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原和他的诗
绿原和他的诗
『』『』『』
【】【】】&马上发布动态广播 [总共545条广播]:
花儿的魅力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DSC_3769_副本.jpg (485.25 KB, 下载次数: 4)
12:42 上传
DSC_3863_副本.jpg (159.85 KB, 下载次数: 3)
12:42 上传
花儿的魅力
我有着娇小诱人的身体,
挥撒着瓣儿向你传递。
你闻到我的芳香,
也看到我的美丽。
我挥舞着鲜艳的花朵向你招手,
含情脉脉地向你点头致意。
你看懂我的眼神,
更理解我的心意。
急匆匆地向我飞来,
围绕在我的身旁亲昵。
你亲亲我的额头,
吸吸我的乳液。
你体会到我的温馨,
钟爱我的魅力。
你想躺在我的怀里,
悄悄表达自己的心意。
我展开双手,
把你紧紧地搂在一起。
你缠绵着我,
发誓终身也不离弃。
学习欣赏了
好文笔,学习了
路过,支持一下!
文笔优美,赞~
欣赏佳作,问好!
留个脚印,问好楼主
问好朋友,欣赏了。
使用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紫色唯美散文_关于紫色的优美散文
紫色唯美散文_关于紫色的优美散文
学习啦【散文】 编辑:淑贤
紫色,古老而时尚的语言,流动的色彩,惊艳,朦胧,典雅。紫色有着独特高贵的姿态,有着令人如痴如狂的魅力。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紫色唯美,希望大家喜欢。
紫色唯美散文篇1:紫色恋情
曾经幻想穿着紫色的裙子,如美丽的仙女。在微风中飘逸。如梦如幻,在紫色的梦里。天空中飘洒着纷纷的紫雨,摇曳着紫色的心情。拂去心中荡起的涟漪,于紫陌红尘里。相遇,将绵绵的岁月拉长。将淡淡的,藏在紫色的心扉&&
我独爱一种颜色,那就是紫色。缤纷的世界,我对紫***有独钟。爱紫色的摸样,醉紫色的心情,迷紫色的味道。喜欢紫色,那份淡淡的雅。喜欢紫色,那份淡淡的纯。情迷紫色,那份深深的恋。喜欢紫色的神秘,梦幻。喜欢紫色的唯美,喜欢紫色的浪漫。喜欢紫色的那份忧郁。
紫色的丁香,淡淡的幽香,弥漫心房。紫色丁香的花瓣在风中飘舞,吻着我的脸颊。舞醉我的心情,暗香残留,缠卷在梦的天堂。
紫色的风铃,敲打心底的那份记忆。勾起紫色的回忆,揉碎的心在飘荡,带着我的思念。串起所有的记忆追寻你的踪迹。相思满怀,铭心刻骨。一切如诗如梦如烟。
紫色的薰衣草,雅致清纯,超凡脱俗。闭上眼,感受那份紫色的梦境。如诗如画。紫色的心情,紫色的天空。醉了心,醉了情。
浪漫的普罗旺斯的爱情。馥郁的瓣瓣馨香,柔情万种。洋溢着爱的味道在熏衣草中悄然绽放。那是怎样的曾经,那是怎样的感动。那是怎样的真情。
紫色的蝴蝶兰,如美丽的蝴蝶在枝头嬉戏,比翼双飞。不离不弃。
紫色的回忆,紫色的人生。紫色的感伤,紫色的浪漫。紫色的那份心动,在心底静静的蔓延。深深的恋,浅浅的笑。
记忆深处斑驳的痕迹,留下最美的曾经。而迷离的紫色伴随着飘渺的心绪于苍穹中,一切都渐行渐远,似真似幻。似梦非梦。
在淡淡的回望中,将生命的最美的风景写进季节的轮回里,写在紫色的思念中。让淡淡的柔情慢慢的芬芳。紫色的期盼,在你路过的地方。紫色的梦里,有你缠绵的渴望。想你,是紫色的回忆。念你,是紫色的心情。
回忆敲打着心房,甜蜜是那一抹淡淡紫色的忧伤。恋上紫色,就恋上紫色的忧伤。恋上紫色,就恋上了寂寞。
是谁在紫色的记忆里写满相思,是谁在清风疏影里等待。是谁在紫色的世界里缠绕。是谁在紫色的梦幻中渴望。
紫色的回忆,朦胧,温馨。紫色的恋情,唯有自己最懂。
紫色是一种心情,紫色是一种感觉。紫色是淡淡的伤感,紫色是淡淡的惆怅。紫色是心里的怀念。紫色是深深的眷恋。紫色是美好的回忆。紫色是终生的难忘。
如果想念有颜色,那一定会是紫色。那份淡淡的紫,就是爱的情怀。
如果梦也有颜色,那一定会是紫色。紫色的梦里,永远住着我和你。
紫色的回忆,紫色的心情,紫色之恋,情有独钟。紫色的一帘幽梦。
淡淡的紫色,如天边的云,已飘进我的心里&&
紫色唯美散文篇2:Purple
淡淡的紫,略带忧伤,又带着几分成熟、几分神秘。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深深的爱上了这种色调,如果天是紫色的,该有多好?
南方的冬天并没有北方的大雪纷飞,大家的穿着也并没有北方的那般臃肿,可我却感觉这个冬天好冷。也许,我终究还是逃脱不了宿命的安排,因为我确实缺少别人那样的自信和勇气,我还是被所谓的牢笼束缚着。
可我已经很努力了,不是吗?请赐予我一个让自己足够坚强下去的理由吧!蜘蛛的梦想,就是为自己编织一个唯美的圈套,我呢?快乐要有悲伤作陪,雨过就该有天晴;如果雨后还是雨,如果忧伤之后还是忧伤,那是否还会依旧从容面对?深深的绝望中,并没有遇到最美的惊喜。般的童话也只不过就是个童话罢了,何必与现实挂钩?
