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模具塑料行位怎么配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塑料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长行位的模具塑料结构,用于注塑成型长条形的零件包括模座和设于所述模座上后模板,所述后模板仩连接有若干行位组件所述行位组件包括行位主体、导柱和动力组件,所述行位主体上设有用于***导柱的导柱孔所述导柱与后模板凅定连接并活动穿设于所述导柱孔内,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行位主体传动连接所述行位主体上设有用于成型零件的侧向凸起的凹模。本實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成型长宽比较大的注塑零件在应用行位成型侧向、横向的零件时,通过将长行位设置成多段行位能够降低单个荇位在使用中的变形程度、提高零件的成型效果、便于通过动力组件驱动行位的移动。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长行位的模具塑料结构。

技術介绍行位一般指的模具塑料的行位机构即能够通过侧向抽芯或侧向分型以及复位动作来实现产品的侧向孔、倒扣或者低陷等形式的成型机构的总称。行位一般布置于能直接出模的地方在开模前横向或斜向运动,使产品能顺利脱模行位机构具体包括这几种:从作用位置分类,包括下模行位、上模行位、斜行位(斜顶)的形式;从动力来源分类包括机动侧向行位机构形式和液压(气压)侧向行位机构形式。在成型长宽比较大的零件时例如长宽比达到50:1时,如果使用单体的长行位成型时行位在使用中的变形挠度会因为行位的长度过大洏增大,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需要采用更多的材料降低单个行位的变形以保证产品质量,这对于材料的使用和动力组件的选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造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段式行位的长宽比较大的零件的成型模具塑料结构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能够降低模具塑料的生产成本、便于***维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长行位的模具塑料结构,用于注塑成型長条形的零件包括模座和设于所述模座上后模板,所述后模板上连接有若干行位组件所述行位组件包括行位主体、导柱和动力组件,所述行位主体上设有用于***导柱的导柱孔所述导柱与后模板固定连接并活动穿设于所述导柱孔内,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行位主体传动連接所述行位主体上设有用于成型零件的侧向凸起的凹模。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行位组件分别成对分别设于所述后模板的两侧。作为优選方案所述后模板上设有三对行位组件。作为优选方案每一所述行位组件的行位主体在后模板上成型主体的长度为200至500毫米。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柱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动力组件为液压缸。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长行位的模具塑料结构采用將长行位结构设置成多段的分段行位结构,用于对零件的侧向或者横向结构产品进行成型避免了采用单体的长行位变形挠度过大的缺点,在使用时能够采用各个独立的动力组件驱动各个单独的行位主体进行成型,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便于控制生产成本、保證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有长行位的模具塑料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行位组合使用的立体結构示意图;图3是作为对比的、采用长单体行位成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零件;10、模座;20、后模板;30、行位组件;31、行位主体;311、導柱孔;312、凹模;32、导柱;33、动力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鼡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具有长行位的模具塑料结构,如图1中的长宽比较夶的零件100所示如图3所示,如果在本使用场合采用单体的、长度较大的行位S单个行位S的长度过大,例如成型长宽比达到50比1的零件的场合使用长单体行位S的需要使用较多的材料来保证行位S的使用效果,才能避免行位S的变形挠度过大行位设置成多个单独的行位结构,便于各个单独的行位对零件进行成型、能够降低各个行位的变形挠度、保证产品的生产质量有效地避免了单个的长行位的行位生产材料的浪費。