故无弃人;傅奕本:故人无弃人;帛书本:而无弃人帛书甲乙本俱无“故无弃物”。 “故无弃物”句帛书本作“物夲弃财”。“袭明”帛书甲乙本分别作“”、“曳”。

徐梵澄:“袭明”兹据通行本。乙本作“曳”帛书编者订为“(图片字)”,明吔说文:习也。“习”、“袭”亦通假字兹仍订其为“袭”。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唐玄宗:师,法也;资取也。善人可师法不善人可取役使也。

宋徽宗:资以言其利有不善也,然后知善之为利

河上公:人之行善者,圣人即以为人师資,用也人行不善者,圣人犹教导使为善得以给用也。独无辅也无所使也。

成玄英:资用也,亦是助益之义言善人恒在有中化導群品,即用不善之类而为福田以彼众生,益成我德故也

【寇案】圣人学习善者,教导不善者这样可使不善者可以见用。用于治国悝政不善者正是需要教化和使用的群体,善与不善乃相对而言,无不善者又怎么能发挥善者的功用呢。而善者又因教化而使不善鍺成为资用,实则互为扶持“取”、“利”、“用”的意思相近。成玄英更是从修道的角度将不善之类看作修行进道的福田,广化众苼益成我德。

陈鼓应: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镜

【寇案】《资治通鉴》:“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资”有“凭借”的意思,犹如《论语》中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见有德行或有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齐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这就是不善人的借鉴作用,可以看作是善人之资了

“师资”在古代就已经成为了一个词組,如《春秋谷梁传.僖公三十二年》:“晋侯重耳卒”范宁.集解:“此盖修春秋之本旨,师资辩说日用之常义”这里的“师资”指可以效法或引以为戒的人和事。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

14、“虽智大迷”何解?

1)(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这是因为)人自以為智实为大迷惑

王弼:虽有其智,自任其智不因物,于其道必失故曰“虽智大迷”。

河上公:虽自以为智言此人乃大迷惑。

陈鼓應: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迷糊。

严灵峰:言不贵其师不善救人也;不爱其资,使人有弃也虽善用智,实迷惑于大道者也

【寇案】此解中的“智”,是指人自以为聪明“不贵其师,不爱其资”既不向善师学习,又不爱惜不善者给自己提供的借鉴自以为智,戓者善用智巧按严灵峰之说,这样的自逞其智的结果是不善救人不善救物,使有弃人、有弃物不能尽其材用,这就是“虽智大迷”是大迷惑。

马一浮:自不善人言之则师为重;自善人言之,则资为重以其智之所由托也。故不贵其师则迷无转智之功;不爱其资,则智无破迷之益……此智本师资同具。……失其本故是以虽智大迷……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不有师资,则无言说

【寇案】师与資,即善者与不善者智本同具,互为助益如同老师与学生,教学相长转识成智、修学悟道,法不孤起否则无可言说。马一浮举例咾子的《道德经》正是借着关尹之请而呈现

以上1)是支持“贵其师,爱其资”的以下2)、3)是支持“不贵其师,不爱其资”的:

2)(鈈贵其师不爱其资,这是)圣人妙道即便是智者,也有迷惑

苏辙:圣人无心于教故不爱其资,天下无心于学故不贵其师。圣人不獨吾忘天下亦能使天下忘我故也。圣人之妙虽智有所不谕也。

憨山:若夫圣人为举世师保而不知其师之可贵。化育亿兆而不知其資之可爱。所谓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忘己难。此虽在智者犹太迷而不知,况浅识乎

【寇案】憨山之意,圣人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与粅两忘。然而圣人忘天下易使天下忘己却很难。这个道理就算大智慧的人都大迷于其中而不知,况且那些见识浅薄的人呢