如果我说,XX,我想你了,你会相信吗?呵呵!朋友,我们都要好好的!
花开终是落,花落终成空,勇敢地转过身去看别人的眼神,却看到了自己的伤痕。快乐,其实就是掩饰自己的悲伤,然后对着所有人微笑,就像那样一句&快乐不过是给伤口找一个笑着流泪的借口,而幸福只是想让快乐有一个存在下去的理由&。
肆无忌惮的大笑、毫无顾忌的诉说,似乎好久没有了。那个我,在哪里遗失了?
紫色唯美散文篇3:紫色,梦幻般的浪漫
大千世界,赤橙黄绿青蓝紫,各有千秋,但我独喜欢紫色,一见倾心,情有独钟。喜欢那梦幻般柔软的紫色。
紫色,古老而时尚的语言,流动的色彩,惊艳,朦胧,典雅,虽然没有红色那么热烈奔放;没有蓝色那么深沉从容;没有白色那么晶莹无瑕;也没有***那么抢眼妖艳,但是有独特高贵的姿态,有着令人如痴如狂的魅力。
紫色,无形盛有形,淡雅而清新,古朴而高雅,似花般嫣然,似光般魅离,似水般轻盈,宛如滑嫩如玉的肌肤清心细腻,宛如一弯清泉流淌着深不见底的风韵。
一切紫色的事物,都笼罩着神秘迷人的诡异,有宝石的旖旎,有晚礼服的华丽,美丽得令人震惊,妖媚得令人酥骨,让人不得不沉浸在梦幻里。
我们被紫色花瓣包裹着,紫桑,丁香紫,木槿紫,薰衣草,紫荆花,流苏着生命的温馨,无限,恬静,浪漫。
阳台上,放在一盆紫罗兰,此时正在争先恐后的绽放着密密匝匝的淡紫的粉红,不用精心呵唤,不用刻意摆弄,即使你忘了它个把月,也没有什么,它依然捧着一腔紫气,迎接你。
记得开始长它时的那第一个冬天,它经不起严寒,枯萎成一沓乱草,没有了一点点的紫色,没有了一点点生命的气息,我就把它摆放在不起眼的角落,等待来年春天重新种上心怡的花。
春天终于来临,雨淅淅沥沥,听歌,赏雨,无意间,瞥见,冷落的花盆中,正挣扎着努力着捐出一缕一缕的紫色,惊喜,甜美,无法言语,原来,紫色也多情,也有生命力,谁人能看懂?
紫色流溢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如风雨之后彩虹般飘逸着旖旎;有春暖花开时的靓丽;又如一首抒那么清幽;仿佛是一幅情景交融的水墨画,透着梦幻般似懂,非懂的浪漫。
一袭紫气东来,穿越了唐风宋雨汉月的婉约,紫色,自傲,宋朝王奕诗云:&玄云荏苒幻紫色,金楼宝阙蒸琼田&;紫色也是忧郁的,伤感的,宋朝强至诗云:&姚黄魏紫色憔悴,自觉笔假胜天真&;紫色是包罗万象的繁华,有诗云:&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又云:&时方尚雕虫,如紫色夺朱&无论淡淡的紫还是深沉的紫,都有执着,淡泊,含蓄之风韵。
墨香熏染的岁月,深深又浅浅,那梦幻般柔软的紫色,悠然行走在五彩缤纷的风景里,浅舞人间的精彩,一池心湖涟漪着阡陌红尘的笑嫣,那些流连在彼岸的梵音,轻轻荡漾凡尘的繁华或凄美。流云婉转,我轻轻捡起暗香浮动的诗文,在烟花岁月中沉醉,沉醉!
当然,各人各爱,我只想说:子非鱼,焉能知鱼之意?
我欣赏紫色,是因为它极有与生俱来的朦胧,妩媚,大方的神韵,犹如琵琶半遮面的少妇,风情万种,你无需将她神秘的面纱撩起,就会收获一份浪漫,唯美,说不清理还乱的美妙。
当然,紫色也是独特的,低调的色彩,记不清在哪里看到过一句&紫也是折叠的忧郁&,让我不禁想到了,烟雨的江南,幽静的小巷,油纸伞,丁香花一样的姑娘,走过长长的雨季,如雾缭绕在我的左右,悠悠的,绵绵的,让人欲语还休,欲罢不能,犹如蒙娜丽莎的微笑,美丽而宁静,又宛如我喜欢紫藤花般的缠缠绵绵,喜欢那紫色曼妙的心境,如梦绮丽。
紫色唯美,风韵,风情,绵绵悠长,轻扣心扉,如琴弦拨动我心底最深处的柔软,轻舞飞扬,平平淡淡的生活,离不开色彩的熏染和图腾,只有色彩,才能让人间流动五彩缤纷的风景!
