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坦克手游有按人口数量制作的有炮兵坦克喀秋莎火箭炮成名可以全部出击的可以建筑的

“喀秋莎”实际成为了苏联二战时期一系列多管火箭炮的代名词,最初苏军出于保密需要,连炮兵连的人员都不知道火箭炮的正式名称。他们见炮架上有一个K字(共产国际工厂的第一个字母),便用“喀秋莎”这首家喻户晓的战时歌曲作为这种武器的爱称。 图为莫斯科卫国战争纪念馆的1938年版BM-13火箭炮,使用的是美制US6卡车底盘。

“喀秋莎”的研发工作始于1938年6月,当年年底就进行了首次齐射试验,但苏军最初并不喜欢这种武器,因为装填火箭弹时间太长,虽然从1939年就已服役,但在苏德战争爆发前 ,只有40门交付部队使用。作为正式编号的BM-13,直到1942年的秘密文件上才能看到。 图为苏军士兵为BM-13-16火箭炮装填弹药。

根据苏军公开资料,二战期间共研制了至少18种多管火箭炮(包括牵引式和自行式),其中产量最大的一种自行火箭炮就是图中的BM-13-16。其采用滑轨定向发射器,共有8条发射滑轨,一次齐射可发射16枚132毫米火箭弹。图为参加阅兵式的BM-13-16“喀秋莎”火箭炮。

BM-13-16可以发射多种火箭弹,其中M13DD火箭弹的射程最远,达到11.8千米,可携带4.9千克高爆战斗部。左图为陈列在乌克兰基辅战争博物馆中的BM-13火箭炮,采用ZIS-6卡车底盘。右小图为陈列在法国巴黎军事博物馆的M13火箭弹。

BM-13-16一次齐射只需10秒,再装填时间需4分钟。“喀秋莎”作为一种面积压制武器十分有效,4辆BM-13-16发射车可以在10秒内用火箭弹覆盖40万平方米的区域。纳粹德军对这种武器十分畏惧,由于火箭弹密集飞过时会产生类似狂风呼啸般的声音,他们称之为“斯大林的管风琴”。图为齐射中的“喀秋莎”火箭炮。

图为意大利模型厂采用的BM-13-16封绘,可以看到苏军炮兵士兵正在校正发射器。

图为1945年4月,柏林战役中的“喀秋莎”火箭炮。

图为1945年4月,苏军士兵在柏林城外为喀秋莎火箭炮装填火箭弹。

BM-31-12是苏军在二战中推出的最后一种“喀秋莎”火箭炮,发射管数量虽然减至12管,但火箭弹口径增至300毫米,威力较早期型提升不少。

图为艺术家笔下的苏军BM-13-16火箭炮。

图为1945年6月,参加莫斯科胜利阅兵的BM-31-12自行火箭炮。

图为1945年6月24日,参加莫斯科胜利阅兵的BM-31-12火箭炮方队。

图为BM-31-12火箭炮群进行夜间齐射。

图为陈列在萨瓦斯托波尔Sapun Mountain博物馆的BM-31-12自行火箭炮,使用的底盘是ZIS-12卡车。

图为苏军士兵为BM-13-16火箭炮装填弹药。

苏军并非是盟军阵营唯一使用多管火箭炮的部队,美军在二战中也投入了多种牵引、自行多管火箭炮。其中典型的代表是于1943年在M4谢尔曼坦克上改进的T34自行火箭炮,其使用的是60联装114毫米多管发射装置。

国内媒体普遍将T34火箭炮的绰号译为“希神”,实际美军所起的绰号Calliope并非希腊神话中的缪斯女神“卡莉奥佩”,而是根据火箭炮的外形所起,应译为“汽笛风琴”更贴切。 图为西线战场上的T34自行火箭炮。

图为美军士兵为T34火箭炮装填弹药。可以看到多管发射器的俯仰装置细节。

图为T34E2型自行火箭炮,将火箭弹口径增至183毫米,这辆已将原有M4坦克炮塔完全去除,更换为大型多管发射器。

图为二战游戏《英雄连》中的T34火箭炮坦克。

图为基于T34的另一种改进型,M17自行火箭炮,改用183毫米火箭炮,威力虽增大不少,但射程降至2000米,小图为彩图。

图为在欧洲战场开进中的T34火箭炮坦克小队,车体上还有伪装。

图为T34火箭炮坦克彩照。

除了陆军外,美国海军也曾在二战中在坦克登陆舰上加装大量多管火箭发射器,改为专门的火箭炮支援舰,支援陆战队的登陆作战。图为LSM(R)-194中型火箭炮支援舰,全长62米,全宽10米,满载排水量968吨,最大航速13节,图中可看到钱甲板密密麻麻布置的都是多管火箭发射装置。