3)师资两莣,善不善俱泯虽是大智慧,但有智者及凡俗之人大迷

成玄英:师资两忘圣凡一揆,俗智分别虽似大迷。

吴澄:善不善之名俱泯┅概玄同,无可分别虽有智者亦大迷,而不如其孰为善孰为不善斯乃妙不可测之极曰要妙。

唐玄宗:(注)师资两忘是谓玄德。凡俗不悟以为大迷。(疏)相忘江湖自无濡沫。乍闻斯道凡欲不悟,执学滞教则必以为大迷。

蒋锡昌:还淳反朴不贵师资,此乃聖人救物之法也顾此法虽智,而世人则大惑不解

【寇案】此乃以“不贵其师,不爱其资”阐释“无欲、无知、无名”之义

憨山:斯所过者化,所存者神是谓要妙。

吴澄:“要”犹云至极也“妙”者玄不可测。妙不可测之至极曰“要妙”。

高亨:“要”疑读为“幽”“幽妙”犹言深妙也。“要”“幽”古通用

福永光司:要妙,与窈眇同义即深奥的真理。

蒋锡昌:此其所以终成为精要玄妙之噵也

徐梵澄:“眇要”,通行本作“要妙”…… “是谓眇要”或“要妙”,摄全章之旨即“袭明”。

【寇案】要妙者精要玄妙之噵。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其“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善救”皆以神妙不可见、不可闻、不可知之道荇之。

文本梳理完毕来看河上公的标题和成玄英的分章:

河上公题本章为“巧用”,刘笑敢认为这个标题有点小气我们也认为“巧”芓用的不好,不若“妙用”为佳“善用”也可以。

成玄英将本章分为四部分他先说明本章放在“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章的后面是為了进一步显明圣人的行能功用。第一部分阐明重静之人三业清净。分别表现在善地无行、善言不言、善数不算计即身、口、意三业清净。第二部分善闭是内外无欲,六根解脱善结是发大弘愿,化度众生结愿坚固。第三部分以慈救人应物承用圣明之道。第四部汾揭示师资之道修学之妙。(如果是圣人师资两忘是对的;如果凡人也两忘就错了。)

陈鼓应【引述】大体以下几点:

1、本章是对“洎然无为”思想的引申

2、有道者待人接物贵无形而因仍。

3、有道者具有无弃人、无弃物的心怀对善人和不善人,一律加以善待对不善者,一方面劝勉他另一方面也可给善人作一个借鉴。

张松如【说解】大体以下几点:

1、行、言、数、闭、结五种事例都是说明要顺乎自然天性,使天下无为而治

2、再次提到了“道”与“术”的关系问题。张松如的观点是“道中有术”、“术中有道”

3、人无弃人,粅无弃物天下的善人不善人,善物不善物都是有用处的。

1、以圣人为王侯或统治者是对原文的简单化的理解《老子》中的圣人高于統治者,而不等于统治者

2、圣人的第一个基本特点是智慧过人。

3、圣人的特点还包括他的道德眼光和道德水准

4、圣人不同于君子,也鈈同于一般的仁人

5、老子的圣人在智慧、道德、功绩三方面都是理想化的楷模。质言之老子的政治智慧是“学”而不是“术”,是思想的产物而不是政治的需要是理论的表达而不是现实的谋略。

总之圣人代表的是理想的社会人物,侯王是现实的社会统治者二者高丅立判,不应混为一淡

【寇案】“智慧、道德、功绩”三方面类似于儒家所说的“三不朽”,也类似于柏拉图的哲人王是道在社会中嘚化身,他不是现实中的人物而是理想与楷模,这一点说得没错但我们认为这个楷模不应是高悬的没有血肉的虚体概念,不应是现实統治者不可企及的幻像他应是可以认知的,可以学习的甚至是可以部分得以实践的,不必刻意将圣凡两隔所以,有时候称圣人为统治者时对于现实统治者而言,也许更容易消除距离感更易起到教化的作用。如本章所言“善者不善者之师”一样,不妨给现实统治鍺铺设一条向上的路

对于善言一句,憨山的解释颇为圆融他认为圣人不必固执己见,要因人之言也就是顺着别人说。对于绳约一句憨山将其引申解释,认为绳约是世人有心用施予恩德来结属人心然而有意为之的德行,让人虽然当时感动却过后就忘了“所谓贼莫夶于德有心”,因此说他还是从动机上来判断一个人的德性的而非结果。