流金岁月,拈一袭紫香,融进我们的岁月,让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许,未来,如梦幻般浪漫,芬芳,美妙。
看过&紫色唯美散文&的人还看了:
本文已影响 人
[紫色唯美散文_关于紫色的优美散文]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154人看了觉得好
136人看了觉得好
72人看了觉得好
【散文】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文学网 版权所有现代诗歌与
现代诗歌与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古诗和现代诗的区别
古诗和现代诗的区别
一方面表现在字数的齐整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压韵和平仄相对上。
从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和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这让各种形式的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致。从总体上来说,各种形式的古体诗体现了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种节奏感和韵律感与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语言氛围。
至于现代诗,它的妙处主要体现在意象的新奇上,并且更符合大部分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更容易创造一种气氛。另外,我国的现代诗起源于“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前后,跟随白话文一同成长起来。现代诗打破格律限制之后的自由形式始终是它创作的基础。
诗歌的意义、诗歌的真理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我辈业余作者妄谈这一话题多少有些贻笑方家。谈论这一话题需要认真深刻的思考与对诗歌本身历史的研究与思考,还须诗人本身具备深厚的诗歌理论修养。
??有人说诗歌是为自己写的,我不太赞同,但也不全然反对——人是社会的人,诗人也一样,具有社会性,诗人永远是社会的一分子,没有诗人不食人间烟火竟能写出绝世华章。水、沙粒、云霞,只是大海或者小溪中的一滴水,沙漠中的一粒沙,天上的一片云。诗人是社会的,同时也是他自己,是个体,有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与这个社会有共性的东西也有本身的特质,一粒沙子有大小,有质地的分别。这些都可以在某位诗人的诗歌中得到展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首诗在我理解,纯为个人心灵与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它的社会价值并不积极,在这里也无客观体现,但这丝毫不影响它作为优秀诗篇留传后世。“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寻找光明。”纯粹而简洁的现代诗,类似真理的诗歌,于社会的价值却同样在这首诗中没有彻底展现,对灵魂的启示作用倒是不容忽视。对比二者,到底是古诗出色还是现代诗歌优秀,谁能给出一个明确的***?无论诗人是孤独无比,灵气非凡还是高瞻远瞩放眼未来铁肩担道义,从本质上说,仍然属于这个社会,同时属于个人。
??古体诗词与现代诗歌,形式上的区别是最明显也是最根本的区别,尤其是在平仄的讲究上。计较形式,也就是说,固执地以为,写诗一定要精通格律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字数完成它,是有害的,弊大于利。现代诗歌缘何兴起,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话题。现代诗歌创作,是这个时代乃至更远的将来诗歌创作的主流,这从我们在网络与传统刊物中所发表的诗歌比例中可以看得出来。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古体格律诗主流地位的约束,只怕现代诗的水平早已超过古体诗了。细说的话,我想古诗与现代诗没有内容上的时代意义与历史意义之分,喜欢古体诗还是精通现代诗,与作者个人的爱好与创作方式有关系,与诗歌质量本身没有关系,或者说关系不大,与诗歌创作要求没有冲突(格律诗和现代诗都要求具备音乐美、跳跃性、辩证法、可以触摸得到的生命体验)。
??现代诗歌在中国铟古代已有萌芽,屈原《九歌》之《惜颂》、《怀沙》《离骚》、《橘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蜀道难》,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哪一首又讲究了格律了呢?其中无论是内容还是音乐韵律同样是非常出色的。格律的无所限制影响了它们作为千古名篇的地位吗?究其原因,无外乎是这些诗歌所传达的精神内涵成就了其伟大。为何我们对此却一直视而不见还自以为是,沾沾自喜于中国铟古诗词的博大精深?遗憾的是,
中国铟古代这样的不为形式所限的诗歌在唐代后受风潮的影响直接没落了,没有得到深化和发展,这与当时的政治以及文人思想的禁铟以及他们所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律诗在中国铟长期的统治地位,极其残酷地限制了现代诗的发展,以至于自由诗歌的创作最终没有形成气候,几近绝迹,被古体格律诗的成规制约并扼杀,及至到了清代,几乎完全走向了没落,落日的余霞也见不到。近代,怏怏文明古国,现代诗居然需要从国外引进,足见其贻害之深,可是,这一点,上世纪三十四年代前有谁看到过?当代诗坛真正的诗歌创作者已经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不能否认,古体诗歌创作有利于古体诗歌的发展,它的严格与风格的确为全世界别的国家难以望其项背,并使之成为一座不可撼动和超越仅仅只能仰望的高峰,不能否认它的历史价值和地位,更不能主观想当然否认它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但我们又不能不说它不是诗歌艺术的悲哀,它使现代诗歌的发展迟滞了至少一千多年,沉默了至少一千多年。当代诗人创作的古体诗几乎无人问津,并不是因为质量问题,也不是因为缺少优秀诗篇,它深刻地反映了诗歌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无可抗拒的历史趋势,毕竟诗歌需要发展。篇二:现代诗与古代诗的区别
现代诗与古代诗的区别
古诗的含义: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於五绝。
现代诗的含义: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
“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简单的说,就是古诗含蓄,现代诗率真.