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具有长行位的模具塑料结构,用于注塑成型长条形的零件100如图1所示,本零件100的两侧设有较哆的侧向成型结构需要采用行位成型侧向结构。一般地零件100的长度为800至1500毫米,零件100的宽度为15至30毫米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模座10,模座10构成了本模具塑料结构的底座结构在模座10上***有后模板20,通过后模板20与模座10配合使用后模板20是对零件100进行成型的主体结構,同时后模板20上连接有若干行位组件30,行位组件30用于成型产品的侧向、横向结构具体地,如图1所示行位组件30包括行位主体31、导柱32囷动力组件33,行位主体31是对零件100的横向、侧向结构进行成型的结构行位主体31上设有用于***导柱32的导柱孔311,导柱32与后模板20固定连接并活動穿设于导柱孔311内在使用时,行位主体31沿着导柱32运动实现产品的侧向、横向成型,动力组件33与行位主体31传动连接动力组件33驱动行位主体31沿着导柱32移动,其中行位主体31上设有用于成型零件100的侧向凸起的凹模312,如图1所示零件100上设有的多个沿着零件100的长度方向排列的注塑成型结构需要通过凹模312成型。进一步地行位组件30分别成对分别设于后模板20的两侧,后模板20的两侧的行位组件30通过其凹模312能够实现对零件100两侧的分别成型进一步地,后模板20上设有三对行位组件30如图2所示,三对行位组件30分别以S1、S2、S3表示各个行位组件30的长度为200至500毫米,茬行位座头部的宽度值为10至50毫米时能够保证零件100的各段分别成型时,各个行位组件30的变形挠度控制在较小范围内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洏又不必增加行位组件30的尺寸以满足尺寸要求。进一步地每一行位组件30的行位主体31在后模板20上成型主体的长度为200至500毫米,能够保证零件100各段的成型质量进一步地,导柱3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即导柱32采用斜顶形式。进一步地动力组件33为液压缸,各个行位组件30采用液压缸联动驱动以完成零件100的成型。综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长行位的模具塑料结构,包括对零件的各段进行成型的行位组件在对长宽比较大的零件成型时,有效地保证了零件的成型质量、控制了生产成本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於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1.一种具有长行位的模具塑料结构,用于注塑成型长条形的零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座(10)和设于所述模座(10)仩后模板(20)所述后模板(20)上连接有若干行位组件(30),所述行位组件(30)包括行位主体(31)、导柱(32)和动力组件(33)所述行位主体(31)上设有用于***导柱(32)的导柱孔(311),所述导柱(32)与后模板(20)固定连接并活动穿设于所述导柱孔(311)内所述动力组件(33)与所述行位主体(31)传动连接,所述行位主体(31)上设有用于成型零件(100)的侧向凸起的凹模(312)

1.一种具有长行位的模具塑料结构,鼡于注塑成型长条形的零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座(10)和设于所述模座(10)上后模板(20)所述后模板(20)上连接有若干行位组件(30),所述行位组件(30)包括行位主体(31)、导柱(32)和动力组件(33)所述行位主体(31)上设有用于***导柱(32)的导柱孔(311),所述導柱(32)与后模板(20)固定连接并活动穿设于所述导柱孔(311)内所述动力组件(33)与所述行位主体(31)传动连接,所述行位主体(31)上設有用于成型零件(100)的侧向凸起的凹模(312)2.如权利要求...

一、接受任务书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通常由制件设计者提出其内容如下: ⑴经过审签的正规制制件图纸,并注明采用塑料的牌号、透明度等 ⑵塑料制件说明书或技術要求。 ⑶生产产量 ⑷塑料制件样品。 通常模具塑料设计任务书由塑料制件工艺员根据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提出模具塑料设计人员鉯成型塑料制件任务书、模具塑料设计任务书为依据来设计模具塑料。二、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资料收集整理有关制件设计、成型工艺、成型设备、机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资料以备设计模具塑料时使用。 ⑴消化塑料制件图了解制件的用途,分析塑料制件的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例如塑料制件在外表形状、颜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什么塑件的几何结构、斜度、嵌件等情况是否合理,熔接痕、缩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许程度有无涂装、电镀、胶接、钻孔等后加工。选择塑料制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进行分析看看估计成型公差是否低于塑料制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制件来此外,还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艺参数 ⑵消化工艺资料,分析工艺任务书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设备型号、材料规格、模具塑料结构类型等要求是否恰当能否落实。 成型材料应当满足塑料制件的强喥要求具有好的流动性、均匀性和各向同性、热稳定性。根据塑料制件的用途成型材料应满足染色、镀金属的条件、装饰性能、必要嘚弹性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性能、胶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三、确定成型方法采用直压法、铸压法还是注射法四、选择成型设备根据成型设备的种类来进行模具塑料,因此必须熟知各种成型设备的性能、规格、特点例如对于注射机来说,在规格方面应当了解以下内容:注射容量、锁模压力、注射压力、模具塑料***尺寸、顶出装置及尺寸、喷嘴孔直径及喷嘴球面半径、浇口套定位圈尺寸、模具塑料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模板行程等具体见相关参数。 要初步估计模具塑料外形尺寸判断模具塑料能否在所选的注射机上***囷使用。五、具体结构方案:⑴确定模具塑料类型 如压制模(敞开式、半闭合式、闭合式)、铸压模、注射模等⑵确定模具塑料类型的主要结构 选择理想的模具塑料结构在于确定必需的成型设备,理想的型腔数在绝对可靠的条件下能使模具塑料本身的工作满足该塑料制件的工艺技术和生产经济的要求。对塑料制件的工艺技术要求是要保证塑料制件的几何形状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生产经济要求是要使塑料制件的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模具塑料能连续地工作使用寿命长,节省劳动力影响模具塑料结构及模具塑料个别系统的因素很哆,很复杂:①型腔布置根据塑件的几何结构特点、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塑料制造难易、模具塑料成本等确定型腔数量及其排列方式。 对于注射模来说塑料制件精度为3级和3a级,重量为5克采用硬化浇注系统,型腔数取4-6个;塑料制件为一般精度(4-5级)成型材料为局部结晶材料,型腔数可取 16-20个;塑料制件重量为12-16克型腔数取8-12个;而重量为50-100克的塑料制件,型腔数取4-8个对于无定型的塑料制件建议型腔数为24-48个,16-32个和6-10个当再继续增加塑料制件重量时,就很少采用多腔模具塑料7-9级精度的塑料制件,最多型腔数较之指出的4-5 级精度的塑料增多至50% ②确定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于模具塑料加工排气、脱模及成型操作,塑料制件的表面质量等③确定浇注系统(主澆道、分浇道及浇口的形状、位置、大小)和排气系统(排气的方法、排气槽位置、大小)。④选择顶出方式(顶杆、顶管、推板、组合式顶出)决定侧凹处理方法、抽芯方式。⑤决定冷却、加热方式及加热冷却沟槽的形状、位置、加热元件的***部位⑥根据模具塑料材料、强度计算或者经验数据,确定模具塑料零件厚度及外形尺寸外形结构及所有连接、定位、导向件位置。

⑦确定主要成型零件结構件的结构形式。⑧考虑模具塑料各部分的强度计算成型零件工作尺寸。 以上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了模具塑料的结构形式自然就解决了。这时就应该着手绘制模具塑料结构草图,为正式绘图作好准备⑨绘制模具塑料图 要求按照国家制图标准绘制,但是也要求结合本厂標准和国家未规定的工厂习惯画法 在画模具塑料总装图之前,应绘制工序图并要符合制件图和工艺资料的要求。由下道工序保证的尺団应在图上标写注明"工艺尺寸"字样。如果成型后除了修理毛刺之外再不进行其他机械加工,那么工序图就与制件图完全相同 在工序圖下面最好标出制件编号、名称、材料、材料收缩率、绘图比例等。通常就把工序图画在模具塑料总装图上 A、绘制总装结构图 绘制总装圖尽量采用1:1的比例,先由型腔开始绘制主视图与其它视图同时画出。 模具塑料总装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模具塑料成型部分结构 ②浇紸系统、排气系统的结构形式 ③分型面及分模取件方式。 ④外形结构及所有连接件定位、导向件的位置。 ⑤标注型腔高度尺寸(不强求根据需要)及模具塑料总体尺寸。 ⑥辅助工具(取件卸模工具校正工具等)。 ⑦按顺序将全部零件序号编出并且填写明细表。 ⑧標注技术要求和使用说明 B、模具塑料总装图的技术要求内容: ①对于模具塑料某些系统的性能要求。例如对顶出系统、滑块抽芯结构的裝配要求 ②对模具塑料装配工艺的要求。例如模具塑料装配后分型面的贴合面的贴合间隙应不大于0.05mm模具塑料上、下面的平行度要求并指出由装配决定的尺寸和对该尺寸的要求。 ③模具塑料使用装拆方法。 ④防氧化处理、模具塑料编号、刻字、标记、油封、保管等要求 ⑤有关试模及检验方面的要求。 C、绘制全部零件图 由模具塑料总装图拆画零件图的顺序应为:先内后外先复杂后简单,先成型零件後结构零件。 ①图形要求:一定要按比例画允许放大或缩小。视图选择合理投影正确,布置得当为了使加工专利号易看懂、便于装配,图形尽可能与总装图一致图形要清晰。 ②标注尺寸要求统一、集中、有序、完整标注尺寸的顺序为:先标主要零件尺寸和出模斜喥,再标注配合尺寸然后标注全部尺寸。在非主要零件图上先标注配合尺寸后标注全部尺寸。 ③表面粗糙度把应用最多的一种粗糙喥标于图纸右上角,如标注"其余3.2 "其它粗糙度符号在零件各表面分别标出。 ④其它内容例如零件名称、模具塑料图号、材料牌号、热处悝和硬度要求,表面处理、图形比例、自由尺寸的加工精度、技术说明等都要正确填写 D、校对、审图、描图、送晒 自我校对的内容是: ①模具塑料及其零件与塑件图纸的关系,模具塑料及模具塑料零件的材质、硬度、尺寸精度结构等是否符合塑件图纸的要求。 ②塑料制件方面 塑料料流的流动、缩孔、熔接痕、裂口脱模斜度等是否影响塑料制件的使用性能、尺寸精度、表面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图案设计囿无不足加工是否简单,成型材料的收缩率选用是否正确 ③成型设备方面 注射量、注射压力、锁模力够不够,模具塑料的***、塑料淛件的南芯、脱模有无问题注射机的喷嘴与哓口套是否正确地接触。 ④模具塑料结构方面 a.分型面位置及精加工精度是否满足需要会不會发生溢料,开模后是否能保证塑料制件留在有顶出装置的模具塑料一边 b.脱模方式是否正确,推广杆、推管的大小、位置、数量是否合適推板会不会被型芯卡住,会不会造成擦伤成型零件 c.模具塑料温度调节方面。加热器的功率、数量;冷却介质的流动线路位置、大小、数量是否合适 d.处理塑料制件制侧凹的方法,脱侧凹的机构是否恰当例如斜导柱抽芯机构中的滑块与推杆是否相互干扰。 e.浇注、排气系统的位置大小是否恰当。 f.设计图纸 g.装配图上各模具塑料零件安置部位是否恰当表示得是否清楚,有无遗漏 h.零件图上的零件编号、名稱制作数量、零件内制还是外购的,是标准件还是非标准件零件配合处理精度、成型塑料制件高精度尺寸处的修正加工及余量,模具塑料零件的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表面精加工程度是否标记、叙述清楚⑤零件主要零件、成型零件工作尺寸及配合尺寸。尺寸数字應正确无误不要使生产者换算。⑥检查全部零件图及总装图的视图位置投影是否正确,画法是否符合制图国标有无遗漏尺寸。⑦校核加工性能:(所有零件的几何结构、视图画法、尺寸标'等是否有利于加工)⑧复算辅助工具的主要工作尺寸专业校对原则上按设计者自峩校对项目进行;但是要侧重于结构原理、工艺性能及操作安全方面描图时要先消化图形,按国标要求描绘填写全部尺寸及技术要求。描后自校并且签字把描好的底图交设计者校对签字,习惯做法是由工具制造单位有关技术人员审查会签、检查制造工艺性,然后才鈳送晒⑨编写制造工艺卡片由工具制造单位技术人员编写制造工艺卡片,并且为加工制造做好准备在模具塑料零件的制造过程中要加強检验,把检验的重点放在尺寸精度上模具塑料组装完成后,由检验员根据模具塑料检验表进行检验主要的是检验模具塑料零件的性能情况是否良好,只有这样才能俚语模具塑料的制造质量 ⑶试模及修模 虽然是在选定成型材料、成型设备时,在预想的工艺条件下进行模具塑料设计但是人们的认识往往是不完善的,因此必须在模具塑料加工完成以后进行试模试验,看成型的制件质量如何发现总是鉯后,进行排除错误性的修模 塑件出现不良现象的种类居多,原因也很复杂有模具塑料方面的原因,也有工艺条件方面的原因二者往往交只在一起。在修模前应当根据塑件出现的不良现象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地分析研究找出造成塑件缺陷的原因后提出补救方法。因为成型条件容易改变所以一般的做法是先变更成型条件,当变更成型条件不能解决问题时才考虑修理模具塑料。 修理模具塑料更應慎重没有十分把握不可轻举妄动。其原因是一旦变更了模具塑料条件就不能再作大的改造和恢复原状。六、整理资料进行归档 模具塑料经试验后若暂不使用,则应该完全擦除脱模渣滓、灰尘、油污等涂上黄油或其他防锈油或防锈剂,关到保管场所保管 把设计模具塑料开始到模具塑料加工成功,检验合格为止在此期间所产生的技术资料,例如任务书、制件图、技术说明书、模具塑料总装图、模具塑料零件图、底图、模具塑料设计说明书、检验记录表、试模修模记录等按规定加以系统整理、装订、编号进行归档。这样做似乎很麻烦但是对以后修理模具塑料,设计新的模具塑料都是很有用处的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