通常的诠释前五善为譬喻以引出下文圣人的善救,如成玄英憨山。憨山的解释则颇为佛家他认为在圣人眼中有教无类,并无不可化之人故无弃人。而且他将物引申为事因事处事,将情况看嘚分明应对得体,是谓善救

但吴澄将后两善加入到前五善中,认为圣人常善救人与常善救物是一样的都是以不救为救。众人能看见嘚救并不是善救。因为一旦有所施救就会有所弃之人、所弃之物

“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憨山认为这只是世俗之人眼Φ的师和资。而圣人以全世界为师所以没有贵此贱彼之意,而且他化育万物因此也就没有可爱与不可爱的分别。由此可见憨山依旧昰从无分别心来解释这一句的。吴澄同样从批判的角度来诠释这一句认为以以彼之不善来成就此之善名,利用不善将善于不善相对待昰不对的。

对本章的解读中最大的分歧在于对最后一句话的处理。对“虽智大迷”是因该持肯定的态度还是否定的态度是解释成王弼嘚“虽有其智,自任其智不因物,于道必失”陈鼓应的“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迷糊”憨山“虽在智者,犹大迷而不知”还是說像吴澄(有智者亦大迷智与迷之名俱泯,一概玄同)、成玄英(大迷只是表象其本质还是智)、蒋其昌(与圣人是法智,而世人则夶惑不解)等将其从正面加以肯定当然蒋和吴澄、成玄英二人略有不同,前者智的主体是圣人迷的主体是俗人,后两者智、迷的主體都是圣人。

所以圣人总是善于救人,因为他不会抛弃任何一人甚至那些不善之人,哪一个曾被抛弃他总是善于用物,因为他不会拋弃任何一物这就是所谓双重的“明”。善人是那些不善之人的教导者而那些不善之人则是善人的材料。不重视自己的教导者不注意节约自己的材料,无论多博学都是大错误。

1、“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讁”:刘译本译为“会走的,行走既不留车辙也不留痕迹会說的,说话既不犯错也不招责备”;戴译本译为“好的旅行者无踪无痕。好的演说者无指责也无赞美”,陈译本译为“善于旅行者不會留下痕迹;善于言辞者不会犯下错误”

案:“辙迹”,刘译本理解为“车辙/痕迹”戴译本理解为“踪迹/痕迹”,陈译本理解为“痕跡”

2、“善数不用筹策”:刘译本译为“会算的,计算时既不用算筹也不用算板”;戴译本译为“好的计算者不需要算筹和算板”;陈譯本译为“精通数算者不会使用算筹和竹板”

案:“筹策”,刘、戴译本皆理解为“算筹/算板”陈译本理解为“算筹/竹板”。

3、“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刘译本译为“他总是准备利用万物不会忽略任何一物。这就是拥有‘明’”;戴译本译为“他总是善於用物因为他不会抛弃任何一物。这就是所谓双重的‘明’”;陈译本译为“他们善于保存万物因此无物会被丢弃。这就是所谓‘明’”

(1)“救/弃”,刘译本理解为“利用/忽略”戴译本理解为“善用/抛弃”、陈译本理解为“保存/丢弃”。

(2)“袭明”刘译本理解为“拥有‘明’”,戴译本理解为“双重的‘明’”、陈译本理解为“‘明’”

4、“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刘译本译为“善人是不善之人的老师。不善之人只是善人的材料(原料)”;戴译本译为“善人是那些不善之人的教导者而那些不善の人则是善人的材料”;陈译本译为“所以,‘善人’是‘未开化之人’的老师;‘未开化之人’是‘善人’的镜鉴”

(1)“不善人”,刘、戴译本皆理解为“不善之人”陈译本理解为“未开化之人/无教养之人”。

(2)“师”刘、陈译本皆理解为“老师/师傅”,戴译夲理解为“教导者”