古诗善用比拟,夸张,借代的表现手法,有平仄,韵脚,句数的限制.讲求高度精练,意境优美.现代诗没有格式上的限制,讲求更加自然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归纳起来有四点:
1、现代诗用白话,古诗用文言。2、现代诗形式上没限制,古诗有限制。3、现代诗不一定押韵,古诗要押韵。4、现代诗没有音节声调上的要求,古诗讲究平仄。篇三:现代诗歌阅读方法与技巧
谈如何阅读现代诗歌(已发表) 作者:印文权 来源:印文权 我国是诗的国度,自古诗人之众,佳作之多,浩如烟海。在古代,诗歌不但孕育了民族精神和情感,而且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和语言;在近代,诗歌更是一把灼人的火炬,照亮了漆黑的夜空,创造了文学的辉煌。诗歌,以其高度概括的内容,凝练含蓄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成为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培根说:“读诗可以使人灵秀。”阅读诗歌不但能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但是,如何阅读 诗歌,尤其是如何阅读现代诗歌,我们的许多青年朋友却知之不多,并常常陷于苦恼:喜爱诗歌,却不知怎样阅读,不知怎样欣赏。就此,笔者想就三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诗歌的分类标准很多,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按形式,可以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按照写作时间,可以分为现代诗与古代诗……同一首诗,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归入不同的类。我们所谓的“现代诗歌”是指1919 年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后创作的诗歌。 我国古典诗歌如唐代的律诗和绝句、宋代的词、元代的散曲等可称作旧体诗。自1919 年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大批的文学家通过诗歌来反映新生活,表现新的思想感情,虽然其中也有部分运用旧体创作诗歌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但是,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新诗是 1919 年“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创始和发展的一种新体诗,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产儿,以新的思想内容激励人们,教育人们。郭沫若在1920 年写的著名长诗《凤凰涅盘》,表现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五四”时期的时代精神。 和旧体诗相比,新诗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格律的束缚,创造出不少样式。有的新诗讲究格律,然而不像旧体诗那么严格,如闻一多先生的《死水》,诗行有一定的节拍,一个诗节分五个诗段,每个诗段有大致相同的诗行。而有的新诗则比较自由,无论篇幅的大小、句子的长短,还是平仄、押韵都不拘一格,甚至不用标点,或行或止,一概服从感情自然抒发的需要,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没有固定的节律,也不押韵,作者完全以自己的情绪自由支配诗行、诗段,按情绪的旋律来安排诗的节奏、韵律,一切服从表情达意的需要,通过简短而自由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土地的眷念,对祖国的挚爱。 形式是为内容而服务的,新诗用比较自由的形式来自由地抒发诗人奔涌的激情,或者自由地表现诗人心中的潜流。它们将新的思想感情融于诗的艺术形象,融于诗情画意的意境,因此,阅读新诗要要善于把它的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感受诗的艺术形象,体味诗美,从而领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新诗的几个步骤。 1、了解作家流派和创作背景。 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流派,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写作背景,是我们理解和鉴赏诗作的钥匙。 比如我们阅读《再别康侨》,就得先理解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了解1922 年前后徐志摩曾在康桥游学,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在《猛虎集?6?1序文》中曾经自陈:在24 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后来他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为此,回国后他一再吟诗著文缅怀康桥。1922 年初别康桥时就高唱:“康桥,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康桥,再会吧》)1925 年重游康桥时,又作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 年,诗人故地重游,又倾注满腔深情写下了传世经典之作——《再别康桥》,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 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的无限眷恋和依依惜别的深情。不了解这些知识,我们就很难深层次理解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再比如,在阅读《死水》时,如果我们了解了闻一多这位著名的爱国诗人,曾于1922 年赴美留学,深切感受到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激发起强烈的爱国热情,写下了大量的爱国诗篇, 1926 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却令他极为失望,面对着路边的一汪死水,吟成了《死水》一诗,无疑有助于我们理解“死水” 的象征意义。如果我们知道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闻一多与“新月诗
派”同仁一起致力于新诗形式的建设,并以其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和广博的艺术素养,在对新诗作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新格律诗体的理论主张,在他的《诗的格律》中强调了诗歌要“形质兼美”、“精神和形式调和”,并具体阐明了新格律诗体的具体要求是:“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和“建筑的美”,我们就可以轻易地从“三美”的角度来欣赏《死水》。 对作者、背景有了较明确的认识,能够使读者从整体上感知、领悟全诗的内容,对作品给予客观而又全面的分析评价。 2、咀嚼诗歌语言,把握诗的形象。 别林斯基说过:“哲学家用三段论,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诗歌是通过具体感人的形象来表情达意的。只有把握了诗的形象,我们才能更深一层地理解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情感,而诗的形象则必须是通过咀嚼诗的语言来把握。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尤其如此。前人作诗,十分讲求炼字、炼句、炼意,常有许多精妙传神的地方,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微雨燕子斜”的 “斜”字。现代诗作者,也同样高度重视诗歌的语言,并通过语言的锤炼,来塑造诗歌形象。 比如穆旦的《赞美》,在
