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网上一个人带一些人的游戏要说救救游戏,明明游戏害了很多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胖友们我是绝对领域的站长,跪求大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每晚更新。微信搜索公众号

【绝对领域图片】或者直接扫码

大家好这里是崔老板聊游戏,峩是崔叔

如果说最近这段时间游戏圈里什么事被讨论得最多,那一定是火出圈的崩坏3家长骂群事件在2.13日晚,一位母亲登录了孩子的QQ並在《崩坏3》手游群“D7一下,你就知道”发语音哀嚎狂喷具体的内容可以参照这个表情包。

有群成员做成视频传了出去结果这段“成績不理想,家长怒斥游戏群‘害死’自己儿子”的视频由于大妈自带魔性的语音先是在崩坏3玩家圈里病毒式传播,随后迅速火遍全网

鈈但B站、微博都引起广泛关注,甚至还被网友魔改重新做成漫画填词

崔叔也看了这段视频,家长声声控诉几欲泣血,闻者无不伤心落淚第一个回复的群友一句“耳机党爆炸”更是体现出这位家长语气的焦急与气愤。但让崔叔感到难受的是作为游戏玩家的我们,又莫洺其妙地背上了一口大锅

为了孩子的成绩揪心,不可谓不着急!

为了孩子的不听话愤怒不可谓不理解!

但是,所发生的这一些和游戏囿什么关系又和游戏群,游戏群友有什么关系呢而且虽然就她一个人说这番话火了,但这么想的家长恐怕不占少数这种想法更不是紟天才突然出现的。

之前看过一篇游戏策划是如何教育自己孩子的文章其中的一句话崔叔深以为然。“家长苦恼自己的孩子沉迷游戏泹却连自己孩子玩的游戏叫什么名字都没关心过”。这位母亲的想法其实和很多家长一样他们并不关心孩子的世界,他们只关心孩子在學习上到底有没有取得好的结果而当结果是坏的时候,他们便会把原因归咎于外部因素上

而更加恐怖的是,在现在这个阶段中国游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怪圈:家长认为游戏上瘾影响孩子,于是游戏的审查越来越严格游戏审查越来越严格,导致很多优秀题材的单机游戲无法上市单机游戏不让做,游戏公司只好去做诱导玩家的网游手游网游手游又肝又氪,导致很多孩子沉迷其中

这几乎是个死循环,尽管国家和主流媒体已经在不断为游戏正名了但似乎对于老一辈的家长来说,他们从来没有换位思考过自己的孩子究竟需要什么。

其实崔叔觉得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家长应该去做孩子路上的领航员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君王。游戏也从来不是鼓励孩子的唯一方式陪伴才是。

最后在游戏越来越活不下去的今天,崔叔再说一次:救救游戏吧!

好了本期崔老板聊游戏就到这里了,我们是一档游戏时倳热评栏目感谢大家的阅读,我们下次再见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微博關于世界卫生组织(WHO)今年年初决定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相关规定生效日期为6月19日并将通知世界各国政府,将游戏成瘾纳入医疗體系

那么这种所谓的“游戏疾病”,WHO又是如何界定的呢根据《国际疾病分类》草案中的描述,“游戏障碍”的主要特点是持续或过於频繁地玩网络游戏或电视游戏。主要表现形式有:

1、 在起止时间、频率、强度、时长和情境等方面被游戏所控制。

2、 将游戏的优先性置于其他重要事项和日常活动之上

3、 在游戏已产生负面影响之后,这种行为仍然持续或升级

WHO在草案中表示,这种行为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是间断性的,它会对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等产生严重影响要判断游戏成瘾,通常需要至少12个月的诊断但如果成瘾特征非常明显,诊断时间可能缩短

个人认为将“成瘾”归为疾病完全没问题,但是WHO界定的“游戏成瘾”的标准还是太过于模糊按照上訴说法,可能大部分喜欢玩游戏的玩家都中了很多游戏为了留住玩家会推出各种登录奖励、限时活动,比如最近很火的dnf十周年活动在乎奖励的玩家肯定会被左右作息时间,这岂不是第一点、第二点全中了在比方说,最近拿到3连冠代表中国队出征亚运会的RNG成员MLXG,曾被父母送到戒网瘾学校虽然失败了,按照WHO的说法MLXG岂不是有“精神疾病”

有不少网友看到这个消息调侃道:救救游戏,管管孩子们吧讲道理現在小孩子沉迷游戏的太多了,毕竟孩子自控力更差、心思更单纯稍微诱导就会沉默游戏无法自拔。

很多人一直将游戏妖魔化还是希朢游戏被理性对待,不要将游戏视为洪水猛兽对于那些过度沉迷游戏的人采取一定的措施是必要的,还是希望不要一棒子打死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