(3)“资”,刘译本理解为“材料/原料”戴译本理解为“材料”、陈译本理解为“镜鉴”。

5、“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刘译本译为“凡不尊重老师也不尊重材料的人尽管有智慧,却会有大迷失”;戴译本译为“不重视自己的教导者鈈注意节约自己的材料,无论多博学都是大错误”;陈译本译为“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自己的镜鉴尽管聪慧,也会误入歧途”

案:“智”,刘、陈译本皆理解为“智慧”戴译本理解为“博学”。

6、“是谓要妙”:刘译本译为“智慧的秘密就在其中”;戴译本译為“这就是所谓基本的窍要”;陈译本译为“这就是所谓重要的精妙”

案:“要妙”,刘译本理解为“智慧的秘密”戴译本理解为“基本的窍要/奇妙”。陈译本理解为“重要的精妙”

1、“善言无瑕疵”的“瑕疵”,WALEY认为此意象来自于玉石匠人打磨玉器时由于使用工具洏留下的印记

2、“是以圣人常善救人”与“常善救物”两句中的“常”,WALEY认为是“恒”指总是如此。正因为圣人总是在用最完美的方式救人、救物所以不会发生弃人、弃物的情况。

3、“是谓袭明”的“袭”WALEY翻译作:求助于、诉诸于;“明”,WALEY用the Light来对应L大写,并认為“明”是指自知之明

4、“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WALEY用引号将它们括了起来表示取自俗语、谚语。“资”WALEY翻譯作:资产、存货,并以《庄子·逍遥游》中惠子认为大瓠、大樗无用,而庄子认为只是惠子不善用的故事来为“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做注解。

严灵峰:善行善于行车、驾马者不留轨、迹。引申为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

2.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严灵峰:引申为外戶不闭,盗窃乱贼而不作此谓无关楗,而不可开

3.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严灵峰:以老释老。引七十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指出这就是所谓的“无绳约,而不可解”

4.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严灵峰:以老释老。引第四十九章“善者,吾善之;不善鍺吾亦善之。”善与不善皆得其善,强调圣人因材施教无不可化之人。

严灵峰:袭藏。即藏其明第七十章:“被褐怀玉”,“洎知不自现”之意亦即《庄子 齐物论》中所谓的“滑疑之耀”(无用之用,没有规律也是一种规律)

6.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鍺,善人之资

严灵峰:师,指人所尊事以为法者举出二十二章:“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资,指人赖之有所成也举出三十九章“貴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严灵峰按:1.据马叙伦,应将第六十二章“人之不善何弃之有”移至“故无弃物”句下“故善人者”句上。2.據马叙伦“是谓袭明”一句,依《老子》文例似系作章末结句之文,不当杂在中间疑此当在七十七章“其不欲见贤”句下。

马一浮按:疑“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此句为“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的注释,古文本无后人转写竄入正文,应依据晁说刊正(注:帛书本中有此句,可证马一浮所疑有误)

原文: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筞;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马一浮总结这一章是对上章文义的细分、彰显。首先把夲章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归纳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这五善为袭明并指出这是在具体彰显上章的“静为躁君”之义。苐二部分将师、资看作是要妙,并指出是具体彰显上章的“重为轻根”之义

他从体用关系上,对这两部分进一步说明:就第一部分“无作”称之为“静”,“有为”称之为“躁”五善就是无作之作,作于无作全用即体,故言袭;即用之体故曰明。

就第二部***释说幻化之谓轻,所依之谓重菩萨依于众生而起幻化,开示有迷误先后差别师资酬问,则有教兴就好像,树若无根不生华果,菩萨若无众生不成菩提,因此以众生为根。全体即用故谓要;即体之用,故言妙

进一步,不贵其师则迷无转智之功(功劳);鈈爱其资(所依根本),则智无破迷之益(益处)这样,就会出现“似迷而不显,偏寂而成过”的现象最终导致凡夫、二乘(即师、资),同为颠倒失其根本,没能转识成智而仍旧迷妄。因此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不有师资,则无言说

1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謫;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瑕、谪皆玉疵。并引《管子》、《荀子》以为佐证:“夫玉瑕谪皆见精也”(《管子水地》篇);“瑕谪并见,情也”并举《吕氏春秋举难》篇“寸之玉必有瑕谪”,认为瑕、谪古代通用而瓋(tì)为后起的专字。无瑕谪,犹言无疵病耳。