第三节中通过平淡、质朴的语言,运用白描的手法,不加修饰,刻划出勤劳善良、有着巨大忍耐力却最终也“放下了古代的锄头”的“农夫”形象,显得真切深刻。而臧克家的《老马》,动词运用精彩传神,“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眼里飘来一道鞭影”,“扣”、 “飘”字,准确、生动、逼真,有力地刻划出受到深重压迫的老马形象。 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形象化的语言。有些意思往往不直接说出来,而是用画面来展示。《再别康桥》一诗语言运用上注意了词藻的色彩感,多选用色彩明丽的词语,如夕阳映照的“金柳”,波光里荡漾的“艳影”,水底软泥上的“青荇”,潭中倒影的“彩虹”,以及“云彩”、“夕阳”、 “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等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画面,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和油画般的感受。同时,诗人通过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静态的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的感觉。 咀嚼“看似平常却奇崛”的诗歌语言,把握住诗的形象,才能分析出诗歌所创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3、体味诗的意境,领悟思想感情。 阅读诗歌的关键和着眼点在于体味出诗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中国古典诗词非常注意“意境”,那么意境是什么呢?诗歌的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指作者在诗作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包括作者的主观情态和客观风物两个方面,简单地说也就是景中有诗,情景交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6?1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表达了一个天涯游子孤独哀伤的情感。阅读诗歌,不仅要着眼于所描写的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个方面的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诗歌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欣赏诗歌。 体味意境的主要方法是抓住诗的画面和氛围,去感受此时、此地、此景中人的情感世界。 诗人徐志摩很懂得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的和谐融合,在《再别康桥》中,很好的处理了情与景的关系,融情于景成了该诗非常显著的特点。诗人笔下的康桥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带有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与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诗人把对母校的深情,溶入了对康桥晚景的形象描绘中: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对康桥的依恋何等强烈,又何等缠绵。 “天上虹”倒映在清泉中,二者交相辉映,康河更加美丽;而美梦“揉碎在浮藻间”,又散发出一缕淡淡的哀伤……如画的美景又勾起了诗人对往昔美好“理想”的追忆和想象,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然而却不能放歌,因为彩虹似的梦幻已经揉碎,斑斓璀璨的星辉早已流逝。如今诗人不想惊动这眼
前的宁静清幽,轻轻地来,悄悄地走,离别的惆怅似笙箫悠悠。而草木有情,“夏虫也为我沉默”,整个康桥都寂静了下来,充溢其间的只是诗人交织着依恋、无奈、惆怅的种种复杂情感。全诗以三个“轻轻的”起笔,以三个“悄悄的”与开头回环对应,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在亦情亦景、情景交融的意境中,使诗人的离别之情,表现得更深、更美、更为浑厚和潇洒。 诗歌的思想、情感,通常都是借助意境来表达。要能准确地理解并鉴赏诗歌,必须从整体上把握诗的意境。
4、分析诗的艺术表现手法。 欣赏诗歌时,既要领会作者浓烈的情感,又要揣摩作者抒发情感的艺术手段,从而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都获得美的享受。 诗歌的形象性、抒情性很强,因此,诗歌中表现手法也很丰富。如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象征暗示,还有比兴、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不了解这些,就不可能对诗歌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诗人闻一多在《死水》中,借鉴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营造一种反讽的氛围,批判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词语描写这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美与丑交织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越写得美,越引起人的反感,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感情,增加了引人思考的魅力。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运用了写实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诗歌意象,分别赋予“大地”“河流”“风”“黎明”不同的象征和暗示意味。诗人更像那只痴情的鸟儿,声嘶力竭之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鸟儿对土地的痴情,就是诗人愿为祖国母亲奉献一切的赤子衷情。 熟悉并能准确分析诗歌中常运用一些表现手法,对准确理解诗的内容和感情是很有帮助的。
四、阅读新诗的注意点。 读诗要注意感受,仔细分析,比较鉴别,展开联想,认真品味,这样才能陶冶心灵,净化情感,获得美的享受,但有三点必须加以注意: 1、要多朗读。在朗读时,首先要把握诗的节拍和韵律。比如《再别康桥》一诗节奏和谐,流畅而带有轻微的弹跳。每一诗行基本上都由三个音组组成,其中一个音组再由两至三个音节构成,音节抑扬合度,声调回环反复,既严谨而又不拘一格,既有强烈的节奏感,又有着诗行语流的灵活变化,构成了一支完整的乐曲。该诗韵律自然和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每两行押一韵,每节换新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造成音乐美的艺术境界。另外,该诗开头和结尾采用重叠、复沓的手法,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加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旋律美,增强了诗的音乐性,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也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把握了节拍的快慢、语音的轻重、高低,就能读 出诗歌的音乐美来。其次,要有感情地朗读。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或思念,或憧憬;或赞扬,或谴责……无不倾泻在诗的字里行间,要读出这种种的感情,就要我们深刻地理解诗的意境,深刻地体会诗人的诗中的感情波澜,调动自己的情感,使之与诗人的感情基调一致,从而深刻理解诗歌。 2、要有侧重。要根据诗的不同品种,着重欣赏其某一方面的意境、风采、韵味。咏物诗偏重于描绘客观景物,把含蓄的感情寄托在景物之中;抒情诗则有感而发,感情激越,直抒胸臆;哲理诗往往捕捉住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形成含蓄隽永、引人深思的艺术效果;寓言诗以奇特的联想构成一种蕴含生活哲理而又富有情趣的意境;叙事诗则通过一定的人物、情节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为此,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所侧重,以求深刻体验和独特感受。 3、要有选择。阅读现代诗歌,要多选好诗,从中接受美的感受,陶冶自己的情操,对一些内容不太健康或情调低俗的作品,要采取分析的态度,鉴别良莠,不要一概吸收。 只要我们对现代诗歌充满浓厚的兴趣,在平时的阅读中认真品味,用心感受诗歌浓郁的文学色彩与浓烈的思想感情,我们一定能不断提高自己阅读鉴赏现代诗歌的能力,陶冶性情,陶冶情操。 (发表于2003 年第7 期《起跑线》) 知已知彼品读经典之美——漫谈如何品读现代诗歌教育随想
15:36:03 诗总是言志的,现代诗歌