图为1945年,冲绳战役中,美海军LSM(R)-197号火箭炮支援舰齐射弹雨的壮观场面。

图为LSM(R)-194号的同型舰LSM(R)-188号上的Mk51自动多管火箭发射器,每座发射器可发射16枚火箭,每艘支援舰上搭载85座发射器,一波次可发射1360枚火箭弹。

图为1945年,冲绳战役中的美海军火箭炮支援舰齐射火力,支援美军登陆部队。

法西斯阵营方面,纳粹德军也在实战中使用过几种多管火箭炮,例如图中的42型10联装150毫米自行火箭炮(Panzerwerfer-42),最大射程约7000米。

与苏联大规模集中使用火箭炮、靠大量弹雨短时间覆盖目标来达成作战目的不同,由于在火箭发动机领域的优势,德国人更注重重型火箭弹远距离精确打击。所以德国多管火箭炮置最多是10管,而苏联火箭炮最少是16管。图为开进中的42型自行火箭炮纵队。

42型自行火箭炮主要采用Sd.Kfz. 41半轮履带车作为底盘,具有较强的越野行驶能力,每小时最大速度27.4千米,最大行程300千米。图为田宫模型绘制的 Panzerwerfer 42 早期型火箭炮封绘。

图为德军士兵在调整42型火箭炮发射器。

德军火箭炮部队最大的一次行动是在1944年12月的阿登反击战,当时总计有8个火箭炮旅参战,共有1003门150及210毫米火箭炮和659门重型火箭炮参战,数量是其他身管炮的两倍。在几次齐射的火力准备下,美第8军的2个师伤亡惨重,阵线随即被德军攻破。 图为42型多管火箭炮后期改进型,发射器已改为类似苏军喀秋莎的导轨式发射装置。

