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有为法当作如是观,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出自哪里?

出自《金刚经》这是金刚经结尾的一段偈颂,是总结诸法空相之理的有为法泛指一切世间法。一切有为法当作如是观如浮光掠影之梦千变万化之幻,生生灭灭之泡隐现不定之影,皆是虚假之相如朝露一晨,闪电瞬间皆是无常幻化之相。修行人当以此常作观照离生灭相,证入无生得大解脱。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

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当作如是观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長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金刚经全文没有出现一个“空字”但是,全经通篇都在讨论空的智慧一般学佛的人认为前半部分说的是“众生空”,而后半部分说的“法空”金刚经一开始,就由號称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人的须菩提发文:“当众生立志要达到无上圆满的佛陀觉智时应该怎样发心,发心的目标应确定在哪裏如果在实践过程中心不能安定,应该如何去降服它”金刚经就是围绕佛陀对此问题的解答而徐徐展开的……

解答此问题的精髓则是圍绕“一切有为法当作如是观,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主要是,指世间一切的物质和现象都是空幻不实的犹如梦幻泡影,实相则是非相因此,告诫修道、修行之人应该“远离一切众相”而“无所住”就是要放弃对现实世间的执著,以般若智慧证空性

金刚经通过非此非彼有无双遣的重重否定,指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虚幻的要成就无上觉智,就要破除一切执著扫除一切法相。“凡所有相都是虚妄”世界上一切的事都如梦、如幻,如水面的气泡如镜中的虚影,如清晨的露珠日出即散,洳雨夜的闪电瞬息即逝。世上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并无自性,即所谓“缘起性空”因此,我们平常所看到一切事物的形和相都不昰真实的形和相,事物真实的形相是“无相”只有这样的觉智,才能做到世界上一切都不值得执着这也叫“无住”。如果能够做到世堺万物都无念无往就可以得到真正修行的解脱。

为了使人们真正做到“扫相并破除我执”做到“无相而又无住”,经文进一步说明菩萨在修行中,其终极目标是要和一切众生共同成就佛的最高境界但是根据缘起论,凡是因为条件关系而形成的事物都不存在不变的實体(也就是自性)。所以要以空的智慧破除在“我”、“众生”和“佛”之间的分别。因此要尽自己最大所能广度众生,不要执着於帮助众生过程中所具的功德大小唯心量大者才会有大格局,才能成就大事业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岼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