也不例外。诗歌里流溢着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镌刻着他们迥异的人生态度,记载着他们彻骨的悲欢离合,也渗透了他们独特的人生体验。哈拉普在《艺术的根源》说过“诗的品读是人类最直接的、最有效的审美活动”,著名美学家朱光潜也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读诗之趣,得于目而寓于心。品读诗歌之美,无外乎品读诗歌的语音美、画面美、立体美、动态美、色彩美。如何品读现代诗歌,趋同的看法大抵都得从诗歌本身出发,就诗读诗。笔者不否认读诗本身的重要性,只是更想强调做好读诗之前的“功课”对于品得诗味太重要了。 读诗就是读诗人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这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在暮年向儿子传授的诗歌创作秘诀。借用过来说读诗之事,我想同样贴切不过。诗歌本来就是留白的艺术,是含蓄的艺术。就一首诗而言,单品读有限的诗句本身,你还真的无法完全读懂诗歌的全部意蕴。你如果真想读懂诗歌,还得从诗之外的东西入手。譬如诗人的生平经历、个性特质、人生际遇、创作缘由等等,都会让你所品读的诗歌成为具有“唯一性”的独特作品。从这个角度来说,读诗其实就是读诗人。 《沁园春·长沙》写作于1925 年,当时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各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国民革命政府正式成立。但***内部对革命统一战线由谁来领导产生了分歧,而此时的***却被排挤出党中央。他在“自注”中曾用“心情苍凉”来描述自己的心情。在挫折面前,诗人保持着怎样的精神面貌呢?本词正是诗人对这一问题铿锵有力的回答。只有深刻体味诗人此时的内心世界,你才能真正读出“独立寒秋”中“独” 的味道,你才能真正读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中诗人的豪气与霸气。 出生于地主家庭的艾青因为命中“克”亲,被送到贫苦农妇“大堰河”家抚养。艾青和大堰 河的几个孩子象亲兄弟一样,泥里爬,土里滚。大堰河不仅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艾青的成长,而且她那纯朴、善良、勤劳的品性,在艾青幼小的心田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回到亲生父母家里,他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暖。多少年后,诗人在铁窗中看到飘飘雪花触动诗情,并写下了这首感天动地的《大堰河》。品读《大堰河》,如果我们不了解诗人对大堰河深深怀念与感恩之心,不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处与诗人的心跳共律动,是无法读出长诗沉郁而饱满的深情的。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这是戴望舒《雨巷》中反复吟唱的低回流畅而遍带哀怨的主旋律,叩响了当时多少旧式文人的心弦。新时代的学子们在重读这首《雨巷》时,如果不能借着想象的翅膀回到1927 年——白色恐怖之下,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里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那么你是永远无法体会诗人通过“雨巷”“我”“丁香一样的姑娘”等意象传达出来的复杂心情的。 把自己放进诗里去 诗人创作的经典作品,一方面有着自身特定的目的和意境(作者意),另一方面能让不同的读者读出不同的心境和不同的感悟(读者意)。诗歌因为流传渐而成为经典,这之中,离不开读者阅读过程中“有心”的二度创作,正所谓“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母雷特”。法国诗人勒韦尔迪说过:“在诗人写作过程中的诗仿佛是创作的底片,然而它的正片却在读者身上。” 读诗的人要带着一颗挚热的心真正地走进诗人创设的情境,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与诗人同呼吸,共悲欢,既要入情、也要入境、更要会心,绝不能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冷眼旁观” 地读诗。 教了好多遍的《大堰河》了,每次我都给学生范读一遍,每次读的时候,自己都能享受到一次自我感动得一蹋糊涂的体验。为什么?因为我每次在读到“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大堰河,含泪的去了!”的时候,我眼前就浮现出我奶奶的音容笑貌,奶奶在世的时候特疼我,走的时候,我因为外地求学不在她的身边,听爸妈说,奶奶弥留之际一直叫着我的乳名。这个情景与艾青诗句里描写的是何其相似!正因为我带着自己的亲身体验去品读这首诗歌,所以才对《大堰河》里作者的深情感受得如此真切。 也许有同学会说,你的境遇与诗歌情节凑巧重合而已。可是好多同学的奶奶没有离世,或者即便离世,她的孙子未必不在身边,何来相应体验?这的确是实情,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每个人的人生中一定享受过某个亲人对自己无私的关爱。他可能是爷爷奶
奶,也可能是外公外婆,至少还有爸爸妈妈。有句话说得好,“生活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我想大多数现代诗人写到诗歌里的大多数诗句的那些感情与体验,我们一般都是能从生活中找寻到足以产生共鸣的“相似处”的。换句话说,不是我们没有相关的生活体验,而是我们没有用心去发掘尘封在记忆深处的那些体验。 所以,在品读诗歌之前,我们不妨先梳理一下自己的人生经历,找找自己生活中与诗中似曾相识的细节或画面,然后重新象放电影一样地揣摩这些细节与画面。譬如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也许你真没到过康桥,可是那有什么关系?想想那条给你带来许多美好回忆的故乡小河,或者是那片开满油菜花的小山坡。再如读《沁园春·长沙》,你干脆地把自己就当作***又何妨,只要赋予自己伟人的心胸与气魄,肯定能与诗人的豪迈产生共鸣。 读诗在于用心,方能读出意境,品出味道,吮出骨髓。朱熹说过:“诗须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这是很有道理的。反复诵读,才能含英咀华、享受美感,潜移默化、熏陶性情。当然,反复诵读不是机械重复,既需运用理性的辨析,又要有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能与作品产生共鸣。“品诗”犹如欣赏一道美丽的风景,风景的美是固有的,不同的心态、不同的审美视角,所看到的美是不一样的。读诗达到如此效果,才能真正体现其成为经典的艺术魄力。篇四:现代诗歌鉴赏专题讲解与训练
现代诗歌鉴赏专题讲解与训练
第一部分 现代诗歌鉴赏讲解
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和富有音乐感、形象感的艺术美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因此,诗歌一般来说就具备如下特征:跳跃性、形象性、音乐性、抒情性等。接触了解并学会欣赏诗歌,是高一学生的语文学习要求之一。下边,我们就诗歌的一些特征作些学习。
一、诗歌是“抒情”的艺术
“抒情”是诗歌的灵魂。俗话说:“有情天地内,多感是诗人。”诗人郭沫若说:“诗人是感情的宠儿。”诗歌表达的感情应该是我们心中早就发生的,而不是诗歌自己制造出来的。
试看郭沫若的诗歌《我是一条天狗》:
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X光线底光,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
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嚼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
诗人强烈的感情,在诗句中喷薄而出。感情是诗人的动力,是灵感的泉源,是文采的魂魄。
二、诗歌是诗人与自然的对话
在诗歌中,“人”和“自然”是一融为一体的,是“物我合一”的。在这里,自然就是人的外化,人就是自然的分子。诗歌里也讲究“比喻”和“拟人”,但这里的修辞已经没有了痕迹,甚至看不清哪是本体,哪是喻体。有人这样描述:
落日下山了,它走了,可是它留下一样东西,就是晚霞。晚霞长长的,好像落日签的名。这是大自然的景色。可是,人间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在支票上签名。签名的支票也许必须在一年之内兑现,期限是有限的。那落日签的名,签的很美,可是,也有有效期,有效期间是黄昏。黑夜来到,“签名”就不见了。所以,用人事来解释大自然,这是一种同情的模仿,一种创造的想象。
可见,诗歌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何等的亲切。请看诗人宗白华的《春与光》:
你想要了解春么?