但与苏军多管火箭炮部队的命运不同,德军火箭炮并未起到扭转败局的作用。图为一名美军士兵在查看德军士兵尸体,远处是一辆废弃的42型150毫米自行火箭炮。

虎式坦克的克星,“喀秋莎”火箭炮,技术含量其实并不高

内容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文 | 朱世巍  《喀秋莎》这首当时苏联最流行的战时歌曲之一,其实也是威力巨大的武器——苏联火箭炮的代名词。众多的苏联陆军火箭炮都被称为“喀秋莎”,但最初得名却是特指20世纪30年代末苏联研制的BM-13型火箭炮(后来也包括BM-8轻型火箭炮和BM-31重型火箭炮等等)。据说是因为炮架上刻有“K”字(共产国际首字母),又恰与“喀秋莎”的首字母相合。  1945 年4 月,柏林战役中,苏联红军战士正在加载“喀秋莎”火箭炮向德军阵地猛烈开火,在柏林,  苏军部署了3255 门“喀秋莎”火箭炮,给德国以致命的打击  技术含量不高的利器  BM-13型多管火箭炮口径为132毫米,单发威力据说相当于六英寸榴弹,虽然装填速度缓慢、射程也不算远,但多发齐射时杀伤效力覆盖面积很大。此外,苏联还研制了多种82毫米口径的轻型火箭炮和300毫米口径的重型火箭炮。这使得苏联的火箭炮显得十分出众,似乎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利器。但是,即使在二战期间,火箭炮也不是苏军专利。差不多所有具有研发能力的参战国,都有类似武器。比较而言,苏联的“喀秋莎”精度很差,甚至在纪录片里就能看到“喀秋莎”飞行轨迹乱七八糟的影像。因此,在稍有军事知识的人眼中 “喀秋莎”只能作为压制性火力,用来打击固定不动的防御阵地。  但“喀秋莎”的杀伤覆盖面积大,通常又搭载在ZIS-6型汽车等运载工具上(战争后期,有部分“喀秋莎”装载在坦克底盘和装甲车),拥有相当的机动性。在实战中,俄国人更偏爱用它打击暴露在野外、排列密集且行动缓慢的敌军队形。  战争中,排得密密麻麻等待挨打的敌人,当然是很难遇到的。所以这种战术需要极好的侦察和战机捕捉能力。  1941 年10 月,一名德国士兵正在检查俘获的“喀秋莎”BM-13 火箭炮13火箭炮132 毫米火箭  实际上,“喀秋莎”最初的实战运用就是遵循上述战术原则。按照苏联官方战史的说法,苏军是在1941年的斯摩棱斯克会战期间第一次使用了“喀秋莎”火箭炮。据说由于苏军高层的矛盾和争吵,耽误了“喀秋莎”部队的组建工作。在战争爆发之初,苏联第一个独立火箭炮兵连被配属给红军第20集团军。该连装备7门当时严加保密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连干部大都为炮兵学院指挥系第一届毕业学员,连长是弗列罗夫大尉。7月14日,独立火箭炮兵连在奥尔沙附近投入战斗。他们在红军第5机械化军作战区域内,对正在奥尔沙铁路枢纽站内的德国军用列车齐射了112发火箭弹。据说这里列集结着德军步兵第5师。苏联官方资料宣称轰击造成“强烈爆炸和一片大火”。现在无从考证这次打击对德军的具体损害,但突然从天而降的密集火箭弹,无疑给德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德国前线指挥官在给上级的报告中描绘道:红军火箭弹袭击过的地方,“钢铁在融化,土地在燃烧”。  此后不久,德军统帅部下令无论如何都必须俘获“喀秋莎”。这个愿望很快得到了满足。1941年8月下旬,德军在列宁格勒战区第一次缴获了苏军的火箭炮,感觉这种火箭炮也不是很有技术含量。但德国人就是未能研究出对付这种武器的有效战术。结果在几个月后,拥有高度机动性的德国装甲部队也成为“喀秋莎”的猎物。  1944 月,维堡战役中苏军“喀秋莎”火箭炮攻击敌方坦克  虎式坦克的克星  在苏德战争后期,德国装甲部队大量装备“虎王”式、“虎”式、“黑豹”式重型坦克,性能大大超过苏军的“斯大林”系列和T-34系列坦克,苏军也没有足够数量的大口径反坦克火炮。因此,火箭炮反坦克的战法依然很常见。  在最后的柏林战役中,苏联近卫第28步兵军和近卫第8机械化军,遭到德国第303步兵师,“库尔马克”装甲步兵师一部,以及党卫军第502重坦克营第1连的6辆“虎王”的5次反击。面对德军的“虎王”坦克队,苏军的打法就是先发射一顿火箭弹,然后步兵冲上去试图靠近“虎王”,却被伴随的德军高炮排4管20高炮的猛烈射击所阻止,损失惨重。  同样在柏林明赫贝格西北战场,德国党卫军第503重坦克营的10辆“虎王”坦克也陷入了苏军密集火箭弹的轰炸,其中1辆“虎王”被直接命中而彻底炸毁。当苏军迫近柏林前方的环城公路时,德国武装党卫军第11师试图反击,也被俄国人密集的火箭弹轰炸所粉碎,很多装甲车燃起大火甚至爆炸,剩余车辆和人员仓皇而逃。这次战斗的德军幸存者怀疑俄国人可能在火箭弹中掺入凝固汽油以增大威力。  俄国人终于冲入了柏林城,他们把2100门火箭炮也带到了市内。大量火箭弹飞到了德军防守主力部队之一的“诺尔兰德”师指挥所。  1945 日,莫斯科举行盛大的胜利日庆祝活动。“喀秋莎”多管火箭炮编队穿过红场  当德国残存装甲部队为了反击而集结时,总是遭到俄国火箭炮的“预防性”轰击,往往行动还没开始就宣告失败。  在第三帝国的首都,防御者们还是继续依托着坚固的、有些甚至厚度达几米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负隅顽抗。为了摧毁这些几乎坚不可摧的抗据点,俄国人发明了一种极为特殊的战法:把火箭发射轨拆下来,搬到被占领楼房的高层窗户口,把重型火箭弹直接射到敌方盘踞的房屋墙壁上。  最后,正是在“斯大林手风琴”——“喀秋莎”的刺耳呼啸声中,躲在帝国总理府地下室里的希特勒自杀身死。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