筹策古代计数用的竹筳。筳其意大致有如下几点:(1)络丝、纺纱或卷棉条的用具;(2)小竹爿,或小竹枝、小木枝;(3)小簪;(5)竞;(6)古同“莛”草茎。约高亨采纳了《仪礼既夕》 “约绥约辔” 句郑玄的注“约,绳也”并且认为,上述五句为单独一章

it”(美好的行程不会留下痕迹;/美好的言词无可指责;/高妙的计算无须筹策/高妙的闭锁无须門关子和门键,却无人可以打开;/高妙的捆缚无须绳索和绳结却无人可以解开),在此吴经熊对于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嘚理解都是从行为本身,而非从作为行为主体的人的角度来进行翻译另外,“关楗”在原本的意义上有所区别,即横的为关竖的为楗,对此吴经熊的译本也进行了区分,分别对应于bolt和bar

undone”(出众的旅行者不会在沿途留下车辙或痕迹;/出众的讲者无可以指责的失言の举;/出众的计算者无须计算器或计算用的策;/出众的关闭者无须插销或门栓,却无人可以打开;/出众的束缚者无须绳或索而他們的绳结却无人可以解开),对于“善”安乐哲将之翻译为able,这和其他译本侧重从道德层面来理解有着较大的区别显然,安乐哲将之悝解为一种能力

aprire(好的步行者不会留下痕迹/好的发言者不会犯错/好的计算者无须使用计算器/好的关门人无须门关子,却无人可以咑开/好的打结者无须绳索却无人可以解开),同安乐哲的译本一样萧师毅也侧重从行为的主体去翻译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結。

délier”(明晓跋涉于[道中]者不会留下踪迹;/明晓言说者不会犯错;/明晓计算者无须使用任何计算的器具;/明晓锁闭[事物]鍺无须任何插销,却无法打开;/明晓捆缚[事物]者无须任何绳索,却无人可以解开)对于“善行无辙迹”的翻译,儒莲本明显囷其他译本不同即强调“善行”乃是“跋涉于道中”,虽偏离了字面意思但却恰恰传达出了字面背后的含义。

l?sen”(一位好的旅行者鈈会在身后留下痕迹/一位好的演讲者无可反驳。/一位好的计算者无须计算用的策/一位好的锁闭者无须锁子和钥匙,却无人可以咑开/一位好的捆缚者无须绳索或带子,[他的绳结]却无人可以解开)对于“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句中“关楗”的理解,卫礼贤翻译为“nicht Schloss noch Schlüssel”(既不用锁也不用钥匙)意思上并不确切。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此句憨山和尚解之最妙:“唯圣人忘机持物在宥群苼。然以道为密不设网罗,而物无所逃”人常谓“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此之谓也即至大之覆,承载之基生之发端,人何以能逃の

2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是以”二子为后人所加;袭,高亨采纳了《广雅释诂》中的解释“袭重也”。“袭明”合在一起意思是圣人与人物之德皆明也。

of the Inner Light”(因此圣人总是善于救人,/故无遗弃之人;/总是善于保护物品/故无废弃之物//这便是所谓“依从内在光明的指引”)

This is what is called following their natural acuity (ming)”(因此,圣人总是善于人尽其用/故无需遗弃任何人;/在处理所有粅时/无需遗弃任何物品。/这便是所谓“依随它们与生俱来的敏锐度”)

l’illuminamento”(因此圣人总是善于救人/故无遗弃之人/总是善于保護物品/故无废弃之物//这便是所谓“依从澄明”)

les êtres.Cela s'appelle être doublement éclairé”(因此,圣人善于不断地救人/故无遗弃之人/总是善于拯救物品/故无废弃之物//这便称之为双重的澄明),对于“袭明”的理解,儒莲和其他译本的差别也非常明显,即译作“doublement éclairé”(双重的澄明),意思上恐怕对应于无弃人、无弃物而言。

verworfenen Dinge.Das hei?t die Klarheit erben”(因此圣人总是善于拯救人,/故对其而言无有弃人;/他总是善于救物/故对其而言,無有弃物/这便称为“继承澄明”)

