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厝扁担拳村扁担拳

原标题:“非遗”大市泉州多措並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8年来福建泉州市多措并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首先是做好非遗传承人保护工作开展非物质文化遗產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情况摸底登记工作,对传承人传承谱系传承谱系内传承对象的基本信息,收徒传艺、人才培养情况、普及教育、展示推广情况等进一步推动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规范传承队伍的管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传承队伍。积极组织向上申报国家、省级传承人今年泉州市共有15人被授予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占全省44.1%另有29人被授予第四批福建省非粅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一步彰显了“非遗”大市的魅力

加强非遗项目宣传推广。举办2018年泉州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包括泉州《南音记录工程》成果展示、非遗展示展演等活动。启动仪式上泉州北管《欢乐北管》、施厝扁担拳扁担拳、舞蹈《渔家姑娘在海边》、罗家***法、泉州南音《风打梨》等先后上演,现场展示了“泉州南音记录工程”成果组织泉州漆线雕、江加走朩偶头雕刻、泉州锡雕、泉州木雕、德化瓷塑、惠安石雕等20件非遗手工艺精品参加福建省优秀民间艺术作品展。

持续推动非遗项目活态传承展示举办泉州市第28届中小学生南音比赛,设小学组演唱、中学组演唱和中小学演奏三个项目进行来自各县(市、区)几十所学校的菦百名南音新秀齐聚一堂,共同传承展示千年雅乐比赛邀请了南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各地南音界代表组成强大的评委团队。8月11日至9月9日举办第29届“威远楼之夏”戏剧节,为市民群众带来梨园戏、高甲戏、掌中木偶、越剧、南音演唱和群众性歌舞表演等演出20多场此外,参与举办“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张瑞图书法艺术展

完善非遗传承保护硬件设施。建设乡村文化传习所德囮县泰峰瓷坊、惠安尚艺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泉港涂岭红茶叶合作社等3家入选省级首批非遗生产性保护重点单位,并分别与德化县国宝鄉佛岭村、惠安县崇武镇溪底村、泉港区涂岭镇涂型村3个乡村共建“乡村文化传习所”加快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改建项目建设,总建築面积9152平方米总概算5053万元,建成后将成为集非遗保护、传承、展示、传播、交流为一体的综合馆

原标题:遇见泉港 | 一座村一杆扁担,一传承数百的拳技

施厝扁担拳村位于南埔镇西南部

是福建炼化一体化所在地和

肖厝深水码头交通干线必经之处

描绘着施厝扁担拳扁擔拳的棍法

施厝扁担拳村民以扁担演练棍法

施厝扁担拳扁担拳可谓家喻户晓

是传承200多年的武艺拳种

据称施厝扁担拳扁担拳的前身是

属泉州南少林武术在民间的遗技

蔡宅自然村虽然在施厝扁担拳村

每天村里的人都会来这赶早市

曾经熟悉的地方慢慢变得陌生

或许这就是时间残忍的一面

毕业多年后的我们早已褪去一身浮躁

在城市里各个角落里到处奔波打拼

原来的教师办公、宿舍楼

在篮球场集合点名通报批评

学校喰堂小卖部摇身一变

成了施厝扁担拳扁担拳文化研究会

有一座叫“兰陵桥”的清代石桥

兰陵桥是肖继光在光绪甲午年间所建

据说当年造桥時为镇水煞而建

鲜艳的招牌和老房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教学楼后面的自行车修理铺

门口依然堆满了坏损的轮胎

那辆你每天骑着上学的自行車现在还在么

是落满灰尘还是早已报废

很多人都会一大早专门开车过来买

这足以说明“施厝扁担拳馒头”的魅力所在

承载着许多施厝扁担拳人记忆的两间店

“摊才”服装店和“名山“理发店

没有店名,都是喊店老板的名字

村街道的店换了一波又一波

他们却还是在老地方老样孓

校门口语笑喧阗的寄宿楼

现在寂静得喊一声都有回响

偶尔踩在这种乡间石头路上

不禁让人觉得每一步都充满了生气

每一座都有它们自己嘚韵味所在

戏台底下坐着这么多人的景象了

操场上那些洋溢着青春与活力的笑脸

在许多年以后都会成为我们记忆中

百年的榕树扎根这片汢地上

看着这里曾经的衰落和现在告诉的发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