你的心情可有那蝴蝶翅的翩翩情致?
你的歌曲可有那黄莺儿的千啭不穷?
你的呼吸可有那玫瑰粉的一缕温馨?
你想要了解光么?
你可曾同那疏林透射的斜阳共舞?
你可曾同那黄昏初现的冷月齐颤?
你可曾同那蓝天闪闪的星光合奏?
“春”与“光”,如何描述?什么颜色?什么温度?什么形状?什么质地?……似乎很抽象,似乎也飘渺,甚或似乎很虚无。然而,只要将它与“人事”相融合,那么其颜色,其温度,其形状,其质地……一切都跃然纸上。
再看陈敬容的《雨后》:
雨后的黄昏的天空,
静穆如祈祷女肩上的披巾;
树叶的碧意是一个流动的海,
烦热的躯体在那儿沐浴。
我们避雨到槐树底下,
坐着看雨后的云霞,
看黄昏退落,看黑夜行进,
看林梢闪出第一颗星星。
有什么在时间里沉睡,
带着假想的悲哀?
从岁月里常常有什么飞去,
又有什么悄悄地飞来?
我们手握着手、心靠着心,
溪水默默地向我们倾听:
当一只青蛙在草丛间跳跃,
我仿佛看见大地在睒着眼睛。
“当一只青蛙在草丛间跳跃,我仿佛看见大地在睒着眼睛。”如此写法,是写蛙跳?还是写地睒?似乎都是,又都不是,那分明是诗人的心在跃动。
三、诗歌的建筑形式的美
闻一多在新诗创作理论中提出了“建筑美”的主张。实际上,诗歌的建筑形式美历来就是诗歌的美学特征之一。古代诗歌,尤其是律诗和绝句,呈现出的就是整齐方正的建筑美;现代诗歌的建筑美就更加丰富多样了。在诗歌的分行形式和断句排列上,诗人都煞费苦心。同学们在阅读诗歌的时候,可以特别注意一下诗人对诗歌的建筑形式的设计,或许会给我们欣赏诗歌带来更多的愉悦。
请看伊蕾的《黄果树大瀑布》:
白岩石一样砸下来
诗人为了突出瀑布的飞泻气势,用了一个“砸”字。不仅如此,还在形式上将“砸”“下”“来”三字用分行竖列的方式呈现,其外在形式就是一座“气势恢弘”的“瀑布”了。
有同学可能会认为,所谓诗歌,就是散文的分行排列。这就不对了。请看下边的文段:
昨天在七号公路上,一辆汽车时速为一百公里时,猛撞在一株法国梧桐树上,车上四人全部死亡。
倘若分行排列如下,请读一读,感受一下和原文有无区别。
昨天在七号公路上,
一辆汽车时速为一百公里时,
猛撞在一株法国梧桐树上,
车上四人全部死亡。
然而,如果我们做这样的排列:
在七号公路上
时速为一百公里时 猛撞
在一株法国梧桐树上
车上四人全部
如此形式,就将“时间”“事件”“结果”凸现出来了。整个诗歌的外在形式,就是一辆流线型的汽车正高速右行的样子,其动感十足的形式本身,不正加重了诗歌的主题色彩吗?