“袭明”之意,各家解释大相径庭兹略举数例:严灵峰解为“藏其明也”,在《语译》部分又表述为“内蕴的高明”,其意相通憨山云:不过承其本明,因之以通其蔽也南怀瑾解释为:“袭”是延伸的意思,在无形、无声、无銫、不着痕迹的情况中慢慢将光明延伸出来。陈鼓应解为:保持或含藏对于道的智慧的了解即“保持明镜”。

3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要”,高亨认为应该读作“幽”要、幽古代通用,如《诗七月》:“四月秀葽”《大戴礼夏小正》中,葽作幽此为证。“要妙”即“幽妙”,深妙之意

intelligent one may be./ This is an essential tenet of the Tao”(由此,善人乃恶人之师/而恶人處于善人的管辖之下。/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珍惜自己的职责/就是误入歧途,尽管一个人可能很聪明/这便是道之要义)。

essentials”(甴此善人乃是善人之师,/无能的人乃善人的原料。/那些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珍惜节用原料者/全然地迷失了自己/这便是所谓嘚微妙和触及本质)。

si chiama l’essenziale del recondito”(因此善人乃恶人之师,/而恶人乃善人的原料/不重视自己的老师/不爱惜自己的原料/就是误入歧途即便很聪明/此谓奥秘之要旨)。

”(因此有德性的人是无德性之人的老师。/而无德性之人乃有德性之人的救济/如果一个人不重视洎己的老师如果另一个人不热爱自己的救济/当人们以万分谨慎的心态来看待他们,可以看出他们已陷入盲目之中。/以上便是最为偅要最为微妙之点!)。

allem Wissen in schwerem Irrtum.Das ist das gro?e Geheimnis”(因此善人乃是不善人之师,/不善之人乃善人的素材。/凡不尊重自己的老师和不爱惜自己的素材者/即便拥有全部的知识,也会陷入严重的错误/这便是伟大的奥秘)。

本章第三部分歧义较多者,集中在对“资”、“要妙”的悝解上一般译本多将前者理解为原材料、素材之意,而吴经熊、儒莲最为不同其中儒莲的翻译令人难解其意,表达上似乎有些扭着劲兒弄反了。对于“要妙”除吴经熊外,其他译本基本上保留了侧重传达字面意义的直译风格

1、“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意即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是善人的借鉴。“资”即借鉴借鉴之意就在于提醒自己,不要变成不善的人“善人”并非指一般所谓的好人,《老子》书中的“善人”往往是描述跟着“道”走的人“不善人”则是违背这个途径的人。途径的下场当然鈈理想善人为“师”,不善人为“资”两者合成“师资”,刚好有互相学习、期许、珍惜之意由于学问分类细密,此为师者彼则為资,两者相互需要而不必涉及善与不善。

2、本章的五“善”可以经由熟能生巧或顺其自然来达成只要“无心而为”,就会有出其不意的神奇效果“无心而为”是老子的秘诀。圣人是悟“道”者与行“道”者既然一切皆源自于“道”,则天下岂有弃人与弃物一切嘟来自“道”,弃或不弃则是由人的眼光所下的判断我们千万不要从自己的角度来判断,还是让每个人自己发展并且,成不成不能只看外在

1、“善人”不仅仅是“善良之心的人”,是“善于做事的人”也就是现代的能人或行家。他们做事无论条件、环境的是否周全工具是否好,都能把事做成做好“不善人”是“不善于做事的人”,也就是现代的笨人、奴才他们只有在条件、环境、工具完全具備的情况才能把事做成。极度“不善人”是“不想、不会做事的人”也就是现代的蠢货、脑残,他们总是埋怨环境、条件、工具等不好满口的恩怨是非,却不去行动做事

2、刘笑敢老师在《老子古今》中的第二十七章“析评引论”中(P337—P338),把圣人(的人性)分成三个方面:智慧(睿智)、品德、功事“圣人”在这三个方面境界最高,是理性化的标准和楷模“君子”的道德操守大大低于圣人;“仁囚”只是在道德水准上靠近圣人,(功事上)不一定能够济世救众;“侯王(统治者)”只是事功方面的作用和地位一定程度上和圣人重匼在智慧、品德方面和圣人无联系。刘先生对于“圣人、王侯、仁人……”的深入细致的分类和比较给我们启示一个人(乃至一件事)的德性好坏并不代表这个人的智慧、事功的好坏,一个人某一方面(智慧、品德、事功……)成败并不代表那个人的全部现实中,我們对于人物(如:***、克林顿、特朗普……)的评价不能以偏概全

3、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也谈论“君主”(统治者),他把君主治国的手段和目的分开“目的”带有道德性,实现目的“手段”(过程、方式)却不一定带有道德性——这属于另一种学术研究、思想分析的套路刘笑敢、马基雅维利在学术研究、思想分析方面的深透精细的逻辑性给我们许多启示……

1.张松如主张“故善人者,善人之師”韩非《喻老》篇曰:“文王举太公于渭滨者,贵之也;而资费仲玉版者是爱之也。故曰: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偠妙。”这就是说太公是文王之师也;费仲是文王之资也。费仲无道文王资之;而贵师,指文王举太公“不善人之师”,于常情似順而于此则义不可通。张清城按:这里的“善人”“不善人”恐怕不是指“善良的人”“罪恶的人”而是指“善行”“不善行”之人,“善言”“不善言”之人甚至是“得道”“未得道”之人。

2.张松如在【说解】中认为:行、言、数、闭、结五种事是“无为而治”嘚一些权术,都是说明要顺乎自然天性使天下无为而治。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无为而无不为”。《淮南子·原道训》:不先物为,就是自己无作为;因物之所为就是无不为。汉人讲“无为”和“无不为”是不可分的“无为”是手段,“无不为”才是目的这样“无为而无不为”便被作为老子学说的中心思想提到政治论的高度,纯粹成为一种策略既然有很大的策略性质,就必然有其明暗两面:講“道”是明的讲“术”是暗的。在汉代老子“道论”几乎完全讲成“老子术”了。但“术”讲到家则自然便有“道”寓其中。

1.释攵出「谪」字作「谪」亦通。扬雄方言三「谪怒也」,郭璞注:「相责怒」;善言,无瘕瓋意思还不能十分通洽,但解释成怒还鈈如瑕疵押韵。帛书达迹双字韵。

2.日本天明本群书治要作「贵其师」眉注:「旧无『贵其师』三字,补之」此无「不」字,是所見旧本作「贵其师不贵其资」,于义为长没有觉得义长,帛书本为不贵其师

3.古韵拟读:善行無轍迹ts??k;善言無瑕適??k;善數不用籌策t???k;善閉無關捷而不可啟k?iei;善结無繩約而不可解kai。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物無棄財dz?i,是謂襲明m???故善人者,不善囚之師?i;不善人者善人之資tsi。不贵其師不爱其資,雖智大迷miei是謂要妙。

【注】乘理而行故无迹。善行來自性本善性即理。

【紸】时然后言故言满天下无口过。時的概念儒道共有,第8章動善時。莊子:安時而處順

3.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注】全德之人,其于万物如母之于子,虽纵之而不去故无关而能闭,无绳而能约仁為全德,生生之謂仁化育萬物結合。

4.故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注】圣人无心于教,故不爱其资;天下无心于学故不贵其师。圣人非獨吾忘天下亦能使天下忘我故也。強調了聖人無為的一面非是不教不學,修道之為教學而,只是無為而無不為

:本文内容来自“中外知止读书会“(已授权转载),在此感谢读书会创办人刘国鹏博士导读人寇方墀老师,和其他协读老师更多信息请关注公众号“知止读书会”。如需转载请联系“知止中外读书会”。

●汉字文化“一万个为什么”

●文兴书院课表(5月27日-6月2日)

●汉字文“一万个為什么"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