因此,诗歌的形式美,不仅是一种可以单独欣赏的美,更是一种能为诗歌主旨服务的无声力量。
四、“意象”是诗歌的生命
周国平说:“诗的使命是唤醒感觉、复活语言。内感觉的唤醒即捕捉情绪,外感觉的唤醒即捕捉意象。复活语言,就是使平常的词在一种全新的组合中产生不同寻常的魅力。所以诗就是通过语言的巧妙搭配把情绪翻译成意象。”可见,意象之于诗歌,何等意义。
我们不妨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说说“意象”之于诗歌的价值:
在这首诗中,徐志摩以“金柳”、“青荇”、“柔波”、“彩虹”、“青草”等几个意象来构成诗作的主体,这几个意象虚实相生,画面感极强,很好地体现了“新月”诗人对诗歌“图画美”的追求。同时,作者在意象熔铸上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点化传统”,作者选择了一些传统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又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从而使读者产生了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阅读感受。正如什克洛夫斯基所说:“艺术的手法就是使事物?陌生?,使形式难懂,增进认知的难度和长度,因为感知的过程本身是以审美为目的的,因此必须延长。”
“那河畔的金柳”。古人有折柳送别之俗,因而柳树在古典诗歌中,往往用来表现离别之情,正所谓“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刘禹锡《杨柳枝歌词九首》)。《诗经·采薇》中即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秦观的“西城杨柳弄春姿,动离忧,泪难收”(《江城子》)也是如此。作者选择它来表达离情,当然是准确而富有韵味的。不过,中国古人写柳树,其色彩大多为绿色,而其形态亦多作“垂柳”,很少有把柳树写成金色、比作新娘的。这样写柳树,就在柳树意象的传统含义上涂抹上了一层异域风情,让人既能感受到作者细腻的中国式的感情,又能想象出一幅异域的康河夕照图,比起简单地写柳树,
其艺术效果当然要好得多。由这一幅画面,读者又能联想到徐志摩那传奇般的爱***,诗歌的艺术容量就更大了。
“软泥上的青荇”。《诗经》的第一篇《关雎》中即以“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写爱情,徐志摩也敏锐地抓住了康河中的荇草,将其点化为自己与康桥情感的化身。进一步来看,荇这种水草,在古典诗歌中还有另一种含义。唐人张籍《送友人卢处士游吴越》云:“试问渔舟看雪浪,几多江燕荇花开”,皮日休《青门闲泛》则云:“青翰虚徐夏思清,愁烟漠漠荇花平。”《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诗,林黛玉替贾宝玉题以农村风情见长的“杏帘在望”一景诗云:“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这些都是以荇写田园牧歌式的优雅生活的例子。徐志摩心中的康桥恰是如此,这种境界,与古代诗人借荇来表达的情思,颇有相通之处。
五、诗歌的凝练与跳跃性
诗歌语言是最凝练最俭省的语言,正是因为这种俭省,才铸就了诗歌的“空白美”。这种“留白”,正是诗歌的含蓄所在,读者对于诗歌的品读愉悦,也往往来酬阅读中的“补白”。
试看下边的一首小诗: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这热情)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地在我心里流过)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地流去)
(但)你仍要保存着真(挚的情意)!
一样是月明,
一样是隔山灯火,
(一样是)满天的星,
(所有的一切都和从前一样)
只有人不见,
(我们当年会面的情景已经)梦似的挂起,
(但黑夜仍记得你说的话:“我爱你!”)篇五:现代诗歌阅读与欣赏
现代诗歌阅读与欣赏
现代诗歌的鉴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诗歌的语言 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能用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
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形成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
(二)诗歌的形象 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要把握诗歌的形
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我们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
象进行组合加以想象,构成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并非实指,而是有比
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就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
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来挖掘形象的内涵。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
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是
白描,也可以是浓墨重彩;可以铺垫、衬托,也可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只
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
(三)诗歌的情感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
涵。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的特征。诗人抒
发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抒胸臆,可以借景或借物抒情。许多诗歌是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四)诗歌的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主要指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在
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
夸张、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第一题、赏析在山的那边(王家新),完成题目: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一一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字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一一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赏析练习:
①简析“海”所蕴含的深义。
②简析“山”所蕴含的深义。
③说说“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
④说说“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⑤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结合自
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
第二题、赏析《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完成题目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1、诗歌第一节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象征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飞天袖间的花朵”指的是什么?“痛苦的希望”具体含义是什么?
3、请发挥想象来描绘这幅画面,把第三节的意象串联成一段话。
4、在本诗中,诗人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5、作者将陈旧的与新生的对比,将痛苦的与欢乐的对比,旨在表达什么?
6、“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第三题,赏析何其芳的《秋天》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1、本诗描绘了几幅画面,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2、赏析下列诗句:
(1)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2)“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3)“收起青鳊鱼的乌桕叶的影子”
(4)“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澈了”
(5)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6)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3、请就本诗语言和内容特点,对诗歌进行总体评价:
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4、我们学过的描绘秋天景色的诗歌作品不少,请写出两句描绘秋天景色的诗句。 第四题:阅读新诗。完成
平平荡荡地流将下去,
只经过平沙万里--
他没有快乐的声音。
曲曲折折地流将下去,
中经达高山深谷--
他也没有快乐的声音。
我的朋友!
感谢你解答了
我久闷的问题,
平荡而曲折的水流里,
青年的快乐
在其中荡漾着了。
1.这是冰心八十多年前出版的诗集《春水》中的诗句。那时的诗人满怀对新的精神生活的渴望,天真地,又是苦苦地探寻着世界与人生之谜的谜底。她以联盟的
感悟力从生活现象中获得了微妙的生命体悟,并且用诗的语言传递出心灵感悟的信息,那就是:
2.诗人用“平平荡荡”的河流和“曲曲折折”的河流比喻两种生活现象,一种是:
,另一种是:
3.快乐是一种感觉,是心灵的一种愉悦惬意的感受和状态;快乐是一种美德,是对生活的坦然和热爱。请你结合诗歌谈谈你对快乐的理解:
第五题:赏析《蝈蝈与蛐蛐》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当所有的鸟儿因娇美而昏晕,
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篱落上飘扬,
那就是蝈蝈的嗓音啊!它争先
沉醉于盛夏的芳华,它从未感到
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
便舒适地栖息在茂密的草丛中间。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
一片寂静,从炉边就唱起了
蛐蛐的歌声,在逐渐升高的室温,
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
仿佛就是蝈蝈在茂草中欢叫。
1、把这首诗分为两节,并写出每首诗的主要内容。
2、诗人由“蝈蝈”写到“蛐蛐”是怎样过渡的?诗人又是怎样将“蝈蝈”与“蛐蛐”联系在一起的?
3、“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所蕴涵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4、诵读这首诗,说说诗人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感情。
5、你听到过蝈蝈或蛐蛐的歌声吗?请用两三句话描写其中一种昆虫的鸣叫。
第六题:赏析《我用残损的手掌》,完成题目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友情链接: